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收支申报的现状及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引言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所引起的国际经济收支。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分析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分析贸易收支不平衡我国近年来的国际贸易表现强劲,但贸易收支却呈现不平衡的状况。

我国的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导致贸易顺差较大。

这不仅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还造成了一些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不满。

金融账户收支波动较大我国的金融账户收支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短期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下,外国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和撤资造成了金融账户收支的波动。

这种波动不利于我国的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管理。

旅游收支逆差加剧我国的旅游收支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赴外旅游,导致我国的旅游支出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提高,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并未能够弥补旅游支出的差额,导致旅游收支逆差加剧。

对策建议促进贸易平衡为了解决贸易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拓展出口市场。

通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加强与潜在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合作,打造稳定的贸易关系。

- 加强进口管理。

通过减少进口关税、简化进口手续等方式,降低我国进口成本,促进进口的增长,进而减少贸易顺差。

稳定金融账户收支为了降低金融账户收支的波动,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完善外汇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外汇市场波动性。

- 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增加金融账户收支的稳定性。

优化旅游收支状况为了解决旅游收支逆差加剧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

提高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 发展旅游服务业。

最新分析中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特征-问题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最新分析中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特征-问题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精品资料分析中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特征-问题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分析中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特征,问题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摘要: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具有鲜明特色。

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近十年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调整方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双顺差外汇储备对外直接投资一、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本国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进行系统记录的一种统计表。

它是一国对内、对外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

通过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易得知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可归纳为1、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总体规模扩大,从而国际收支总体保持了顺差2、经常账户总体规模扩大,其大量顺差成为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主要因素3、贸易账户下货物顺差成为经常账户持续顺差的主要来源4、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资本与金融账户巨额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5、外国在华投资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严重失调6、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额,77.7%形成外汇储备资产的增量,成为相对低收益的外国政府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7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资料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2003年到2012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二、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原因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有人均储蓄率太低,消费动力不足。

中国虽然储蓄总额很高,但是人均储蓄很低,不到1万元,实际上是一个储蓄小国,而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父母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险、住房等实际存在的巨大不确定性,使国民不敢消费,国内需求不足消费跟不上,造成的结构性失衡;我国长期实行的出口导向性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的结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出口创汇,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尤其是长期实行的对外资优惠的政策,极大吸引了外资投资于出口的制造业。

出口的不断扩大和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使得两个账户顺差不断增加;国际间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结果。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收支之一。

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的定义及作用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的综合反映,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单方面转移等。

国际收支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对外交往能力,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以下特点: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贸易顺差为62亿元人民币,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

主要收支项目表现(1)商品和服务贸易2022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2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4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为8万亿元人民币。

(2)资本流动2022年,中国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为13亿元人民币,对外投资为16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虽然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顺差过大、外债风险上升和资本流动不稳定等。

贸易顺差过大过大的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资源净流出,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大的贸易顺差也会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

外债风险上升随着外债规模的扩大,外债风险也在上升。

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的外债偿付产生不利影响。

资本流动不稳定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净流入主要依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而对外投资较少。

这导致了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解决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内部平衡策略(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2)促进对外投资,推动资本流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压力。

