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语文苏州园林
人教版苏州园林课文原文
人教版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如果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假如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胜利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好像设计者和匠师们全都追求的是: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
为了到达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协作,讲究花草树木的衬托,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善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巡游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果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巡游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似乎有意避开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协作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巡游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协作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支配桥梁。
假如支配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凹凸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巡游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13苏州园林(1)
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
的、艺术的特色。
下面让我们
来欣赏这城市之 林吧!
看完这段介绍
后你有何感想,试 用一个比喻句来比 喻苏州园林的美。
苏州园林
设
游
计
览
者
者
苏州园林是一幅完善的图画
阅读全文,试找 出文中把苏州园林比 喻成“图画”的语句。
(要求大声朗读,注意字音)
给红色的字注音: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每一个角落
门和窗
次
色彩
分
游览者:
没有一
个不心里 想着口头 说着“如 在图画中” 的
一幅美术画,有自然之趣 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得到美的享受
在我们所看的杭州的
美景与苏州园林的美有何 异同?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幅
(说明对象的特征)
为了说明这幅美丽的 “图画”,作者是按怎样的 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 的特征的?
亭台轩榭
(布局)
追求自然之趣, 不讲究对称。
假山 与 沼泽
(配合)
追求自然之趣
花草树木
(映衬)
着眼在画意
远景和近景
(层次)
墙壁和廊子: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镜子: 几乎把园林翻了一番
隔而未隔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
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
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乐趣,寓唐诗宋词的
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13《苏州园林》课件
( 狮 子 ) 者 ”
而 得 名 。
大 名 园 之 一 , 至 今 已 有
65
0 多 年 的 历 史 。 因 园 内 “ 林 有 竹
子
林
, 一 般 所 指 为 苏 州 园 林 中 的 狮 子 林 , 狮 子 林 为 苏 州
网师园
网师园占地面积很小,不及拙政 园的六分之一,院内主次分明, 错落有致,是苏州园林中以少胜 多的典范。曾有诗写道:“寒花 瘦竹岸边生,小阁回廊叠画屏。 我欲踱桥还却步,一池倒影怕人 惊。”
完 善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
整 体
主 要
逻 辑
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
图 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 画 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 (2)
局次 部要
顺 序
注意色彩的搭配(9)
欣赏苏州园林之美
图画美
绝不讲究对称,好像
有意避免似的.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
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
不讲究对称的。(自然之趣)
2、讲究假山沼泽的配合
假山的堆 叠,是一项艺 术而不仅是技 术。
沼泽或河道 的边沿很少砌齐 整的石岸,总是 高低屈曲任其自
然(。 自然美)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古老的藤萝就是一幅好画。(图画美)
宋代沧浪亭 明代拙政园
元代狮子林 清代留园
大园面拙 古,积政 典承最园 园德大, 林避的是
暑古苏 山典州 庄山园 ,水林 苏园的 州林代 留。表 园与, 并北苏 称京州 中的园 国颐林 四和中
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厅堂红利轩敞,风 景明静清幽,以其建筑的合理位于苏州园林 之首。
《苏州园林》说课稿(集锦15篇)
《苏州园林》说课稿(集锦15篇)《苏州园林》说课稿1一、说教材《苏州园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课的内容,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的说明文。
其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生动。
读者从中还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的高超及其深邃的文化修养。
通过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学中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和语言准确的特点;2、了解课文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能力;3、品味游览苏州园林的情趣和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情;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为祖国民族的智慧而自豪的意识;号召学生保护一切优秀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由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及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或投影仪、图片、影碟机等三、说教法根据初二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较强及教材自身的特点,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声情并茂地展示苏州园林的优美动人的画面,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文。
另外,我还在教学中设计学生自学及合作探究的多个环节,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同时在互相讨论交流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苏州园林的认识,丰富知识的积累。
此外,在教学中还设计了情感教育的环节,借助课题拓展,让学生在交流学习感受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教学。
《苏州园林》说课稿(15篇)
《苏州园林》说课稿(15篇)《苏州园林》说课稿1一、说教材《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是一篇说明文。
作者叶圣陶先生没有按照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介绍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使读者随着作者那赞赏和眷恋的笔触领略了人工营造的优美园林所体现的自然美和人工美。
根据教材编辑意图,初中第四册的阅读教学,主要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而作为本单元的重点课文的《苏州园林》,编者把它编排在单元之首,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为说明文这种体裁学生在初一时就已接触过。
(如初中第二册第三单元)所以,对于__的学习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又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它对本册的第二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因此,从教材的编排位置来看,它体现了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教学规律,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为初二的学生,已完成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衔接与过渡,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正逐渐形成,说明文已学过一个单元,有了一定的说明文语感,同时也初步掌握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如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但仍需继续加强巩固提高。
据此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要求,把__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A、掌握生字词。
B、整体感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C、理清思路,把握__的总分结构特点和说明顺序。
D、掌握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E、在诵读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2、能力目标:A、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B、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赏析品味__、段落、语句的能力。
3、德育目标:A、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主要特色,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秀美园林、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B、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3、教学重难点:《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苏州园林的美。
