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通》略论刘知几之史学思想

合集下载

从刘知几论述史书体例看其循名责实的史学精神

从刘知几论述史书体例看其循名责实的史学精神

从刘知几论述史书体例看其循名责实的史学精神从刘知几论述史书体例看其循名责实的史学精神【摘要】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在其著作《史通》之中,总结了唐以前历代的史学著作,并对史书体例特别进行了评述。

后人对此褒贬不一,大多认为刘氏之史识不及司马迁。

然而,从这些体例的论述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循名责实的史学精神,确是后人在研读这部著作时所应当引起重视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史书著述方面而言,却也可以视作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刘知几;《史通》;史书体例;循名责实刘知几在论述史书体例时所体现的循名责实的思想,是《史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循名责实,即在《史通·本纪》一文中所提及的“求名责实”之意,主要是指依据或遵循一种体例名称的界定,来确定其中所要或应当予以记载的历史事实,同时要求史家在史书编撰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一规则。

刘知几自身就非常重视史书编撰的体例,在整部《史通》的起始处即讨论了史书编写体例方面的问题。

自司马迁创作《史记》以来,历经后代的史书流传,史书的体例大致上确立,主要有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等几种,这在《史通》中有详细的评述,现举《本纪》一篇略述其意。

刘知几认为本纪这一体例因其内容是“书君上以显国统”[i],而在帝制时代更具有一种纲领性的重要意义。

身处其时的刘氏也格外重视此一体例之“纯”。

对于本纪的阐释,刘氏先明确“纪”之由来以及其含义即“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

”然后在行文中渐次表明“盖纪之为体,尤《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并且说明“纪”的意义及写法是为“纪者,既以编年为主,唯叙天子一人。

有大事可书者,则见之于年月,其书事委曲,付之列传,此其义也。

”同时,刘知几也指出“纪”之成为一种体例,是创例于司马迁的《史记》:“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

”后世史家著史时因袭了这种体例,并且“此道常行,莫之能易也。

”虽然刘氏比较赞赏司马迁创立本纪这一体例,但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史记》中不符合自己所创立的规范的乱例,即“区域既定,而疆理不分”,这也是后世诸家对其诟病最多的一点。

刘知几与《史通》剖析

刘知几与《史通》剖析




胡宝国不同意钱穆的观点,他说:《史通》的出现 “极有意义”,“它标志着史学批评已经不再是一 种对史学著作随意的、零星的评价,而是变成了一 种自觉的、系统的学问。史学内部的一个新的领域 由此而形成。”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说:“他 (指刘知幾)虽没有作史的成绩,而史学之有人研 究从他始。这好像在阴霾的天气中打了一个大雷, 惊醒了多少迷梦,开了后来许多法门。”
[1]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11月第2版,第125页。 [2] 瞿林东著:《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 月第1版,第44页。 [3] 李宗侗著:《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0年8月第1 版,第79页。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胡宝国等人的意见,认为 汉唐时期史学发展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就 是史学评论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

1、断代纪传体的确立



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是传统史学奠定的重要标志之一。但 《史记》是一部通史,通史的体例并不符合古代家天下和一 朝一姓的格局。 班固的《汉书》,因袭纪传体,而改通史为断代史。这种断 代纪传体则符合家天下、一朝一姓、皇朝更迭的周期性特点, 所以被相继沿用垂二千年。后来的正史基本上就是一朝一史 (除南北朝时期以外,全是)。 对此,钱穆提出:“史书开始有纪传体,是司马迁的大功。 而换了朝代立刻来写一部历史,这是班固的贡献。以后正史 都是学的班固《汉书》,这就无怪乎要‘迁固’‘史汉’并 称了。”[1]
《史通》

《史通》分内外两篇:内篇39篇,论及史书 结构、历史编纂法、历史文学、历史见识等; 外篇13篇,论及史官建置、正史源流、杂评 史家、史著得失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史通》是对当时及其以前史学发展方方面 面的问题所做的总结性认识。

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必 要
《 通 》 思 想 体 系 , “ 录 直 书 ” “ 扬 名 教 ” 矛 盾 史 的 是 实 与 激 的
统 一 。实 录直 书 ” 为其 史 学 体 系 中的 一 项 基 本原 则 . 为众 “ 作 已 多 学 者所 认 定 。 知 几 从 史 学 角度 一 再 强 调 “ 录 ” 则 . 刘 实 原 同时 又 注 意 “ ” “ ” 关 系 。 他 看 到 “ 之 为 用 。 矣 大矣 ”并 文 与 史 的 文 远 . 指 出先 秦 散 文 “ 成 天 下 ” “ 化 、以察 兴 亡 ”是 “ , 文之 将 史 . 流 一 其 焉 ” 。 针对 秦 汉 以 降 , 体 大 变 , 文 繁华 失 实 ,非 复史 书 , “ 更 成 文集 ”I 刘 知 几 认 为 “ 之 为 史 而 载 文 也 , 能 拔 浮 华 . , 聊 今 苟
第 2 4卷 第 4期
Vo .4. . 12 No4
延 安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m'a fYa " c t n l& T c nc lI si t o n l n a Vo ai a o n o e h ia n t u e t
21 0 0年 8月
Au .2 0 g 01
佚 , 书 今 存 四十 九 篇 。 内篇 为 全 书主 体 , 重 讲史 书 的体 裁 全 着
体 例、 料采集 、 述要点和作史原则 , 史 表 以评 论 史 书 体 裁 为 主 :
官 之 责也 , 能 申 藻镜 , 流 品 , 小 人 君 子 臭 味得 朋 , 夫 别 使 上智 中
庸 等 差 有 叙 . 惩 恶 劝 善 , 肃 将 来 . 浊 扬 清 , 为 不 朽 者 则 用 激 郁 矣” 。目【 脚 于 史 书 , 知 几认 为 “ 名 ” “ 子 所 急 ” l 对 J 刘 正 乃 君 。孔

