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科学生“第三次学习”的指导

合集下载

【教学论文】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技巧

【教学论文】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技巧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技巧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高三历史备考复习是决定高考成绩优劣的关键时期,也是许多同学感到不知所措、疲于应付的阶段。

或者被动地听课做题,造成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点线面的联系不够灵活;或者“跟着感觉走”,翻课本、练模拟,从而造成自我感觉良好、但高考成绩不佳的结果。

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要想在复习中出效率、有收获,使考试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我们务必要重视和掌握临考前复习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果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指导高三历史复习的经验,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学生要树立以自身为主体的学习观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成功的内因也是学生自身主动地获取和运用知识。

因此,在高三最后一轮复习中作为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自身是学习主体的正确观念。

学生不能够一味依赖教师将知识塞进自己的脑袋,而应该主动的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吃掉”并“消化吸收”,将书本的知识和做题方法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并应用自如。

如不然,耗费再多的时间再好的技巧也换不来高考的成功。

二、学生要夯实基础,科学统筹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建立在丰富的基础知识之上,再深再难的题目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根基作用。

离开了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

高考试题年年要变化,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就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对历史概念、基本史实各种图表等基础知识要一一弄清,达到真正理解,融会贯通。

随着前两轮复习的结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有所提高,因此在三轮复习中很多学生盲目陷入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再现的重要性,容易导致三轮复习中基础知识出现松动和遗失,造成高考中的知识性失分。

因此在三轮复习中仍然要注重夯实基础,主要目标仍是查漏补缺,巩固前期复习成果,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准确化、系统化。

高一历史学习的三大指导方法

高一历史学习的三大指导方法

高一历史学习的三大指导方法历史学习是高一学生必须学习的核心学科之一。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循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以下介绍三个指导方法,有助于提高高一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

一、阅读理解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阅读。

高一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章、记录、手稿等等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

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对历史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例子:1、仔细阅读仔细阅读是历史学习的关键之一。

学生需要注意文章中的每一个字眼、每个短句和长句中的每个逗号或句号等等标点符号。

认真阅读对于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非常重要,只有真正了解历史,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

2、制定计划高一学生在阅读历史时,需要制定学习计划,规划自己的时间。

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计划可以包括阅读时间、时间管理,还可以涵盖理解阅读材料所需的时间、记笔记和复习时间等等。

二、笔记技巧高一学生需要掌握笔记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记住所学知识。

笔记可以是口语记录、手写记录或电子记录,笔记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所学知识。

例子:1、要意深刻在代写笔记时,高一学生需要有意在头脑中思考材料和知识。

注意事项和关键信息。

在笔记中用重点词汇、符号、彩色笔等来强调所记下的知识点。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回顾所学知识,快速加深记忆。

2、分类总结遵循分类总结原则,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门别类。

在笔记中分成不同的类别,例如欧洲历史、美国历史、亚洲历史等,或者按重要性或主题代号。

分类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回忆相关知识或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历史实践历史实践是三种指导方法中最重要的一个,帮助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场地和文化胜地等实际场所,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打破理论和现实之间的隔阂。

例子:1、参观博物馆高一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文物、文化和背景,增强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各种历史事件和背景知识。

高考历史第三轮复习的策略与建议

高考历史第三轮复习的策略与建议

高考历史第三轮复习的策略与建议高考历史第三轮复习的策略与建议现在距离2012年高考只有二十多天了,随着高考的日益逼进,各地各学校的高三学生都已进入第三轮复习阶段。

这是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拿破仑说过“胜败决定于最后五分钟”。

由此可见,最后这一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每一位莘莘学子的命运。

但是,往往在最后阶段,学生们都容易表现出疲劳、困惑、焦虑甚至无所适从。

感觉以往比较清晰的知识点变得模糊不清了,对每个星期的强化训练也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对待了,不少学生因此自信有所削弱,对自己以往的复习方法和计划甚至有所怀疑,在学法和心理上出现比较严重的动摇和思想混乱。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建议同学们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一、做好高考模拟题强化训练。

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好每一道题,从审题能力到做题速度,再到字体、卷面,都应当注意到。

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做题往往不愿意做主观题;不注意字体和卷面,总觉得到大型、正规考试时注意就行了。

殊不知、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想改就难了,有这种毛病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改正。

