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佛教文化对汉语和汉语言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彻底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它对中国人的思想形态、政治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文学、美术、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曾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浓重的一笔。

中国文化能不断发展和繁荣,佛教功不可没。

本文通过有条理的分析和讨论,详细讲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佛教道家儒家文化佛学[正文]一:前言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悠远而灿烂的历史,中华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信奉佛、道的民族。

东汉永平年间,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从天竺传入中国,从此在中国扎根、发展,并迅速成为中国各阶层人民信仰的宗教,而且长盛不衰。

期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历代高僧对佛教的弘扬,王侯将相、鸿儒雅士们也逐渐受到熏陶,加入这一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最终广大的贫苦百姓成为佛教最大的支持者,他们信仰佛教,终使佛教在中国成为常青之树。

因为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和政治支持,佛教在中国空前兴盛,到了唐宋时期,已经达到鼎盛时期。

两千年来,群众基础深厚的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的许多佛理都与中华文化中的儒家、道家文化相似,在不断地矛盾冲击和辩论结合下,佛教终于汇入了中华灿烂文化的长河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广,是无法估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思想、文学、艺术、语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熏陶,有了积极的发展和进步。

二:佛教对中国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不断变迁,而佛教参与其中,并且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朝,盛行于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国哲学思想盛极一时。

到了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致使儒学盛极,道教日衰。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而道教也开始中兴,佛、道经过冲突、论战、融合之后,中国哲学产生了新的景象:奉行老庄思想之士,开始取义于佛经;而佛学者,也经常引用老庄哲学思想和语句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佛教文化队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佛教文化队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已经传播到国外,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佛教沿着通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传到内地,逐渐传播到全国,深入到民间。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1)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裴松之所注《三国志》中,引用了三国时魏国钱豢所著《魏略·西戎传》,关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录,并解释说“复立(豆)者,其人也。

《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

”(2)东汉明帝之时慧皎《高僧传》记载:“汉永平中,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

通人傅毅答曰:‘臣闻西域有神,其明曰佛,陛下所梦,必将此乎!’帝以为然,即遣使秦景等,驶往天竺,寻访佛法”。

综上所述,大约在两汉之际,即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通过西域,逐渐传到我国内地。

(播放视频)二、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一)佛教的传入丰富了古代汉语的词汇量,为中国的语言文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佛教的许多经典文献由梵文被翻译成汉语,给汉语词汇补充了大量新鲜的血液,出现了很多新的词汇,1、佛教的传入二衍生的复合词就有很多,比如:佛教、佛曰、佛界、佛祖、佛塔、佛门弟子、佛法无边等等。

2、佛教文献的意境与中国原有文字相结合,表达全新的含义。

比如:定律,定点、安定等就是汉字“定”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表达佛教一种心静如水,不受扰乱的一种精神境界。

再如“居士”、“隐者”、“侍者”等等3、由梵文直译过来的对中国古代词汇的扩充,比如译音的“菩提”、“般若”、“刹那”、“尘埃”等,还比如译意的“姻缘”、“平等”、“实在”、“现实”等,4、日常用语中也有充斥着“佛言佛语”。

比如:因果报应,清规戒律、一生一世、万劫不复、面壁思过、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等等。

有些在被广泛传播后直接成为成语,一直被沿用至今。

第九章 佛教文化对汉语和汉语言学的影响

第九章 佛教文化对汉语和汉语言学的影响
精品课件
1.音译词
音译词是直接从语音上把外语词汇记录下来 形成的词。汉语由于没有使用拼音文字,所 以音译词也只能是用汉字去对应。举例如下:
【佛】“佛陀”的简写,也写作“勃塔、勃塔耶、 步他、布达、普陀、浮屠、浮图”,是梵文 Buddha的对译,是“智者、觉者、悟者”的意思, 指佛教中最高境界的得道者。
精品课件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 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 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 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 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 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 度众。
精品课件
【劫】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音译劫波、 劫跛、劫簸、羯腊波。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 一白昼,或一千时,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 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 世界。
佛座四禅本清浄,阿谁要你扫金
床!”
精品课件
第三女道:“世尊!世尊!奴家年幼,父母偏怜。 端政无双,聪明少有。帝释梵王,频来问讯,父母 嫌伊门卑,令不交(教)作新妇。我见世尊端正, 又是浄饭王子,三端六艺并全,文武两般双备。是 以抛却父母,故来下界阎浮,不敢与佛为妻,情愿 长擎座具。”
女道:“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容出水宾(滨)。
苦海之中为船筏,阿谁要你作夫妻!”
精品课件
第二女道:“世尊!世尊!金轮王氏,帝子 王孙,把(抛)却王位,独在山中寂寞。我 今来意,更无别心,欲拟伴住山中,扫地焚 香取水。世尊不在之时,我解看家守舍。”
女道:“奴家爱着绮罗裳,不勋(熏)沈麝 自然香。
我舍慈亲来下界,誓将纤手扫金床。”
佛道:“我今念念是无常,何处少有不烧香。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修辞和文体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修辞和文体的影响