从《史通·言语》看刘知几史传文创作观和创作实践

从《史通·言语》看刘知几史传文创作观和创作实践

刘 知 几在 《 语 》 篇 即道 :言 之不 文 , 之 不 言 开 “ 行 远” ,首 先肯 定 了史传 文记述 史实 时要 讲究 修辞 。 这 与《 左传 ・ 襄公 二 十五 年》 记孔 子说 : 言之不 文 , 而 “ 行
知几 在 《 自叙 》 中说 : 夫其 书 虽 以史 为 主 , “ 而余 波 所 及 , 括 万 殊 , 括 千 有 。 自《 言 》 降 , 于 《 总 包 法 以 迄 文 心》 而往 , 以纳 诸 胸 中 , 因 曾不 想芥 者 矣 。” - 6 [2 其 ] o 《 文 》 中 也 说 “ 之 将 史 , 流 一 焉 ” “ 之 为 载 篇 文 其 、史
收 稿 日期 :0 2 0 — 6 2 1— 4 1
作 者简 介 : 高蕊 ( 8 -, , 1 7 )女 陕西 西 安人 , 夏 大学 人文 学 院 硕士 生 , 9 宁 主要 从 事魏 晋 南北 朝 文学 研究 。
提 出修辞 的重要 性 :饰 词专 对 . 之所 重 ” 浦 起 龙 “ 古 , 释 日 :起 以言贵 修饰 , “ 反振 篇意 。”l l1 以认 为 , J “可 刘 知几 文辞 修饰 观是基 于古 代言 语的 质朴简 洁 ,并针
文 章 编 号 :0 7 5 4 (0 2 0 — 0 3 0 10 — 3 8 2 1 )7 0 2 — 4
刘 知 几是 我 国杰 出的史 学 理 论 家 ,字 子 玄 , 彭 城 ( 江 苏徐 州 ) 。唐 高宗 永 隆 元年 进 士 . 历 任 今 人 后


讲求 “ 质 素美 ” 体 的语 言风 格 。 反对 骈 文入史

就 是 文史 兼 善 的史 传 文 学作 品 , 以《 通 》 可视 所 史 亦

试析刘知幾的正统思想--以《史通》的史学批评为考察中心

试析刘知幾的正统思想--以《史通》的史学批评为考察中心

试析刘知幾的正统思想以《史通》的史学批评为考察中心吴海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汉唐之际是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的重要阶段,刘知幾总结汉唐时期的史学,正统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内容。

刘知幾对楚汉时期、汉晋之际与东晋南北朝的正统问题都有展开史学批评,这源于其以儒为本的治学立场,从而使其正统观的儒学因素十分突出。

刘知幾关于正统的史学批评不仅深受儒家名实观念和华夷之辨的渗透,同时还受其本人正统思想的影响。

刘知幾的正统思想植根于时代,承认武则天的正统地位,否定唐初的北朝系统。

刘知幾的正统思想有其特点。

关键词:刘知幾正统思想史学批评1902年梁启超倡导史界革命,曾将正统论作为中国旧史学最荒谬的观念予以激烈抨击,但朱维铮敏锐地指出梁启超又极力称道刘知幾、郑樵、章学诚等人的史学,视为中国史学进化的表征,忘记了刘知幾等人是“正统论的坚决捍卫者”。

①饶宗颐先生在其《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小引》中,也提及刘知幾《史通》亡佚的《体统》篇,作为“论统之作”。

②不过,①朱维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序》,载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第3页。

②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页。

关于刘知幾所说的"体统”,在《史通》中出现七次,含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指体裁体例,如卷一《六家》中说《九州春秋》“寻其体统,亦近代之国语也”;卷三《书志》中说书、志、记、录、说等(接下页)试析刘知幾的正统思想53目前所见关于中国古代正统论的梳理,极少涉及刘知幾,大约主要因为其没有留下关于正统问题的专文。

《史通》是对中唐以前史学发展的系统总结,汉唐之际是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的重要阶段,特别六朝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南北对峙,几十个政权频繁地兴衰更替,促使各政权对正统地位的追求尤为迫切,“自有晋南徙,魏乘机运,周隋禅代,历世相仍,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宗祐,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

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一、刘知幾史学思想中的进步性(一)历史观方面的进步性1、敢于对过去的圣贤经传提出怀疑批判,具有一定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

主要表现在《史通》的《疑古》和《惑经》中。

《疑古》指出《尚书》有十条疑事。

如认为《尚书》的尧舜禅让说不符合实际及他为商纣王翻案等等。

在《惑经》中,刘知幾敢于对孔子的《春秋》提出十二条“所未谕”的问题,指出对孔子存在着五种“虚美”现象。

这些都表现出了他敢于批判的史学思想。

2、反对天命论。

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中说:“说着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

余以为不然。

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亨之佐,曷亦乎,”对此,刘知幾批判道:“夫论成败者,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

”刘知幾的“当以人事为主”论兴灭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二)历史编纂理论方面的进步性1、关于历史编纂的目的和作用,刘知幾说“盖史之为用,记功司过彰善惩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史之为务,申以为戒,树之风声”。

总的来说,是要“劝善惩恶”,“激扬名教”。

刘知幾在这方面的理论比理论的创始者孔子要完善彻底。

2、关于编纂内容,刘知幾主张在以往史书“五志”的基础上“广以三科”,增加“三志”。

“五志”即荀悦提出的达道义、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

这里只有“劝善”而无“惩恶”的内容,为此,刘知幾主张“广以三科”,即“一曰叙沿革,二曰明罪恶,三曰旌怪异”。

所谓“三志”,“一曰都邑志,二曰氏族志,三曰方物志”,这可以是说写地方志的建议。

3、关于编纂体例方面,刘知幾有“六家”、“二体”之说。

主张断代的编年与纪传二体并不相悖。

即所谓“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

后来作者,不出二途”。

在断代的编年体史书方面,刘知幾则推崇《左传》,认为“其言简而要。

其事详而博”。

根据上述观点,宋人郑樵说刘知幾“尊班而抑马”。

而两汉、魏晋以来,史家盛誉左丘明而深抑司马迁几乎成为风尚,刘知幾“尊班抑马”论只是理论性的总结。

从《史通·杂述》看刘知几的史学分类意识及史料观

从《史通·杂述》看刘知几的史学分类意识及史料观

从《史通·杂述》看刘知几的史学分类意识及史料观
从《史通·杂述》看刘知几的史学分类意识及史料观
于涌;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中旬》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刘知几的《史通·杂述》篇将正史之外的著作,分为十类。

