实用物理常数表

合集下载

常用物理常数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 光速101099792458.2⨯=c cm sec -1 万有引力常数81067259.6-⨯=G dyn cm -2 g -2 普朗克常数27106260.6-⨯=h erg sec271005457266.12/-⨯==πh η erg sec 玻尔兹曼常数 1610380662.1-⨯=k erg deg –1 里德堡常量 312.109737/2342==∞ch e m R e π cm -1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51066956.5-⨯=σ erg cm -2 deg -4 sec -1电子电量 101080325.4-⨯=e esu 1910602192.1-⨯= coulomb 电子质量 281010956.9-⨯=e m g原子质量单位 2410660531.1-⨯=amu g精细结构常数 0360.1372//12==e hc πα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82220105291775.04/-⨯==e m h a e π cm经典电子半径 1322108179380.2/-⨯==c m e r e e cm质子质量 2410672661.1-⨯=p m g 007276470.1= amu中子质量 241067492.1-⨯=n m g 00866.1= amu电子静止能量 5110034.02=c m e meV常用天文常数表地球质量 2710976.5⨯=⊕M g地球赤道半径 164.6378=⊕R km地球表面重力 665.980=⊕g cm sec -2天文单位 810495979.1⨯=AU km 1光年 ly = 9.460×1012 km1秒差距 pc= 3.084×1013 km=3.262ly 千秒差距 kpc=1000pc地月距离 3.8×105 km太阳到冥王星的平均距离 5.91×109km 最近的恒星(除太阳)的距离 4×1013km =1.31pc= 4.3ly太阳到银心的距离 2.4×1017km=8kpc太阳质量M ⊙3310989.1⨯= g 太阳半径 R ⊙10109599.6⨯=cm太阳光度 L ⊙3310826.3⨯= erg sec -1太阳表面重力 g ⊙41074.2⨯= cm sec -2太阳有效温度 5800=efff T K太阳V 绝对星等84.4+=pv M 太阳V 目视星等 73.26-=pv m太阳常数(1976) 1353.0 watts cm -2黄赤交角 ε=23°26'21".4481回归月 27d 07h 43m 4.7s1交点月 27d 05h 05m 35.9s1恒星日 23h 56m 04.091s1太阳日 24h 03m 56.555s一回归年(1900.0) a = 242.365 days一儒略日 86400 sec第一宇宙速度: 7.9km/s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哈勃常数 500=H km sec -1 Mpc –11000=H km sec -1 Mpc –1哈勃时间 90107.19/1⨯=H y)50(0=H 90108.9/1⨯=H y )100(0=H宇宙平均密度 30201068/3-⨯==G H c πρ g cm -3宇宙体积 11310734⨯=R π Mpc 3质量尺度表:(单位 : 克)钱德拉塞卡质量(白矮星的质量上限) 2.8×1033 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中子星的质量上限) 6.0×1033 演化结果为黑洞的恒星所具有的最小质量 4×1034 恒星由于不稳定而脉动时的质量 1.2×1035球状星团的质量 1.×1039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最可几质量6×1039小麦哲伦云的质量4×1042大麦哲伦云的质量2×1043银河系中可视物质和暗物质的总质量 2.6×1045后发星系团中恒星的总质量 1.3×1047后发星系团的维里质量 2.7×1048阿贝尔2163星系团的维里质量6×1049星系团中的所有物质的质量(包括重子物质和非重子物质) 2×1052宇宙中所有可视物质的质量8×1052原初核合成理论预言的重子物质的质量1×1054宇宙的临界密度所对应的总质量2×1055。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物理常数,或称物理定数、物理常量或自然常数,指的是物理学中数值固定不变的物理量。

它与数学常数不同,数学常数指的是一个在数值上固定不变的值,但是这个值不一定与物理测量有关。

物理常数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真空光速、普朗克常数、万有引力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及阿伏伽德罗常数。

它们被假设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相同。

物理常数的物理意义有很多表述形式,普朗克长度表征基本物理长度,真空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精细结构常数则表征了电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无量纲量。

从1937年开始,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开始意识到物理常数有可能随着宇宙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据能够证明狄拉克提出的这种可能性。

但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了一些物理量可能每年都依极小的量发生变化,并划定了这种变化幅度可能的上限(万有引力常数变化的量大约是一年10-11;精细结构常数变化的量大约是一年10-5)。

