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引言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所引起的国际经济收支。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分析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分析贸易收支不平衡我国近年来的国际贸易表现强劲,但贸易收支却呈现不平衡的状况。
我国的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导致贸易顺差较大。
这不仅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还造成了一些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不满。
金融账户收支波动较大我国的金融账户收支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短期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下,外国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和撤资造成了金融账户收支的波动。
这种波动不利于我国的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管理。
旅游收支逆差加剧我国的旅游收支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赴外旅游,导致我国的旅游支出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提高,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并未能够弥补旅游支出的差额,导致旅游收支逆差加剧。
对策建议促进贸易平衡为了解决贸易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拓展出口市场。
通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加强与潜在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合作,打造稳定的贸易关系。
- 加强进口管理。
通过减少进口关税、简化进口手续等方式,降低我国进口成本,促进进口的增长,进而减少贸易顺差。
稳定金融账户收支为了降低金融账户收支的波动,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完善外汇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外汇市场波动性。
- 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增加金融账户收支的稳定性。
优化旅游收支状况为了解决旅游收支逆差加剧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
提高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 发展旅游服务业。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也日益引人关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即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均呈现顺差状态。
这种双顺差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成因、影响和对策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
一、成因1.外贸优势突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拥有雄厚的出口实力。
加之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旺盛,出口量大大超出了进口量,造成了经常账户顺差。
2.外资大幅度流入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外商投资政策的放开,大量外资涌向中国,形成了资本账户的顺差。
外资的流入不仅为我国带来了资金,也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提供了机会。
3.汇率政策影响我国的汇率政策一直较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这也造成了资本账户的顺差,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二、影响1.国内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导致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大量资源被浪费在低附加值的产业中,而高附加值的产业缺乏竞争力。
2.汇率波动风险虽然目前我国的汇率政策相对稳定,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汇率波动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
一旦汇率大幅波动,将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金融安全风险资本账户的顺差也带来了一定的金融安全风险。
大量外资的流入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过热,股市和楼市泡沫的膨胀,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三、对策分析为了解决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几个对策:1.调整外贸结构应该调整外贸结构,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
还需要加强对外贸技术和品牌的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加强汇率政策调控应该加强对汇率政策的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科学设置汇率浮动范围,适时进行干预,防止汇率的大幅波动。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一、近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1、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形势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放眼国内,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2、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3、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述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05年至11年,我国国际收支明显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账户、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巨额顺差。
其中,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的差额,即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顺差则得益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
虽然经常项目的差额在08年缩小,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不断波动、回落,但总体仍保持明显的双顺差状态。
2003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4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3%;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16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幅为历史最高水平。
2004年与2003年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中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以净出口为主的经济结构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外需不稳定、投资过度、产业结构不合理和金融政策不当等方面。
针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引导出口转型、推动消费升级、调整产业结构、采取适度紧缩的金融政策等。
首先,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是外需不稳定。
中国出口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市场,而这些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
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
同时,开拓新的市场,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以稳定出口方向。
其次,投资过度也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过度依赖政府和企业投资带来的增长,长期以来导致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推动消费升级,鼓励居民消费,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并提供更多优质的消费品和服务。
此外,通过培育发展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提高企业海外收益,平衡国际收支。
再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产业过度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与国际间产业分工和合作的趋势不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减少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高端产品出口。
最后,金融政策不当也是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在过去,中国过度扩张信贷,引发了不良贷款问题,导致金融系统风险加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采取适度紧缩的金融政策,压缩信贷供给,控制流动性泛滥,加强金融监管,减少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同时,还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通道和效率,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收支之一。
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的定义及作用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的综合反映,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单方面转移等。
国际收支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对外交往能力,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以下特点: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贸易顺差为62亿元人民币,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
主要收支项目表现(1)商品和服务贸易2022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2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4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为8万亿元人民币。
(2)资本流动2022年,中国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为13亿元人民币,对外投资为16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虽然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顺差过大、外债风险上升和资本流动不稳定等。
贸易顺差过大过大的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资源净流出,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大的贸易顺差也会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
外债风险上升随着外债规模的扩大,外债风险也在上升。
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的外债偿付产生不利影响。