体现了与《隋书·经籍志·史部》明显不同的分类意识,其标准是史料价值的高低。

刘知几对《史通·杂述》篇中所提出的十种类型史料的批判,反映了刘知几博采为主、择善从之的史料应用观。

【总页数】2页(P.159-160)
【关键词】刘知几;《史通·杂述》;分类意识;史料观
【作者】于涌;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G271
【相关文献】
1.从《史通·杂述》看刘知几的史学分类意识及史料观 [J], 于涌
2.从近代西方史学著作的史料运用看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读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有感 [J], 朱志尧
3.从《史通·本纪篇》看刘知几的史学观 [J], 赵峰
4.从藏文史料对唐太宗的记载看藏族史学观 [J], 韩腾; 石硕
5.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兼论相关史料的编辑出版 [J], 桑兵。

以道自任—--论刘知几《史通》的史学与编辑学思想

以道自任—--论刘知几《史通》的史学与编辑学思想

硕士学位论文M.D.Thesis以道自任——论刘知几《史通》的史学及编辑学思想Treating mission as responsibility——discuss the historical and compilation thoughts in “Shi Tong ”byLiu Zhiji王安萍Wang Anping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目 录目 录 (I)独创性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 要 (I)Abstract (III)第一章 序论 (1)一、学界研究情况 (1)二、研究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第二章 《史通》产生的背景 (3)一、刘知几其人 (3)二、《史通》产生的政治社会背景 (4)(一)社会背景——大唐盛世 (4)(二)政治背景——统治者注重修史以古鉴今 (5)(三)特殊的时代背景 (6)第三章 《史通》的史学思想 (8)一、史通的基本情况 (8)二、刘知几的学术思想 (9)(一)刘知几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观 (9)(二)刘知几的史学批评思想 (12)(三)刘知几的史料学思想 (14)(四)刘知几哲学、史学思想与编辑学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15)第四章 刘知几的编辑学思想 (17)一、中国古代编辑活动 (17)(一)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定义 (17)(二)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起源 (18)二、刘知几的编辑学思想——以道自任 (19)(一)编辑主体性思想的萌生与继承 (19)(二)秉笔直书、兼善忘私的编辑原则 (22)(三)刘知几的编辑素质学论纲——“三才论” (25)(四)刘知几的编辑识别观——“辩其利害,明其善恶” (28)(五)刘知几的编辑加工观——“质朴无华,文约而事丰” (30)(六)刘知几的编辑审读观——“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 (32)(七)刘知几的编辑体例观——“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 (34)三、《史通》在编辑学上取得的成就 (37)结 论 (38)参考文献 (IV)致 谢 (VIII)摘 要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在其传世名作《史通》中,首次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了唐代以前的史学发展脉络,并阐述了他的史学理论思想。

略论刘知几的史学理论的影响

略论刘知几的史学理论的影响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姓名崔赛云学号2012221060043 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先秦史院、系(所)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任课教师陈廷湘考试课程史学理论考试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制略论刘知几的史学理论的影响摘要:《史通》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对之后中国史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讨论了刘知几史学理论中的五个方面:刘知几的“引经入史”;刘知几的“直书论”和章学诚的“史德说”;刘知几的史之分类及对郑、章二氏的影响;刘知几“文人不宜修史”说;刘知几“人物品汇”观和郑樵的类例理论。

关键词:史通史学理论影响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批评也随之开展起来,出现一种以论述史籍得失、评论史学体例、研究撰史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史论形式。

这种新的史论发端于秦汉而完成于唐代。

到了唐代,刘知几继承前人的批判精神,将这种史学形式发展成"总括万殊,包吞千有"的史论著作,写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史通》。

它兼有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方面内容,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著。

《史通》对我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对后世史学理论影响颇深。

大凡举我国古代史学理论大家,共有三人,即刘知几、郑樵、章学诚。

梁启超称:“千年以来研究史家义法能心知其意者,唐刘子玄、宋郑渔仲与清章实斋三人而已”①。

又称“自有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然后中国始有史学”②。

三人之中.刘知几首开史学理论研究之先河,郑、章二氏继而续之,故自《史通》问世以来,在史学理论研究上受其影响最深者,莫过于郑、章二氏。

其次当数明人胡应麟。

正如傅振伦先生所指出的:郑、章二氏“皆熟读刘氏之书,故其学说多出于《史通》也”,又称:“胡应麟之撰《史书占毕》也,全法《史通)”,“其内篇论史之语,几尽取刘说”③。

一、刘知几的“引经入史”自从汉武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后,儒家经典便被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史通读后感

史通读后感

《史通》读后感《史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

这本书对于历史编纂学有着卓越的贡献,可以说是史论的开山之作。

全书内容分为内、外两篇,共20卷,包含49篇论文。

刘知几不仅对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辨伪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阐述。

读完《史通》,我深感其学术价值之高,思想之深邃。

刘知几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历史编纂学的独到见解,如“辨其指归,殚其体统”,强调了历史编纂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的规律,为现实提供借鉴。

同时,他也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辨伪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后人对历史文献的利用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史之为务,必借于书。

书有二体,一曰纪事,二曰记言”。

这句话强调了史书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史书应该包括纪事和记言两个方面。

纪事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而记言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语言和言论的记录。

