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专题光照图的判读教案设计

专题光照图的判读教案设计

专题《光照图的判读》教案设计邱志军【复习目标】1.光照图的类型;2.光照图的三个关键点(三个关键点)和三个现象(极昼、极夜、平分或重合);3.光照图的应用及解题方法和步骤;【能力目标】会举一反三判读各种光照图;【教学准备】课件制作、经纬网地球仪一个;【教学方法】动画演示,规纳总结;【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大家做过的光照图题目确实非常多。

每当大家遇到这些题目的时候,同学们可能有“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做不到”的感觉,有的同学不知从何处下手,更有甚者连光照图都看不懂。

其实光照图的判断并不难,难的是大家没有理解他的原理,没有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技巧。

这节我们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光照图的形成原理,了解光照图判读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一.光照图类型:首先,我们来了解光照图类型:一般光照图是地球光照图的平面投影,通常是简图。

但是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或其它原因,地球光照图的在平面上的投影是不同的。

根据观察者的角度,我们把光照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基本图及基本原理图:四个节气赤道侧视图,极地俯视图。

动画演示,并讲解四个基本图应注意的三个现象:极昼、极夜、昼夜平分或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2.赤道侧视图:(动画演示,讲解)3.极地俯视图:(动画演示,讲解)4.全球斜视图:(动画演示,讲解)5.全球展开图:(动画演示,讲解)6.局部图和局部展工图:(动画演示,讲解)7.半球复合图:(动画演示,讲解)(过渡)总之,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光照图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光照图怎样变化,永远不变的是三个关键点:直射点、交点、切点和三种现象(极昼、极夜、昼夜平分或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二、光照图转化:(先讲)解三个关键点,并演示。

同学们请思考,三个关键点有何特征?(三个关键点地方时为稳藏条件,一般用于地方时计算)三个关键点在位置上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看图,演示,根据这种位置关系,往往可以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坐标。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教辅设计PPT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教辅设计PPT

第(5)题,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极昼最大范围达到的纬度数的和是
度。由于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故0°经线地方时为0时,所以两条日界
线分别是
经线和
经线,因此全球昨天和今天的范围比


思路导引答案 增加 逆 夏至 180° 8 早 90 0° 180° 1∶1
题目答案 (1)画图略(逆时针)。 (2) BC 6月22日 (23°26'N,180°) (3)C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5)(20°N,180°) 等于
天为北半球的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
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
经线地方时为12时。
第(3)题,C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90°E)的地方时为6时→
北京时间为

夏至日,北京昼长夜短,日出时间 →国旗与太阳同步升起,因此已经升起 (填“早”或“晚”)于 6 时
第(4)题,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④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 方位均为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 为东南,日落方位均为西南。
(3)添加辅助线的割补思维法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利用局部日照图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应树立“全局”观点,即把局部图恢复为整 体图。局部图一般均可用“补”的办法回归至全图。例如,图1中A、B两点 分别是晨线、昏线与30°N纬线圈的交点,图2是利用添加辅助线法还原的 日照图全图。
(2)光照图中的晨昏线 ①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昏线则相反。 ②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圈所在的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 分赤道。 ③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 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落时刻。 ④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地理:光照图的判读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地理:光照图的判读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难点: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一、光照图判读的基本要求和关键
(1)光照图判读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①太阳光线来自何方 ②自转方向
③重要的点(如南北极点等)
④重要的线(如0°和180°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经线和纬线等)
⑤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2)判读的关键
关键是指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二、常见光照图的判读
(1)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

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日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2)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为侧俯视图。

(3)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二分日夏至日冬至日(4)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

判断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导学案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导学案

专题一: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第一部分常见光照图的类型一、极地侧视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

二、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三、斜侧(俯)视图观测点既不位于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是斜侧(俯)视图四、矩形投影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

判断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和日落等。

五、局部图解题时需要把图像补充完整可以降低解题难度第二部分光照图的判读技巧一、光照图的分析思路①根据自转方向、N、S、注记、东西经度变化等确定地球东西方向或南北半球等②结合自转方向确定晨昏线③根据晨昏线与赤道交叉点所在的经线确定时间④根据极昼极夜等来确定日期和季节⑤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确定直射点维度,根据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确定直射点经度⑥根据昼弧、夜弧计算昼长,进而确定日出日落时间⑦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二、光照图的判读关键在局部光照图或者变形的光照图中,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的时间和方向及相关计算等,常以“五类点”“三条线”为突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

(1)“五类点”即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交点以及与赤道的交点。

①南北极点根据南北极点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和经度的递变规律(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增,西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减)。

