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数科院08级1班06080138 贺姣妮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它之所以成为主要矛盾,其原因:一是现阶段,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二是只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才能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生产目的,并根据这种需要调节生产。
三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我们在表述现阶段主要矛盾时所说的"落后",显然不是就一般意义上说的,而是相对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来说的。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因为,正确认识国情,不仅要对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科学的界定,同时还应准确判断主要矛盾,这直接关系到该阶段中心任务的确定。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有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有错误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巨大挫折的沉痛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对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判断和对主要任务的规定,尽管在表述上不完全准确,但总的精神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
可惜这些正确的认识未能坚持下来。
由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判断上的失误,到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转而认为,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乃至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民生问题与我国主要矛盾(二)
想一想、找一找
6、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办法(出谋划策): 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 化改革开放。 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③实施涉及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劳动就业等一系列的 改革措施。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等。 7、党中央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1)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③建立和 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 生的学杂费;⑤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⑥ 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⑦减免农业税,缩小城乡差 距等。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想一想、找一找
4、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作用)为重点的 社会建设? 答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 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 康;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⑤是构建和谐社会、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5、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专题习二
主讲教师:王红琴
说一说 找一找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2、这一矛盾表现为民生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就业 问题、养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人民期盼的。; 3、存在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原因) ①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我国还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②说明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③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④说明我国社会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 不和谐的现象,社会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旧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因此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 “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 大人民的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 品紧缺。
1979年2月,邓小 平访美后《时代周 刊》封面人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 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 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Βιβλιοθήκη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揭示主要矛盾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占 支配地位,只有明确主要矛盾,着力决解主要矛盾,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基本矛盾VS主要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 盾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明确矛盾内容的过程
1956年八大提出 1957年毛泽东系统地提出 1957年后思想发生“左”的错误 1979年邓小平明确回答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规范描述
三、分析矛盾
“人民”:包括各阶层的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群众性 “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的,具有动 态性和全面性。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没 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 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要予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 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基本矛盾 运动规律,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 观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指导--问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指导--问题及答案第零章导论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A.民主与进步B.和平与发展C.战争与革命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科学发展观4.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具有不可否认和不可替代的原创性、基础性,在此之后形成的理论成果都是对A.科学发展观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发展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发展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发展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的思想路线。
A.实事求是B.以人为本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阶段B.我国还处在新民主主义阶段C.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A.实现社会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建成小康社会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A.三位一体B.四位一体C.五位一体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是()A.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趋向B.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正确认识时代特征C.正确认识国际政治形势发展趋向D.正确认识时代特征2.20世纪70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变化的主要表现是()A.世界开始了多极化的进程B.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C.航天科技发展竞争成为焦点D.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A.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B.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C.与党的八大文献中许多重要观点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D.与党的九大文献中的许多重要观点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 会主 义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过去,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总体上实现小康,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的主要矛盾已经不能准确反映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现为多方面。
首先,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再仅仅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是追求吃得健康、穿得时尚、住得舒适。
对于文化产品,也不再满足于数量上的丰富,更注重品质和内涵。
其次,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渴望拥有更加广泛的民主参与,更加健全的法治保障,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更加正义的社会秩序,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体现在多个领域和层面。
从区域发展来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
从城乡发展来看,城市与农村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仍存在不均衡。
从产业结构来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够协调,创新能力不足。
从社会领域来看,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比如,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民,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机会少,教育医疗条件差,难以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同等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
一些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无法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推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整理不易,如果有帮助可以点点文中的广告,谢谢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规定性: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从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毛概必考30个理论点归纳
___必考30个理论点归纳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3.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确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前进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5.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阶段。
6.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在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7.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包括哪些方面?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科学等方面。
9.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有什么关系?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12.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特点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特点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
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13.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为人民利益服务、协调人与自然、协调人与人等方面。
