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认识

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认识文化霸权又称文化领导权,这一概念是在一八八三至一八八四年间由普列汉诺夫作为推翻沙皇制度的策略的一部分而首次提出,涉及到无产阶级在联合其他团体,如资产阶级、农民和想推翻沙皇的知识分子时所应有的文化领导权;而后来列宁再次使用了这一概念,他强调大众的参与,不放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直到葛兰西把文化霸权最终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形成了极富影响力的文化霸权理论。
而要很好的理解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我觉得需要明确解读几组概念,这也是我在读了相关文化权的资料后得出的认识。
这几组概念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论,同时也明确的指出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特色之处。
首先是对霸权的表面意义解读。
霸权也就是领导权,是一种支配力量,葛兰西在这里更加强调的是对于知识和道德的领导权。
而“霸”这个字通常是作为一种政治上的意义解读,在这里放到文化中来,是因为葛兰西认为文化在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以后便有了“霸”的含义。
霸权又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比如法院、监狱等等是强制性的,而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是非强制性的,在政治社会中,政权的强制性存在使得霸权不可避免,而文化霸权更加注重的是非强制性的那部分,便是制造同意。
其次是对于文化霸权理论中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概念。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被誉为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之一,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马克思的思想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
马克思和葛兰西都强调了阶级的概念,但是葛兰西对于国家的概念做了相关论述。
这一点,葛兰西在上层建筑中做了区分。
葛兰西认为国家分为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前者是要靠强制和统治来领导的,具有政治领导权;而后者是通过制造同意来实现,具有同意领导权,也就是说领导权也是分为强制和同意两个方面的。
葛兰西继承了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但同时他又反对这种庸俗的决定论,他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葛兰西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被誉为领导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葛兰西认为,文化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而领导者的作用就是去领导和塑造这种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以及他的理论在当代领导学中的价值,并通过5个例子证明其理论的应用和意义。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主要强调了组织文化和领导者的作用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概念,更是一种可以在组织中进行实践并影响组织绩效的概念。
葛兰西将文化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等具体表现”,并且认为,文化是基于组织价值和信仰的而不是简单地由领导者决定的。
葛兰西进一步指出,领导者是组织文化形成的关键人物,他们需要为组织设定价值观和信仰,进而激发员工的个人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葛兰西将领导者和文化分为五种类型:1. 英雄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强调权威和英雄主义,强调个人能力,并传达一种“成功只属于个人”的观念。
例如,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领导风格便具有典型的英雄文化特征。
2. 先知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通常有着一种远见卓识并希望利用组织来实现某个更高层次的目标,比如改变整个行业或者提升社会福利。
例如,特斯拉公司的埃隆·马斯克就是一位典型的先知型文化领导者。
3. 价值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会强调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他们会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组织的文化中。
例如,谷歌公司的文化便十分强调团队的合作以及员工的创新精神。
4. 关系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着重于建立员工间的关系和信任,他们会注重员工的感受和情感需求,塑造一种开放、普惠的文化氛围。
例如,小红书的文化便有很强的关系型特征。
5. 动力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注重运用强大的动力激励员工完成目标任务,通过强调竞争和个人成就来激发员工的潜能。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

目录
01 引言
03
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 权建设研究
0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 论概述
04 结论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领导权问题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在当今时代,文化领导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 位。如何加强文化领导权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共 同挑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 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
当前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 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强烈,中国面临 着维护自身文化独立性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内部存在 着一系列文化问题,如传统文化的失落、文化创新不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 这些问题也影响着中国文化领导权的建设。
为了加强中国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治领导权的建设。政治领导权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 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 为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2、文化生产领域的领导权建设。文化生产领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也 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需要提高文化生产领域的企业实力和市场竞 争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推动文化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 国文化品牌。
3、文化消费领域的领导权建设。文化消费领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和动力。我们需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和审美培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 素质和消费水平,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产业消费,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 展和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名词解释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名词解释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是指在组织和管理上,强调以价值观为基础,通过塑造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来影响和激励员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它强调领导者应该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塑造组织文化,建立员工参与、信任和共同目标的氛围。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认为领导者应该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胜任能力,提高组织绩效。
此外,葛兰西文化领导权还强调领导者应该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和成长,通过给予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 1 -。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Gramsci, Antonio)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杰出的活动家和理论家。
