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答案
2016年江苏专转本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3. 关于文化融合,下列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
A 西方文化之间可以实现融合,而东西方文化之间只可能是激烈的冲突。
B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但是在融合中彼此都会有得有失。
C 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结果是全世界最终只有一种文化。
D 文化融合是指文化之间的碰撞,其结果是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大力创新文化创新沃土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2016年江苏专转本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年江苏专转本考试《语文》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 )
C 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诗作收入《饮冰室诗集》
D 曾朴《孽海花》采取了联缀多数短篇成长篇的结构方式。
答案:A
7. 我国传统文化中常用吉祥物表达寓意,下列说明不符合传统寓意的一项是 ( )
A 花瓶、鹌鹑象征平平安安
B 白鹤、麒麟表示长命百岁
C 石榴、葡萄象征多子多孙
D 蝙蝠加铜钱表示福在眼前
答案:B
8. 下列代称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人逾耳顺,视听不衰"。"耳顺"指50岁
B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友于"指代兄弟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指代音乐
D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指代酒
答案:A
9. 下列关于科举考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5)
课⽂翻译: 郭橐驼,不知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由于得了佝偻病,⾛路时隆背俯⾝,有点像骆驼的样⼦,所以乡⾥⼈把他叫“橐驼”。
橐驼听了这个称呼说:“很好,这样叫我确实很恰当。
”因此便放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称作“橐驼”。
他居住的地⽅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边。
橐驼的职业是种树,凡是长安那些豪门富⼈建造观赏游乐的园林,以及种果树卖钱的,都争相雇⽤他。
考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没有不成活的,并且长得⾼⼤茂盛,果实结得早⽽且多。
其他种树的,尽管是偷偷仿效,也没有谁能赶得上他。
有⼈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活得久⽽且繁殖增多,只不过能顺着树⽊的天性,使它的本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罢了。
种树的⽅法,⼀般来说树根要舒展,培⼟要平,要⽤熟⼟,⼟要砸密实,种完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它不能成活,离开后就不必再照管它了。
栽种时要像养育⾃⼰⼦⼥⼀样,种完之后,放到那⾥就如同扔掉⼀样。
这样,树⽊的天性没有被破坏,它的本性就能得到发展了。
所以说,我只不过是不妨害树⽊的⾃然⽣长⽽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使他⾼⼤茂盛;我不过是不抑制和损耗它的果实罢了,并没有什么使它的果实早熟多结的诀窍。
别⼈种树却不是这样,树根屈曲,并且换了⼟,培⼟时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即使有不那样做的⼈,却⼜过分地关⼼它的⽣长,过多地忧虑它不能成活。
早晨去看看,晚上去摸摸,刚刚离开就⼜回头来看看。
甚⾄⽤指甲抠破树⽪来检验树的死活,摇动树根来观察培的⼟是松是实,因⽽树⽊的本性就逐渐被破坏了。
这样做,虽说是爱护它;实际是害它;虽说是为它担⼼,其实是以它为敌。
所以⽐不上我啊。
其实我⼜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发问的⼈说:“把你这些种树的道理运⽤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作官治理百姓不是我的事情。
但我住在乡⾥,看到那些做官的喜欢颁布繁多的政令,似乎是很爱惜百姓,但最终却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天到晚只见衙役来了就喊:‘官府下令催促你们耕作,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快点缫你们的丝,快点织你们的布,抚养好你们的⼩孩,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是擂⿎召集他们,⼜是敲梆⼦传呼他们。
2016年高起专全国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CA诀窍抉择决一死战B霹雳譬如穷乡僻壤C脐带跻身光风霁月D姣美皎洁狡兔三窟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酬劳莅临巧言令色B通谍矜持进退维谷(牒)C诠释琐忆文过饰非D就绪会晤卧薪尝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C生命一旦就无法停止,只能按照既定不回头地走到底,中途停止就是夭折。
种子是一轮生命周期后的“暂停”,它地等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开始。
A启发顺序清晰B启动顺序清醒C启动程序清醒D启发程序清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水稻栽培、劳动保障、小额贷款是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咨询台被围的水泄不通....。
B这里的葡萄因皮薄、色艳、肉厚闻名遐迩....,既可生吃又能酿酒,深受消费者青睐。
C在网络空间里,众星捧月式的文化不一定是美的,曲高和寡....式的文化不一定是丑的。
D近来,移动电源突然冒烟爆炸的事件屡试不爽....,一些劣质充电宝俨然成了“小炸弹”。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DA由于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而富有营养,夜光藻大量繁殖,造成了“蓝色荧光海”。
B这次展出的数千幅摄影作品,定格了许多人与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
C大量出土的稻作遗存、彩陶器皿表明,长江中游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属于农耕文明。
D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构建了中国的商业,带来了电商的高速增长,改变着中国的金融。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B左边是园,右边是园,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左边的园修复了,。
有可自海上来,。
塔更挺拔,,寺更幽凝,,,。
①河更热闹②桥更洗练③右边的园开放了④有客自异乡来⑤帆船应入画⑥石径好吟诗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③②①⑤⑥④D①④②③⑤⑥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分离。
2016年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 1.单项选择题 3.古文翻译题6.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1. 下列作品中善于采用“欲擒故纵, 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是( )A. 《孟子》B. 《墨子》C. 《庄子》D. 《荀子》正确答案: A解析:孟子的文章多以对方的日常生活为例, 巧设陷阱, 使对方陷入矛盾顿生的境地, 从而驳斥他人的主张。
再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用尽心力为民除害, 功绩显著的大量事实为论据, 从而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和他人的错误, 故选A。
