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课——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建筑作品赏析
![贝聿铭建筑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a39d6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d.png)
贝聿铭建筑作品赏析贝聿铭是中国现代建筑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杰出的建筑作品赢得了全球的赞誉。
本文将深入探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从外观设计、空间布局、材料运用等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贝聿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也被称为鸟巢。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创新的结构设计而闻名于世。
整座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鸟巢形状,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力。
不仅如此,其内部空间的布局也非常精妙,根据舞台的需求安排了合理的观众席和舞台设施,既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又为演员提供了宽敞舒适的表演空间。
整体而言,国家大剧院展现了贝聿铭对现代建筑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
其次,贝聿铭还设计了台湾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这座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故宫博物院的外观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宫殿风格,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琉璃瓦屋顶,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
同时,建筑内部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化的展览空间和设施,使游客既能欣赏到珍贵的文物,又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观展体验。
贝聿铭以其细腻入微的设计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为故宫博物院注入了新生命。
此外,贝聿铭还设计了美国洛杉矶的华尔滋艺术中心。
这是一座综合艺术场所,包括音乐厅、剧院、博物馆等多个功能。
华尔滋艺术中心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使整座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融合。
而内部的各个功能区域则运用了多种材料和布局手法,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氛围。
贝聿铭在设计华尔滋艺术中心时注重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使之成为一个容纳不同艺术形式和活动的综合性艺术空间。
最后,贝聿铭的另一部作品是巴黎卢浮宫新增部分的设计。
他以其独特的建筑理念和对历史建筑的尊重,为卢浮宫注入了现代元素。
新部分的外观设计简洁而现代,与卢浮宫的古老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筑内部则设计了多个展览空间和设施,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展示和保护珍贵的艺术品。
贝聿铭通过对现代和传统的结合,成功地将卢浮宫打造成一个具有时代感和功能性的艺术殿堂。
贝聿铭建筑艺术赏析
![贝聿铭建筑艺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10fc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1.png)
贝聿铭建筑艺术赏析贝聿铭(Ieoh Ming Pei),一位享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师,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的建筑理念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贝聿铭的建筑艺术进行赏析。
贝聿铭的作品以其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设计风格而著称。
他善于利用几何形状和线条,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
例如,他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座玻璃金字塔以其简约的外观和优雅的线条,将传统的卢浮宫与现代的建筑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它不仅成为卢浮宫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贝聿铭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还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合。
他尊重自然和文化的特点,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要素。
例如,他设计的香港文化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座建筑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海滨地区,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浪的起伏和流动。
建筑外观的曲线和光滑的表面与周围的海洋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而舒适的氛围。
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材料的巧妙运用。
他善于使用混凝土、钢铁和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将其与传统建筑元素结合起来。
例如,他设计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座建筑的外观犹如一对倒置的“V”字形,由两座巨大的钢铁框架构成。
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赋予建筑独特的外观,也展现了贝聿铭对材料的创新运用。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还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他的建筑设计不仅追求美感,也注重建筑的实际使用效果。
例如,他设计的德国柏林银行总部大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座建筑结合了银行的功能需求和当地的城市规划,创造出一个既实用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
贝聿铭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创新的设计,将建筑与周围的城市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贝聿铭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的建筑理念。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也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合和功能性的实用性。
通过赏析贝聿铭的建筑艺术,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他对建筑的独特贡献,同时也能够启发我们对建筑艺术的思考和理解。
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
![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b62f324b35eefdc8d3337b.png)
•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
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 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这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 之首的作品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80年代初,法国总 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 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 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 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 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 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且金 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料此事一经公布, 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 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 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 计方案。同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 奖。如今,人们不但不再指责,而且如是称赞:“卢浮宫