• 认贼为子
• 解释:佛家用语。子:泛指亲人。认贼人为亲人。比 喻把坏人当成亲人。或比喻把妄想当成真实。亦作 “认贼作子”、“认贼作父”、“认敌作父”。 • 出处:《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下卷:“譬如有人, 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 事例:以断千古之是非,宜指铁为金,~,而不自知 其非也。 ★宋·朱熹《寄陈同甫书》

例如王维,由于仰慕崇拜维摩诘居 士因此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摩诘。他的诗 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写,宣扬隐居生 活和佛教禅理。如《鹿柴》诗:“空山 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 照青苔上。” • 这诗是依照禅宗的“返照”、“空 寂”的义理,通过描绘鹿柴深林的空寂 和落日微光返照的傍晚景色,表现了诗 人寂静无常的心境。

这些比喻的运用来源十分广泛,有 的来自原始的佛教经典,也有的来自中 国化的佛书。 • 例如:梦中说梦、昙花一现、味如 嚼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作茧自缚、 认贼为子、醍醐灌顶、种瓜得瓜、种豆 得豆。
• 二、对文体的影响
• 佛教十分重视通过文学艺术手段, 来表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广自己的 教义和思想,通常,会运用大量的寓言 故事来解释和宣传教义,例如:干宝的 《搜神记》、颜之推的《冤魂记》,集 中宣扬了佛教神像的威力和信佛茹素的 好处。

可见,佛教为我国古典小说提供了 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不仅如此, 在古代文学上,佛教对说唱文学的影响 也非常大,导致变文、宝卷、鼓词的出 现,这些都是直接源于佛教的,例如 《目连救母宝卷》、《渔篮宝卷》等

佛教还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齐 梁时期的文学家在声调上开创了平上去 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唐代文人又把 禅宗融入到诗中,以表达人生理想。

“灌顶”,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 的仪式。作为成语“醍醐灌顶”里的 “醍醐”,严格地说不能理解为“发酵 乳脂”而是“本质”和“精髓”。

2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2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 2 ) 意译的造词方法。如应用修辞学上的比喻方法来创造汉译佛 教词语。例如以“爱”为本体的意译词有“爱火” , 情爱如火, “爱河” , 情欲为害, 如河水之溺人。
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 3) 合璧词的创造。由音译和意译两部分组成的一个译词称为合璧词。汉 译的佛教词语中, 有不少是一半为音译梵文的汉字, 一半是意译的汉字。例 如音译的“魔”与汉字“王”合璧为“魔王” , 意为鬼怪头领。还有诸如 “禅宗” 、“佛法” “僧人” 等词成批产生, 其能产性是惊人的。这种方 法由于能够标识出一个物体和概念的种类, 易于理解, 因此在对西方语言的
四、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 影响
佛教在翻译方法上给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
遗产。在十九、二十世纪, 西方文化入侵中国, 这是继吸收念和术语。
西方的宗教、科技、政治理念需要用中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
来表达,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汉语在与印度 语言打交道的几个世纪中所积累起来的资源。
一、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其次, 在汉语的发展史上, 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 促进了汉 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再次, 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 节化进程。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一方面, 历代佛 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 词。仅刘正琰、高名凯在《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收集的梵文佛教词语 就有1050 条。这些词中有������ 塔������ 、������ 魔������ 、������ 刹那 ������ 这些我们今天仍常用的词。另一方面, 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 赋予了佛教的意义, 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 如:空������ 、解脱������ 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 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 如������ 昙花一现������ 、������ 天花乱坠������ 、������ 作茧自缚������ 、不可思议������ 、������ 五体投地 ������ 、������ 百尺竿头������ 、������ 点石成金������ 等。此外, 汉语的谚 语中也有一些是来自佛教的, 如������ 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 、 ������ 无事不登三宝殿������ 、������ 临时抱佛 脚������ 等, 有不少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中国人的语言增添了许 多色彩。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我们先举三个成语的例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的四种痛苦。

《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

”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的真性。

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的关键。

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

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的来源了,例如:方便:梵语pā yā的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

语自《法华经·方便品》。

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篇: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文化。

一般认为它于两汉时期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被中国社会所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佛教中的“空”的思想与中国本土道儒的“道”“天”思想非常接近。

佛教自传入我国以来,就对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佛教对哲学的影响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只会,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在哲学思想领域、中国古代哲学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其先作为佛教般若学传播的媒介,其后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终为般若学所取代。

隋唐二代,虽说儒释道齐头并进,但佛教毕竟是最强大的思想潮流,甚至成为思想界的骄子。

唐末宋初,唯有禅宗独盛,且操纵当时思想界。

至于宋明理学,在“理一分殊”的本体论建构方式、“明心见性”的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吸收了佛教的思维成果。

佛学在中国近代哲学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近代哲学开端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然正如梁启超所言:“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清代学术概论》)。