只有全面地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才能更好地还原历史真相。

“夫史之兴也,其当国之强盛乎?观其书知其国强;其当国之衰乱乎?观其书知其国弱”。

这句话强调了史书对于国家强弱的反映。

一个国家的强弱可以从其史书中看出。

如果一个国家的史书充满了强盛的记录,那么这个国家必然强大;相反,如果史书充满了衰乱的记录,那么这个国家必然衰弱。

因此,史书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命运具有重要的影响。

“述者无求其异,而学者务会其同”。

这句话强调了史书编纂者的责任。

史书编纂者不应该刻意追求与众不同,而应该注重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学者也应该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寻求其共同点和内在逻辑。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还原历史真相,为现实提供借鉴。

“国之得失,何以为证?有以人言验之者,有以事验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史书中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判应该客观、公正。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命运,不能仅仅从某个人的言论或者某个事件来评判。

需要全面地考察各种因素和证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刘知几《史通》反神学思想述论

刘知几《史通》反神学思想述论

034《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系统地探讨了唐以前史学的很多问题。

在《史通》众多的史学理论中,反神学思想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思想有其进步之处,亦有其局限性。

该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高宗、武后二朝的伪瑞频呈;刘氏对秉笔直书这一原则的坚守;刘氏性格刚烈倨傲,才华横溢却志不得遂。

[关 键 词] 刘知几;《史通》;反神学思想刘知几《史通》反神学思想述论倪泽楷一、刘知几与《史通》梁启超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为发达。

”①史官之设,可谓尚矣;史书之备,可谓足矣。

二十五史,记载着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继往开来的艰辛历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

中国史学的高度发达,主要体现在史书撰述的绵延不绝、可贵的直笔原则等方面;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史学在理论层面的建树寥寥无几。

直至唐朝,我国首部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的《史通》才横空出世。

令人唏嘘的是,下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研究专著的出现,就要到清朝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了。

正因如此,《史通》更是具备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刘氏于中国史学理论建设有不可磨灭之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谓之子玄,岂不甚切欤?“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②笔者当时不知其字曰子玄且以字行,故初读两《唐书》,寻《刘知几传》而不得。

后偶于目录见一人曰刘子玄,其有一子曰刘秩,又有一子曰刘餗。

幸而笔者对此二人稍有印象,秩作《政典》,杜佑因之而继作,撰成《通典》;餗有文才,撰有《隋唐嘉话》。

秩、餗正是刘知几的儿子,那么刘子玄应为刘知几。

刘知几的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史通》和两《唐书》本传中,主要有史家三才、六家二体、五志三科、求实录、扬名教等。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刘知几还有一种重要的史学思想,即反神学思想。

准确而言,是成熟但尚不彻底的反神学思想。

二、刘氏的反神学思想(一)进步之处刘知几反神学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于《史通》的《书志》《采撰》《〈汉书·五行志〉错误》《〈汉书·五行志〉杂驳》等诸篇中。

略述刘知几《史通》的文史观——兼析其形成原因

略述刘知几《史通》的文史观——兼析其形成原因
第l 3卷 第 l 0期 2 0 1 3年 1 O月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J I XI UNI V ERS I T Y
Vo I . 1 3 N o . 1 O
0c t . 2 01 3
文章编号 : 1 6 7 2— 6 7 5 8 ( 2 0 1 3 ) 1 0—0 1 3 9—3
略述 刘 知 几《 史通》 的文 史观
— —
兼析其形成原 因 . 淮北 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 院, 安徽 淮北 摘
2 3 5 0 0 0 ; 2 . 安徽大学 ,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9 )
要: 刘知几《 史通》, 为中国古代 史学理论的代 表性 著作。其 中重要 原 因在 于 当时他提 出许 多具有代 表

1 3 9・
第l 0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2 0 1 3生
《 晋书》 作者 皆当代词人, 远弃史、 班, 近宗徐、 庾。夫以饰 拜授, 必推文士。遂使握管怀铅, 多无铨综之识 ; 连章累牍 , 当时莫之敢侮。 ” ¨ 2 在文 彼轻薄之句 , 而编为史籍之文, 无异加粉黛于壮夫, 服绮纨 罕逢委婉之言。而举俗共以为能,
“ 盖史之为用也, 记功司过, 彰善瘅恶, 得失一朝, 荣辱 刘知几对于华丽的词藻的反感, 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千载。 ” l 2 这一句当为《 史通》 著作的核心理念。著史依赖 下文有论述, 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刘知几认为历史叙事简 文字书写, 文学与历史以此发生关系。刘知几主张:
于高士矣。 ” _ 2 这句话直接区别史家与文学家之间的差别 学骄俪文风的弥漫下, 史学受到的影响, 不仅仅是史学的著
性、 专业性 的观 点和认识 , 总结 中国古代史书编撰的理论和 方法, 其 中不仅有“ 实录” “简洁” 等史 学编撰理 论的探

