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强夯施工质量通病现象、原因及应对措施
序号
现象
原因
应对措施
1
夯坑周边隆起超过20cm
1、场地湿软
2、夯能过大
1、利用夯坑加快水分排出后再推平夯打
2、合理降低夯能
2
夯坑出水将坑底泡烂
地下水位太高或局部土体含有游离水
设置降水井抽排水,停止夯打,将水舀干或抽干,并且清除坑底烂泥,隔断时间再夯
3
坑底及夯锤倾斜
地质不均匀,夯机站位不平
在夯坑处填料补平夯坑,夯机站位垫平
夯锤夯击时左右偏移
1、吊机稳定性不够
2、吊机站位不平
3、场地湿软
1、臂杆装支腿加强稳定性
2、移走吊机用土或胶合板垫平
3、加快土体水分排出后再打
因地下水位高、回填土层松散、薄且有软弱下卧层
在确保安全、不吸锤等前提下,尽量朝原方案的目标施工,待地下水位沿夯坑排出,施工完第二遍点夯后再补打第一遍夯点
6
夯沉量过大
1、夯能太大
2、土质变差或软弱下卧层埋藏浅
1、适当降低夯能增加夯击次数,但击数不宜超过15击
2、换土或填碎石
7
夯坑吸锤导致提锤困难
1、排气孔不通畅,锤底产生负压
2、锤边产生的空腔被土封闭,提锤时产生负压
1、打通锤上的排气孔
2、提锤前用锄头、钢钎等工具沿锤边捅开密封的土体。
强夯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措施
强夯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检查锤重和落距,单击夯击能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夯击前,应对夯点放样并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原始记录应完整、齐全。
4、在强夯区四周要设置醒目的危险警告标志和安全管理措施,坚决不允许行人和非施工车辆进入强夯区,以确保操作员过往行人和车辆等的安全。
5、施工前应对强夯段落进行核查,确保采用强夯路段远离建筑物至少50m 以上,减少对临近建筑的影响,同时应根据施工情况,采取隔振、防震措施消除强夯对邻近建筑物的有害影响。
6、路基强夯处理区四周挖排水沟及截洪沟,如遇雨季施工,以防雨水长时间浸泡强夯施工现场。
另外强夯施工时挤出的水可利用排水沟汇聚后用抽水机外排。
7、严格按照设计及试夯参数进行施工,夯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准确,如夯坑内有积水须用泥浆泵排出。
8施工顺序从边缘向中央,夯机直行后退施工。
夯击应满夯,夯印彼此搭接,不留空档。
9、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
10、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
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
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
11、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
12、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
13、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
地基处理方法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地基处理方法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Ⅰ、换填垫层法常见质量问题1:接槎位置不正确,接槎处不密实。
预防措施:接槎位置应按规范规定位置留设;分段分层施工应作成台阶形,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0.5米以上,每层虚铺应从接槎处往前延伸0.5米,夯实时夯达0.3米以上,接槎时再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常见质量问题2:不按规定进行压实系数及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第1条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1250px,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
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Ⅱ、强夯法常见质量问题1:夯实过程中无法达到试夯时确定的最少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击不密实。
预防措施:在饱和淤泥、淤泥质土及含水量过大的土层上强夯,宜铺0.5~2.0米厚的砂石,才进行强夯;或适当降低夯击能量,再或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常见质量问题2:强夯后,实际加固深度局部或大部分未达到要求的影响深度,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措施:1、强夯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对存在砂卵石夹层的可适当提高夯击能量,遇障碍物应清除掉;锤重、落距、夯击遍数、锤击数、间距等强夯参数,在强夯前应通过试夯、测试确定;两遍强夯间,应间隔一定时间,对粘土或冲积土,一般为3周,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的土层,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
地基强夯施工作业风险控制专项措施
地基强夯施工作业风险控制专项措施前言地基强夯施工作业是常见的土壤改良方式之一,具有施工时间短、投资小、效果明显等特点。
但是,地基强夯施工作业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施工后期清理等方面,提出地基强夯施工作业风险控制专项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施工前期准备1.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审批地基强夯施工方案的制定,要根据现场情况、地质勘探结果、相应标准及安全规范等,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避免违规操作。
2.场地准备在施工前期,应对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并做好标记。
清理现场陷阱、障碍物、与施工有害的物体以及检查现场施工区域的安全状况。
清理时应妥善处理现场垃圾等危险物品,避免影响施工。
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1.对施工现场的封闭及标识在施工现场周围搭建围栏,并张贴相关的安全标志,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对封闭区域存在的危险进行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注意安全。