以下是部分物理常数的列表:。

高中物理常数表

高中物理常数表
热容量
C
4190 J/(千克·开尔文)
电导率
σ
6.17 x 10⁷ S/m
普朗克常数
h
6.63 x 10⁻³⁴ 焦耳·秒
电子质量
mₑ
9.11 x 10⁻³¹ 千克
元电荷质量比
mₑ/mₚ
1/1836
质子质量
mₚ
1.67 x 10⁻²⁷ 千克
阻力系数
β
3.18 x 10⁴ 千克/秒
引力常数
G
6.67 x 10⁻¹¹ 牛顿·米²/千克²
电子伏特
eV
1.6 x 10⁻¹⁹ 焦耳
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高中物理常数表
常数
符号
数值
真空中的光速
c
299,792,458 米/秒
重力加速度
g
9.8 米/秒²
电子电荷
e
1.6 x 10⁻¹⁹ 库伦
玻尔兹曼常数
k
1.38 x 10⁻²³ 焦耳/开尔文
阻尼常数
γ
0.7295
电场常数
ε₀
8.85 x 10⁻¹² C²/(牛顿·米²)
元电荷
e
1.6 x 10⁻¹⁹ 库伦
ε₀
8.85 x 10⁻¹² C²/(牛顿·米²)
真空中的磁导率
μ₀
4π x 10⁻⁷ 牛顿/安培²
电子云的半径
r₀
2.82 x 10⁻¹⁵ 米
球面反射率R0Fra bibliotek04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σ
5.67 x 10⁻⁸ 焦耳/(秒·米²·开尔文)
波尔半径
a₀
5.29 x 10⁻¹¹ 米
热导率
λ
401 W/(米·开尔文)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目录
[隐藏]
∙ 1 使用的方程式
∙ 2 玻耳兹曼常數
∙ 3 個別氣體常數
∙ 4 美國標準大氣層模型
∙ 5 另見
∙ 6 參考資料
∙7 外部連結
[编辑]使用的方程式
理想氣體常數出現於最簡單的物態方程,理想氣體定律,如下:
為其
其中V為氣體佔有的體積
n為氣體的摩爾數
R同時也出現在能斯特方程及洛侖兹-洛倫兹方程中。

其值為:
R = 8.314472(15) J·K-1·mol-1
可以將理想氣體定律寫成直接用玻耳兹曼常數表示的形式:
其中N=nN A是實際的粒子數。

[编辑]個別氣體常數
一種或多種氣體混合物的個別氣體常數()可從通用氣體常數求出,只需除以氣體或混合物的摩爾質量(M)。

只用符號R去代表個別氣體常數也是相當普遍的。

在這種情況下看R 的內容與單位應該可以弄清它是哪種氣體常數。

例如在音速的方程中,通常是用個別氣體常數表示的。

空氣的個別氣體常數為:
但是USSA1976亦指出這個值不符合阿伏加德羅常數及玻耳兹曼常數的引用值。

[2]但是,USSA1976仍然使用這個R值去計算標準大氣壓。

這個差在準確度上並不重要。

當使用ISO的R值時,計算出的氣壓於11,000米時只多出了0.62帕斯卡(即相等於只是0.172米的差)及20,000米時多了0.292帕斯卡(即相等於只是0.338米的差)。

物理最常用常数

物理最常用常数

常用物理常数表光速 101099792458.2×=c cm sec -1 万有引力常数 81067259.6−×=G dyn cm -2 g -2 普朗克常数 27106260.6−×=h erg sec271005457266.12/−×==πh erg sec 玻尔兹曼常数 1610380662.1−×=k erg deg –1 里德堡常量 312.109737/2342==∞ch e m R e π cm -1 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51066956.5−×=σ erg cm -2 deg -4 sec -1电子电量 101080325.4−×=e esu 1910602192.1−×= coulomb电子质量 281010956.9−×=e m g 原子质量单位 2410660531.1−×=amu g 精细结构常数 0360.1372//12==e hc πα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82220105291775.04/−×==e m h a e π cm 经典电子半径 1322108179380.2/−×==c m e r e e cm 质子质量 2410672661.1−×=p m g 007276470.1= amu 中子质量 241067492.1−×=n m g 00866.1= amu电子静止能量 5110034.02=c m e meV常用天文常数表地球质量 2710976.5×=⊕M g地球赤道半径164.6378=⊕R km地球表面重力 665.980=⊕g cm sec -2 天文单位810495979.1×=AU km1光年 ly = 9.460×1012 km1秒差距 pc= 3.084×1013 km=3.262ly 千秒差距 kpc=1000pc地月距离 3.8×105 km太阳到冥王星的平均距离 5.91×109km 最近的恒星(除太阳)的距离 4×1013km =1.31pc= 4.3ly 太阳到银心的距离 2.4×1017km=8kpc 太阳质量M⊙3310989.1×= g太阳半径R ⊙10109599.6×=cm太阳光度L ⊙3310826.3×= erg sec -1太阳表面重力 g ⊙41074.2×= cm sec -2 太阳有效温度 5800=efff T K太阳V 绝对星等 84.4+=pv M太阳V 目视星等73.26−=pv m太阳常数(1976) 1353.0 watts cm -2 黄赤交角 ε=23°26'21".448 1回归月 27d 07h 43m 4.7s 1交点月 27d 05h 05m 35.9s 1恒星日 23h 56m 04.091s 1太阳日 24h 03m 56.555s一回归年(1900.0) a = 242.365 days 一儒略日 86400 sec 第一宇宙速度: 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哈勃常数 500=H km sec -1 Mpc –11000=H km sec -1 Mpc –1哈勃时间 90107.19/1×=H y)50(0=H90108.9/1×=H y)100(0=H宇宙平均密度 30201068/3−×==G H c πρ g cm -3 宇宙体积11310734×=R π Mpc 3质量尺度表:(单位 : 克)钱德拉塞卡质量(白矮星的质量上限) 2.8×1033 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中子星的质量上限) 6.0×1033演化结果为黑洞的恒星所具有的最小质量 4×1034恒星由于不稳定而脉动时的质量 1.2×1035 球状星团的质量 1.×1039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最可几质量 6×1039小麦哲伦云的质量 4×1042 大麦哲伦云的质量 2×1043 银河系中可视物质和暗物质的总质量 2.6×1045 后发星系团中恒星的总质量 1.3×1047 后发星系团的维里质量 2.7×1048 阿贝尔2163星系团的维里质量 6×1049 星系团中的所有物质的质量(包括重子物质和非重子物质) 2×1052宇宙中所有可视物质的质量 8×1052原初核合成理论预言的重子物质的质量 1×1054 宇宙的临界密度所对应的总质量 2×1055。

