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球通史》有感1500字
全球通史读后感(通用21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通用21篇)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有人说读史就是在读故事,其实本是如此,我们以后来人审判的视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客观,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个人逻辑上合理。
在不能完全客观的前提下,我们不应该去评判历史,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对前人品头论足是没有意义的,唯一应该做的是多思考。
汲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时代、社会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正如书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
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世界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索新的答案。
书中一直在强调历史事件发展的逻辑性。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变革,而且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会去计较所谓过渡的时间,用以比较各个国家甚至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
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从农业社会更迭为工业社会,都不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革命,而农业革命反过来又支持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
当农业渐渐代替采集业的时候,人们开始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这就是良性的循环,当简单的植物采集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培育粮食就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果相生,农业的传播扩大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培育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适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芭蕉等植物。
当人们把实践中的经验运用到改良上之后,植物也因为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历史本身就是逻辑最严谨的教科书,是环环相扣,最为精彩的魔术,所有看似突然的变化,都有蛛丝马迹可循,那是一张由几十亿人的踪迹编成的巨网,没有人可以置于其外。
全球通史万能读后感范文三篇
全球通史万能读后感范文三篇有人说读史就是在读故事,其实本是如此,我们以后来人审判的视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客观,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个人规律上合理。
在不能完全客观的前提下,我们不应当去评判历史,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对前人品头论足是没有意义的,应当做的是多思索。
吸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时代、社会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正如书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
不是由于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由于世界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究新的答案。
书中始终在强调历史大事进展的规律性。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始终在变革,而且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会去计较所谓过渡的时间,用以比较各个国家甚至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
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从农业社会更迭为工业社会,都不是由于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清晰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革命,而农业革命反过来又支持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
当农业慢慢代替采集业的时候,人们开头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这就是良性的循环,当简洁的植物采集不能满意人们生活的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培育粮食就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进展的重要动力,因果相生,农业的传播扩大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头培育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阅历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适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芭蕉等植物。
当人们把实践中的阅历运用到改良上之后,植物也由于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的进展。
历史本身就是规律最严谨的教科书,是环环相扣,最为精彩的魔术,全部看似突然的变化,都有蛛丝马迹可循,那是一张由几十亿人的踪迹编成的巨网,没有人可以置于其外。
《全球通史》虽然是史书,但却具有剧烈的现代意识,让我意识到史书可以是启示类文本,面对不同的话题,不变的是对本源的追溯。
《全球通史》读后感(通用6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通用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球通史》读后感1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里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短处,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缺乏。
缺乏的结果是导致看待中国的立场不够客观,尤其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还有的一个明显就是对伊斯兰文明的研究两者都很深入。
全球通史给予我这样一直以为是中国人独大的古代世界的历史观的一种彻底的颠覆,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可能他对于中国的历史还是缺乏一定的了解。
在书中有学者说作者是站在月球上来审视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毫无疑问的作者写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作品。
他的全球角度,我是举双手的赞成,那是因为今天的全球化我们在一直深入,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带给人类一个和谐发展的全球化,寻找全球变化的规律,保障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世界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世界,全球史观破除我们心中的民粹主义和民族的优越感,这种史观的形成告诉每个民族和个体自己只是世界上很普通的一员,每一民族和个人都在为我们的世界作出自己很卑微的贡献而已。
像书中所写的四大文明中,中国也并不像我们有些人所想占绝对的优势。
但是站在月球上看世界的毕竟是一个人,深受西方文化和思维的人。
在他的全球史观里对于中国的贡献和发展与国内的观点似乎有出入。
特别是中国古代,对于内容我不是专家,我也没有办法进行考证。
但是思维和研究历史的逻辑确实充满了傲慢。
任何要写全球史的没有对中国历史深入了解和研究,所写的全球史都是缺陷。
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古代史,那是世界史的精华之一。
我更期待的有朝一日,有个中国人可以站在人类的高度,写出一本真正的《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2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我花了两个星期读完了,不过读的有点囫囵吞枣。
因为看的入迷,以至于我迫不及待想翻开下一页历史,到翻完最后一页我还想再看下一页。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5篇认真品味全球通史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全球通史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篇1)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里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短处,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缺乏。
