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循环讲义
生理学ppt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ppt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9819d4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d.png)
心肌细胞类型与特点
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心脏进行泵血活动的主要细胞。含 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但仅有少量的肌浆网。
自律细胞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 房室束及其分支等部位的细胞。这类细胞的肌原纤维较少, 而缝隙连接数量较多,有利于电冲动的迅速传播。
01
02
03
04
维持生命活动
血液循环为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保证机
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进行。
调节机体功能
通过血液循环,神经和体液调 节因子得以迅速传播到全身, 对机体功能进行精确调节。
防御功能
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 成分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
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凝血功能
当血管受损时,血液能够在短 时间内凝固,防止大量失血。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组织液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滤过压是指 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毛细血管通透性则受到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反应等因素的影响。
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生成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入血,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组织液回流的动 力主要来自于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之间的压力差,同时淋巴系统在组织液回流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血压低、血流量大
肺部血管阻力小,血压相对较低,但血流量大,以满足气体交换 பைடு நூலகம்需求。
血管壁薄、弹性差
肺部血管壁较薄,弹性纤维较少,因此血管弹性较差。
存在肺动脉高压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现象。
生理学-血液循环解读
![生理学-血液循环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76f1f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c.png)
肾脏
肾动脉为肾脏提供血液,参与 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 等功能。
XX
PART 02
心脏结构与功能解析
REPORTING
心脏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 ,1/3位于右侧。
心脏呈倒置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 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脏内部被纵走的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心房 、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四个腔,同侧心房 与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口相通。
。
白细胞
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 识别和消灭病原体,如细菌、病 毒等,以及清除体内衰老、损伤
的细胞。
血小板
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当血管受损 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 ,形成血小板栓子,促进血液凝
固,防止出血。
血浆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水
血浆的主要成分,占 血浆总量的90%以上 ,为细胞提供液态环 境。
PART 06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介 绍
REPORTING
高血压病
定义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 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血管等损害。
症状
头晕、头痛、心悸、胸闷、乏力等。
治疗
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生活方式 干预(如限盐、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
动脉
管壁较厚,富含弹性纤维 和平滑肌,可随着心脏的 收缩和舒张而相应扩张和 回缩。
静脉
管壁较薄,弹性较小,通 常具有较多的瓣膜以防止 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管壁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 成,通透性较高,是血液 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 场所。
血管壁组成及功能
生理学血液循环课件
![生理学血液循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828d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a.png)
血液循环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的血液循环理论
古希腊哲学家盖伦提出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认为血液在体内沿 固定的路径流动。
哈维的发现
17世纪英国医生威廉·哈维通过实验证实了血液循环的存在,并提 出了心脏负责推动血液流动的理论。
现代血液循环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 了许多与血液循环相关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05
02
详细描述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成 分组成,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清除废 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功能。
04
详细描述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和防御感染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06
详细描述
血液还具有调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和内环境 稳态等功能,对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维持至 关重要。
04
血液生理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总结词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 基础。
01
总结词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含有多种无 机盐、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 ,维持着渗透压、酸碱平衡和体温等
生理功能。
03
总结词
血液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 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
碳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心脏的输出量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心率、心肌收缩力和 血管阻力等。
心脏的电生理
心脏的电生理是指心脏的电活动过程,包括心肌细胞的电兴奋和电传导。
心电信号的产生和传播是心脏兴奋和收缩的触发机制,对心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
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a0c8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4.png)
组织细胞。
03
带走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
氧化碳。
04
维持内环境稳态,如调节体温
、pH值等。
05
传递激素、免疫物质等生物活
性物质。
06
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01
02
03
心脏
作为泵血器官,推动血液 在血管中流动。
血管
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 脉,分别负责输送血液至 全身、进行物质交换和回 收血液。