不管哪个学科,都是这样,尤其是文科综合,更应注意。

还有些学生认为,如果上交老师批改的话,就好好地做,否则就随便应对付一下就行了。

如果是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强化训练,试题密度大,每份试卷老师都去批改,可能性不大,老师顶多批改几十份,发现问题后讲评时有针对性就可以了。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端正做题的态度,真正起到每次模拟训练的作用和效果。

二、回归教材。

一轮复习用了在六七个月的时间,周期长,二轮复习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三轮复习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周期最短。

复习周期长,掌握的知识就会出现复习后边忘掉前边的情况。

周期短就不容易遗忘,回归教材就是要解决“遗忘”的问题。

通过一、二轮复习教材和做题训练,同学们肯定清楚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陌生的,知道哪些内容曾经考过,将来可能还考,这样就会有针对性地复习教材,从而做到查缺补漏,即带着题眼去看书。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的计划和策略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的计划和策略

• 基于上述分析,在教学中,我们就应着力 做好以下两点: • 第一,注重对史实进行多元而深刻的理解 ,为灵活迁移运用这些史实解决具体问题 奠定基础。 • 首先,要对历史结论进行深入追问:‚该 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如何理解和认识该结 论?‛等等,而不能仅停留在记忆该结论 是什么的层面上。 • 其次,要学会透过现象,深入揭示其背后 所反映出的本质和规律。
在三轮复习中只要我们师生密切协作,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能端正态度, 摆正心态,增强自信心,用平常心去看 待高考,就能真正在高考中成为胜利者。
• 了解试题的变化趋势,利于我们的备考 与之俱进;同时,掌握其中的恒定不变 之所在,也能帮助我们提升备考的科学 性。通观这6年的试题,其中所考查的 基本能力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具体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准确理解题目情境,深刻揭示内容主旨 的能力。 • 2、深入理解、灵活迁移和创造性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逻辑论证和精当表述的能力。
2015年 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公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 式‛。 探讨。‛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 ‚指出其中(我国节假日的)一种变化趋势并
• 纵观这些试题考查的演变过 程,其中的变化主要是:
• 1、试题内容(素材)呈现方式 的变化。 • 2、思维视角的变化。 • 3、作答要求和难度的变化。
的比较。
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太和殿与英国王宫、首相官邸 ‚提取(图片)材料中的信息,从建筑和政治 建筑风格之间的比较。 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2014年 关于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目 ‚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 录‛。 由‛。
关于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的两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 幅‚教材目录‛。 原因。‛

高三历史的三轮复习浅谈

高三历史的三轮复习浅谈

高三历史的三轮复习浅谈高三历史的三轮复习浅谈第一轮是进行单元复习。

它是高考复习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由于一切的运用、能力都源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控,所以复习中要扎扎实实走,忌赶进度,忌煮夹生饭。

在课堂教学中,第一扼要讲述本单元的阶段特点和发展线索,然后采取问题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掌控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要到达的目的是:掌控各单元的主干内容、整理知识体系和层次脉络、概括重点知识的结构、总结主要知识的规律,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每节课后都要布置一定量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题量不要太多,关键要有代表性。

每一单元终止后,都要利用一节课考试以检查复习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以尽快补偿。

这样踏踏实实地进行第一轮单元复习后,基本上使同学们对书上的内容,从知识和能力上有了较好的掌控。

第二轮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

文科综合考试十分强调知识的专题性,不管在客观题还是主观题中,触及历史的试题基本上是以专题的情势显现,所以专题复习特别显得十分重要。

它要求我们打破教科书原有构架,重建专题知识体系。

具体表现为:超出教科书限制,打破模块界限,形成历史发展阶段的知识结构,并查漏补缺,多方位知道历史知识;开阔注视历史发展进程的视野,增强知道和研究历史的角度意识,多角度调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答题技能,提高答题技能。

比如,对古代史的专题构建上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大专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这样使知识的系统性更强,在大专题下设置小专题,以古代政治制度为例,下面可设:独裁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小专题;又如,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专题下,可设三个小专题: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同样,在专题复习进程中,也会通过练习和考试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测复习的成效。