刘知几的史学变革思想及其局限性

刘知几的史学变革思想及其局限性

了这种需要。在《 史通》 他在总结前人 已 中,
经取得的成绩 的基 础上 , 把更 多的注意力集 中在对传统史学 的反思 和对 当代史学的批评 上, 以期从 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 以指导今后史
学的变革和发展。在《 史通・ 自叙篇》 他明 中,
确说明 自己撰写《 史通》 的主 旨是“ 伤 当时 盖 载笔之士 , 义不纯 , 其 思欲 辨其 指 归 , 弹其 体 统 。……夫其 为义 也 , 与夺 焉 , 有 有褒 贬焉 , 有鉴诫焉 , 有讽 刺焉。 又说 : 自兹厥后 , ” “ 史籍 逾多 , 苟非命世大才 , 孰能刊正其失?磋予小
修《 隋书》 本应矫枉, 表彰其气节, 然而《 隋书》
1 21
万方数据
学习古人的态度分为两种情况 : 一是形式上 的模拟 , 貌同而心异” ; 即“ 者 一是学习古人的 精神实质 , 貌异而心同” 即“ 者。他批评前者
的条件。正如刘知几所指出的:夫人既不知 “
’ 锐志于奇, 喜编次古文, 撰叙今事, 而巍然 自 谓《 五经》 再生,三史》 《 重出, 多见其无识者 矣” 。称赞后者为“ 明识之士”认为他们的做 , 法“ 非如图画之写真, 熔铸之象物, 以此而似 彼。其所以为似者 , 取其道术相会, 义理互 同, 若斯而已” 。他评论说:貌异而心同者, “ 模拟之上也 ; 貌同而心异者 , 模拟之下也。然 人皆好貌同而心异, 尚貌异而心同者 , 不 何 哉?盖鉴识不明, 嗜爱多僻, 悦夫似史而憎夫 真史, 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 , 有叶公好龙之
善之为善, 则亦不知恶之为恶, 故凡所引进, 皆非其才, 以势利见升, 或 或以干祈取摧” (辨职》 。致使一些史官“ ( ) 当官卒岁, 竟无刊 述”“ ,或辄不 自换, 轻弄笔端” 史馆竟成 了 , “ 养拙” “ 、藏愚” 之地。刘知几气愤地称之为 “ 素餐之窟宅, 尸禄之渊数”《 (辨职》。由于 ) 一些史官素质太差 , 一切秉承监修的旨意 , 因 此在撰史的过程中往往出现“ 每欲记一事, 载 一言, 皆阁笔相视, 含毫不断”《 (怜时》 的现 ) 象。一些史官甚至“ 争学苟且, 务相推避, 坐 变炎凉, 徒延岁月”《 (件时》。由于史馆中人 ) 众嘴杂, 因此经常出现泄密情况,倘有五始 “

试析刘知几的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

试析刘知几的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

试析刘知几的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摘要】:《史通》是刘知几的史学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史学理论成就。

书中对各种史书体裁、体例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反映了他的历史编纂学理论及思想。

文章总体分三部分:关于选材的理论;关于史书体裁体例的评论;关于编纂的理论几部分。

主要通过对《史通》编纂理论与方法的理解,试着探讨他的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及其史学思想。

【关键词】:刘知几;《史通》;编纂学;史学思想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唐代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是唐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史通》是他私下整理历年所写的札记而撰成的著作。

刘知几一生著述颇丰,但大都失传,只有《史通》流传至今。

刘知几从理论上对文献编纂进行颇为系统的论述、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编纂原则。

他对文献编纂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开创之功,其史学思想影响深远。

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进行分析。

一、关于选材的理论刘知几很注意在史书编纂过程中对于史料的精选。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

’是知史文有阙,其来尚矣。

自非博雅君子,何以补其遗逸者哉?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

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①他认为精选史料,不只在于能区别史料的精华和糟粕,还在于史家之肯割爱。

他在《断限》篇中引了陆士衡的话“虽有爱而必捐”,来说明这一意思。

关于“用晦”他指出,晦与显的区别在于:“显也者,繁词缛说,理尽于篇中。

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

”②在《史通·补注》中提到,史料在精而不在多。

要想“取信一时”,“传诸不朽”就应该像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所做过的那样,“征求异说,采摭群言”③。

将笔记、小说中的神怪故事或道听途说、街谈巷议之言,不加考证地视为信史史料,写入史书之中,刘知几是坚决反对的;对于谱牒一类的史料,他主张研究核实后也可使用。

刘知几这种审慎的科学态度,无疑是正确的,也表现了他对“子不语怪、力、乱、神”④以及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原则的维护。

唐刘知几之《史通》概要

唐刘知几之《史通》概要

唐刘知几之《史通》概要刘知幾的一生虽抑郁不得志,但《史通》却为他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史通》的基本宗旨是对过去的史学作出批判性的、建设性的全面总结。

刘知幾依照流派和体例,将众多史书概括为“六家”和“二体”。

所谓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

所谓二体,即纪传体和编年体。

由于当时二体中,纪传体占优势,其编纂技术也更为复杂,所以《史通》对纪传体的分析较多。

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五篇,专门探讨纪传体各个组成部分,《论赞》、《序例》、《序传》则兼论纪传体与编年体共有的部分。

刘知幾评析史书体例的通常方法是,先追溯该体例之渊源,然后述其流变,再归纳一个简洁的定义,接着便用此定义去检讨相关史书的违例之处。

例如,关于世家,《史通》中的《世家》篇首先指出:“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以此衡量,《史记》就有毛病,因为陈胜起义称王仅六个月就兵败身死,子孙未嗣,封地亦无,“无世可传,无家可宅”。

因而《史记》列陈胜于世家,是“名实无准”。

另外,世家之作应区别诸侯和大夫,“家国本别”,但《史记》竟将一些大夫记入世家,“使君臣相杂,升降失序”。

刘知幾还认为,世家应记“专制一国,绵绵瓜瓞,卜世长久”者,而汉代的诸侯王和古代诸侯有很大不同,“或传国唯止一身,或袭爵才经数世”,应入列传。

而《史记》将汉代诸侯与先秦诸侯并列世家,“虽得画一之宜,讵识随时之义?”刘知幾对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等,均用类似方法评论。

其优点是严整了史书体例,循名责实,促进了历史编纂技术的提高。

但缺点是有时过于拘泥体例,不免有一些迂腐之见。

如指责《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陈胜列入世家,既表现出比司马迁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又未通史书变例之义。