25个物理常数

25个物理常数

25个物理常数篇一:标题: 25个物理常数(创建与标题相符的正文并拓展)正文: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其基础是一些基本常数。

这些常数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验得出的,它们对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25个基本的物理学常数,包括它们的值、定义和意义。

1. 开尔文(k)开尔文(k)是一个常量,它的值为1.19264×10-19J/(K·K)。

它是电离常数,用于描述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2. 普朗克常数(h)普朗克常数(h)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学常数,它的值为6.626176×10-35J/(K·s)。

它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常数,用于描述能量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3. 光速(c)光速(c)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学常数,它的值为299,792,458米/秒。

它是真空中光的速度,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速度。

4. 磁感应强度(B)磁感应强度(B)是一个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磁场的强度。

它的值通常在0到1000特斯拉之间,磁感应强度越大,磁场越强。

5. 电容(C)电容(C)是一个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电容器的电容值。

它的值通常在0到1特斯拉之间,电容器的电容值越大,电容器的储存电能的能力越强。

6. 电阻(R)电阻(R)是一个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导体的电阻值。

它的值通常在0到无穷大之间,电阻值越大,导体的电阻能力越强。

7. 温度(T)温度(T)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常数,用于描述物体的状态。

它的值通常在0到开尔文之间,温度越高,物体的状态越热。

8. 引力(G)引力(G)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常数,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

它的值通常在6.6743×10-11N·(m/kg)^2。

9. 电磁场频率(E)电磁场频率(E)是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电磁场的传播速度。

它的值通常在真空中约为3×10^10米/秒。

10. 质能关系(E=mc2)质能关系(E=mc2)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用于描述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试剂物理常数表

