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第4章 服务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服务贸易理论

服务贸易理论
教育 劳动小 时数 美国 100 服务量 200000 医疗 劳动小 时数 100 服务量 300000
英国
150
200000
50
300000
绝对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美国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英国 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运用绝对 优势理论解释服务贸易,两国形成国际分工: 美国专门提供教育服务,英国专门提供医疗服 务。
要素禀赋理论与服务贸易

标准H-O模型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 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 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 的决定性作用。

对H-O模型的扩展


S-S定理 罗布津斯基定理 H-O-S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与服务贸易

萨格瑞模型(1992)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即使在所有产品生 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 获得福利增进,条件是绝对劣势并非在所有 产品生产上的程度都相同。 比较优势理论把国际贸易的研究从流通 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指明了贸易理论分析 的前进方向,其重要贡献使之成为传统贸易 理论的核心和新贸易理论的起点。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对于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国际服务贸 易,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在诸多针对比较优势思想普适性的理论 和实证分析中,学者们发展出基于比较优势 理论的服务贸易模型,比较优势思想开始伴 随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进展而不断演化。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迪尔道夫模型(85)


利用传统2×2×2(两个国家、两种要素、 一种货物、一种服务)模型,考察比较优势 理论是否能够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 迪尔道夫在模型中将服务贸易分为作为货物 贸易补充的服务贸易、有关要素流动的服务 贸易和含有稀缺要素的服务贸易三类,分别 讨论了各类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演化。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影响的 度量
• 一、一般均衡方法
• 二、局部均衡方法
• 三、对内向型管制壁垒经济影响的分析
• 可计算的一般一均、衡一模般型均是衡分方析法服务贸易壁
垒和相关政策对多部门,多国家的经济影 响。大部分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 是集中在货物贸易而不是在服务贸易和国 外直接投资。其主要原因是服务贸易的跨 境交易、国外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壁垒的 数据比较难获得,以及一些概念难以界定。 虽然存在诸多困难,国外学者还是在这方 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并且获得了不少的成 果。根据这些研究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
(三)价格工具法
• 构造贸易限制价格工具的基本思想是假设 没有进入壁垒的市场价格(P*)等于边际成 本,那么有限制情况下就会有一个价格 (P)—边际成本差。如果价格差的存在不归 因于如沉没成本和在位者进入战略等因素, 那么就是政府施加壁垒所致,则根据价格 差可计算关税等值。
• Francois和Hoekman (1999)提出了一种根据 营业毛利率[(总销售收入-总平均成本)÷总 平均成本]构造的价格工具,以这种经营毛 利润率来间接推算服务贸易壁垒。一性监
及公共服务业
控、技术性标准及产
品限制
•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服务业国内管制的态度 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主流的观点:首先承认管制在保护 消费者利益、服务质量和标准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的 作用, GATS以及几乎所有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条约都肯 定成员方政府管制和引进新管制的独立权利。但是另 一方面, GATS第VI条(国内管制条款)明确指出: 在作出承诺的服务部门,“成员方应确保影响到服务 贸易的管制是合理、客观和公正的(reasonable, objective and impartial)”。即在保证成员方自主性 管制权的同时,国内管制应最小化对服务贸易的扭曲。

4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

4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
2003年夏天,上海最热门的话题是环球嘉年华(World Carnival)。7月的高温酷暑也比不上环球嘉年华带来的 狂欢热潮更能让人沸腾。
三年来,环球嘉年华的足迹主要在亚洲,包括阿联酋的迪 拜、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新加坡、中国香港。环球嘉年华 的魅力确实无法抗拒,2002年圣诞节,这个游牧民族的 游乐业登陆香港,为香港人民所喜爱,在短短111天的时 间里迎接游客200万,营业收入近3亿港币,创造了上千 个就业机会,成为当时疲软不振的香港经济的一条亮丽风 景线。
GATS条款中规定的义务有两种:一是一般义务, 二是具体承诺义务。
与货物贸易领域不同,服务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和 市场准入不是一般义务,而是一项特定义务,各成 员方只在自己承诺开放的服务部门中给予外国服务 和服务提供者。
最惠国待遇和透明度原则属于GATS条款中所规定 的一般承诺义务
三、服务贸易分类
8.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
WTO协定生效之日起5年内,所有成员方应定期进 行连续的多轮谈判,不断减少或取消不利于服务贸 易市场准入的各种措施
9.争端解决
(四)初步承诺减让表 各国在谈判的基础上提交的开放市场的承诺
初步承诺单的内容是各参加方在双边谈判基础 上承诺的关于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的义务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开放的承诺
国际贸易———国际服 务贸易
李芝兰
一、国际服务贸易含义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国界的服务交换活动
商品贸易的管理对象是货物, 而服务贸易的管理对象不仅有服务这种无形的行为, 还有服务的提供者 。
二、国际服务贸易形式
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规定
在上海,仅23个营业日,夏季嘉年华日均营业额达到了 300万人民币,打破了在香港所创营业额的高纪录,高峰 日入园人数达4万人次。据统计,2003年嘉年华拉动浦东 旅游收入增加6个百分点。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最经典的理论是从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内消费差异理论延伸出来的“跨国生产理论”。

