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 等差数列求和

合集下载

5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

5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
高斯的故事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 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 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 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 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 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 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 “数学王子”。
44 44 44 44 44 44 44 44 44 两数列之和=(6+38)×9
解:原数列之和=(6+38)×9÷2 =44×9÷2 =198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计算1 + 6+ 11 + 16 + 21+ 26 +......+ 276
分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1,末项=276,公差=5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
等差数列的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解:等差数列的项数: (276-1)÷5+1=56(项)
原数列之和=(1+276)×56÷2 = 277×28 =7756
练习
1、计算 (1)7+10+13+16+19+22+25+28+31+34+37 (2)7+11+15+19+......+403 (3)9+19+29+39+......+99 (4)1+3+5+7+......+99
练习
1、一串数:1、3、5、7、9、……49。(1)它的第 21项是多少?(2)这串数共有多少个?

五年级:等差数列

五年级:等差数列

专题二:等差数列姓名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表示数列的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果用an第n项,用S表示数列前n项所有数的和,则有以下公式:n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求和公式:Sn=n(a1+an)÷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所有项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首项=总和×2÷项数-末项;末项=总和×2÷项数-首项。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1、一只小虫沿笔直的树干跳着往上行,每跳一次都比上一次升高4厘米。

它从离地面10厘米处开始跳,如果把这一处称为小虫第一次落脚点,那么它的第100个落脚点正好是树梢,这棵树高多少厘米?2、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第100个算式的得数是多少?4+2,5+8,6+14,7+20,……3、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是19,第8项是61,求它的第11项。

4、在124和245之间插入10个数以后,使它成为一个等差数列。

这10个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5、一辆双层公共汽车有78个座位,空车出发,第一站上一位乘客,第二站上两位乘客,第三站上三位乘客,依此类推,那么第几站以后车上坐满乘客?6、(1)2000-3-6-9-…-51-54;(2)(2+4+6+…+96+98+100)-(1+3+5+…+95+97+99)。

(3)1+3+5+…+95+97+997、一本书的页码从1~62,共有62页。

小丽在把这本书所有页码数累加起来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有一张纸被撕掉了,她把其他页码加起来的和是1858。

问被撕掉的这张纸上的页码是多少?8、盒子里装着写有1,2,3,…,134,135的红色卡片各一张。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在数学的世界里,等差数列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而其中的求和公式更是解决众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等差数列。

简单说,就是一组数,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相等,这个相等的差就叫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比如 1,3,5,7,9 这组数,公差就是 2。

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对于一个首项为\(a_1\),末项为\(a_n\),项数为\(n\),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它的求和公式就是\(S_n =\frac{n(a_1 + a_n)}{2}\)。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公式,咱们来举个例子。

假设咱们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4。

这里首项\(a_1 = 2\),末项\(a_5 =14\),项数\(n = 5\)。

那根据求和公式,\(S_5 =\frac{5×(2+ 14)}{2} =\frac{5×16}{2} = 40\)。

咱们把这几个数加起来算算,2 + 5 + 8 + 11 + 14,确实等于 40,这就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那这个公式是咋来的呢?咱们可以这样想。

把这个等差数列正着写一遍:\(a_1\),\(a_2\),\(a_3\),,\(a_{n-2}\),\(a_{n-1}\),\(a_n\)。

然后再倒着写一遍:\(a_n\),\(a_{n-1}\),\(a_{n-2}\),,\(a_3\),\(a_2\),\(a_1\)。

把这两排对应相加,就会得到:\((a_1 + a_n)\),\((a_2 + a_{n-1})\),\((a_3 + a_{n-2})\),,\((a_{n-2} +a_3)\),\((a_{n-1} + a_2)\),\((a_n + a_1)\)。

因为这是个等差数列,所以每一组相加的和都相等,都是\(a_1 +a_n\)。

而这样的组合一共有\(n\)组。

常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常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常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常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且常用的公式之一。

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求解等差数列的和,而不需要一个一个地相加。

本文将围绕这一公式展开讨论,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换句话说,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是相同的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

