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年住院患者梅毒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六安市人民医院2012-2014年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六安市人民医院2012-2014年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六安市人民医院2012-2014年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近三年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了解六安地区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以及指导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2014年收集的48358份就诊病例进行血清学分析并对951份梅毒阳性患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结果 2012-2014年共检测病历48358份,检测梅毒阳性病例为951份,阳性率为1.92%,其中2012年共14877例,梅毒阳性标本为279例,阳性率为1.87%;2013年共16063例,梅毒阳性标本为308例,阳性率为1.92%;2014年共17418例,梅毒阳性标本为364例,阳性率为2.08%。

所有确诊患者中男性病例为533份,女性病例为418份,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为1-89岁,其中30-50岁是高发阶段,各年龄组男、女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统计发现老年梅毒是医院梅毒感染者的主要来源;梅毒感染者的职业分布前三位的分别是农民,无业者和工人。

结论六安市梅毒感染者呈上升趋势,尤其应加强对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进行宣传和监管,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降低梅毒的感染率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分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梅毒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为了解我院梅毒疫情,掌握本市梅毒发病情况,更好的防治梅毒的感染并为梅毒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特将近三年本院的梅毒检查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与资料1.1 资料来源2012 -2014 年前往六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患者或健康体检者共计48358人,首次检测结果纳入统计,剔除重复检测结果。

1. 2 检测方法所有被检测者抽取静脉血 2-5ml,离心分离血清后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试验(ELISA)。

2011年某区梅毒与淋病疫情分析报告

2011年某区梅毒与淋病疫情分析报告

2011年某区梅毒与淋病疫情分析报告目的加强性病疫情管理,掌握性病疫情发展趋势,加强性病疫情分析的报告质量,及时准确上报性病疫情,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

方法将2011年的性病疫情与2010年的疫情进行统计、对照、分析。

结果2011年本区报告的梅毒病例数与2010年同期比下降了9.76%,从疫情分析来看梅毒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不能忽视,还要高度重视梅毒发展趋势。

结论从疫情分析结果和感染的年龄段看,20~45岁是感染梅毒、淋病的性活跃期的青年人,是梅毒与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标签:梅毒;淋病疫情;反馈;通知梅毒和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在传播与流行中,年龄结构和人群职业分布都发生了改变[1]。

家务及待业、农民、离休人员是构成报告人群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对该人群梅毒、淋病的预防和控制及防治知识的宣传,已引起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充分重视[2]。

1材料与方法2011年本区共报告5种性病453例,其中,男性218例,女性235例,男女比为1∶1.07,在网报的5种性病中,女性感染略多。

与2010年(502例)同期比下降了9.76%。

1.1梅毒疫情2资料结果分析2011年本区梅毒疫情较2010年同期比下降了22.56%,梅毒性活跃人群集中在20~49岁高发人群,目前是性病防治的重点。

2011年本区梅毒疫情分析结果表明,仍以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的报告病例数最多,其发病率也最高。

报告的梅毒病例中,20~49岁感染梅毒193例,感染人数多占69.42%;而2010年20~49岁同期感染梅毒245例,占68.24%,与2010年同期比下降了21.22%。

从感染的年龄段看,这部分人是性活跃期的青年人,因此发病集中在这个年龄段,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广泛开展性病防治的宣传,减少高危行为。

25~29岁年龄段性病发病与2010年同期比下降了11.43%;30~34岁年龄段与2010年同期比下降了20.00%;35~44岁年龄段下降了28.92%,而50~54岁年龄段下降了11.54%。

2012年—2014年本地区梅毒感染分析

2012年—2014年本地区梅毒感染分析

2012年—2014年本地区梅毒感染分析发表时间:2016-01-11T11:20:11.2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作者:黄惠婷[导读]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检验科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人体引起的具有复杂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感染性疾病。

黄惠婷(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检验科 200237)【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331-0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人体引起的具有复杂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感染性疾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是传染性较强、危害较大的一种性病,严重的可导致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1]。

本文对我院2012年到2014来我院就诊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试剂、仪器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本院因各种疾病就诊的15815例门诊皮肤科、妇科及住院患者,其中包括男性4391例,女性11424例。