资本流动不稳定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净流入主要依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而对外投资较少。
这导致了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解决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内部平衡策略(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2)促进对外投资,推动资本流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压力。
外部平衡策略(1)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降低外债风险。
(2)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减少贸易摩擦。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研究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研究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研究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收支也出现了一定的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风险和挑战,因此,研究其原因并找到平衡对策十分必要。
二、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贸易顺差、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
首先,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持续保持着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尽管在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这种贸易顺差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品的价值远大于进口商品的价值,直接导致了国际收支的失衡。
其次,资本流动也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资本流出一直持续增加,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年中。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投资增加以及个人资产的移出所致。
资本流出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现象。
最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还表现在外汇储备的增长上。
中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
高额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的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风险,如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资本流出风险。
三、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首先,中国经济结构存在问题。
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导致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对外需求过度依赖。
这使得中国难以实现贸易平衡,进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其次,中国存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人民币的汇率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人民币的低估引发了大量的出口,导致贸易顺差。
中国政府为了保持人民币相对较低的汇率,采取了大量的外汇干预手段,从而增加了外汇储备。
此外,中国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的国内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调,使得产品的供求失衡。
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金融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也导致了国际收支的失衡。
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为了解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首先,调整经济结构。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对策1. 什么是国际收支失衡?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国际收支失衡这个话题。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进进出出的钱不太平衡。
想象一下,你一个月收入一万块,结果花了两万,这可就尴尬了。
国际收支失衡也是如此,当一个国家进口的比出口的多,或者外资流出得比流入得快,最后就形成了收支失衡。
这背后有啥原因呢?咱们来一探究竟。
1.1 经济结构问题首先,经济结构问题是个大坑。
我国的某些产业发展得快,可有些却相对滞后。
这就像一个班里的同学,有的人数学特好,有的人连加减法都搞不明白。
我们依赖于某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却在日常消费品上依赖进口,像是智能手机、奢侈品等。
这种“挑食”的经济结构,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显得不那么“靠谱”。
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全球经济放缓,咱们的出口就受影响,导致国际收支更加失衡。
1.2 外部环境变化说到外部环境,真是变幻莫测。
你根本没办法预测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化。
比如,有时候美国一声“枪响”,整个国际市场都得抖三抖。
美元汇率波动、贸易变化,都是潜在的“定时炸弹”。
结果,我们进口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这一来二去,就更加加重了收支失衡的压力。
就好比你准备去旅游,结果一场大雨把你的一切计划打乱,回家只能默默流泪。
2. 应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对策好吧,讲完原因,咱们也得想想对策。
别担心,解决问题总比抱怨要实在多了。
首先,咱们得调整经济结构。
这就像给班里的同学补习,把弱项提高上去。
国家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这样,咱们的出口就能变得更加多元,抗风险能力也会增强。
2.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真不是说说而已。
这就像小孩学走路,要摔几跤才能站稳。
国家可以通过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
比如,像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企业,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等到大家都能自给自足时,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上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格局。
具体来说,我国贸易项目顺差是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支撑,但投资项目逆差逐渐扩大,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压力。
其他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提高对外投资效益;国际收支平衡能够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贸易持续顺差;二是我国实施积极的外汇政策,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三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资本流动性减弱。
针对我国国际收支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货币政策方面,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外汇储备规模,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方面,应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政策方面,应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扩大贸易伙伴范围,以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既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与政策调控息息相关。
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既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也需要加强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
只有内外兼修,多管齐下,才能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成员。
随之而来的是宠物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宠物医疗保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就我国宠物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宠物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涉足宠物医疗保险领域,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在保险种类方面,主要包括宠物疾病险、意外伤害险、全寿险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在理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赔程序繁琐、理赔金额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宠物医疗保险的信心和满意度。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分析与对策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分析与对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日益突出。
而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收支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本文将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1.1 收支概况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总体上呈现出顺差格局。
2018年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数据显示,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23707.8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9305.67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为4393.18亿美元。
而服务贸易方面,2018年中国服务贸易收入为7522.4亿美元,支出为4740.6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为2781.8亿美元。
另外,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方面,中国的资本流入量占到了总资本流入量的94.4%,2018年实际使用外资为1394亿美元,同比增长、6.0%。
1.2 问题与风险尽管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整体来看是比较稳健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风险。
首先,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出口面临严重的市场萎缩风险。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了依赖性,有着单一性的经济结构,存在“一只脚站在进口、一只脚站在出口”的风险。