通过专题复习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的整合,对基础知识的再巩固和再提高进程。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
二、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培 养 思维 能 力
爱 因斯坦说过 :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 如果教师 通过设疑 , 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 , 从而刺 激学 生 强烈 的好奇心 , 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 例如 , 讲《 美 国内战》 前, 教师首先设 疑 : 八 十年代 美 国民意测 验 结果 , 开国以来 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 的是林肯 , 出 身平 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 民心 中有如此崇 高的威 望? 大家知道《 汤姆叔叔的小屋 》 这部作 品吗? 那位伟 大 的林肯 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 “ 一 部书导 致 了一场战争” , 那么这部 书导致 了什么战争 呢?它 的原 因、 性质、 结果如何 呢?同学们带着这些 问题 自 己去 认 识 、 分析、 概 括 和评 价 , 这 样 便 激 发 了学 生 的 思维 , 教学效果较好 。
教研视 点

浅 谈如 何教 金学 生学 习历史
■ 洪 靖
“ 授 之 以渔 ” 是我 国历代教 学的经验结 晶 , 从 现 代教学论来认 识 , “ 教学 ”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 教, 学生如何学 , 教师 只有 让学生 自己学会读 书 , 教 会学生学习 , 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 。 只有 掌握学习方法 , 才能步入攀登科 学顶 峰的阶梯 。 在平 日的历史 教学中 , 我 进行 了一些探 索 , 摸索 出了“ 把 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 的教学模式 。 实 践证明 ,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

体 系的崩溃和太平洋战争 的爆发埋下伏笔 ,使 学 生 了解帝 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

2 . 要把握好度 . 难 易适 中
太容易会流于平淡 , 学生不屑于回答 , 更 无助于 启发思维 , 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 , 所以设 疑要难 易适 中, 循 序渐进 。

浅谈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浅谈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3禾用插 图、 _0 史料 , 再现历史时空 。课本 中的彩 图 , 插 图大多来源 于照片或绘画 ,在讲解 时随 口指 出其来 源, 引导学生关注 。如在 讲《 义和 团战士在练武》 义 和《 和 团在北京街头 》 , 时 我强调指 出这分别 是当时 的记者 和英 国传教士所 摄 , 并非后人杜撰 。史料 的作用也不可 忽视 , 它们都具有不 可替 代 的历史真实性 , 且大多史 并 料前有 , 号 为重点 内容 , 需透彻掌握。若材料本身 阅读
运用 。
三 、 论 与 建 议 结
通过近两个月 的学 习 ,我所 教学生们 的垫球 水平 有 了很大提 高 ,技术上 已远远超 过了其他班学生们 的 水平 。 在我校排球友 谊赛 中 , 我所教 的三个班分别获得
确的垫到位置 ,要考虑到截击对 准球 、抬臂角度 的大 小, 弧度 的高低 , 速度 的快 慢 , 位的正歪等诸多情况 。 方

但通过距 网不 同远 近 , 身体不 同姿势 , 有支撑点 和失去 支撑 点的情 况下进 行严格训练 , 不断 的总结经验 , 丰富 感性认识一定会促进 垫球 技术的尽快掌握提 高和熟练
关键词 : 史; 历 课本 ; 影视 ; 文学作品; 才能 中图分类号 : 6 24 G 3.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6 4 9 2 (O 2 0 — O 1 0 17 — 34 2 1 )5 0 9 — 2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 国现代 化建设对 教育的客观要 求, 是培养新世纪社会新型人 才的需要 。实施 素质教育 的过程实 质上是创造 和利用一切有利条 件 ,使受教育 者 能够 主动地 学习 ,并 内化为 自身 的较 为全面 的素质 的过程 。 社会 的发展对 中学教育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 传 授知识 和培养能力都是学校教育 的基本 任务 ,缺一不

浅谈历史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浅谈历史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浅谈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授知识,授之以法。

"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里,我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

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加强记忆的思维方法,。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有以下几种: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点面比较等。

如讲东汉的历史,可与西汉王朝的发展经历进行比较,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就背景、结果进行比较;如俄国彼得一世与中国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同分析综合能力,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

还可由点到面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挥历史教学古为今鉴的作用。

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将历史知识按专题进行有机地排列组合,就能增强记忆,需要时可信手拈来,驾轻就熟。

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纵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依存关系。

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

2019中考历史三轮复习策略指导篇

2019中考历史三轮复习策略指导篇

2019中考历史三轮复习策略指导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考历史三轮复习策略指导篇考查的内容,既有中国史、世界史、乡土史,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复习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同时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首先教师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讨,了解近三年的考试状况,明确中考的内容、动向及考试类型的变化。

一轮复习:系统复习。

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课本是复习备考的依据,但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

明确复习的要点、难点、疑点,以读、议、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及时思考自查,找出自身的弱点和肓点,为系统理顺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提供了依据。