比如康有为、梁启超本人以及谭嗣同等。

可以说,不懂得佛教哲学,就很难理解魏晋以后中国哲学的具体形态。

当然,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但它用分析感觉、概念、物质属性等手法来“论证”其宗教唯心主义观点,便包涵不少精微、思辩的内容,蕴含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一切都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另外,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总是在同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佛教在这方面也确实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

二佛教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佛教为史学增加了新的记录和研究对象,丰富了史书的题材,同时史学材料也深受佛教观念的影响。

论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论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法. 主要从三个方面简而论之。 对 汉 语 语 音 理 论 的 影 响 佛 教 文 化 对 中 国 音韵 学 的 影 响 ,主 要 反 映和 表 现 在反 切 和 字 母 的创 造 、 四 声 和 等 韵 图 表 的 出 现 和 发 展 等方 面 。 1 . 反切 : 是 古 人 的一 种 注 音 方 法 , 用 两 个 汉 字 给 一 个 字 注 音。 切上字取其声母 。 切下 字 取 其 韵 母 和 声 调 。佛 教 传 人 中 国 后, 许多 印度高僧来 中国传经说法 , 当时的佛 经用梵文 写成 , 印度 高 僧 要 宣 讲 佛 经 , 就 要 学 习汉 语 。 而 中 国 人 要 学 习 佛 经 , 首先要学会梵文 . 梵 文 本 质 是 一 种 拼音 文字 。 在 这 种语 言 文 化 的长 期 交 流 中 , 在 梵 文 拼 音 方 法 的启 发 下 , 译 经 的僧 侣 和对 佛 经 感 兴 趣 的文 人 们 创 造 了反 切 法 。宋 ・ 沈括 《 切 韵之学 》 选自 《 沈括 ・ 梦溪笔谈 ・ 艺文二》 中 曾有 记 载 : “ 切韵 之学 , 本 出于 西 域。 汉人 训 字 。 止 日‘ 读 如某 字 ’ , 未用反切 。 ” 反 切 法 的通 行 , 使 人 们 逐 渐 重 视 音 节 的和 谐 和 声 律 美 。 2 . 字母 : 汉 语 由象 形 文 字 发 展 而 来 , 最 初 没 有 字 母 这 一 说 法。 据何九盈先生研究 , 字母 缘 自梵文 摩 多( 梵文m a t a ) , 最初 由 佛 门信 徒 从 梵 文 翻译 而来 , 传 人 中 国后 , 当时 音 韵 学 家 用 它 表 示声母 。 在佛 教传 人 中 国后 , 一些人就开始采用梵语辅助学习 汉 语 的读 音 。 从 而 创 新 出一 种 字 母 标 音 的 方法 , 而 这 种 方 法 随 着 汉 语 的发 展 不 断完 善 。 目前 在 汉 语 音 韵 学 史 上 被 多数 人 认 可 的汉 语 声 母 。据 传 由唐 末 一 个 和 尚守 温 在 佛 经 翻译 的过 程 中. 由梵 文 字 母 得 到 启 发 而 创 造 , 守 温 给 每 一 声 类 规 定 了一 个 代 表 字 即字 母 , 创 造 除 了三 十 字 母 , 后 人 在 基 础 上 又增 加 了 六 个。 清・ 钱大昕《 十 驾斋 养新 录 ・ 字母》 : “ 三 十六 字 母 , 唐 以前 未 有 言之 者 。相 传 出 于 僧 守 温 , 温 亦 唐 末 沙 门也 。” 可见汉语“ 字 母” 是 受 了 梵 文 的 影 响 才 创 造 出来 的 。所 以 。 佛 教 可 以说 为 汉 语 的字 母 拼 音 的形 成 奠 定 了基 础 。 3 . 四声 : 据陈 寅恪先生考证 , 四声被 明确定 为平 、 上、 去、 人, 是 在 西 汉 末 东 汉 初 佛 教 传 人 以后 。 起 源 于 佛 教 徒 转 读 佛 经 和 唱 梵 音 。所 谓 转 读 佛 经 和 唱 梵 音 , 《 大藏经 》 卷 十 三 中 释 慧 皎高僧转经师 说 : “ 咏经则 称 ‘ 转读 ’ 。 歌赞则 号为 ‘ 梵音 ’ 。 ” 意 思是在 宣讲佛 经 时 , 有 讲有 唱 , 讲则 为“ 转读 ” , 唱则为 “ 梵 音” 。学 者 于 景 祥 提 到 , “ 宋齐之 后 , 随着佛教 的盛行 , 佛 经 转 读势所 必须 , 因为读经 不仅诵其字句 , 还要 传其音节 。 咏经 为 转读, 歌赞为 梵音 , 汉字单 奇而 梵音重 复 , 为适 应歌 赞转读 , 则要 求参照梵语 拼音 , 求 得汉语之 转变 , 由此 反 切 之 法 出 现 , 四声 之 学 产 生 ” 。梵 文 佛 经 在 颂 唱 时 声 调 抑 扬 顿 挫 、平 仄 有 致, 受 这 种 拼 读 方 式 的影 响 , 当 时 关 注 汉 语 语 音 的 文 士 们 开 始研 究汉 语音节 结构 . 在 结合 中 国五音 的基础 上 。 研 究 并 确 定 了四声 。 4 . 声韵 学 : 是音 韵学 的分支 , 由于汉字 象形文 字的属性 。 对 于 音 韵 的研 究 一 直 不 太 重 视 。 佛 教 由 于梵 文 却 恰 恰 相 反 , 非 常 重 视 音 韵 学 。宋 代 历 史 学 家 郑 樵 所 著 《 通志七音略》 的 序 文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对汉语的影响?1 佛教文化的传入及发展:佛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