据此理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因为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等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国家提供的服务,这就推动了跨国服务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例如,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各类服务,而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则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IT 服务。

这种理论对解释企业国际化和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格局变化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此外,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金融服务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领域的国际贸易活动。

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主要包括利益差异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

利益差异理论认为资金的区域流动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利益差异,跨国资金流动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而金融中介理论则认为跨国金融机构的介入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金融创新理论则强调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

例如,电子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的交流与贸易。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涉及到创新和技术发展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理论。

根据“技术利益溢出理论”,技术进步在一个国家产生的同时,也会利益溢出到其他国家。

因此,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对于发展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境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并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全球化。

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是关于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的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对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目前,世界上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来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政策的协调:一是通过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二是通过国际和地区服务贸易协定来规范和引导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就是一种多边服务贸易协定,旨在减少和消除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壁垒和限制,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
定义
服务贸易壁垒是指在服务贸易领域,国家采 取的限制或阻碍外国服务进入本国的措施。
分类
服务贸易壁垒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壁垒
由于服务本身的特性,如语言、文化、技术等, 导致的壁垒。
法规壁垒
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市场准 入等方面进行限制。
经济壁垒
通过关税、非关税措施等手段,限制外国服务的 进口数量和价格。
美国电影产业的保护政策
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保护性政策,扶持本国电影产 业的发展,确保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高铁产业的战略性政 策
中国政府对高铁产业实施战略性政策,大力 扶持和培育高铁技术和服务,使其成为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04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自由化
CHAPTER
服务贸易壁垒定义与分类
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模式与新业态
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服务贸易模式之一,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供需双方,实现服务的在线交易和交付。平台经济 模式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有助于推动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服务贸易新业态。通过共享经济模式,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分享自己的时 间、技能和资源,同时也为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社会壁垒
由于社会文化差异、消费者习惯等因素,导致外国服务 难以进入本国市场。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意义
促进经济增长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 展,增加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服务贸易自由化,各国可以发挥 自身优势,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增加国际市场份额。
20世纪80年代

(国际服务贸易)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02
新兴市场崛起带来的挑战
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带来了市场竞争、文化差异、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国际服务贸易各方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03
拓展新兴市场的策略
为拓展新兴市场,国际服务贸易各方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加强
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
结构优化阶段(2010年代至今)
中国政府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贸易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服 务贸易创新和国际合作。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优势领域
劣势领域
机遇与挑战
中国在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 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在电 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也 展现出较强实力。
CHAPTER
数字化、智能化对国际服务贸易影响
数字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
数字化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服 务贸易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服务贸易 的创新发展。
智能化提升服务贸易效率
智能化技术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等方法,提高了服务贸 易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服务贸易的效 率。
中国在金融、保险、专利和特许权使 用费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相对 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智 能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国际服务贸 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抓住机遇,加 快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未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建议
推动服务业开放和创新
CHAPTER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原则
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 势的产品,以获取贸易利益。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PPT2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PPT2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 巴格瓦蒂通过两要素一般均衡模型进一步阐述了克尔 茨考斯基上述见解。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 X和Y分别代表两种贸易品,S代表非贸易品――服务,下标 R和P分别表示富国和穷国。假设生产中规模报酬不变, 作一条与三条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工资――租金价格线W,它 决定各种商品(包括服务)的价格。这样,在富国XR能 交换YR,并且两者都能交换SR。
国际服务贸易
陈 宪 殷 凤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教学目的】
• 了解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 了解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 • 熟悉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 熟悉马库森理论和弗兰科斯理论 • 了解服务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 归纳起来,图2-2a和图2-2b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释 为什么发达国家在金融、工程咨询、信息处理等资本 密集型服务上相对价格较低,而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工 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现实。
• 因此,图2-2a和2-2b可构成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一。
• 第四,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服务的可 贸易性。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2.1 贸易品、非贸易品与服务可贸易性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2.3 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服
务贸易
2.4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之争】