如中国近代西方侵略的重点事件可归类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引导学生分别从每次战争爆发的背景、条约的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及其结果等方面进行纵横分析比较,归纳出战争及条约不同、相同之处,延伸世界的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而中国近代化探索务必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问题的理解,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可根据相关的图片或史料分析出中国近代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背景、内容、影响、特点及其它们之间联系与不同之处等等。

通过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近代化的探索全过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引起了中国人民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人民开始了抗争与探索”,说明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因果关系。

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挖掘出事件之间的规律,对学生理解、归纳、概括问题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轮复习:专题归类。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还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第二阶段,老师把第一轮复习的知识分类以专题形式进行归纳总结,纵横串联,分析比较对照,突出事件的相同点、突破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

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历史是一门有深度、有厚度的人文科学,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初中历史课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原因、结果,从而培养他们对人类文明、社会次序、国家命运的投入感和担当感。

因此,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成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

一、创设情境,启发兴趣学生往往对抽象的历史概念与单调的历史事件感到枯燥和无聊。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尝试从生活情境切入,从真实的故事、人物以及身边的历史遗迹,让学生感性的获取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代帝国时,可以邀请历史爱好者,向学生展示一些古代文物、器具等,并讲述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文化内涵;或者通过观影、游学等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

二、贯彻“因材施教”,多元化授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

例如,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学科背景等因素,选取适合的史料、图片、视频等教育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在课后作业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写作、阅读、研讨等,以期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启发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课堂授课和作业布置中,我们应该创设了许多启发性问题,并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如何推断事件原因,如何预测事件结果,如何评价事件后果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和认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安全的思考空间。

四、感性认知,注重审美教育历史是一门文化学科,其价值观和审美观是历史文化的生动体现。

通过延伸历史教育,我们也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历史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的艺术作品、诗歌、乐曲等,让他们通过感性的方式体验历史文化的内在性质,增强学习过程的美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历史的爱与尊敬。

浅析历史学科学困生转化策略

浅析历史学科学困生转化策略

浅析历史学科学困生转化策略历史学科学困生是指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兴趣缺乏、成绩下降等问题的学生。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摆脱困境,提高历史学科学习成绩,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力,需要采取一系列转化策略。

首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组织历史实地考察、引入历史影视资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第三,注重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

历史学科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所需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

历史学科思维包括识别和分析历史相关信息的能力,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推理和解释的能力,以及历史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案例分析、历史资料阅读、历史论文写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历史观点的形成能力。

第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关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包括对历史故事的情感投入和态度培养。

历史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思考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观。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人物的价值观和行为,开展历史人物评价和榜样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人格。

第五,注重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科不仅有学科知识,还有学科能力。

这包括历史研究能力、历史分析能力、历史材料处理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历史研究小组、组织历史学术会议、设计历史研究课题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学困生的转化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包括关注学生学习动机、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培养历史学科思维、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高三历史计划开展三轮复习,几轮复习环环相扣,下面我依次介绍,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轮复习的备考高三的三轮复习,我们把重点放在第一轮的基础知识复习巩固上,此阶段我们依据教材,以讲全讲细讲透为原则,不赶进度,不求速度,引导学生对应课标狠抓基础知识,吃透教材,夯实学科基础。

复习时尤其注意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从整体到部分,从阶段到单元再到每一课,力图让学生首先从宏观角度去把握历史,再从微观去认识历史,从后来的实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也加强了,具体我们是这样组织的:1、调整复习计划,精细化落实。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我们组综合各种情况,认真讨论制定一轮复习计划,并适时的进行调整。

放慢一轮复习的进度,注重落实双基,为学生接下来二轮、三轮复习打好基础。

2、落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不需打乱教材原有的顺序,脚踏实地地落实单元复习。

我们要求学生一遍遍细致地看书,把握好教材重点和非重点,明确章节的考点,完成一轮教辅书的练习。

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整理学习笔记,同时建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理清线索,抓住主干。

用树状等思维导图边写边阐述知识体系。

3、识记与练习齐头并进。

每堂课至少抽十分钟进行背诵识记,然后老师提问知识结构或者单元主题阐述。

以此增强复习的导向性,课堂中老师做到精讲、少讲,针对一轮复习学生手中试卷较少的实际情况,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经过商议通过年级征订了《2015---2019五年高考真题分类集训》,与一轮复习相配套使用,既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也在一轮复习阶段一定程度提高了学生答题能力。