缺乏的结果是导致看待中国的立场不够客观,尤其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还有的一个明显就是对伊斯兰文明的研究两者都很深入。
全球通史给予我这样一直以为是中国人独大的古代世界的历史观的一种彻底的颠覆,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可能他对于中国的历史还是缺乏一定的了解。
在书中有学者说作者是站在月球上来审视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毫无疑问的作者写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作品。
他的全球角度,我是举双手的赞成,那是因为今天的全球化我们在一直深入,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带给人类一个和谐发展的全球化,寻找全球变化的规律,保障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世界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世界,全球史观破除我们心中的民粹主义和民族的优越感,这种史观的形成告诉每个民族和个体自己只是世界上很普通的一员,每一民族和个人都在为我们的世界作出自己很卑微的贡献而已。
像书中所写的四大文明中,中国也并不像我们有些人所想占绝对的优势。
但是站在月球上看世界的毕竟是一个人,深受西方文化和思维的人。
在他的全球史观里对于中国的贡献和发展与国内的观点似乎有出入。
特别是中国古代,对于内容我不是专家,我也没有办法进行考证。
但是思维和研究历史的逻辑确实充满了傲慢。
任何要写全球史的没有对中国历史深入了解和研究,所写的全球史都是缺陷。
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古代史,那是世界史的精华之一。
我更期待的有朝一日,有个中国人可以站在人类的高度,写出一本真正的《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篇2)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我花了两个星期读完了,不过读的有点囫囵吞枣。
全球通史高中读后感_读《全球通史》有感精选5篇
全球通史高中读后感_读《全球通史》有感精选5篇全球通史高中读后感_读《全球通史》有感篇一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一样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礼貌、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归纳性的阐释。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我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方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礼貌、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构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我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我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此刻咱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竞争”越来越构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咱们看到此刻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咱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咱们在比较1500年以前的历史个性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向到这天咱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咱们反思自我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咱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心得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编整理的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供参考!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篇1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
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
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1)‘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
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
’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
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回答出版新版本的理由时说到:“(2)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
回答尽管简单,但是把一个史家的责任感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
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
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读《全球通史》有感范文【三篇】
读《全球通史》有感范文【三篇】导读:本文读《全球通史》有感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一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一样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礼貌、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归纳性的阐释。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我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方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礼貌、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构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我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我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此刻咱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竞争”越来越构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咱们看到此刻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咱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咱们在比较1500年以前的历史个性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向到这天咱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咱们反思自我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咱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高中读《全球通史》有感_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5篇
高中读《全球通史》有感_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5篇高中读《全球通史》有感_全球通史读书心得【一】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从世界历史中继承和发扬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无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竞争,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
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
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
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大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
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
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x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
”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
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深远的战略思维,培养开阔的世界眼光,从而能认清复杂现状,抓住要遇,应对挑战。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全球通史》读书篇1在我们老家的高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农村的孩子数理化方面的成绩要优于文史方面。