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初步了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根据自读感受,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
每组选取一段描写,进行深入剖析。
4.课堂讨论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讨论。
5.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尝试描写一个熟悉的景点。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6.课堂小结四、课文内容解析1.课文概述《苏州园林》是一篇描绘苏州园林美景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2.课文分析第一段: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
第二段: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第三段:描绘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第四段:展现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3.课文重点句解析“苏州园林甲天下,天下园林甲苏州”:强调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的地位。
“山水萦绕,曲径通幽”:描绘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展现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描绘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五、教学反思2.学生在写作实践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还需加强课堂纪律意识。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2.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描写。
3.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
文章围绕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6段:“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见得深了。” 第7段:“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 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 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找中心语句
概说中心句
根据每一段的中心句,用“被说明事物+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的格式概括每一段内容。
示例:第3段,可以概括为“亭台轩榭(被说明的事物)布局 讲究自然之趣(事物的特点)。”
第6段: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第7段: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门和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是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1段:“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影响。”
第2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第3段:“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叶圣陶
名家评价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零碎的,写作 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 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苏州园林的说课稿12篇
苏州园林的说课稿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州园林的说课稿12篇苏州园林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说明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评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评课稿一、引言《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苏州园林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引发学生对传统园林文化的兴趣。
本文评课稿旨在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背景和目标1. 教学背景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髓–苏州园林。
通过学习《苏州园林》,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体验其中蕴含的人文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历史价值;熟悉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和设计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1. 教学内容•掌握《苏州园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分析《苏州园林》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思想;•进行相关文化鉴赏和讨论。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苏州园林文化与当下社会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 教学方法•导入法:引入苏州园林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园林文化展示和讨论;•交互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观点。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展示(10分钟)•利用图片和文字简要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历史价值;•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和了解程度;•引发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5分钟)•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苏州园林》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小组合作,讨论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
第三步:文化鉴赏与讨论(25分钟)•学生展示他们对苏州园林的文化鉴赏成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苏州园林文化与当下社会的联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展示。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通用5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⑵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⑶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做读书卡片和分组研讨方式,层层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点运用适当说明程序、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
2、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用计算机设计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苏州园林,欣赏苏州的美景,品味园林的佳趣吧!(请欣赏大屏幕)景点很美吧,让同学们带着美景的余味,读一读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看看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感受那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二、感知课文,把握要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根据屏幕提示做一张读书卡。
从我们制作的图书卡中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顺序是由总到分。
在分写部分中,前四段是详细说明,又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⑶~⑹自然段分别照应第二自然段那几句?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三、研读课文,突破重点在⑶~⑷段中作者进行重点说明,现在就四人一组进行研读,选择你们小组喜欢的段落,合作学习,就黑板上提示进行探讨,对优秀合作小组是有奖励的哟。
研读段落:本段中心句:。
说明事物特征。
运用、说明手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
附:喜欢自己独立完成的同学可自己填写。
优秀者或小组奖励旅游苏州园林景点。
答案:⑶研读段落③本段中心句:无(亭台轩榭布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优质课件【最新】
学 习 目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梳理文章结构, 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重点)
标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难点)
4.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 文化的感情。
作者简介
叶 圣 陶 ( 1894—1988 ) , 原 名 叶 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 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 《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 等。有《叶圣陶文集》行世。
相同点 都有“与众不同”的意思。
不同点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 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风格。
1.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别具匠心)的工艺美术品。 辨析 2.他的画风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课文精讲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说明的?