二轮复习的备考元月全市联考前后我们进入第二轮复习,由专题复习转向通史复习。

这个阶段由于打乱了原有的模块体系,按时间顺序整合好像无本可依,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一时难以适应。

春节过后由于疫情冲击,对二轮复习计划又做了微调,我们的具体做法为:1、精准备考,制定详细的周、节复习计划针对一轮复习计划中计划落实还不够到位、前紧后松等问题,备课组在二轮复习中严格落实周和节教学计划,这样做既提高了复习的时效性,又为接下来的第三轮复习赢得时间。

历史学科学生学习策略指导

历史学科学生学习策略指导

历史学科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历史学科学生学习策略指导1、教师必须给学生指出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培养能力为主,使学生认识到死记硬背是跟不上高中的学习的,使学生抛弃初中形成的定性认识,有勇气有决心迎接高中学习的挑战。

2、教师要消除学生的投机心态。

学生老是以为学习方法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得到它,就好像是获得灵丹妙药,即使不去努力也可学好历史。

这是认识的误区,其实学习方法很普通,关键是在于落实。

3、教师要对给学生作专门的学法指导。

如读史公式:理解+记忆+运用理解:就是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记忆,这样知识才能活。

记忆:在理解基础上,抓住历史事件的特征进行记忆,运用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进行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然,最后的落脚点是运用,只有对知识进行运用,才能真正消化知识,锻炼能力。

4、做好常规学习工作。

学法再好,关键还是在于落实,这是学习中的最重要。

这些常规工作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及时复习(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等),课后练习,课堂的笔记等。

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落实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效益。

指导初一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首先,还是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环节,虽是老生常谈,但做好这三步,确是至关重要的。

课前认真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要讲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有一个简单了解。

另外,学生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

课上应勤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很多同学开始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因害羞或胆怯而不能积极举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习惯,惰于思考和回答了。

在听讲时还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除了老师的板书以外,还要培养对一些重点内容作记录,如老师多次重复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

“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及复习策略总结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及复习策略总结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及复习策略总结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及复习策略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下面我将总结一些适合高三历史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学会合理规划时间高三学习任务繁重,学生需要合理规划时间,将历史学习的时间安排在自己最有精力和状态的时间段。

同时,要合理安排历史学习时间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三期间,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定时复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做好笔记等。

定时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点,提高记忆效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做好笔记可以帮助复习和回顾。

3. 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在高三历史学习中,需要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包括朝代及其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地理等。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教科书、参考资料、欣赏历史文化作品等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4. 注重对历史思维方法的培养历史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知识点,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方法。

历史思维方法包括历史综合分析、历史比较、历史归纳和历史评价等。

可以通过参加历史学习班、参加历史思维训练等方式培养历史思维方法。

5.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在高三历史学习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考技巧。

同时,要注意查漏补缺,及时复习巩固错误题目的知识点。

6. 善于总结归纳高三历史学习中,要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点,将大量的历史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架构。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7. 多参加历史课外活动参加历史课外活动是巩固历史知识和提高历史素养的有效方式。

可以参加历史研究小组、历史竞赛、历史讲座等,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总之,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及复习策略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历史思维方法,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善于总结归纳,参加历史课外活动等。

初中历史三段式教学法尝试

初中历史三段式教学法尝试

初中历史三段式教学法尝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了解能力是历史课堂的基础。

在教学的第一段,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展示一张关于明朝时期的画卷,让学生观察画卷中的场景,然后导入讨论明朝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以培养学生对明朝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第一段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讲述的形式介绍知识点,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并帮助学生记忆和了解关键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

然后,在第二段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和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针对明朝时期,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明朝最后会灭亡?”或“明朝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思考和交流,深入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辅导他们如何进行逻辑思考和证据分析。

在第二段教学中,学生将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第三段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和项目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和创新性思考。

学生可以自选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和调查,并撰写一份综合性报告。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访谈专家以及查找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料来收集信息,并运用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并鼓励他们进行信息整合和创新性的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段式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的结合,学生既能够获得历史知识,又能够运用和拓展历史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继续探究。

历史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历史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历史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一、课堂教学渗透学法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学法指导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于这一环节。

