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_以墓志铭为中心[1]

合集下载

唐代寡居女性生活探微——以墓志为基础

唐代寡居女性生活探微——以墓志为基础

唐代寡居女性生活探微——以墓志为基础
李晓敏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39)5
【摘要】唐代墓志当中有大量寡居妇女的例证,她们往往年轻守寡,寡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她们大多数承担着侍奉公婆、抚养儿女、主持家务的重任,也有的选择回本家生活。

为了与清心寡欲、不御铅华的社会舆论要求相一致,为了填补生活和心灵的空白,许多女性选择了佛教作为精神依赖。

一些女性甚至非常痴迷,死后也不愿与丈夫合葬。

佛教戒律对于她们来说似乎比儒家的伦理道德更易接受。

【总页数】5页(P59-63)
【关键词】墓志;唐代;寡居女性
【作者】李晓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2
【相关文献】
1.从唐墓志铭窥探唐代女性音乐文化生活 [J], 栗柠
2.论唐代寡居妇女的佛教信仰——以《唐代墓志汇编》为核心 [J], 李琼
3.佛学援入与唐代女性的寡居生活——以墓志为中心 [J], 路学军
4.论唐代寡居妇女的佛教信仰——以《唐代墓志汇编》为核心 [J], 李琼
5.佛教信仰与唐代女性生活形态再探——以唐代墓志资料为中心 [J], 焦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代墓志所反映的妇女生活问题探论

唐代墓志所反映的妇女生活问题探论

一步削弱了她们的经济地位。
婚姻制度
03
唐代盛行一夫多妻制,这使得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面临更大的压
力和挑战。
传统文化与观念原因
男尊女卑观念
儒家思想对性别角色和家庭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男性在家庭和 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处于从属地位。
贞节观念
唐代贞节观念的强化使得女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受到更多的束 缚和压力。
研究热点
目前学界对唐代墓志的研究热点 主要包括墓志所见唐代社会生活 、女性地位及形象塑造等问题。
02
CATALOGUE
唐代妇女生活问题的表现
妇女地位问题
妇女地位低下
在唐代,妇女通常处于社 会底层,地位普遍低于男 性。
性别歧视
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女性的 性别歧视,包括婚姻、家 庭、职业等方面。
女性权益保障不足
女性在职场中发展受到限制,难以获得高职位和 薪水。
经济独立性差
女性依赖男性生活的情况较为普遍,经济独立性 较差。
贫困与营养不良
部分女性因贫困和营养不良而影响身体健康。
妇女受教育与文化问题
教育机会不足
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普遍较少,难以获得较高学历。
文化传承受限
女性在文化传承方面受到一定限制,难以获得较高层次的文化交流 和传承机会。
才子佳人观念
唐代文化中推崇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这使得女性对婚姻和伴 侣关系抱有更高的期望。
家庭与个人因素
家庭背景
不同家庭背景的女性在婚姻和生活方面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压力。
个人素质
女性的个人素质如相貌、才情、品德等对她们的生活选择和婚姻关系产生影响。
05
CATALOGUE
唐代妇女生活问题的历史影响与现代启示

试论唐代女性墓志铭的文化价值

试论唐代女性墓志铭的文化价值
第 27卷 第 4期 2012年 8月
天 中 学 刊
Joum  ̄ ofTianzhong
、,01.27 No.4 Aug.2012
试论唐代女性墓志铭 的文化价值
夏 云
(洛 阳 理 工 学 院 中 文 系, 河 南 洛 阳 471023)
摘 要:相对 于正 史、别记 ,墓 志具有独特 的文化价值 ,是 了解墓主所 生活时代 的政 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
面真 实状况的重要栽体 。古代 中国历代墓 志中都有女性 墓志铭的存在 。女性墓 志铭 ,一定程度 上记 载和再现 了
特定历 史时代的女性生活风貌和 当时的社会思 想观念 ,对研 究女性 史、家庭婚 姻史具有重要 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唐代 ;女性墓志铭 ;文化价值
中图分 类号 :K877.45 文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号 :1006—526l(2O12)04-0117-03
古代 中国历代墓志 中都有女性墓志铭 的存在 ,因而 以墓 志铭为史料依据 的女性文化研究 ,所采用 的资料较之正史 、 别记 ,可谓 丰富。墓志相对 于其他文本来说具 有独 特的优势 , 通过对墓志铭文 内容 的系统解读和深入研究 ,可 以挖掘 出历 史 中很多不为人注意 的细节 ,并还原 出墓主所处时代 的思想 理念 ,从 而有 助于阅读 者了解墓 主所 生活时代的政治 、经济 、 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真实状况 。本文试图 以《唐故安定皇甫公 (燠 )夫人广平郡君刘 氏 (舒光 )墓志铭并序 》为例 ,探究 唐代女性墓志文本 内部和背后 的诸多 内涵。
《唐故安定皇甫公 (燠 )夫人广平郡君刘 氏 (舒光 )墓 志铭并序 》是唐 朝署 朝议 郎 、行殿 中侍御史 、柱 国陈翻撰写 的墓志铭 。全文 1500余 字 ,较为详实地叙述 了墓主刘 氏(舒 光 )的姓名 、籍贯 、家世渊源及一生事迹 。刘 氏是唐懿宗时 濠州刺史刘宽夫之女 ,唐僖宗时安定人皇甫燠之妻 、赠左散 骑常侍 。据 《旧五代史 ·高祖纪 》记载 :“况 (僖宗 )咸通 中宰臣韦保衡与蒋伸 、皇甫燠撰 武宗 、宣宗 两朝 实录 ,又(昭 宗 )光化初宰臣裴贽撰僖宗 、懿宗两朝实录 。”【l】24 由此可 知皇甫燠还参与 了唐武宗 、唐宣宗实录 的撰写 ,皇甫燠其他 具体事迹 已经不可详考 。《唐故安定皇甫公 (燠 )夫人广平 郡君刘 氏(舒光 )墓志铭并序 》通过对墓 主刘 氏生平的撰写 , 一 定程度上记载和再现了 中唐时期 的女性生活风貌 。碑文记 叙 井然有序 、文采斐然。