2.人员保护施工人员应要求佩戴头盔、防护服、防护眼镜、手套、耳塞、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同时,禁止无关人员随意接近施工现场。
3.设备的安装、维护与保护施工现场的主要设备应经过严格检测,所有设备必须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保养设置有定期检查的制度,当有问题出现时,应及时停机进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4.应急预案的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及时采取措施,变危险为安全。
施工后期清理1.施工现场的清理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将施工现场清理,减少因施工造成的危险。
施工现场道路、设备、建筑物和其他物品应进行检查和清理,妥善处置产生的废弃物。
2.工程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地基强夯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验收工程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工程的质量状况进行评定,确保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总结在地基强夯施工作业中,因为涉及到人员、设备以及制度等方方面面,施工安全风险极高,必须通过风险控制管理来规避这些可能的隐患,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果,使人们能够更加放心使用。
强力夯实加固地基质量通病防治
强力夯实加固地基质量通病防治强夯法(强力夯实法)是一种软弱地基深层加固方法,其有效加固深度随夯击能量增大而加深,它是利用不同重量的夯锤,从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来处理地基的方法。
它适用于砂质土、粘性土及碎石、砾石、砂土、粘土等的回填土,以提高地基的强度,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
7.4.1 地面隆起及翻浆1.现象夯击过程中地面出现隆起和翻浆现象。
2.原因分析(1)夯点选择不合适,使夯击压缩变形的扩散角重叠。
(2)夯击有侧向挤出现象。
(3)夯击后间歇时间短,空隙水压力未完全消散。
(4)有的土质夯击数过多易出现翻浆(橡皮土)。
(5)雨期施工或土质含水量超过一定量时(一般为20%内),夯坑周围出现隆起及夯点有翻浆的现象。
3.防治措施(1)调整夯点间距、落距、夯击数等,使之不出现地面隆起和翻浆为准(视不同的土层、不同机具等确定)。
(2)施工前要进行试夯确定:各夯点相互干扰的数据;各夯点压缩变形的扩散角;各夯点达到要求效果的遍数;每夯一遍空隙水压力消散完的间歇时间。
(3)根据不同土层不同的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操作方法(连夯或间夯等)。
(4)在易翻浆的饱和粘性土上,可在夯点下铺填砂石垫层,以利空隙水压的消散,可一次铺成或分层铺填。
(5)尽量避免雨期施工,必须雨期施工时,要挖排水沟,设集水井,地面不得有积水,减少夯击数,增加空隙水的消散时间。
7.4.2夯击效果1.现象强夯后未能满足设计要求深度内的密实度。
2.原因分析(1)冬期施工土层表面受冻,强夯时冻块夯入士中,这样消耗了夯击能量又使未经压缩的土块夯入土中。
(2)雨期施工地表积水或地下水位高,影响了夯实效果。
(3)夯击时在土中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波,破坏了原状土,使之产生液化(可液化的土层)。
(4)遇有淤泥或淤泥质土,强夯无效果,虽然有裂隙出现,但空隙水压不易消散掉。
3.防治措施(1)雨期施工时,施工表面不能有积水,并增加排水通道,底面平整应有泛水(0.5%一1%),夯坑及时回填压实,防止积水;在场地外围设围埝,防止外部地表水浸入,并在四周设排水沟,及时排水。
强夯施工进度保障措施
强夯施工进度保障措施强夯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于改良土层、加固地基,是在地表面通过冲击产生压缩变形,使土层达到理想的工程性质。
但同时强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施工进度、频率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强夯施工进度保障措施。
一、场地调查在进行强夯处理前,必须对场地进行调查,确定土层特性、承载能力、压缩性等参数,以及基础情况。
在场地调查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土层参数:通过取样、试验等方法,测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包括质量密度、干密度、孔隙比、含水率、压缩模量、抗剪强度、及角内摩擦角、内聚力等。
2.地下水位:影响土层稳定性。
3.建筑基础:影响强夯效果和施工进度。
4.环境效应:如附近地质环境、周围建筑物、交通条件、管线等情况。
二、设定施工计划根据场地调查结果和强夯处理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确定强夯作业面积、强夯频率、强夯次数、强夯区域等,确保施工进度合理、效果优良。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场地实际情况2.强夯施工机械配备情况3.强夯施工技术要求4.强夯施工安全要求三、管理施工现场强夯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保障施工进度的关键。
完善的管理措施可以减少人员和设备的损伤,保证施工进度。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人员管理:包括招聘、文件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
2.设备管理:对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及更换管理。
3.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检测、验收等质量管理。
4.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的管理及危险源管理。
四、监测强夯处理后,必须进行监测,以了解处理效果和土层的变形情况。
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直到土层达到稳定状态。
强夯后主要需要监测以下几个方面:1.土层变形情况:变形量、速率、方向等。