第一,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

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例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特点以及它们留给后人的共同历史教训”这一问题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一问题并不要求我们将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只要求弄清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特点”一词在这里含义较空泛,乍看起来不易捉摸其具体内容,如果我们运用分析法、从四个历史事件的性质、目的、作用、影响、意义等方面去考虑它们各自的特点就十分清楚了:1、太平天国运动是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是爱国的、进步的。

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大大便利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义和团运动是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它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加速了这个腐朽王朝的崩溃。

4、辛亥革命是一项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使人民获得政治、思想上的解放,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说明,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

”第二,学生对历史认识能力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即知识、方法和理论。

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就需要在这三方面有序进行。

首先,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创造提供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天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学科学生“第三次学习”的指导【摘要】:在平时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重视学生上课听讲、课后作业的“第一、二次学习”外,还应重视学生课外的“第三次学习”。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对学生“第三次学习”的指导。

使学生从乐于学、到学会学、最后达到恒于学。

使“第三次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有效补充和拓展,高中历史知识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和应用,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并实现自我成长。

【关键词】:学生第三次学习指导《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即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学习。

鉴此我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上课听讲”是“第一次学习”,“课后作业”是“第二次学习”,课外学习是“第三次学习”。

在平时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第一、第二次学习比较重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第三次学习”不够关注。

第一、二次学习是获取知识技能的关键一环,第三次学习则是第一、二次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对知识技能的提升和应用、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应关注课内外,三次学习都重视,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本文试从明确意义使学生乐于学、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学、及时评价使学生恒于学三方面探讨学生“第三次学习”的有效性。

1.明确意义——使学生乐于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动机不仅局限于学习的兴趣,更多的是来自于学习的意义。

所以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第三次学习”的意义,只有当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才会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快乐的学习才是持久高效的。

1.1 “第三次学习”可以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已获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并能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第三次学习”,还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推动受教育者不断地去探求知识,刻苦地学习,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以及开拓进取的能力。

1.2“第三次学习”可以使教师从中及早地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

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个人的志趣、爱好、特长以及各种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现。

因此,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如阅读、写作、演讲、交际、竞赛等能力),并及时培养和训练,防止人才的埋没。

1.3“第三次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环境,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认识他人、评价他人、学会与人交往。

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接触各种人,应付各种环境做好准备,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认识社会打好基础。

2.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

对学生“第三次学习”的指导,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2.1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型学习。

探索型学习以钻研、探讨为主,教师根据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分期向学生推荐书籍组织课外阅读、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指导课外阅读。

由于学生中大部分对历史书籍不感兴趣或不知道读什么样的历史书,老师要先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告诉学生阅读资料的源泉有个人藏书、学校图书馆的资料、网上资料等;课外阅读能拓展知识面增强文学底蕴提高理解与写作水平;阅读的方法要由浅入深、由少及多、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并特别注意知识的积累,做好阅读札记、写读后感或与同学交流等。

接着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分期推荐书籍。

先推荐一些浅显且有兴趣的一些书籍如人物传记(毛泽东、华盛顿、爱因斯坦等)、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等、报刊杂志如(《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半月谈》)等,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再推荐与教材紧密相关的历史著作如《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回顾》、《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等,最后推荐历史文献(如《资治通鉴》、《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全国工业复兴法》)、本地区的地方史研究著作等等。

学生按照老师推荐的书进行阅读,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一些知识性、哲理性的内容,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页码等)、写好读书心得(既可三言两语、也可长篇大论,但必须是有感而发),并定期进行读书和写读后感比赛,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通过阅读和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宽了知识面、巩固和深化了课堂学习内容。

辅导研究性学习。

结合区里每年度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开展研究性学习,启发与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的生活里发现问题,发现不足,并寻找解决和改进的方法,从而筛选出研究课题。

选择课题时,口子要小、切入点要新,这样容易把课题做成功且能赋予课题深刻的时代意义。

如有位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看到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府治从临海迁至椒江。

发现问题,为什么撤地建市后府治要从临海迁至椒江?有何意义?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他为主几位同学自愿组成了一个台州地方史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从撤地建市看台州地理结构与历史文化结构形成的关系》、研究方案。

研究过程既分工又合作,甲同学负责了解有关台州文化研究的背景。

如叶哲明先生的《台州文化发展史》、周琦先生的《台州海外交往史》、连晓鸣先生的《台州文化特色初探》等地方史著作,侧重描述目前台州的历史文化特征,因而指导学生试着从宏观的角度对台州的历史文化结构作粗陋的探析。