考点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 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 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 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 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找出几处进行分析。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列数字:说明苏州园林数量众多。
门窗的图案美 (次)
建筑的色彩美
整体
局部
全文是按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主到次 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 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像一 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 进行说明,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 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进行说明。
苏州园林人教版优秀教学设计(5篇)
苏州园林人教版优秀教学设计(5篇)苏州园林人教版优秀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需要提供不同类型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州园林人教版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苏州园林人教版优秀教学设计篇1《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这篇课文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美的奥妙。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总的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文章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只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领会到园林独特的美是经过精心布置而又不损自然的美,同时,还能让读者从中获得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是一篇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教学理念】1、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说明文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并学会在写作中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
2、摒弃保守的“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预习了解──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
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大力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发明性。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1、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写字。
2、教师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有关介绍的文字和图片,设计成课件,以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苏州园林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 课《苏州园林》(共34张PPT)
四、揣摩语言的准确。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 (句中红色的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去掉。“似乎”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 是古代建筑,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所以只 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
2.(1)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句中
②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说,“苏州园林与 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将苏州园林 与北京的园林进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淡雅的 特点。
2.举例子 例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
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
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2.方法多样,特征突出。
文章通过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等 说明方法来表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比如,第3段中, 作者将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与“苏州园林”进 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并将园林比作美术画,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的原因。第7段中,作者列举了在阶砌旁、墙上、 开窗处栽种花草的例子,突出表现了苏州园林的 “图画美”。“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 绿树相间”“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 灰色和白色对衬”都是摹状貌,使说明更具形象性。
画,不是美术画……” 3.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我国
其他建筑和苏州园林)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人教版八年级苏州园林课件PPT课件
课文赏析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阅读第三段,思考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绝不讲究对称” 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课文赏析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阅读第五段,思考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着眼在画意。” 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识
字
识第
二
词节
识字识词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轩榭( xuān xiè )
丘壑( hè )
重峦叠嶂( luán zhàng ) 嶙峋( lín xún )
识字识词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镂空( lòu )
池沼( zhǎo ) 相间( jiàn )
蔷薇( qiáng wēi ) 着眼( zhuó )
识字识词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标本: 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别具匠心: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嶙峋: 重叠高耸的样子。 重峦叠嶂: 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制, 重峦(luán)叠嶂(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峦。 【俯(fǔ)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 呼应的优美姿态。 【珠光宝气】:闪耀着珍宝的光色。多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这里指各 种鲜花色彩的华美。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鉴(jiàn)赏】:鉴别,欣赏。 【轩(xuān)榭(xiè)】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嶙(lín)峋(xún)】:枯瘦的样子。 【镂(lòu)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琢磨】:雕刻打磨(玉石),加工精美(指文章等)。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9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9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1.课文大意:本课是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19课,讲的是苏州园林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誉为"园中之园"。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课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艺术和文化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2.重点词汇与短语总结:(1)园林(yuánlín):园林是指具有独特设计的,通过人工营造的美化环境的一种建筑艺术。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