外部平衡策略(1)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降低外债风险。

(2)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减少贸易摩擦。

国际结算发展现状及建议

国际结算发展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逐渐发展壮大;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几乎所有银行都竞相开展的业务;然而从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来看,如今的商业分析方法依然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本文从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促进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良好发展;关键词:国际结算发展现状问题建议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增多,所以国际结算业务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缓慢,同时和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相对于而言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从银行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结算业务的减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随着开设国际结算业务的银行不断增加和客户量的增加不匹配,这就造成了银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同时就单纯的业务本身来看,国际结算业务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列问题;无论是在业务结构上,还是人才结构和风险评估上,都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正确认识国际结算业务中存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促进我国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促进银行的长足发展,从而保证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国际结算业务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业务,也是很多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在我国,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国际结算业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各大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统计量来看,各个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保持增长态势,人民币融资贸易业务快速增长;但是依然存在业务发展速度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不同步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在国际结算方面的主要业务,该业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银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由于国内外在贸易融资层面的风险控制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很多金融业务脱节的现象,使得某些国际结算业务的客户较难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三、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1.国内银行国际结算客户结构不合理;国际结算业务客户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很多民营、合资企业快速发展,由于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甚至出现恶意逃债的行为;由于我国银行和外资银行还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都涌向外资银行,国内银行面对的中低端客户逐渐增多;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水平千差万别,信誉程度不能达到有效的保证,进一步影响了国际结算业务在中国的开展,使相应的风险进一步扩大;2.国际结算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国际结算业务不断发展,这就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国际结算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有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当前,这种复合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需求;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员工很多存在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单一的普遍问题;同时银行单位缺乏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也造成了职工专业技能的不足;而且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很多专业人才更倾向于在外资银行工作,这更造成了专业人才的缺失;3.银行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近年来,一些内部案件的发生,说明了我国银行在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很严重的不足;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上仍要做很大的努力;同时,很多银行在处理国际结算业务时,不能严格执行一系列风险防范制度,甚至为了留住客户而提供不优质的客户群体,这就为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建议1.改善银行国际结算的客户结构;首先,优化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客户结构,加强客户信息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来吸引优质客户;为了增加国际结算市场占有率,银行必须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确立明确的市场定位;其次,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不同的结算服务;在网络建设、政策制定上上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不断扩大新的客户群体;最后,及时对市场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找到其他银行忽视的客户群体,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找到长足的优质的客户群体,这就为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促进贸易融资的良好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是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融资不仅可以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开拓新的市场;例如,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相应的出现了国际保理和银行保函等一些列是国际结算的新方法;国内银行应充分发挥传统的优势,尽快找到新的刺激点,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户,在发展中也不应忽视风险控制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现良性发展;3.提高国际结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结算工作效率,促进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第一,在选拔人才上,要选拔那些熟悉国际结算业务和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制度,同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在选拔人才时要进行必要的入职考试,从而对入职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合理的评估;第二,定期组织国际结算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的内容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家票据法等专业性的内容;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在信用证人员办理开证业务时,要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掌握信用证发放的宽松程度,不仅要考虑客户的需求,还要考虑到银行的利益和信用;第四,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在英语、计算机应用方面要着重进行培训和考核,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制度;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第一,建设和完善风险控制制度,熟悉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环节,尤其是在信用证发放和担保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风险环节组织检查评估,并实行严格的汇报制度,保证工作中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保证国际结算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在国际结算业务进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监管,及时沟通,组织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同时根据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和变化,及时发现检查尤其是对风险较大的工作程序一定要做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第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尤其是不能忽视国际惯例,以避免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在网上支付过程中,要严格监控;避免出现电子化的风险,一旦发现网上支付环节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整改,必要时采取暂时关闭网上支付系统;加强网络支付安全技术的研究,加快建立和完善安全认证系统,建立防御度高的防火墙,能防止黑客病毒的侵袭,保证银行的正常发展;第四,在进行客户委托验收之前,必须严格调查客户的业务背景和真实信用度;并根据客户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做到完善的风险控制;在进行出口业务时,应加强各部门和机构的协调,及时沟通,减少风险;五、结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由于我国还处于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还不均衡,同时国际结算业务起步较晚,银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际银行,这就造成在很大程度上,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存在一些列问题;无论是在业务结构上和人才培养上还是在风险控制上,都需要银行的努力;这就要求我国银行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时,要调整业务结构,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在风险控制上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保证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良好发展;。

浅谈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和对策

浅谈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和对策

浅谈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和对策摘要:乘着全球化这股浪潮,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势不可挡,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以往没有面对过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括出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并对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对策一引言1、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形势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放眼国内,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2、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3、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述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二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05年至11年,我国国际收支明显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账户、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巨额顺差。