2.荷载变化情况:将变形量与荷载变化关联起来,以衡量强夯效果。
3.沉降变化情况:强夯后可能引起地表沉降,需要及时监测。
五、总结强夯施工进度保障需要从场地调查、施工计划、管理施工现场和监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保障。
强夯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强夯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强夯施工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填土的加固和压实。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强夯施工还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施工重点难点分析1.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是影响强夯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地基层土质疏松、含水量高或者存在杂质等情况,都会导致土层的抗力不均匀,进而影响强夯施工的效果。
2.施工空间狭小:有些地区或地段的强夯施工场地空间有限,甚至仅有几平方米的面积,这就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施工噪音和振动:强夯施工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和振动,对周边环境和设施可能造成影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保护。
4.施工节奏受限:强夯施工速度较慢,尤其是对大面积的填土工程来说,需要多次夯实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这就限制了施工的进度和节奏。
5.施工质量控制:强夯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夯击的均匀性和土层的压实度,而这需要合适的夯击能量和落锤的落差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给施工带来了难度。
二、应对措施1.地质勘探与设计:在开展强夯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层结构与土质情况,并通过工程设计进行合理布局和方案设计,对地基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理杂质、加固土质等。
2.施工场地的合理规划:对于空间狭小的施工场地,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协调,合理安排设备和材料的堆放位置,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噪音和振动的控制:采用降噪材料和设备,减少施工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振动传感器,及时监测振动程度,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和设施造成损坏。
4.施工节奏合理安排: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合理安排强夯施工的时间和夯击次数,确保施工进度的可控性,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质量。
5.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操作,合理控制落锤的落差和夯击能量,并进行现场检测和监控,确保夯击的均匀性和土层的压实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强夯施工重点难点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强夯处理质量保证措施
强夯处理质量保证措施强夯处理是一种强制挤压土壤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振实,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强夯处理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土壤评估:在进行强夯处理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评估,确定土壤类型、含水量、压缩性等参数,以便确定适用的强夯能量和强夯动作,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2.设计标准: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壤评估结果,设计适当的强夯处理方案,包括强夯层数、振动频率、均匀性要求等,确保处理效果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工作台和强夯机的调整:在进行强夯处理前,需要对工作台和强夯机进行调整,确保各部分的工作状态正常,以便实现精确的击打次数和能量输出。
4.强夯作业过程监控:在强夯作业过程中,需要对强夯机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击打次数、能量输出等参数的记录和分析,以及回弹测量等监测手段的应用,确保处理效果可控可测。
5.质量检测:在强夯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处理区域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静载试验等,以验证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处理结果评估和调整:根据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强夯处理结果评估,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采取修正措施,如增加处理层数、调整强夯能量等,以提高处理效果。
7.合理施工工艺:在进行强夯处理时,需要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顺序、驻扎时间、强夯机的停机位置等,以避免处理区域出现过度振实或振实不均匀的情况。
8.培训和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强夯机,并了解强夯处理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处理质量的保证。
综上所述,强夯处理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了土壤评估、设计标准、设备调整、过程监控、质量检测、处理结果评估和调整、合理施工工艺、培训和培训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强夯处理的质量保证水平。