此外,资本市场风险也不容忽视,过多的短期资本流入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二、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2.1 扩大内需和转型升级中国在外贸发展过程中,进出口贸易依赖性过大,一旦出口市场变差,整个经济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因此,中国需要扩大内需,降低出口依赖性,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的规模和数量,引导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在生产置换上下功夫,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2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还可以促进东南亚、南亚、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同时,通过扩大设施和技术输出,优化货物流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体系和机制,有效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贸易互惠互利。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往来的总和,它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两个部分。
而其中的双顺差则是指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同时存在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表现出双顺差的现象,这一现象虽然在短期内给予了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从长期来看,双顺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经济结构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对外投资方便,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在经济政策方面,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扩大出口;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鼓励进口和使用外资,以实现国际收支的盈余。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
国际收支双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稳定了国际收支,增强了国际支付能力;双顺差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输入,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但与此双顺差也导致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过度依赖低成本优势,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而陷入被动地位,也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应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加快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投资和外贸平衡发展,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降低国际收支的盈余,避免外汇储备过多积累。
还需要通过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防范和化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金融风险。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意义二、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分析1. 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2. 金融账户逆差较大3. 汇率问题引发的国际收支压力三、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应对措施1. 优化贸易结构,推进消费升级2.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促进双赢3. 适时调整汇率政策,保护国内利益四、政策的效果及进一步完善1. 贸易政策调整切实有效2. 金融合作成效显著3. 汇率政策调整频繁五、国际收支困境下的我国企业——案例分析1. 某太阳能制造企业面临贸易反倾销压力2. 某物流企业因汇率问题短期亏损3. 某电商企业对外融资难度加大六、结论和建议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意义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体,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收支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旅游、汇款等方面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
国际收支的数据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竞争力,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投资者评估该国信用和风险的重要依据。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分析1. 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一直逐年扩大,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2018年我国贸易顺差为3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增长9.9%和15.8%。
然而,贸易顺差规模扩大也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单一和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
2. 金融账户逆差较大国际收支中的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货币市场工具投资和银行存款等。
我国金融账户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意味着外资流出多于流入,这一现象主要受到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3. 汇率问题引发的国际收支压力汇率问题对我国国际收支也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我国国际收支压力明显增加。
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货物征收加征关税,更加加剧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贸易依赖性较高的出口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应对措施1. 优化贸易结构,推进消费升级为了降低我国国际收支压力,应当加强对出口的引导,推进消费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增加进口品和相关产业的比重。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同时实现了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这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取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际收支双顺差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1.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重要成因之一。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加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大量产品出口带来了巨额外汇收入,从而形成了经常账户顺差。
2.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另一个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进行投资,这些外国企业带来的直接投资成为了我国资本账户顺差的重要来源。
3.贸易顺差与投资收益的结合我国既有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又有大量的对外投资,在海外投资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这种贸易顺差与投资收益的结合,使得我国的资本账户顺差大幅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形成双顺差。
1.外汇储备的增加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我国会持续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这就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并且可以用于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双顺差也可能会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方面,国际收支双顺差可能会导致我国的货币过度升值,影响出口竞争力,加剧经常账户顺差。
资本账户顺差也可能会带来国际投资的不稳定,加剧资本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3.国际收支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持续恶化,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尤其是资本账户顺差可能带来的外汇市场波动,可能引发汇率风险和资本流动性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造成重大威胁。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国际收支问题。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
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亿美元,同比增长%,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亿美元,同比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跨境贸易、资金流动等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收支、资本和金融汇率差额收支和其他转移支付收支等项的总和。
收支平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失衡则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也在不断加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双重需求驱动下,进口依赖度高导致贸易顺差缩小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内需增加是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缩小的重要原因。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需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公司通过本地化和品牌化的方式增加了对外贸易的投入,从而促进进口的增长。
进口的增加导致了减少了出口的比例,顺差缩小。
因此,政策建议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深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等手段,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外贸领域稳步增长,提高进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调整进口出口结构,加强本土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强整体贸易信誉度。
二、汇率制度改革逐渐深入,汇率波动率加大从2005年起,中国开始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逐步向市场化的方向靠近。
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对外市场形成一定的市场定价能力,外汇流动性逐渐提高,市场保持着一定的波动性。
因此,汇率制度改革影响了中国国际收支的表现。
人民币的逐渐增值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十分显著,一方面,由于汇率的升值,中国对外压力增强,进口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受到有力竞争的打压,企业盈利受挤压,整个外贸经济需要突破重围。