TP-Ab与TPPA试验均为阳性者,纳入阳性病例中,其中不包括临床已经确诊治疗过的患者。

1.2 试剂与仪器本次试验采用二种试剂:初筛CLIA法试剂采用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P-Ab检测试剂盒进行筛查,仪器使用科美CLEMCLIN 6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确证实验TPPA法采用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诊断试剂盒。

以上试剂批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3mL~4ml,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

2种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TP-Ab结果判断S/CO>1.0为阳性,S/CO<1.0为阴性。

TPPA为手工操作法,结果用肉眼观察,以微量反应板上聚集成散在样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1年某区梅毒与淋病疫情分析报告

2011年某区梅毒与淋病疫情分析报告

2011年某区梅毒与淋病疫情分析报告
赵春祥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2(19)36
【摘要】目的加强性病疫情管理,掌握性病疫情发展趋势,加强性病疫情分析的报告质量,及时准确上报性病疫情,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方法将2011年的性病疫情与2010年的疫情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 2011年本区报告的梅毒病例数与2010年同期比下降了9.76%,从疫情分析来看梅毒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不能忽视,还要高度重视梅毒发展趋势.结论从疫情分析结果和感染的年龄段看,20~45岁是感染梅毒、淋病的性活跃期的青年人,是梅毒与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总页数】3页(P144-146)
【作者】赵春祥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1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8
【相关文献】
1.2004~2011年广西南丹县梅毒淋病艾滋病HIV疫情分析 [J], 邹双燕;莫玉平;王远华;田兴寿;韦海艳;黄亚铭
2.某区2009年~2013年梅毒、淋病疫情的分析 [J], 廖柳霞;许建军
3.2005年~2012年某市淋病与梅毒疫情的分析 [J], 田志伟;赵淑娟;杨杰;牛留业
4.2010~2012年某区男男行为者HIV、梅毒疫情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J],
吴桂芬;石婷婷
5.内蒙古赤峰市2015年淋病的疫情分析报告 [J], 段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22患者原因221患者家属对医疗收费不理解由于病人的文化层次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大都不同很多患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对一些必要检查和阴性检查表示不理解认为只有阳性检查才有必要做抢救中各种抢救仪器的费用比较昂贵患者家属认为医院乱收费从而影响护患关系造成医患矛盾
2015年 7月 第 21卷 No.3
梅河口市 2013年恶性肿瘤监测结果分析
表 1 发病数据结果统计
性别 人口数 发病数
粗发病率 (/10万)
死亡数
粗死亡率 (/10万)
男性 318457568178.36429
134.71
女性 合计
300392 618849
461 1029
153.47 166.28
292 721
97.21 116.51
2.2发病顺位 统计分析显示,肺癌是梅河口市居民发病最高的恶性肿瘤,占肿瘤发病的 30.71%,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梅河口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肿瘤病例报告卡,2013年各医疗卫生机 构共报告居民肿瘤报告卡 1184张,经整理后,查出重卡 113张,删除不合格报告卡 22 张,将合格报告卡 1049张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定期收集各医疗机构报告的肿瘤病例,并进行 ICD-O-3编码,录入肿瘤登记专用 软件,将数据导出 Excel格式。数据的统计采用 SPSS17.0软件完成。 2结果 2.1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分析监测数据结果显示,梅河口市 2013年新增恶性肿瘤确诊病例 1029例,其中男 性为 568例,占 55.20%,女性为 461例,占 44.80%。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 721例,其中 男性为 429例,占 59.50%,女性为 292例,占 40.50%。(详见表 1)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监测 分析

15例血清梅毒阳性者调查分析

15例血清梅毒阳性者调查分析

15例血清梅毒阳性者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与临床有关问题。

方法:我院于2014 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接受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的15例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加以检测,并且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对比分析其关系。

结果:不同性别患者采取梅毒血清检测后,检测结果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 不具统计学意义。

但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采取梅毒血清检测发现,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因为患者本身原因、检测试剂原因,易导致血清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率,引发临床上的医患纠纷事件。

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应结合临床综合因素具体分析判断。

【关键词】血清梅毒;阳性者;调查分析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

另一方面,梅毒又可以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病程缓慢,因此加强对性病监测管理工作,是卫生检疫工作一项重要内容。

梅毒螺旋体多通过破损的皮肤与黏膜传染,患者临床症状复杂易变,其严重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检查。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因其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本文就15例血清梅毒阳性者的临床观察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接受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的15例患者,这些患者均属于手术前、输血前的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6例。