强力夯实加固地基质量通病防治
强力夯实加固地基质量通病防治强夯法(强力夯实法)是一种软弱地基深层加固方法,其有效加固深度随夯击能量增大而加深,它是利用不同重量的夯锤,从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来处理地基的方法.它适用于砂质土、粘性土及碎石、砾石、砂土、粘土等的回填土,以提高地基的强度,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
7.4.1 地面隆起及翻浆1.现象夯击过程中地面出现隆起和翻浆现象.2.原因分析(1)夯点选择不合适,使夯击压缩变形的扩散角重叠。
(2)夯击有侧向挤出现象。
(3)夯击后间歇时间短,空隙水压力未完全消散。
(4)有的土质夯击数过多易出现翻浆(橡皮土)。
(5)雨期施工或土质含水量超过一定量时(一般为20%内),夯坑周围出现隆起及夯点有翻浆的现象。
3.防治措施(1)调整夯点间距、落距、夯击数等,使之不出现地面隆起和翻浆为准(视不同的土层、不同机具等确定)。
.(2)施工前要进行试夯确定:各夯点相互干扰的数据;各夯点压缩变形的扩散角;各夯点达到要求效果的遍数;每夯一遍空隙水压力消散完的间歇时间。
(3)根据不同土层不同的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操作方法(连夯或间夯等)。
(4)在易翻浆的饱和粘性土上,可在夯点下铺填砂石垫层,以利空隙水压的消散,可一次铺成或分层铺填。
(5)尽量避免雨期施工,必须雨期施工时,要挖排水沟,设集水井,地面不得有积水,减少夯击数,增加空隙水的消散时间。
7.4.2夯击效果1.现象强夯后未能满足设计要求深度内的密实度。
2.原因分析(1)冬期施工土层表面受冻,强夯时冻块夯入士中,这样消耗了夯击能量又使未经压缩的土块夯入土中.(2)雨期施工地表积水或地下水位高,影响了夯实效果。
(3)夯击时在土中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波,破坏了原状土,使之产生液化(可液化的土层).(4)遇有淤泥或淤泥质土,强夯无效果,虽然有裂隙出现,但空隙水压不易消散掉。
3.防治措施(1)雨期施工时,施工表面不能有积水,并增加排水通道,底面平整应有泛水(0.5%一1%),夯坑及时回填压实,防止积水;在场地外围设围埝,防止外部地表水浸入,并在四周设排水沟,及时排水。
地基强夯法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地基强夯法处理应注意的事项由于我国建设工程发展速度很块,这几年由于土地资源紧张,海边回填土或者山坡、山谷回填土造地的工程情况很多,为了不浪费、节约或者充分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建设、设计单位大多采用地基处理的方法利用起土方回填的空地,强夯法广泛应用于多低层建筑、油罐基础、设备基础、码头场地等,而且地基强夯处理比其它深基础处理、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经济实惠,可在工程中广泛采用。
一般要求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在180kpa~200kp a之间的地基承载力要求,结合本人工程实践,浅谈下强夯工程应注意或者注意控制的事项。
1、强夯前场地土层需稳定、固结:适用的强夯法回填土场地需先进行自然堆载预压,自然预压堆载时间,堆载时间要让土层稳定,处于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等要设塑料排水带砂井等排水竖井,总之在进行强夯或者强夯臵换前要使场地的土层达到自然固结或者预压固结。
2、适用范围:强夯法适用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强夯臵换法可适用高度饱和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对地基变形控制不严格的工程。
3、试夯确定地基承载力、参数、场地高程:地基强夯处理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
试夯后记录试验参数,夯点的累击次数,累计沉降量,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夯结束后一周至数周,要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以判定强夯设计、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试夯后也可确定累计沉降量,可以预估试夯后场地的水平高程、场地是否需要补土或者削土。
4、大面积施工前场地条件:施工前场地要进行平整,场地表面如果有巨大的孤石要先清除,笔者曾遇到一个工程,强夯场地表面有很多花岗岩巨石,工程技术人员都比较头痛,最后决定试夯后清除表面孤石并整平场地;试夯后确定是否需要补土或者削土,使整个场地强夯后的地面高程能达到设计要求,以免强夯后地面标高偏高或者偏低,偏高则需削土,偏低则需回填土或再做地基处理,两者皆造成建设成本增加和施工工期的延长。
强夯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强夯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强夯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于软土地区的地基加固和土壤改良工程。
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关于强夯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详细讨论。
1.强夯施工的重点问题:1.1施工地点的选择:选择适合强夯施工的地点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地质条件、荷载要求和周围环境等因素。
如果地质条件较差,或者施工地点周围有敏感地质结构或设施,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
1.2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施工效果和质量。
需要选用适合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的设备,如夯击质量高、频率可调、具有较大冲击力等特点的强夯机。
1.3施工前的检测与分析: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性质的检测与分析,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特别是对于土壤的黏土含量、含水量以及孔隙率等重要参数需要进行详尽的检测与评估。
2.强夯施工的难点问题:2.1地基的非均质性:地基的非均质性是强夯施工中最常见的难点问题之一、不同部位的土壤质地和力学性质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到夯击的效果和质量。