14.为什么说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科学的认识?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并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理论和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5、我国改革的性质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E.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C)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E.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发展是手段;E.改革是目的4、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AB)A.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E.制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方针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D)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B.商品经济不发达;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6、改革是(ABC)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E.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改良7、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AC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BCD)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B.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C.它决定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9、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部分是(ABE)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B.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E.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ABCD)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C.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D.我国的现实状况;E.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三、简答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毛概期末考试题目 (5)
试卷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18》第一题单选题(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2.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 速度至关重要B. 以人为本D. 全面、协调、可持续3. 抗日战争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B.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D. 互谅互让4.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A.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B. 制订正确的政治纲领D. 实行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5. 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 1982年党的十二大D.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6.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回答了()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与时俱进C. 解放思想8.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A. 党的十二大B. 党的十三大C. 党的十四大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0. 我国建国初期属于()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 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B. 消灭富农D. 限制富农12.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B.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C.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D. 毛泽东思想的一般特征13.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B. 思想路线C. 工人路线D. 农民路线14. 邓小平理论是()A. 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D.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指针15.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D.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B.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认识C.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17. 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著作是()A. 《论十大关系》C.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D.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8.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著作是()B. 《反对本本主义》C. 《〈共产党人〉发刊词》D.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 1948年,毛泽东在( )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内容A. 《新民主主义论》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20. 创新的关键是B. 知识C. 发展D. 科技21. 毛泽东在下列哪一部文献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 《新民主主义论》22. 科学的本质是A. 人才B. 知识C. 发展23.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B. 制订正确的政治纲领D. 实行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24.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 传统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D. 马列主义传播25. 我国的改革()A. 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D. 前提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26. 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 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B. 实行按劳分配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27. 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B. 全国大陆的统一D. 土地改革的完成28. 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只能靠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简答: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二,才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没有政治保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成功。
例题: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是:A.为人民服务 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 D.团结互助2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问是A.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二) ①“利己不损人”: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③“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面乐”;⑦“得人心者得天下”;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第五章毛概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导入新课:(5分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前四章主要是毛泽东思想部分,从这个第五章开始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拿着教材展示)。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什么时候开始在党的文件中使用的?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虽然没有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但是在革命和建设中一直努力寻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道路。
这种思想是一直存在在的,指导现在。
第五章的题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那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里谈到了“三总”,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那么为什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总依据,他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中提出来的,他有哪些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授课重点。
新课讲授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10分钟)提到发展阶段问题我先介绍一个人:叶莺女士于2002年5月9日被伊士曼柯达公司董事会任命为全球副总裁。
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
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的矛盾是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内容,在现阶段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指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而其中的主要矛盾则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决定了我你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要矛盾是最开始是从矛盾这一概念逐渐衍化而来。
想要将我国社会主要的矛盾进行详细的分析、判断以及研究,就需要对其中的矛盾、主要矛盾以及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基本内涵有着一定的把握。
所以只有牢牢的抓住主要的矛盾才能够更清醒的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群居,并能够有效的促进各种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因此从矛盾到主要的矛盾,从社会矛盾到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逻辑顺序,对社会主要矛盾概念进行更详细的界定和阐释。
马克思的“矛盾”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在辩证法和剩余价值两个层面运用到的“矛盾”概念,其中这样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
一方面马克思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上来讲矛盾,这里的矛盾指的就是辩证矛盾,其内容指的是事物内部中的诸多方面中共存、斗争,相互联系和相互排斥的关系。
而另一方面马克思还从劳动与资本对立的角度上来分析资本主义间的矛盾,并认为矛盾是主客观中一种能动性的和内在的辩证关系,只有当资产变为资本,才能够逐渐的形成资本主义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方面,也就是指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产生的根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矛盾观点被列宁继承并发展,还曾指出:“可以将辩证法简明扼要的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能够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发现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包含相互矛盾、相互排斥以及相互对立的趋向。
”列宁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辩证矛盾对辩证法的根本,只要能够抓住辩证矛盾就能够掌握辩证法的核心。
而毛泽东是矛盾理论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辩证矛盾思想,并且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矛盾精华的基础上明确的提出“事物的矛盾法则,也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也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如何理解十七大所强调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所含深意?