年龄均在11-70岁之间,平均年龄38.7岁。

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其中5例男性,女性10例。

1.2检查方法我们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法确证.试剂盒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提供,按常规操作方法1:80稀释倍数血检出结果为判断依据。

非密螺旋体抗原检测RPR检测,即为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目的探讨我院2003~2008年间住院病人的梅毒感染状况,并对其流行病学的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住院病人中梅毒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在6年间发现1713例梅毒患者,其中显性梅毒635例、先天梅毒16例、隐性梅毒1040例、神经梅毒22例,住院患者的梅毒检出率逐年上升,尤其潜伏梅毒增幅最明显;梅毒患者中男性1078例,女性635例,男女两者比例1.7∶1,梅毒各年龄段患病人数基本上是随年龄增大而增多,1~10岁年龄段例外;梅毒患者广泛分布于我院各个科室,神经梅毒分别分布于皮肤科、感染科、康复科、外科和内科,而先天梅毒则全部集中在儿科。

结论住院病人中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潜伏梅毒在住院患者中数量最多、分布较广。

常规对住院病人进行梅毒筛查试验是及早发现梅毒并防止其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patient syphilis infection from 2003 to 2008,and to analyz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syphilis from Jan. 2003 to Dec. 200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1713 cases of syphilis,635 cases were of dominant syphilis,16 cases of congenital syphilis,1040 cases of latent syphilis and 22 cases of neurosyphili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6 years. The detection rate of syphilis patient w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especially an increase in latent syphilis. In 1713 cases of syphilis 1078 cases were of male and 635 cases of women,with the male to female proportion of 1.7:1. Syphilis patients of all ages we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 except the age group of 1 to 10 years. Patients with syphilis were distributed widely in various departments in our hospital. Neurosyphilis patients were in dermatology department,infectious department,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surgery and internal medicine,and all congenital syphilis patients were in the pediatric department.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syphilis patients shows an upward trend year after year,the number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latent syphilis is the largest,and patients with syphili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Routine syphilis screening of in-patients by using early detection tes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syphilis.[Key Words] in-Patient;Syphilis;Epidemiology梅毒的病原体为苍白螺旋体(troponema pallidum,TP)又称梅毒螺旋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住院患者潜伏梅毒检出情况分析

住院患者潜伏梅毒检出情况分析

【 摘要 】 目的 了解潜伏梅毒在住 0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潜伏梅毒患者在性别上无差异 , 女 比例为 1: .7 年龄 1 ~ 4 男、 10 ; 8 8 岁, 其中 3 — 0岁 26例 ; 1 8 7 潜伏梅毒分布在所有的临床科 室, 骨科 占2 .6 0 0 %居首位 ; 患者血 清 R R滴度较 P
析。
2 3 血 清 学检 测 结果 .
39例 潜伏梅 毒 中 R R滴度 0 P
2 结

在 1: 1~1: 5 4 24例 , 8 . 0 占 2 2 %。R R滴 度 在 P 1: 1 1 0 ,P 8— :64 例 R R滴度 > 1 5例。 1:61 24 临床分期 . 39 0 例住院潜伏梅毒患者中能根据 病史确定 为早 期潜伏梅 毒 4 8例, 晚期 潜伏 梅毒 5 5 例, 其余 26 0 例均无法判断病期。
14 06
G a g i dc lJ un fAu . 0 1 V 13 No 8 u n x Me i o ra , g 2 1 , o. 3, . a
● 调 查 与 研 究
住院 患者潜伏梅毒检 出情况分析
卢斌珠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 民医院皮肤科 , 南宁市 503 ) 30 1
25 在 医院科 室的分布情况 . 39 0 例潜伏梅毒患者
2 1 潜伏梅毒患者 的性别、 . 年龄 、 职业分布、 传播途 径 39 0 例患者中 , 男性 19例 (82 %) 女性 10 4 4 .2 , 6 例 (17 %)男女比例为 1: .7 年龄 1 ~ 4岁 , 5 .8 , 10 ; 8 8 其 中4 — O 10例 , 4 .0 1 6岁 4 占 5 3 %。职业分布 : 退休 12 , 0 例 职员 5 3例 , 工人 3 2例 , 商 2 经 5例 , 干部 1 9 例, 司机 1 8例 , 待业 1 , 9例 民工 1 , 9例 其他 职业 2 2