2. 下列文章不属于诸子散文的是( )A. 《季氏将伐颛臾》B. 《赵威后问齐使》C. 《寡人之于国也》D. 《秋水》正确答案: B解析:《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秋水》选自《庄子》;而《赵威后问齐使》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战国策》, 故选B。
3. 《国语》属于( )史书。
A. 国别体B. 纪传体C. 编年体D. 语录体正确答案: A解析:《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 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故选A。
4. 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 )A. 白居易B. 元稹C. 杜甫D. 李商隐正确答案: A解析: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 在《与元九书》中, 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故选A。
5.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陈情表》一文的有( )A. 茕茕孑立B. 祸起萧墙C. 日薄西山D. 形影相吊正确答案: B解析:祸起萧墙, 出自《论语.季氏》, 故选B。
6. 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 )A. 《行行重行行》B. 《陌上桑》C. 《短歌行》D. 《杜陵叟》正确答案: B解析:《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短歌行二首》是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 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 故选B。
2016年成考高升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词语中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镌(juān)刻消弭(mí)谆谆(zhūn) 奥(āo)悔B.负荷(hè) 舛(chuǎn)误眼睑(liǎn) 折(shé)耗C.悭(qiàn)吝果脯(ǔ舱) 纰(pí)漏饿殍(piǎo)D.档(出mà扩案渐)(ā诗而)染切削(XāI勋)使海(沈hǒ妒)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诚肯沐浴谈笑风声星罗棋布B.别致羽翼生灵涂炭杀身成人C.奢侈负疚孰视无睹赴汤蹈火D.煊赫缥缈别树一帜危如累卵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规定,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灾难。
A.审定终止驱除B.审定终止祛除C.审订中止祛除D.审订中止驱除4.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此地天裸露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C.一到冬天,我便会发生一种奇异的感想——不,与其说是感想,毋宁说是一种感觉。
——《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
5.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经验的青少年中,由于受不良思想的毒害,头脑中缺乏法制观念。
B.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相识已久的王晓明的姐姐。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D.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还要适应环境。
6.下面句子由于关联词语位置变化,表意受到影响的一组是()A.①他虽然远离家乡,但一直惦记着家乡人民。
②虽然他远离家乡,但一直惦记着家乡人民。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7)
⼀、选择题:本⼤题共20个⼩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季⽒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的政治主张是( ) 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为⽽治、顺其⾃然 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2.唐代古⽂运动的领袖是( ) A.⽩居易 B.韩愈 C.李⽩ D.杜甫 3.“五⼗步笑百步”出⾃( ) A.《季⽒将伐颛臾》 B.《寡⼈之于国也》 C.《⼤同》 D.《郑伯克段于鄢》 4.《史记》中,⽤来记叙诸侯事迹的是( ) 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5.我国⽂学最早的⼀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论语》 6.曹操的《短歌⾏》是⼀⾸( ) A.旧题乐府 B.新题乐府 C.绝句 D.律诗 7.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 A.《氓》 B.《蜀相》 C.《饮酒》 D.《从军⾏》 8.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是 A.杜甫 B.李⽩ C.陆游 D.⽩居易 9.“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使⽤的修辞⽅法是( ) A.⽐喻 B.拟⼈ C.夸张 D.对偶 10.下列哪位作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 A.⾟弃疾 B.苏轼 C.柳永 D.王安⽯ 11.《报刘⼀丈书》是⼀篇( ) A.书信体记叙⽂ B.书信体议论⽂ C.书信体抒情⽂ D.奏章 12.下列《马伶传》的句⼦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侍昆⼭相国于朝房 D.见昆⼭犹之见分宜也 1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是( ) 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 B.设景抒情、多⽤⽐兴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借景抒情、多⽤⽐兴 14.《灯下漫笔》⼀⽂主要抨击的是( ) A.帝国主义 B.中国的奴⾪制度 C.资本主义 D.中国“固有的精神⽂明” 15.《选择与安排》⼀⽂提出做⽂章最重要的是( ) A.搜寻材料 B.要有创作的灵感 C.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D.选择与安排 16.“有毅⼒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的论证⽅法是( ) A.对⽐法 B.归纳法 C.类⽐法 D.演绎法 17.梁实秋早年参加的⽂学社团是 A.新⽉社 B.左翼作家联盟 C.创造社 D.⽂学研究会 18.下列画横线的句⼦翻译错误的是( ) A.王⽆罪岁,斯天下之民⾄焉。
成人高考高起本语文试题及答案2016
成人高考高起本语文试题及答案2016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 分,每题4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凋零惆怅雕梁画栋B. 压轴轴线群轻折轴C. 卷宗眷顾卷土重来D. 揭晓间歇竭泽而渔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洪荒沧穹披星戴月B. 玄奥炫耀喧宾夺主C. 逆料凝望鞠躬尽瘁D. 沉缅惰性欲盖弥彰3. 一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几万年前,撒哈拉地区曾经植物丰盛茂密,河流东南西北,湖泊,洪水经常泛滥。
公元前2000 年以后,气候干燥程度加剧,湖泊干涸消失,植被退化,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A. 横贯漫山遍野枯竭B. 纵横漫山遍野枯竭C. 横贯星罗棋布枯萎D. 纵横星罗棋布枯萎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负责人说,中学生校服价格比较稳定,不会因为物价的上涨而水涨船高。
B.大家赞扬这个方案犹如抱薪救火,一定会把这次改革的三把火烧得更加旺盛。
C.海洋污染不像陆地环境污染那样触目惊心,公众了解信息的途径也非常有限。
D..绿色植物摆放在室内,不但赏心悦目,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B.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
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人,来到了海南岛的最南端,赋予天涯以形,赋予海角以影,固定了天涯海角。
6. 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雨过天晴,举目四望,但见朵朵白云托出早晨灿烂的太阳。
