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地下水源污染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地下水源污染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为保护城市地下水源不受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有效的做好地下水源的保护。

一、加强地下水源的水质监测管理。

二、根据各供水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以及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划定地下水源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内划分核心区、防护区和主要补给区。

在核心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建设取水构筑物以外的其它建筑。

(二)禁止堆放垃圾、粪便和其它废弃物。

(三)禁止挖设渗坑、渗井、污水渠道。

(四)禁止其他一切污染地下水源的行为。

三、妥善处置废弃水井,积极防止污染地下水源

由于过度无序开采,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许多地方已形成“漏斗区”,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枯竭,许多地下水开采井由于无水可取或弃而不用,成为了废弃井。如果对废弃井不加强管理,可能引起污水回灌,造成地下水受污染,将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要求我们制定实施方案,按照方案抓紧做好整治。整治方案重要内容是:

1、加强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非法开采地下水的危害性和自来水水质优于地下水水质的事实,提高全民节约用水、依法用水意识。

2、对全市取用地下水的宾馆、酒店、洗浴业、餐饮业、洗车业、工业企业等进行调查,已初步掌握各地下水用水户情况。

3、对废弃的地下水井进行全面关停,对取用地下水进行整顿并加强规范管理,经批准取用地下水的用户依法征收水资源和污水处理费。

通过开展非法开采地下水整治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范围和程度均有明显好转;地下水水质得到明显好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深井管理防止污染地下水源

为加强对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已停用或已报废的深井的管理,确保地下水资源水质不受污染,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规定。

第一条凡有使用价值暂时铅封的水井,提水设备暂不拆除,每年第四季度开泵抽水一次,开泵时间不得超过二个小时。每次开泵前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停泵后由相关部门重新铅封。水井产权单位要将开泵时间,抽水记录报有关部门备查。

第二条铅封后的水井,由产权单位妥善保管。井口高出地

面不少于半米,并注意搞好水井周围的卫生防护,严禁倾倒垃圾、废渣和灌注污水。不得在井上和井周围二米范围内堆放物料,排除各种污染井水的因素。

第三条凡有条件人工回灌的水井,其回灌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第四条凡留作长期观测的停用井,由地下水管理监测处负责安装观测设施,并与产权单位办理委托保管协议。产权单位要给予协作,为观测工作提供方便。

第五条对无保留价值的报废井,都要拆除提水设备,限期用粘土或水泥回填封井。废井的回填封井结果,一式三份分别报送市地下水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存查。

五、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带

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带是为供水目的防止地下水源遭受污染的防护带,是保护地下水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查清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条件,才能合理布局卫生防护带。应分为三带:第一带:供水井附近严禁建造无关建筑,禁止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第二带:在第一带的外围一定距离内,工厂须有相应的处理排放废气、废物、废水的设施,除地表有隔水层的地带外,不准放牧;第三带:可以建立住宅,但要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

1.1.1.1 地下水源地污染控制工程

1、地表污染综合治理

治理地表污染是防止地下水污染、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根本措施,规划应根据地下水污染状况和形成原因提出地表污染综合治理的措施。

由于浅层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渗漏补给,地表水污染治理是地下水质保护的前提和根本。在地下水保护区范围内加强点源和面源的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实施地表水体水质净化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地表水质量。

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地表水体污染。

(1)重点治理工业废水污染源

工业废水治理宜采用点源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办法,点源治理是通过行政、技术、经济及法制措施,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完善污染处理设施、控制污水排放标准及排污总量。集中治理是在城市及工业区通过建污水处理厂、氧化塘、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等措施,使污水资源化,减轻和防止对地下水的入渗污染。

(2)加强农村化肥施用管理

加大对土壤特性、作物养分利用情况的研究,增强施肥的针对性,在雨季提倡氮肥的少量、多次施用。同时,为有效禁止滥施氮肥,防止硝酸盐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水源,各地应专门组织专家,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水文、农业生产条件制定适合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施肥标准。

(3)加强畜禽养殖业综合防治

要控制畜禽养殖的发展规模,建立隔离带、推广沼气技术、利用生态工程净化污水,建设高效简易的污水处理设施,推广节水型农业和生态示范村建设。

(4)健全垃圾收集、处理与处置系统

对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要建立集中的固体废物处置场,设置完善的防渗层,进行卫生填埋。

2、地下水污染治理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应根据污染状况、范围、性质和使用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治理措施。

(1)建立卫生防护带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可设立卫生防护带,在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污水灌溉、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严禁采用渗坑、渗井向地下排污。在准保护区内科学控制污水灌溉用水定额、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建筑物施工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不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一律不得动工建设。严禁通过渗坑、渗井向地下排污,清除无用、损坏的或者不合理的开采井,防止地下污水管道出现的渗漏现象。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应根据污染的状况、范围、性质和使用要求,选用合适的治理措施,如采用人工补给的方式,稀释和净化受污染的地下水,或采用防渗墙或者防渗帷幕进行拦截,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2)加强管理,科学利用污水灌溉

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地下水,因此,应加强污水灌溉管理,制定污水灌溉政策、制度、对灌溉方式、灌溉水价及不同农作物的适应指标进行研究,科学合理指导污水灌溉,减缓对地下水的污染。

(3)利用人工地表水回灌

地下水水源地采取人工回灌和拦蓄等工程措施,可增加地下水储量,改善被污染的地下水水质。根据区域环境水文条件、覆盖层厚度岩性和实验结果及长期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符合地面水Ⅲ类标准的水适用于各种形式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回灌水质,Ⅳ类水适用于一定的回灌方式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回灌水源。严禁污水回灌,同时,也不允许回灌水污染地下水和引起地下水区域性恶化现象发生。

(4)防止污染扩散

在已经查明污染源和污染物分布范围的前提下,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析,结合水源地所处的位置,制定地下水源地的污染防治措施,在水源保护区内及附近发现污染,应立即查明污染源,及时采取措施,用抽水井和注水井相结合的办法改变地下水位形态,防止继续污染及限制污染带扩散。当污染一时难以清除时,应采用构筑暗坝的方法将污染源或者含水层污染带封闭起来,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