从墓志看唐代妇女崇道的原因

从墓志看唐代妇女崇道的原因

唐代妇女奉道的原因在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关 注, 目前已有数篇文章从女性诗歌角度出发, 对这 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很有见地的观点, 认为唐 代妇女之所以崇道, 除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外, 更 多的是与她们内心积极主动的追求有关
O&P
。 然而
唐代崇道的女性不计其数, 能留下诗篇的少之又 少, 而且诗歌大都是有感而发, 情感的飘乎不定又 影响了诗人内心真实目的的表达。 尤其是这些作 品基本上是她们入道以后写的, 只能反映她们入 道以后的精神状态, 并不能代表她们入道以前的 心理状态。 因此, 仅利用诗歌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再 现唐代妇女崇道的原因。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 本文 在利用唐代妇女资料相对比较集中的 《 唐代墓志
$ "( & ” 行。 大和中, 丐为道士。 同样因婚姻遇上麻烦
$’& 。 女崇道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心理原因, 其中渴望长 日, 朝廷又在 “ 金阙亭置一女冠观, 并度内人 ”
其中尚简是 “ 既而凌虚失 因为入观为道者可以不再向封建政府交纳赋税, 世而入道为冠的 ) 例。
益的诱惑。 ( 三) 受国家宗教政策的影响而入道: 在唐武 宗会昌年间, 由于实行灭佛的政策, 强迫僧尼还 俗, 有些信奉佛教出家为尼的妇女, 为了能继续从 事宗教生活, 只好改佛入道。 如咸通 !(! 《 唐鸿胪 卿致 仕赠工 部尚书琅 耶支公 长女炼 师墓志 铭并 “ 序》 的墓主炼师就是从小信奉佛教, 未尝不系月 长斋, 克日持念 ” , 但遇上 “ 中涂佛难 ” , 只好 “ 易服 玄门 ” , 成为一个道教信徒了。 虽然这种墓志只保 留一方, 但从唐代佛教之兴盛来推断, 会昌年间由
!"
年纪轻轻就开始守寡, 经“ 三年而衔恤居丧 ” 后便 “ ( 精心道门 ” 天宝 !!"《 大唐故兖州瑕丘县令崔府 ) 君夫人吴县君朱氏墓志铭并序 》 。 郭氏先嫁丈夫 “ 可是第二个丈夫也命不久长, 府君不造, 弃代云 亡” , 受此打击, 郭氏 “ 乃保持名节, 终始经礼 ” , 于 ( 唐故中郎 是“ 遂洁心道行, 理极真筌 ” 天宝 #$%《 献陵 使张府 君夫人太 原郭氏 临淄县 君墓志 铭并 ) 序》 。 不论是居家奉道还是出家入道, 这些妇女都 有为夫守节的意味, 藉此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 二) 因身患重病, 为减缓肉体痛苦而奉道或 入道: 唐代很多奉道的妇女都是身患重病或自幼 “ 体弱多病。 张婵从少年时起就体弱多病, 自笄迄 为了减轻身体的不适, 她“ 心宗黄老, 能以淡泊怡 ( 有唐张氏之女墓志铭 遣, 遂自号灵隐 ” 开成 !&#《 ) 并序 》 。 李德裕的爱妾徐盼原本并不信仰道教, 因 为“ 疾亟 ” , 所以入道为冠, 从她入道时 “ 改名天福 ” 滑州瑶台观女真徐氏墓志 的记载来看 ( 大和 !’(《 ) 铭并序》 , 她入道的动机是为了祈福, 希望藉此来 挽救生命。 与徐盼入道动机相同的是唐代宗之女 华阳公主, 据《 新唐书 》 卷八三 《 公主传 》 记载, 因其 “ 诏悟过人, 帝爱之。 视帝所喜, 必喜遇; 所恶, 曲全 ” 之。 大历七年, 以病丐为道士, 号琼华真人。 出于这种原因而奉道或入道的妇女大都受很 靡神不祷, 靡医不求” , 是因为得了病, 久治不愈, 所 以四处求神祈祷, 后来听说 “ 道克可延生, 乃登斋 ( 大唐河南府 清; 释可拔苦, 必罄家舍施” 贞元 !##《 ) 汜水县丞邢倨夫人景氏墓志铭并序》 , 简直到了饥 不择食的地步。 这些妇女崇道都带有很强的功利色 彩, 幻想宗教能帮助自己摆脱身体上的痛苦。 ( 三) 相信道教的宣传, 为求长寿和成仙而奉道 或入道: 唐代很多妇女是为了追求长寿而信仰道教 的。 如杨琼年幼时, 一位异僧为她算卦, 结果 “ 遇乾 , 其母杨氏 “ 繇是以佛 之剥, 以 " 之寿不能过三十 ” ( 道一教, 恳苦求助” 会 昌 !!(《 荥阳郑夫人墓志 ) 铭》 , 从此吃斋念佛, 诵读道经, 希望能够长寿。 郑 氏“ 师心道流, 早弃华丽, 薰茹不味, 日唯一饭者, 卅 ( 《 全唐文 》 卷四四 # 《 唐故左武卫郎将河南元府君 ) 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 。 郭氏前后两任丈夫都先于 “ ( 冀以祖助遐年, 袭兹余庆” 天宝 #$%《 唐故中郎献 故上 唐代妇女对长生和成仙的追求, 续建中 !##《

从柳宗元为女性所写的墓志铭,看出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从柳宗元为女性所写的墓志铭,看出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从柳宗元为女性所写的墓志铭,看出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从柳宗元撰写的女性墓志铭,反映了他的女性观以及他对女性的理想期待。

柳宗元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女性必须对大家庭负责,孝敬公婆,处理好和家庭其它成员的关系;她还必须是一个贤明的管家,不仅从事妇工,还要训育子女,安排婚事,主持家庭事务。

柳宗元认为对这些事情的处理,反映了女性对于大家庭的巨大作用。

在柳宗元文集中,共收有76篇墓志铭,其中女性墓志铭16篇,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在这些墓志铭中,柳宗元除了为别人写的5篇外,其余11篇都是为家人所写。