很多人都认为农村的孩子不善于学习文科课程,更善于学习理科课程,所以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大部分农村来的孩子都选择了理科,我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村与我同一年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大概有七八个,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理科。
事实上,我们高一的时候文科课程的成绩也确实一般,根本没有办法与城里的学生竞争,选择理科也应该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直到前一段时间我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之前,我都下意识地认为我不是学文史哲的料。
尤其是历史,在此之前我始终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枯燥无味。
然而,《全球通史》却完全改变了我这种非常幼稚的想法,我认为农村的孩子文科成绩不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中学教育不重视文史教育,这是一种误导;二是教材本身的原因,传统的历史教材缺乏必要的逻辑阐释。
农村的孩子从小接受“重理轻文”的思想,习惯于逻辑推理的方法,所以在遇到一些缺乏逻辑的教材时,不免产生厌烦失掉本应有的兴趣。
然而真正的历史远非如此,例如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唐宋元明清这些王朝的兴替,并不是下一个王朝拥有比上一个王朝更先进的制度,而是因为旧有的王朝经济的繁荣往往伴随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即意味着人均资源会不断的下降,由于缺乏技术进步,人们的收入也会不断减少,人口的增加最终会迫使人们的生活维持在生存水平状态。
此时如果再有贪污腐败乱臣贼子,再加上天灾人祸外邦入侵,内忧外患之下邦国必然分崩离析。
当然,多数情况下历史并不是只有唯一合理的解释,历史更不是要告诉你鸦片战争爆发在哪一年,而是要解释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为什么鸦片战争不是在更早的一个世纪中发生,为什么不是更晚的一个世纪。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甚至遭到各国的唾弃。
然而自汉以后,儒家思想又重新得到了青睐,并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以至于有人将其称之为“儒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并列,为影响世界文化最重要的思想。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五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五篇全球通史》虽然是关于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但作者也不忘将各国文化习俗进行比较,在谈到各国对女性地位的歧视时,他通过举例来反映当时的女性地位。
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全球通史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全球通史读后感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4篇)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4篇)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篇1《全球通史》读书心得《全球通史》是一本由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经典教材,从全球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历史。
阅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全球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被书中对全球历史的全面覆盖所吸引。
从最早的人类起源到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发展,再到全球性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作者都将它们纳入到历史的框架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历史。
这让我了解到,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
其次,本书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描述,作者采用了深入浅出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
例如,在讲述罗马帝国的衰落时,作者不仅阐述了罗马政治制度的弊端以及外族入侵的因素,还探讨了环境因素和经济发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
这让我认识到,历史事件的背后是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以避免重蹈覆辙。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全球性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者认为,全球性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这让我意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的发展。
最后,本书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历史不仅仅是一堆过去的事实,更是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石。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发展轨迹,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为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全球通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让我了解到全球历史的复杂性,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人类发展的未来方向。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篇2探索世界的历史进程:读《全球通史》的启示我手握这本沉甸甸的《全球通史》,仿佛能感觉到历史的厚重和丰富。
这是一本全方位展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书籍,它带我游历了各个文明、社会和思想的变迁,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人类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阅读《全球通史》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让我对世界历史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关于著作《全球通史》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
关于著作《全球通史》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全球通史》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感悟很深的书——《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字面的意思是记录那些具有重大意义是事情,可是,翻开书,里面却大多是战斗!什么“马拉松战役”“温泉关之站”“红白玫瑰战斗”……一次战斗要死多少人啊!假如有那么多的人力,精力,财力,为什么不拿来建立我们的家园,反而去破坏它呢?我不解。
都说战斗是富人发起的,死的却是穷人。
你们还记得在南京车站痛哭的那个小男孩吗?还记得在核战斗中受到损害的人吗?他们重则死亡,轻则致残,连在肚子里的胎儿都不能幸免。
可是,我试问,他们有什么错要遭此灭顶之灾呢?他们都是无辜的啊!战斗对全人民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可为什么还要战斗呢?那些被权势冲昏头脑的人啊,糊涂吧!我们渴望一个没有战斗的国度,那里有鲜花,有欢快,伴随着幸福……《全球通史》读后感2在《全球通史》一书的卷首,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缘由就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编写新的历史,这不是说前人所编写的史书是不正确的,而是由于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而就需要探究新的答案。
人们都说,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之一,由于每个人、每件事都处在时间的渐渐长河之中,过去了的自然就变为了历史,所以,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我心中,历史本身是有神圣感的,手上拿着史书,就似乎能抓住过去时间留下的痕迹。
阅读通史类的书籍其实并不简单,由于它其中包含的内容太过于庞杂,但是读通史会非常有利于读者形成一种全球的视角。