它源于古印度,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交替时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我国内地"佛教在我国影响颇大,不仅波及政治与经济领域,而且广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极其深远,佛教翻译自东汉到唐代,近千年达两万卷,造成汉语的重大变化。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汉语语音理论的影响。

二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极其深刻。

三对汉语的文体和修辞也有一定影响。

一对汉语语音理论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汉语语音的影响很大,汉魏以后,中国音韵学上所受外来拼音学理论的影响可谓至深。

东汉人们发明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唐朝人发现了汉语的三十六母(指辅音声母),建立了声母概念,这些都和佛教文化有密切关系。

佛家对中国音韵学的影响主要有四声、字母、等韵图表、反切等。

1反切:古代注字解经一般是用“譬况,读若”的直音方法,不是用两个字切成一个音。

反切的方法,是到了汉代末年才形成的。

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人以后,逐渐在民间流传起来。

许多印度高僧也来到中国传经说法。

佛经是用梵文写成,而梵文是一种拼音文字。

中国人要学习佛经,首先要学会梵文,印度高僧要宣讲佛经,也要学习汉语。

在这种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沙门和学者在印度梵文拼音方法的启发和影响下创造了反切法。

2、四声:四声、当然是中国语言固有的特点,但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明确地定为平、上、去、入,则是受了印度的影响,四声学说起于齐梁之间.《南史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

……汝南周歇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

”陈寅洛先生《四声三问》认为:在南齐永明年代,住在建康(今南京)的外国人很多.他们用自己本来娴习的声调来转读佛经。

建康的土著和尚学习了这一套本领.成为善声沙门。

同时在建康居住的审音文士也受了这种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沈约和周歇·而他俩恰是四声的确定者。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相关推荐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词汇、文学、歌舞、绘画、雕塑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普及的过程中,佛经的翻译、佛事活动的进行以及说法布道等,使得大量的佛教典故和佛学思想深入民间。

与此同时,佛教语汇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用语中,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

熟语作为汉语词汇中极富活力的一个分支,也深受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

由于佛学中有许多启迪智慧的典故、指导人们处世做人的人生哲理,且为便于传播采用了许多通俗的表达方式,使得这些蕴含佛家教义的熟语广为流传。

佛源熟语大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有些来自对佛教教义的概括,有些是源于佛教修持实践,有些是来自我国古代对佛家的论著或对佛经的翻译,有些是对佛经故事的凝练,有些是运用比喻来使佛法生动,有些是佛教中的专有名词,还有一些是古代民众自身对佛教理解的描述。

由于熟语形式多样,生动而富有内涵,不仅便于普及佛法,而且能够丰富汉语词汇,使汉语的表达更加形象细腻。

(一) 成语成语具有音韵之美,且词语搭配固定,含义隽永又不失精炼,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其中有大量的成语都具有佛教背景,这尤其体现在我国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如《红楼梦》、《西游记》、《天龙八部》等等,其中都含有大量的佛学思想和佛源词汇。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大量的典籍均为梵文,需要翻译为汉语才能为人所了解。

而梵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体系,为准确表达佛教典籍中的思想,译者自行创造了一些词语,如成语,以契合汉语的表达特点。

同时,为便于传播佛法思想,僧人大多采取说教或说唱的方式。

由于佛法中有许多精深的教义,难于为寻常百姓理解,僧人讲法时便尽量采用通俗生动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进而衍生出了大量的佛源成语。

传播至今,已有一些成语偏离了原本佛法所要阐释的内涵,但着实丰富了汉语体系。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早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佛教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理想境界。

而这其中带有的人文关怀正与儒家的人本观念相契合,其中的“涅”的理想境界也带有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的影子。

可以看出,佛教起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终于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其中一只不可或缺的脉络。

因此佛教语言的整个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许多文人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大诗人王维,就有“诗佛”的称号,他的诗中不乏佛家学派里禅宗的思想,如著名的《过香积寺》中就有“安禅制毒龙”一句,“毒龙”指妄心,“安禅”指一种修行手段,此二词都是佛家术语,用在此诗中却显得一气呵成,可以说诗为佛教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佛学也为美学开拓了巨大的疆域。