其中,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的差额,即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顺差则得益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

虽然经常项目的差额在08年缩小,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不断波动、回落,但总体仍保持明显的双顺差状态。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顺差规模有所减少。

国际收支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际收支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际收支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前,我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六版)原则采集国际收支数据,按季发布《国际收支平衡表》(以下简称《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以下简称《头寸表》),实行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确立的申报制度为基础,以间接申报和直接申报为主,其他部门数据为辅,抽样调查为补充的统计体系,其中存在的问题需关注。

一、主要问题(一)国际收支统计执行标准与统计原则存在差距1.间接申报统计原则与《手册》要求不符。

间接申报是以收付实现制统计,而《手册》要求按权责发生制统计。

间接申报不可避免存在轧差交易问题,而《手册》要求进行全额统计。

2.理论标准与实践标准交叉并行。

申报中交易对手国别问题,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原则交易对方国别应填报其常驻国家(地区),但境内留学生或外国就医人员向境外同名账户汇款时,交易对方国别却只能填报对方开户银行所在国家(地区)。

(二)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尚需完善1.数据采集渠道和口径有待完善。

《平衡表》的编制,大量采用海关、国家旅游局、商务部以及对方伙伴国等其他数据源,但其数据仍无法完全满足要求。

以旅游项目为例,目前旅游支出采取对方伙伴国数据推算的做法,由于伙伴国旅游数据统计口径不清晰、方法未公开、数据公布时间不可控,加上比例系数科学性还需进一步印证,数据准确性较难保证。

2.间接申报数据采集模式存在局限性。

目前,间接申报是国际收支主要数据采集渠道,对于编制《平衡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编表数据中货物、运输、旅游、直接投资等项目数据主要依靠外部数据,间接申报采集的大量相应数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统计资源浪费。

此外,间接申报只涵盖汇款和信用证、托收等传统国际结算方式,对于境外信用卡消费、提现和现钞结算等交易,目前还无法实现从申报渠道采集数据。

3.新型国际收支交易不断涌现,传统数据申报体系面临挑战。

近年来,传统依赖银行采集数据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上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格局。

具体来说,我国贸易项目顺差是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支撑,但投资项目逆差逐渐扩大,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压力。

其他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提高对外投资效益;国际收支平衡能够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贸易持续顺差;二是我国实施积极的外汇政策,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三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资本流动性减弱。

针对我国国际收支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货币政策方面,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外汇储备规模,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方面,应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政策方面,应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扩大贸易伙伴范围,以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既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与政策调控息息相关。

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既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也需要加强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

只有内外兼修,多管齐下,才能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成员。

随之而来的是宠物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宠物医疗保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就我国宠物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宠物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涉足宠物医疗保险领域,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在保险种类方面,主要包括宠物疾病险、意外伤害险、全寿险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在理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赔程序繁琐、理赔金额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宠物医疗保险的信心和满意度。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论文为您编辑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

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20XX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

自20XX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

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XX年上升至GDP的47%。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意义二、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分析1. 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2. 金融账户逆差较大3. 汇率问题引发的国际收支压力三、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应对措施1. 优化贸易结构,推进消费升级2.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促进双赢3. 适时调整汇率政策,保护国内利益四、政策的效果及进一步完善1. 贸易政策调整切实有效2. 金融合作成效显著3. 汇率政策调整频繁五、国际收支困境下的我国企业——案例分析1. 某太阳能制造企业面临贸易反倾销压力2. 某物流企业因汇率问题短期亏损3. 某电商企业对外融资难度加大六、结论和建议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意义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体,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收支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旅游、汇款等方面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

国际收支的数据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竞争力,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投资者评估该国信用和风险的重要依据。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分析1. 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一直逐年扩大,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2018年我国贸易顺差为3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增长9.9%和15.8%。

然而,贸易顺差规模扩大也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单一和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

2. 金融账户逆差较大国际收支中的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货币市场工具投资和银行存款等。