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及处理

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及处理

( 成都 市新都 区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 四川成都 6 1 0 5 0 0 )
摘 要 : 目的 了解 住 院 患 者 梅 毒 感 染 情 况 , 利 于 及 时 采 取 防 治措 施 。 方 法 采 用 时 间 分辨 荧光 免 疫 法 筛 查 梅 毒 特 异 性 抗 体, 结 果 阳性 者 , 同 时 采 用梅 毒 明胶 颗 粒 凝 集试 验 和 梅 毒 甲 苯胺 红试 验 进 行 检 测 , 结合流行 病 学史、 临床症状 和体征 , 诊 断和鉴 别
反应素试 验 ( US R) 、 快 速 血浆 反应 素 环状 卡片 试 验 ( RP R) 、
T R US T等 , 用 于 诊 断 梅 毒 和判 断 疗 效 『 3 ] 。青 霉 素 是 治 疗 梅 毒 的首 选 药 , 其 普 遍有 效 , 除药物过敏者外 , 鲜 见 耐 药报 道 _ 4 ] 。非
梅 毒是 由梅 毒 螺 旋体 所致 的 经 典性 传 播 疾 病 , 可 累 及 多 系 统、 多器官 , 造 成 组织 破 坏 、 功能 障碍l _ 1 ] 。传染性 强 , 普 通 人 群 易感 , 发病增长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_ 2 ] 。综 合 性 医 院 在 收 治患者 中, 除皮肤性病专科 外 , 其 他 科 室 也 屡 有 发 现 梅 毒 的 报 道, 但 对 各 类 梅 毒 的诊 断 和 鉴 别 诊 断 , 尤其是血清学治愈 、 血 清
执 行 。采 用 时 间 分 辨 荧 光 免 疫 ( T RF I A) 法 检 测 梅 毒 特 异 性 抗 体, 仪器 、 试剂 、 耗 材购 自苏 州 新 波 公 司 , 仪 器 按 标 准 作 业 指 导
书要求校准 、 维护 和保 养 , 试 剂 均 在 有 效 期 内 使 用 。采 用 梅 毒 明胶 颗 粒 凝 集 试 验 ( TP P A) 检测梅毒 特异性抗体 , 用 作确认试 验, 试 剂 来 自 日本 富 士 瑞 必 欧 , 有 效 期 内使 用 。 采 用 梅 毒 甲苯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检出情况分析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检出情况分析
显性梅毒散在发生于21岁以上各个年龄段而隐性梅毒则在各个年龄段均多发先天梅毒主要见于1岁的婴儿115岁年龄段未发现梅毒患者神经梅毒见于41岁以上年龄段见表24科室梅毒收治分布214例梅毒患者分布于我11个科室先天梅毒分布于儿科和皮肤科显性梅毒的期患者散在性分布于皮肤科外科等不同科室而神经梅毒则主要分布于神经科皮肤科隐性梅毒则分布于外科内科皮肤科妇科等9个科室中见表20012005年梅毒患者在医院科室分布及构成比科别皮肤科神经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烧伤科矫形科合计例数142729822919257323163先天17构成比6541262135538321355093654187140421047100隐性梅毒显性梅毒分期讨论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染病可侵犯许多器官组织和系统主要经过性交传染
维普资讯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年第 2 07 3卷第 3 期
住 院病 人 梅 毒 感染 检 出情 况 分 析
黎 志 刚 曾仁 山 杨 捷 吴 江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我 院 20 年 1 01 月至 20 年 1 05 2月间住 院病人梅毒 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 探讨梅毒在住 院 病人 中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 学特征 。 方法 : 对我院 20 年 1 01 月至 20 年 1 05 2月间住 院病人 中梅毒 患者的病历资 料进行 统计分析。 结果 : 发现 24 1 例梅毒 患者 中有显性梅毒 2 例 、 8 先天梅毒 5 、 例 后天 隐性梅毒 13 、 天隐性 6例 先 梅 毒 1 、 经梅毒 1 例 ; 院患者 中梅毒 病人数逐 年增 多: 例 神 7 住 隐性梅毒在 大于 6 0岁年 龄段 患病人数 较其他年 龄 段多; 隐性梅毒 分布于外科 、 内科 、 皮肤科 、 妇科等 9个科 室。 神经梅毒则分 布于神 经科 、 皮肤科 。结论 : 院病人 中 住 梅毒 患病率呈逐 年上升趋势 , 隐性梅毒 在住 院患者 中数 量最 多、 分布较广 。因此 。 对存在 高危 因素 的住 院患者进行 常规梅毒 筛查是及早发现 隐性梅毒 并 防止其传播 及减 少职业性感染的有效 防治措 施之一 。 关键词 梅毒 住 院病人 流行病 学