PLACE VILLE MARIE
• •
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PLACE VILLE MARIE大厦,是蒙特利尔的地标建筑。建于1962 年。 银色的十字PLACE VILLE MARIE坐落在中央 大车站正上方,1962年开始启用,首创了地下购 物区的观念,这是贝聿铭走向国际建筑设计舞台 的开山作品。每天晚上,楼上旋转的探照灯,80 公里以外都可以看的见。来到蒙城一定要去那里 坐一坐,而且顶楼的舞厅,也是蒙城有名的休闲 娱乐的好去处。
贝聿铭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介绍 ppt课件
![贝聿铭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介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fcf907ad02de80d5d84008.png)
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
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贝聿铭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介绍
• 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 1960年建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 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 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 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 ,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 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
贝聿铭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介绍
•
贝聿铭1935年远渡重洋,依自己的
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
系攻读。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
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他
便先后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
建筑专业。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
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1948年。这一
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巨商
贝聿铭建筑大
师及其作品介
绍 • 苏州博物馆以白
根道夫与贝聿铭互相欣赏,相得益彰,合
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
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
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直
至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
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
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作为最
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
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
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贝聿铭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介绍
•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
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 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 平民的利益。在纽约、费城、克利夫 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 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 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建筑大师贝聿铭及其作品分析详解
![建筑大师贝聿铭及其作品分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45c1561680203d8cf2f24a6.png)
伊 斯 兰 博 物 馆
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 馆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沙漠起源,是伊斯兰 建筑重要的一环,即光 与影的结合。伊斯兰建 筑是对阳光的回应。
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 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 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 穆罕默德的理论,亲自 到埃及,突尼斯等地采 风,最终在清真寺得到 启发。
剖 面 图
这座旋转楼梯最独到之处是它的每一级台阶的反方向设计,会让人有一 种空间颠倒的错觉。平淡的旋转楼梯一旦有了时尚的元素,也就不平凡起 来。
造型精美的旋转楼梯就像是一件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品,在上面行走也 成为了一种愉悦的享受。
这组大型的环形吊灯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而贝聿铭在设计初期就很肯 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形吊灯。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 映衬,十分和谐。
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 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 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贝聿铭说:水是用来听的。在西部主展示区,他设计了水幕墙和荷花池, 按照他的设计,水从高处顺着凹槽往下流,水声淙淙。走进了又能细赏这 一抹绿意。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 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 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 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
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 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贝聿 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 是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 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 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 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 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 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贝聿铭与建筑作品ppt课件
![贝聿铭与建筑作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7c18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f.png)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3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中国古建筑的群体布局
苏博新馆的群体布局
2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20/2024
中国银行 苏州博物馆新馆 法国卢浮宫改造工程 伊斯兰博物馆新馆
纲要
1 2 3 4
3
1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法国卢浮宫改造工程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 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 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 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 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 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 闻名于世。 密特朗总统对卢浮宫博物 馆做出的另一贡献是邀请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 聿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入 口处。贝聿铭先生经过深 思熟虑,提出建造一个 “金字塔”的方案。这座 “金字塔”为卢浮宫博物 馆,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 的耀眼的光彩。