②太阳直射点根据太阳直射的经线,可以进行时差计算。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从而进行全球任何一点的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可以判断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以及全求任何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

③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两个)切点所在纬线是极昼或极夜区中纬度最低的纬线,太阳直射点与切点所在纬线度数之和为90度,根据切点可以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光照图的判读--教案

光照图的判读--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常见光照图的类型。

(1)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

写出图中A、B、C点的地方时
写出图中A、B、C、D、E、F、E、F、G点的地方时
(2)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归线和南、北极圈。

写出图中A、B 点的地方时
(4)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6)地球公转轨道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

如果图中阴影部分是东半球,求北京时间。

二.光照图判读的关键信息——晨昏线。

光照图多以晨昏线为主要信息载体来考查相关知识,因此同学们要掌握晨昏线的一些规律,概括地说要掌握三大关系和三个点。

③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昏线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

晨昏线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该纬线各地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
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光照图判读导学案

光照图判读导学案

即墨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
春分 冬至 冬至
【课内探究】常见的光照图:
时、18时、0时、12时的点。

图1 图2 (1)判断图示的节气为 (2)直射的纬度为 。

(3)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为(4)此时
、在图上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①②③④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讨论探究】为什么北极点的极昼为186天,而南极点的极昼只有、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及其直射纬度。

① (直射纬度: ) ② (直射纬度: ) ④在下图画出太阳直射点①—④—①的移动轨迹示意图:N
N
N
N
S
N
N S
1.如图甲所示,北京时间为()
A.9月23日12时 B.12月22日24时
C.3月21日6时D.6月22日18时
2.图甲所示日期3个月以前的节气与图乙中各点所示节气相同的是(A.① B.②C.③D.④2.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读上右太阳光照局部图,回答3-4题。

3.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
A.(15°S,60°E)B.(15°N,150°E)
C.(15°S,120°W) D.(15°N,60°E)
光照图的判读应用可通过一幅图上从晨
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进行总结:
重合:
晨昏线与经线:
相交:
相切:
晨昏线与纬线:
相交:。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季节变化
04
光照图的应用
判断节气
光照图可以显示 太阳的位置和角 度
通过光照图可以 判断出太阳的直 射点
光照图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地球的 公转和自转
通过光照图可以 判断出节气的变 化
判断昼夜长短
光照图可以直观 地显示地球表面 不同地区的光照 情况
通过观察光照图 的颜色和亮度, 可以判断出昼夜 长短的变化
判断太阳辐射强度
应用领域:气象、农业、能 源等
光照图:表示太阳辐射强度 的图像
判断方法:根据光照图的颜 色和亮度来判断太阳辐射强

应用实例:天气预报、农业 种植、太阳能发电等
05
光照图的解题技巧
熟悉各种光照图的画法
掌握光照图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各种光照图 的画法,如阴影、 反射、折射等
学会分析光照图 的特点和规律
光照图还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地球 自转和公转对昼 夜长短的影响
光照图在气象学 、地理学、天文 学等领域都有广 泛的应用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光照图:表示太阳光照射强度的地图 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 应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可以了解太阳光照射强度和方向 方法:通过光照图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而判断光照强度和方向
确定晨昏线
观察光照图的颜色和亮度,判断昼夜交替 寻找光照图中的阴影区域,判断晨昏线位置 根据光照图的经纬度信息,判断晨昏线的走向 结合实际地理知识,判断晨昏线的具体位置
确定太阳直射点
观察光照图,找出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公转方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自转方向

光照图的判读教案

光照图的判读教案

《光照图的判读》教案设计三、读光照图常见问题解析光照图判读的基本问题:1、南北半球的确定从北极点俯视的光照图,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俯视的光照图,自西向东顺时针旋转2、晨昏线及其分界点特点晨昏线的判读: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夜进入昼为晨线;时间法:赤道上的地方时18点为昏线例2:读下左图回答(阴影部分为黑夜)1、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A点日出时刻是_______时;A点昼长为______ 小时;3、此时美国太平洋时间为时4、两条日界线分别为______、_______(填经度)3、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1)经度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2)纬度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赤道,北极圈有极昼,直射23º26¹N;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有极昼,直射23º26¹S;若晨昏线与任意纬度相切(且此纬度上有极昼现象),相切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之和为90º4、时间的计算(1)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6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为18点(2)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点5、昼夜长短的确定师生通过图片习题讨论分析做例2引出3、4、5、6问题,再分析得出结论A 0°小结:巩固练习板书设计例3:上右图中心点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回答:1、NA的经度。