浅析214例梅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浅析214例梅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 稿 日期 :0 61 -7) 收 2 o —00
浅析 24例 梅 毒患 者 的实验 室检 查 结果 1
邓群 英 , 蒋 霁
( 解放军厦 门鼓浪屿疗养院, 福建 厦 门 3 1 ) 6 ̄2
[ 关键词]梅毒 ; 实验 室检 查 ; 讨论 [ 中图分类号]R 5 . [ 7 9 1 文献标识码 ] [ B 文章 编号]6 1 08 2 0 )505 - 17 - 9 { 07 0 -6 30 5 2
心理 氛 围 。
者对其进行培养塑造 的关 键时期 。教育者 、 管理者 必须注重
培养她们的发展性和连 续性 , 进行分 阶段 、 计划 、 目标 系 有 定 统培养 , 为护生一护 士健康 发展 积极 创造 条件 , 培养 具有 知 识 、 能、 技 爱心的 2 世纪 的新型护理人才 。 l
1 一 般 资 料
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依 次选择 是有 一个令 人羡慕 的工作 、
温 暖 的家 、 文化 、 知 识 、 业 成 功 、 人 尊 敬 , 别 是 三 年 有 有 事 受 特 制大专 的护生 , 年龄 l 8岁 ~2 2岁 , 面临 婚恋 阶段 , 何帮 助 如
青年 渴望 成材 的愿 望。在人 才 的培养 上打 破传 统的 教育方
式 , 取 激 发 式 教 学 、 题式 教 学 、 位 式 教 学 等 多 种 教 采 问 换
学方 法 , 激励护生 自主学 习, 从而使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和谐
发展 。
她们 正确处理学 习 、 作 、 姻恋爱 、 者的关 系是此阶段 护 工 婚 三
生健 康 发展 的 主 要 任 务 。 3 2 护生同时有职业 自豪感 和就业 紧迫感 .
33 追求个性化精神生活 , . 渴望得到关心理解 问卷结果表 明: 追求合乎 自己兴趣 的生活 是大 多数青年 人欣赏 的生活方 式, 虽然不满 足紧迫的学 习环境 , 时她们性 格活泼 , 平 喜欢 时 尚, 渴望学校 、 老师多给予关心理解 。由此说 明, 教育者 、 管理 者必 须注重在 校护 生的精神世 界 , 营造适 合她们 健康发 展的

102例梅毒患者临床分析

102例梅毒患者临床分析

102例梅毒患者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梅毒的发病特点,提高梅毒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02例患者中,男44例,女58例,男女比例为1:1.32,年龄21~40岁为最多,占70.5%,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一期梅毒16例(15.6%),二期梅毒11例(10.8%),胎传梅毒11例(10.8%),潜伏梅毒64例(62.7%)。

结论梅毒主要通过非婚性接触传播,临床表现复杂,应提高对梅毒皮疹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同时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血清学筛查。

关键词梅毒;临床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morbidity characteristics of syphilis,and to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for syphil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02 syphil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102 patients,there were 44 male cases and 58 female cases,as 1:1.32. A majority of patients aged 21~40 years old,accounting for 70.5%. Their transmission route was mainly unmarried sexual contact. There were 16 cases with primary syphilis (15.6%),11 cases with secondary syphilis (10.8%),11 cases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10.8%),and 64 cases with preclinical syphilis(62.7%). Conclusion Non-marriage sexual behavior is the major way of syphilis transmission. Syphilis has complex clinical manifestations,therefore understanding of syphilis rash should be improved to reduce misdiagnosis and enhance serologic screening of syphilis in high risk population.【Key words】Syphilis;Clinical analysis为了解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特征,对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玉林市某门诊梅毒血清学资料分析