政策建议是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逐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同时,对人民币贬值进行适度干预和引导,确保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外资流入激增,国际收支存在结构性不平衡自1992年至今,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从几十亿美元增长到万亿级别。
起初,外资主要是以劳务性的形式进入中国,但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外国企业的认可,外资的涉及层面不断拓宽,不仅包括电脑、光纤等IT行业,还涉及汽车、银行、保险、金融等各种领域。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概述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是指多个国家之间贸易和金融往来导致的收支不平衡现象。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对各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了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面对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流动不平衡全球资本流动不平衡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高,资本流动自由,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涌入。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资本外流的问题,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2. 货物贸易不平衡全球货物贸易不平衡也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
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出口规模庞大,而进口需求相对较低,导致贸易顺差过大。
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贸易逆差的问题。
3. 汇率变动全球汇率的波动也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的价格有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中国的对策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面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对策:1. 促进进口为了降低贸易顺差,中国可以采取措施促进进口。
通过减少关税、扩大进口市场开放度、鼓励跨境电商等方式,吸引更多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增加进口规模,平衡贸易。
2. 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中国可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是稳定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
中国可以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评估,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资本流动的平衡。
4.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应对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举措。
通过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范围,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可以减少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降低资本流动的不平衡。
结论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对各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了挑战。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流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即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不平衡,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以下是一些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
1.贸易逆差: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出口,导致贸易逆差。
此情况可能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和服务。
2.国内经济体制问题:良好的国内经济体制能够吸引国外投资,并保持贸易平衡。
然而,不稳定的政策环境、高税率、法规和制度不规范导致投资流出而产生资金流失。
3.汇率问题:汇率的波动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将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导致贸易逆差。
4.收入不平等:若国内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可能会导致国内消费不足,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并导致贸易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对策:1.提高出口: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贸易协议的签署和改善进出口框架条件来促进出口。
此外,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是重要的。
2.减少进口: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管制,对一些进口商品实施限制,以减少进口。
此外,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也能够减少进口依赖。
3.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政府可通过制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来促进这方面的资金流入。
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保护知识产权和稳定的法律环境是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因素。
4.加强国内经济体制:政府应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提高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和稳定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吸引和保持投资。
5.适当管理汇率: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管理汇率,确保汇率适当波动,并且有利于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平衡。
6.改善收入分配:通过开展社会保障和福利计划,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促进内需的增长,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7.国际合作与合理分工: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和合理分工,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贸易的公平性,减少国际收支失衡的发生。
总之,国际收支失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一、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1、贸易收支结构特征中国的贸易收支结构长期向好,但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贸易收支结构呈现出:进口多于出口,外贸结构单一,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等特点。
2、资本收支结构特征资本收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中国资本收支结构中,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和证券投资是占比较高的几个方面,虽然过去曾一度出现过资本外流的问题,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够保持良好,资本外流的问题尚未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
3、受援国收支结构特征中国提供的对外援助几乎都是援助性质的贷款。
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对弱势国家、贫困地区给予了重点关注。
对非洲国家的贷款业务占援助总额的60%以上,对东南亚的贷款业务占援助总额的15%以上。
二、中国国际收支的当前情况与对策1、当前情况目前中国国际收支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推动经济速度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资本流入等措施,对维护中国国际收支稳定至关重要。
2、对策2.1 优化贸易结构中国目前的贸易结构比较单一,而且大量依赖汽车、石化等传统制造业,推动企业“走出去”并开展跨境电商、跨境贸易等新业态将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
此外,加快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进一步减少贸易限制等措施也是优化贸易结构的关键。
2.2 实现资本流入吸引外资、转移海外资产是实现资本流入的两个有效手段。
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开放范围、优化口岸环境、打破企业壁垒等措施加强吸引力。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中国所掌握的经济的规模和潜力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更加吸引投资者的国家。
2.3 积极建设对外援助网络中国拥有强大的对外援助力量,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区域对贫困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考虑到不同的受援国的实际情况,建设对外援助网络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案例分析1、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争端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美国一再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力度,然而中国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时并不是束手无策,通过推进贸易多边化,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和开展跨境电商贸易等举措有效抵消这种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一、背景介绍二、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概述及影响1.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2.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三、中国的对策1.加强贸易投资监管2.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3.推动结构调整4.深化对外开放5.加大外部风险防范力度四、案例分析1.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2.中国的外贸顺差3.德国的贸易过剩4.日本的经常账户盈余5.韩国的贸易顺差五、总结一、背景介绍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和其它国家之间所有经济交往的收支情况,主要包括贸易、服务、收入和转移等四个方面。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世界经济体系内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存在长期的赤字或顺差状态。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影响各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外贸顺差长期存在。
中国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针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中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应对策略,促进全球国际收支平衡。
二、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概述及影响1.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性因素:世界各国经济结构不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和对外贸易依赖度高的国家容易形成外贸顺差。
(2)经济政策因素:主要包括汇率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等因素。
国家对汇率和贸易政策的影响均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3)全球化进程因素:自全球化进程开始后,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越来越紧密,直接影响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收支平衡。
2.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1)影响全球经济稳定。
由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会导致货币贬值、通胀和经济衰退等问题,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影响贸易关系、投资和金融市场。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会导致贸易战、投资流动性下降和金融市场波动等问题,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伤害。
(3)影响全球贫富差距与中等收入群体。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也会加剧全球贫富差距的加剧,从而影响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指的是我国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方面出现的出口大于进口和资本净流入的情况。
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和影响也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外贸竞争优势: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丰富的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从而促使出口增加。
2. 强劲的内需市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市场规模庞大,内需市场强劲,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和动力。
3.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如税收优惠、海外经济合作区等,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4. 外资流入增加: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外资的增加也带动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带动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和资本流入增加,可以带动国内生产和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2. 改善就业形势: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出口企业的生产和就业增加,可以减缓就业压力,改善就业形势。
3. 加强国家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外汇收入增加,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的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4. 影响货币汇率:国际收支双顺差也会对货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本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1.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的份额。
2. 改善外贸结构:加大对中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出口力度,减少对原材料和低端产品的依赖。
3. 优化投资环境:改善企业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推动资本流入的增加。
4. 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发展力度: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国内市场的繁荣,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及调节措施
王孟莉会计学 2010310456当前中国国际收支和汇率状况及调节措施国际收支方面: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贸易顺差增加迅猛,资本顺差居高不下,使得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引发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不仅与自身经济发展有关,而且还与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可以看出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已成为全球性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增长有所放缓,但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
根据报告,2009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
2009 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4531亿美元。
“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
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
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1、解决双顺差需各种政策协调使用中国的双顺差是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同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和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
要使用全面的方法解决双顺差以及高储蓄率的问题,即会使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以及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
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1.1 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旨在完善社保体系、医疗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的公共支出,以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储蓄。
通过财政和其他手段(如法律、法规),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差距。
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投融资体系改革,使国内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
允许人民币更多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
1.2 对内、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取消鼓励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
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地方政府为引入外资而进行恶性竞争。
制止地方政府把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引入状况作为政绩考核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 年, 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 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 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 国际收
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 差 2498.66 亿美元, 同 比 增 长 55.37%,其 中 出 口 11444.99 亿 美 元 ,进 口 8946.33 亿 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6.66%和 20.45%。 我 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 快速发展。 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 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 在 进口方面, 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 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 发展。 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 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 其 中 收 入 210.15 亿 美 元 , 支 出 343.69 亿 美元,逆差 133.54 亿美元,与 2005 年运输 逆 差 63.32 亿 美 元 相 比 , 同 比 扩 大 70.22 亿美元。
2005 年 ,国 家 继 续 运 用 货 币 、财 政 等 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 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 用外资的质量。 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 整体稳健性增强。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 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 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 起 ,我 国 实 行 以 市 场 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以来,人民 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 不断扩大。
中国集体经济
经济观察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王蕊