刘知幾对于史书编写方法的探讨是相当细致的。

如关于史书结构编排,《载言》篇谈到如何处置辞章、诰令、章表的问题。

《断限》篇谈到收载史事的起讫时间问题。

略论刘知几史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略论刘知几史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学批评的“ 求是” 当是探求史学发展的规律性 , 揭 示若干史学范畴的本质。刘知几虽然生活在一千
实事求是 的史学批评原则在对其他五家的评 价中也有鲜明体现 , 限于篇幅 , 不再一一陈述。不 可否认 , 刘知几对“ 六家 ” 史体性质的论定并不完 善, 因而遭到后世一些史家的批评 , 但终归刘知几
… …
论体系 , 但在中国史学批评发展史上却有着重要 的理论价值 , 值得作深层次发掘。
“ 求是 ” 的就是 把握 事 物 的 规律 、 质 。 至于 史 指 本
[ 收稿 日期] 00 1— 21— 1 15 [ 作者简介 ] 赵海 旺 , , 男 河北承德人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他在 当时 的历 史条 件下 最大 限度地 做到 了客 观评
判史家 、 史著 , 而不是主观臆断 。 实事 求是 的含 义就 是 : 实 际对 象 出发 , 求 从 探
事 物 的 内部联 系及 其 发展 的规 律 性 , 识 事 物 的 认 本 质 。从 学术 研究 的角 度 来说 , 实 事 ” 是 要求 “ 就 分 析 问题 时所 列 事物 和论据 当 以客观 真实性 为前 提, 如果 一切 所凭 均为 或多 为子 虚乌有 , 论证 也没 有从 社 会现 实 出发 , 然 刘 知几 有 多 么 强 的批 判 纵
史学 批评 家 , 如 梁启 超 所 论 : 批 评 史 书者 , 正 “ 质 言之 , 则所 评 即为历 史研究 法之 一部 分 , 而史学 所 赖 以建设 也 。 自有史 学 以来二 千年 间 , 三人 焉 ; 得
史学批评是贯穿于《 史通》 全书的核心思想 , 刘氏
在《 史通 ・自 叙》 中指 出: 其为义也 , 与夺焉 , “ 有 有褒贬焉 , 有鉴戒焉 , 有讽刺焉。 _ ‘ ”】‘ _ 与夺” “ 、 褒 贬” “ 、 鉴戒” “ 、 讽刺 ” 四个词 的基本含义都是批 评, 刘知几俨然把“ 史学批评” 作为其著述 的旨趣 所在。学者们对刘知几评价史 书、 史家等史学批 评对象时所使用 的具体标准进行 了充分的研究 。

《史通》与刘知几

《史通》与刘知几

《史通》与刘知几《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

作者刘知几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史学家。

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历史,完成了《史通》二十卷。

在这部书中,刘知几对过去的史学著作,从体例、史料、语言文字到人物评价、史事记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表现出不受传统观点束缚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刘知几对于史家和写史都提出了一些标准。

他主张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

对于“识”尤其强调。

对于写史,他提倡“直笔”,主张“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

要求做到“不掩恶,不虚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

《史通》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刘知几:私撰《史通》武后圣历二年(699),三十八岁的刘知几在做了十九年获嘉县主簿这个九品芝麻官后,调任京师定王府仓曹。

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如果说,此前近三十年读史研史生涯使他打下了做学问的坚实基础,近二十年的仕宦阅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识见的话,那末,以后的刘刘知几便是从事学术著述了。

在他奔往京师的大道上,心情是怎么样呢?尽管刘知几在仕途上兢兢业业,但他既没有当朝权贵的引荐,也缺乏取悦当权者的升官之术,仅凭着一颗效忠之心是决然无望的。

何况他又是那样的认真,切直无隐地给武则天提了那么多意见,"后嘉其直,不能用也",这就决定了他升不了官。

凭刘知几的见识,他对未来的仕途并不会抱过高的希望。

这次调职,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其一,此时的刘刘知几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学者。

青少年时代已以文学知名,主簿任上多次上表,也展示了他的才华。

其二,则天诏修《三教珠英》,以为刘知几是个人选。

据《旧唐书?徐坚传》载:"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府仓曹刘刘知几、右补阙张说同修《三教珠英》。

“时在圣历二年(699)。

编修《三教珠英》的动机何在?《新唐书?张昌宗传》所提供的是一种偶然性而且是相当低下的答案,说张易之兄弟及诸武杂侍后宫,”博争道为笑乐,或嘲诋公卿,淫蛊显行,无复羞畏","后知丑声甚,思有以掩覆之,乃诏昌宗即禁中论著,引李峤、张说、宋之问、富嘉谟、徐彦伯等二十有六人撰《三教珠英》。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

一、刘知几在《史通》中表达了怎样的史学思想?他提出才、学、识为史才三长的著名理论,而三者中,犹注意史实,他强调史学家要有史德、要正直不阿。

二、杜佑《通典》在撰述体例上的特点。

《通典》是我国留存的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计二百卷,唐杜佑撰。

1、《通典》以《食货》为首,而食货又以《田制》为先。

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历代土地关系的变革,放在历代典章制度的首要地位加以叙述,这是杜佑的首创。

2、《通典》对有史以来的赋役制度、官僚制度、封建礼乐、兵制、刑法、政治地理、对外关系等,都能每事以类相从、分门析目,原始叙终;对于历代制度的沿革废置,和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各种代表人物的议论得失,也无不备载。

三、仿照《通典》所编撰的典制体专书有哪些,列举3部。

宋代宋白的《续通典》、魏了翁的《国朝(宋)通典》、宋末元初的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宋郑樵《通志》中的“十二略”等。

四、《文献通考》在撰述体例上的特点。

1、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意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

2、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定,以致名流之燕谈,俾官之记录。

3、凡一话一言,可以定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

4、其载诸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为当者,研精勤思,悠然有得,则著己意,附其后焉。

五、比较《通典》与《通考》间的异同优劣。

1、异同:《通考》中的《田赋》等十九门,仿照《通典》成规,详加增补;但是《通考》分二十四门且作者又自创《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可《通典》只分八门。