经春雨洗刷一心的,以至年轻的牧马人,都被旭日镀上了一层金。
A. 洁白的毡包、威武的骏马、广阔的草原B. 威武的骏马、广阔的草原、洁白的毡包C. 广阔的草原、洁白的毡包、威武的骏马D. 广阔的草原、威武的骏马、洁白的毡包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 题。
2016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试 题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 A.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B.李白《行路难》(其一) C.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D.杜甫《蜀相》2.下列关于闻一多的表述,错误獉獉的一项是 A.闻一多是新月社成员 B.《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 C.闻一多诗歌的艺术风格是飘逸清丽 D.《发现》一持抒发了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激情3.《陈情表》《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的作者依次是 A.李密、宗臣、韩愈B.宗臣、李密、韩愈 C.韩愈、李密、宗臣D.李密、韩愈、宗臣4.提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的是 A.梁启超B.胡适C.鲁迅D.陈独秀5.“赋”作为一种文体,成熟于 A.战国时代B.汉代C.唐代D.宋代6.有“曲状元”之称的是 A.王实甫B.马致远C.白朴D.关汉卿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B.《战国策》C.《史记》D.《汉书》8.“多行不义必自毙”“望洋兴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陈情表》B.《庄子·秋水》《陈情表》《郑伯克段于鄢》C.《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D.《陈情表》《庄子·秋水》《郑伯克段于鄢》9.郭沫若《炉中煤》写于A.五四时期B.抗日战争爆发初期C.抗日战争胜利之时D.新中国建立之时10.“乐府”最初的含义是A.先秦民歌B.最早的格律诗C.西汉王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D.宫廷里的歌舞厅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主旨是A.满招损,谦受益B.祸患积于忽微C.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在于人事12.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墨子》1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鲁迅———《坟》《灯下漫笔》B.茅盾———《故都的秋》《子夜》C.朱自清———《背影》《香市》D.钱锺书———《围城》《论毅力》14.《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夸张B.比喻、通感C.通感、夸张D.比喻、排比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獉獉的是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B.“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16.下列句子中,“之”字可译作“到”“去”的是A.以子之獉道,移之官理,可乎B.驱而之獉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獉D.不如早为之獉所,无使滋蔓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獉。
2016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6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必须做共55分)题号题型题目答案1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年来老百姓出行难、返乡难现象愈来愈明显,特别是逢年过节时,火车票更是难以抢购。
B、假期里,车站、机场、客车站拥挤不堪,大家宁可花高价也选择加班车。
C、许多人今年回乡,都选择买了短时间飞机票。
D、尽管票价较高,但春节前后,还是有相对较多的民众选择购买飞机票。
2 多选中国作为亚洲大陆最大的国家,面积有缩小的趋势。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我国青藏高原面积在不断缩小。
B、历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陆地开发迅猛,使得海岸线不断前移。
C、太湖在近年来水面不断扩大。
D、因为旅游开发,我国境内的湖泊面积在不断增大。
3 多选黄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单元,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下面属于黄河地理特征的是( )?A、河源有然则而且,可怕的吗衬托青海盆地B、黄河南入阔同秦岭山口C、黄河受住玛雅关,犹如紧身衣襟D、黄河发源于中原,经过青藏高原4 多选我们在组织、工作、学习等活动中都免不了要与人进行口头交流。
人们在进行口头交流时,往往都想尽办法提高其说服力。
为此,人们用尽了各种策略来增加口头交流的说服力。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A、目光注视专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观点B、脸部表情热情友善C、确保对方听清自己的观点D、迅速否认对方的意见5 多选“父子含笑泪,仓皇妻子情”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一诗,请问这两句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A、借代与倭文B、夸张与倭文C、倭文与衬托D、夸张与夸姣二、阅读下面的《道德经》节选(4分)【文化通读】《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书,作者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三十七章是《道经》,后四十四章是《德经》。
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经》主要指的是《道经》。
《道德经》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意味深长。
古往今来,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哲学家都对《道德经》进行过重要的研究,而它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2016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型一、选择题:20道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文言文阅读题,9道小题,共30分。
三、现代文阅读题,9道小题,共30分。
四、作文,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孟子》B.《论语》C.《庄子》D.《老子》【答案】B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答案】B【解析】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因而他游说诸侯,宣扬王道,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答案】C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得益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答案】A【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指出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主要决定于人事。