常用试剂物理常数表

化学名 氨水 甲醛 甲醇 乙腈 腈胺 乙醛 乙胺水溶液(70%) 甲酸 甲肼 乙醇 水合肼 甲醇钠 环丙胺 丙酮 乙酰胺 甲酸甲酯 乙酸 脲 异丙醇 乙二胺 乙醇胺 乙醇钠 氯化羟胺 丁酮 四氢呋喃 正戊烷 DMF 二乙胺 正丁胺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醚 叔丁醇 正丁醇 乙二醇甲醚 二硫化碳 二甲基亚砜 H3N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综合化学实验学习资料
苯乙酮 特戊酰氯 戊酰氯 对氟苯腈 N,N-二甲基苯胺 苯甲酸 苯乙醚 氯乙酸乙酯 1-溴丙烷 硝基苯 邻氨基苯甲醚 对甲氧基苯酚 茴香硫醚 邻苯三酚 硫酸二甲酯 氯化苄 间氯甲苯 邻氯甲苯 对氯苯胺 对苯二腈 5,5-二甲基海因 萘 丙烯酸丁酯 3,4-二氟苯胺 2 6-二氟苯胺 2,4-二氟苯胺 喹啉 5-氟尿嘧啶 3,5-二氟苯酚 乙酰乙酸乙酯 异辛醇 二聚环戊二烯 1,1,1-三氯乙烷 NCS 草酸钠 对羟基苯乙酮 苯甲酸甲酯 邻甲基苯甲酸 C6H5COCH3 C5H9ClO C5H9ClO C7H4FN C6H5N(CH3)2 C6H5COOH C6H5OC2H5 CH2ClCOOC2H5 C3H7Br C6H5NO2 NH2C6H4OCH3 C7H8O2 C7H8S C6H6O3 (CH3)2SO4 C6H5CH2Cl CH3C6H4Cl C7H7Cl H2NC6H4Cl NCC6H4CN C5H8N2O2 C10H8 CH2=CHCOOC4H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综合化学实验学习资料
乙酰氯 吡啶 氰氨化钙 氢溴酸 二甲胺盐酸盐 乙酸钠 正己烷 N,N-二甲乙酰胺 氟硼酸 1,4-二氧六环 乙酸乙酯 叔丁基甲醚 异戊醇 氰化亚铜 草酸 三聚甲醛 乙二醇二甲醚 1,4-丁二醇 丙三醇 甲苯 环氧氯丙烷 氯代正丁烷 苯胺 4-甲基吡啶 苯酚 间氨基吡啶 2-甲基吡嗪 氟苯 1,2-二甲基咪唑 间氟吡啶 顺丁烯二酸酐 甲基环已烷 丁二酸酐 环丙基甲酸甲酯 正庚烷 二异丙胺 三乙胺 正戊酸 异丙醚 苯腈 二乙烯三胺 苯乙烯 CH3COCl C5H5N CCaN2 HBr C2H7N·HCl CH3COONa C6H14 (CH3)2NCOCH3 HBF4 C4H8O2 CH3COOC2H5 (CH3)3COCH3 (CH3)2CHC2H4OH CuCN HOOCCOOH C3H6O3 C4H10O2 C4H10O2 C3H8O3 C6H5CH3 C3H5ClO C4H9Cl C6H5NH2 C6H7N C6H5OH C5H6N2 C5H6N2 C6H5F C5H8N2 C5H4FN C4H2O3 C6H11CH3 C4H4O3 C5H8O2 CH3(CH2)5CH3 C6H15N C6H15N C4H9COOH C6H14O C7H5N C4H13N3 C6H5CH=CH2 78.50 79.10 80.10 80.91 81.55 82.03 86.18 87.12 87.81 88.11 88.11 88.15 88.15 89.56 90.04 90.08 90.12 90.12 92.09 92.14 92.53 92.57 93.13 93.13 94.11 94.11 94.12 96.10 96.13 97.09 98.06 98.19 100.07 100.11 100.21 101.19 101.19 102.13 102.18 103.12 103.17 104.15 -91 -61 -115 -20~ -18 -85 -13 -35 -31 -112 -42 >300 -11 170--173 324 -95 -20 -90 11.8 -84 -109 -117 474 190 61--62.5 -58 20 20 -93 -57 -123 -6 2.4 40-42 60-63 -29 -42 29-30 0 54-56 -126 119-120 126 ——— ——— 69 164.5-166 130 100-102 76.5-77.5 55--56 130 ——— ——— 114-116 85 229.2 290(分解) 110.6 115-117 77-78 184 145 182 248 135(761mm) 85 204 107-108 200 101 261 119 98 84 88.8 185 68--69 188-191 199-209 145-146 0.9800 0.6840 0.7220 0.7260 0.9390 0.7250 1.01 0.9550 0.9090 1.417--1.419 1.3870 1.3920 1.4000 1.4080 1.3680 1.528 1.4826 1.5470 1.0300 1.0240 1.084 1.13 1.48 0.7700 1.4220 1.472-1.474 1.5050 1.4650 1.17 0.8670 1.01 1.2610 0.8650 1.1830 0.8860 1.0220 0.9570 1.0710 1.3790 1.444-1.446 1.4740 1.4960 1.4380 1.4024 1.5860 1.5050 1.5280 0.6590 0.9370 1.41 1.0340 0.9020 0.7400 0.8090 2.92 1.4220 1.3720 1.3690 1.4060 1.3750 1.4380 1.49 52 115 1.1040CH3CN CH2N2 CH3CHO C2H7N HCOOH CH3NHNH2 C2H5OH H4N2·H2O CH3ONa C3H7N CH3COCH3 C2H5NO HCOOCH3 CH3COOH CH4N2O (CH3)2CHOH C2H8N2 H2NCH2CH2OH C2H5ONa H3NO.HCl CH3COC2H5 C4H8O C5H12 C3H7NO (C2H5)2NH CH3(CH2)3NH2 HCOOC2H5 CH3COOCH3 C2H5OC2H5 (CH3)3COH C4H9OH CH3OCH2CH2OH CS2 CH3SOCH3

物理学必知的50个关键常数

物理学必知的50个关键常数

物理学必知的50个关键常数1. 普朗克常数6.63×10^-34J·s,离散世界的基本物理量。

2. 普朗克时间5.39×10^-44s,最小的有意义的时间间隔。

3. 普朗克长度1.62×10^-35m,物理定律所适用范围内的最小尺度。

4. 普朗克密度5.2×10^96kg/m3,宇宙最早时刻的质量密度。

5. 宇宙的密度8.51×10^-27kg/m3,处于引力和膨胀力抗衡的临界点。

6. 电子的质量9.11×10^-31kg,带负电的亚原子粒子。

7. 质子的质量1.6726×10^-27kg,带正电的质子是元素周期表的缔造者。

8. 中子的质量1.6749×10^-27kg,离开原子后平均寿命只有15min。

9. 光子的静止质量0,光子与电磁力的载体玻色子没有任何质量。

10. 玻色子平均寿命3×10^-25s,自然界基本作用力的载体。

11. 银河中心黑洞的质量8×10^36kg,太阳绕其一圈需要2.2亿年。

12. 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衰变时间2×10^67年,黑洞通过霍金辐射而蒸发。