柳宗元书写的这些女性墓志铭是以儒家道德为典范的,他的创作手法是描述性而非教条性的。

从墓志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因为大多数传主是他的亲人,所以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其中有他尊敬的长辈——伯祖妣、母亲、叔妣、亡姑,和他的两个姐姐与妻子杨氏,以及女儿、侄女、外甥女,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如在为母亲卢氏所写的墓志铭中,他写道:“已矣已矣!穷天下之声,无以舒其哀。

尽天下之辞,无以传其酷矣”(《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痛彻肺腑的丧母之哀尽在此矣。

在他姐姐裴氏的墓志铭中:“呜呼,痛其甚欤!遂濡血而书,以志终天之哀,与兹石永久”(《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在妻子杨氏的墓志文中,“佳城郁郁,闭白日兮。

之死同穴,归此室兮”(《亡妻弘农杨氏志》,)悲哀能使白日不出,由此可以体会出柳子厚对杨氏的深厚感情。

除了表达悲痛,思念之情之外,主要就是跟一般墓志铭一样“记述墓主的生平事迹,赞颂其功德”,但柳宗元也是有创新的。

例如有的称颂女性“善笔札,读书通五经”(《郞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有的盛赞她们“善女工,剪制之事,又能为雅琴秦声。

操漫之具”(《伯祖批赵郡李夫人墓志铭》等等,这对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柳宗元的妇女观。

但毕竟时代局限,他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大体未能摆脱传统女性观念的藩篱。

试从韩愈的女性墓志铭论其女性观

试从韩愈的女性墓志铭论其女性观

文学评论·57 ·试从韩愈的女性墓志铭论其女性观王汐濛 摘 要:韩愈撰写的9篇女性墓志铭,反映了他的女性观以及他对女性的理想期待。

本文试图通过对韩愈撰写的女性墓志铭的分析,探究韩愈视野中的女性。

关键词:韩愈;墓志铭;女性观韩愈(768-824)是中唐杰出的文学家。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哲学思想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而有关韩愈的女性思想方面的研究却相对匮乏。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韩愈撰写的女性墓志铭的分析,探究韩愈视野中的女性。

一、韩愈所撰写的女性墓志铭据韩愈的女婿李汉所收集的韩愈的散文数量统计,碑志文共有76篇,其中墓志铭类的有50多篇。

韩愈所作墓志备受推崇,枟唐才子传枠说“时韩碑铭独唱”,而明人吴讷在论及韩愈这类文章时说:“古今作者,惟昌黎最高,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踏袭”。

在这50篇中,其中为女性所撰写的墓志铭有9篇,虽然为数不多,但在历来的研究中却甚少有人涉及。

在这些女性墓志铭中,韩愈表露出了他的女性观。

这9篇中的6篇都是写给官员夫人的墓志铭,而剩下的三篇则是写给生活中亲近的人,岳母、女儿和乳母。

女儿、乳母和岳母都是韩愈生活中最为亲近的人,所以这三篇墓志铭与其他6篇不同,在这三篇墓志铭中,除了常规的描述性语言外,浓厚的感情色彩更是穿插于字里行间,在哀悼逝者的同时诉说自身的命运多舛。

在给女儿的墓志铭中提到自己因书写枟谏佛骨表枠而遭贬斥连累家人,致使年仅12岁的四女因在途中生病,不得修养和治疗而离世。

女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

客观事实般简练的陈述,却将女儿死前的惨状描述地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作为一个父亲眼看女儿离世的自责与痛心。

在给乳母的墓志铭中,开头描绘了乳母待自己视如己出的母爱,接着又借乳母哺育自己的过程来叙述自己孤苦的童年。

之后便是记叙自己如何摆脱童年阴影,发奋图强在考取功名后报答乳母的养育之恩。

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_以墓志铭为中心[1]

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_以墓志铭为中心[1]
唐代盛行随葬墓志之风 ,各个阶层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平民 百姓莫不崇尚 。其中 ,唐代妇女的墓志非常多 ,仅周绍良 、赵超 《唐代墓志汇编》[8] 收录已达三千多方 ,这些妇女的墓志有独立 成篇的 ,也有在丈夫志文之后连带叙述的 ;从立志者的身份看 , 有孝子贤孙为母亲 、祖母立的 ,也有夫为妻而立的 ,也有父为爱 女而立的 ;从撰写者的身份而言 ,既有请文人代写的 ,也有家 人 、亲戚撰写的 。其中有关妇女的墓志 ,不仅对研究妇女生活 颇为重要 ,而且还可透过字里行间 ,探知时人对妇女的看法 ,洞 悉社会的文化心态和思想观念 。
阴阳学说和“男尊女卑”思想对唐人的影响是深刻的 ,若再 看永贞和长庆年间的两方墓志更可明了这种观念的思想渊源 。 永贞 006《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孙府君故夫人范阳郡君卢氏墓 志铭》志文开篇即云 “: 家人之彖曰 :女正位乎内 。关雎之序曰 :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故家道正 ,门风睦 。”长庆 007《魏氏继室范 阳卢氏墓志铭》(洛阳县丞魏称为妻撰写) 也云 “: 易曰 :夫夫妇 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余以是而不苟焉 。”“(夫人) 温容 雅度 ,宛得天和 ,宜其室家 ,正位乎内 ,不言而家道立 ,处中而亲 和 。”还有一个特点值得注意的是 ,妇女的志文开篇总要追溯她
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
———以墓志铭为中心
苏士梅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 :大量丰富的有关唐代妇女的墓志 ,为探知唐人对妇女的看法 ,洞悉唐人的文化心态和思想观念提供 了依据 。从妇女的墓志铭看 ,唐人妇女观存在两个层面 :一是受传统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 ,唐人并未摆脱“男尊女 卑”的性别歧视 ,仍将妇女定位在专注于家庭内务的贤妻良母的角色之上 ,且总是强调已婚妇女对于舅姑的顺从 , 对于丈夫的贤惠 ,并极力宣扬“三从四德”;二是唐人的妇女观有较开明的一面 ,体现在对妇女再嫁的认可 ,对宗教 信仰的宽容和对妇女才学的赞赏等方面 。

从女性墓志铭看唐寅的妇女观

从女性墓志铭看唐寅的妇女观

从女性墓志铭看唐寅的妇女观作者:陈志远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12期唐寅(1470年——1523年),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吴趋里(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期著名文人、书画家。