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 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 经济、文 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 录。 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 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 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 的现状、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 因、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等三个 方面,论述了我国国际收支问题。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 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 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 这既有悖于传 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 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 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 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 鼓励政策, 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 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 这种局面是由 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 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 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 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 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 向国外的转移。 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 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 和政策, 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 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 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 列。 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 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 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 而外 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 1992 年 以 来 境 外 资 本 流 入 中 国 的 年 平 均 增长速度保持在 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 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 蓄率过高。 国内总储蓄率在 20 世纪 90 年 代 平 均 为 GDP 的 40%,在 2004 年 上 升 至 GDP 的 47%。 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 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
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 央 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 制流动性。 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 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 更加富有弹性。 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 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 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 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 源密集型产业, 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 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 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 进口 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 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 在发达国家国内。 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 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 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 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 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 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 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 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一 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 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 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 动。 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 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 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 就静态而 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 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 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 国 国 际 收 支 模 式 非 常 特 殊 , 自 20 世纪 90 年代,除个别年 份 外 ,呈 现 出 经 常 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 21 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 趋势。 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 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 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 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近两年来,我国 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 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 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 年经常 项目实现顺差 1608.18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34.23%, 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 顺 差 的 比 例上升为 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 顺 差
大幅上升。 根 据 国 际 收 支 统 计 口 径 ,2005 年我国货物贸 易 顺 差 1342 亿 美 元 , 增 长 128%。 资本和金融项目 顺 差 629.64 亿 美 元 ,同 比 下 降 43.1% , 原 因 主 要 是 由 于 对 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 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 差占 2004 年中国 国 际 收 支 总 体 顺 差 的 比 例 下 降 至 28%。 2005 年 证 券 投 资 和 其 他 投资的逆差分别为 49 亿美元、40 亿美元。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 动 下 , 外 汇 储 备 增 长 2089.4 亿 美 元 , 比 2004 年增长 了 22.6 亿 美 元 , 特 别 提 款 权 增加 0.05 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储备头寸减少 19 亿美元。 2005 年末我国 外汇储备余额达到 8189 亿美元。 “净误差 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 168 亿 美 元 ,相 当 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 额 的 1.21%, 在 国 际 公 认 5%的 合 理 范 围 以内。 2005 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 模 2.42 万 亿 美 元 , 比 2004 年 增 长 27%, 占 GDP 比重进一步上升到 109%。 国家外 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 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 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 经济的影响增强。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 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 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 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 深 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 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 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 加工 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 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 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 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 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 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 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 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 “奖出 限出” 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 “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 果。 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 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 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 外资的大量 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 差, 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 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 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 作为一个 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 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 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 而目前的国际收 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 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 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 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 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 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 升值。 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 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