革命失败后他被墨索里尼法西斯关进监狱,在狱中他对意大利等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狱中札记》,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内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在坚持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意大利革命道路进行的分析,因此,虽然其文化领导权思想散落在《狱中札记》各章节中,却仍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是从他的国家结构学说开始的。
他认为“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受经济基础决定,容易发生变化,而市民社会具有相对稳定性。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资产阶级在市民社会中取得了文化领导权,牢牢地控制了整个社会的思想。
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通过“有机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中以“阵地战”的方式夺取文化领导权,进而夺取政治领导权及整个国家政权。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前提下,在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基础上,结合东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独到的富有创新意义的革命思想,至今它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深入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自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以来,马克思主义就一直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指导地位,为大多数人民群众所认同。
然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固有的合法性与指导地位却正面临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与威胁以及新形势下被淡化、弱化的危险。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文化治理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文化治理的启示□李翔/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要想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应当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以及话语权。
当前我国除了在党的领导下打好“三大攻坚战”,还应当做好文化治理工作,不断推动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全面树立民众的文化自信,从而让广大民众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治理举措具有重要的启示。
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内涵在葛兰西思想之中,文化领导权是重要组成部分,葛兰西认为要想让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要在道德以及精神层面获得较高的认同感,并不是过度依靠暴力政治方式。
应当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载体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紧密地联系,通过阵地战占领文化领域以及意识形态领域,这样才能够顺利获得文化领导权。
文化领导权最早是葛兰西于1926年在《南方笔记》中所提出,他认为文化领导权能够获取人民群众的接受与认可,要想实现政权的稳定,必须要不断吸收新鲜无产阶级血液,并在文化层面作出有效的领导[1]。
就其本质而言,文化领导权主要指的是统治阶级通过文化与意识形态方式来对被统治阶级行使相应的国家权力,归根结底是一种典型的统治手段,虽然在内容、形态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其与政治统治却有着相同的目的,即巩固统治。
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在于摒弃暴力革命手段,而是将视角置于意识形态领域,通过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某一种道德,帮助其树立反对资产阶级这一正确革命意识,进而与社会道德标准相契合。
葛兰西的这一观点主要针对对象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他看来组建一支具备较高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对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来开展相应的意识形态宣传与推广工作,实现对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这样才能够在革命中掀起一股精神与文化上层建筑革命大潮,最终形成反对资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构建无产阶级的话语体系[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时代意义

浅析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时代意义摘要: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路径,在社会治理借鉴其理论中积极成分,有助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治理理念的创新,进而取得在文化领域的领导权,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自苏联解体以来,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启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带动下,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自身的价值观和理念,并加大了对其余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如何有效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一)在文化或意识形态上,葛兰西通常使用的是狭义上的领导权,即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他认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之前,必须首先夺取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2]无产阶级在革命成功中的成功,总是伴随着对,对文化领导权的取得而进行的,在夺取政权后,更会深化对无产阶级统治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并上升到国家统治意识的地位。
而且,革命成功并不意味着“领导权”一劳永逸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仍有旁落的危险。
(二)领导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
从“发展态”的意义上看,领导权既是政治、精神、道德综合体,又是一定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发展的历程中,通过破坏敌人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确立革命阶级的领导权。
(三)领导权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条件。
无产阶级的革命始终是一个总体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全部领域内意识形态思想的革新和变革,其中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是一个重要前提。
在革命中,工人阶级只有首先实现自身思想的解放,才能树立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理念,进而为夺取政权奠定基础。
(四)思想上的一致性是领导权的实现方式。
葛兰西看来“领导权的特征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同意主要的统治集团对社会生活作总的指导。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包 括工 会
、
教 会 等 民 间组 织 所 代
、
整 个社会 陷入 管辖 和 统 治 危 机
”
表 的社 会 舆 论 和 新 闻媒 介
的 关头 所 建 立 的
。
“
代 表 的意 识 形 态 领域
化 领 导权 理 论 是 葛 兰 西 在 看 到 2 0
世 纪 2 0 年代 前 后 主 义 革命相 继 失败 后
,
,
其特 征 是 同 意
,
认
葛兰 西 还 指 出
它 为 同化 和 在
‘
任何 在 争 取 统 治 地 位
一
同
,
是 文 化 领 导权 的载体
。
是 国 家统 治 的
一
的集 团 所 具 有 的最 重 要 的特 征 之
意识 形 态上
, ’
,
就是
西 方资本 主 义
前提
如 果 没 有公 民 的同意
,
,
个 国家将
,
“
经 演 变 为 更 加 复 杂 的结 构 可 以 抵 制 经 济
”
因 而 工 人 阶 级 要 取 得 革 命 的胜 利
,
,
葛 兰 西 文化领 导 权 理 论 中的 文化 是
何 含 义 呢 ? 葛 兰 西 解释说 底 的统
‘
一
政 治 因 素 入 侵 的灾难 性 后 果
从 以 上 分 析 中可 以看 出
而 在 西 方 发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
方 面 是 随 着 无 产 阶 级 在社会 化 大 生
,
葛兰 西 的文化领导 权理 论
(
一
;
产 中培 养 与 发 展 自身 时造 就 的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研究(2007-03-15 14:35:52)分类:哲学天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并非建立于空中楼阁之上,其理论形成是有多种思想渊源的。