在《全球通史》一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摒弃了西方传统的史学家通常使用的三分法,而是采纳了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方法:分别是一千五百年以前各地区处于孤立时期的世界和一千五百年以后西方国家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这种划分方法非常有利于我们读者消退自己头脑中有关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时间差和空间差,我现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常常会把同一时期中国和外国的历史进程进展一个联系和比拟。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一、什么是读书心得读书心得,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二、全球通史读书心得15篇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
下面是整理的全球通史读书心得范文1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篇1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
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
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
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
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
’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
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
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
读《全球通史》有感范文5篇
读《全球通史》有感范文5篇《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
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
全球通史读后感1浏览了《全球通史》,对里面关于冷战的部分比较感兴趣,也有很多收获,明白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凡的道路,也明白了当今国际关系的许多道理,下面是我的一些读书感想。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深表遗憾,社会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共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倒退了。
这个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逐渐转化为多极化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力量结构。
“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是不确定的,大概有俄罗斯、西欧、中国、日本等。
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如印度、巴西等,加入“多强”系列。
我认为多极化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谁也阻止不了,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强大起来,然后在国际上发挥重大作用。
冷战结束后,世界逐步走向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然而这个世界还不是天下太平。
冷战后,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了,如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矛盾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严重地威胁世界和平,局部的战争和纠纷不断。
如海湾战争、印巴冲突、波黑战争、911事件、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美国想建立一个单极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对手,实现其霸权主义。
所以说,实现全世界和平的道路还长远。
我们只能是好好珍惜现在的相对和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怎样才实现全世界和平呢?除非是各国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和平的力量远远大于战争的力量。
我相信会有全世界和平的一天,那就是共产主义了,因为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得到满足,战争也就不存在了。
当今的国际秩序还是不平等的,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之间的不平等。
读《全球通史》有感(精选13篇)
读《全球通史》有感读《全球通史》有感(精选13篇)读《全球通史》有感篇1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难以“行万里路”,但只要不读死书,好书亦可开阔我们的视野,更能启发我们的思考。
不同往年的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今年暑假我将视野横向展开至全球,纵向延伸数万年,站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肩膀上,进行了一场思想的出游。
本以为这部长达一百万多字的通史会是一段相当枯燥的旅程,且充满了尴尬的翻译,没想到开卷伊始这本书就给我上了一课——凡事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有偏见。
这本书与我的预想大相径庭,翻译绝不生涩,生动的文字瞬间吸引了我,实在忍不住为它打call。
讲了这么多我的感受还没切入正题,毕竟历史不只是故事的延续,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将其作为辅助自己审视事物的工具。
首先从作者著书的初衷来看,他认为传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是具有误导性的,作者尽力以整个世界的角度,表达全球不同地域间的相互影响,且目前史学史对此观点一致认可。
这证明了从全球角度看世界才是当今趋势,不可能以某个独立的区域为重心。
回望历史,我们从近代说起,清朝自认天朝,鄙夷其他国家,最终下场就是固步自封,使这个千年来领先的国家落伍于世界发展的进程。
杠精这时可能会说了:“现在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国发展得如何谁还不知道呢?”那二战时的轴心国呢,退一步还有欧洲的传统列强呢?德国曾雄踞大半个欧洲,日本占领了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意大利风头也不可一世。
曾自居轴心国的他们可曾想到:德国一路猛攻苏联竟止于斯大林格勒,又被一路反攻;偷袭珍珠港的日本,野心被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意大利由于轻敌竟在希腊就已吃瘪。
二战过后十年内,亚洲殖民地纷纷独立,二十年内非洲殖民地也获得了解放,那些所谓的“高等民族”早已失去当时四处扩张领土的“辉煌”。
这些国家即使曾列世界的前沿,但从不代表是世界的霸主。
让我们将视线拉回到当今,美国所谓的美国至上纯粹与上述例子大同小异,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世界的轴心。
全球通史读后感1500字(精选7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1500字(精选7篇)全球通史读后感1500字篇1一、中国为什么存在城管这种独特的生物?正如美国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述,中国历史更替几千年,基本更替的原因从来没有过变化。
一开始,新王朝的口号永远都是均田地,共财富,也确实这么做的。
土地被均分给农民,财富重新洗牌,朝廷统一征土地税人头税以充财政开支;之后,某些人利用自己的聪明勤奋,或者依仗朝廷里有人,兼并了其他人的人土地,若干时间过后,依仗土地带来的财富,继续兼并土地,买通政治,获得其他产出财富的资源。
这个过程经历几十几百年之后,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但这本身并不成为问题,问题在于朝廷的征税却因为兼并税收减少,富者可以通过政治或其他原因避税,原来的100个有产者成为了1个有产者加99个无产者,那剩下的有产者无论如何不会交之前同样的税收,而国家官僚体系在没有约束下,总是以膨胀的姿态发展,帝国财政入不敷出。
最后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国家对无产者加重税负,而无产者的财富正在减少。
当临界点到达,农民起义就来了,之后又是这个国家末代王朝老套的情节,一年之内上百次的农民起义,均田地共财富的口号,诸侯镇压,游牧民族入侵,的历史重写了无数遍的情节。
所以,中心就只有一个税收。
世界历史从农业时代开始,无论哪个年代,中心都是财富,也就是剩余价值。
这也是每一次战争和社会变革的中心。
中国社会也如此。
所以,中国城管的存在,不是维护市容,而是维护税收。
这个国家当今的几乎全部税收是间接税收,也就是向企业征税,回到消费者头上。
如果允许街头小贩的无限增长,就会严重打击店铺的经济,而国家问店铺收取的大量地税营业税等无处收取,这个结果会导致跳过之前的所有过程,直接到末代王朝模式。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可是国外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如果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街头小贩是一个暂时的现象。
就像现在大城市街头盒饭越来越少,并不是因为城管打击,而是因为大家觉得不卫生,有条件去稍贵点的饭馆,而不会去街头吃便宜不卫生的盒饭。
《全球通史》读后感(精选5篇)
《全球通史》〔精选5篇〕《全球通史》〔精选5篇〕《全球通史》篇1《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开展。
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兴趣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开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因自身阅读才能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局部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