他诗文潇洒,书画冠绝,才华横溢,素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自诩,居“吴中四才子”之首,因其坎坷的身世遭遇、杰出的艺术成就和通俗文学的大肆渲染而颇受世人瞩目。

近年来,随着明代文学研究的日益深入,雅俗交融特征明显的吴中地区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兴趣,作为吴中文人的代表且兼具传统和变异双重因子的名士唐寅,自然显示出极大的魅力。

围绕唐寅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唐寅的文化思想、历史观、文学成就、艺术成就等已引起了多学科、多层面的广泛关注,但有关唐寅妇女观的研究却相对薄弱。

就正史而言,为妇女作传数量很少,而且大都局限于后妃、公主和恪守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贞女节妇,墓志铭却不受这种限制。

唐寅撰写的墓志铭,有着固定的格式,穿插其中的是他认为值得强调和颂扬的女性美德,而拥有这些美德的女性就是唐寅心目中的典范。

本文试图通过对唐寅为某些女性撰写的墓志铭的解读,探讨唐寅视野中的女性日常生活以及他对女性的理想期待,以期弥补学界对于唐寅的妇女观研究的不足。

一.充分肯定女性的家庭角色(一)孝妇——侍养舅姑尽妇道“百善孝为先”,如何侍奉长辈,能否恪尽“孝”道是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

《仪礼·丧服》中将“不事姑舅”列为“七出”条件之一,由此可见侍养舅姑尽妇道的重要性。

在绝大部分女性墓志铭中,我们都能看到墓主“极尽恭敬”、“备极孝谨”,从而“父母奇爱之”、“得舅姑欢心”之类的词语。

正因为对父母舅姑的态度是女性表现妇德、妇道的首要方面,所以记述墓主是通过怎样的努力来获得父母舅姑甚至祖父母欢心的笔墨是女性墓志铭中相对较多的一部分。

唐寅在《吴东妻周令人墓志铭》中写道:“夫子宜之,有琴瑟之和;舅姑称之,尽桑梓之敬。

”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女性,不仅要孝顺舅姑,获得舅姑的称赞,还要处理好和妯娌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墓志铭看杨万里之女性观_曾寒冰

从墓志铭看杨万里之女性观_曾寒冰

文化殿堂2010.01·69·从墓志铭看杨万里之女性观曾寒冰(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 350000)摘 要:在杨万里的文学作品中,鲜有女性形象出现。

在《诚斋集》中大量出现女性形象的,却是作为应用文的墓志铭。

在此拟从墓志铭出发,考察在理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杨万里的女性观。

关键词:杨万里 墓志铭 女性观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Y ang Wanli’s Perspectives on Female Mirrored from his writings as EpitaphsZENG Han-bing(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jian·Fuzhou 350000)Abstract:In Y ang Wanli’s literary works, there are hardly any female characters. But female characters do appear a lot in those epitaphs which, written by him, are collected in his book as Chengzhai Anthology. 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through his epitaphs, observe Y ang’s perspectives on female, which have been very typical in his era known as Neo-Confucianism’s forming period.Key words: Y ang Wanli;Epitaph;Perspectives on Female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是南宋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不仅工于诗长于文,且深于经史,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故其妇女观在南宋具有一定代表性,然目前关于此的研究尚属空白,在此拟从其所作的墓志铭出发,探讨其关于妇女的观念。

佛学援入与唐代女性的寡居生活_以墓志为中心

佛学援入与唐代女性的寡居生活_以墓志为中心

收稿日期:2009205207作者简介:路学军(1970—),男,河南新乡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Sep t .,2009Vol .36 No .5佛学援入与唐代女性的寡居生活———以墓志为中心路学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有唐一代,女性生活方式呈现出较为多元化的特征,但总体而言,寡居守节观念在唐代仍有较大影响,女性在丧夫后也多选择孀居,对此,唐代墓志中多有记述。

随着生存状态的变化,信奉佛教成为了寡居女性的普遍取向。

通过佛学援入,其寡居生活的某些方面在无形中得到了强化;传统的寡母教子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此外,在信奉佛教的寡居女性之中,尽管坚守传统仍不失为其生活的前提,但在佛风影响之下,不少女性的寡居生活也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变化。

关键词:佛教;唐代女性;寡居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957(2009)0520092205 唐代,女性生活环境较为宽松,但寡居守节现象仍相当普遍;唐代寡居女性信奉佛教者较多,关于佛教对寡居生活的影响,学界研究虽有所涉及,但系统论述仍较为缺乏,本文即以唐代墓志为线索,对此问题作出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誓志孀居与归心佛门唐代女性较多承袭北朝风尚,故常有行止不循礼法者,对此,朱熹即称“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1](P3245)。

在婚姻方面,唐代女性也享有较多的自由,改嫁者亦不少见,而年少无子者更是“改醮异门,礼仪常范”[2](P5143)。

不过,唐代社会总体还是认同女性寡居守节,而此类记载亦不少见。

如李氏“号坚贞节妇,表旌门阙,名所居曰节妇里”[3](P5822)。

齐氏“(夫)张氏早丧,誓心自守。

属圣朝崇年尚德,板授崇政乡君”[4](P84)。

王安石的女性观——以女性墓志中的女性形象为论述中心

王安石的女性观——以女性墓志中的女性形象为论述中心

一 、 传 统性 格特 征
统性格特征外 ,还具备了不依附男性的独立性格特
征 。
(一 )为妇之承父母舅姑以孝
王安石 (1o21— 1o8Fra bibliotek),北 宋著名 政治 家 、文学
受传统儒家思想浸染 ,“百善孝为先”历来为评
家,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士大夫文人代表之一。长期以 判女德之重要标准。王安石写曾致尧夫人 ,母亲去世
墓志创作的研究通常着眼于其史料价值 ,较少按照 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期对王安石的女性观研究有所
墓主的身份从文学视角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而对 裨益。
女 性 墓志 更是 关注 甚 少 。为数 不 多 的对女 性 墓志 的
王安石女性墓志的墓主中,亲人 3篇 ,同朝为官
研究 ,其观点大同小异。在墓志撰写者笔下 ,女性 的 者之妻 9篇 ,宗妇 3篇 ,为请铭者撰写 l4篇 。笔触所
不匹配的。相较韩欧 ,王安石当属唐宋八大散文家中 父母之家治夫家”12121”(《曾公夫人万年太君黄氏墓志
收 稿 日期 :2oI7-03-03
基金项 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 目(SK2016A065);池州学院校级科研项 目(2014rw019) 作者俺介 :郑 玲(198卜一),安徽 贵池人 ,池 州学院文 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 士,研 究方 向为詹 宋文学。
着眼于女子 自身才华与品性,彰显 了精神独立、人格独立之个性。这与传统女性形象有着很大差别,体现 出王
安 石进 步 的女性 观 。
关键 词 :王安 石 ;墓志 ;女 性 观
中图分 类号 :K2训 C913.68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672_447X(2017)04-0035-o4

