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模拟试题(一)
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模拟试题1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模拟试卷(一)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片(pidn) 片面片刻分片片言只语B.强(qiang) 强大强制坚强强词夺理C.供(gong) 供销只供提供保证供给D.仆(pu) 仆人仆从公仆前仆后继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原子辐射全神贯注仰人鼻息狡兔三窟B.鱼肉晕腥可见一斑心灰意懒性格粗旷C.金瓯无缺相形见拙气象恢弘惩前毖后D.朝晖夕阴飞黄腾达读书扎记勘测地形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历史的前进( )一条直线,( )由无数个相互交错的力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历史变革。
( )我们建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和先进的社会制度,( )有了比较好的体制和机制,有了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强化了对于社会矛盾的驾驶和整合,社会发展( )仍然不是一条直线。
A.不仅是而且是如果并且却B.不是而是即使即使也C.不是就是即使即使也D.是还是如果并且却4.下列句子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选出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A.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B.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就看作是自留地,而加以禁止、取消。
C.从中西医结合到完成新医学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不断使中西医结合向深度广度发展。
201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 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18 分,每小题3 分)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狰狞zhēng诤言挣脱峥嵘岁月铁骨铮铮
B.撩拨liáo 潦倒燎原眼花缭乱寥若晨星
C.悭吝qiān歼灭虔诚潜移默化阡陌纵横
D.缉拿jī编辑作揖羁旅生涯疾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群贤必至
B.瓦釜雷鸣歪风邪气目光如聚铤而走险
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汹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
地。
A.清莹淡薄流失
B.轻盈淡泊流失
C.轻盈淡薄流逝
D.清莹淡泊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成考网教入学测试高升专-语文(一)

高中起点专科入学测试模拟试题语文(一)一、基础知识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溃.败(kuì)攻讦.(jiã)兢.兢业业(jīng)一丘之貉.(luî)B.凹.陷(wā) 鸟瞰.(kàn)贻.笑大方(yí)心怀叵.测(pǒ)C.桧.柏(guì) 觊.觎(jì) 光阴荏苒.(rǎn)栩.栩如生(xǔ)D逾.越(yú)咀.嚼(zǔ)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 )A.文身诡谲濯污扬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B.碑帖桥礅原物璧还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简练更迭犯而不较万壑争流,千崖竞秀D.宽宥歆享流金铄石明枪易躲, 暗剑难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几个月,他一直深入矿区体验生活,终于写出了这部人人都的好作品。
②北京市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为一片低缓的平原。
③经过努力,我国已完成SARS疫苗的研究,即将进入临床。
A.夸耀逐步实验B.夸奖逐渐试验C.夸奖逐步实验D.夸耀逐渐试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救活这家瀕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C.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201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6 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个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在每小
题给出的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
A.《孟子》
B.《韩非子》
C.《论语》
D.《庄子》
2.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 )
A.刘备
B.关羽
C.诸葛亮
D.向宠
3.《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
A.苏轼
B.李商隐
C.杜牧
D.韩愈
4.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节的是( )
A.敢作敢为
B.有所不为
C.积极的
D.战斗进取
5.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
2016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模拟题一【最新精选】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ì)伶俜(pīn)编纂(zuǎn)载(zǎi)笑载言B.契(qiè)阔婀娜(nuó)修茸(qì)渐(jiàn)车帷裳C.诘(jié)问诟(ɡòn)厉詈(lì)骂不可遏(è)制D.解剖(pāo)吐哺(pǔ)煦(xū)暖熠(yì)熠发光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锐智禅让厘定原墙周庭才华卓著B.发祥国萃遨翔与世常辞皇恩浩荡C.恬退对现逡巡有目共堵泰然自若D.社稷鬻卖嗜好心悦诚服鼎鼎大名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甄别周游B.曲解鉴别漫游C.误解鉴别漫游D.曲解甄别周游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
B.近几年来,青少年真、假性近视和眼病的大幅度上升与大屏幕彩电、电脑、游戏机的关系很大。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专科《语文》(一)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卷

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1)(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C.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D.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焕发精彩涣散风彩B.留恋蔓延流传漫步C.练习锻炼秘方密诀D.和蔼部署暮霭布置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
②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
③没有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A.终止推敲体察B.中止推求体验C.中止推敲体会D.终止推求体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满意。
B.已经举办了28届的全国围棋团体赛将从今年起开始彻底改头换面....,成为类似足球甲A联赛那样的主客场比赛。
C.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和写作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他对流行于学术界的虚浮浅薄之风表示愤懑和厌恶。
D.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抛弃吗?C.我每次向他借书,他不顾年老体衰,都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房寻找。
D.这些水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果农们精心照料的结果。