我国金融账户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意味着外资流出多于流入,这一现象主要受到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3. 汇率问题引发的国际收支压力汇率问题对我国国际收支也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我国国际收支压力明显增加。

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货物征收加征关税,更加加剧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贸易依赖性较高的出口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应对措施1. 优化贸易结构,推进消费升级为了降低我国国际收支压力,应当加强对出口的引导,推进消费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增加进口品和相关产业的比重。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双顺差”已经成为了我国国际收支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给我国贸易带来的很多不良影响。

下面就结合我国最近几年的国际收支情况,阐述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对策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BOP):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往来而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的定义,它包括货物服务和收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债权债务的收益,以及转移项目和平衡项目等。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

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

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

“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

时事政治 2000字

时事政治  2000字

时事政治2000字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原因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我们接下来就要讨论下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策。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所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的定义,它包括货物服务和收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债权债务的收益,以及转移项目和平衡项目等。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

但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现象,这对我国国内经济正常运转和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产生了不利影响。

200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很清晰的表现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特点。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

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

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

总的来说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仍保持双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总体状况良好。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调节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调节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调节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区追求的外部平衡目标。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与中美贸易收支失衡的情况与调整对策。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调整前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际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增强, 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来越大。

从总体上看, 我国国际收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情况是良好的, 收支总量基本保持了平衡, 收支结构变化迅速但发展趋势良好, 外汇储备除个别时期外,基本保持了足量储备, 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对减少外汇市场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结构的完善, 国际收支结构也日趋完善, 近年来, 外汇储备增长较快, 反映出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但是回顾个别年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进一步总结经验, 对维护国际收支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中国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 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 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 亿美元,增长128%。

2005 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 万亿美元,比2004 年增长27%,占GDP 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

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6 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2007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

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 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一、中国的国际收支的特征1.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自2005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较大的顺差。

尤其是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的“双顺差”(双顺差,就是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占总顺差比例一直很大。

这是我国国际收支最显著的特征。

2.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直接投资顺差678亿美元,增长28%。

其中,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791亿美元,增长4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亿美元,增长526%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态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仍然较强。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741亿美元,同比增长27%。

同期,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倍。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依然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方式,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3.国家外汇储备继续较快增长2005年我国国际储备增长较快。

2005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

其中,特别提款权减少0.22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高于2004年同期增加674亿美元的水平[1]。

2007年,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年末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超过2005、2006两年的储备增加额之和[4]。

2008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808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8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43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额非常大,其增长速度也非常快。

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偿债率远低于25%的国际经验标准。

近期我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较小。

双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要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一、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1、贸易收支结构特征中国的贸易收支结构长期向好,但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贸易收支结构呈现出:进口多于出口,外贸结构单一,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等特点。

2、资本收支结构特征资本收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中国资本收支结构中,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和证券投资是占比较高的几个方面,虽然过去曾一度出现过资本外流的问题,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够保持良好,资本外流的问题尚未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

3、受援国收支结构特征中国提供的对外援助几乎都是援助性质的贷款。

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对弱势国家、贫困地区给予了重点关注。

对非洲国家的贷款业务占援助总额的60%以上,对东南亚的贷款业务占援助总额的15%以上。

二、中国国际收支的当前情况与对策1、当前情况目前中国国际收支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推动经济速度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资本流入等措施,对维护中国国际收支稳定至关重要。

2、对策2.1 优化贸易结构中国目前的贸易结构比较单一,而且大量依赖汽车、石化等传统制造业,推动企业“走出去”并开展跨境电商、跨境贸易等新业态将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

此外,加快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进一步减少贸易限制等措施也是优化贸易结构的关键。

2.2 实现资本流入吸引外资、转移海外资产是实现资本流入的两个有效手段。

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开放范围、优化口岸环境、打破企业壁垒等措施加强吸引力。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中国所掌握的经济的规模和潜力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更加吸引投资者的国家。