唐婚姻观念之浅析

唐婚姻观念之浅析

唐朝女性婚姻观念之探析王俊杰20105161228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摘要:唐朝前期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和发展,使唐朝更加开放、开明。

开放的政策在女性的婚姻观念中也有体现。

贞节观念显得比较宽泛,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比较自由。

在唐中后期佛教世俗化的兴起,也影响着女性的婚姻观念,着重体现在唐代女性敢于突破世俗门第观念。

这从一侧面反映了唐代女性反抗礼教的精神。

关键词:唐朝婚姻观念女性前言学界也曾对婚姻史进行过长期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对婚姻关系确立过程中根植于时人思想深处、体现社会观念的婚姻观念的研究则尚显薄弱。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古代中国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

在唐朝前期,空前辽阔的疆域给了唐王朝更多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的机会。

唐朝的对外政策也更加的开放、开明。

唐朝与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对唐朝女性的婚姻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写唐朝女性的婚姻观念。

一、唐朝前期的女性婚姻观念南北朝至隋唐是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刚刚完成的时期。

作为唐王朝的建立者的李氏家族本身就是胡汉通婚的融合体,深受南北朝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等方面影响;经济文化的发达、国力的强盛使其对外对内采取开放、兼收并蓄的政策,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这促使唐朝更加开放、开明。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大多统治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大为淡薄,婚姻自然开放自由些。

1.贞节观念比较宽泛。

贞节观在我国起源很早,它是封建社会强加给女子的精神枷锁,其主要表现是“从一而终”。

但是截至宋初,贞节观念还不很强,而且含义也不同于宋以后,尤其是唐代贞节观念比较宽泛、淡薄,离婚、再嫁不以为非,这在整个封建社会都较为罕见。

《唐律·户婚》对离婚曾有规定。

如:第一,“若夫妻不相安谐而离者,不坐。

”第二,夫虽可因妻犯“七出”而出妻,另一方面妻也可“三不去”[1]672,183。

这些规定虽然在本质上是为了强化封建宗法制度,巩固家长制度下的父权,但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无明文限制,尤其是“不相安谐即可离异”是比较文明的,反映了唐代婚姻的相对自由。

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以墓志铭为中心

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以墓志铭为中心

长 乐 冯 氏墓 志铭 》 载 < 代 墓 志 汇 编》, 海古 籍 出版 社 ,92 , 唐 上 19 年 版 。以 下 同书 墓 志 只 引 年 代 序 号 , 备 注 出 处 ) 元 50 不 开 0 < 阳郑 齐 闵墓 志铭 》 :府 君 正位 乎 外 , 人 辅 佐 于 中 。 开 荥 云 “ 夫 ”
元 52 衡 州 刺史 束 府 君 故 夫人 太 原 郡 君 王 氏 墓 志 铭 》 : 良 0( 云 “
以 正位 乎 内 , 德 竭 诚 , 夷 甫 之 妻 , 口 子 之 室 。 大 历 0 1 辅 鄙 贤 ” 2 《 州别 驾 李 公 故 夫 人 蒋 氏 墓 志 铭 》 : 贤 莪 来 聘 , 室 正 苏 言 “ 宜 内 , 余 岁 。 贞元 08 太 原 王平 墓 志 》 其 夫 人 潘 氏 “ 阳克 廿 ” 9( 云 阴 谐 , 德光代 , 妇 恩周 九 族 , 乎 六 姻 ” 畅 。类 似 这 样 的 志 文 在 < 唐

对 妇 女 的婚 姻 、 地位 、 庭 生 活 、 政 以及 特 殊 阶 层 或 个 体 妇 家 参 女 的研 究 上 。这 其 中 , 人 妇 女 观 问 题 的研 究 较 为 薄 弱 , 唐 且 人 们 的关 注 点 主要 集 中在 杜 甫 、 自居 易 等个 体 文 人 的 妇 女 观 上 , 秦 桂 祥 <白 香 山 诗 中 关 于 非 战 思 想 及 妇 女 问 题 之 探 如 讨 》 … 王 滋 源 < 甫 的 妇 女 观 》, 蔡 正 发 < , 杜 自居 易 妇 女 观 管 窥 》 王 秉 钧 < 妇女 呼 吁 鸣 不 平 的 自 居 易 》 等 。高 世 瑜 , 为 < 代 妇 女 》 末 节 也 涉 及 到 唐 人 的 女 性 观 问 题 。 近 年 孙 顺 唐 华 《 朝 妇 女 观 之 嬗 变 与 社 会 政 治 》 从 社 会 政 治 、 济 的 唐 经 角 度 探 讨 了 唐 朝 妇 女 观 在 唐 太 宗 、 则 天 、 玄 宗 与 唐 宣 宗 武 唐 四朝 所 经 历 的 几 次 变 化 。张 金 桐 、 汝 杰 的 < 人 妇 女 观 与 苑 唐 唐 代 妇 女 命 运 概 述 》 也对 唐 人 妇 女 观 作 了探 讨 , 为 开 放 认 风 气 下 的唐 代 妇 女 命 运 , 不 像 人 们 想 象 的 那 样 幸 运 , 人 并 唐 的妇 女 观 仍 旧是 “ 尊 女 卑 ” 此 外 , 少 有 人 从 整 体 上 把 男 。 很 握 唐人 的妇 女 观 问 题 。 本 文 拟 从 墓 志 铭— — 这 一 时 人 记 述