苏轼也与佛教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他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二字,本是佛门用语。

苏轼自青年时期就开始习佛,被贬黄州之后,更大量阅读佛家典籍,希望从中求得心灵的平静,也寻求一种更加平和的人生态度。

在贬谪这段时间内,他结识了名僧佛印。

佛印的思想对苏轼也有一定的影响,佛教语言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佛经里说“不离诸法而得涅槃”。

又因为诸法无边,顾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此推知涅槃之道在于表现一种轮回。

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

“一切众生,有无始际,由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当只轮回,爱为根本。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

皆因爱生,命因欲丧,众生爱命,还依欲本。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而辨圆觉;彼园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譬如动目,能摇浈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云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

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是因为云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运行到地球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也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一样。

佛教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李芳萍(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西宁810012)【作者简介】李芳萍(1960-),女,辽宁沈阳人,青海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文化研究。

佛教的发源地是古印度,在两汉时期才被引入中国,至此便一直延续下来,在中国的宗教文明以及社会文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两汉时期,佛教刚传入中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没有引起统治阶级的足够重视,直到东汉末年,社会的变革使得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局面受到了威胁和破坏,各类思想和文化形式开展逐渐的展露头角,佛教才得以发展起来。

统治阶级也对这种形象丰富和系统严密的意识形态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发现佛教所传达的关于前世、现世、来世的理论和人生观,能够作为思想统治的有力工具,因此,佛教文化在统治阶级的宣传和推广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至此,佛教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的发展后,佛教文化已经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的结合起来,并在融合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对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最早期是通过东汉译佛典的形式进行的,据不完全统计,从东汉到北宋(公元25年—1127年)所翻译出来的佛典总共有一千四百多部,总字数可达六千一百万之多。

可见,在翻译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词汇量是非常巨大的,而由于印度语言和汉语之间的构成形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了许多汉语借词的出现。

这类借词的主要作用是弥补汉语中对该类事物或者表达形式的缺失,而这些借词随着佛教典籍的传播,从最开始的佛教用词逐渐的融入了汉语的大环境当中,其中一部分甚至成为了通用语。

这类借词根据翻译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音译、意译、半音半意译,下文中笔者将具体阐述:(一)音译。

所谓音译,简单的说就是声译,即通过语言的发音来进行简单的翻译,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一,也是在没有对应的词汇时翻译对象的首选。

佛教文化概述-李熙灿教授-第9章 佛教对祖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概述-李熙灿教授-第9章 佛教对祖国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通识课佛教文化 概述广州中医药大学 李熙灿第九章 佛教对祖国文化的影响9.1 92 9.2 9.3 9.4 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对语言文学的影响 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与佛教相 与佛教相关的民俗9.1 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激荡‐补充‐渗透‐提高‐融合 ① 激荡 佛教初传入中国,刺激本土文化,产生或 排斥、或包容之反应。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最 明显。

如:西晋王浮 老子化胡经 ②补充 佛法三藏典籍,大无不包。

故可以补充本 土文化之缺 如佛教三世观 对论语 未知生,焉 土文化之缺。

如佛教三世观,对论语 未知生 焉 知死 的补充人生观、宇宙观;科学、哲学; 逻辑学 心理学 医学 逻辑学、心理学、医学9.1 对思想文化的影响③渗透 禅宗系心性之学,故可渗透到各个领域, 渗透到儒家形成理学。

此外,儒、佛、道之间相互 渗透 ④ 提高 般若学泯灭空有、心物之边见;华严宗之 般若学泯灭空有 心物之边见;华严宗之 法界缘起观,重重无尽,圆融无碍。

二者提高了中 国哲学的内涵和品位 矛盾的对立面9.1 对思想文化的影响⑤ 融合 儒佛道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自元、明后, 多倡三教合 说 多倡三教合一说9.1 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总结]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中国本土文化所包容、吸收, 佛教 中 中 本 所 吸收 在保留本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和丰 富了本土文化。

其影响之深 范围之广 时间之 富了本土文化。

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时间之 久,是任何外来文化所无法比拟的9.2 对语言文学的影响① 源于佛教的词语 由于译经和阐述佛理之需,产生新字(如魔);新 词(如刹那、菩提);新典故(如 借花献佛)过去现在因果经卷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 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 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花供养。

遇青衣人, 密持七茎莲花而过,善慧知之,求购未得。

复 愿以五百钱购五茎。

青衣人感其诚,即赠五茎, 结生死缘。

并托将两花献佛,使生死不失此愿。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与中国佛教(Buddhism):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

但是,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

据说在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中国北方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 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

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

另有传说:在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226)和中国秦始皇(公元前246-210)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18人来到中国咸阳传教。

阿育王在公元前250年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会后派大德赴各国传教,他也将佛教传到了中国。