题目:如何理解十七大所强调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所含深意?一、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主要矛盾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对基本国情的逐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一)历史借鉴1.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起;2.60年代的酿成的“文革十年”悲剧。
(二)形成和发展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初步确;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的三次提出;3.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系统阐述;4.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5.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三、基本国情没有变的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社会,而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
2.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条件决定的。
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
3.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水平和标准更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必需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它。
四、认清国情,扎实发展认清国情,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
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五、对主要矛盾的逐步认识(一)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上解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立足基本国情,面对这一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党明确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党的历史上重要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第二,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在科学分析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从社会生产方面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
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起步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社会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
第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明确,有力指引了党和国家全局工作。
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明确了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
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
在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
民对美好
生活的需要。
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总结党70年来的经验教训之后,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这一主要矛盾。
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满足需求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同时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这一论断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这一论断为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党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需要解决好。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落后的生活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明确,有力指引了国家全局工作。
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
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逐步提出和形成了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从而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概习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习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篇:(毛概习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6、我国改革的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8、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C.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的“双百”方针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紧紧围绕着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展开的B.“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展开的C.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的D.社会主义改革展开的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过渡时期E.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因为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C.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阶段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E.一个从不发达社会主义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经济的社会化C.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D.实现经营的集约化5、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中国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6、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E.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主要表现是A.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B.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C.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D.巩固和提高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E.农村人口还占到全部人口的70%9、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如下特点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突出地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标志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E.战略步骤分三步走10、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A.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B.是与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C.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的目标D.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E.是重点强调经济增长的目标三、辩析题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动摇。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摘要: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义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3.影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因素三、我国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策略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全面深化改革3.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4.保障和改善民生四、结语正文: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根本任务。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对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影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受到世界发展大势的制约。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因素,都推动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我国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策略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3.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试题:
答案: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关阅读】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
【相关试题】
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只能靠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简答: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二,才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没有政治保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成功。
➢例题: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是:A.为人民服务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D.团结互助
2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问是
A.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二) ①“利己不损人”: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③“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面乐”;⑦“得人心者得天下”;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1、上述材料中,属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⑧⑥
2、上述材料说明人际关系本质上是
A.经济关系B.文化关系C.社会关系D.道德关系
3、下列选项中反映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是
A.①B.⑤
C.⑥D.⑨
4.上述材料告诫我们
A.执政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C.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
D.执政要善于笼络人心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是周公礼贤下士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这个故事说明A.“官德”在治国中的重大社会价值
B.“官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民心
C.“官德”可以弥补法治的不足
D.“官德”具有欺骗性
➢九、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
➢例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是坚持
A.发展先进生产力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就是党的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党的各项工作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三,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者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生产力是基础,人民利益是归宿和根本目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第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A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D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
A.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B.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原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 改革B.发展C.稳定D.开放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归根到底就是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民主专政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C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创造性的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注重协调性
➢例题: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A.党的战斗力 B. 党的先进性
C.党内民主D.党的纪律
1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C.密切联系群众D.坚持对外开放
(一)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号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号政权更不容易。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81.无产阶级政党地权利来源于
A.公民B.本阶级力量
C.人民D.市民
82.“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说明执掌政权的
A.艰巨性B.复杂性
C.挑战性D.合法性
83.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告诫全党同志,党的执政地位
A.不是先天的B.不是永远不变的
C.是必然的D.是不断变化的
84.“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说明了世界上执政党的执政规律
A.没有相互借鉴性B.具有普遍性
C.既有相互借鉴性D.没有普遍性
85.从上面的一段材料,可以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
A.执好政的必要条件B.执好政的前提条件
C.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础D.贯穿执政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