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和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和政策

三、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旳基本内容 竞争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旳实用性 竞争优势理论下服务贸易旳特点
(一)竞争优势理论旳基本内容
国家经济竞争力旳提升经历旳阶段
生产要素主导阶段 政府和企业旳投资主动性 创新主导阶段 财富主导阶段
竞争优势理论旳特点
竞争优势论充分反应了国际贸易竞争旳内涵 该理论注重需求条件,对国际服务贸易旳研究具有主要旳理论
业 保护国家经济关键部门,能保持该国旳经济独立性
专业化国际分工威胁经济独立性
专业化旳国际分工能带来一定旳经济利益,但有些经济部门在 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缺乏,缺乏这些部门会使国家丧失独立性
保护意识形态领域
在政治和文化上,有些服务部门,如教育、新闻、娱乐、影视 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保护这些服务部门能保持意识形态上旳 独立
服务贸易自由化旳理论基础 自由贸易与经济效率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竞争力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安全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旳理论基础
学者们主张将比较优势理论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 产业间旳互换
服务业较 发达旳国家
产业内旳互换
出口服务产品 服务业不 出口其他产品 发达旳国家
国家A:X服务产 出口A服务产品 国家B:Y服务产 品具有比较优势 出口B服务产品 品具有比较优势
有,其总经理、董事长必须为美国公民
(二)政府旳直接参加
政府直接参加旳作用
政府直接投资经营海运业,参加海运业旳运营,对海运 业旳影响和控制更大
一方面能够在运费定价、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私营海 运企业起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能使政府更易于对海运业进行扶持和资助
主要目旳:消除或对抗外国竞争
政府对海运业参加旳程度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旳理论和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复习思考题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概述1.服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服务作为非实物的使用价值,和一般商品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⑴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⑵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⑶服务的异质性⑷服务的不可储存性⑸服务的所有权不可转让性⑹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2.服务业是怎样分类的其发展趋势如何答:㈠服务业的分类:为了明确不同服务业的经济性质、揭示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与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服务业进行了以下分类:⑴服务业的理论分类:a.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分类;b.以功能为基础的分类⑵服务业的统计分类:a.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b.世界贸易组织分类法;c.我国服务业的统计分类㈡服务业的发展趋势:⑴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⑵服务业对工农业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⑶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业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3.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答: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服务的提供国称为服务的出口国,服务的消费国称为服务的进口国,各国的服务出口额之和构成国际服务贸易额。

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服务输入和输出活动。

广义的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和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的交易活动。

4.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哪些特点答:⑴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⑵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⑶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⑷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⑸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⑹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答:⑴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⑵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⑶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⑷服务需求的迅速扩大;⑸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⑹发展中国家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世界服务贸易。

6.简述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第4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ppt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第4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ppt

❖ U=U[F(K,L),X]
(4—3)
❖ 这里效用的获得来自商品X的消费及生产和消费同时发 生的Y服务商品的消费。对于Y,生产者认为其行为是 生产,消费者认为其行为是消费,实际是同一行为。
❖ 4.2.3 中介服务
❖ 我们把有时间间隔的活动定义为中介服务, 这种服务可以由远距离的第三者提供。
❖ 中介服务是我们讨论的三类服务中最多的一 种,至少从产出值来看是这样的。
第4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4.1 服务贸易研究方法对传统理论的继承
❖ 4.1.1 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规范分析

❖ 4.1.2 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实证分析
4.2 服务贸易一般模型
❖ 4.2.1 商品生产与消费的一般模型
❖ 假设市场有X、Y两种商品,仅有两种生产要 素,资本(K)和劳动(L),对于供给来说, 生产函数是一阶同质的劳动力条件下进行生 产的函数,可表示为:
❖ 1.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 (1) 全封闭情形:以a(autarky)表示,表示没 有任何商品和服务贸易发生。
❖ (2) 自由贸易情形:以f(free trade)表示, 表示商品和服务都实现自由贸易。
❖ (3) 半封闭情形:以s(semi-autarky)表示, 表示只有商品可以自由贸易。
换一下公式(4—5)可得:
❖ Xc = H(Xp,Kh,,Lh)+T(Xp,Kt,Lt) Q(t) (4—7)
4.3 国际服务贸易模型—— 对传统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 4.3.1 迪尔道夫模型
❖ 1985年,迪尔道夫率先运用H-O模型,建 立了“一种商品,一种服务”的模型, 来 探讨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他的模型中, 迪尔道夫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对服务 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第3章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理论.ppt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第3章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理论.ppt