比如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说、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克罗齐的文化—历史哲学理论和卢卡奇的著作都对文化霸权理论的产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列宁的一些理论与文化领导权的联系与区别。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1、马克思的渊源: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西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国家与阶级意识理论不能成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因为马克思缺乏关于民主国家的理论,马克思强调国家的镇压性质,在马克思那里所理解的国家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就是作为上层建筑或暴力机关,而在战后资本主义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不在于依靠经济上的统治地位,而是这种统治得到了大多数人民的“同意与支持”这种事实。
这样,他们认为葛兰西的国家理论却恰恰填补了这项空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革新与创举,“在反对所有以简略的手法(国家是统治阶级主体手中公平的镇压工具)来说明国家这一概念的时候,葛兰西是以市民社会的生产关系来考察国家的角色和国家的出现。
”[1]一句话,马克思过分强调国家的强制性,忽略了代表公共利益、取得公众同意方面的公共权利的特征。
但是仔细分析起来,真的是这样子的吗?看一下他的几篇文章吧!马克思在早期的国家思想里,他认为国家是一个可以使法律、道德、政治自由得以实现的机构,,而对国家原则的承认也是以他对自我及人性的理性原则的承认为基础的。
他认为,国家是以“社会契约”的形式,用集体力量来防范敌人,保护公民财富不被侵占。
但明显地,这里的集体力量是一般人的“共同意志”所委托与同意的强制。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篇文章里,他批判了黑格尔对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国家与政治国家的混淆,指出现代国家的本质特征就是政治国家,它因其预设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对抗而使人不能接受。
私有利益在政治国家中居于统治地位,警察、司法、行政不是代表市民社会本身公共利益的部门,而成了政治国家中反对与管理市民社会的部门。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1891年1月23日,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小 职员家庭,家境贫寒,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读完都灵 大学。在大学期间,1913年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大 学毕业后,担任都灵社会周报《人民呼声报》主编。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兰西响应列宁“变帝 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发动都灵工人举行 反战武装起义,在工人中赢得威望,被选为社会党都 灵支部书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革命运动空前高涨, 工人和农民决心要走“俄国人道路”。1921年1月21 日意大利共产党成立。葛兰西是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2年5月,葛兰西作为意共代表当选为共产国际执 委会书记处书记。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有利于我们理解20世纪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 命; (二)能促使我们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由“不争论” 所造成的一些失误; (三)能推动我们建设一支承载主流价值观,对中 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具有自 信心的有机知识分子队伍。
(二)葛兰西详细地分析了西方文化的领导权问题。(1)提 出要反对那些已有的、错误的、迷惑人民大众的旧的常识 ,提倡新常识;(2)通过教育给人民群众灌输科学的常识 ;(3)在群众的思想提高以后,也就是说当他们成为无产 阶级的知识分子,及他们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性、 虚伪性中解放出来,获得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后 ,就会获得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而为顺利地推翻资产阶 级的统治,获得革命的成功做准备。
马克思主义
新闻论著选读
主讲人:李 乐(638750)
第五讲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一、葛兰西的生平简介 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要点 三、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葛兰西的生平简介
安东尼奥· 葛兰西(18911937)的生前名言: “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一个 艰苦的事业,只有坚贞不屈 的人才能胜任,只有那些在 人们普遍感到悲观失望的时 候能够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 的人,只有那些意志锻炼得 坚如刀剑的人,才配称为工 人阶级的战士,才配称为革 命者。” 他自己的一生,正是身体 力行地实践了这个名言。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论文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论文摘要:在当前条件下,我们应当给广大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建立更好的环境,使得他们不断探索我们的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得到新的成果并在广大群众中传播。
建立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就会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传播中不断前进,得到提高。
我国“文化领导权”的地位也因此不断地稳固提高。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式人物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提出了对无产阶级革命有着重要意义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文化领导权理论同样印证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大国之路也有一定的启发。
一、文化领导权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思想体系的灵魂式理论,一直贯穿在其思想体系中。
葛兰西认为,领导权是一种通过非暴力手段取得的统治,统治者通过其思想及意识形态的渗透及灌输,使被统治者得到认可而达到其统治目的。
这一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所是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是其桥梁和纽带;最后,葛兰西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得出,“阵地战”比“运动战”更适合西方无产阶级用来斗争。
“文化领导权”对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是战略性的理论。
1、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
“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作为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现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中。
政治社会统治人民的方式更多的是以暴力、法律为主的政府行为,而市民社会统治的方式则是偏重伦理、道德、文化。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的关键是一种认同的文化,是要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同。
现如今,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在市民社会中的渗透使其统治地位不断巩固。
因此,在市民社会发达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的果实就必须从夺取文化领导权入手,在意识形态领域以“阵地战”的方式逐步瓦解敌人的统治。
2、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
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作为统治阶级的“管家”,在文化领导权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葛兰西将知识分子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
传统知识分子是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旧制度残留下来的知识分子,他有些们在旧制度下是有机的知识分子,他们具有历史与文化的继承性,并且独立于目前的统治集团。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概况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概况摘要: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转换了经济决定论关于经济决定一切的视角, 他对哲学与道德、大众心理、市民社会组织的分析可以说都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说做出了贡献,对后人具有重要在影响,对其内容的全面了解可以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知识分子市民社会Abstract:Gramsci's cultural theory of leadership decided to transform the economy of all of th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decisions, his philosophy and ethics, mass psychology, the analysis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can be said that both the classical Marxist theory has contributed to the future generations important in influencing its content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can be useful reference.Keywords: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leadership of civil society1926 年11 月, 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葛兰西被法西斯主义政府逮捕, 随后被判处20 年监禁。