玉林市某门诊梅毒血清学资料分析

玉林市某门诊梅毒血清学资料分析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性病,可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1];其透过黏膜或者破损肌肤进入到体内,经血液循环以及淋巴系统而在全身扩散,进而侵犯全身组织及脏器的慢性传染病。

近年来,我国梅毒疫情逐年上升,2014年7月份续居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例数的第3位,其对公共卫生的挑战非同小可。

玉林地处泛北部湾经济区域,经济活动和休闲旅游以及人文交流频繁。

为了解皮肤性病门诊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现对638例疑为梅毒感染者血清学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中心皮肤性性病门诊就诊的疑为梅毒感染的患者638例,其中,男358例(56.11%),女280例(43.89%);年龄在10d-87岁之间,平均为(35.6±4.4)岁。

1.2检测方法所有研究者均抽取5ml静脉血,并及时进行血清分离。

血清标本均实施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即TRUST)进行初筛,TRUST试剂选自上海荣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再实施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即TPPA) 进行确认,TPPA试剂均选自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

对于典型梅毒皮损者,应同时实施TRUST以及TPPA试验,各项检测程序以及结果判定均参照试剂说明书操作,试剂均有效期内使用。

梅毒临床诊断依据《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3资料统计采用Excel电子表格整理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并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不同年份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本组638份血清标本之中,共检出317份TRUST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9.69%;TPPA检出321份阳性,检出率为49.31%。

确诊梅毒感染患者316例,其中,131例(41.46%)为男性患者,185例(58.54%)为女性患者,女性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

2012—2014年新疆洛浦县梅毒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

2012—2014年新疆洛浦县梅毒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

2012—2014年新疆洛浦县梅毒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洛浦县2012—2014自愿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就诊患者进行梅毒检测,掌握梅毒在我县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梅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对自愿来检测的人群抽取静脉血2毫升,分离血清,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阳性者做定量检验。

结果 2012—2014年共检测831份血样.其中2012年检测234份血样,阳性116份,阳性率49.57%,2013年检测280份血样,阳性145份,阳性率51.79%,2014年检测317份血样,阳性153份,阳性率48.26%。

结论通过3年的梅毒检测,我县的梅毒发病率有所上升,加强对隐性梅毒的确诊,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洁身自爱,规范梅毒的诊疗水平,是有效遏制和控制梅毒在我县的流行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梅毒监测分析新疆洛浦【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079-02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在全世界流行广泛,危害性极大。

梅毒是一种表现极为复杂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

其中先天梅毒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另外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密切相关,对人类危害极大,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梅毒这个性病在我县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梅毒的诊断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其中实验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科室对自愿检测梅毒的人员进行ELISA、RPR、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同事做HIV抗体的检测。

梅毒阳性患者做RPR定量检测,现将2012—2014年梅毒检测分析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831例自愿检测者,抽取静脉血2毫升,用离心机3000转15分钟,分离血清备用。

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t h a n t h a t o f f e ma l e s i n t h e s a me a g e g r o u p . A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we r e b o t h s i g n i f i c a n t( P< O . 0 1 ) . Th e ma l e s i n>4 0 —5 0 a g e g r o u p
孙 蓉 , 张 玲△
( 苏北人 民 医院临床 医学检 测 中心 , 江 苏扬 州 2 2 5 0 0 1 )
摘 要 : 目的 调 查 分 析 苏北 人 民 医院 住 院 患者 的 梅 毒 感 染 情 况 。 方 法 采 用 化 学 发 光 法检 测 3 3 0 5 5 例 住 院 患 者 的 梅 毒 特
异性抗体 , 将 受 检 者 以不 同的 性 别 、 年 龄 分 组 计 算梅 毒 特 异 性 抗 体 阳性 率 。结 果 男性 的 梅 毒 特 异 性 抗 体 总 阳性 率 高 于女 性 。>
4 O ~5 0岁 组 的 男 性梅 毒特 异性 抗体 阳性 率 高 于 同 年龄 组 的女 性 ,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1 ) 。 男 性 和 女 性 的 最 高梅 毒 特 异
Me t h od s Th e s yp hi l i s s p e c i f i c a nt i bo di e s of 33 0 55 c a s e s of i n pa t i e nt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y c he mi l um i ne s c e nc e( CLI A) .The po s i t i v e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y p h i l i s i n f e c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i n t h e i n p a t i e n t s o f No r t h e r n J i a n g s u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1 .