贝聿铭建筑大师的设计与传奇
![贝聿铭建筑大师的设计与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626fc5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3.png)
贝聿铭建筑大师的设计与传奇贝聿铭(Ieoh Ming Pei),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作品以其独具匠心和创新精神而闻名于世。
贝聿铭在其长达七十多年的建筑生涯中留下了许多经典和标志性的建筑。
本文将围绕他的设计风格、代表作品以及对建筑设计界的影响展开探讨。
1. 设计风格贝聿铭的设计风格融合了现代主义和传统元素,追求简约与实用的结合。
他注重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例如,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以其独特的三角锥形结构而闻名,它在谷垣街和李普西大道之间创造出了一个宽广的游乐场,使博物馆与环境相得益彰。
2. 代表作品贝聿铭建筑师的许多作品都成为了当地、乃至世界的地标性建筑。
以下是几个代表作品的介绍。
2.1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位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贝聿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座金字塔是卢浮宫的入口,将地下展览空间与博物馆的各个楼层相连,并为游客提供了清晰直接的导览路线。
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既充分尊重了卢浮宫原有的古老建筑,又为其注入现代化的元素。
2.2 中国香港的香港大会堂贝聿铭也给中国香港留下了珍贵的设计遗产,香港大会堂便是其中之一。
这座建筑以其简洁的线条和华丽的欧式风格而闻名,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不仅是政府机构的重要场所,也举办过许多重要的文化活动和婚礼。
2.3 卡尔顿酒店塔楼位于美国纽约市的卡尔顿酒店塔楼是贝聿铭为该城市设计的一座摩天大楼。
其独特的外观和创新的空间布局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风貌,并成为了纽约的地标之一。
几十年过去了,这座塔楼依然是城市天际线中最令人瞩目的建筑之一。
3. 影响与传奇贝聿铭的设计风格和建筑作品广受赞誉,并对整个建筑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作品展示了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典范。
他注重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以保护和尊重自然的美。
这种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贝聿铭的设计作品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创新的结构闻名。
九年级美术下册《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下册《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7032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9.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贝聿铭的建筑设计风格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如苏州博物馆的空间布局、造型等。
2.贝聿铭如何将东方美学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给建筑作品带来独特的美感。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建筑设计原理,对贝聿铭的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创作。
3.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贝聿铭的经典建筑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九年级美术下册《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贝聿铭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地位和贡献。
2.掌握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包括空间布局、造型、材料运用等。
3.学会分析贝聿铭建筑作品中所体现的东方美学和现代建筑理念的结合。
4.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建筑设计原理,分析、评价和创作建筑作品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美术学习后,已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建筑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贝聿铭及其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度认识尚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建筑作品时,可能存在对东方美学和现代建筑理念融合的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贝聿铭的建筑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反馈。(五)总ຫໍສະໝຸດ 归纳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
贝聿铭建筑生涯介绍及其作品分析 ppt课件
![贝聿铭建筑生涯介绍及其作品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b5731704a1b0717ed5dd46.png)
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 口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建造时间长达十五年,于1979年 才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 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 学院金质奖章。而于此前一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 已经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
1944年贝聿铭退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45年,贝聿铭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极有眼光和 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 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他 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 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 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 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建筑作品
年份
1949年 1955年1源自56年1960年 1962年 1963年 1967年 1971年 1972年 1974年 1977年 1978年
贝聿铭建筑生涯介绍及其作品分析课件
![贝聿铭建筑生涯介绍及其作品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05e97f915f804d2a16c11a.png)
• 1983年,卢浮宫有7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因为相互竞争着 空间和资金,每个部门的馆长甚至不相往来。因此在重修时,贝聿 铭建筑团队努力让7个部分统一成一个建筑物。
• 贝聿铭不知道密特朗总统有无意识到这个挑战的严峻性。但贝聿铭 团队最终让它们在建筑上统一成了整体。
• 从1990年开始,贝聿铭不那么在乎建筑物的造型了。设计一个独特 的建筑造型对贝聿铭不再是件难事。贝聿铭开始研究各种文明。这 也为苏州博物馆以及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做好了准备。
学习交流PPT
8
晚年经历
• 晚年的贝聿铭仍然接收了多个项目,例如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银 大厦、苏州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 1980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贝聿铭翻修卢浮宫,贝聿铭认为设计 的东馆只跟其相差40年,但卢浮宫有着800年的历史,卢浮宫玻璃金 字塔的设计对于贝聿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 贝聿铭根据自己的一贯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 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 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 格的建筑。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 的精华”。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