第一段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重在人为,后唐庄宗的得天下和失天下,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选择A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错误分析与防范】选项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选项C“满招损,谦得益”,选项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均是文章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招致灭国亡身的事实,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i),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A.演绎、对比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D.对比、比喻【答案】D6.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yan)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D.中国历史的可怕【答案】A【解析】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yan)宴”为喻是为了揭示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中国文明就是给殖民者预备的“人肉筵(yan)席”,所谓的中国就是安排这一筵席的厨房这一实质。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特训试题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特训试题及答案(4)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鲶”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 ) A.孟光、季鹰、伊尹 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 D.季鹰、伊尹、孟光参考答案:B 第2题单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对偶 B.夸张比喻 C.对偶比喻 D.比喻顶真参考答案:B 第3题单选《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 ) A.反对 B.赞成 C.无所谓 D.顺其自然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 A.排比 B.夸张 C.比喻 D.比拟参考答案:C 第5题单选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属于( ) A.现实主义作家 B.浪漫主义作家C.超现实主义作家 D.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参考答案:D 第6题单选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离骚》 B.《九章》 C.《九歌》 D.《天问》参考答案:C 第7题单选冯谖三次弹铗高歌,说明了他( ) A.无才无德、志短性贪 B.装愚守拙、巧于试探 C.对现实生活不满 D.喜爱唱歌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酋( ) A.七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七言歌行 D.近体诗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提出诗歌要讲求“三美”的是( ) A.郭沫若 B.鲁迅 C.胡适 D.闻一多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关于郭橐驼说法正确的是( ) A.唐代农艺家 B.唐代的一个隐士 C.庄子寓言中的人物 D.虚构的人物参考答案:D 第11题单选《苦恼》中有深化主题和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作用的一组对比是:( ) A.车夫与军官的对比 B.车夫与三个青年的对比 C.老车夫与青年车夫的对比 D.人与马的对比参考答案:D 第12题单选《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A.慷慨悲凉 B.沉郁顿挫 C.明白晓畅 D.优美雅致参考答案:D 第13题单选“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 A.刘备 B.刘邦 C.刘桢 D.刘禹锡参考答案:A 第14题单选“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参考答案:C 第15题单选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入是( ) A.沈从文 B.茅盾 C.鲁迅 D.巴金参考答案:C 第16题单选短篇小说《月牙儿》的作者是( ) A.冰心 B.赵树理 C.巴金D.老舍参考答案:D 第17题单选曹雪芹是( ) A.宋代文学家 B.明代文学家 C.清代文学家 D.元代现实主义作家参考答案:C 第18题单选下列作家中,生活在晚唐的是( ) A.王昌龄 B.白居易 C.柳宗元 D.李商隐参考答案:D 第19题单选《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的( ) A.《薄奠》 B.《达夫散文集》 C.《屐痕处处》 D.《闲书》参考答案:D 第20题单选与韩愈齐名,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一位中唐作家是( ) A.柳宗元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轼参考答案:A 二、名词解释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6年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带答案)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描述的人物是()
A、薛宝钗
B、林黛玉
C、贾宝玉
D、王熙凤
9.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A、欧阳修
B、韩愈
C、杜甫
D、白居易
10.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秋水》的是()
A、望洋兴叹、祸起萧墙
B、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C、贻笑大方、分崩离析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沽酒:买酒。
七、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
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胡子拉碴的老
汉子又向他脸上唾了第二次。(莫泊桑《米龙老爹》)
请回答:
6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2分)
63.这段文字表现了米龙老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2分)
64.“向那普鲁士人劈面唾了一些唾沫”的典型意义是什么?(3分)
六、诗词欣赏
65.理解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南柯子•忆旧
新乐府运动的创作主张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种主张使诗人专注于
社会现实,真诚的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很多反映时弊的篇章。
10.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精析】B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二词出自《庄子•秋水》。祸起萧墙、分崩离析二 词出自《论语・季氏》。
11.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精析】C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境界,
2016陕西专升本语文真题答案
