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佛教文化对汉语和汉语言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 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 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 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 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劫】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音译劫波、
劫跛、劫簸、羯腊波。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 一白昼,或一千时,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 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 世界。 【三昧】梵文Samādhi,也译作“三摩地”、 “三摩提”。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 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
《破魔变文》节选
第一女道:“世尊!世尊!人生在世,能得几时?
不作荣华,虚生过日。奴家美貌,实是无双。不合 自夸,人间少有。故来相事,誓尽千年。不弃卑微, 永共佛为琴瑟。” 女道:“劝君莫证大菩提,何必将心苦执迷? 我舍慈亲来下界,情愿将身作夫妻。” 佛云:“我今愿证大菩提,说法将心化群迷。 苦海之中为船筏,阿谁要你作夫妻!”
2.复合构词
音译词不足以翻译佛经,因为它难以理解,利用汉
语原有语素和复合构词的方式创造新词,才可以真 正满足翻译的需要。
[方便]在佛教中指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而采用适合的
引人入佛的方法。 《维摩经· 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 说。” 《坛经· 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后人再引申,成为今天表示“便利、便捷”的“方便”。
二、佛教传播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必然遇到语言的
困难,词汇问题首当其冲。许多宗教概念都要通过 语言表达,而汉语中是不可能事前备有充足的词汇 与佛教概念配合的。这就要求汉语必须创造出许多 新的词语来适应佛教的传播。这些新词在初期只在 翻译佛教概念时才用,但随着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 日渐提高,这些词汇也逐步从专业词汇发展成普通 词汇。例如“觉悟、境界、智慧、供养”等今天看 来非常普通的词最初都是为了翻译佛经而创造的专 业词汇。
三、佛教传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为使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汉语必须充
实自己的词汇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充分说明。 在这个充实的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其实不止 于词汇系统,汉语的语法系统也受到了影响。
为适应广泛传播佛教而产生的新词语,绝大部分都
是双音节的复合形式。这些双音节复合词又由于佛 教的广泛传播得到了高频率的使用。这种应用在客 观上大大推动了汉语词语由单音节为主向双音节为 主的发展。我们知道,双音节词为主,复合词为主, 这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的一个重要 区别。双音节化带动的不仅是词汇内部的发展,而 且影响到句法关系的政变。现代汉语中“大于、小 于、等于、用于、勇于、敢于、善于、长于、乐于” 等格式已经非常发达。这种双音节化对汉语语法发 展的影响,可以说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可以说,唐宋以后的文学发展史在很大程度
上是白话文学发展史。元代已降,有特色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白话形式,如 《窦娥冤》、《西厢记》、《水浒》、《金 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西 游记》等等。终于到了“五四”时代,作家 不但在用白话文写作,而且提出了自觉的口 号“写白话文,不写文言文”。在白话文学 的推动下,白话文地位得以很大提高。
【智慧】汉语中本有“智慧”一词,即“聪明才
智”。
《墨子· 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
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三国 魏 嵇康 《大师箴》:“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 惠日用,渐私其亲。”
后来用于翻译梵语“般若”(prajna)一词。 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一丝不挂]“一丝不挂”的“一丝”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解为衣饰。《五灯会元· 卷十二》:“诸上座终日 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 另一解为钓丝。《五灯会元· 卷十四》:“僧问:一 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 说,“一丝不着”就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 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 归去来· · · · · · 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 由此可见成语“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 脱,没有患得患失的念头,一点都不受尘俗的牵挂, 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或指赤 身裸体,与佛教词语原义相差甚远。
变文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汉语言语体的发展有
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由于变文非常接近口语, 又由于有佛教传播作为其强大有力的社会支 撑,所以变文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它使得 汉语口语成分在书面语形式中得到了很好的 表现,为后世的白话文打下了很好的发展基 础。正是在变文风格的影响下,以后的宋代 话本艺术、元代的散曲杂剧、明清的小说 (尤其是《红楼梦》一类的长篇巨著)直至 “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在很好地继承 发展这种新式书面语的特点,日臻成熟。
利用汉语原有词语,对其赋予新的含义,也
是适应佛教传入的语言充实方式之一。
【境界】本指疆界。《诗经· 大雅· 江汉》有“于
疆于界”,东汉郑玄注释为“召公于有叛戾之国, 则往正其境界,脩其分理”。后来用于指事物达 到的程度、境况。如三国时翻译佛经《无量寿经》 时有:“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5.人名用字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进入中国的第一个高潮,