2010-2014年我院1952例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0-2014年我院1952例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0-2014年我院1952例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占玉芬;叶丽赟;朱雅芳【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7)012【摘要】目的:探讨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病趋势,为制订梅毒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0—2014年收治并上报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1952例梅毒患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1952例梅毒患者,2010年检出536例、占27.45%,2011年检出499例、占25.56%,2012年检出358例、占18.34%,2013年检出171例、占8.76%,2014年检出388例、占19.88%;梅毒类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97.75%(1908/1952);年龄分布以35~59岁最多,占44.42%(867/1952);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16:1;农民是梅毒的高发人群,占47.03%(918/1952);梅毒人群中11月份检出例数最多,占10.30%(201/1952);省内梅毒人群构成比远高于省外(83.61%比16.39%)。

结论2010—201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梅毒上报疫情呈下降趋势,但仍居法定传染病首位,应根据医院传染病流行特征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控制梅毒的流行。

【总页数】4页(P88-90,102)【作者】占玉芬;叶丽赟;朱雅芳【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务科,杭州 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务科,杭州 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务科,杭州 3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8+1【相关文献】1.2006年海口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中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 [J], 李成功2.2010-2014年乌鲁木齐市梅毒报告准确性调查分析 [J], 高雪莲;马燕;杨建东3.重庆市2003年从业人员中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刘敏;李晓勇;丁贤彬;司正云;董丽娟4.某市区2009年至2013年梅毒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谭忠萍;李广鲲;姚淑华5.2010-2014年重庆梅毒与淋病疫情报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郭晓嘉; 蒋和宏; 吴国辉; 周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武汉市某区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2011年武汉市某区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2011年武汉市某区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发表时间:2012-11-27T17:08:14.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许建萍宋杰[导读] 因此笔者认为今后武汉市某区预防梅毒工作重点应放在特定年龄段的女性人群和男性人群。

许建萍宋杰(湖北省武警总队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061)【摘要】对武汉市某区,6058人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结果确认由于不洁性生活所导致梅毒感染有231例,阳性率为3.8%,提示不洁性行为是梅毒感染主要因素之一。

对特定人群加强梅毒防治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梅毒感染率【中图分类号】R18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359-01 【Abstract】 Analysis of syphilis infection in outpatients fo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 in a community of Wuhan City. Total of 6058 subject with STD were selected. Results. 231 subject were infected. The prevalence of syphilis was 3.8%. The result show that Dirty Sex is the danger factor of syphilis infection .在我国现阶段,有资料显示,性传播疾病有蔓延趋势[1]。

其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梅毒(TP)。

梅毒感染和传播对社会的稳定和谐构成威胁。

我们对武汉市某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1年3月~2012年3月武汉市某区(不洁性接触高发区),随机调查采样6058人。

其中男性3012人,女性3046人。

年龄20岁以下518人,20~40岁3572人,40岁以上2486人。

18例梅毒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的分析与研究

18例梅毒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的分析与研究

18例梅毒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的分析与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梅毒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改善预后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8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①本组18例梅毒患者中,前期梅毒占16.67%(3/18),一期梅毒50.00%(9/18),梅毒33.33%(6/18);②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逐渐消失,且血勤学检查结果均转阴。

结论梅毒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有不同的分期,应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梅毒;治疗;诊断梅毒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遗传性和传染性,主要由苍白密螺旋体(TP)感染造成[1]。

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8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梅毒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4年3收治的18例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为(30.62±5.61)岁;已婚16例,未婚2例。

1.2 方法1.2.1 诊断方法①所有患者均行梅毒螺旋体的血凝实验和血浆反应实验,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执行;②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病史、年龄等,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予以诊断。

1.2.2 治疗方法①所有患者均每日口服多西环素(厂家:甘肃成纪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2020111)100mg,每日2次;②每日肌注苄星青霉素(厂家: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291)240万U,每日1次,共治疗3周。

1.3 预后分析方法观察18例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并且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其中包括血清学检查,了解其转阴情况等,同时记录其转阴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4年住院患者梅毒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手术或输血前配血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以发现梅毒患者,探讨其流行病学及血清学特点。

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贵州省黔西南州人
民医院住院患者72123人,初筛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测定,阳性结果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查。