2016陕西专升本语文真题答案2016陕西专升本语文真题答案1、词兴盛于哪个朝代(B)A.唐B.宋C.元D清2、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A.《听听那冷雨》B.《我与地坛》C.《废墟》D.《咬文嚼字》3、《前赤壁赋》的内在线索(C)A.明月B.主客问答C.情感D.主人4、下面作者喜欢用“自叙体”的是(B)A.鲁迅B.郁达夫C.郭沫若D.巴金5、下列哪部作品体现道家思想(C)A.《论语》B.《孟子》C.《庄子》D.《史记》6、下列作品中擅长写战争的著作(D)A.《论语》B.《孟子》C.《庄子》D.《左传》7、下列哪首诗的诗风是“苍凉悲壮”(A)A.《短歌行》B.《饮酒》C.《山居秋暝》D.《关山月》8、柳永的作品集是(C)A.《樊南文集》B.《渭南文集》C.《乐章集》D.《乐府诗集》9、曹操的诗歌风格(A)A.苍凉悲壮B.平淡自然C.含蓄委婉D.朦胧多情10、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C)A.欧阳修B.侯方域C.白居易D.王安石11、“勇服郭晞”出自哪篇文章(A)A.《段太尉逸事状》B.《马伶传》C.《李将军列传》D.《祭十二郎文》12、《红楼梦》中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少女是(A)B.袭人C.宝钗D.王夫人13、侯方域的作品集是(A)A.《壮悔堂文集》B.《昌黎文集》C.《柳河东集》D.《东篱乐府》14、下列作品体现爱国的是(A)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B.《神女峰》C.《锦瑟》D.《雨巷》15、张生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篇文章(C)A.《婴宁》B.《宝玉挨打》C.《长亭送别》D.《夜行船秋思》16、号“醉翁”的是(A)A.欧阳修B.苏轼C.李商隐D.高适17、契诃夫的国籍(B)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8、《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B)B.戴望舒C.余秋雨D.郭沫若19、被称为“飞将军”的是(A)A.李广B.张守玮C.李贺D.司马迁20、下列哪个句子属于名词作动词(C)A.弃甲曳兵而走B.秋水时至C.函梁君臣之首D.舞幽壑之潜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21、《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016年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 )A.王维B.盂浩然C.陶渊明D.谢灵运正确答案:C解析: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也是最早大量进行田园诗创作的诗人。
谢灵运是南朝宋代诗人,是最早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二人常常被并称为“陶谢”。
王维、孟浩然均为盛唐代田园诗人。
2.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著称的是( )A.李白B.杜甫C.苏轼D.辛弃疾正确答案:B解析:杜甫的诗歌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情感的悲慨深厚,“顿挫”是情感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3.《世说新语.任诞》中王子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是指( ) A.梅B.兰C.竹D.菊正确答案:C解析:王子猷特别爱竹,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还叫家人种上竹子。
别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歌啸吟咏后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4.“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诗句传达的是( )A.儒家思想B.佛老思想C.墨家思想正确答案:B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象征B.比兴C.暗示D.铺陈正确答案:B6.擅长七言绝句,人称“七绝圣手”的唐代边塞诗人是( )A.杜牧B.李商隐C.岑参D.王昌龄正确答案:D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思想D.民本思想正确答案:D解析: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明确表达了孟子的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
”描述的人物是( )A.薛宝钗B.林黛玉C.贾宝玉D.王熙凤正确答案:B解析:诗句是林黛玉在《葬花词》中怜惜桃花、同时自伤命运的两句。
诗句中桃花的命运正是林黛玉多愁善感性格和凄凉悲苦身世的反映。
2016年成考高升专《语文》试题及答
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30分)1.下列詞語中字の讀音全都正確の一組是()A.鐫(juān)刻消弭(mí)諄諄(zhūn)奧(āo)悔B.負荷(hè)舛(chuǎn)誤眼瞼(liǎn)折(shé)耗C.慳(qiàn)吝果脯(ǔ艙)紕(pí)漏餓殍(piǎo)D.檔(出mà擴案漸)(ā詩而)染切削(XāI勳)使海(沈hǒ妒)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の一組是:()A.誠肯沐浴談笑風聲星xx棋布B.別致羽翼生靈塗炭殺身成人C.奢侈負疚孰視無睹赴湯蹈火D.煊赫縹緲別樹一幟危如累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の詞語,最恰當の一組是()①這幾項職工福利待遇規定,是全廠職工代表大會の,任何人無權隨意改動。
②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並不意味著學習の,而是要在新の條件下繼續學習。
③端午節,民間有在身上掛香荷包の習俗,據說這樣可以災難。
A.審定終止驅除B.審定終止祛除C.審訂中止祛除D.審訂中止驅除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の一句是()A.8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裏看蓮花了——但故鄉園院裏,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の,還有三蒂の——四蒂の,都是紅蓮。
B.此地天裸露の多些,故覺夜來の獨遲些;從清清の水影裏,我們感到の只是薄薄の夜——這正是秦淮河の夜。
C.一到冬天,我便會發生一種奇異の感想——不,與其說是感想,毋寧說是一種感覺。
D.我看過一本小說——《大明湖》——在“一·二八”與商務印書館一同被火燒掉了。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の一項是()A.在一些缺乏社會經驗の青少年中,由於受不良思想の毒害,頭腦中缺乏法制觀念。
B.帶領我們參觀の是相識已久の王曉明の姐姐。
C.科學發展到今天,誰也不會否認地球是繞著太陽轉の。
D.人類不但要改造環境,還要適應環境。
6.下面句子由於關聯詞語位置變化,表意受到影響の一組是()A.①他雖然遠離家鄉,但一直惦記著家鄉人民。
②雖然他遠離家鄉,但一直惦記著家鄉人民。
2016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含解析)
预览—收藏-关注考点课堂素材精粹第十版依据考试大纲总结命题规律辅导备考策略历年考题详析梳理考试要点总结核心知识筛选最新考点拓展解题思路精编典型习题积累备考经验全真模拟测试预测考试趋势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让学习为我们创造终生价值4.提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的是A.梁启超B.胡适C.鲁迅D.陈独秀5.“赋”作为一种文体,成熟于A.战国时代B.汉代C.唐代D.宋代6.有“曲状元”之称的是A.王实甫B.马致远C.白朴D.关汉卿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B.《战国策》C.《史记》D.《汉书》8.“多行不义必自毙”“望洋兴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陈情表》B.《庄子·秋水》《陈情表》《郑伯克段于鄢》C.《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D. 《陈情表》《庄子·秋水》《郑伯克段于鄢》9.郭沫若《炉中煤》写于A.五四时期第 1 页,共 13 页3/2B.抗日战争爆发初期C.抗日战争胜利之时D.新中国建立之时10.“乐府”最初的含义是A.先秦民歌B.最早的格律诗C.西汉王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D.宫廷里的歌舞厅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主旨是A.满招损,谦受益B.祸患积于忽微C.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在于人事12.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墨子》1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鲁迅——《坟》《灯下漫笔》B.茅盾——《故都的秋》《子夜》C.朱自清——《背影》《香市》D.钱钟书《围城》《论毅力》14.《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釆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夸张B.比喻、通感C.通感、夸张第 2 页,共 13 页3/2D.比喻、排比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B.“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16. 下列句子中,“之”字可译作“到”“去”的是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练习