13. 蓝色可见光波长4×10^-7m,天空散射的颜色。

14. 电子的波长8.7×10^-11m,以8.39×10^6m/s的速度产生的物质波。

15. 网球的波长7×10^-34m,重57g的网球以60km/h的速度产生的物质波。

16. 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微观与宏观世界的桥梁。

17. 绝对零度-273.15℃,一切粒子的振动停止。

18. 铯原子振荡次数9192631770,定义1s的依据。

19. 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m/s,信息传递的极限。

20. 真空介电常数8.85×10^-12C²/(N·m²),真空磁导率1.26×10^-12N/A²,决定光的传播速度。

常用物理常数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 光速101099792458.2⨯=c cm sec -1 万有引力常数81067259.6-⨯=G dyn cm -2 g -2 普朗克常数27106260.6-⨯=h erg sec271005457266.12/-⨯==πh erg sec 玻尔兹曼常数 1610380662.1-⨯=k erg deg –1 里德堡常量 312.109737/2342==∞ch e m R e π cm -1 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51066956.5-⨯=σ erg cm -2 deg -4 sec -1电子电量 101080325.4-⨯=e esu 1910602192.1-⨯= coulomb 电子质量 281010956.9-⨯=e m g原子质量单位 2410660531.1-⨯=amu g精细结构常数 0360.1372//12==e hc πα 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82220105291775.04/-⨯==e m h a e π cm经典电子半径 1322108179380.2/-⨯==c m e r e e cm质子质量 2410672661.1-⨯=p m g 007276470.1= amu中子质量 241067492.1-⨯=n m g 00866.1= amu电子静止能量 511003.02=c m e meV常用天文常数表地球质量 2710976.5⨯=⊕M g地球赤道半径 164.6378=⊕R km地球表面重力 665.980=⊕g cm sec -2天文单位 810495979.1⨯=AU km 1光年 ly = 9.460×1012 km1秒差距 pc= 3.084×1013 km=3.262ly 千秒差距 kpc=1000pc地月距离 3.8×105 km太阳到冥王星的平均距离 5.91×109km 最近的恒星(除太阳)的距离 4×1013km =1.31pc= 4.3ly太阳到银心的距离 2.4×1017km=8kpc太阳质量M ⊙3310989.1⨯= g 太阳半径R ⊙10109599.6⨯=cm 太阳光度 L ⊙3310826.3⨯= erg sec -1 太阳表面重力 g ⊙41074.2⨯= cm sec -2太阳有效温度 5800=efff T K太阳V 绝对星等84.4+=pv M 太阳V 目视星等 73.26-=pv m太阳常数(1976) 1353.0 watts cm -2黄赤交角 ε=23°26'21".4481回归月 27d 07h 43m 4.7s1交点月 27d 05h 05m 35.9s1恒星日 23h 56m 04.091s1太阳日 24h 03m 56.555s一回归年(1900.0) a = 242.365 days一儒略日 86400 sec第一宇宙速度: 7.9km/s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哈勃常数 500=H km sec -1 Mpc –11000=H km sec -1 Mpc –1哈勃时间 90107.19/1⨯=H y)50(0=H 90108.9/1⨯=H y )100(0=H宇宙平均密度 30201068/3-⨯==G H c πρ g cm -3宇宙体积 11310734⨯=R π Mpc 3质量尺度表:(单位 : 克)钱德拉塞卡质量(白矮星的质量上限) 2.8×1033 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中子星的质量上限) 6.0×1033 演化结果为黑洞的恒星所具有的最小质量 4×1034 恒星由于不稳定而脉动时的质量 1.2×1035球状星团的质量 1.×1039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最可几质量6×1039小麦哲伦云的质量4×1042大麦哲伦云的质量2×1043银河系中可视物质和暗物质的总质量 2.6×1045后发星系团中恒星的总质量 1.3×1047后发星系团的维里质量 2.7×1048阿贝尔2163星系团的维里质量6×1049星系团中的所有物质的质量(包括重子物质和非重子物质) 2×1052宇宙中所有可视物质的质量8×1052原初核合成理论预言的重子物质的质量1×1054宇宙的临界密度所对应的总质量2×1055。

实验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

实验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
1.48514
45.3~457
216

热易

邻氨基
苯酚
109.13
白色
晶体
/
1.328
174
153升华



物理常数(表3)
试剂名称
分子量
性状
折光率
(20)
密度
(204)
熔点
(C)
沸点
(C)
溶解度(g/100ml)