NB的经度。

2、北京时间为3月日时6、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的确定判断的原则是先判断人为日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减一天的就是人为日界线。

再判断自然日界线。

7、太阳高度的确定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º,晨昏线太阳高度为0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º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差,公式H=90º-两低纬度差本节课主要是光照图的分析,把地球运动的理论知识与光照图联系起来,真正培养学生的图文结合能力,减少学生在地理图表问题中丢分现象。

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海南省文昌中学地理组李霜梅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晨昏线、昼弧、夜弧、地方时2、初步学会判读光照图3、会进行地方时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讲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时,让大家画了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现在请大家来观看你们画过的光照图,并说出每个光照图对应的节气。

(教师呈现二分而至日的光照图,学生判断各图对应的节气)生:(略)(二)新课1、光照图概述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题为:光照图的一般判读和地方时。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判读光照图。

(1)昼半球和夜半球师: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因而总有一个半球被太阳照亮。

向着太阳,被照亮的半球为昼半球昼半球上的地方正在经历白天;背着太阳,没有被照亮的半球,夜半球上的地方正在经历黑夜。

(2)晨昏线——晨线和昏线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也叫晨昏圈。

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其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昏线上的地方正在日落;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晨线上的地方正在日出。

(3)昼弧和夜弧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昼弧和夜弧。

在光照图中,纬线通常会被分成两部分,其中,处在昼半球的部分为昼弧,处在夜半球的部分为夜弧。

如纬线①:AB段为夜弧,BC段为昼弧。

纬线②:DE段为夜弧,BC段为昼弧。

我们学习昼弧和夜弧是因为:昼弧跨过的经度范围决定了该纬线所在地区的白昼时长,夜弧跨过的经度范围决定了该纬线所在地区的黑夜时长。

1、如果昼弧等于夜弧,说明该地的昼夜情况如何?(该地昼夜等长)2、如果整条纬线为昼弧,说明该地的昼夜情况如何?(该地24小时为白天,即出现极昼现象。

)3、如果整条纬线为夜弧,说明该地的昼夜情况如何?(该地24小时为黑夜,即出现极夜现象。

)学生活动:判断某些纬线的白昼时长(南北极圈、赤道、纬线①②③④)2、学生活动一:分析二分二至日的昼夜分布情况A、赤道上的昼夜情况B、南北极圈内的昼夜情况(1)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2)冬至: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3)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4)夏至: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师: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二分二至日的南北极圈和赤道上昼夜分布情况。

习题课:光照图的基本判读教案

习题课:光照图的基本判读教案
学科:地理 课题 教法
22 中教案纸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习题课:光照图的基本判读 探究式、讲练法 教具 课型 多媒体 复习讲授
1、掌握光照图中的线线关系。 教学 目标 2、学生能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 3、能够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
重点: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确定 难点:各点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2

二、精选例题,直击高考 三、分析思路,归纳方法 读图 2—3,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P
尝试高考 习题。


O
Q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 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达 小时。 (4)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的是 A.北京 B.广州 图 2—3 C.甲地 D.乙地 命题意图:本题是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学生从晨昏线 特点入手分析判断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而考查学生 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知识依托:地球运动的方向、晨昏线的特点、地球自转 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区域地理知识等。 错解分析: 本题错误可能出现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错误, 导致晨昏线判断错误,也可能看不到甲、乙两点刚好是晨线 与某一经线交点;图中 180°已知,每间隔 30°这个隐含条 件,学生可能忽略,再有计算方面错误,以及中山站的位置 记忆不准等。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推知 地球自转方向,从地球自转方向推测经度、晨昏线等。由图 可知晨昏线和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上是极昼,应该是北半球 夏至日情况,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乙两点所在位置应为 晨线上,甲刚好位于赤道上应为 6 时,乙所在经线比甲晚 2 个小时,故乙日出应为 4 时;根据图中给出的 180°经线, 可以推出甲处经线为 90°E,则 12 时所在经线为 180°E,即 直射点为(23°26′N,180°) ,根据地方时计算,北京时间 应为 6 月 22 日 8 时,中山站在南极圈内,此时为极夜,故夜 长应为 24 小时。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应从 3 北回归线往两侧递减,根据四点的纬度位置,广州离北回归 线最近,故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答案: (1)夏至 23°26′N,180(2)晨 4(3)8 24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 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 张

2012高考复习: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范县一中张洪霞一常见光照图的类型1.侧视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

2.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3.矩形投影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

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4.局部图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三类线及其关系(一)三类线1、太阳光线:相互平行的,其中有一条光线垂直于地表;太阳光线照射的地球表面是昼半球,(太阳高度>0°),无照射的是夜半球(太阳高度<0°)2、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1)概念: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