建筑概论课——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建筑概论课——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1a60f4b33687e21af45a9f3.png)
肯尼迪与其 遗孀杰奎林
肯尼迪图书馆建造背景
• 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 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 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 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 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 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 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 之犊」,但当他生动地 描述 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 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 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 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 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 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 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 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 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 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 物无收藏之地之苦,成为苏州著名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 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 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 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 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 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
香山饭店的设计, 是贝聿铭 对建筑 的新探索:在一个 现代化的建筑物上, 体现出中国民族建 筑艺术的精华。
•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 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 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 过的,从小立志要当 一名建筑师。后来他 留美学习建筑学,以 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 复杂的设计任务,并 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 建筑设计事务所,又 成立了“贝聿铭设计 公司”,专门承担工 程的设计任务。
•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 三个特色:一是建筑 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 融化。二是空间处理 独具匠心。三是建筑 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 设计精巧。将近半个 世纪以来,贝聿铭设 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 以上,获奖五十次以 上。他在美国设计的 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 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技巧:螺旋形楼梯
• 玻璃金字塔是新卢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可通过电扶梯 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拿破仑厅有两层,人们通常都是先 抵达大厅,会经过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不过这次他没有 再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单 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以楼梯本 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8.8米,高度的考 验相当惊人。同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 不过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功地创造了一座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
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顿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
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
国
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 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家
艺
术
馆
东
馆
华 盛 顿 国 家 艺 术 馆 东 馆
香山饭店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 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 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我们不 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香山饭店
当然,光寻历史的根 还是不够的,还要现 代化。有了好的根可 以插枝,把新的东西, 能用的东西,接到老 根上。从香山饭店的 设计,我企图探索一 条新的道路:在一个 现代化的建筑物上, 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 艺术的精华」。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
——记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 演讲:建环1242 陈虬波 11号
生平简介 成名之作
代表作品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贝聿铭十大名言
贝聿铭简介
• (Ieoh Ming Pei) (1917-) 美籍华人建筑 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 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 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 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 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 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 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 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 所,1990年退休。
• 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 久。于一九七九年落 成的图书馆,由于设 计新颖、造型大胆、 技术高超,在美国建 筑界引起轰动,被公 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
佳杰作之一。美国建 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 是「贝聿铭年」,授 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 筑学院金质奖章。
生平简介 成名之作
代表作品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贝聿铭十大名言
•
1983
建得 华周极与美
筑主 人文、法籍
的 最 后 大 师 ” ,
, 被 誉 为 “ 现 代
年 普 利 兹 克 奖
的 “ 艺 术 三 宝 ”
中 , 被 誉 为 海 外
美 籍 华 人 作 曲 家
国 华 人 画 家 赵 无
华 人 贝 聿 铭 先 生
。
,
生平简介
成名之作—肯尼迪图书馆
代表作品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贝聿铭十大名言
• 在拿破仑大厅仰视675片钻石状的玻璃,因为室内 外光线之亮度的差异,玻璃几乎视而不见,确实做 到了贝氏追求的目标,更可贵的是能从地下室体会 户外,欣赏卢浮宫优雅的建筑,让内外相边接,着 实创造了划时代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玻璃金字塔的成功
• 自1989年建成以来,玻璃金字塔逐渐成为卢浮宫的标志性 建筑,挑剔的法国人也慢慢接受并称赞这一建筑创举。玻璃 金字塔成为卢浮宫中与《蒙娜·丽莎》画像和断臂维纳斯雕 塑相提并论的观赏热点。据说,三分之二的游客宁肯挤在玻 璃金字塔前排长队,也不愿从游客相对较少的另外两个入口 进馆参观。
进入正题
• 图书馆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一些空间低 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