乙醇
乙醚
丙三醇
92.11
无色粘稠液体
1.4746
1.2613
20
290分解

安息香
212.25
1.007
-9
218~220


甲苯
92.14
无色
液体
1.4969
0.8669
-95
110.62

可溶
乙酸酐
102.09
无色
液体
1.3901
1.0820
-73.1
139.55


对叔丁基苯酚
150.21
白色
晶体
1.4787114
0.908
100~101
236~238


苯酚
94.11
白色针状晶体
1.541841
184.24
白色针状晶体
/
1.110815
68~69
297~298
热微


二苯酮()
()
182.21
无色
晶体
1.607719
1.606023
1.0976

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引力常数G= 6.672×10-11牛顿·米2/千克2单元电荷e= 1.602189×10-19库仑阿伏加德罗常数N0= 6.02204×1023个粒子数/摩尔法拉第常数F= 96484.6库仑/摩尔斯忒藩―玻尔兹曼常数σ= 5.6703×10-8瓦·米2/K4气体常数R=8.3144焦耳/摩尔·K真空的电容率库仑/焦耳·米光速c= 2.99792458 ×108米/秒真空的磁导率牛顿/安2精细结构常数α=7.297351×10-3=1/137电子康普顿波长米里德伯常数R∞=1.096737318×107米-1质子康普顿波长米里德伯频率cR∞=3.2898420×1015赫兹质子电子质量比值里德伯能量hcR∞=13.60580电子伏玻尔兹曼常数k= 1.38066×10-23焦耳/K = 8.6174×10-5电子伏/K库仑常数k = 1/ (4πε0) = 8.98755179×109牛顿·米2/库仑2电子静质量m e=9.10953×10-31千克=5.485802×10-4u(原子单位)=0.511003兆电子伏/c2质子静质量m p=1.672648×10-27千克= 1.00727674u = 938.280兆电子伏/c2中子静质量m n=1.674954×10-27千克= 1.00866501u = 939.573兆电子伏/c2统一质量单位(原子单位)u =1.660566×10-27千克=931.502兆电子伏/c2玻尔半径a0=5.291771×10-11米玻尔磁子焦耳/特斯拉 = 5.788378×10-9电子伏/高斯核磁子焦耳/特斯拉= 3.152452×10-12电子伏/高斯普朗克常数h= 6.62818×10-34 焦耳·秒= 4.13570×10-15 电子伏·秒焦耳·秒= 6.58217×10-16 电子伏·秒。

常用物理常数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 光速101099792458.2⨯=c cm sec -1 万有引力常数81067259.6-⨯=G dyn cm -2 g -2 普朗克常数27106260.6-⨯=h erg sec271005457266.12/-⨯==πh erg sec 玻尔兹曼常数 1610380662.1-⨯=k erg deg –1里德堡常量 312.109737/2342==∞ch e m R e π cm -1 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51066956.5-⨯=σ erg cm -2 deg -4 sec -1电子电量 101080325.4-⨯=e esu 1910602192.1-⨯= coulomb 电子质量 281010956.9-⨯=e m g原子质量单位 2410660531.1-⨯=amu g 精细结构常数 0360.1372//12==e hc πα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82220105291775.04/-⨯==e m h a e π cm 经典电子半径 1322108179380.2/-⨯==c m e r e e cm 质子质量 2410672661.1-⨯=p m g 007276470.1= amu 中子质量 241067492.1-⨯=n m g 00866.1= amu电子静止能量 511003.02=c m e meV常用天文常数表地球质量 2710976.5⨯=⊕M g地球赤道半径 164.6378=⊕R km地球表面重力 665.980=⊕g cm sec -2天文单位 810495979.1⨯=AU km 1光年 ly = 9.460×1012 km1秒差距 pc= 3.084×1013 km=3.262ly 千秒差距 kpc=1000pc地月距离 3.8×105 km太阳到冥王星的平均距离 5.91×109km 最近的恒星(除太阳)的距离 4×1013km =1.31pc= 4.3ly太阳到银心的距离 2.4×1017km=8kpc太阳质量M ⊙3310989.1⨯= g 太阳半径 R ⊙10109599.6⨯=cm太阳光度L ⊙3310826.3⨯= erg sec -1 太阳表面重力 g ⊙41074.2⨯= cm sec -2太阳有效温度 5800=efff T K太阳V 绝对星等84.4+=pv M 太阳V 目视星等 73.26-=pv m太阳常数(1976) 1353.0 watts cm -2黄赤交角 ε=23°26'21".4481回归月 27d 07h 43m 4.7s1交点月 27d 05h 05m 35.9s1恒星日 23h 56m 04.091s1太阳日 24h 03m 56.555s一回归年(1900.0) a = 242.365 days一儒略日 86400 sec第一宇宙速度: 7.9km/s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哈勃常数 500=H km sec -1 Mpc –11000=H km sec -1 Mpc –1哈勃时间 90107.19/1⨯=H y)50(0=H 90108.9/1⨯=H y )100(0=H宇宙平均密度 30201068/3-⨯==G H c πρ g cm -3宇宙体积 11310734⨯=R π Mpc 3质量尺度表:(单位 : 克)钱德拉塞卡质量(白矮星的质量上限) 2.8×1033 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中子星的质量上限) 6.0×1033 演化结果为黑洞的恒星所具有的最小质量 4×1034 恒星由于不稳定而脉动时的质量 1.2×1035球状星团的质量 1.×1039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最可几质量6×1039小麦哲伦云的质量4×1042大麦哲伦云的质量2×1043银河系中可视物质和暗物质的总质量 2.6×1045后发星系团中恒星的总质量 1.3×1047后发星系团的维里质量 2.7×1048阿贝尔2163星系团的维里质量6×1049星系团中的所有物质的质量(包括重子物质和非重子物质) 2×1052宇宙中所有可视物质的质量8×1052原初核合成理论预言的重子物质的质量1×1054宇宙的临界密度所对应的总质量2×1055。