对于非均质地基,可以通过夯击点的间距调整、采用交叉夯击等方式来提高施工质量。
2.3施工期间的振动与噪声控制:强夯施工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可能对周围土地和建筑物造成影响。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如采用降低频率、减小夯击冲击力等方法。
3.强夯施工的应对措施:3.1合理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包括选择适合的设备、确定夯击点的布置和间距、调整夯击频率和路径等。
3.2增加监测与控制手段: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测与控制,采用现场观测、测量仪器监测等手段,及时了解夯击效果和质量,并进行调整和控制。
3.3加强环境管控: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施工期间产生的振动、噪声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采用降低夯击频率、采用隔音措施等方法减小振动和噪声。
总之,强夯施工在处理地基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强夯地基处理质量问题实例分析
强夯地基处理质量问题实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强夯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说明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大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引起注意,要具体问题具体应对,不要过分依赖经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强夯;地基处理;质量;验槽1、前言强夯法处理地基是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落下落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从而提高土的强度并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和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作用。
同时,夯击能还可以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强夯法开始时仅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以适用从砾石到粘性土的各种地基土,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和排水条件的改善。
本文以某强夯工程为例,分析其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供大家探讨。
2、强夯工程实例2.1工程概况某厂拟建一办公楼,要求地基土承载力180kPa,基槽开挖约2.0m,坐落在③层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状粉质黏土上,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地基需加固处理,设计处理采用强夯法,一是提高地基土承载力,二是消除地基土湿陷性。
2.2工程地质条件2.2.1地层地质勘察揭示,场地地面下20m内地层分布:①层:本层为填土,分①1杂填土和①2素填土两个亚层;①1层:杂填土,杂色,主要由生活垃圾混土组成;①2层:素填土,褐黄色,色暗,稍湿,主要由黄土状粉质黏土及粉土组成,含砖渣、灰渣等杂物;②层: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状粉质黏土,黄褐~褐黄色,含钙质条纹、铁锰结核、混砂砾和岩石碎屑,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
fak=120kPa,压缩模量4.0MPa;③层: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状粉质黏土,黄褐~褐黄色,含黑色氧化物及白色条纹,中密状态。
fak=150kPa,压缩模量6.0MPa;④层:粉细砂,黄褐、褐黄色,呈饱和,矿物组成以长石和石英为主,部分地段含砾石、黏性土和粉土,渗透性强,易产生流沙、涌土现象。
强夯地基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强夯地基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强夯地基作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加固方法,可以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东西螺紧凿,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和冲击力,对周围环境和设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起地基沉降、裂缝等问题,因此需要有有效的控制措施来确保作业安全和质量,同时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风险评估在开始强夯地基作业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对潜在的风险和危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应该识别可能的风险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操作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设备松动、断裂、故障等问题;•工人:工人的技能、经验和资质,以及工人的个人安全意识和行为;•环境:操作区域的稳定性、地质结构、交通情况等环境因素,以及周围的居民、物业的安全风险等;•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风险:如土壤液化、地基沉降等。
评估风险之后应该针对不同的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如下目标:•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减少环境影响;•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利润。