(2)私家(sījiā):私家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与个人或家庭相关的。
(3)雕刻(diāokè):雕刻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制作方式,通过刻划、雕琢等手法来表现出美感和艺术品位。
(4)假山(jiǎshān):假山是一种人工制品,通过积土、石头等材料模拟山岳地貌的一种园林景观。
(5)皇家(huángjiā):皇家是指与皇帝或皇室相关的,代表最高品质和地位。
(6)观赏(guānshǎng):观赏是指欣赏和鉴赏美景或艺术作品的行为。
(7)尽可能(jǐnkěnéng):尽可能是指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去做某件事情。
(8)照应(zhàoying):照应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照顾和配合。
(9)建筑(jiànzhù):建筑是指人类为了居住、工作和其他活动而进行建造的设施和结构。
(10)形状(xíngzhuàng):形状是指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外形。
3.重要知识点总结:(1)苏州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以精致、雅致、和谐而著称,它的设计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遵循“小微见大”、“虚实结合”和“变幻有致”的原则。
苏州园林取材丰富,石刻雕饰精美,水景较多,假山层次分明,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2)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苏州园林的兴盛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经过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代达到巅峰。
课文《苏州园林》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苏州园林》的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年级: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苏州园林的魅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苏州园林的价值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生词和短语的运用。
(3)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1)课文长,信息量大,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2)苏州园林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主查阅生词和短语,理解课文。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2)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苏州园林的价值和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邀请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感受。
2.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认知盲点,进一步讲解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论述方法。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份苏州园林的旅游攻略。
(2)分组展示:各组分享旅游攻略,进行评价。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总结苏州园林的价值和意义。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 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这不是“一 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 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 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
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 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 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 局。
作品主题
哲学观点
《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 的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 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 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 识、美善和道德。
写作背景
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 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 生活在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 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 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 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 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再读课文,结合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合作交流】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举例 说明的好处是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使比较抽象、 复杂的事理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 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对说明对象有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篇6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
本单元的重点就是对说明文的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教师应当组织、引导、点拨学生理解掌握本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本单元是说明文的集中学习,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说明文的学习技巧,但由于从本单元才开始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还不是很熟练掌握,所以对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方法的理解及对课文的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我国园林艺术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PPT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学习生字词,播放PPT,让学生在文中将其标注出来,并记忆。
3.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
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4.课文研读,播放教学PPT,PPT内容为: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感知课文的总分结构。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州园林》说课稿《苏州园林》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课前预习单一、预习检测: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轩榭()池沼()丘壑()嶙峋()镂空()重峦叠嶂()2、解释下列词语。
因地制宜:别具匠心: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出身贫寒,中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解放前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
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人大常委会常委,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等职。