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要理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首先需要明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告诉我们,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表示为首项与公差的线性函数。

因此,我们可以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表示为一个关于n的二次函数。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将等差数列的第n项表示为an = a1 + (n-1)d。

将这个式子代入前n项和的公式中,得到Sn = (a1 + (a1+ (n-1)d)) * n / 2,化简后可得Sn = n(a1 + an) / 2。

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以下是一些应用实例:1. 求解等差数列的和:假设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3,公差为4,求前10项的和。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得到Sn = 10(3 + (3 + 9*4)) / 2 = 270。

2. 求解等差数列中某几项的和:假设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2,公差为3,求第4项到第8项的和。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得到Sn = 5(2 + (2 + 7*3)) / 2 = 85。

3. 求解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量:假设有一个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为S,首项为a1,公差为d,求第n项。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数列类型,其中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差值固定。

求和公式是用来计算该数列中的所有数值之和的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如何使用它进行计算。

1.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保持相等的数列。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则第n项表示为an = a + (n-1)d。

其中n为项数,a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 任意两个项之和与其平均数的关系:an + a(1) = an-1 + a(2) = ... = a(1) + an-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后n项和的关系:S(n) = n/2 * (a(1) + an) - n项和与首项和末项的关系:S(n) = n/2 * (a + an)2.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用来计算该数列中的所有数值之和的公式。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Sn = n/2 * (a + an)- 等差数列首项至第n项和的求和公式:Sn = n/2 * (a(1) + an)这两个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来选择使用,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常用的是第一个公式。

下面我们将用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3.求和公式的应用实例假设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3,公差为5,要求计算该数列的前10项之和以及前15项之和。

根据求和公式Sn = n/2 * (a + an),我们可以计算得到:- 前10项之和:S(10) = 10/2 * (3 + a(10)) = 10/2 * (3 + (10-1)5) =10/2 * (3 + 45) = 10/2 * 48 = 10 * 24 = 240- 前15项之和:S(15) = 15/2 * (3 + a(15)) = 15/2 * (3 + (15-1)5) =15/2 * (3 + 70) = 15/2 * 73 = 15 * 36.5 = 547.5因此,该等差数列的前10项之和为240,前15项之和为547.5。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小学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小学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小学小学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如果没有了,请来小编这里瞧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小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小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1*n+[n*(n-1)*d]/2。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是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以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通常用an表示。

拓展阅读: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公式法、列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解法、分组法、倒序相加法、特殊数列求和。

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是倒序相加法。

而且这个方法可以类推到一般情况,只要前n项具有与两端等距离项的和相等的数列这种特征都可用这种方法求和。

三角函数什么时候学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九年级的内容。

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

高中时也会学到,比初中讲的更为详细。

三角函数通常定义为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比率,也可以等价的定义为单位圆上的各种线段的长度。

正弦值定义弦值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对边的长比上斜边的长的值。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正弦sinθ也可以理解为顶角度数为θ的单位等腰三角形与单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比。

sin30°=1╱2,sin45°=√2╱2,sin60°=√3╱2,sin90°=1,sin180°=0,sin0°=0,sin270°=-1cos是cosine的简写,表示余弦函数(邻边比斜边),古代说法,正弦是股与例,古代说的“勾三股四弦五”中的“弦”,就是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股就是人的大腿,长长的,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中长的那个直角边为“股”;正方的直角三角形,应是大腿站直。

等差数列求和技巧

等差数列求和技巧

等差数列求和技巧在数学中,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差值保持恒定的数列。

求解等差数列的和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等差数列求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计算其总和。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共有n项,则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n/2)(2a + (n-1)d)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和。

二、等差数列求和通用步骤下面是一般情况下求解等差数列和的通用步骤:1. 确定数列的首项a、公差d以及项数n。

2. 使用求和公式Sn = (n/2)(2a + (n-1)d)计算出总和Sn。

三、等差数列求和技巧除了以上的通用步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简化等差数列求和的计算过程。