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具 有运输、调节、防御等功 能。
05
血液循环过程详解
体循环途径和意义
体循环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属支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意义
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 氧化碳带回心脏。
肺循环途径和意义
肺循环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 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意义
自身调节的意义
自身调节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它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缓冲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剧烈影响,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07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介 绍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遗传基因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心肌细胞可根据前、后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收缩力,以保 持每搏输出量的相对稳定。
血管阻力的自身调节
血管平滑肌可根据局部血流和血压的变化自动调节血管口 径,从而改变血管阻力。
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器官、组织的血流 量可随其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调节称 为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修讲义第四章血液循环_
![修讲义第四章血液循环_](https://img.taocdn.com/s3/m/ba927615195f312b3069a557.png)
特点:①动脉瓣、房室瓣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都处于关闭状态;
↓
②动脉瓣关闭产生
快速充盈期
第二心音。
(2)快速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末 ↓
室内压↓ (室内压<房内压)
↓ 房室瓣开放
↓ 心室继续舒张
↓ 室内压↓
↓
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
(占总充盈量2/3) ↓
心室容积迅速↑
特点:快速充盈期末的
室内压最低。
二、心脏泵血过程
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等变化
心动周期中压力、 容积等变化
1=主A内压 2=左心室内压 3=左心房内压 4=心音 5=心室容积 ⑦=心房收缩期 ①=等容收缩期 ②=快速射血期 ③=缓慢射血期 ④=等容舒张期 ⑤=快速充盈期 ⑥=减慢充盈期
(一)心房的泵血
心房收缩 ↓
心房容积↓ ↓
房内压↑
心 指 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
的每分心输出量。 意 义: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
(三)心脏作功量
因心脏收缩不仅射出一定量的血液,而且使这部 分血液具有较高的压强能和较快的流速。
在动脉血压不同的个体,心脏要射出等量的血液, 动脉血压高者的心脏就必须加强收缩。
因此,用心脏作功量要比单纯用心输出量评定心 泵血功能更全面。
每搏功=搏出量x血液比重x(肺动脉平均动脉压-右
心房平均压) = 83.1J
每分功=搏 功 × 心 率 = 6.23J
五、心泵功能的调节
每分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率 ↓
前负荷、 后负荷、 心缩力
‖
‖
异长自身调节
等长自身调节
(Starling定律)
(一)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ppt课件
![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ca44f314791711cd7917bb.png)
ppt精选版
21
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血流变化和瓣膜的开闭
心动周期 持续时间(s) 压力比较 房室瓣 半月瓣 血流方向 心室容积
心房收缩期
0.1
房﹥室﹤动 开
关 房→室
↑
心室收缩期
0.3
等容收缩期 0.05
快速射血期 0.11 减慢射血期 0.15
心室舒张期
0.5
等容舒张期 0.07
快速充盈期 0.11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 心率↑
体温升高 1℃ → 心率增加 12-18 次/分
ppt精选版
37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静息状态下心率为75 次/min,搏出量70 ml。心输 出量为5 L 左右。强体力劳动时,心率可达 180-200 次 /min,搏出量可增加到 150 ml 左右,心输出量可达 30L, 是静息状态下的 5~6 倍。
0.1s
全心舒张期
ppt精选版
7
3. 特点:
④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动周期 与心率呈互为倒数的关系;心率快慢主要影响 舒张期。
⑤ 心缩(舒)期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 指标。
心率 心动 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
40 1.5
0.562
75 0.8
0.30
0.50
150 0.4 0.15
0.25
心房收缩缺失,心室泵血功能将下降,同时将导致 心房内压增加,不利于静脉回流。
1.使心室进一步充盈; 2.降低房内压,有利于静脉回流。
心室的充盈主要靠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心房颤动 心室颤动
ppt精选版
20
心动周期中压力、
P91
生理学课件4.血液循环课件
![生理学课件4.血液循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f1c2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7.png)
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心脏具有电兴奋性,电信号在心脏内 部传播,引起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
心电信号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确保心 脏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收缩和舒张 运动,维持血液循环。
心电信号由窦房结发出,通过心脏的 传导系统传播到心房和心室,引起心 肌的同步收缩。
血压
血压是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它推动血液在 血管中流动。
血管阻力
血管的阻力与血液的粘度共同影响血液循环的动 力学。
06
CATALOGUE
血液循环的意义与影响
血液循环对人体的意义
维持生命活动
血液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 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 时带走代谢废物,维持人体正
常生命活动。
调节体温
通过血液循环,人体可以调节 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
定。
血液的功能
物质运输
通过红细胞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到身体各部位,同时排除二氧化
碳和其他代谢废物。
免疫功能
白细胞具有免疫和防御功能,能够 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有助于 止血和损伤修复。
03
CATALOGUE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结构
01
02
03
04
心脏是一个肌肉泵,主要由心 肌组成,分为四个腔室:左心 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脑缺血、脑梗塞 等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液循环中的免疫成分减少可能导致感染性 疾病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形成毛细血管 网,进行物质交换。
血管的功能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b28678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2.png)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概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目录•血液的成分与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与控制•血液循环与疾病的关系01血液循环概述定义功能组成血液循环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
路径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后,经静脉回流至右心房,再经右心室泵入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最后经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血液循环的生理意义血液循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