1、⼤量创作“⽆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产⽣很⼤影响的诗⼈是(D )A. 王昌龄B.王维C.李⽩D.李商隐 2、唐代“古⽂运动”的倡导者是(C )A.岑参B.⽩居易C.韩愈D.柳宗元 3、主张⽂章应“惟陈⾔之务去”的⽂学家是 ( A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 4、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 D )A.陶渊明《饮酒》B.李⽩《⾏路难》C.王维《⼭居秋暝》D.杜牧《泊秦淮》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 B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6.《将进酒》的作者是( C ) 11、《⾏路难》中,以⾃然景象象征⼈世现实的是( C ) A.⾦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12、“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两句所⽤的修辞⼿法是( D )A.反诘与⽐拟B.设问与⽐拟C.反诘与⽐喻D.设问与⽐喻 1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赋以及书画等⽅⾯都有很⾼造诣的是 ( B )A. 欧阳修B. 苏拭 C 陆游 D、⾟弃疾 14、“满地黄花堆积,惟淬损,如今有谁堪摘”诗句的作者是 ( A ) A、李清照 B.李⽩ C.李煜 D.李商隐 15、“中原⼲⼽古亦闻”所⽤的修辞⼿法是( D )A.⽤典B.⽐拟C.暗喻D.借代 16、在盛唐诗坛上,⽥园⼭⽔诗派的代表诗⼈是( B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 .杜甫 17、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七⾔律诗的有( D )A、陶渊明《饮酒》(其五)B、王昌龄《从军⾏》(其四)C、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杜甫《登⾼》 18、被誉为“唐宋⼋⼤家”之⾸的是( A )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 19、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 A )A.《泊秦淮》B.《⽩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D.《短歌⾏》(对酒当歌) 20、《蜀相》⼀诗是⼀⾸ ( B )A、乐府旧题B、律诗C、古风 D绝句 A⽩居易 B.杜甫 C.李⽩ D.李商隐 7、杜甫《蜀相》“两朝开济⽼⾂⼼”中“⽼⾂”是指( C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 8、《⽩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D )A.⼭⽔诗B.乐府诗C.⽥园诗D.边塞诗 9、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是( C )A.李⽩B.李贺C.⽩居易D.杜牧 10、《前⾚壁赋》⾏⽂内在情感变化的线索是( C )A.悲→乐→喜B.悲→乐→悲C.乐→悲→喜D.乐→悲→悲 1、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诗的是( B ) A《⾏路难》(⾦樽清酒⽃⼗千)B《陌上桑》(⽇出东南隅) C《从军⾏》(青海长云暗雪⼭)D《关⼭⽉》(和戎诏下⼗五年) 2、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 D )A 杜牧《泊奏淮》B 陆游《关⼭⽉》C 李⽩《⾏路难》D 王维《⼭居秋瞑》 3、苏轼《前⾚壁赋》是⼀篇( D )A 骚体赋B ⼤赋C 抒情⼩赋D ⽂赋 4、下列诗⼈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C )A 李⽩B 王维C 王昌龄D 杜甫 5、柳永《⼋声⽢州》(对萧萧暮⾬)⼀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C )A 、怀才不遇B 、伤春惜别 C、羁旅思归 D 、怀古叹今 6、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B )A 清新俊逸B 沉郁顿挫C 苍凉悲壮D 沉哀凄苦 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最突出的语⾔技巧是( A )A 叠字B 夸张C 拟⼈D ⽐喻 8、 “出师未捷⾝先死”⼀句指的是( C )A.刘备B.关⽻C.诸葛亮D.向宠 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 A )A.《⾏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 10、⾟弃疾的作品集是( D )A.《淮海词》B.《漱⽟词》C.《清真词》D.《稼轩长短句》 11.“逝者如斯”⼀语出⾃( C )A.《醉翁亭记》B.《前⾚壁赋》C.《论语·⼦罕》D.《孟⼦》 12.柳永《⼋声⽢州》(对潇潇暮⾬洒江天)中,融贯上下⽚的过渡线索是( C )A.红衰翠减B.⽆语东流C.登⾼临远D.妆楼颙望 13.⾟弃疾《摸鱼⼉》(更能消⼏番风⾬)的风格特点是 ( B )A.刚健豪放B.优美婉约C.寓柔于刚D.寓刚于柔 14.《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指 ( B ) A 诸葛亮 B.李⼴ C.李世民 D.王昌龄 15.《武陵春》“欲语泪先流”属于 ( D )A. 借景抒情B. 借事抒情 C .借理抒情 D .借外在举⽌抒情 16.《前⾚壁赋》全⽂展开的内在线索是( A )A.感情的变化B.逻辑的演绎C.时间的推移D.想象的展开 17.下列“居⼠”中的⼥作家是( C )A.六⼀居⼠B.东坡居⼠C.易安居⼠D.⾹⼭居⼠ 18.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 D )A、今⼣是何年B、起舞弄清影C、转朱阁,低绮户,照⽆眠D、⽉有阴晴圆缺 19.《武陵春》"物是⼈⾮事事休"下⼀句是( B )A、⽇晚倦梳头B、欲语泪先流C、也拟泛⾈D、载不动,许多愁 20、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D )A、七⾔律诗B、七⾔歌⾏C、五⾔绝句D、七⾔绝句 1、我国古代最伟⼤的现实主义诗⼈是( C )A、屈原B、⽩居易C、杜甫D、⾟弃疾 2、⼭⽔⽥园诗具有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的特点的诗⼈是( A )A、王维B、刘禹锡C、张继D、杜牧 3、《武陵春》(风住尘⾹花已尽)的作者是( C )A、李煜B、柳永C、李清照D、秦观 4、“只恐双溪舴艋⾈,载不动许多愁”出⾃( C )A、李煜《虞美⼈》B、柳永《⼋声⽢州》C、李清照《武陵春》D、苏轼《⽔调歌头》 5、中国最早的⽥园诗⼈是 ( C ) A屈原 B孟浩然 C陶渊明 D王维 6、下列诗句中,没有运⽤⽐喻修辞⼿法的是( A ) A对潇潇,暮⾬洒江天,⼀番洗清秋。
2016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专科)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共24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獉獉獉的一组是A.诀獉窍 抉獉择 决獉一死战B.霹獉雳譬獉如穷乡僻獉壤C.脐獉带跻獉身光风霁獉月D.姣獉美皎獉洁狡獉兔三窟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酬劳 莅临 巧言令色B.通谍 矜持 进退维谷C.诠释 琐议 文过饰非D.就绪 会晤 卧薪尝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生命一旦就无法停止,只能按照既定不回头地走到底,中途停止就是夭折。
种子是一轮生命周期后的“暂停”,它地等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开始。
A.启发 顺序清晰 B.启动 顺序 清醒C.启动 程序 清晰 D.启发 程序 清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獉獉獉的一项是A.水稻栽培、劳动保障、小额贷款是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咨询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獉獉獉獉。
B.这里的葡萄因皮薄、色艳、肉厚闻名遐迩獉獉獉獉,既可生吃又能酿酒,深受消费者青睐。
C.在网络空间里,众星捧月式的文化不一定是美的,曲高和寡獉獉獉獉式的文化不一定是丑的。
D.近来,移动电源突然冒烟爆炸的事件屡试不爽獉獉獉獉,一些劣质充电宝俨然成了“小炸弹”。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而富有营养,夜光藻大量繁殖,造成了“蓝色荧光海”。
B.这次展出的数千幅摄影作品,定格了许多人与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
C.大量出土的稻作遗存、彩陶器皿表明,长江中游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属于农耕文明。