2.3 积极建设对外援助网络中国拥有强大的对外援助力量,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区域对贫困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考虑到不同的受援国的实际情况,建设对外援助网络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案例分析1、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争端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美国一再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力度,然而中国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时并不是束手无策,通过推进贸易多边化,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和开展跨境电商贸易等举措有效抵消这种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申报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国际收支申报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6国际收支申报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陈文鹏(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吉林四平136000)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文鹏,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涉外经济快速发展,外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外汇管理所面临的业务操作风险、信息系统风险、数据质量风险也随之加大。

有效提高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质量,监测本地区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成为基层外汇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影响国际收支申报质量的问题(一)外汇指定银行代申报制度不健全无法确保统计申报的真实性目前,大部分外汇指定银行在国际收支申报过程中均实行代申报制度。

如对公涉外收入,外汇指定银行收到涉外收入款项后,进行国际收支申报时最基础的依据是收到的来自国外汇款行的报文,但就申报的各项要素来看,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在报文上多是不体现的,即报文中缺少对交易附言的描述。

据调查,在此种情况下,银行多是以电话方式从中了解该笔款项性质作为填写交易附言的依据。

而在核查中发现,银行仅凭对客户的询问很难保证交易附言申报的准确。

(二)部分银行金宏系统数据接口不完善现场核查中发现,虽然外汇局相关文件要求针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境内结算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开展金宏工程外汇局子项试点准备工作的通知》(汇发[2009]7号)及相关规定完善金宏系统数据接口程序。

但从目前情况看,部分银行数据接口并不能较好支持跨境人民币基础数据的采集,特别是目前人民币跨境业务大多数使用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银行金宏系统中数据接口没有及时与其对接,造成无法通过数据接口自动采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基础数据,仍需人工采集和判断,容易造成漏报及迟报,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

(三)培训不到位,人员调动频繁,导致差错增加外汇局核查结果表明,部分数据差错属于基本概念性错误,直接反映出部分申报工作人员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知识掌握的欠缺,缺少学习机会,同时由于银行岗位流动性较大,每次银行调整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人员后,该银行申报数据的差错就会明显增加,人员调整与数据差错成正比。

国际收支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国际收支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国际收支统计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随着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虽然我国也适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更新了数据采集原则,更新了统计方法,但其中存在的问题需关注。

一、主要问题(一)新型国际收支交易模式的不断涌现挑战传统数据申报体系如跨国互联网交易、第三方支付清算机构的出现等,在传统银行资金链条上增加了新的资金清算机构,其收付款模式给国别的判定增加了难度。

又如商品交易所跨境商品交易、跨国公司的集中收付业务、扎差净额清算等新兴国际结算交易模式的出现,使传统依赖银行采集数据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加之境外居民与非居民交易数据采集受限等,单纯依赖某一数据采集模式很难满足数据分析需要,更新统计手段、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仍是不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数据失真问题比较突出如运输数据和旅游数据,按照统计原则,运输统计数据应为中国居民委托非居民承运人为进口货物提供运输所支付的运费和中国居民为非居民货主出口货物提供运输所得的收入,但在间接申报中,其运输数据可能包含境外承运公司的境内分公司与境外船公司之间的运费清算资金,或扎差后的净额资金。

同时,支付的运费中包含出口运费,或收入的运费中包含进口运费等情况较多。

而随着居民境外旅游和境外游客境内旅游的不断扩大,目前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统计中采集的旅游数据缺少境外银行卡和现钞消费数据,以上情况使得数据失真的问题较为突出,统计精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统计口径差异问题影响监测效率一是贸易信贷统计与货物贸易部门标准不一,难以真实比对。

货物贸易部门监测的贸易信贷(融资)数据存在于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中贸易信贷数据进行比对印证的需求,但目前国际收支统计中仅设置“预收/预付”选项,没有货物贸易部门需要的“延收/延付”选项,且国际收支申报关于预收/预付资金性质的判别主要依据企业进出口合同,经常部门对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定义分别为超出期限30天、90天以上,统计指标的不全及口径差异,导致二者难以进行比对。