6.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走了一段坎坷的山路,便见一排渔船,,原来我们已经到了渔民湾。
A.亮着灯火的船上,三五成群的渔家姑娘在织着渔网B.船上亮着灯火,织着渔网的渔家姑娘三五成群C.三五成群的渔家姑娘正在亮着灯火的船上织着渔网D.船上亮着灯火,三五成群的渔家姑娘在织鱼网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2016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2016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24 分,每小题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祥和打烊羞与为伍安然无恙
B.骈俪欺骗龙腾虎跃骁勇善战
C.伤痕银行屯垦戍边广袤无垠
D.性情倩影励精图治天空晴朗
参考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采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参考答案:D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高中的同学就不必过多从概念上去严格__________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从丰富文化__________ ,增强__________ 能力方面去对待。
本书对此观点有所涉及,尽管占的篇幅较少,但其重要性是不能的。
A.推求素养感悟忽略
B.推敲素养领悟忽略。
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④②⑤⑦⑥C.⑦⑤①③④②⑥D.③⑦⑤①④⑥②二、(16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下列植物生理的理论研究成果,是生物化学调控技术的依据。
(一)植物根茎叶的表面可以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物质。
这些物质一进入植物体内就可随维管束的筛管液流与导筛水流传布周身。
植物的这种特性给农用药剂大开方便之门。
原来需要从根系吸收的矿质元素中,有些元素易被土壤固定,因而不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若采用溶液喷射的根外追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农用药剂可以“内服”——注射法,并能在体内转移与保留。
一向“外敷”用作保护层的除害药剂,只能对覆盖的枝条有效,用量大,期限短。
二者比较起来,已不可同日而语。
(二)溶液培养植物成功,确定了营养代谢所需的水分与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性质和数量,成为合理、定量灌溉与施肥的依据,并给无土栽培作出了榜样。
自然资源在太阳的操纵下,不仅供给植物生活的能量,还给植物个体发育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
再通过植物体内部的相互影响,植物的遗传性状才能实现。
植物为了维持生存,依靠感应来适应气候中光、温和季节周期的变化,以及逆境的胁迫。
植物常在敏感部位受到刺激后,便发出信使在体内传递,影响效应部位反应出来。
研究发现,这些信使是激素一类的生物化学物质,它们的生理活性强,功能各异,化学结构比较简单,可以人工模拟与批量合成。
无论是内原激素,还是人工调节剂,在植物上微量施用,就会启发显著的生理变化。
7.对“根外追肥”的植物生理依据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根茎叶可以吸收喷洒在表面的农用药剂。
B.农用药剂具有生理活性,可以进入植物体内。
C.植物体内筛管液流、导筛水流遍布于各部位。
D.不需要根系吸收,可防止土壤固定某些元素。
8.对“溶液喷射”可“传布周身”与“外敷”“只能对覆盖的枝条有效”这一看似矛盾的说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使用的农用药剂未必相同。
B.使用的农用药剂配制的浓度未必相同,后者浓于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一、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24分。
每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帖tie 妥帖请帖字帖俯首帖耳B.屏bing 屏息屏退屏障屏除成见C.模mo 楷模模糊模具模棱两可D.创chuong 首创创伤创新创造幸福参考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倍增(成倍地增长) 倍尝辛苦股份恰如其分(办事的做法正合适)B.毕露(全部显露) 毕恭毕敬辨析辩才无碍(泛指能言善辩)C.雏议(自己的议论,谦辞) 雏凤展翅假寐不假思索(无须假装思考)D.厉行(严厉实行) 厉精图治精萃出类拔萃(品德才能超出常人)参考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1)计算机最初一批设计者表达年份时简单地使用了二位数字,从而造成了__________世界的“千年难题”。
(2)美国最高法院12月1日就佛罗里达州总统选举计票 __________ 举行了听证会。
(3)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______国家财产。
(4)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 __________ 和各国IT业的交流渠道,以便取长补短。
A.困扰纠纷侵蚀开拓B.困惑纠纷侵吞拓宽C.困惑争端侵蚀开拓D.困扰争端侵吞拓宽参考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参考答案: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
B.最近全行业进行的质量大检查,促进了建立技术管理制度这项工作的开展。
C.这起重大的中学生中毒案件,从始至终牵动着无数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家长的心。
D.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不但实现了第一季度生产计划,而且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参考答案:B6.填入横线处,语气自然而有情趣的一组句子是(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眼前豁然开朗,另有天地。
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
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__________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__________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①棵挨着棵,枝连着枝,显得挤得慌,②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③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④四角上各种一棵,疏是疏了,可是不好看。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参考答案:B二、阅读下面短文。
完成7—10题。
(16分,每小题4分)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淳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
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
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中和开放的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
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
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
当浪尖和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
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
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
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
和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
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7.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A.气泡将空气带人海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参考答案:C8.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 )A.海水中大小气泡的形成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B.海浪气泡的多少和大小对减弱“温室效应”至关重要。