乙同学负责了解台州府治发展历史,大致是从章安--大固山麓—椒江也就是沿海—内陆--沿海这样一个变迁历程。

丙同学负责考察台州的地理结构,发现其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雁荡山、括苍山、天台山三面断南截北,内部则呈三级跳形式,山——平原——海洋。

丁同学负责台州历史文化结构的形成及与地理结构的关系,发现台州人的性格既有山的特征又有平原及海滨的特征。

由于表现强度不一样,山民式的“台州式硬气”表现得稍为明显。

还对台州8个县市乡镇地名作一统计,大致可列为以岭、岙、坑、溪等名称为代表的“山地、谷地文化”,以河、泽、湖、桥、渡、坞、埠等名称为代表的“平原内河文化”,以门湾、屿、礁、琅等为名称的“海洋文化”。

可见台州历史文化结构的确与其地理结构密切相关。

最后组长综合分析撰写论文:台州撤地建市后府治从临海迁至椒江这一举措决不是纯粹的行政迁徙,而与台州所处的地理结构及历史文化结构有关。

指出台州的发展,必须考虑在历史文化基础上,以谷地平原文化为依托,开拓海洋文化,打开一个海上台州的全新局面。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多鼓励、多督促,鼓励他们探索的信心和毅力;督促他们按研究方案落实不能半途而废。

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资料的搜集、整合、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与方法,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2.2指导学生进行竞赛型学习。

竞赛型学习以评比、竞赛为主,开展历史故事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专题辩论等活动。

举行历史故事演讲比赛。

它既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能较好地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历史故事演讲题材非常丰富,教师先强调历史故事取材的真实性,然后让他们自己组织语言,有感情地讲出来,最后让学生听众评出优胜者。

例如举行“邓小平的故事”比赛,学生讲的内容个个都不同,个个都声情并茂,脍炙人口。

这种同题异构的故事会学生愿意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课外知识,也深化了课堂内容。

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演讲以及欣赏能力。

开展历史知识竞赛。

竞赛是一种能迎合学生心理、很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往笔试的竞赛比较枯燥乏味,我试着模仿“开心辞典”形式,主持人和应战者都自愿报名,没参加的同学就作为观众。

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课外知识为辅,按层次设计。

分三轮竞赛,第一轮课本基础知识,第二轮课本综合知识,第三轮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

设置些简单的奖品如学习用品小饰物小零食等。

这种竞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敢于挑战的勇气、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不上中央台也能享受中央台般的快乐。

教师则是巧妙地复习和考查了课本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组织专题辩论赛。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好辩论的内容和辩论的形式。

内容要结合教材,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状况,选择一些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而又让学生能说且敢说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以《中英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我们设计的辩题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否可以避免”。

正方(不可避免)反方(可以避免),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有很多历史知识可能未曾学过,教师要引导他们查阅有关的资料。

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再历经几个回合的辩论,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与表达、应变、逻辑推理等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主动而又愉快的学习过程。

2.3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型学习。

鉴赏型学习,以参观、欣赏为主的活动。

它的活动形式有观赏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参观博物馆、地方特产企业等。

观赏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

历史题材影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形象化的描写,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帮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强化感知,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及收看中央10套百家讲坛节目、历史纵横栏目等,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时,组织观看《走进毛泽东》,学习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组织观看《甲午风云》、《百年沧桑》等,并及时开展写“观后感”、“历史影视剧评论征文”、“品片断”、“讲述影视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观后活动,指导学生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题材影视信息,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要敢于向权威挑战,要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学会在学习中选择,在选择中否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组织参观访问。

是指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实物展览馆实地参观,以及去访问历史名人后代、熟悉某个历史阶段情况的老人。

在黄岩参观访问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如黄岩名人馆、黄岩柑橘博物馆、黄岩沙埠瓦瓷窑、黄岩双宝珠塔、黄岩模具厂、吉利集团、黄岩茅畲小学(现逸夫学校)、黄岩平田乡桐树坑村等。

在讲述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就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茅畲平田等抗日旧址探寻黄岩人民抗战的历史踪迹,使学生了解到黄岩茅畲小学、黄岩平田乡桐树坑村,分别为黄岩县委、台州市委的旧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领导黄岩、台州人民,坚持革命斗争,并为浙南、浙东二支人民武装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黄岩、台州的革命摇篮和“黄埔军校”。

参观考察后,写观后感、采访报告。

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实,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不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开拓视野、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