本章结束
(2)这种优势主要不是来源于自然资源禀赋,而更 多地是来源于劳动力、科学技术水平和体制以及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这种优势一旦在两个国家之间形成差 距,这个差距就容易被扩大,而不太容易被缩小,即 容易产生马太效应。
(3)服务贸易结果的效益计算和货物贸易不完全一 样。
(4)一国政府的政策在服务贸易中至关重要。
(1)即使单纯发挥要素禀赋的作用也能从贸易中获 利;
(2)由于多种熟练劳动投入能够提高该部门的最终 产出,小国比大国竞争获利更多;
(3)由于一些专业化受到限制,仅有货物贸易并不 能实现市场的帕累托最优,而引入服务贸易则可以导 致最大程度的专业化和帕累托最优;
(4)即使存在垄断力量,关税也不一定提高一国的 福利水平,而且因削弱了全球的专业化潜力而使福利 水平降低。
(3)要确定比较优势,首先要量度劳动生产 率,而对服务劳动生产率的计量往往非常困难。
国际服务贸易总是存在比较利益的。其根本原 因在于我们前面的分析:服务业的形成是分工 和专业化的产物。服务同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由于各国在不同的领域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故在交换中产生价值 增值。但是古典比较利益理论中具体分析的假 设和某些方法是不适用于服务贸易的。因为服 务贸易中的比较利益具有短暂性,这也是与货 物贸易的一个基本差别。
第3章 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理论
3.1国际服务贸易与比较优势论
李嘉图(D·Ricardo,1817)在亚当·斯密 (A·Smith,1776)的“绝对成本说”基础上, 提出了比较成本说,把国际分工放在一个比斯密 的“绝对成本说”更加广泛的理论基础上。
其大致的内容是:如果两国生产水平不相等,甲国生 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 差距不是在所有商品上都是均等的,因此,处于绝对 优势的甲国,不必对所有这些商品都生产,只应生产 最大优势的商品;反之,处于绝对劣势的乙国,也不 必都停止生产出口商品,而可以停止生产劣势更大的 商品,多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这样,甲乙两国各自 都只生产比较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 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约劳动,都可以在国际分工的过 程中增加价值。也就是“两利取其重,两弊取其轻”。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2.美国权威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按最终用户 与IT服务提供商所使用的主要购买方法将IT服 务市场分为:离散式服务和外包即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又分为:IT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 包(BPO)。

3.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服务外包就是指企 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 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 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 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 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 种服务模式。

四、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 中的局限性
(一)仅从资源禀赋角度探讨服务贸易的比较 优势 (二)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难以获得长期的独 占性



(三)与商品贸易相比,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 势具有不确定性
(四)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条件在服务贸 易领域难以成立

第二节 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理论

(一) 比较优势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制约服务贸易的产生和 发展



2.比较优势决定了服务贸易的格局
3.比较优势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价格

(二) 服务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的特殊性
1.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比较短暂 2. 某些服务行业具有一些自身独有的特征 3.许多服务实际上是不可以贸易的,生产者必 须移动去提供服务而不是出口服务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 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简单来 说,外包(Outsourcing)是“使用外部资源”。

(二)服务外包
1. 有的认为,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称 ITO)、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BPO)和知识处理外包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KPO)。