2、二者优劣:《通考》不仅史料丰富,分类详细,体例多所创新,保存了大量史料;即在历史认识上,也颇有可取,而且从史料价值而言,则应该说《通考》超过了《通志》,而且超过了《通典》;《通典》记礼(特别是魏、晋、六朝议礼文字),多存古训,有益于治经;文章又简明扼要,首尾一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正歷史學刊民國92年第六期,頁143-151從《史通‧書志》略論劉知幾之史學思想黃俊文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博士班摘要劉知幾《史通》是中國史學理論與方法的專書,劉氏撰寫《史通》是闡明其史學思想,〈書志〉是討論紀傳史中書志問題。

本文即根據〈書志〉內容為基礎,略論劉氏的史學思想;從正文中可以歸納為一、客觀實證的精神;二、編著精省的態度;三、經世致用的觀念等三大內容。

從文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劉氏史學思想有繼承傳統的一面,也有開創新見的發展,對後世的史學發展有其重要地位與貢獻。

關鍵詞:劉知幾、《史通》、〈書志〉、客觀實證、編著精省、經世致用144 中正歷史學刊第六期一、前言:劉知幾(661~721A.D.)所著《史通》總結唐初以前史籍撰述及史學理論,被視為中國首部史學理論與方法的專書。

《史通》按照先秦、漢、晉撰寫子書的傳統習慣,分為內、外篇。

內篇原有三十九篇,其中〈體統〉、〈紕繆〉、〈弛張〉三篇早已亡佚。

內文與目錄共有四十九篇。

今日所見《史通》即據以此四十九篇輯成的。

第一部分〈內篇〉共有十卷,三十六篇,泛論歷來歷史著述評論史書的結構形成(例如六家、二體、載言、本紀等),第二部分〈外篇〉共有十卷,十三篇,表達歷史見識的論述,兼及歷史編纂與歷史文學等,根據學者的研究《史通》並非一時之作,而是長時間的撰寫,似乎還是沒有十分的充裕。

而《史通》的完成是劉氏對於古代史書批評,探尋正確史書理想的記錄;也是劉氏對當時史書編纂方法與史家態度給予激烈批判的著作。

1劉知幾寫《史通》,當然是要闡明史學,同時,他也像司馬遷寫《史記》一樣,「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所以他在〈自叙〉篇中說:「若《史通》之為書也,蓋傷當時載筆之士,其義不純。

思欲辨其指歸,殫其體統。

夫其書雖以史為主,而餘波所及,上窮王道,下掞人倫,總括萬殊,包吞千有。

……夫其為義也,有與奪焉,有褒貶焉,有鑒誡焉,有諷刺焉。

其為貫穿者深矣,其為網羅者密矣,其所商略者遠矣,其所發明者多矣。

蓋談經者惡聞服、杜之嗤,論史者憎言班、馬之失。

而此書多譏往哲,喜述前非。

獲罪於時,固其宜矣。

猶冀知音君子,時有觀焉。

」2這是一簡要的自我評價,《史通》雖然本史學著作,對於史書編撰原則、體裁綱要等有所論述,但內容卻貫通「王道。

人倫」,涵括各種社會現象。

書中所表達的意見,所討論的問題、所闡明的論點也很多。

在書中非議前代哲人、前人的錯誤,得罪於當代社會是固然的。

在本書中呈現強烈批判的精神。

1邱添生,〈劉知幾的史通與史學〉,《師大歷史學報》,9期(1982年6月),頁56-57。

2劉知幾原著,姚松、姚恒夫譯,《史通》(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卷十〈自敍〉,頁619-620。

從《史通‧書志》略論劉知幾之史學思想 145二、〈書志〉篇的內容概述:司馬遷首先在《史記》中創立禮、樂、律、歷、天官、封禪、河渠、平準八《書》,記載各代的典章制度。

其後《漢書》為避免和全書之名發生衝突,把這一類的名稱改作〈志〉,為以後各代史書所繼承,遂成為紀傳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類目也就被合稱為〈書志〉。

根據學者的研判,《史通‧書志》篇的成書可能在西元705~708年(唐中宗神龍元年~景龍元年)春之間,最遲在709~710年(景龍三年~四年)成書。

3本篇的內容就是討論紀傳史中的書志問題。

全篇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總序,在這裡劉知幾論述了書志的起源、作用、名稱的各種變化以及以前史書的書志中所存在的問題。

第二部分討論〈天文志〉問題,第三部分〈藝文志〉,第四部分是討論〈五行志〉,劉氏對此部分批判最多。

第五部分他提出應增加三種志,即〈都邑志〉、〈方物志〉、〈氏族志〉及其原因。

本文即以〈書志〉篇的內容為基礎,略論劉氏之史學思想。

三、客觀實證的精神劉氏客觀實證的史學思想是建立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他反對災異解釋的虛妄性與迷信,尤其是對班固、董仲舒、劉向等人對自然災異的解釋,犯了附會鑿解、類例不全的弊病,提出強烈的批判。

〈書志篇〉云:「又品藻群流,題目庶類,謂莒為大國,菽為草強草,鶖著青色,負蠜非中國之蟲,鸜鵒為夷狄之鳥。

如斯詭妄,不可殫論。

而班固就加纂次,曾靡銓擇,因以五行編而為志,不以惑3許冠三,《劉知幾的實錄史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年),頁217。

146 中正歷史學刊第六期乎?……且每有敘一災,推一怪,董(董仲舒)、京(京房)之說,前後相反;向(劉向)、歆(劉歆)之解,父子不同。

遂乃雙載其文,兩存厥理,言無準的,事益煩費,豈所謂撮其機要;收彼菁華者哉?」4劉氏批評像有關各種之流派,論定各種事物屬於荒誕不實的地方,班固竟然對這些內容進行編排,沒有考察選擇就編為〈五行志〉,不是太糊塗了嗎?而且,經常敘述同一災害、怪異,董仲舒、京房的說法,前後相反;劉向、劉歆的解釋父子不同。