中国佛教的特色就是大、小乘并存,显(宗)密(宗)同在。

严格地说,佛教起始于印度,发展在中国,又远传于日本、韩国。

而佛教在印度本土由于受到印度教及后来传入印度的伊斯兰教的排挤,约在公元八、九百年左右,在印度本土消失。

而能保留佛教并发展佛教的中国就成了当今世界佛教的真正故乡。

中国佛教的特色就是以“大众部佛教”为主,中国西南与“上座部佛教”盛行国家相邻的云南则是传承着与泰国一样的“上座部佛教”。

中国内地汉族居住地则祝主要信奉“大众部佛教”。

中国西北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信奉密传佛教。

中国佛教又分为十大宗派,这也是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界的一些高僧根据一些佛经内容,创立了各自的宗派。

其中包括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和密宗。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语法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语法的影响

论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影响胡聪(江西农业大学人文院文学091 20093397)摘要:佛教传入中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期间,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对汉语言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汉语的词汇,语法、翻译方法上,佛教文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佛教汉语词汇影响引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贯穿于社会生活。

毋庸置疑,佛教文化的输入是导致汉语词汇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之一,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充实了汉语词汇这个大家族,丰富了汉语词汇构造的方式,而且推动了汉语语法的发展。

可见,佛教在汉语词汇、语法、甚至修辞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直到今日,人们还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汉语中的佛教词汇。

一、佛教的传入丰富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一)音译词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词汇的声音表达形式。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便产生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或是全译后的简称。

例如:袈裟: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kasa^va。

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

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

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

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

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梵语bodhi,巴利语同。

意译觉、智、知、道。

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

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

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

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正是忠实的写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东汉末年,佛教经典随着鸠摩罗什等佛法弘传者传人中国,翻译经典遂成为表达佛法思想的首要工作。

由于中国与印度在文化、风俗等之间的差异性颇大,想要找到适当的对译词实非易事,译经师们本着对佛法义理的掌握及自己在文学上的素养,在字字句句中仔细推敲下,更冀望以最贴切的文字词汇来阐扬佛法真正的意蕴。

因此,在佛典翻译的阶段中,不但使佛教的法身慧命得以绵延,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词汇,甚至影响到中国文学、艺术、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了汉语的哲学词汇、文学词汇、民俗和日常用语,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

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十八层地狱,十恶不赦,七手八脚,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等。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第一篇: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摘要: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后,对汉语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尤为明显。

本文词义的角度,探究佛教对词根、常用语、熟语等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汉语词汇影响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入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当时中国乃至亚洲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哲学、经济、文学、艺术、语言、建筑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①。

佛教作为一个完全异质的语言、文化系统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此过程中,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

时至今日,只要稍作留意,便会发现人们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汇,只不过许多人对这些词汇来源已不甚了解。

一、佛教对汉语基本词及词根的影响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有不少多音节的音译佛教词在音节上简化,可作单词用,如“魔”、“塔”、“僧”、“禅”、“佛”、“刹”等,又可作为根词,构成大批新词。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

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

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②。

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

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其中21个节译成单音节词者,如“禅”组成的词语就有87个,“僧”组成的词语(以上专有名词均除外)有85个。

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词语是来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通过汉语佛佛教典籍的传译,佛教词语作为外来语向汉语第一次大规模地输入,它们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随着佛教典籍的大量翻译和广泛影响,以及佛教长久的深入人心的传播,佛教中的许多有新意、优美的语汇被吸引收到汉语的语汇之中,佛教词语也因此大大地丰富了汉语语汇,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广泛地译介佛典,产生了大量的新词。

增加的新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一些中国固有的词语,被移用来表达佛教的概念,由于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应看作是新词,如心、空、真、观、定等。

这些都是表现佛教教义的专有的名词;二是为翻译新传入的概念而创造的词,如四谛、五蕴、真如、法界、缘起等,创造这些词语多考虑到汉语构词结构并利用汉语原来构成词语的词素,反映的是外来概念,但并不给人留下“外来”的感觉,能很快融入汉语;三是根据佛教观念而重新创造的词语,如判教、狂禅、照用、万劫难复、回光返照、头头是道、本来面目等。

创造这些词语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往往是在许多异名中经筛选才固定下来。

因为其中的许多词语具有准确鲜明的表现力,渐渐融入一般用语当中,成为汉语的常用词,如实际、唯心、正宗、思议、忏悔、因缘、真谛、法门、世界、觉悟、刹那、正当、本峰、烦恼、出现、出息、方便、相对、绝对、知识、大千世界、本来无事等。

其对汉语词汇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了汉语双音词与多音词的创造。

中国上古语言以单音词为主,逐渐向复合词发展是语言的进化。

翻译佛典大量使用双音词和多音词,对词汇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例如赞助、希望、意识、烦恼、机会、结集、道场、火宅、假名、戏论、种子、习气等,这些词语本身以及在构词上的特点对此后汉语词汇发展影响很大。