1. 利用对称性对于等差数列来说,如果其项数为奇数,那么数列的中间项与首项和末项的和是相等的。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性质来求和,而不需要使用求和公式。

例如:1 + 3 + 5 + 7 + 9 = (1 + 9) + (3 + 7) + 5 = 10 + 10 + 5 = 252. 利用求和公式的性质我们可以对等差数列进行逆序求和,并与原始的求和公式相加,从而得到每一项的和。

例如:1 +2 +3 + ... + n = n(n+1)/2n + (n-1) + (n-2) + ... + 1 = n(n+1)/2将两个等式相加,得到:2(1 + 2 + 3 + ... + n) = n(n+1)得出等差数列的和为:1 +2 +3 + ... + n = n(n+1)/23. 利用倍数关系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那么该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简化为项数n的平方。

例如:1 +2 +3 + ... + n = n(n+1)/2 = n^2/2 + n/2 ≈ n^2/2 (当n足够大时)四、实例演算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求和技巧,下面我们以几个实例来进行演算。

五年级等差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五年级等差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五年级等差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一、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数列1,3,5,7,9,·s,公差d = 2。

2. 通项公式a_n=a_1+(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数值,a_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例如: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_1=3,d = 2,求第5项a_5。

解析:根据通项公式a_n=a_1+(n 1)d,将a_1=3,n = 5,d = 2代入公式,得到a_5=3+(5 1)×2=3 + 8=11。

3. 求和公式S_n=frac{n(a_1+a_n)}{2}或S_n=na_1+(n(n 1))/(2)d例如:求等差数列1,3,5,·s,99的和。

解析:方法一:首先求项数n,根据通项公式a_n=a_1+(n 1)d,这里a_1=1,d = 2,a_n=99。

由99 = 1+(n 1)×2,99=1 + 2n-2,2n=100,解得n = 50。

再根据求和公式S_n=frac{n(a_1+a_n)}{2},将n = 50,a_1=1,a_n=99代入,得到S_50=(50×(1 + 99))/(2)=2500。

方法二:直接用S_n=na_1+(n(n 1))/(2)d,n = 50,a_1=1,d = 2,则S_50=50×1+(50×(50 1))/(2)×2=50+50×49=2500。

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1. 求项数题目:在等差数列3,7,11,·s,43中,项数是多少?解析:已知a_1=3,d = 4,a_n=43。

根据通项公式a_n=a_1+(n 1)d,则43=3+(n 1)×4。

首先展开式子得到43=3 + 4n-4,即43 = 4n-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讲解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讲解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讲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可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啊!咱们先来说说啥是等差数列。

比如说,1,3,5,7,9 这样的数列,每一项跟前一项的差值都一样,这个差值就叫公差。

那求和公式是啥呢?就是“和 = (首项 + 末项)×项数÷ 2”。

我给您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公式怎么用。

有一天我去逛超市,看到货架上摆着一排巧克力,第一块巧克力 2 元,往后每块都比前一块多 1 元,一直到第 10 块。

这时候咱们就可以用等差数列求和来算算这 10块巧克力总共值多少钱。

首项就是第一块巧克力的价格 2 元,末项就是第 10 块巧克力的价格 2 + (10 - 1)× 1 = 11 元,项数就是 10 。

那总价就是(2 + 11)× 10 ÷ 2 = 65 元。

咱们再深入理解一下这个公式。

为啥要乘以项数再除以 2 呢?您想想,把这个数列的第一项和最后一项相加,第二项和倒数第二项相加,第三项和倒数第三项相加……是不是每一组的和都一样呀?而且正好能组成项数的一半那么多组。