控制措施设备安全措施在强夯地基作业时,设备是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而设备的不安全或不可靠可能会危及工人安全,同时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选择经过认证的厂家供应设备;•在设备运输、存放和使用中,仔细遵守安全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操作标准;•进行合理维护检查和保养,每日组织设备的安全检查记录:使用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设备良好状态。
工人安全措施工人是强夯地基作业的执行者,工人安全和技能水平会直接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对工人的技能和经验要求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提供充足的安全培训,并确保工人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应对突发事件;•严格控制工人的工作时长。
环境保护措施强夯地基作业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音和振动,因此需要在进行作业之前,采取以下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作业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减震方案;•对设备进行减振改造和升级,尽可能减少振动;•严格控制作业时段,控制噪音和振动的影响范围。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质量缺陷原因与处理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质量缺陷原因与处理1 工程概况500kV韶关变电站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站址面积为9000m2,是广东省粤北地区的第一座500kV变电站,主要承担广东韶关地区的供电和输送电源至广州地区的任务,是连接华南电网与华中电网的主枢纽站之一。
主要由主控制楼、综合楼、220kV和500kV继保楼、220kV和500kV构支架等建构筑物组成。
2 工程地质站址内大部分地段为剥蚀性山丘,站内利用挖方区域挖出来的土料来回填山间洼地,设计采用了强夯法来处理新回填粘土地基,以满足建构筑物的要求。
填土:为该场地原高处挖出的坡、残积粉质粘土及少量洪积粉质粘土堆填而成,厚度1.5 -7.2m之间,场地在强夯前已经过碾压和平整,该层为强夯目的层。
坡、洪积粉质粘土:稍湿、硬塑,局部湿、可塑,标贯击数11-27击,厚1.25~6.25m之间。
残积粉质粘土:稍湿、硬塑,局部湿、可塑,标贯击数10-28击,近基岩处7-8击。
石灰岩与砾岩互层。
3 强夯地基处理设计要求强夯地基处理后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Pk:①Pk构架基础~200kPa;②Fk(支架基础)≥150k Pa;③PL(道路、电缆沟)≥120kPa。
4 加固效果检测4.1 根据设计要求,在站内设有10个试验点,全部采用1000mmxl000mm方型压板进行静载试验。
其中有4个试验点,在原回填土未经夯实时,已作静载试验,经夯实后,再在上述4个点作静载试验,以对比强夯后的加固效果。
4.2 从表一中可知,强夯地基的加固效果检测工作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通过第一次检测发现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地段,通过补夯或置换石粉处理后,再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整个站址强夯地基满足设计要求。
5 质量缺陷的原则5.1 开挖回填工程是在1999年6-8月份期间进行,正值广东地区的雨季,造成回填粘土中含水率高达30%-40%,超过了最优含水率,而表层的土体的水份受太阳照射等因素的影响,挥发掉一部分,这样在土体中间就存在了含水量偏高的软弱夹层。
地基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地基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偏差控制质量允许偏差表2、质量监测要点(1)由专人负责强夯施工质量检测控制;(2)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
(3)在每遍夯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4)按设计要点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3、质量保证措施(1)为保证地基加固效果,雨季施工做好场地排水。
(2)下雨前将已夯完的夯坑及时推平,防止夯坑积水。
(3)起重机应支垫平稳,遇软弱地基须用长枕木或路基板支垫。
(4)夯点中心位置用明显标志标出。
(5)强夯施工应有组织,有顺序进行避免漏点。
(6)夯锤落下后倾斜时,及时将夯坑填平。
若倾斜超过D/4时(D为夯锤直径),该击点无效,推平重夯。
(7)施工前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8)设专人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做好记录。
(9)强夯施工应严格按确定的强夯参数施工。
4、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检验。
强夯结束两周后对强夯地基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钻探、静载。
检验深度大于设计有效加固深度,二、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1)地面隆起及翻浆调整夯点间距、落距、夯击数等,使之不出现地面隆起和翻浆为准。
若出现翻浆现象,可在夯点铺填碎石垫层,以利于空隙水压的消散,可一次铺成或分层铺填。
(2)夯击效果差若基础埋置较深时,可采取先挖除表层土的方法,或适当增加夯击点。
土层发生液化应停止夯击,此时的击数为该遍确定的夯击数或视夯点周围土体隆起情况,确定最佳夯击数。
间歇时间是保证夯击效果的关键,主要根据空隙水压力消散完来确定。
(3)土层中遇软弱层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软弱层,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项目部反映,等待相应的处理方案确定后方可进行施工。
三、季节性施工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的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场地周围按照要求设置排水沟。
因本工程施工阶段正值冬季低温期,为防止雨雪对地基土的湿陷性影响以及为防止冻土,在已夯地基土上覆盖回填土至基地以上1.86m进行防冻保护,每天开始强夯施工前检查地表冻土情况,如有冻土块应先进行清除后,方可进行强夯施工。