C.形成海浪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决定着涛声的音质。
D.不起眼的气泡是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参考答案:B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淳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海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D.浪尖卷裹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入水中形成小于1毫米的小气泡。
参考答案:B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C.有关科学家都很重视改善大气环境,他们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答案:A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5分)雨巴金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蓝天。
好些日子没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
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
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居·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
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
他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闭了眼睛。
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可喜的事。
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的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
见到在巴黎的春天里少见的日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
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
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能够再见。
我也像发布里那样地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阴雨。
十几年来,不打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知有过多少次。
就是在1927年,当发布里抱怨缺少阳光的时候,我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在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个被称为“18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
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
我常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
有时火种在我的腹内燃烧起来。
我受不了熬煎。
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
为了浇熄这心火,我常常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
水滴从头发问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眼镜片。
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
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
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
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
我的脚认识路。
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马路,我不留心街上的人和物,但是我没有被车撞伤,也不曾跌倒在地上。
我脸上眼睛看不见现实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
我常常走了一个钟点,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
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
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
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淹愁”的习惯。
我们的前辈也常说“借酒浇愁”。
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了。
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
1941年7月20日11.本文题目是“雨”,作者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阳光”?(4分)答:(1)因为作者热爱阳光,阳光代表着作者所追求的自由和光明。
(2)写阳光是为下面写雨作铺垫。
12.作者说:“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
”其中“不健全的性格”指的是什么?(6分)答:(1)常常在肚里吞下了许多火种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
(2)常常想借雨浇熄心火。
13.“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5分)答:作者经过雨水的洗礼,是不会走错路的。
14.作者为什么写路易居·发布里?(5分)答:(1)表达自己和发布里有相同的追求。
(2)表达对发布里天亡的遗憾、怅惋的心情。
15.根据文意概括回答,作者为什么爱雨?(5分)答:(1)可以荡涤心灵的尘垢。
(2)可以洗却内心的愁苦。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8题。
(25分)吴履,字德基,兰溪人。
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
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
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
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
履乃改崇宽大,和民休息。
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
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
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
以中益怒,日:“丞慢我。
”履日:“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
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
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
为丞六年,百姓爱之。
迁安化知县。
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
履日:“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
不来,诛未晚。
”良从之,易氏果至。
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履日:“世清矣,民安于农。
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
”迁潍州知州。
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和民计日:“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
”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
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
履遂乞骸骨归。
(《明史·循吏传》)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