D.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构建了中国的商业,带来了电商的高速增长,改变着中国的金融。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
左边的园修复了,。
有客自海上来,。
塔更挺拔,,寺更幽凝,,,。
①河更热闹 ②桥更洗练 ③右边的园开放了④有客自异乡来 ⑤帆船应入画 ⑥石径好吟诗A.②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⑥⑤C.③②①⑤⑥④D.①④②③⑤⑥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答案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答案【篇一:2016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押题卷】xt>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b 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常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善用比喻和排比,富于感情色彩,具有难以阻挡的气势。
2.“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a.柳永、辛弃疾b.李清照、柳永c.辛弃疾、李清照d.苏轼、辛弃疾d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陈亮、张孝祥等,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周邦彦、秦观、李清照等。
3.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夜不闭户”依次出自()4.唐代诗人中,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王维b.白居易c.柳宗元d.韩愈b 白居易是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杜甫诗歌的风格是()a.豪放飘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雄慷慨b 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内容博大,充满忧国忧民的意识,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6.射箭“中石没镞”的细节出自()a.韩愈《张中丞传后叙》b.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c.司马迁《李将军列传》d.侯方域《马伶传》c “中石没镞”见于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一节。
7.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夹叙夹议b.情景交融c.寓情于景d.今昔对比d 《香市》先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后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表现农村经济昔盛今衰的状况。
8.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a.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b.小马没有食物c.儿子突然病故d.无处诉说丧子之痛d 《苦恼》中的老车夫姚纳因死了儿子想跟别人倾吐一下内心的愁苦却处处碰壁,无处诉说丧子之痛的苦恼,令姚纳更加悲伤。
9.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a.开端、发展、高潮、结局b.开端、发展、高潮、尾声c.序幕、开端、发展、尾声d.序幕、发展、高潮、结局a 小说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10.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a.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c.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d.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b b项中的“轻”是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轻”。
11.被人称作“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a.契诃夫c.屠格涅夫d.莫泊桑的悲欢和他们真挚的友情与爱情。
12.“曲”这种文学样式兴盛的时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c “曲”是在宋词的基础上,结合民间谣曲演化而成的新诗体,兴盛于元朝。
13.曾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学者是()a.郭沫若b.胡风c.臧克家d.闻一多b 艾青是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曾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14.李商隐《无题》中推己而及对方的两句是()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c 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对恋人的苦思联想到恋人对自己的思念:恋人一定被思念折磨得形容憔悴、发乱神伤,在清冷的月光下一遍一遍苦吟着自己的诗句,以获得一丝安慰,排遣无尽的相思。
15.下列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评论错误的是()a.诗中的“康桥”就是英国的剑桥b.本诗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复杂感情c.全诗气势雄壮,酣畅淋漓d.诗句清新,音韵和谐c c项应改为抑扬顿挫,柔美悦耳。
16.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文体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屠格涅夫——《门槛》——散文诗b.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短篇小说c.钱钟书——《论学问》——议论文d.茅盾——《香市》——记人散文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d.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b b项中的两个“而”都表示转折,译作“却”。
18.下列句子中,不是意动用法的是()a.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c.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d.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c a、b、d三项中的“耻”“侣”“友”“客”均是意动用法。
19.下列各句中,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a.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锄:锄头.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这样.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a a项中“锄”为动词,译作“锄地”。
20.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是()a.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先生不羞:你不因受到怠慢而感到羞辱。
b.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度不中不发:估计射不中就不放箭。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成败之数:有关事情成败的规律。
d.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而幼孩:教你的孩子认字。
d d项中应译为“抚养好你们的小孩”。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21.作者两次写到李广部下的惊恐,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4分)22.这个语段主要表现李广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23.这个语段记叙的是哪一次战役?(2分)21.作者两次写到李广部下的惊恐,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4分)22.主要表现李广善骑射、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胆略过人、指挥若定的性格特征。