所以就得乘以项数再除以 2 啦。

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给的条件,找准首项、末项和项数。

比如说,有个数列 5,8,11,14,……一直到第 20 项,让咱们求总和。

首项是 5,公差是 3,那末项就是 5 + (20 - 1)× 3 = 62 。

然后就能用求和公式算出总和啦。

再比如,有一道题说一个等差数列的前 5 项和是 75,首项是 5,公差是 4,让咱们求末项。

咱们先用求和公式反推出(首项 + 末项)的值,也就是 75 × 2 ÷ 5 = 30 。

首项是 5 ,那末项就是 30 - 5 = 25 。

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就像是掌握了一把解题的神奇钥匙。

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题目时,只要咱们能灵活运用这个公式,就能轻松找到答案。

您可别觉得这公式难,多做几道题,多琢磨琢磨,您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和窍门。

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在数学中,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求和是指求等差数列中所有项的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及其应用。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指第n个数的表达式,通常用字母an表示。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而言,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 - 1)d,其中a1是数列的首项,d是等差(即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异)。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数列的首项和差值求得任意一项的值。

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是等差数列中所有项的和Sn,通常用大写字母S表示。

求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n/2)(a1 + an),其中n是数列的项数。

这个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等差数列的和,而不需要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加。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来说明等差数列求和的计算方法。

例题1:求和:1 + 3 + 5 + 7 + 9 + ... + 99首先,我们需要找到等差数列中的首项a1、公差d和项数n。

对于这个例子,a1 = 1(首项为1),d = 2(相邻两项之间的差为2),项数n = 50(共有50个奇数)。

然后,我们将这些值代入求和公式Sn = (n/2)(a1 + an):Sn = (50/2)(1 + 99)= 25(100)= 2500因此,1 + 3 + 5 + 7 + 9 + ... + 99的和为2500。

除了直接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外,还可以通过求出首项和末项的和再乘以项数的一半来求得等差数列的和。

这个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便捷。

例题2:求和:2 + 7 + 12 + 17 + 22 + ... + 97首项a1 = 2,末项an = 97项数n = (an - a1)/d + 1 = (97 - 2)/5 + 1 = 20首项和末项的和为s = a1 + an = 2 + 97 = 99将这些值代入求和公式Sn = (n/2)(a1 + an):Sn = (20/2)(2 + 97)= 10(99)= 990因此,2 + 7 + 12 + 17 + 22 + ... + 97的和为990。

等差数列的求和

等差数列的求和

等差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是数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数列形式,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都相等。

在求和方面,等差数列也有相应的求和公式,可用于快速计算数列中各项的和。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在了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等差数列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个等差数列由首项(a₁)、公差(d)和项数(n)确定。

其中,首项是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公差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项数表示数列中有多少项。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如下:Sₙ = (n/2) [2a₁ + (n-1)d]其中,Sₙ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之和,a₁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数。

利用这个求和公式,我们可以迅速求解等差数列的和。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4,17。

我们可以根据公差为3,首项为2来求解这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n的值,即项数。

这个数列中有6项,所以n=6。

代入公式:S₆ = (6/2) [2(2) + (6-1)(3)]= (3) [4 + 15]= (3) [19]= 57因此,这个等差数列的前6项的和为57。

总结:等差数列的和求解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这个求和公式简化了繁琐的计算过程,使我们能够快速得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对于任意给定的等差数列,我们只需要确定数列的首项、公差和项数,就能够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数列的和。

了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的相关内容,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结完毕,以上是关于等差数列的求和的内容。

通过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和,这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学中的等差数列求和技巧

数学中的等差数列求和技巧

数学中的等差数列求和技巧等差数列是数学中较为基础的一种数列类型,由于其特殊的规律性,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求等差数列的和是等差数列应用的一种基本操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在求等差数列和时的常用技巧。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若这个常数差为d,则有an= a1 + (n-1)d。

等差数列求和的基本公式求等差数列的和,最基本的公式就是:Sn=na1+n(n-1)d/2 ,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和,a1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d表示等差数列的公差,n表示等差数列的项数。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代入数值来求出等差数列的和,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这个公式可能需要做一些适当的变形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等差数列求和的技巧1. 等差数列对数列求和在求一个等差数列的和时,如果这个数列是排列成等差数列对的形式,那么就可以通过对每一组相邻的两项求和来得到总和,从而避免去计算更加繁琐的公式。