通过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发,维持体温恒定。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可抵御病原体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通过血液循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保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防御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0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分别为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心脏表面的重要标志。
心脏的位置与形态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分别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隔开。
心脏内有四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的功能与工作原理03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030201血管的分类与分布血管的结构特点01020304内皮细胞基膜中膜外膜物质交换维持血压调节血流量血液运输血管的功能与调节04血液的成分与功能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等,呈现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占血液总量的40%-45%,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呈现红色、双凹圆盘状。
占血液总量的1%-2%,主要负责免疫防御,呈现无色、球形或不规则形状。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91af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6.png)
血流调节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影响血管 平滑肌的舒缩状态,从而调节血流量 和血压。
心血管反射
心血管反射是指心血管系统对各种刺 激的反应,通过调节心率和血管舒缩 状态来维持血压稳定。
微循环和淋巴系统
微循环的概念
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的主要场所。
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营养物质交换和代谢
营养物质交换的过程
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从血液中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供细胞代谢和功能活动 所需,同时将细胞的代谢产物排出到血液中。
代谢的调节
营养物质交换和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这 些因素通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代谢酶的活性,调节营养物质交换和代谢过程。
心脏泵血机制
心脏泵血是通过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实现的,当心室收缩时,室内压升 高,将血液泵出;当心室舒张时, 室内压降低,血液回流。
心输出量和心率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泵出的 血液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 指标。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每搏
输出量的乘积。
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心率的变化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
止血和血栓形成
止血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会从伤口流出,止血过程即启动,以防止血液流失过多。
血栓形成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聚集形成血栓,阻止血液流通。
抗凝和纤溶系统
抗凝
抗凝系统的作用是防止血液过度凝结,通过产生抗凝血酶和蛋白质C等物质来抑制凝血 因子。
纤溶
纤溶系统的作用是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通过产生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等物质来溶 解血栓。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1161f7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9.png)
06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CHAPTER
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探讨
发病机制 遗传易感性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探讨
粘滞性
血液的粘滞性与其成分和温度有关,影响血液流动阻力。
流动性
血液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
渗透性
血浆中的水分和溶质可通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液进行交换 。
血管系统结构与分类
结构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动脉是将血液从 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 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细小 血管。
04 血液流动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CHAPTER
血流动力学基本概念介绍
01
02
03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 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 指动脉血压。
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 到的阻力,主要由血液黏 滞度和血管长度、内径决 定。
血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 截面的血量,与血管两端 的压力差和血管对血流的 阻力有关。
各类血管生理特性比较
弹性储器血管
大动脉等弹性储器血管具有较大的可扩张性,能在心脏收 缩期接纳大量血液,并在舒张期将血液连续不断地推向外 周。
分配血管
中动脉作为分配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各器官组织。其管壁 较厚,平滑肌丰富,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或舒张,以 改变管腔大小和血管阻力,从而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液阻 力。
心血管活动反射性调节实例讲解
生理学血液循环专业知识宣教课件
![生理学血液循环专业知识宣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b0870371fe910ef02df85f.png)
– 压力:房压<室压↑↑>主动脉压 – 瓣膜:房室瓣关,半月瓣开 – 血流:由心室→主动脉(70%)
• (3) 减慢射血期(reduced ejection phase)
– 压力:房压<室压↓<主动脉压 – 瓣膜:房室瓣关,半月瓣开(惯性) – 血流:由心室→主动脉(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 一、血液循环的概念:
– 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 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循环流 动,称为血液循环。
• 主要功能:
– 1.物质运输。 – 2.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3.防御功能。 – 4.内分泌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心脏作功量
每分功:指心室每分钟所作的功,即 每分功/J=每搏功×心率 • 搏功与机体耗氧量有关,即与搏出量、平均动脉压正比 • 当动脉压上升,心脏需要作更大的搏功(心肌收缩力更强); • 收缩能力降低,搏功不变化,但搏出量下降.
– 生理意义:精细调节每搏输出量,维持心室射血与 静脉回流量平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前负荷与搏功关系 •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压:
– 5-6 mmHg时:搏出功随初长度增加而增加,前负荷和初长 度有一定储备。
心脏的心肌细胞可分为两类: • 1.普通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室瓣关闭- 开始收缩期(S1) 半月瓣关闭- 舒张期开始(S2)
5 心室的收缩,并没有将所有的血液全部射出去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 概念:一侧心室、一次心跳所射出的血液量。 SV=收缩前心室容积 — 收缩后心室容积 = 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 ) — 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
心肌的收缩性能与前负荷的关系如何呢?