(4分)23.上郡遭遇战。
(2分)①(二)阅读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②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③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注:①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苏轼的表兄。
②蜩腹蛇蚹:这里是以蝉壳、蛇鳞形容竹子初生时的形状。
③鹘:一种猛禽。
24.“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文艺创作现象?(4分)25.作者认为“心手不相应”的原因是什么?“故凡有见于中??岂独竹乎?”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26.苏轼在这段文字中阐发了哪两方面的创作思想?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24.说明了灵感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反映了抓住灵感一气呵成的文艺创作现象。
(4分)25.缺乏学习实践,不能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或答“不学”)。
(2分)将此番道理推而广之。
(2分)26.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2分)(三)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然后回答27~29小题。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情?(4分)2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深刻的寓意?(4分)29.写出这首诗中表示诗人心情压抑悲愤的两个典型细节。
(2分)27.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由于当时的黑暗现实所产生的仕途艰难的苦闷,又表现了诗人出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而产生的对前途的希望。
(4分)28.比兴的手法。
(2分)以自然界道路的艰险,比喻世路的艰险,象征着诗人仕途受阻的艰难处境。
(2分)29.“停杯投箸”和“拔剑四顾”。
(2分)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篇二: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ass=txt>一、选择题:1~40小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3.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b.实质上是一种不可能性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4.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5.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b.政治制度演变史c.生产劳动发展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7.人的本质是()a.永恒不变的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c.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d.随个性的变化而变化8.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不容许b.封建主义不容许c.无产阶级不容许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9.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 )a.工人运动的重要性b.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d.城市工作的重要性10.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 )a.领导权问题b.争取多数、反对少数问题c.政策和策略问题d.政治纲领和战线问题11.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 )a.中共六届七中全会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2.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陈云d.邓子恢1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爱国统一战线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科学制定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c.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科学判断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6.改革是中国的()a.第一次革命b.第二次革命c.第三次革命d.第四次革命17.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a.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b.第三产业c.新兴产业d.金融业1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b.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c.社会主义经济实体d.人民代表大会19.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a.服务型政府b.领导型政府c.权威型政府d.法制型政府20.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a.把“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把“培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把“实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c.资产阶级的****主义d.社会、经济全球化22.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利是()a.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行政管辖权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开拓创新d.与时俱进24.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b.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国民革命的影响25.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经验是在(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2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b.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c.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d.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2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在于()a.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公平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28.作为社会现象的阶级,它是一个( )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思想范畴d.文化范畴29.就国家的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征服的产物b.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的产物c.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0.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