葛兰西漫长而悲惨的监禁生涯也为20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文化领导权理论①。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而且在他本人整个的思想体系中获得了最大的理论化,这一概念是葛兰西学说的实质内容,它准确地表现了葛兰西思想的“特殊性”。
②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转换了经济决定论关于经济决定一切的视角, 他对哲学与道德、大众心理、市民社会组织的分析可以说都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说做出了贡献,对后人具有重要在影响,本文主要对葛兰西有关文化领导权的理论进行简要的梳理。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2012摘要: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奠基于实践哲学。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致思路径体现在:“完整国家”是文化领导权理论的逻辑前提、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权践履的现实场域、阵地战是文化领导权的夺取策略。
文化领导权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提供了双重启示:中国共产党要坚守对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双重领导权,为此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和教育“有机知识分子”、充分重视和利用中国“市民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葛兰西;实践哲学;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81-03作者: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教师;湖南,长沙,410083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他在反思西欧国家无产阶级运动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在对庸俗经济决定论的批判中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还原论式的理解”①,创造性地提出并阐释了“文化领导权”理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一方面揭示了资产阶级是如何巧妙地利用统治阶级的优势,在不放弃暴力统治的同时,更加侧重于从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来引导、教化和操纵人民,从而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等主观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对经济、政治的关注引向对观念上层建筑的关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并为现时代解决人类异化危机和人类解放问题提供了一种文化革命的思路。
什么是“文化领导权”?葛兰西认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②。
其中,“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就是文化领导权,即某一社会集团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靠民众社会的“同意”而非“强制”获得。
文化领导权理论既是葛兰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和教训的反思与总结,也是他带有强烈现实性和实践性革命新战略的推出与升华。
一实践哲学: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哲学基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奠基于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论文)从“霸权”到“合法化”——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论文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安东尼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
首先,分析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把西方革命的道路问题摆在了面前,“一战”后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对人民实行恐怖主义,甚至使意大利共产党也不能合法存在,这些时代问题和国际国内环境迫使葛兰西开始了自己的独特思考。
从理论来源看,文化领导权理论批判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实质;吸取了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其次,梳理了以市民社会为逻辑起点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根据葛兰西的独特界定,市民社会既不同于亚里斯多德从政治角度的理解,也不同于黑格尔、马克思从经济角度的诠释,而是从伦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来理解,它既包括政党、工会、学校、教会等民阃社会组织所代表的社会舆论领域,也包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学术团体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领域。
他的文化领导权是建立在民众赞同基础上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提出必须以“阵地战”的方式来夺取文化领导权,即不主动出击,坚守自己的阵地,然后逐步扩大并最终夺取敌人的阵地,是无产阶级为赢得文化领导权进行的战斗,是获得民众赞同的保证;而与“运动战”不同,“运动战”是面对面地、直接地向敌人发动进攻,通过直接发动武装革命夺取资产阶级国家的领导权。
他认为在工厂委员会领导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后,只有“现代君主”即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实现文化领导权;并通过依靠知识分子和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水泥”作片i来巩固文化领导权。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蕴涵着从“霸权”到“合法化”的理论旨趣。
作者认为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要点是建立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再次,论文从文化领导权在当代西方社会主义中的作用,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的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浅议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浅议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正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
葛兰西在1926年写的《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中写到:“都灵的共产主义者十分具体地给自己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那正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工人国家的社会基础。
”1.1 对《君主论》的解读。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的著作,“君主”转译成现代政治语言,可以称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也可以指有征服一个国家或建立一个新型国家的抱负的某种政治领袖,在这个意义上,“君主”就可以译为现代术语的“政党”。
“如果在现代写一部新的《君主论》,那么它的主要人物不会是英雄的个人,而是某个政党。
这个政党———在各个不同时期并且在各个不同民族的各个不同的内部关系中———致力于建立一个新型的国家。
”于葛兰西将马基雅利的“集体意志”和“政党”应用到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应用到了他的政党(现代君主)建设之中。
1.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扬弃。
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继承。
因为马克思无法预见欧洲战争及战争的持续时间。
马克思主义革命要继续就必须有新的理论做指导,必须对以往的理论进行改造和发展。
因此,葛兰西哲学首先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
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发挥着文化启蒙作用,对文化领导权的获得有重要的意义。
2.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基本内容在黑格尔以前,西语中的“市民社会”完全可以译作中文的文明社会,它与政治国家是一体的。