【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企业文化-全文免费阅读-max文档投稿赚钱网

【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企业文化-全文免费阅读-max文档投稿赚钱网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关于穷国和富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差异的解释: 由于穷国的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穷国的劳 动力密集型服务的价格水平较低,因而在工程 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由于富国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较为丰富,因 而在金融、工程咨询、信息处理等资本型服务 上具有比较优势。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5.2.3 伯格斯模型B
■揭示不同国家服务提供技术上的差别是如 何形成比较优势和商品贸易模式。
■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如果技 术相同的两国商品可自由贸易(服务不可贸 易),即使无一种要素能在国际上流动,两 国的要素价格和国内服务价格的差异出也会 缩小或完全消失(在运输成本忽略为零的情 况下),从而降低市场参与者从事服务贸易 的动机。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传统的商品贸易强调的是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优势 ,而服务贸易由于自身的特点更强调需求因素 所 导致的成本增量式消费者的选择性,如运输成 本 、信息成本、消费者收入及其偏好,系列服务 质 量,包括售后服务和购买环境如信贷条件、保 险 要求等。由于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着的垄断竞 争 与规模报酬递增现象,造成随着市场需求规模、需 求结构的变化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多样化、 分 散化的出现,由此带来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 贸 易的发展即是国际商品贸易发展的结果,又是 国 际贸易存在的条件。
■马库森强调服务部门内部的专业化,弗兰科斯 则强调服务在协调和联结各专业化生产过程中的 作用。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 本章小结: ■ 作为一个简单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比较 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仍适用于解释服务贸 易,表现为拥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围绕服 务要素开展贸易,如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 易、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等。 ■ 服务业技术比较优势是形成服务业贸易的 又一重要因素,但一国服务来技术比较优势 及其扩散对该国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应视具 体情况而定。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第一章服务经济与国际服务贸易1、服务: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的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2、服务的性质与表现形式是什么?(熟记PPT的例子)①服务的无形性:一方面,服务提供者通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确定的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觉察到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产品本身。

②不可储存性:火车、飞机、电影院里的空位也不会产生服务收入。

③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这种不可分割性要求服务提供者或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割开来④异质性: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往往存在显著差异:第一,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他们提供的服务随之发生变化。

(两位老师教授同一门课,同一个学生会有不同的评价。

)第二,服务消费者时常会存在特殊的服务要求,所以服务会受到顾客本身个性特点的影响。

(同一位老师向同一个班级教授同一门课,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3、服务按顾客的参与程度划分①高接触性服务。

顾客全部参与或大部分参与服务的过程,如电影院、公共交通、图书馆、学校等。

②中接触性服务。

顾客只是局部地在部分时间内参与其中的活动,如银行,律师事务所,地产中介等所提供的服务。

③低接触性服务。

在服务的推广过程中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接触较少的服务,其间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如信息,邮电业等提供的服务。

4、第三产业与服务业的不同点。

①两者界定的方法不同。

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类型的服务为标准,其产品的范围十分明确。

第三产业的界定则按照剩余法—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统称为第三产业,范围并不十分明确。

②两者划分的依据不同。

三次产业的划分依据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隐含着高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依赖低层次产业,即第二产业以第一产业的产品为原料,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依赖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供给。

服务业是以经济体系的需求分类为基础,从服务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服务产品的生产同消费的关系,所以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单项依赖。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项目的国际交换和服务业在国际上的跨境交易活动。

与商品贸易不同,服务贸易主要以无形的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旅游服务等。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认为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专注于自己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方面的优势。

然而,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服务贸易往往被忽视,因为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无形性、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不能像商品贸易一样依赖于传统的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则试图解释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新贸易理论主要关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

服务贸易通常具有规模经济,即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不完全竞争来获取利润。

服务贸易中的很多服务具有垄断性,如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它们通常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质量来增加利润。

国际分工模式是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分工。

根据国际分工模式,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

生产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间进行交换,如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消费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如旅游服务和医疗服务。

