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目标准确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打白骨精》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与

有效落实

《三打白骨精》是根据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也是本堂课我要达到的目标。

在教学中首先聊故事的环境。课文第一句描写环境,“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写出环境的险。学生仅仅通过朗读技巧可以轻松完成朗读任务。可是内心并没有感受“险”。原著中描写环境的这一段非常详细生动,描写险恶的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于是引进课堂。当学生读到“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心中生出一股寒意。再读课文句子,真的达到了“有感情”。

其次聊故事的情节。重点抓住白骨精“三变”。 有“变”才有“识”,有“识”才有“打”。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妖精的狡猾,我找出原著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比如:“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再是抓住重点词体会,比如: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字代表了一个很突然、很敏捷的动作。一个八旬的老妇人能作出这样

的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正常人不同,分明是妖精变的。

妖精一变是美人计,二变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是苦肉计。三变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这是离间计。一计连着一计叫——连环计。通过学习,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白骨精——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这故事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展开。作者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但课堂上我忽略了一个重点人物---孙悟空。上完课沃组长和陆校长及时给我指出了不足:有了妖精的变,为什么不教孙悟空的打呢?听得她心里痒痒的。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用词准确生动。“一打”是“劈脸一棒”;“二打”是“当头一棒”;“三打”是“抡起一棒”。还有课后练习3中的带点字词同样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课堂上我没花时间让学生感悟,这教学目标是失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