二、佛教典籍中大量使用音译词,并总结了音译的原则。

作出完整总结是唐代玄奘的“五不翻”,即五种情况下要使用音译,一是“秘密故”,如经中的陀罗尼即经咒;二是“生善经”,如“般若”可译为智慧,但为表达尊敬,故译“般若”;三是“此所无故”,即中土原来没有的事物或概念,如阎浮树、迦陵频伽等;四是“顺古故”,如“菩提”可译为“觉”,但已经约定俗成,也就相延不改;五是“含多义故”,如“薄伽梵”有六义。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我们先举三个成语的例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的四种痛苦。

《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

”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的真性。

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的关键。

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

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的来源了,例如:方便:梵语pā yā的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

语自《法华经·方便品》。

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 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 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 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 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劫】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音译劫波、
劫跛、劫簸、羯腊波。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 一白昼,或一千时,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 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 世界。 【三昧】梵文Samādhi,也译作“三摩地”、 “三摩提”。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 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
《破魔变文》节选
第一女道:“世尊!世尊!人生在世,能得几时?

不作荣华,虚生过日。奴家美貌,实是无双。不合 自夸,人间少有。故来相事,誓尽千年。不弃卑微, 永共佛为琴瑟。” 女道:“劝君莫证大菩提,何必将心苦执迷? 我舍慈亲来下界,情愿将身作夫妻。” 佛云:“我今愿证大菩提,说法将心化群迷。 苦海之中为船筏,阿谁要你作夫妻!”
2.复合构词
音译词不足以翻译佛经,因为它难以理解,利用汉
语原有语素和复合构词的方式创造新词,才可以真 正满足翻译的需要。
[方便]在佛教中指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而采用适合的
引人入佛的方法。 《维摩经· 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 说。” 《坛经· 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后人再引申,成为今天表示“便利、便捷”的“方便”。
二、佛教传播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必然遇到语言的
困难,词汇问题首当其冲。许多宗教概念都要通过 语言表达,而汉语中是不可能事前备有充足的词汇 与佛教概念配合的。这就要求汉语必须创造出许多 新的词语来适应佛教的传播。这些新词在初期只在 翻译佛教概念时才用,但随着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 日渐提高,这些词汇也逐步从专业词汇发展成普通 词汇。例如“觉悟、境界、智慧、供养”等今天看 来非常普通的词最初都是为了翻译佛经而创造的专 业词汇。
三、佛教传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为使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汉语必须充
实自己的词汇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充分说明。 在这个充实的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其实不止 于词汇系统,汉语的语法系统也受到了影响。
为适应广泛传播佛教而产生的新词语,绝大部分都
是双音节的复合形式。这些双音节复合词又由于佛 教的广泛传播得到了高频率的使用。这种应用在客 观上大大推动了汉语词语由单音节为主向双音节为 主的发展。我们知道,双音节词为主,复合词为主, 这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的一个重要 区别。双音节化带动的不仅是词汇内部的发展,而 且影响到句法关系的政变。现代汉语中“大于、小 于、等于、用于、勇于、敢于、善于、长于、乐于” 等格式已经非常发达。这种双音节化对汉语语法发 展的影响,可以说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可以说,唐宋以后的文学发展史在很大程度
上是白话文学发展史。元代已降,有特色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白话形式,如 《窦娥冤》、《西厢记》、《水浒》、《金 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西 游记》等等。终于到了“五四”时代,作家 不但在用白话文写作,而且提出了自觉的口 号“写白话文,不写文言文”。在白话文学 的推动下,白话文地位得以很大提高。
【智慧】汉语中本有“智慧”一词,即“聪明才
智”。
《墨子· 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
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三国 魏 嵇康 《大师箴》:“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 惠日用,渐私其亲。”

后来用于翻译梵语“般若”(prajna)一词。 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一丝不挂]“一丝不挂”的“一丝”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解为衣饰。《五灯会元· 卷十二》:“诸上座终日 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 另一解为钓丝。《五灯会元· 卷十四》:“僧问:一 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 说,“一丝不着”就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 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 归去来· · · · · · 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 由此可见成语“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 脱,没有患得患失的念头,一点都不受尘俗的牵挂, 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或指赤 身裸体,与佛教词语原义相差甚远。
变文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汉语言语体的发展有
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由于变文非常接近口语, 又由于有佛教传播作为其强大有力的社会支 撑,所以变文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它使得 汉语口语成分在书面语形式中得到了很好的 表现,为后世的白话文打下了很好的发展基 础。正是在变文风格的影响下,以后的宋代 话本艺术、元代的散曲杂剧、明清的小说 (尤其是《红楼梦》一类的长篇巨著)直至 “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在很好地继承 发展这种新式书面语的特点,日臻成熟。
利用汉语原有词语,对其赋予新的含义,也
是适应佛教传入的语言充实方式之一。
【境界】本指疆界。《诗经· 大雅· 江汉》有“于
疆于界”,东汉郑玄注释为“召公于有叛戾之国, 则往正其境界,脩其分理”。后来用于指事物达 到的程度、境况。如三国时翻译佛经《无量寿经》 时有:“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5.人名用字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进入中国的第一个高潮,
南朝梁武帝四次出家“舍身为奴”的事件就很能说 明问题,后来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生动的写照。佛教有如此大 的影响,加上政治因素,南北朝高官显赫们的名字 中就带上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吕叔湘先生在上世纪 40年代《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 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 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 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 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 时,“僧”字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
【耳根】佛教语。六根之一。指对声境而生
耳识者。《楞严经》卷三:“耳根劳故,头 中作声。” 唐 雍陶 《安国寺赠广宣上人》 诗:“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 清 龚自珍 《五重证义》:“又 观世音 用耳 根, 香积佛 众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师 用 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证。”
3.利用汉语原有词语
四、佛教传播与汉语音韵学
关于 反切:
“反切”是中国在输入拉丁字母之前最具有影响
第三女道:“世尊!世尊!奴家年幼,父母偏怜。