南朝梁武帝四次出家“舍身为奴”的事件就很能说 明问题,后来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生动的写照。佛教有如此大 的影响,加上政治因素,南北朝高官显赫们的名字 中就带上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吕叔湘先生在上世纪 40年代《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 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 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 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 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 时,“僧”字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
【耳根】佛教语。六根之一。指对声境而生
耳识者。《楞严经》卷三:“耳根劳故,头 中作声。” 唐 雍陶 《安国寺赠广宣上人》 诗:“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 清 龚自珍 《五重证义》:“又 观世音 用耳 根, 香积佛 众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师 用 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证。”
3.利用汉语原有词语
四、佛教传播与汉语音韵学
关于 反切:
“反切”是中国在输入拉丁字母之前最具有影响
第三女道:“世尊!世尊!奴家年幼,父母偏怜。
端政无双,聪明少有。帝释梵王,频来问讯,父母 嫌伊门卑,令不交(教)作新妇。我见世尊端正, 又是浄饭王子,三端六艺并全,文武两般双备。是 以抛却父母,故来下界阎浮,不敢与佛为妻,情愿 长擎座具。” 女道:“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容出水宾(滨)。 帝释梵王频来问,父母嫌卑不许人。 见君文武并皆全,六艺三端又超群。 我舍慈亲来下界,不要将身作师僧。” 佛道:“汝身早合舍女身,只为从前障佛因。 火然速须归上界,更莫纷纭恼乱人。”
1.音译词
音译词是直接从语音上把外语词汇记录下来
形成的词。汉语由于没有使用拼音文字,所 以音译词也只能是用汉字去对应。举例如下:
【佛】“佛陀”的简写,也写作“勃塔、勃塔耶、
步他、布达、普陀、浮屠、浮图”,是梵文 Buddha的对译,是“智者、觉者、悟者”的意 思,指佛教中最高境界的得道者。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有
《大智度论》卷四三:到边。”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神通能动於十方, 智惠广弘於沙界。”
4.成语
与一般的语言形式相比,成语更具有形式上
的特殊要求,通常是四个字,所以也叫做 “四字格”、“四字语”。由于这个形式, 外来文化进入成语比较困难,因为从语言形 式到内容都与汉语原有成分之间有一定距离。 但是佛教文化似乎是例外,我们在四字成语 中一样可以找到佛教内容。有些直接衍生自 佛教经典,有些则是字面上与佛教术语有一 定关系。
白话文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唐代中期,
佛教经过南北朝的繁荣和初唐时期的低落,又获得 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为了更好更广泛地向社会 公众各个阶层宣传佛教,僧侣们创造了一种很好的 宣传形式——变文。所谓“变文”其实是一种说唱 文学,采用说和唱结合的形式,唱一段讲一段。变 文的内容是佛教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片段,在语言 上又采用了比较接近口语的通俗形式,因而很受广 大公众的欢迎。僧侣们用这种方式,向公众宣讲佛 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佛经中关于神变故事的图画 叫做“变相”,由此,宣传佛教的说唱文学就叫做 “变文”。
第二女道:“世尊!世尊!金轮王氏,帝子
王孙,把(抛)却王位,独在山中寂寞。我 今来意,更无别心,欲拟伴住山中,扫地焚 香取水。世尊不在之时,我解看家守舍。” 女道:“奴家爱着绮罗裳,不勋(熏)沈麝 自然香。 我舍慈亲来下界,誓将纤手扫金床。” 佛道:“我今念念是无常,何处少有不烧香。 佛座四禅本清浄,阿谁要你扫金 床!”
[顽石点头]“顽石点头”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的简略形式。“生公”指东晋高僧竺道生,俗姓魏, 悟性非凡。据南宋志磐编撰《佛祖统计· 卷二十六》: 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佛教重要经典 《大般涅槃经》上部传入中国,其中有“除一阐提 人有佛性”的说法。竺道生认为即便是“一阐提人” 也可以成佛,这才符合佛教的精神。这种观点为众 人所不能接受,于是被逐出东晋都城建康(今南 京)。十几年后,《涅槃经》下部传入中国,其中 果然有“一禅提人亦能成佛”的话。这证明竺道生 的理解是超人的。传说他曾到苏州虎丘,聚石为徒, 宣讲他的佛教观点,群石为之“点头不已”。“顽 石点头”后用来比喻诲人不倦的精神。
观无量寿经变相
变文虽然是写在纸上的书面语言形式,但是
编写者首先不是为了社会上层而是面向公众, 不是为了公众阅读而是为了收听,所以必须 在语言上比较接近口语而不能采用传统文言 的形式,否则就达不到宣传目的。受到佛经 变文的影响,不少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也被编 写成便问形式,于是就在佛经变文之外产生 了“俗变”,例如《昭君出塞》、《孟姜女 哭长城》、《伍子胥过昭关》。与俗变相对, 佛经变文被称为“经变”。
第九章 佛教文化对汉语和汉语 言学的影响
引 言
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全世界最有影
响的三大宗教。在中国,佛教与道教、儒教 并称三大宗教,所谓儒释道。佛教在中国虽 然不是本土自创,但事实上堪称最具有影响 力的宗教。
一、佛教传播与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形成
汉语又有所谓文白之分。文言文历史悠久,
至晚到西汉年间已经成熟,而白话系统应该 说到晚唐才初具规模。白话文接近口语,易 懂易学,但是很长时间不是汉语的标准书面 形式。文言远离口语,因而不容易掌握,但 是直到20世纪初它一直是汉语书面语的标准 形式。彻底改变这种关系事在“五四”运动 之后。但是从历史的渊源看,如果没有唐代 以来的文化积淀,20世纪就不可能出现白话 文彻底取代文言文的重大语文革命。
[一尘不染]佛教中把“色香味声触法”叫做
“六尘”,认为六尘污染了人的“六根”, 即“眼耳舌鼻身意”,人就很难修行,必须 做到真性清净不为所染。后世以“一尘不染” 形容清正廉洁,品德高尚。
[井中捞月]“井中捞月”出自佛经《僧祗律》中一个
比喻故事:“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 奈,国名伽尸。于空间处,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 到乙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猕 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 当共出之,末令世间长夜冥。共作议言:月何能出? 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 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语,展转相 捉。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这个故事的 本义是告诫信众,不要听信那些似是而非的对佛教 的错误理解,那些错误的理解如同猴子相信了再井 中可以打捞月亮一样,结果是害人害已。后来衍生 成“水中捞月”,比喻做一些徒劳无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