唐士大夫的女性观与武则天现象的产生——以墓志为中心

唐士大夫的女性观与武则天现象的产生——以墓志为中心

唐士大夫的女性观与武则天现象的产生——以墓志为中心张菁内容提要理想女人的标准是父权制文化塑造妇女的核心。

从墓志来看,唐人心日中理想女性的观念虽以汉晋以来的儒家伦理为准则,但也凸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时的士大夫们崇尚才智,对女性违背礼制、介入国家政治事务的诸种行为普遍持宽容态度。

此种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贵族妇女群体在文化和制度的裂缝中游走,争取到较大的政治权力。

唐代的女性贵族群体打破了“牝鸡司晨”的政治禁忌,集体活跃在政治领域,出现了宫闱政治和女皇主政。

关键词唐代士大夫女性观武则天唐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现象引起了历史学者的广泛关注。

许多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陈弱水教授就曾提出:武妇女的角色不是简单地由女性生理决定,更则天等人参政及其反映出来的女性意识,只是一多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塑造的。

中国很早就形种孤立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前因后果。

④然而,从成一套阳刚阴柔、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外女内墓志中反映的士大夫女性观来看,武则天现象绝的完整理论,将男女间的性别差异绝对化、神圣非偶然。

自周代开始,贵族妇女被赶出了政治领化,成为男性统治的理论基础。

以处于统治地位域,男性文人在观念和制度上摒弃了贵族女性在的华夏族男性士大夫生活为基础,儒生们通过教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虽然个别女人有可能借助父、育、文学、风俗等各种不同的途径对两性双重道德夫的权力控制朝政,但这些行为都是不合法、不合和价值标准进行裁判和评定,决定女性生活的规礼制的。

延至唐代,士大夫女性观发生变化,华夏范准则。

研究女性生活规范,墓志是最典型的材父权制出现了缝隙,再度出现了女性贵族集体参料,墓志内容虽有溢美之处,但反映了墓主的基本政的局面。

女性贵族们主持家政、干涉家族事务,生活状况和书写者的观念,体现了广泛传播的理并且将影响力扩展到朝堂之上,在国事中发挥重想和愿望。

从墓志内容来看,唐人心目中理想女要作用。

②后妃公主参政在唐前期成为惯例,中宗人既柔和婉顺、遵守礼节,又有出众的才智,能够安乐公主甚至提出要当皇太女,挑战男性贵族对睦处六姻、光大本族。

唐士大夫的女性观与武则天现象的产生——以墓志为中心

唐士大夫的女性观与武则天现象的产生——以墓志为中心

作者: 张菁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江海学刊
页码: 169-17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唐代;士大夫;女性观;武则天
摘要:理想女人的标准是父权制文化塑造妇女的核心。

从墓志来看,唐人心目中理想女性的观念虽以汉晋以来的儒家伦理为准则,但也凸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时的士大夫们崇尚才智,对女性违背礼制、介入国家政治事务的诸种行为普遍持宽容态度。

此种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贵族妇女群体在文化和制度的裂缝中游走,争取到较大的政治权力。

唐代的女性贵族群体打破了“牝鸡司晨”的政治禁忌,集体活跃在政治领域,出现了官闱政治和女皇主政。

唐代墓志铭中的德妇研究

唐代墓志铭中的德妇研究

唐代墓志铭中的德妇研究
唐代是中国古代较为开放的时期,同以往各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各方面都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与此同时,墓志铭的发展也较为完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近几十年来唐墓志出土的越来越多,学术界对此的重视也不断加强。

本文以唐代墓志铭为基本史料,对其中的德妇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唐代墓志铭中德妇进行分类梳理。

根据现有的唐代墓志铭资料,将德妇分为官宦女性、皇室女性、其他女性三大类。

对不同类别的女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列表分类,以此梳理整个唐代墓志铭中德妇的大致分布状况。

第二部分论述唐代墓志铭中德妇的主要品格。

根据墓志铭文的内容并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作对比参考,从夫妻关系的楷模、母子关系的典范、姻亲关系的表率、良好的文化素养、浓郁的家国情怀等方面进行概述,由此总结出唐代墓志铭中德妇的主要品格,从而呈现出唐代德妇的真实面貌。

第三部分则分析唐代墓志铭中德妇品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以唐朝的社会背景为基础,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作为参照面。