端政无双,聪明少有。帝释梵王,频来问讯,父母 嫌伊门卑,令不交(教)作新妇。我见世尊端正, 又是浄饭王子,三端六艺并全,文武两般双备。是 以抛却父母,故来下界阎浮,不敢与佛为妻,情愿 长擎座具。” 女道:“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容出水宾(滨)。 帝释梵王频来问,父母嫌卑不许人。 见君文武并皆全,六艺三端又超群。 我舍慈亲来下界,不要将身作师僧。” 佛道:“汝身早合舍女身,只为从前障佛因。 火然速须归上界,更莫纷纭恼乱人。”
1.音译词
音译词是直接从语音上把外语词汇记录下来
形成的词。汉语由于没有使用拼音文字,所 以音译词也只能是用汉字去对应。举例如下:
【佛】“佛陀”的简写,也写作“勃塔、勃塔耶、
步他、布达、普陀、浮屠、浮图”,是梵文 Buddha的对译,是“智者、觉者、悟者”的意 思,指佛教中最高境界的得道者。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有
《大智度论》卷四三:到边。”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神通能动於十方, 智惠广弘於沙界。”
4.成语
与一般的语言形式相比,成语更具有形式上
的特殊要求,通常是四个字,所以也叫做 “四字格”、“四字语”。由于这个形式, 外来文化进入成语比较困难,因为从语言形 式到内容都与汉语原有成分之间有一定距离。 但是佛教文化似乎是例外,我们在四字成语 中一样可以找到佛教内容。有些直接衍生自 佛教经典,有些则是字面上与佛教术语有一 定关系。
白话文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唐代中期,
佛教经过南北朝的繁荣和初唐时期的低落,又获得 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为了更好更广泛地向社会 公众各个阶层宣传佛教,僧侣们创造了一种很好的 宣传形式——变文。所谓“变文”其实是一种说唱 文学,采用说和唱结合的形式,唱一段讲一段。变 文的内容是佛教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片段,在语言 上又采用了比较接近口语的通俗形式,因而很受广 大公众的欢迎。僧侣们用这种方式,向公众宣讲佛 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佛经中关于神变故事的图画 叫做“变相”,由此,宣传佛教的说唱文学就叫做 “变文”。
第二女道:“世尊!世尊!金轮王氏,帝子




王孙,把(抛)却王位,独在山中寂寞。我 今来意,更无别心,欲拟伴住山中,扫地焚 香取水。世尊不在之时,我解看家守舍。” 女道:“奴家爱着绮罗裳,不勋(熏)沈麝 自然香。 我舍慈亲来下界,誓将纤手扫金床。” 佛道:“我今念念是无常,何处少有不烧香。 佛座四禅本清浄,阿谁要你扫金 床!”
[顽石点头]“顽石点头”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的简略形式。“生公”指东晋高僧竺道生,俗姓魏, 悟性非凡。据南宋志磐编撰《佛祖统计· 卷二十六》: 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佛教重要经典 《大般涅槃经》上部传入中国,其中有“除一阐提 人有佛性”的说法。竺道生认为即便是“一阐提人” 也可以成佛,这才符合佛教的精神。这种观点为众 人所不能接受,于是被逐出东晋都城建康(今南 京)。十几年后,《涅槃经》下部传入中国,其中 果然有“一禅提人亦能成佛”的话。这证明竺道生 的理解是超人的。传说他曾到苏州虎丘,聚石为徒, 宣讲他的佛教观点,群石为之“点头不已”。“顽 石点头”后用来比喻诲人不倦的精神。
观无量寿经变相
变文虽然是写在纸上的书面语言形式,但是
编写者首先不是为了社会上层而是面向公众, 不是为了公众阅读而是为了收听,所以必须 在语言上比较接近口语而不能采用传统文言 的形式,否则就达不到宣传目的。受到佛经 变文的影响,不少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也被编 写成便问形式,于是就在佛经变文之外产生 了“俗变”,例如《昭君出塞》、《孟姜女 哭长城》、《伍子胥过昭关》。与俗变相对, 佛经变文被称为“经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