结果四年共收集住院患者72123人,梅毒抗体阳性2304例,各年度阳
性率分别为2.06%,2.62%,3.40%和3.89%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男性阳性者1307例,女性997例,男女比例为1.31:1。

各年龄段阳性率不同,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其30-50岁阳性率最高,20岁以下阳性率最低。

其中以初中、小学文化层偏多,青壮年、打工者和已婚者居多。

结论梅毒病例在住院患者中分布较广,对住院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梅毒患病率快速增长,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关键词】梅毒;隐性;流行病学;血清学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以累及多个组织和器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对公共卫生构成严峻挑战。


于隐性梅毒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延误治疗而可能造成神经、心血管等内脏器官损害,亦可垂直传播给胎儿,同时其隐蔽的传播性更易感染不设防的性伙伴,其社会危害性大大超过显性梅毒,故对梅毒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笔者对近4年来本院住院患者中,梅毒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住院患者。

TP、TPPA、TRUST均呈阳性,但是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诊断为潜伏梅毒(隐性梅毒);TP、TPPA、TRUST均呈阳性,并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诊断为显性梅毒,并按照病史和临床表现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

将患者资料按年份、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不同年份住院患者阳性率比较情况其中2011年检测8956例,阳性184例(2.06%),2012年检测18234例,阳性478例(2.62%),2013年检测21586例,阳性743例(
3.40%),2014年检测23347例,阳性908例(3.89%),4年中梅毒年度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隐性梅毒增幅最明显。

2.2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2011-2014年住院患者梅毒阳性共2304例,其中男性阳性者1307例,女性阳性者997例,男女比例为1.31:1,男、女阳性率差异。

2.3不同年龄阳性率比较各年龄段阳性率不同,其中
21-50岁阳性率最高,20岁以下阳性率最低,基本是胎传为主。

60岁以下年龄段阳性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年龄段。

调查结果显示,以21~30、31~40、41~50、51~60五个年龄组发病较多,占总报告数的87.67%;以0~10岁年龄组最低,全部为胎传。

2.4不同就诊科室阳性率比较72123名住院患者中,手术科室阳性率为1.92%,非手术科室阳性率为1.28%,手术科室比非手术科室高。

手术科室阳性数多的科室为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和妇产科,非手术科室阳性数多的科室为感染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呼吸科。

3讨论
我院检出梅毒阳性结果呈持续上升趋势,检出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11年-2014年增长速度超过30%,其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总数的76.17%。

导致梅毒发病率增长的原因可能有:(1)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病程持续时间长,传染源难以控制;(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大,人员文化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性病防治知识匮乏;(3)症状隐蔽,治疗不及时,传染源难以控制。

调查中,2304例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1.31:1,在我们调查的四年感染梅毒的人群中,我院除了以21岁~60岁青壮年为主外,11岁~20岁也占有相当比例,年龄方面,发病者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

50岁梅毒患者较少。

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社会的独立,不良思想侵蚀的加深,中年人梅毒感染率大增。

这应引起重视,加强普及教育。

从职业看,外出打工人员一直处在第一位。

中老年人以及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相对比较低,接受教育的渠道较少,对性病防治知识掌握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弱。

梅毒主要通过无保护性接触传播,存在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是梅毒感染的核心人群。

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加大对常见性病的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和使用安全套等,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入有效治疗手段,对已经感染梅毒的患者,应该采取劝导、督促其接受正规治疗,更合理更科学的控制梅毒的传播。

梅毒主要通过无保护性接触传播,存在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是梅毒感染的核心人群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加大对常见性
病的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和使用安全套等,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入有效治疗手段,对已经感染梅毒的患者,应该采取劝导、督促其接受正规治疗,更合理更科学的控制梅毒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吴健,范惠俐,阮园.上海市卢湾区1997-2007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8):367-370.
[2]伍启康,李炜煊,关丽芬,等.住院病人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5-7.
[3]李保强,朱彦明,陆洁.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疾病分析及与梅毒的对比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5):298-299.
[4]宋燕,于景云,张凤华.5324例恶性肿瘤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33.
[5]茅乃玲,卢曼曼,秦其荣,等.安徽省马鞍山市社区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8):729-732.
[6]陈文静,王晓华,孙希凤,等.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3):201-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