浅谈国际收支申报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际收支申报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际收支申报的现状及建议赵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日益融合,一国的涉外经济交易状况对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收支统计是了解一国对外贸易、服务、资本及金融交易情况,衡量储备资产充足程度的基础性工具,也是掌握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趋势,规避外部风险,把握发展先机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提高国际收支统计质量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收支申报存在的主要问题1.信息漏申报未严格执行国际收支申报要求,在进行汇入汇款解付或资金汇出后,未在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中进行申报,造成涉外经济信息的漏申报。

2.信息迟申报银行工作人员在进行申报工作时,超出规定申报时限,造成信息迟申报。

3.信息错申报由于申报人员对信息把握不准确,导致申报信息与真实信息不符,造成错误申报。

主要表现为超出三千美元的涉外收入依然只做了基础信息申报,交易主体信息有误,交易附言有误等等。

4.“形式申报”越来越多“形式申报”是指为规避外管局监管,不按交易的真实用途填写申报信息,而按照能够通过外汇局非现场核查的其他交易编码或交易附言进行申报。

常见的如个人跨境购房、借款等资本项目项下的资金汇出,将资金申报为常见的职工报酬、赡家款等经常项目外汇资金。

(二)产生现有问题的原因国际收支申报的迟、漏、错报,都会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到一个地区,甚至国家外汇政策的有效性。

综合分析银行国际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银行基层申报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外汇人员变动频繁,业务培训不到位。

由于银行人员流动性强,且存在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新上岗人员未经当地外汇局岗前培训就仓促上岗,多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这就造成“师父”在将经验传授给新人的同时,也可能将一些错误的理解一并传递给新人,造成政策把握的偏颇,操作程序不规范,审单不严,错报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

2.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交易编码不够细化。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第一篇: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集中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活动状况。

因此,国际收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高低。

分析有关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于正确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我国面对严重外部的冲击和内部的结构调整的困难下,我国的对外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的状态,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均顺差,并且“双顺差”的趋势一直在扩大。

为了便于分析,列出了我国2002年~2011年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1(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

下面从项目这个角度具体对这几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收支方面:这10年中,经常账户收支与货物贸易收支均处于顺差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常项目的顺差与货物贸易的顺差有高度的相关性。

并且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由逐年增长趋于平稳。

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来看,200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5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为3875亿美元,进口为3521亿美元。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到了1324亿美元,出口也增加到了9039亿美元,进口增为7715亿美元。

到了2008年经常项目顺差则为4206亿美元,而出口和进口也分别增加为17462亿美元和13256亿美元。

但是到了2009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了35%,这是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

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为243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是14842亿美元和12409亿美元。

到了2010年和2011年,顺差幅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不是很大,趋于一个平稳状态。

货物贸易收支在这10年中,货物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并且2002年~2008年一直是在往上升。

商业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是我国外汇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内容,其结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对完整反映我国对外收支状况、准确展示我国对外经济资产负债全貌,进而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商业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 张新存尽管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着力推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直接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的方向性改革,但在实践中,国际收支申报的绝大部分内容仍是由商业银行代替申报主体间接申报来实现的,商业银行仍是国际收支申报的主力军。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国际收支申报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如何,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整体质量影响至关重要。

然而,毋庸讳言,商业银行在此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仍有待提升。

金融论坛一、商业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存在的问题1.基层机构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重视不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商业银行不同层级管理层也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但落实到具体统计申报环节,都是由基层机构工作人员来完成,由其直接面对客户,获悉客户各种涉外业务的实质内容和交易背景,并据此在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统一开发的金宏系统中进行操作,由各级外汇管理部门汇总上报之后形成全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统计结果。

由于基层机构很难做到配备专人单独负责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大部分基层机构每日数量寥寥的涉外业务也不足以配备专门人员,因此,在实践中,负责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人员都需要兼职负责很多其他工作,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只是其日常工作内容的极小一部分,从而导致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业务操作的随意性很强。