强夯应急预案及安全措施
一、引言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
然而,由于强夯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安全措施。
二、应急预案1. 预警等级划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预警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
2. 预警信号(1)Ⅰ级预警: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重大环境污染等情况。
(2)Ⅱ级预警:出现人员轻伤、设备轻微损坏、环境污染等情况。
(3)Ⅲ级预警:出现人员轻微受伤、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情况。
(4)Ⅳ级预警:出现设备轻微损坏、环境污染等情况。
3. 应急响应(1)Ⅰ级预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全力抢救伤员,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2)Ⅱ级预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对伤员进行救治,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3)Ⅲ级预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对伤员进行救治,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4)Ⅳ级预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对设备进行维修,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三、安全措施1. 人员培训(1)对施工人员进行强夯法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
(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管理(1)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2)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 设备管理(1)对强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便于追溯。
4. 环境保护(1)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强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绿化、保洁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5.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足够的急救药品、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6.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针对不同预警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
地基强夯施工作业风险控制专项措施
地基强夯施工风险控制专项措施
一、关键控制措施
1.强夯前清除场地上下障碍物,严禁在高压输电线路下作业。
尤其认真核查国防光缆、电缆、管线等。
2.夯机按性能要求使用,施工前,专职安全员和船员应共同检查设备。
3.粉化石灰、筛选石灰和使用水泥的操作员,必须配戴口罩、眼镜、手套等。
4.使用夯实作业流程时,严禁夯击电缆线。
5.作业前,检查锤击机各部件是否正常,钢丝绳是否磨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只有在锤击机稳定停止并对准坑后,才能进行强夯,起吊夯锤时速度应均匀,夯锤或挂钩不得碰吊臂,并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外胎加以保护。
7.夯锤起吊后,吊臂和夯锤下15m内不得站人。
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实点30m以外。
8.干燥天气作业,在夯实点附近洒水以减少灰尘。
9.保护盖应设置在起重机驾驶室前方,且不影响视线。
10.驾驶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预防落锤弹起砂石,打碎驾驶室玻璃会伤到驾驶员的眼睛。
11.专职安全员、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运行检查,确保机械安全。
12.强夯作业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指挥人员信号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吊车司机按信号进行操作。
13.施工区域周围应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和警告标志,并安排专职安全人员不间断巡查,闲杂人员严禁进入施工区域。
14.没有足够的照明,不能在夜间施工,雨季施工有防雷措施。
强夯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强夯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一、施工重点及应对措施重点1、夯坑施工处理预案应对措施:强夯施工时,不得在夯坑底有水或淤泥的情况下施工,如夯坑积水或出现淤泥,应开挖淤泥并回填碎石后,再进行施工。
重点2、控制基准点和夯点测设应对措施:使用经纬仪和钢尺或全站仪,测定区域内的边界控制基准点。
使用经纬仪和钢尺布设的夯点位置,夯点中心放置白灰或其他标志物以标明位置。
重点3、施工机械应对措施:使用履带式起重机拉索牵引三轴式半自动脱钩器。
起重机的吊钩与脱钩器以钢索相连接。
脱钩器的吊钩可直接钩住夯锤的吊耳,用钢丝绳一端连接脱钩器的脱钩把柄,另一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的销轴连接。
重点4、落距的确定应对措施:按设计要求,单点夯击能量设定落距,脱钩器与起重机的吊钩和脱钩拉索连接好之后,在脱钩器的吊钩上,系上钢尺或测绳,提升脱钩器,至一定高度即脱钩器吊钩与地面的高度为落距与夯锤高度之和,此时可将脱钩器拉索的下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部位加以牢固的连接。
重点5、夯坑推平应对措施:一遍点夯完成后推平夯坑,再进行下一遍夯击,不应将已进行第一遍夯点与再进行第二遍夯击的夯点混在一起,交替施工,及时回填夯坑,不至回填夯坑不及时而影响后续的点夯、满夯施工。