常用物理常数、天文常数、质量尺度表

常用物理常数、天文常数、质量尺度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光速 cm sec 101099792458.2×=c -1万有引力常数 dyn cm 81067259.6−×=G -2 g -2普朗克常数 erg sec27106260.6−×=h erg sec 271005457266.12/−×==πh h 玻尔兹曼常数 erg deg 1610380662.1−×=k –1里德堡常量 cm312.109737/2342==∞ch e m R e π-1 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erg cm 51066956.5−×=σ-2 deg -4 sec -1电子电量 esucoulomb101080325.4−×=e 1910602192.1−×=电子质量 g281010956.9−×=e m 原子质量单位 g2410660531.1−×=amu 精细结构常数0360.1372//12==e hc πα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cm82220105291775.04/−×==e m h a e π经典电子半径 cm1322108179380.2/−×==c m e r e e 质子质量 g 2410672661.1−×=p m 007276470.1= amu中子质量 g 241067492.1−×=n m 00866.1= amu电子静止能量 meV5110034.02=c m e常用天文常数表地球质量 g2710976.5×=⊕M 地球赤道半径164.6378=⊕R km地球表面重力 665.980=⊕g cm sec -2 天文单位km810495979.1×=AU 1光年 ly = 9.460×1012 km 1秒差距 pc= 3.084×1013 km=3.262ly 千秒差距 kpc=1000 pc地月距离 3.8×105 km太阳到冥王星的平均距离 5.91×109 km最近的恒星(除太阳)的距离 4×1013 km =1.31pc= 4.3ly 太阳到银心的距离 2.4×1017km=8kpc 太阳质量M⊙3310989.1×= g太阳半径R ⊙10109599.6×=cm太阳光度L ⊙3310826.3×= erg sec -1太阳表面重力 g ⊙41074.2×= cm sec -2 太阳有效温度 5800=efff T K太阳V 绝对星等84.4+=pv M 太阳V 目视星等73.26−=pv m 太阳常数(1976) watts cm 1353.0-2 黄赤交角 ε=23°26'21".448 1回归月 27d 07h 43m 4.7s 1交点月 27d 05h 05m 35.9s 1恒星日 23h 56m 04.091s 1太阳日 24h 03m 56.555s 一回归年(1900.0) a = days 242.365一儒略日 sec 86400第一宇宙速度: 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哈勃常数 km sec 50=H 0=00-1 Mpc –10H km sec 100-1 Mpc –1哈勃时间 y9107.19/1×=H )50(=Hy90108.9/1×=H )100(0=H宇宙平均密度 g cm 30201068/3−×==G H c πρ-3宇宙体积11310734×=R π Mpc 3质量尺度表:(单位 : 克)钱德拉塞卡质量(白矮星的质量上限) 2.8×1033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中子星的质量上限) 6.0×1033演化结果为黑洞的恒星所具有的最小质量 4×1034 恒星由于不稳定而脉动时的质量 1.2×1035 球状星团的质量 1.×1039 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最可几质量 6×1039 小麦哲伦云的质量 4×1042 大麦哲伦云的质量 2×1043 银河系中可视物质和暗物质的总质量 2.6×1045 后发星系团中恒星的总质量 1.3×1047 后发星系团的维里质量 2.7×1048 阿贝尔2163星系团的维里质量 6×1049 星系团中的所有物质的质量(包括重子物质和非重子物质) 2×1052宇宙中所有可视物质的质量 8×1052原初核合成理论预言的重子物质的质量 1×1054宇宙的临界密度所对应的总质量 2×1055。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1.常数-速度常数:光速c=3.0×10^8m/s- 重力常数:引力常数G = 6.67 × 10^-11 N·m^2/kg^2-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9.8m/s^22.力、功、能-力的计算公式:力F=m×a,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E_k=0.5×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功的计算公式:功W = F × S × cosθ,其中 F 表示力,S 表示位移,θ 表示力和位移的夹角3.机械波-波长的计算公式:λ=v/f,其中λ表示波长,v表示波速,f表示频率-频率的计算公式:f=1/T,其中f表示频率,T表示周期-波速的计算公式:v=λ/T,其中v表示波速,λ表示波长,T表示周期4.光学-真实深度的计算公式:真实深度d'=d×n2/n1,其中真实深度d'表示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后的深度,d表示物体在介质1中的深度,n1和n2分别表示介质1和介质2的折射率- 焦距的计算公式:1/f = 1/d0 + 1/di,其中 f 表示焦距,d0 表示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di 表示像距离透镜的距离5.电学-电流的计算公式:I=Q/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量,t表示时间-电阻的计算公式:R=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V×I,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6.热学-热传导的计算公式:Q=k×A×△T/d,其中Q表示传导热量,k表示热导率,A表示面积,△T表示温度差,d表示物体的厚度-热功率的计算公式:P=Q/t,其中P表示功率,Q表示热量,t表示时间-热膨胀的计算公式:△L=α×L×△T,其中△L表示长度变化,α表示线膨胀系数,L表示原始长度,△T表示温度变化以上只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常用公式和常数,还有许多其他的公式和常数可供学习和使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法拉第常数
F
C·mol^-1
(9.648456±0.000027 )×10^4
96500
真空电容率
ε0
F·m^-2
(8.854187818±0.000000071)×10^-12
8.85×10^-12
真空磁导率
μ0
H·m^-1
12.5663706144±10^-7