2.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内控制度不健全商业银行素有铁账、铁款、铁制度的“三铁”信誉,制度是确保银行各项业务正常运转的基石。

然而,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很多银行并没有出台专门的内控制度,其业务操作的唯一制度基础是外汇管理部门出台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

该办法是针对所有申报主体提出的较为明确且严格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要求,是全社会都应遵循的统一规范,各银行在具体落实这些要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各行经营理念不同,内控文化各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际收支申报的现状及建议
平阴支行赵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日益融合,一国的涉外经济交易状况对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收支统计是了解一国对外贸易、服务、资本及金融交易情况,衡量储备资产充足程度的基础性工具,也是掌握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趋势,规避外部风险,把握发展先机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提高国际收支统计质量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收支申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漏申报
未严格执行国际收支申报要求,在进行汇入汇款解付或资金汇出后,未在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中进行申报,造成涉外经济信息的漏申报。

2.信息迟申报
银行工作人员在进行申报工作时,超出规定申报时限,造成信息迟申报。

3.信息错申报
由于申报人员对信息把握不准确,导致申报信息与真实信息不符,造成错误申报。

主要表现为超出三千美元的涉外收入依然只做了基础信息申报,交易主体信息有误,交易附言有误等等。

4.“形式申报”越来越多
“形式申报”是指为规避外管局监管,不按交易的真实用途填写申报信息,而按照能够通过外汇局非现场核查的其他交易编码或交易附言进行申报。

常见的如个人跨境购房、借款等资本项目项下的资金汇出,将资金申报为常见的职工报酬、赡家款等经常项目外汇资金,。

(二)产生现有问题的原因
国际收支申报的迟、漏、错报,都会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到一个地区,甚至国家外汇政策的有效性。

综合分析银行国际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银行基层申报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外汇人员变动频繁,业务培训不到位。

由于银行人员流动性强,且存在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新上岗人员未经当地外汇局岗前培训就仓促上岗,多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这就造成“师父”在将经验传授给新人的同时,也可能将一些错误的理解一并传递给新人,造成政策把握的偏颇,操作程序不规范,审单不严,错报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

2.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交易编码不够细化。

特别是非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种类繁多,许多交易无法界定其具体的性质,另外对私方面出国劳务输出人员进出频繁,出国时间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应作为雇员报酬还是工人汇款申报,且申报人申报时随意性大,银行较难区分。

3.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足。

银行对新政策、新制度的获取,主要依赖于上级行和同级外汇管理局,当信息传递出现障碍时,就造成的基层网点和一线外汇经办人员对政策了解的滞后和不完整。

4.对私涉外收入申报难度较大。

由于对私涉外收入笔数较多,日解付业务量大,加之因私涉外收入申报客户分散,银行工作人员不得不花大量人力、物力宣传国际收支申报政策,介绍申报方法和填报要求,申报效果仍不尽人意,加之一些客户对个人收入的顾虑,对申报还存在一些抵触思想。

(三)银行基层申报工作的相关建议
1.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大专项培训力度。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既有申报数据收集、汇总、整理的任务,又有申报的检查、核对和分析研究工作,这就要求国际收支统计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才能顺利地开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

银行应该结合国际收支新系统、新政策制定培训计划,定期搜集差错情况和疑难问题反馈,开展针对性指导,提高培训实效。

2.加强后台监督。

国际收支申报前后台分离,前台负责进行国际收支信息申报,后台对前台录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入的信息进行非现场监督,提高报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同时,建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的交换和核对机制,通过与外部的海关、商务、税务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换,充分了解交易的真实性,控制隐瞒、错报行为。

3.继续开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宣传工作,提高国际收支交易主体的自觉申报意识。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全社会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大力合作。

我们应在现有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新闻媒介、会议及业务往来等各条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居民认识到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是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的,中国居民应尽的义务,并对银行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