重点6、点夯施工测量应对措施:需测量每个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夯沉量,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同一夯点每击夯沉量的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相同位置高程。
重点7、点夯记录应对措施:应按统一标准记录,应包含夯点编号、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重、落距、施工时间、施工日期等。
重点8、满夯施工应对措施:点夯结束后的场地地面较初始地面会下沉,因填土厚度不均匀,场地需整平。
夯坑填平,场地整平后,测量场地标高,则开始满夯施工。
施工机械能级可满足2OOOkN.m的施工要求,每点3击,锤印半搭,不得留有空白。
重点9、对周围构建筑的影响应对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在相应的位置开挖隔振沟,深2米,宽1米,并适当放坡。
地基强夯施工作业风险控制专项措施
地基强夯施工作业风险控制专项措施1. 引言地基强夯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将沉降较大的土层进行夯实,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场地的不同、夯锤的大小、夯击的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地基强夯施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风险评估在确定地基强夯施工的风险控制措施前,首先需要进行施工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工程情况在施工前,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包括土层的深度、土壤的种类、含水量等相关数据,同时,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查看。
2.2 设备检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夯锤是重要的工作设备,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测,包括夯锤的重量、夯嘴的大小等相关参数,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存在安全隐患。
2.3 人员技能地基强夯施工需要专业技能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他们必须拥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能够正确操作夯锤,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安全问题。
2.4 现场环境地基强夯施工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的环境因素也会对施工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附近建筑物的布局等因素。
这些因素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3. 控制措施将风险评估结果转化为实际的控制措施是保证地基强夯施工安全性的关键。
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以下专项措施:3.1 工程设计根据工程勘察和分析结果,对地基强夯施工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减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3.2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并对设备进行修理或更换,减少设备损坏导致的施工安全事故。
3.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夯锤操作的正确方法、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等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4 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理,划定施工区域的范围,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并设置警戒线等安全标志,防止外部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带来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夯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由于地基本身的不均匀性和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工程中遇到一些反常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根据我们以往施工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应重视:
(1)“弹簧土”的处理
产生的原因:
1)由于地基表层土体的含水量高。
2)由于夯击能过大,地基发生塑性剪切变形破坏。
3)强夯后,遍与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够,孔隙水压力未消散。
措施:加强排水。
进行翻晒,暂停夯击。
采取“换土法”,即将局部“弹簧土”挖除,利用碎石填筑的措施。
优化作业面的布置,保持足够的时间让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
(2)“土捣”的处理
产生原因:由于垫层厚度过薄,第一遍夯坑过深,引起使第二遍点夯时产生“土捣”。
措施:
1)增加垫层厚度。
2)调整施工工艺。
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
4)加强排水。
(3)有些夯点在达到规定的夯击次数后,最后两击仍达不到贯入度的要求,或在夯击过程中夯坑周围隆起量过大,夯点出现剪切、重塑变形破坏。
措施如下:
1)将达不到要求的夯点,在平面图上标明,5至7天以后推平,重新补夯,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2)在坑内放置碎石。
3)改用底面积大的夯锤,调整锤击能量和夯击次数。
(4)夯锤无法按规定击数夯击,造成拔锤困难,措施如下:
1)加强场内排水和降水。
2)调整夯锤底面积,采用锤底面积大,接地比压力小的夯锤。
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