从墓志铭的文体属性使然、儒学的恢复与倡导、佛道二教的濡染、崇尚妇德教化的结果等方面探讨唐代墓志铭中德妇品格形成的原因。

杜牧的生命观——以《自撰墓志铭》为中心

杜牧的生命观——以《自撰墓志铭》为中心

杜牧的生命观——以《自撰墓志铭》为中心
赵天一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6)006
【摘要】透过杜牧<自撰墓志铭>"史笔"般的安稳、静谧、平板与和缓,可以看到他浓缩在"史笔"下的生命曲线和隐藏在"史笔"后的灵魂本真以及省己察故的精神品格,从而看到杜牧无法安顿的生命及其生命突围.
【总页数】4页(P142-145)
【作者】赵天一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池田大作的生命论伦理观——以《生命的尊严》为中心 [J], 石神丰;冉毅
2.杜牧的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及成因探微 [J], 米彦青
3.杜牧的生命观——以《自撰墓志铭》为中心 [J], 赵天一;
4.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以墓志铭为中心 [J], 苏士梅
5.杜牧《自撰墓志铭》探微——兼论作者卒年问题 [J], 罗时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翣之费 ,获以时给 ,虽昔之服瀚于沼 ,何以尚兹 ?”贞元 005《唐 赠尚书左仆射嗣曹王故妃荥阳郑氏墓志铭》云 :嗣曹王皋死后 , “太妃 (郑氏) 挈今之嗣王与女子子 ,洎夫族之叔妹未冠笄者 ,与 本族凋丧之遗无告者 ,合而家之 。居无生资 ,勤俭自力 ,仁以 恤 ,智以图 ,使夫饥待我粒 ,寒待我纩 ,婚姻宦学蒸尝之礼 ,待我 以时”。贞元 062《唐朝散大夫行著作佐郎袭安平县男口口崔公 夫人陇西县君李氏墓志铭》记载李氏“居常则秉礼蹈道 ,弗自暇 逸 。故能事伯叔敬 ,友同等和 ,抚甥侄慈 ,接姻戚义 ,下逮支庶 , 弗略幼贱 ,致其忠爱 ,加之敬慎 。故中外叹誉 。夫人以情切抚 孤 ,自洛如魏 ,久之盗起北方 ,冯陵中土 ,先公时为麟游县令 ,夫 人乃提挈孤弱 ,南奔依于二叔 ,自周达蔡 ,逾淮溯江 ,寓于洪州 。 ……至德元载 ,先公至自蜀 ,中外相依 ,一百八口 。夫人上承下 抚 ,言行无怨 。时先公频有天伦之感 ,既寓荒服 ,家素清贫 ,夫 人有黄金数两 ,命货之 ,衣食孤幼 ,财不入己 ,皆如此类”。可 见 “, 宜其室家”“, 抚嗣安宗”是对妇女家庭作用的承认 ,尤其突 出了危难之时妇女对于家族的贡献 。由此说明 ,唐人是非常看 重妇女的家庭地位的 。但是 ,唐代妇女也终与她们的前后辈一 样 ,在农业为本 、男耕女织的古代社会里 ,社会上没有她们的职 业 ,她们在家内生产劳动中不占主要地位 ,隋唐田令中去除了 一般妇人受田的规定后经济上更不能独立 ,这就注定了她们的 附属 、从属的社会地位 。她们“是这数千年来一直处于卑下地 位的古代妇女中的一群”。[5 ] (P4)
唐人将妇女框定在“正位乎内”的角色之下 ,对她们在家庭 乃至家族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墓志铭中对此多有反 映 。如开元 357《大唐王夫人墓志》云 “: 夫人修内以助政 ,启外 以安家 ,姻党传其令声 ,仆役资其宽德 。”开元 400《唐同州河西 主簿李 (全眘) 君故夫人苏氏墓志铭》载 “: 及丁艰免职 ,家无余 资 ,而夫人增织 之勤 ,贸金绮之饰 ,内唯节用 ,外不示劳 。故
历年来关于唐代妇女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 ,主要集中在对 妇女的婚姻 、地位 、家庭生活 、参政以及特殊阶层或个体妇女的 研究上 。这其中 ,唐人妇女观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 ,且人们的 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杜甫 、白居易等个体文人的妇女观上 ,如秦 桂祥《白香山诗中关于非战思想及妇女问题之探讨》,[1] 王滋源 《杜甫的妇女观》,[2] 蔡正发《白居易妇女观管窥》,[3] 王秉钧《为 妇女呼吁鸣不平的白居易》[4] 等 。高世瑜《唐代妇女》[5] 末节也 涉及到唐人的女性观问题 。近年孙顺华《唐朝妇女观之嬗变与 社会政治》[6] 从社会政治 、经济的角度探讨了唐朝妇女观在唐 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与唐宣宗四朝所经历的几次变化 。张金 桐 、苑汝杰的《唐人妇女观与唐代妇女命运概述》[7] 也对唐人妇 女观作了探讨 ,认为开放风气下的唐代妇女命运 ,并不像人们 想象的那样幸运 ,唐人的妇女观仍旧是“男尊女卑”。此外 ,很 少有人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唐 人 的 妇 女 观 问 题 。本 文 拟 从 墓 志 铭 ———这一时人记述死者生平的墓志史料入手探讨一下唐人 妇女观的一些问题 。
阴阳学说和“男尊女卑”思想对唐人的影响是深刻的 ,若再 看永贞和长庆年间的两方墓志更可明了这种观念的思想渊源 。 永贞 006《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孙府君故夫人范阳郡君卢氏墓 志铭》志文开篇即云 “: 家人之彖曰 :女正位乎内 。关雎之序曰 :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故家道正 ,门风睦 。”长庆 007《魏氏继室范 阳卢氏墓志铭》(洛阳县丞魏称为妻撰写) 也云 “: 易曰 :夫夫妇 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余以是而不苟焉 。”“(夫人) 温容 雅度 ,宛得天和 ,宜其室家 ,正位乎内 ,不言而家道立 ,处中而亲 和 。”还有一个特点值得注意的是 ,妇女的志文开篇总要追溯她
开元 416《兖州瑕丘县主簿马君夫人天水董氏墓志铭》云 : 夫人“内主中馈 ,履三千之礼 ,体九十之仪 。且敬洁酒食事也 , 黼黻纂组工也 ,恭 整 肃 以 临 下 , 闲 和 以 奉 上 , 让 以 与 人 , 仁 以 由 己 。 ……诗书礼乐之规矩 ,动循于轨范 ,贤懿明淑之柔婉 ,行合乎箴 诫”。永徽 092《处士杨君墓志》载 : 杨吴生妻张氏为南阳之贵 族 “, 夫人取训女图 ,禀仪妇诫 ,言遵令典 ,作醮高门 ,四德是修 , 六行兼备 。自所天倾逝 ,孀居累年 ,训子有方 ,主馈无怠”。大