例如:有一个等差数列:1 + 3 + 5 + 7 + 9。

将这个数列分为两组,分别是1 + 9和3 + 7,它们的和分别为10和10。

然后将这两个和加起来,即得到1 + 3 + 5 + 7 + 9的和为20。

2. 重复利用求和公式有时候,在一个问题中有多个等差数列需要求和,如果这些数列的首项、公差和项数不相同,那么每个数列都需要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但是,如果这些数列可以通过一些变形来变成相同的等差数列,那么就可以在计算中重复利用求和公式。

例如:需要求解两个等差数列2, 5, 8, …, 50和3, 9, 15, …, 99的总和,这两个数列都可以通过乘以3和加1的变形来得到另外一个数列:7, 16, 25, …, 148。

这个新的数列利用求和公式,可以得到其总和为1232。

然后再根据这个公式的性质,通过减去第一个数列和第二个数列相加的和,计算出原本的两个数列的和。

3. 逆向思维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可以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等差书列求和公式

等差书列求和公式

等差书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可是数学里的一个重要宝贝!咱先来说说啥是等差数列。

比如说,1,3,5,7,9 这样的一组数,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值都一样,这个差值我们叫公差。

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啥呢?就是:Sn = n×(a1 + an)÷2 (其中 Sn 表示前 n 项的和,n是项数,a1 是首项,an 是末项)。

我记得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小明,这孩子呀,一开始听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就头疼。

有一次课堂上,我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求和题目:1 + 3 + 5 + 7 + ...... + 19 。

我看着小明一脸迷茫的样子,就走到他身边问他:“咋啦,小明,被这道题难住啦?”他愁眉苦脸地点点头。

我就引导他,先看看这组数,是不是等差数列呀?他说是,公差是2 ,首项是 1 ,末项是 19 。

那咱们用求和公式来算算呗。

项数 n 怎么求呢?咱们可以用 (末项 - 首项)÷公差 + 1 ,也就是 (19 - 1)÷ 2 + 1 = 10 。

然后咱们把数字代入公式,Sn = 10×(1 + 19)÷2 = 100 。

小明恍然大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从那以后,他每次遇到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都会先想想这个公式,慢慢地就熟练起来了。

在实际生活中,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也有不少用处呢。

比如说,你要在一个书架上摆书,第一层放 1 本,第二层放 3 本,第三层放 5 本,以此类推,一共摆 10 层。

那你想知道一共摆了多少本书,这不就能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算嘛。

再比如,你存钱,第一个月存 100 块,以后每个月比上个月多存 50 块,存了 5 个月,那这 5 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钱?还是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决。

其实呀,数学里的这些公式就像是我们手里的工具,用对了地方,就能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

回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咱们再多说几句。

这个公式为啥是这样的呢?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咱们把这个数列正序写一遍,再倒序写一遍,然后对应相加,你会发现每一组的和都一样,都是首项加末项。

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Arithmetic Progression,简称AP)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由一系列的数字组成,其中每个数字与其前一个数字之差等于一个固定的常数,称为公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求解等差数列的和,以及一些应用示例。

一、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来说,它的求和公式是一个常见的数学公式,可以简化计算,提高效率。

求解等差数列的和需要使用到以下公式:Sn = (n/2) * (a1 + an)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和,n表示数列的项数,a1表示数列的首项,an表示数列的末项。

二、求解等差数列的和的具体步骤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如何求解等差数列的和。

例题:求解等差数列1,4,7,10,13的和。

步骤1:确定数列的项数和公差。

这个数列的项数是5,公差为3。

步骤2:找到数列的首项和末项。

数列的首项为1,末项为13。

步骤3:代入求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Sn = (n/2) * (a1 + an)= (5/2) * (1 + 13)= 2.5 * 14= 35所以,等差数列1,4,7,10,13的和为35。

三、等差数列求和的应用示例1. 金字塔的层数假设一个金字塔有10层,底层由等差数列构成,第一层有1个元素,公差为1。

我们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计算出这个金字塔的总元素个数。

Sn = (n/2) * (a1 + an)= (10/2) * (1 + 10)= 5 * 11= 55所以,这个金字塔总共有55个元素。

2. 等差数列的平均数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求和公式和项数来计算出它的平均数。