昏线:顺着地于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2)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分赤道。

③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④晨昏线的运动方向:自东向西。

⑤晨昏线与某地所在纬线的交点的地方时代表该地的日出或日落时间。

如果是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日出时刻(不一定是6时日出),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日落时刻(不一定是18时日落)。

⑥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反之,如果太阳高度为0°,则表示该线为晨昏线。

3、经纬线:(1)纬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可以判断季节或日期);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的范围)(2)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太阳直射的经线或12时所在的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0时所在的经线); 0°经线、180°经线(划分东西经的界线);20°经线、16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在赤道上与晨昏线相交的经线(该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或6时,是作为时间计算中重要的隐含已知条件)(二)、三类线的相互关系:1、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垂直。

光照图的判读学案

光照图的判读学案

精心整理专题学案7光照图的判读[目标定位] 1.光照图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各种光照图的判读技巧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内容。

2.按照呈现形式的不同,光照图可分为半球光照图、全球光照图、局部光照图等。

通过光照图的判读,掌握对地方时计算、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晨昏线的判断等的方法和技巧。

(2009·福建文综)读下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全球光照图是指能完整表示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的投影图。

此类图一般将极点、极圈和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因而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

(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3)该日,当太阳直射西十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全球光照图的判读方法:(1)根据图中的晨线或昏线判断出昼半球和夜半球。

如下图,若AB为晨线,BC为昏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则根据晨线是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昏线是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这一特点,可以判定AB线以东和BC线以西为______,两线之间为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______。

(2)根据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龙门县永汉中学:刘挺秀(说明:此教学设计由本人于2010年3月31日所撰写。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方法,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图例分析晨昏线、地方时等的判读,做到讲练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物质是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地方时、日期、昼夜长短的判读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坐标的确定、昼夜长短的计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有许多内容涉及了日照图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总结一下有关日照图的判读。

下面,我们看几组常见的日照图,思考“从这些光照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地理信息呢”。

(课件演示)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示标]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课件展示)通过太阳光照图判读,可以:一、确定晨线和昏线二、确定地方时三、确定日期(节气)四、确定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五、确定昼夜长短六、确定日出日落时刻七、确定正午太阳高度(课件展示) 一、确定晨线和昏线[自学]什么是晨线和昏线。

学生齐读晨昏线概念。

[导学]教师结合各种光照图引导学生先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再根据晨线和昏线概念判读。

请个别学生判读晨线和昏线。

(课件展示)二、确定地方时[自学]判读方法: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

2、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

3、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经度每差1°,地方时差4分钟。

[导学]教师结合光照图引导学生说明判读方法。

请个别学生判读下图各点的地方时。

(课件展示)三、确定日期(节气)[自学]1、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

2、晨昏线和极圈相切,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

光照图的判读说课设计ppt 人教课标版

光照图的判读说课设计ppt 人教课标版

N

X

道 Z

Y

S
四.图—图转换光照图
二轮专题:光照图
右图是12月22日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图,弧ABD是纬线53° 的一半, C 点是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角 BSC 为 22.5 度,回 答下题。
8.此时漠河的昼长为
A.10小时 B.9小时 C.8小时 D.7小时
四.图—图转换光照图
二轮专题:光照图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教材高考考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 认知能力,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a、光照图的类型 b、光照图判读的内容 c、学会怎样进行光照图的图形转换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教材高考考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 认知能力,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发挥想象;图形转化:培养能力 学生:掌握方法---分析迁移—学习运用 教师:通过图形转化训练使学生掌握高考光照图解答技巧, 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 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
三.链接高考
二轮专题:光照图
近年高考
2008年 全国文综卷Ⅰ:8~11题,晨昏线、地方时的应用 广东卷:8~11题,直射点的位置、日期判断 宁夏卷:3~4题,昼夜长短问题
海南卷:10~11题,时间判断和地理现象
2007年 全国文综卷Ⅰ:6~8题,晨昏线及地方时的计算 宁夏卷:5~6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山东卷:2题,太阳高度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举例说明
二轮专题:光照图
图图转换如下
举例说明
二轮专题:光照图
图图转换如下
00 180 180
自 乙
转 方 向

第二讲第六课光照图的判读

第二讲第六课光照图的判读

第二讲地球运动(高三一轮复习)第六课光照图的判读枣二刘建才【课题】光照图的判读【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学模式】讲练结合、问题探究【教具】多媒体(1)展示“考点扫描”与教学目标本部分在考纲中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它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密切相关,是对地球和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光照图往往与经纬网、太阳直射点、季节、时间计算、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气候融为一体,综合性强,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是历年高考热点之一,重现率几乎为100%。

教学目标见本页。

(2)光照图空间感的培养(立体图与平面图的转换)通过各种类型光照图与地球自转(有光照、晨昏线)立体三维动画的对比,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强化对光照图的立体性与整体性的认识。

如:春秋分地球自转侧视立体图与侧视平面光照图的转化春秋分地球自转北极俯视立体图与北极俯视平面光照图的转化夏至地球自转侧视立体图与侧视平面光照图的转化夏至日地球自转北极俯视立体图与北极俯视平面光照图的转化(3)各种类型光照图的转化二分二至光照图是基本图形,要求学生熟练判读,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通过观看二分二至日三维立体光照图的转化,引导学生观察光照图上关键点(直射点、晨昏线、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变化,加深对各类光照图的理解,加强学生图图转换能力的培养(局部图与完整图的转换、变式图与常见图的转换)。

如:二分二至地球自转侧视立体图的转化、北极俯视立体图的转化(4)光照图的分类通过对光照图的分类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图图转换能力的培养(局部图与完整图的转换、变式图与常见图的转换)。

(5)光照图判读的步骤①、首先弄清日照图及其变式图是侧视图、极点俯视图还是矩形投影图,而后把变式图复原成常见类型,把局部图复原成完整图。

②、再抓住日照图上的“点、线、面和方向”等关键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点”就是“太阳直射点”,可计算时间,也可用来判断季节或节气,又可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等。

“线”就是“晨昏线”,利用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可判定交点的经线时间,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关系又可判定季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
掌握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与晨昏线等的相关计算和判读方法,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其应用。
命题规律
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各类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计算等;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图形上由光照图、完整图等形式向抽象的局部图变化。
命题趋势
从考查内容上看,可能会有结合光照图综合考查时间计算、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及季节的判读以及知识应用的题;从考查形式上看,仍是以选择题组为主流,注重考查读变式图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
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就是夏季;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反之亦然。
⑤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南。
⑥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夜长相等。理论上,某地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和为24小时。
4.典例分析,选自2013年上海高考
【问题拓展】选自学生收集的问题部分
【进阶训练】若时间允许,课堂完成。
教学反思
①当66°34′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时,66°34′S以南一定出现极夜现象;晨昏圈与70°N相切时,它一定同时与70°S相切。
②晨昏圈一定平分赤道。由此可以推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
③一天的正午为12:00,上午和下午的时间等长,日出与日落时间关于正午对称。
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①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
②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
(2)三关系
①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存在一定的夹角(0°~23°26′),该夹角随季节发生变化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相等,在二至日时最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复习有关地球运动知识的基础上,来掌握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虽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地图的方法,但是对图文结合,加工、转换地理信息的掌握还不够,部分学生对高一“地球的运动”知识已经淡忘,这给学生复习本节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学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尝试微课教学,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供“观察地图、获取信息”的机会,提高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以及图文结合,加工、转换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线与所有纬线垂直相交,其他时间都会与地球上纬度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③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晨昏线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3)四点
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②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
③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
④太阳直射点
3.日照图类试题的常用解法
(1)图图转换的空间思维法
解决日照图问题,需要足够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要能够把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也要能把立体图转换成平面图,在进行图形转换时要能够将一幅图的点正确转绘到另一幅图上。
(2)对称思维法
很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在南北半球、昼夜半球都存在对称现象,因此,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时都要用到对称思维。例如:
课型
复习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
光照图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地球运动规律等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因此光照图的判读成为各类考试中常考常新的题目。我们要学会从光照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由此引入课题。
【讲授】--观看微课视频
内容:1.光照图的判读步骤
2.判读光照图的关键——两线、三关系、四点
(1)两线—晨线、昏线
教法分析
选取了不同类型的光照图来说明从光照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何获取有关地球运动规律和特征等信息,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地图,再用例子加以说明,并对读图判断的分析和处理方法进行点拨。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照图的类型,掌握常见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2.阅读常见光照图,学会获取相关地球运动规律的信息
3.设置问题情境,逐步掌握光照图判读的方法
学科
地理
授课班级
高三(11)班
授课教师
章波
授课时间
2014/10/28
课题
光照图的判读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学会从光照图中获取信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光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光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3)添加辅助线的割补思维法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利用局部日照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应树立“全局”的观念,即把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局部图一般均可用“补”的办法回归至全图。试题命制者之所以要将一个本来完整的图形割下一块来,就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我们应将陌生的图形还原成我们熟悉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