1895年,Frank离体蛙心实验
充盈压
EDV
初长度
测心脏收缩时的心室内压 1914年,Starling狗的离体实验(心肺) 回心血量 EDV
灌注压
观察主动脉压的改变
NE
LV stroke work LVEDP(cmH2O)
Control Failing
Left ventricular(LV) function curves (lcmH2O=0.098kPa)
充盈期
filling period 0.44s
快速 充盈 期
rapid filling period
减慢 充盈期
reduced filling period
小结:
1 心脏收缩-射血的关键;心室舒张-受血 2 心收期(等容收缩期)-升高室内压-利于射血 心舒期(等容舒张期)-降低室内压-利于受血 3 全心舒张期(0.4秒)-受血最多; 最后0.1秒,心房收缩,进一步增加受血 4 心室收、舒变化- 容积变化- 压力变化加上瓣膜的活动- 决定血流的方向
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 ,MV)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MV=SV×HR
心指数(Cardiac index,CI) 单位体表面积的MV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 EF=SV/EDV × 100%
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CR) MV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心肌收缩能力
2 SV的自身调节
1)前负荷与自身调节
心肌的前负荷: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充盈压) 心肌的初长度: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异长自身调节:由于心肌本身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 心肌收缩功能(收缩强度和速度)的改变,称为异 长自身调节。
骨骼肌的长度~张力曲线 AT:主动张力 RT:静息张力(被动张力) Tmax:最大张力 Lopt:最适初长
C A B C A B C
A
B
水泵工作原理
C
A
B
C
A B
水泵工作原理
瓣膜的关闭,血液的冲击+心肌收缩产生的振动
心音
二尖瓣关闭
产生第一心音,S1
收缩期的开始
特点: 调低,持续时间长
主动脉瓣关闭
特点:
产生第二心音,S2 调高,持续时间短
舒张期的开始
室缩
房压< 室内压 <动脉压
关 关
房压< 室内压 >动脉压
关 开
等容收缩期
isovolumic systole 0.05s
射血期
ejection period 0.5s
快速 射血期
rapid ejection period
减慢 射血期
reduced ejection period
室舒
房压< 室内压 <动脉压
关 关
房压>室内压
开
<动脉压
关
等容舒张期
isovolumic diastole 0.06s
第四章
血液循环
本章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心脏是如何推动血液的?----
心脏生理
2)血液又是怎样在血管内流动的?------
血管生理
讲述内容
心脏生理
心脏是怎样收缩射血的?--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好坏如何? 1)心脏泵功能的评价 2)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心脏舒缩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伴随变化)
心音周期:
由瓣膜的开闭及血液的流动引起
一、心动周期
(Cardiac cycle)
概念: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机械性活动, 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
60秒/心率
0.2
Atrioventricular valves close Semilunar valves open
Contraction of atrium Contraction of ventricle
搏搏 功出 量
B
A
张力 % 最 大 值
200
Tmax
100
RT
C
AT 心室舒张末期压
-35% Lopt +35%
心室功能曲线
(A 对照 、B 收缩能力增强、C
骨骼肌的长度—张力曲线
收缩能力减弱) AT 主动张力; RT 静息张力(被动张力) Tmax 最大张力; Lopt 最适初长
200
B
A C
100
射血期平均 左室内压 平均动脉收缩压 平均心房压 (=6mmHg)
1/2mv2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压 (收缩压—舒张压)
1mmHg=1333达因/cm2 1达因· cm=10-7焦耳
四、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一)SV的调节
1 心脏收缩的特Βιβλιοθήκη : “全或无”影响单个细胞强度和速度的因素:
前负荷 后负荷
Cardiac function reserve
MV At rest 5L HR 75/min EDV 145ml ESV 75ml <20ml SV 70ml >140ml
At exercise 30L 180/min 160ml
25L
105 /min 15ml
55ml
>70ml
每搏功=搏出量×(射血相左心室内压—左室充盈压)+动能
血管生理
心脏射血后,血液如何从 动脉经静脉回到心脏? 动脉、静脉血压的 形成和影响
在毛细血管中,是怎样进行 (物质交换)的
微循环与组织液 的生成
心血管活动受哪些因素 的影响?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
心脏活动的三个周期
心电周期: 心动周期:
动作电位(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心肌的收缩与舒张, 导致房、室压力及容积的变化
0.1
0.3
relaxation of ventricle Whole heart diastole
0.8
0.4
Atrioventricular valves open Semilunar valves close
0.7
0.6
0.5
Timeing of the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of the atrium and ventricle in aheart beating at 75 per min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