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马克思则相反,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葛兰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造发展,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市民社会与政治或国家的学理分野,在黑格尔的政治理论中得到了完成。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别说到底不是它们的构造特征,是它们各自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终极目标。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文章中作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
旨在通过对这一理论深入解读和阐释来分析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标签: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文化软实力一、文化领导权与文化霸权“文化领导权”这一理论是葛兰西在借鉴吸收了马克思早期关于国家的论述,马克思和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思想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通常我们把“cultural hegemony”译为“文化霸权”,但也被译为“文化领导权”。
据考证,Hegemony一词的希腊文或拉丁文形式是egemon和egemonia,在本义上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或领导者;但在传统意义上,这个词主要用来表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统治关系,在这一意义上,它就同我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霸”的概念有些类似,都包含有以实力迫使别国臣服的意思。
“文化霸权”和“文化领导权”都表示某种统治关系,都试图将某种特殊的如阶级的、种族的或性别的意识形态转换成普遍有效的价值观,所不同的是“领导权”它代表一种非暴力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手段,它是通过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的自觉自愿的认可和赞同来实现的。
所以,仅就这个意义而言,有些类似于我国古代思想中的“王道”思想,也就是孔子所宣言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在大量阅读葛兰西的著作后,我们可以看到,葛兰西着重强调“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是“文化领导权”,它不是强调对某种政治文化的被迫忠于,也不是借助意识形态的强制推行;而是民众同意的领导权。
这就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婚姻”和“合同”相类似,都是以自愿的方式为前进并最终得以实现目的的,它体现了政治民主的根本原则。
因此,相对于霸权而言,领导权比霸权则更深入的触及到社会结构与文化生产的复杂隐秘的机制。
[1](P117)同时,在人们的意识里,“领导权”这个词更显得温文尔雅(通常情况下领导权带有褒义色彩,霸权带有贬义色彩),也更符合葛兰的表述,所以我们把“cultural hegemony”译为“文化领导权”。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摘要: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把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作用提高到了首要地位,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先河。
本文将从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实现主体及实现方式来探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并阐述其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知识分子教育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在看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按照俄国革命模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相继失败后,提出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总体过程,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革命,还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革命,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是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前提,“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之前,必须首先夺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一)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中的“文化”是何含义呢?葛兰西解释说“它无疑是指彻底的统一和在整个民族普及的‘对生活对人的观念’,是某种‘世俗宗教’,是某种‘哲学’;它应名副其实地成为‘文化’,即应该产生某种道德、生活方式、个人与社会的行动准则”。
基于此,他将某一社会集团在文化、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所取得的领导权,称之为“文化领导权”,其特征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的同意主要的统治集团对社会生活作总的指导”。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是构筑在其对“国家”的独特见解之上的,他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他没有从经济关系来理解市民社会,而把其看作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霸权’职能”。
代表着从经济领域中独立出来的与政治领域并列的文化、伦理等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工会、教会等民间组织所代表的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介、学术团体等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领域,其特征是同意、认同,是文化领导权的载体,是国家统治的前提。
如果没有公民的同意,一个国家将维持不下去,所以一个国家的领导权,就是借助强力之外的力量来对公民进行教育,使之自愿接受这种领导权。
文化领导权理论探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2018年第3期(总第168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3ꎬ201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68政治文明研究㊀㊀编者按:葛兰西的 文化领导权 是指在整个社会和民族中ꎬ人们将某种道德㊁生活方式㊁某个集团的集体意志视为 常识 ꎬ并自觉信奉㊁遵守ꎮ无产阶级政党要如何抵御资产阶级文化的渗透?只有通过领导和培育有机知识分子ꎬ通过教育㊁宣传等机构和媒体在人民群众中采取阵地战的形式ꎬ让群众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文化层面自觉自发地表示认同ꎬ并支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ꎬ通过实现文化领导权来进一步巩固其在政治上的领导权ꎮ本期的这组专题讨论ꎬ分别从文化领导权的内涵㊁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和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比较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角度探讨了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相关内容ꎬ希望能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借鉴ꎮ文化领导权理论探析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理论与毛泽东 文化领导权 思想研究郑祥福ꎬ范虹邑(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浙江金华321004)摘㊀要:葛兰西和毛泽东都是同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ꎬ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思想的影响ꎮ虽然两人所面对的国内国际形势㊁历史文化及对革命所采取的行动不尽相同ꎬ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㊁有机知识分子理论㊁阵地战方略和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㊁改造知识分子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都存在着相似性ꎮ对两人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和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文化领导权 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可提供经验借鉴ꎮ关键词:葛兰西ꎻ毛泽东ꎻ文化领导权ꎻ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G0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18)03-0122-05收稿日期:2018-02-18作者简介:郑祥福(1955 )ꎬ男ꎬ浙江常山人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从事当代西方哲学㊁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ꎻ范虹邑(1993 )ꎬ女ꎬ浙江衢州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ꎮ㊀㊀文化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ꎬ也是人的生活方式的体现ꎬ对人的日常活动和价值选择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ꎮ 人根据自己的世界观ꎬ总要附属于一定的集团ꎬ而且恰恰其附属于一切和他采取同样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社会分子所加入的那个集团ꎮ [1]6葛兰西的 文化领导权 指的是在整个社会和民族中ꎬ人们将某种道德㊁生活方式㊁某个集团的集体意志视为 常识 ꎬ并自觉信奉㊁遵守ꎮ在给群众以知识与伦理的教育和引导下ꎬ国家的统治者采取民主的非强迫的方式ꎬ通过广大市民的 支持 与 认可 ꎬ取得并巩固政权的存在基础与权威ꎮ共产党需要通过宣传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念㊁生活方式等获得精神和道德认同ꎬ取得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ꎬ这是共产党拥有政权的前提和保证ꎮ 党开始成为主导 确立经济的政治的统一任务之外ꎬ还要建立精神和道德的统221一 在 普遍的 范围内提出一切围绕着进行剧烈斗争的问题ꎬ因而造成主要社会集团对其他许多从属集团的领导权ꎮ [1]153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ꎬ包括市民社会理论㊁有机知识分子和阵地战方略ꎮ同一时期的毛泽东则根据国内的革命形势和现实国情ꎬ认为革命胜利需要广大人民对革命战略方针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意ꎬ经改造的知识分子传播革命政策㊁发扬无产阶级文化ꎬ使党的思想意识得到赞同ꎮ与此同时ꎬ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所接受ꎬ实现普及化㊁大众化ꎬ并最终取得意识形态领导权ꎬ为建立新中国和我们党获得群众的拥护提供保障ꎮ葛兰西和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思想有相似之处ꎬ但也存在差别ꎮ㊀㊀一㊁葛兰西 市民社会理论 与毛泽东 人民群众观 思想㊀㊀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的重要思想理论创建ꎬ而市民社会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领域ꎮ在对意大利共产党的革命进行深刻总结和对资产阶级意识广泛渗透于社会的背景下ꎬ葛兰西提出了富有创见的 市民社会 理论ꎬ并做了深刻分析ꎮ首先ꎬ葛兰西重构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 市民社会理论 : 市民社会 是 完整国家 的重要组成部分ꎮ黑格尔主张市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的中介ꎬ并由国家决定ꎮ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纳入经济关系范畴ꎬ得出与黑格尔截然相反的结论ꎬ他认为市民社会是基础ꎮ葛兰西在辩证吸收两人理论的基础上ꎬ扩大了 国家 的范畴ꎬ主张 完整的国家 学说ꎮ国家可以分为 政治社会 和 市民社会 ꎮ在政治社会中ꎬ领导者依靠强力管理国家ꎬ实行直接统治ꎮ市民社会是私人组织的总和ꎬ包括学校㊁报刊杂志等主体ꎬ是以思想㊁精神㊁意识为主的场所ꎬ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ꎮ国家获得统治地位ꎬ不能仅靠政治压迫与斗争ꎬ被统治者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认同更为重要ꎮ 国家强制的一面将由建立起来了被调整了的社会的越来越多的因素逐渐结束自己ꎮ [1]222随着 市民社会 的发展ꎬ政治社会武力镇压和威胁等方式会减弱ꎮ统治阶级获得 市民社会 的认同ꎬ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水平且其道德认知符合统治者的集团意志与利益ꎮ其次ꎬ葛兰西主张 市民社会 是统治者获得政权合法性和提高自身权威性的主要场所ꎮ在西方社会中ꎬ资产阶级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宣传和道德教育ꎬ让民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同意ꎮ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文化观念通过各种方式ꎬ成为民众的 常识 ꎬ与此同时ꎬ被统治阶级通过市民社会的平台表达自己的呼声和要求ꎬ与统治阶级进行交流与谈判ꎬ这种 民主 的形式也进一步增加了市民对资产阶级的认同ꎬ进而保持其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ꎮ 市民社会的活动没有 制裁 ꎬ也没有绝对的 义务 ꎬ但在习惯㊁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㊁道德等方面会产生集体影响且能达到客观效果ꎮ [1]191-192 市民社会 这个非强制性的交流场所ꎬ在博弈与妥协中ꎬ使统治阶级获得多数群众的 同意 ꎮ最后ꎬ葛兰西将 市民社会 比喻为 有效的战争防御堡垒 ꎮ相较于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的胜利ꎬ葛兰西坚定地认为意大利本国革命失利的原因在于:西方 市民社会 的抵御ꎮ 市民社会是战争的防护墙ꎬ是有效的防御体系ꎮ它能够经受各种经济因素的侵袭ꎬ在战争中ꎬ敌人的进攻只能破坏它的外部表面ꎬ后备防线是强大㊁极具威力的ꎮ 假使国家开始动摇ꎬ市民社会这个坚固的结构会立即出面ꎮ国家只是前进的战壕ꎬ在它后面有工事和地堡坚固的链条ꎮ [1]180市民社会具有强烈的斗争性ꎬ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坚强后盾ꎮ实现文化领导权开始的场所就是市民社会ꎬ通过市民社会和广大的群众建立同盟ꎬ采用分散的㊁缓慢的㊁自由非强制性的方式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深入到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中ꎬ团结民众ꎬ争取他们的支持ꎮ无产阶级争取充当 教育者 ꎬ在广大的群众中ꎬ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ꎬ通过道德和精神的指导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与群众的 常识 有机结合ꎬ 一点一滴 悄悄地 渗透到资产阶级文化中ꎬ最终取得政权ꎬ并牢牢掌握它ꎮ事实上ꎬ葛兰西和毛泽东对于 市民 作用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ꎮ一是广大人民的支持是我们党获得生存的基础ꎮ毛泽东和葛兰西都极为重视人民的作用ꎬ通过依靠普通百姓来增强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ꎮ毛泽东认为ꎬ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同意ꎮ农民㊁工人等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最重要的ꎮ中国的劳苦大众与无产阶级有着高度相近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ꎬ只有获得人民的支持ꎬ一切依靠人民ꎬ一切依赖人民ꎬ将人民团结起来ꎬ形成统一战线ꎬ无产阶级政权才能站稳脚321跟ꎮ二是文艺作品和宣传对解放群众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ꎮ毛泽东极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艺作品的传播及作用发挥ꎮ战胜敌人不仅依靠军事力量ꎬ文化队伍也不可少ꎮ 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ꎬ这是团结自己㊁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ꎮ [2]847毛泽东认为ꎬ再优秀的思想体系要发挥作用ꎬ也必须为人民所掌握ꎮ将工农兵作为着力点ꎬ深入实际ꎬ形成实实在在的为百姓服务的军民文艺ꎮ文艺工作是抗日革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要发挥其团结凝聚广大人民㊁打击敌人的作用ꎮ在具体实践中ꎬ毛泽东强调将包含马克思理论的新文化带入农村ꎬ打破封建思想对农民的侵蚀ꎬ用新的科学理论使农民获得话语权ꎮ在当时的苏维埃区的建设发展中ꎬ文化教育是重要的任务之一ꎮ毛泽东和葛兰西都极为重视文化形成的影响和在人民大众中的传播ꎬ都认为只有获得人民的 同意 ꎬ才能实现文化的主导地位ꎮ此外ꎬ毛泽东和葛兰西对社会情况和文化领导权地位的判断也有差别ꎮ一方面与葛兰西的想法不同ꎬ毛泽东认为ꎬ在广大的中国地区ꎬ尤其是农村地区ꎬ不存在 坚固的市民社会 和统一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ꎮ在战争时期ꎬ国民党的势力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ꎬ相对较弱ꎬ这是因为当时的农民的文化水平很低ꎮ当时的社会ꎬ正处于思想文化剧烈变革的动荡时期ꎬ人民大众面临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选择ꎮ事实上ꎬ在中国社会不存在坚固的资产阶级市民堡垒ꎬ中国共产党要做的ꎬ就是要采取符合以工农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策略ꎬ给人民带来看得见的福祉ꎬ通过文化宣传和价值观引导ꎬ获得人民的支持和认同ꎬ取得文化领导权ꎮ毛泽东在革命早期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ꎬ一切权力归农会ꎻ抗日战争期间领导人民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的举措都是为了保证人民最终获得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ꎻ而不同时期的土地改革和井冈山土地法㊁兴国土地法㊁减租减息法等的实施更是着眼于人民的基本利益ꎮ另一方面ꎬ毛泽东和葛兰西对 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有不同的判断ꎮ葛兰西主张 意识形态 的绝对主导地位ꎬ尤其是在社会发展后期ꎬ文化思想意识的作用超越甚至取代政治职能ꎮ中国共产党则主张 枪杆子里出政权 ꎬ政治领导处于首要地位ꎬ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只是中国共产党获得并巩固政权的一个方面ꎬ文艺宣传和发展也是革命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一切思想和文艺活动必须服务于政治ꎮ毛泽东认为 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ꎬ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 超阶级的艺术ꎬ实际上是不存在的ꎮ [2]867文化建设和宣传是实现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ꎬ是新的好武器装备ꎮ无产阶级的文化只有处于核心地位ꎬ才是政治和国家革命的反映与需要ꎮ㊀㊀二㊁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与毛泽东 改造知识分子 理论㊀㊀有机知识分子作为 文化领导权 的实施主体需深入到市民社会中ꎬ积极争取市民社会的支持与同意ꎬ起到宣传新思想㊁新理论㊁组织领导群众的作用ꎮ葛兰西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分子主体ꎮ首先ꎬ葛兰西一改以往以脑力和体力为区分知识分子类型的标准ꎬ根据知识分子在 文化领导权 中的功能ꎬ将知识分子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ꎮ市民社会是历史意志集团获得执政地位的基础ꎬ而知识分子是实现对市民社会统治的主体ꎮ葛兰西认为ꎬ通过特定的语言和技能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知识分子ꎬ但并非人人都能发挥符合其身份的作用ꎮ因此ꎬ他提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之分ꎮ传统的知识分子是独立于任何阶级的ꎬ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ꎬ其中ꎬ以教士为代表ꎻ有机知识分子则是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ꎬ充满时代感ꎬ关心社会的ꎮ而主动宣传㊁推行历史集团的意志与文化ꎬ承担社会事务和管理责任ꎬ也是有机知识分子ꎮ其次ꎬ有机知识分子在 文化领导权 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组织和领导作用ꎮ有机知识分子是统治阶级的 管家 ꎬ肩负宣传统治阶级文化教育的功能ꎮ有机知识分子使群众服从ꎬ并接受统治阶级的领导ꎬ起到 社会水泥 的作用ꎮ 保证广大群众 自由 同意基本统治集团所提供的社会方向 合法地 加强对那些不积极或消极 表示同意 的纪律集团ꎮ [1]425有机知识分子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ꎬ并在学校㊁党建等发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ꎮ最后ꎬ无产阶级政党需培养 集体的知识分子 ꎮ葛兰西认为ꎬ每一个社会集团都需有或努力培养专属的进步知识分子ꎬ进而同化其他知识分子ꎬ实现知识分子的团结一致ꎬ形成集体意志ꎮ葛兰西要求把政党的每一个成员变为社会活动和事务的行动者㊁引领者ꎬ作为 集体的知识分子 ꎬ熟悉各项工作㊁了解大众心理ꎮ同时ꎬ他强调政党421的知识分子与群众要保持密切联系ꎮ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多数在群众中孕育ꎬ从群众中汲取养料ꎬ在具体的亲民的政策基础上行动ꎮ葛兰西主张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要和民众保持密切的联系ꎬ贴近民众生活ꎮ 成为新知识分子的方式不再取决于侃侃而谈ꎬ要积极地参与实际生活 要作为建设者㊁组织者和坚持不懈的劝说者ꎮ [3]5通过知识分子ꎬ使人民参与政治活动ꎬ并使共产党在市民社会中开展文化宣传和道德教育ꎬ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牵引力ꎮ无产阶级要同化引导㊁批判吸收传统知识分子ꎬ使传统知识分子逐步变为有机知识分子ꎬ增强自身的队伍建设ꎬ快捷有效地夺取文化领导权ꎮ毛泽东和葛兰西都承认知识分子作为革命引领者和群众联系者的作用ꎮ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ꎬ 他们是革命的动力之一ꎬ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首先在广大的知识分子中ꎮ [4]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一二九运动 都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觉悟性ꎬ他们走在革命的最前端ꎬ对广大民众进行动员ꎮ缺少了知识分子的踊跃加入ꎬ革命无法获得胜利ꎬ国家㊁军队㊁党的发展和建设都需知识分子的帮忙和参与ꎮ与葛兰西不同ꎬ毛泽东认为ꎬ要尊重知识分子ꎬ积极欢迎知识分子ꎬ并保护其合法权益ꎮ 知识分子是一种使用脑力的劳动者ꎬ从事非剥削别人的工作ꎬ此种脑力劳动者应受到苏维埃法律的保护ꎮ [5]561同时ꎬ革命力量的增大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知识分子ꎮ在对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做了判断后ꎬ毛泽东强调要吸收㊁争取知识分子ꎮ 只要是愿意抗日 的知识分子ꎬ都应该多方吸收ꎬ加以教育 使他们为军队㊁为政府㊁为群众服务ꎮ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 团结同情广大知识分子ꎮ [5]615当时延安的知识分子来自全国各地ꎬ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ꎬ彼此坦诚ꎬ互帮互助ꎬ实现大团结ꎮ毛泽东对知识分子进行了界定ꎬ并认可其存在和发挥的作用ꎬ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抗日ꎬ积极宣传无产阶级思想和革命战略ꎬ提高了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ꎮ但毛泽东和葛兰西在 改造知识分子 的方式上存在差别ꎮ葛兰西认为: 人人可成为知识分子 ꎬ把知识分子分为两类ꎬ并进一步主张:政党要有专属的知识分子集团ꎮ关于政党成员如何生成ꎬ葛兰西指出:政党的有机知识分子大多数从群众中孕育ꎬ懂得民众的情感与心理ꎬ会密切联系群众ꎮ在此基础上ꎬ有机知识分子同化㊁改造传统知识分子ꎮ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ꎬ毛泽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 改造知识分子 的方案ꎮ他认为:知识分子有个人主义与主观主义等缺陷ꎬ会出现缺少实际经验ꎬ轻视人民群众㊁不切实际的现象ꎬ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ꎮ毛泽东鼓励知识分子提高自身觉悟ꎬ做到与工农群众密切联系ꎬ学习群众语言ꎬ融入群众生活ꎮ他还进一步强调:知识分子所创造的文艺作品要着眼于人民实际ꎬ一切文艺思想为人民服务ꎮ他希望知识分子能够学会科学原理ꎬ克服思想局限ꎬ加强集体和为他人服务的观念ꎬ深入百姓ꎬ完成工作ꎮ长期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ꎬ鼓励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ꎬ用文艺形式传播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观念ꎬ发挥 亭子间队伍 和山上队伍 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作用ꎮ㊀㊀三㊁葛兰西 阵地战 策略与毛泽东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方针㊀㊀在论述了实现 文化领导 的场所和实践主体后ꎬ葛兰西进一步提出了获胜的途径:阵地战ꎮ西方社会ꎬ资产阶级的世界观㊁生活方式高度同化了大多数市民ꎬ无产阶级要取得领导权ꎬ 阵地战 策略尤为必要ꎮ 阵地战 方略是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ꎮ首先ꎬ在 侦查 国家实际情况下ꎬ葛兰西创造性地将 阵地战 作为无产阶级争取 文化领导权 的实践方式ꎮ 阵地战 是相对于 运动战 而言的ꎮ 运动战 是指正面㊁快速摧毁国家机器的运动ꎬ存在时间短ꎮ 阵地战 是指统治者通过宣传自身文化观念ꎬ采用缓和㊁渐进的方式ꎬ获得市民的 文化认同 ꎬ瓦解之前占领导地位的思想的方式ꎮ 俄国十月革命 采取暴力的 运动战 的形式ꎬ获得了巨大成功ꎬ原因之一是俄国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薄弱ꎬ它没有强大的 市民社会 这一根基ꎮ而在西方国家ꎬ市民社会有着深厚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意识形态ꎬ是坚固的防护体系ꎬ 运动战 无法取得胜利ꎬ无产阶级需要通过 阵地战 的方式ꎬ长期持久地传播无产阶级思想ꎬ逐步瓦解资本主义文明ꎬ最后获得文化领导权ꎮ其次ꎬ葛兰西强调 运动战 和 阵地战 相结合ꎬ争夺文化领导权ꎮ 阵地战 在西方社会是唯一可能的ꎬ但葛兰西并不否认 运动战 的作用ꎮ521把握 阵地战 的各个作战点ꎬ逐步改变无产阶级被动的局面ꎬ并坚持 阵地战 的决定性作用ꎮ构建社会集团ꎬ组织各个阶级ꎬ无产阶级一贯以耐心发展这种力量ꎬ达到越团结㊁越巩固的目的ꎬ从而也更了解自己的本质ꎮ同时ꎬ无产阶级还要加强领导权的集中ꎬ防止人心涣散和力量的削弱ꎮ阵地战 在有机知识分子和群众的支持下发挥积极作用ꎬ原有的思想道德解体ꎬ为 运动战 奠定基础ꎬ在相应的暴力活动取得政权后ꎬ 阵地战 采用分散的㊁逐渐进入社会的方式ꎬ传播新的思想ꎬ两者必不可少ꎬ并且随着实际国情的变化而变化ꎮ 干涉如果不以集中爆发的形式出现ꎬ那么它也不会以毛细管状的间接压力的形式出现 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集中爆发的形式需做好长期的思想和政治准备ꎬ提前唤起群众的革命热情并使他们集中起来爆发ꎮ [3]80-81最后ꎬ击破市民社会中的 阵地战点 ꎬ实现文化领导权ꎮ教育是开展 阵地战 的重要环节ꎮ 在学校中ꎬ通过能赋予自己信徒以 品德 的哲学ꎬ使其反对由于强制而占统治地位的旧的意识形态ꎻ通过学校的课程大纲㊁独创的教育和教养原则ꎮ使人数最多的知识分子 教师感到兴趣且据以进行积极活动ꎮ [1]359报纸等宣传机构是重要的阵地ꎬ资产阶级允许无产阶级进行宣传的范围较小ꎬ会对无产阶级的宣传进行抵制ꎬ无产阶级要创立自己的文化组织和团体ꎬ建立独立的宣传机构ꎬ开展文化斗争ꎮ经过长期吸引㊁感染㊁同化社会中各个主体ꎬ渐渐攻克各个机构组织ꎬ从而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ꎮ毛泽东和葛兰西都极其注重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在学校㊁工会㊁农会等场所的传播ꎮ毛泽东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ꎬ将其运用于革命实践中ꎬ指导当前的革命取得成功ꎮ共产党员㊁广大人民群众都要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和教育ꎮ我们党还极其重视学校的作用ꎬ开办各类学校ꎬ教育干部㊁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ꎮ 中央直接指导下建立了马列学院㊁工人学校㊁边区党校㊁儿童保育院等十七所学校ꎬ学生多的万余人ꎬ少的几百人几十人ꎬ几千个干部从事教育工作ꎬ教育出来的及尚未出来的学生三万以上ꎮ [1]33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人民ꎬ农民协会举办的夜校开展了普及教育ꎬ扫盲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ꎮ此外ꎬ各地还开办冬学运动ꎬ建立识字班等继续教育ꎮ当时还出现了以各种报纸㊁文艺著作为载体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方式ꎮ延安时期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丛书㊁选集等ꎮ毛泽东认为要通过报纸使党的纲领路线政策等及时为群众所知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时可采用语言和表演的通俗化㊁形象化和方法多样化的方式ꎮ人民群众要接受无产阶级理论ꎬ首先要掌握它ꎬ理论通俗易懂ꎬ深入浅出就容易被理解㊁深化为人们内心的引领思想ꎮ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挂羊头卖狗肉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等俗语都增加了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象性ꎮ 当写东西或讲话时 要想到究竟为谁人而写ꎬ向谁讲话ꎮ [2]843毛泽东强调向人民学习ꎬ掌握人民的语言ꎬ避免马克思主义传播出现的深奥㊁空泛的问题ꎬ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针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ꎮ葛兰西的 阵地战 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有很多共同点ꎬ但因为毛泽东有更为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ꎬ所以ꎬ他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更符合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ꎬ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针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ꎮ毛泽东强调要推广科学社会主义思想ꎬ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联系ꎬ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宣传ꎬ达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㊁中国化的目的ꎮ在这一过程中ꎬ毛泽东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作用ꎬ而是充分吸收了其优秀内涵ꎬ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植根于传统文化中ꎮ毛泽东和葛兰西都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领导者ꎬ虽然两人的思想存在着差异ꎮ但两人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ꎬ重视文化的发展和建设ꎬ充分强调了获得 文化领导权 的意义ꎮ 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ꎬ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威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ꎮ参考文献:[1]㊀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ꎬ译.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83.[2]㊀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1. [3]㊀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ꎬ等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ꎬ2000.[4]㊀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1:559-641.[5]㊀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ꎬ1991.[责任编辑:王雅莉]6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论著选读
主讲人:李 乐(638750)
第五讲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一、葛兰西的生平简介 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要点 三、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葛兰西的生平简介
安东尼奥· 葛兰西(18911937)的生前名言: “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一个 艰苦的事业,只有坚贞不屈 的人才能胜任,只有那些在 人们普遍感到悲观失望的时 候能够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 的人,只有那些意志锻炼得 坚如刀剑的人,才配称为工 人阶级的战士,才配称为革 命者。” 他自己的一生,正是身体 力行地实践了这个名言。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有利于我们理解20世纪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 命; (二)能促使我们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由“不争论” 所造成的一些失误; (三)能推动我们建设一支承载主流价值观,对中 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具有自 信心的有机知识分子队伍。
1922年10月,以墨索里尼为首 的法西斯分子在意大利夺取了国家 政权。葛兰西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 领导意共开展反法西斯斗争。1926 年11月不幸被捕。他在法庭上对法 西斯分子义正词严地说:“你们把 意大利引向毁灭,我们共产党人一 定要挽救它。”在监狱中,虽遭百 般折磨,他仍以坚强的意志研究革 命理论,写下32本《狱中札记》, 这是意大利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 作,在这部著作中葛兰西常用“实 践哲学”这个概念来指称马克思主 义。 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这位坚 强的战士在法西斯狱中与世长辞。
(二)葛兰西详细地分析了西方文化的领导权问题。(1)提 出要反对那些已有的、错误的、迷惑人民大众的旧的常识 ,提倡新常识;(2)通过教育给人民群众灌输科学的常识 ;(3)在群众的思想提高以后,也就是说当他们成为无产 阶级的知识分子,及他们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性、 虚伪性中解放出来,获得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后 ,就会获得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而为顺利地推翻资产阶 级的统治,获得革命的成功做准备。
(三)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葛兰西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长期 性和艰苦性,因为任何统治阶级都不会自愿地放弃其既得的利益,他们会 竭力维护政权,除了用武力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他们已经建立起 来的庞大的意识形态结构,也就是其有机的知识分子阶层。 他指出资产阶级的思想统治是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实现的,这些 知识分子阶层的作用就好像是战斗中暗藏的壕沟一样,起着保护、维持资 产阶级政权的作用,因此,要想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就必须进行“阵 地战”,而不能像俄国那样进行机动战,因为“在俄国,国家就是一切, 市民社会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化;在西方,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得当, 国家一旦动摇,稳定的市民社会结构就会显露。国家不过是外在的壕沟, 其背后是强大的堡垒和工事”,因此,要想突破他们的思想枷锁,形成新 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就必须通过深刻的研究市民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认清其所起的作用,然后采用"西方唯一可行的阵地战”,通过不断的教育 来完成。
1891年1月23日,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小 职员家庭,家境贫寒,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读完都灵 大学。在大学期间,1913年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大 学毕业后,担任都灵社会周报《人民呼声报》主编。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兰西响应列宁“变帝 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发动都灵工人举行 反战武装起义,在工人中赢得威望,被选为社会党都 灵支部书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革命运动空前高涨, 工人和农民决心要走“俄国人道路”。1921年1月21 日意大利共产党成立。葛兰西是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2年5月,葛兰西作为意共代表当选为共产国际执 委会书记处书记。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要点
(一) 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夺取并掌握政权无疑是最重要 的一步,政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治上或经济上的领导权,它 还应该包括文化的领导权。马克思以来的无产阶级理论家 大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对政治和经济领导权的获取上,忽视 了对文化领导权的占领。葛兰西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把它作 为其哲学的最终指向。他说:“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 ’”,这里的“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指的就是文化领导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