国际分工模式认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在生产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在消费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等。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还为相关国家和企业制定服务贸易政策和战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j的净出口量为:
T j D 1 j A 1 E j j D 1 j A 1 E jW j (8)
令:
M I jD 1jA 1Ej Y P
(9)
这里P表示商品和服务的世界价格。这样(8)式可改写为:
T jM 1D jA 1 E jB Y j jD 1jA 1 E j
第四章 服务贸易理论
重点问题
服务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服务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邓宁关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三优势
模型” 服务外包的理论解释及动因分析
第一节 服务价值论
一、基于劳动价值理论的服务价值理论
(一)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1)将价值归结为 劳动。商品的价值实体是社会必要劳动。其基本特征是将 劳动视为商品的内在属性,是将劳动确认为价值的物质内 涵。(2)价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劳动并不是在 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价值;劳动表现为价值,是由“消耗 在物上的劳动的一定社会方式”决定的;将价值的本质归 结为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最 本质的特征。
第二节 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1817年,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
首次提出“比较优势论”,此后,这—理论不断得以充实 和完善,成为经济学家研究国际贸易的逻辑起点,也是服 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日前,关于这一问题基本上有 两种不同的观点。 反对者: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R·迪克 (R.Dick)和H·迪克(H.Dick)认为“如果不考虑贸易扭 曲,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中没有重要的影响”。美国经济 学家G·菲科特克蒂(G.Feketekuty)对此问题的分析从服 务贸易的特点出发,他认为服务贸易具有以下不同于货物 贸易的特点:①国际服务贸易提供的是劳动活动与货币的 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 生产和消费多数是同时发生的,提供的劳动活动一般不可
上述诸多因素的存在,使服务质量存在差别,然而, 不同质量的服务究竟能产生多大效用,仍然是无法判断知 道的。
4、服务的效用价值构成(两部分): 要素的价值(包括知识):有有形和无形之分。非熟练
劳动和实物资本是有形的单位,其在某一市场上的可利用 性是可以比较精确地加以测定的,并受到传统供需理论分 析的支配;人力资本则不能这样容易地加以测定,但它却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服务在经济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用:既可以传递到其他服务 产品上,也可传递到有形的财富上去。即服务的功能如果 用来增强财富的供应的话,便是中间性的;如果有助于消 费者从所购买的商品或其他服务中获得效用的话,便是最 终的。然而,服务产品既可以同其他商品或服务互补,又 可以替代它们。服务功能从本质上看是同其他产品互补的 ,因为没有服务,则它们传递到这些产品上的效用便不存 在。
2、服务型生产资料(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满足人的生 产消费需要的服务产品。包括智力和非智力。
二、服务的效用价值理论
1、效用价值论也叫“主观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商品 的价值决定于“边际效用”。
2、服务所产生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是 十分确定的,因此,在对服务进行分析时,必须弄清哪些 因素是市场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并将其与构成商品市场 价值的因素进行比较。
(二)伯格斯模型
假设: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用资本K和劳动力L 两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和一种服务。这样该经济的技术结
构形式可描述为三个单位成本等于价格的方程:
(a)C1 w, r, (b)C w,r p3
劳动与资本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根据谢法德引理[ 谢法
美国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npe)同样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简单思想,比较优势理 论是普遍有效的,……对传统比较优势论的依赖是基于一 个简单的命题——每个团体所专注的共同利益正是自身效 率更高的那项活动所带来的。这个命题总是有效的,试图 解释各个团体所拥有的比较优势结构的不同理论确实存在 ,但是其中一些甚于全部都是错误的。正如存在于商品市 场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
若在闭关自守情形下,A国的服务价格低于B国的服务 价格,而诱发价格差异的情形可能有三种:两国的要素禀 赋不同,A国的M丰富,且s属于M密集型服务部门的产品; A国的L充裕,且恰好s属于L密集型服务部门的产品。A国 在s的生产中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优势,即在M与L投入不 变情况下,使产出倍增,从而产生技术差异。
示j国商品和服务净出口的n×1个向量,表示j国商品和服
务的国际收支。这样(1)式就变为:
T j A 1 Q /Y E W j B jQ /Y
(2)
若(2)式引入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则该式可表示为:
TjF nb nE n j b n 1B j
(3)
为简便起见,只建立2×2×2模型,且消费、产出和贸易
(一) 迪尔道夫模型
1984年,迪尔道夫运用传统的2×2×2 H-O模型对两国间 服务贸易所发生的三种情况作了分析。
1、伴随货物贸易的服务贸易 由于许多服务贸易是货物贸易的衍生或附属,如运输、保 险等,可以假设存在三种情形(见下图):
伴随货物贸易的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2.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
(10)
如果用j国的第n个变量表示该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净贸易
量,则有:
TFj
mh1V11dE111jj
V1n
Enj
d11 j
mhnVn1dEn1njj
VnndEnnnjj
Bj
Q Y
(11)
令=d(j)(i=1,2,…,n),则(11)式可改写成:
TFj nGnEnj d j Gn1Bj
的关系为:
Tj Qj Cj,j1,2
A2A1D
两国的净贸易量分别为:
(4) (5)
T 1 A 1 1 E 1 A 1 1 E 1 D 1 A 1 1 E 2 W 1 (6)
T 2 D 1 A 1 1 E 2 A 1 1 E 1 D 1 A 1 1 E 2 W 2 (7)
3.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易。 假设:(a)A和B两国;(b)生产两种产品,一种为贸易品
x,一种为非贸易品s;(c)两国对两种产品的需求一致; (d)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需要两种要素——劳动L和管理M ,M即使不可移动,也能进行国际贸易,因为一个经理可 通过电话和传真等通讯工具控制千里之外的生产活动。
德引理:使用单位成本函数相对于要素价格的一阶偏导,
可得到使每单位成本最小的要素需求。])为:
(d)Q 1Cw 1()Q2Cw 2()QsCw 3()L (e)Q 1Cr1()Q2Cr2()QsCr3()K
如果技术和政策壁垒阻碍国际服务贸易,服务的供给必须 等于部门需求的总和,即:
(f)Q 1C 1 ps()Q 2C p 2s()Q s
(三)服务的使用价值
与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 非实物特性。具有非实物性(不可触摸),生产、交换和消 费的同时性,非贮存性,非移动性,再生产的严格被制约 性,劳动产物的必然性(不可能是没有花费人类劳动的自 然产物)。
服务产品按其使用价值的不同消费功能,可分为:
1、服务消费品:满足人的生活消费需要的服务产品。包 括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中立者:它承认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缺 陷,但经过一定改进后,还是适用于服务贸易的。
从国际学术界的总体情况来看,第三种观点得到较多的 认可,比较—致的看法是,比较优势理论是适用于国际服 务贸易的解释的,但由于服务贸易所具备的不同于传统贸 易的特征,就需要对传统理论进行适当修正。
二、服务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按照伯格斯模型,一个厂商是选择合约经营,还是选择自 身进行服务,取决于服务的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孰高孰低 。
(三)萨格瑞模型H—O—S理论
H—O—S理论证明,在要素价格均等化、各国投入产出模 型相同条件下,要素禀赋与贸易的关系可表达为:
Tj A1EjEjW
(1)
假定存在国际服务贸易,将(1)式中的和分别调整为:表
传统意义上的某些服务往往被看成是非贸易品,比如 ,巴黎“钱之旅”提供的独家三星级餐饮服务无法在柏林 享用,但一般都承认生产要素可以跨国移动。若假设:“ 钱之旅”餐饮服务需要两种因素,技术劳动力(厨师)和非 技术劳工(服务员);法国有丰富的技术劳动力,且该项服 务为非技术劳动密集型部门。这样,在闭关自守情况下, “钱之旅”提供的服务价格将会较高。然而,一旦允许厨 师跨国移动,法国厨师可能到纽约并与当地充裕的非技术 劳工结合,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餐饮服务。显然,这是 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因为实际进行贸易的不是这种三星级 餐饮服务,而是服务的生产要素之一——厨师。
支持者:1981年,萨皮尔(A.Sapir)和卢茨(E.Lutz)对 认为:“传统的贸易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也适用于 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 都具有重要作用。”萨皮尔甚至进一步提出,服务贸易的 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成为服务出口国的潜 力,这对现实中的服务贸易有一定解释作用。1986年,拉 尔(S.La1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与此 类似的结论。 针对政府行为影响了比较优势规范化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 的适用性的观点,辛德利和史密斯详细地分析了政府限制 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对服务业实行特别管制以及为保护 优质服务业而封闭国内市场三方面的行为,排除了其对理 论适用性问题的干扰.将服务研究的主要困难定位于测度 和统计而不是理论问题上。他们的结论是:“尽管服务与 商品相对而言有着显著差别,我们也应对这些差别给与重 视,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强有力的逻辑超越了这些差别。 ”
若实现自由贸易: 第一种情形是A国将出口M,进口x; 第二种情形是A国出口x,进口M。 这两种情况与比较优势原理相符,因为此时考虑的是 可贸易品x和管理要素M的价格,而不是x和s的价格,显然 ,要素禀赋决定了服务贸易的模式。 第三种情形,比较优势理论在此遇到障碍。因为在闭 关自守状态下,以x计算的A国管理者的工资额将比b国同 行高,但低于A国技术优势所要求的工资额,允许贸易将 使A国的管理者向B国s的生产提供管理服务,这意味着要 素价格较高的一方也可能成为该要素的净出口国,这与比 较优势原理相矛盾。迪氏对此解释是,问题的关键在于A 、B两国的管理者工资差异没有完全体现技术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