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年住院患者梅毒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4年住院患者梅毒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手术或输血前配血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以发现梅毒患者,探讨其流行病学及血清学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贵州省黔西南州人

民医院住院患者72123人,初筛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测定,阳性结果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查。结果四年共收集住院患者72123人,梅毒抗体阳性2304例,各年度阳

性率分别为2.06%,2.62%,3.40%和3.89%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性阳性者1307例,女性997例,男女比例为1.31:1。各年龄段阳性率不同,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其30-50岁阳性率最高,20岁以下阳性率最低。其中以初中、小学文化层偏多,青壮年、打工者和已婚者居多。结论梅毒病例在住院患者中分布较广,对住院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梅毒患病率快速增长,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关键词】梅毒;隐性;流行病学;血清学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以累及多个组织和器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对公共卫生构成严峻挑战。由

于隐性梅毒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延误治疗而可能造成神经、心血管等内脏器官损害,亦可垂直传播给胎儿,同时其隐蔽的传播性更易感染不设防的性伙伴,其社会危害性大大超过显性梅毒,故对梅毒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笔者对近4年来本院住院患者中,梅毒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住院患者。TP、TPPA、TRUST均呈阳性,但是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诊断为潜伏梅毒(隐性梅毒);TP、TPPA、TRUST均呈阳性,并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诊断为显性梅毒,并按照病史和临床表现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将患者资料按年份、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不同年份住院患者阳性率比较情况其中2011年检测8956例,阳性184例(2.06%),2012年检测18234例,阳性478例(2.62%),2013年检测21586例,阳性743例(

3.40%),2014年检测23347例,阳性908例(3.89%),4年中梅毒年度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隐性梅毒增幅最明显。

2.2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2011-2014年住院患者梅毒阳性共2304例,其中男性阳性者1307例,女性阳性者997例,男女比例为1.31:1,男、女阳性率差异。

2.3不同年龄阳性率比较各年龄段阳性率不同,其中

21-50岁阳性率最高,20岁以下阳性率最低,基本是胎传为主。60岁以下年龄段阳性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年龄段。调查结果显示,以21~30、31~40、41~50、51~60五个年龄组发病较多,占总报告数的87.67%;以0~10岁年龄组最低,全部为胎传。

2.4不同就诊科室阳性率比较72123名住院患者中,手术科室阳性率为1.92%,非手术科室阳性率为1.28%,手术科室比非手术科室高。手术科室阳性数多的科室为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和妇产科,非手术科室阳性数多的科室为感染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呼吸科。

3讨论

我院检出梅毒阳性结果呈持续上升趋势,检出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11年-2014年增长速度超过30%,其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总数的76.17%。导致梅毒发病率增长的原因可能有:(1)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病程持续时间长,传染源难以控制;(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大,人员文化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性病防治知识匮乏;(3)症状隐蔽,治疗不及时,传染源难以控制。调查中,2304例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1.31:1,在我们调查的四年感染梅毒的人群中,我院除了以21岁~60岁青壮年为主外,11岁~20岁也占有相当比例,年龄方面,发病者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

50岁梅毒患者较少。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社会的独立,不良思想侵蚀的加深,中年人梅毒感染率大增。这应引起重视,加强普及教育。从职业看,外出打工人员一直处在第一位。中老年人以及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相对比较低,接受教育的渠道较少,对性病防治知识掌握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弱。梅毒主要通过无保护性接触传播,存在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是梅毒感染的核心人群。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加大对常见性病的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和使用安全套等,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入有效治疗手段,对已经感染梅毒的患者,应该采取劝导、督促其接受正规治疗,更合理更科学的控制梅毒的传播。梅毒主要通过无保护性接触传播,存在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是梅毒感染的核心人群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加大对常见性

病的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和使用安全套等,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入有效治疗手段,对已经感染梅毒的患者,应该采取劝导、督促其接受正规治疗,更合理更科学的控制梅毒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吴健,范惠俐,阮园.上海市卢湾区1997-2007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8):367-370.

[2]伍启康,李炜煊,关丽芬,等.住院病人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5-7.

[3]李保强,朱彦明,陆洁.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疾病分析及与梅毒的对比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5):298-299.

[4]宋燕,于景云,张凤华.5324例恶性肿瘤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33.

[5]茅乃玲,卢曼曼,秦其荣,等.安徽省马鞍山市社区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8):729-732.

[6]陈文静,王晓华,孙希凤,等.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3):201-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