假设一个等差数列的和为100,项数为10,我们可以这样计算平均数:平均数 = 和/项数= 100/10= 10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平均数为10。

四、总结等差数列求和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简化计算。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和具体步骤,并给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示例。

五年级奥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五年级奥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五年级奥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五年级奥数中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等差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形式之一,在奥数竞赛中常常出现。

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在奥数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通常用字母a表示首项,字母d表示公差(即相邻两项之差),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可以表示为:an = a + (n-1)d,其中n表示项数。

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指的是数列前n项的总和。

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有以下方法:公式法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Sn = (n / 2) * (2a + (n-1)d),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数列求和法另一种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是利用数列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

示例假设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3,公差为2,求该数列的前5项和。

根据公式法计算:Sn = (5 / 2) * (2 * 3 + (5-1) * 2) = (5 / 2) * (6 + 8) = (5 / 2) * 14 =35根据数列求和法计算:Sn = (3 + (3 + (n-1) * 2)) * 5 / 2 = (3 + (3 + 4)) * 5 / 2 = (3 + 7) * 5 / 2 = 10 * 5 / 2 = 25因此,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是35或25。

总结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对于五年级奥数竞赛非常重要。

通过掌握公式法和数列求和法,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五年级奥数选讲1等差数列求和

五年级奥数选讲1等差数列求和

五年级奥数选讲1等差数列求和一、知识要点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

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在这一章要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二、精讲精练【例题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练习1: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2.有一个等差数列:2, 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3.已知等差数列11, 16,21, 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例题2】有一等差数列:3, 7,11, 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练习2: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

【例题3】有这样一个数列:1, 2, 3, 4,…,99,100。

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

(1)1+2+3+…+49+50 (2)6+7+8+…+74+75(3)100+99+98+…+61+60【例题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练习4:计算下面各题。

(1)2+6+10+14+18+22 (2)5+10+15+20+…+195+200(3)9+18+27+36+…+261+270【例题5】计算(2+4+6+...+100)-(1+3+5+ (99)练习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001+1999+1997+1995)-(2000+1998+1996+1994)(2)(2+4+6+...+2000)-(1+3+5+ (1999)(3)(1+3+5+...+1999)-(2+4+6+ (1998)三、课后作业1、张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做了30天刚好做完,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2、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一共到了45位同学和2位老师,每位同学或老师都要和其他所有人握一次手,那么一共握手了几次?3、新星幼儿园304个小朋友围成若干个圆圈(一圈套一圈)做游戏,已知最里面的圈有24人,最外面的圈有52人,如果相邻两圈相差的人数相等,那么相邻两圈相差多少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讲1 等差数列求和
一、知识要点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

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在这一章要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练习1: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
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2, 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3.已知等差数列11, 16,21, 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题2】有一等差数列:3, 7,11, 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练习2:
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
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
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

【例题3】有这样一个数列:1, 2, 3, 4,…,99,100。

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练习3:
计算下面各题。

(1)1+2+3+…+49+50 (2)6+7+8+…+74+75
(3)100+99+98+…+61+60
【例题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练习4:计算下面各题。

(1)2+6+10+14+18+22 (2)5+10+15+20+…+195+200 (3)9+18+27+36+…+261+270
【例题5】计算(2+4+6+...+100)-(1+3+5+ (99)
练习5: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001+1999+1997+1995)-(2000+1998+1996+1994)(2)(2+4+6+...+2000)-(1+3+5+ (1999)
(3)(1+3+5+...+1999)-(2+4+6+ (1998)
三、课后作业
1、张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做了30天刚好做完,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2、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一共到了45位同学和2位老师,每位同学或老师都要和其他所有人握一次手,那么一共握手了几次?
3、新星幼儿园304个小朋友围成若干个圆圈(一圈套一圈)做游戏,已知最里面的圈有24人,最外面的圈有52人,如果相邻两圈相差的人数相等,那么相邻两圈相差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