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一、两性间的不平等两性间的不平等是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开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进步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消费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
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
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才能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如今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
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开展却不是一开场可以意料的。
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
这一幕甚至如今仍在上演:无论开场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
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
还是那句话: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
二、文化的力量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开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开展。
全球通史读后感(精选7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精选7篇)全球通史篇1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从世界历史中继承和发扬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无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竞争,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
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
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
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
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
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
”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
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深远的战略思维,培养开阔的世界眼光,从而能认清复杂现状,抓住要遇,应对挑战。
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全球通史》有感1500字
读《全球通史》有感1500字
下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石头大战—爱因斯坦。
我们的历史观就是非黑即白,我们的成功标准就是非富即贵,一切过于功利,容不得也包容不了失败者,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急功近利之中,欲速则不达,我们忘记了:失败是正常的、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最终的后果消灭了真正的创造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作为律师这只鸭子,总隐隐感觉到当下我们在陷入另一种”浮夸风”中,忘记历史的教训容易重蹈覆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所以我们常常讲:成王败寇,历史是由所谓”成功者”书写的,而越接近当代,历史越虚无。
但真正的历史,不仅应纵向研究,还应横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史为鉴知兴替,真正产生智慧。
《全球通史》恰是一本开启我另一种思考、另一种视野的好书。
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自己无知的东西太多。
对历史的兴趣激发我去看这本《全球通史》,该书的作者为斯塔夫里阿诺斯,该书与施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和《世界历史》等是研究世界历史的最权威著作,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无疑是新世界。
《全球通史》与以往我所读过的历史书不一样,他开创了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它没有专注于按朝代或按人物来写历史,它是纵览世界历史,按500年一个段落来分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欧洲、美国、日本、非洲、俄罗斯的朝代兴衰。
它更多地分析导致每个大洲国家兴衰的宗教、经济、技术、地理、文化等因素,它最主要集中于古典文明的兴衰、扩张时期文明的兴衰、新兴国家文明的兴衰。
而我们最好的历史书《资治通鉴》,也只
谈政治与军事,从不提文化、艺术等其他。
这本书,上下两册,我看了三遍,越看越无知,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一片虚无,唯一给我最深的心灵震撼就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下一次世界大战,人民将用石头进行大战”.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人性的本质又是什么?通过与世无争的塔萨代人和残暴无度的芬图人鲜明对比,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
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基因,而是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
战争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由于人性,而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缘故。
看看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战争从未远离,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等等,炮火摧毁了不只是家园,而是人们的心灵。
战争让人们对生命缺乏敬畏,残杀生命变得习以为常,生命变得一文不值,每次战争的最后都是路边堆满了无辜孩童、妇女的尸体,战争的最后都没有赢
家,只有儿童的哭喊。
战争只是政客的游戏,只不过死的都是我们百姓,所谓兴亡百姓苦,不幸之中的万幸我们还生活在和平的社会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10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5500万人,但不知下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会是多少?难怪爱因斯坦会说:下一次世界大战只能用石头大战。
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我知道:越是人群陷入盲目疯狂的时候,内心越需要平静的思考。
我希望世界和平,借用波里比阿的话:”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活动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
但自那以后,一切重大事件都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任何的战争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形成恶性的多米诺骨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知道炮火的无情。
这本《全球通史》最让我如痴如醉的地方在于讲述唐宋的文明、古希腊文
明、文艺复兴时间的文明,在于讲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教、东正教的兴起,在于古典文明、扩张时期的文明、新兴国家的文明兴衰,在于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屹立不倒。
但与此同时,《全球通史》不仅没有解答我的很多疑惑,反而带给我更多未知的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出海探险,郑成功并没有取得像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那样的丰功伟绩;国家兴亡根本原因是什么?看似一样好似内忧外患,但实际上是否有未解的根本原因。
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罗马的文艺复兴共性与差异是什么?对当世与后世的影响又是什么?等等太多问题让我一无所知。
这本书看完以后,让我无从写读后感,只因自己对世界历史的匮乏无知,但在我心里萌生一个心愿:一定要亲自周游美国、罗马、希腊、埃及。
虽不期望像托克维尔那样能写出《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但一定要增长自己的见识,看看那些名胜古迹,让历
史的天空照耀自己前行。
浩瀚的历史如同天空的繁星,智慧的光芒如同流星一闪而过,就看你在何处看风景---王长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