外观
• 图书馆是由一个10层楼高的三角形塔(主 要用于文档放置,教育和行政),2层的展 示基地(展示基地及300位的剧院) 和110 英尺高的纪念幕,整个搭配和谐一致。
进入
• 进入馆内迎面的是一个小剧场
பைடு நூலகம்
「初生之犊」一夜成名
华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盛
苏
顿
国 香山饭店
州
家 香港中银大厦 博
艺 术
物
馆 东
美秀美术馆
馆
馆
玻璃金字塔建造背景
• 卢浮宫前金字塔是1988年贝聿铭64岁时设计建造的。密特 朗总统邀请贝聿铭到法国巴黎参加卢浮宫改建计划。贝聿铭 设计了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此外,他还负责卢浮宫内苏利 殿翼厅的整建工程。
家
艺 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
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
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 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
术
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
馆
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
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
东
创意的结合”。
馆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
华
盛 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 整座大楼采用由八片平面支撑和五根型钢混凝土柱所 组成的混合结构“大型立体支撑体系”,此一混凝土-钢结构立体支撑体系,在改进结构性能方面具有如下 独到之处:
•
1.采用几何不变的轴力代替几何可变的弯曲杆系,
来抵抗水平荷载,更加经济有效。
•
2.利用多片平面支撑的组合,形成一个立体支撑
体系,使立体支撑在承担全部水平荷载的同时,还承
•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 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 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 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 师。后来他留美学习建 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 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 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 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 立了“贝聿铭设计公 司”,专门承担工程的 设计任务。
•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 三个特色:一是建筑 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 融化。二是空间处理 独具匠心。三是建筑 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 设计精巧。将近半个 世纪以来,贝聿铭设 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 以上,获奖五十次以 上。他在美国设计的 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 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术
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
馆
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
系的象征。”称贝聿
东
铭是“不可多得的杰 出建筑师”。
馆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
华
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 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
盛
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
顿
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
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
国
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 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
“大罗浮宫计划”
• 但是,贝聿铭没有放弃自己的设计,他认为,以简约而富 现代感的金字塔作为罗浮宫的主要入口,就像人们由古埃及 文明开始,一直探索到近代艺术,具有象征意义。
• 为了说服高傲的法国人,贝聿铭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了 一座一比一的实体模型,供法国民众评鉴。随着民众对玻璃 金字塔的信心日增,反对声浪渐渐退去。
肯尼迪与其遗孀杰奎 •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 林
扬,跻身于世界级建 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 翰•肯尼迪图书馆的 设计和建造。
• “贝聿铭的唯美世界, 无人可与之相比,我 再三考虑后选择了 他”——肯尼迪遗孀
杰奎林如是说!!
肯尼迪图书馆建造背景
• 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 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 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 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 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 「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 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 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 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 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 杰奎林的激赏。
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
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
香山饭店
华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盛
苏
顿 国
香港中银大厦 州
家 艺 术
香山饭店
博
物
馆 东
美秀美术馆
馆
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
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 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 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
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 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 天堂。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
华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盛
苏
顿
国 香山饭店
州
家 香港中银大厦 博
艺 术
物
馆 东
美秀美术馆
馆
馆
其实,在约翰·肯
华
盛 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
一年--一九七八年,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
顿
馆的设计建造成功,
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
国
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 位了。当时的美国总
家
统卡特在「东馆」的 开幕仪式上称,“它
艺
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 而周全的一部分,而
• 一时间,抗议风潮如火如荼,席卷巴黎。法国民众高呼 “巴黎不要金字塔”、“还我罗浮宫”;法国媒体讥讽贝聿 铭为“贝法老”;法国文化部部长形容玻璃金字塔是劣质的 钻石;法国建筑界认为贝聿铭的设计风格与法国文化格格不 入;罗浮宫博物馆的馆长甚至愤而辞职了。用贝聿铭自己的 话来说:“这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争议不断的“大罗浮宫计划”
• 。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 国政府将对罗浮宫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使这个历史悠 久的建筑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博物馆。这就是著名的“大罗浮 宫计划”。
• 1983年7月27日,贝聿铭被法国政府任命为“大罗浮宫计 划”的设计师。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法国人的意料,而更让法 国人瞠目结舌的是,贝聿铭把罗浮宫拿破仑广场上的主入口 设计成一座透明的玻璃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