电子磁矩
μe
J·T^-1
(9.284832±0.000036)×10^-24
22.4×10^-3
基本电荷(元电荷)
e
C
(1.6021892±0.0000046)×10^-19
1.602×10^-19
原子质量单位
u
kg
(1.6605655±0.0000086)×10^-27
1.66×10^-27
电子静止质量
me
kg
(9.109534±0.000047)×10^-31
9.11×10^-31
R
m^-1
1.097373177(83)×10^7
电子康普顿(Compton)波长
m
2.4263089(40)×10^-12
质子康普顿(Compton)波长
m
1.3214099(22)×10^-15
质子电子质量比
mp/me
1836.1515
电子荷质比
e/me
C·kg^-2
(1.7588047±0.0000049)×10^-11
1.76×10^-11
质子静止质量
mp
kg
(1.6726485±0.0000086)×10^-27
1.673×10^-27
中子静止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光学
c0 n λ
物量学
L,NA ρ ρ
水 气
40 声速(标况下空气中) v声 c水
e
电磁学
3.141592654 2.718281828 0.618033989 1.414213562 1.732050808 6.673×10-11 9.80665 6.37×106 5.98×1024 5.517 无量纲 无量纲 无量纲 无量纲 无量纲 N.m2/kg2 m/s2 m kg t/m3 J.s J·s kg kg kg kg eV m-1 m m 无量纲 37 38 39 41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水的密度(4℃) 空气密度(标况下) 水的比热容 34 35 36 光速(真空中) 水的折射率 可见光波长范围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32 介电常数(真空中) 磁导率(真空中) 静电力常量 法拉第常数 标准大气压 普适气体常数 绝对0度 三相点绝对温度 玻尔兹曼常数 ε μ e k F
F/m H/m C N.m2/C2 C/mol Pa J/(mol.K) ℃ K V/mol J/K.mol W/K4m2 m/s 无量纲 m mol-1 kg/l,t/m3 kg/l,t/m3 m/s J/(kg·℃) 2

24 元电荷量(电子电量)
天体力学
热学
p0 R T0 Ts Vm k σ
31 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 33 斯忒藩—玻尔兹曼常数
0 0
8.854187818×10-12 4π ×10-7 1.6021892×10-19 8.9880×109 9.648456×104 1.01325×105 8.31441 -273.15 273.16 22。41383 1.380662×10-23 5.67032×10-8 2.99792458×108 1.333 380nm~780nm 6.022045×1023 0.999973 0.001293 331.4 4.2×10³
科 学 常 数 表
数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圆周率 自然底数 黄金分割数 根号二 根号三 万有引力常量 重力加速度(标准) 地球平均半径 地球质量 地球密度 普朗克常数 约化普朗克常数 原子质量单位 质子静止质量 中子静止质量 电子静止质量 氢原子基态能量 里德伯常数 玻尔半径 电子半径(经典) 精细结构常数 π e φ √2 √3 G ga r Me ρ h ћ u mp mn me E0 R∞ a0 re α
量子力学
6.626176×10-34 1.05457266×10-34 1.6605655×10-27 1.6726485×10-27 1.6749543×10-27 9.109534×10 -13.6 1.097373177×107 5.2917706×10-11 2.8179380×10-15 0.0072973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