关键词 :唐代 ;墓志 ;妇女观 中图分类号 : K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4970 (2006) 04 - 0102 - 04 收稿日期 :2006 - 02 - 12 作者简介 :苏士梅 (1968 - ) ,女 ,河南开封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 ,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研究方 向为中古社会史 、传播学史 。
中 055《故南安郡夫人赠才人仇氏墓志铭》云 :南安郡夫人“初以 才貌 ,选充后宫 。吾擢居宠遇 ,行止侍随 ,贞孝罕俦 ,懿范殊古 , 尔仪标九嫔 ,行备四德 ,含微挺烈 ,执柔处谦 ,玉洁而朝霞共鲜 , 兰薰而月桂争馥”。从以上几位不同阶层妇女的墓志看 ,充溢 于志文之中的是对妇女侍奉舅姑 、相夫教子 、主持家政的描述 , “四德咸备 ”、“六 行 事 修 ”“母 仪 有 则 ”等 是 对 她 们 的 称 颂 和 赞 誉 。在这些誉美之词中 ,可以感觉到“三从四德”仍然是唐人对 妇女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就“三从”而言 ,尤其是从父从夫观念 仍深植于唐人的思想中 ,唐人仍视父为女之“天”,视夫为妇之 “天”,结婚谓之“移天”。这一观念充斥于时人为妇女所写的志 文中 :天宝 169《邺郡司仓参军张贞眘墓志铭》云 :张贞眘死 ,夫 人独孤氏“丧天曷依 ,字孤增恸”。元和 151《太原郡弓府君并夫 人郭氏墓志铭》谓夫人郭氏“移天事天 ,上和下睦 ,四德继于曹 家 ,三从同于孟母”。光启 002《陇西李夫人墓志铭》载 ,夫人王 氏 ,初笄而嫁李氏 ,赞其“在家而女仪有节 ,移天而妇道无亏”。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说明时人“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的观念 仍较深 。就妇德而言 ,墓志中又特别突出妇女抚育“犹子”之美 德 。何谓“犹子”?“犹子”实际就是“别子”,指非己生之子 。唐 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 ,凡成年男子可娶一妻和 多妾 ,妻死可续弦 ,这种制度就会造成儿子非一妻 (妾) 所生的 局面 ,如何使众子都能幸福地成长 ,承宗继嗣 ,实际上是关系到 一个家族兴盛与存亡的大事 ,自然会受到士大夫们的关注和重 视 ,从那些赞美妇女不辞辛劳抚育犹子长大成才的志文中 ,不 难看出时人的良苦用心 。如开元 227《唐故尚舍直长薛府君夫 人裴氏墓志铭》:夫人在丈夫死后 “, 以季母之亲 ,抚犹子之类 , 示以典礼 ,导以谦和 ,岂口斯门 ,流式他壸 ;慈训也”。会昌 005 《荥阳郑夫人墓志铭》云 :兖海沂密等州观察推官文林郎试大理 评事杨牢妻郑氏生有四女 “, 牢年三十 ,在洛阳 ,尝于外有子 ,既 龀 ,夫人未之名”。郑氏知道后 ,将其接回 ,尽心抚养 。会昌 021 《京兆杜氏夫人墓志铭》记载 :文林郎守左金吾卫兵曹参军杨宇 妻杜氏“夫有乳子 ,非己之出 ,夫人能爱育之 ,以及行走 ,妇德母 仪 ,亲堂推美焉”。会昌 026《唐处士包公夫人墓志铭》云 :包君 前妻朱氏生有四子 ,中年而逝 ,包君又娶张氏为继室 ,张氏能 “敬爱均乎长幼 ,周旋广备亲疏 ,抚育前男 ,恩通己子”。咸通 015《怀州录事参军清河崔府君后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记载 : “怀州有别子肇 ,夫人慈抚而勤教之 。”如是可知 ,唐人对于妇女 这一美德是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 ,实际上 ,这样做是出于维护 不平等的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的需要 ,目的是保证其对祖 先的祭祀和家族的延续 。
唐人受传统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是比较深的 ,但又不全按 儒家的标准去品评妇女的行为 ,因而 ,在许多方面 ,呈现出双重 的特点 。比如妇女“从子”观念并不浓厚 ,盖与时人特别尊崇 “孝”道 ,对妇女尤其是年辈较高妇女的尊崇不无关系 。唐代妇 女因年德而封赠乡君即可为一佐证 。如贞观 113《大唐杨 (华) 君墓志铭》“: 夫人焦氏 ……耆年八十 ,版授乡君 。”贞观 120《唐 故洛州河南县崇政乡君齐夫人墓志铭》“: 张氏早亡 ,誓心自守 , 属圣朝崇年尚德 ,板授崇政乡君 。”永徽 068《大唐故刘 (普曜) 君 墓志铭》“: 夫人乙安氏 , ……圣上诏授王晏乡君 ,特表门闾 ,用 旌其德 。”龙朔 009《唐故上谷侯夫人义明乡君谭氏铭》“: 诏授乡
唐代盛行随葬墓志之风 ,各个阶层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平民 百姓莫不崇尚 。其中 ,唐代妇女的墓志非常多 ,仅周绍良 、赵超 《唐代墓志汇编》[8] 收录已达三千多方 ,这些妇女的墓志有独立 成篇的 ,也有在丈夫志文之后连带叙述的 ;从立志者的身份看 , 有孝子贤孙为母亲 、祖母立的 ,也有夫为妻而立的 ,也有父为爱 女而立的 ;从撰写者的身份而言 ,既有请文人代写的 ,也有家 人 、亲戚撰写的 。其中有关妇女的墓志 ,不仅对研究妇女生活 颇为重要 ,而且还可透过字里行间 ,探知时人对妇女的看法 ,洞 悉社会的文化心态和思想观念 。
众多妇女的墓志为研究唐代妇女问题提供了多样化的视 角 ,兹以墓志铭为中心就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作以粗浅的分 析。
一 、妇女的社会角色
(一) 对妇女的家庭地位及社会地位的看法
开元年间 ,大理正乔梦松妻冯诚去逝 ,国子监进士李系为其 撰写墓志 ,志文云 :夫人“自礼行君子 ,有事则从 ,故能正位于内 , 发挥闺阃矣”。[8](P1328) (开元 249《唐大理正乔梦松夫人长乐冯氏 墓志铭》,载《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以下 同书墓志只引年代序号 ,不备注出处) 开元 500《荥阳郑齐闵墓志 铭》云“: 府君正位乎外 ,夫人辅佐于中 。”开元 502《衡州刺史束府 君故夫人太原郡君王氏墓志铭》云 “: 良以正位乎内 ,辅德竭诚 , 鄙夷甫之妻 ,贤 □子之室 。”大历 021《苏州别驾李公故夫人蒋氏 墓志铭》言“: 贤莪来聘 ,宜室正内 ,廿余岁 。”贞元 098《太原王平 墓志》云其夫人潘氏“阴阳克谐 ,妇德光代 ,恩周九族 ,畅乎六 姻”。类似这样的志文在《唐代墓志汇编》中极为常见 。由此可 知 ,无论后人怎样评价唐代妇女的地位 ,在唐人的思想观念中 , “正位乎内”仍是当时社会对妇女地位的认定 ,也就是说 ,唐人仍 然是用这样一种传统标准来衡量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