1921年发起“文学研究会”,1928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要作品有《隔膜》、《稻草人》、《多收了三五斗》四、自主学习,问题研讨:1、本文的说明顺序进行是什么?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3、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每种说明方法举一例)课后总结:《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
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课内阅读练习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________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4.把文中划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hè),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5.在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6.根据文意解释加粗短语“生平多阅历”的意思。
7.画出和本篇文章前面段落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8.这段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D.分——总——分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10.这段文字中标出序号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的。
请用简明的话指出下列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是什么?(1)①句写:(2)②句写:(3)③④句写:(4)⑤⑥句写:(5)⑦⑧句写:11.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④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12.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是()A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B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C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者几棵芭蕉。
D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13.属于生动说明的句子是()A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C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和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D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课外语段阅读(一)、①维生素K是维生素家庭中的止血“功臣”,人体缺少它,出血时血就不能凝固。
②维生素K的两兄弟K1、K2的性格、脾气有同有异。
③相同的是它们都是中性黄色的化合物,不溶于水,只溶于油脂等有机溶剂,性质十分稳定,不怕酸,也不怕热,即使在强酸下或在150℃的高温中也能泰然自若。
但是,维生素K却非常害怕碱和紫外线,一旦和它们相遇,就会被撕得支离破碎。
因而,含有丰富维生素K的食物如青菜、猪肝在烹调中切不可放碱,否则,会把维生素K破坏殆尽。
④不同的是,在常温下维生素K1是液体,维生素K2却是固体。
维生素K1通常存在于植物体内,在各种绿色植物中含量尤为丰富;维生素K2通常存在于动物体内,尤其是动物的肝脏内。
⑤它们化学结构中都有一个名叫α-甲基酸的结构,因此都有止血的本领。
但由于其结构有不同之处,因而止血的效力也不同。
维生素K1的止血本领要比维生素K2大百分之六十。
⑥维生素K止血的奥妙在哪里呢?⑦原来人体血液中含有凝血酶元,它能起止血的作用。
可是光有凝血酶元是不能使血液凝固的,一旦人体某处组织出血,血小板遭到破坏,就会释放出凝血活素和钙离子,这二者与凝血酶元结合在一起,变成了凝血酶。
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元就很快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
这样,出血也就被止住了。
而维生素K不仅是凝血酶元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还能促进肝脏制造凝血酶元。
所以缺乏维生素K就会缺少凝血酶元,凝血酶的组成便遭到破坏,血液就不能凝固。
维生素K止血的奥妙也就在这里。
(节选自王一川《生命科学的奇葩》,有删改)7.(4分)请写出维生素K的四个特点。
答:(1)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3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凝血酶元止血的原理。
答:9.(2分)本文用了不少生动的词语,如“家族”、“功臣”等。
请在文段中再找出4个这样的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分)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试从本文第③、④自然段中举一个例句加以说明。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11.(2分)根据本文内容,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
A.肝脏是人体中制造凝血酶元的主要器官,所以肝功能不全者伤口往往出血不止。
B.青菜最好生吃,这样可以保持青菜中富含的维生素K。
C.科学家在实验中用麻子油治好了小鸡的出血病。
由此可推断麻子油中可能含有维生素K。
D.准备动大手术的病人要适量补充维生素K,以防手术中出血不止。
(二)、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于海琴一家著名的研发定位图的公司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想弄清楚有多少人能够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
来自13个国家的1.25万人参与了答题。
结果表明,四分之一的人不借助专门的仪器就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许多人承认,需要利用一些外在的标志来判断方向;只有7%的人表示,总能找到所需的道路。
与此同时,大多数填表人认为,方位辨别能力是一种天生的、少有的能力。
事实确实如此吗?科学家们早就开始研究人是否具有辨识方向的天赋。
古希腊时已有人思考,既然信鸽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人行不行呢?曾发生过许多猫、狗在离开主人几万米后又顺利找到主人的事;每年候鸟迁徙,飞行路线经年不变;通过给鸟系戴标环的办法,也发现一些飞禽能一次又一次地顺利返回祖先栖息地。
这就让人得出结论,动物有某种类似罗盘或导航仪的“仪器”,能够帮助它们准确地确定方位。
这种“仪器”被称作“生物罗盘”。
多年来一直折磨着科学家们的问题是这种“生物罗盘”的工作原理。
1975年,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理查德·贝克莫尔发现一组能够准确地朝北极方向移动的微生物。
动物体内所寄居的这些微生物含有微量的磁铁成分,随后在鸽子等许多动物体内都找到了这种成分。
科学家在人脑的灰色物质中也找到了这种磁铁成分。
科学家认定,这种磁铁就是“生物罗盘”的奥妙所在。
但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所有研究停留于纸面上。
其后的实验,从技术上复制这一罗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而且,“动物和人之所以能够确定方位,是因为磁极的存在”,这种说法本身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强烈的反对。
果真如此的话,鸟类飞到了磁场异常区,绝对会晕头转向而且人类靠自身的生物机能就很难确定方位。
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博士根纳季·什韦佐夫也是对磁场理论“不满”的人之一。
他的研究从一种假设开始,即只有在某个空间内频繁移动的生物才需要这一空间的定向能力。
他说:“如果一个生物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无需移动,则事实上也就不需要知道方向。
只有必须从A点到B点时,才需要‘罗盘’。
也就是说,只有在移动时定向系统才需要启动。
”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测算后,什韦佐夫发现,当动物移动的时候,它的周围就会出现某种力场。
这种力场是在循环移动与近地空间,即地球重力和昼夜更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这种力会“晃动”动物的身体,仿佛一只无形的手。
现在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搞清动物是如何组织“定位机能”的。
为此需要找到动物体内记录和解读物理场信息的专门器官。
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这就是动物的前庭,即那个所谓的“生物罗盘”。
无论从角度、精度,还是稳定性来说,它都远远高于“磁罗盘”。
任何磁场或其他障碍物都不会对它造成任何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信息是从前庭器官通过神经——独特的“导线”进入动物大脑的。
什韦佐夫认为,真正的“地图”就储存在动物的“灰色物质”里。
这种“地图”实质上就像全球定位仪所使用的定位图。
区别仅仅在于,动物没有“误差”或“不准”这种概念,它们的一切都分毫不差。
最主要的是,无论暴风雨,还是高压电线,抑或磁场异常,都不会影响它们的“导航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