沒有作個標準或評判就一起載入史籍,弄得更為複雜。

劉氏以為如果天象之兆,不能在人事上「取驗將來,言必有中,語無虛發。

」5,則應從〈志〉中去除才為適當。

根據他所堅持的客觀實證精神,在書志之中,主張〈天文〉、〈藝文〉、〈五行〉中有「妄入編次,虛張部帙」6部分應予刪除。

劉氏把論〈天文〉、〈五行〉志中混雜在志書的不適當,提昇到史籍記載神話傳奇的強烈質疑。

他在〈採撰〉篇云:「晉世雜書,諒非一族,若《語林》、《世語》、《幽明錄》、《搜神記》之徒,其所載或詼諧小辯或神鬼怪物。

其事非聖,揚雄所不觀,其言亂神,宣尼(孔子)所不語。

」7從這些論述,顯示出劉氏客觀實證的一貫精神。

對於災異迷信批判最為激烈,徹底者是在〈漢書五行志錯誤〉、〈五行志雜駁〉兩篇,劉氏對於災異、祥瑞、迷信之激烈批判,與當時武則天時代「造神運動」密切相關。

8劉氏修書時期,正值武后當權,她假借天命、符瑞以神化皇權,劉知幾久任史職,熟悉史實具有強烈批判,客觀實證精神,深知這些神學作用,經由文化批判而對政治的批判。

9就其內在因素而言,劉氏批判精神是長期蓄養而成,尤其《論衡》、《風俗通》、4《史通‧書志》。

5《史通‧書志》。

6《史通‧書志》。

7《史通‧採撰》。

8雷家驥,《武則天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頁268-286。

9白壽彝,〈劉知幾〉,收錄《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學生書局,1990年),頁695。

從《史通‧書志》略論劉知幾之史學思想 147 《文心雕龍》等書,對於其史學批判精神、方法有很大的啟示或影響。

10四、編著精省的態度劉氏編著精省的態度在〈天文志〉、〈藝文志〉、〈五行志〉等表現最為明顯。

他認為三志都只記載當代史實與人事有關即可,不用繁冗重複記載。

他主張刪除〈天文志〉是因為天文變化不大,不如人事每代變更,故天文志可刪,如必欲作志,則只當載當代之日月之蝕、星宿移動,而不必重複天體的概論。

劉知幾說:「夫雨曜百星,麗於玄象,非如九州萬國,廢置無恒。

……古之天也,今之天即古之天也,必刊於國史,施於何代不可也。

」11他主張刪除藝文志,是因為同一書目「前志已錄,而後志仍書,篇目如舊,頻繁互出。

」12主張刪除五行志,是因為多載「虛說」、「浮詞」等如欲為志,則只記載當代災異,不應追證前事,曲加附會。

「夫災祥之作,以表吉凶,此理昭昭,不易誣也……則知吉凶遞代,如贏縮循環,此乃關諸天道,不復繫乎人事……斯皆妖災著象,而福祿未鐘,思智不能知,誨明莫知測也。

然古之國史,聞異則書,未必皆書其休咎,詳其美惡也。

」13精省的態度與主張在史著〈敍事〉篇也有詳細的論述。

劉氏指出:「夫國史之美者,以敍事為工,而敍事之工者,以簡要為主。

簡之時義大矣哉!歷觀自古,作者權輿(開端發凡),《尚書》發蹤,所載務於寡事;《春秋》變體,其言貴於省文。

」14他認為敍事要除去煩字冗句,使史著論述明白清楚,即所謂「庶幾胼胝盡去,而塵垢都捐,華(花)逝而實存,滓去10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頁695。

11《史通‧書志》。

12《史通‧書志》。

13《史通‧書志》。

14《史通‧敍事》。

148 中正歷史學刊第六期而瀋(汁)在矣。

」15五、經世致用觀念客觀實證的精神是劉知幾的基本史學思想。

他同時還強調歷史敘述必須有益於現實人生的寫法。

劉氏主張凡事應據實而書,尤其時代政治、社會的黑暗面,都可以秉筆直書;而迷信神怪,荒誕不經之事,則不可入文,例如天文、五行、符瑞等,應當避免採用;16所選材者,宜符合「達道義、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勳、表賢能、敘沿革、明罪惡、旌怪異」等八目。

17劉氏認為史學也應當能夠產生經世致用,歷史訓誡的功能,如〈直書〉篇云:「況史之為務,申以勸戒,樹之風聲。

其有賊臣逆子,淫君亂主,苟直書其事,不掩其瑕,則穢遊 彰於一朝,惡名被以千載,言之若是, 可畏乎!」18另於〈曲筆〉篇又云:「蓋史之為用也,記功司過,彰善癉惡。

得失一朝,榮辱千載。

苟違斯法,豈曰能官?」19因此劉知幾主張史書應該增加〈都邑〉〈方物〉〈氏族〉三志。

〈書志〉:「京邑翼翼;四方是則……士階卑室,好約者所以安人;阿房、未央、窮奢者由其敗國,此則其惡可以誡世,其善可以勸後者也。

且宮闕制度,朝廷軌儀,前王所為,後世取則。

」「自漢氏拓境,無國不賓……爰及魏晉,迄於周隨,咸亦遐邇來王,任土作貢。

異物歸於計吏,奇石顯於職方,凡為國史者,宜各撰方物志,列於食貨之首。

」「帝王苗裔,公侯子15《史通‧敍事》。

16《史通‧書志》。

17《史通‧直書》。

18《史通‧直書》。

19《史通‧曲筆》。

從《史通‧書志》略論劉知幾之史學思想 149孫,餘慶所鍾,百世無絕,用之於官,可以品藻士庶,施之於國可以甄別華夷……凡為國史者,宜各撰氏族志,列於百宮之下。

」20在劉氏來看,三志之中又以〈氏族〉志最為重視,在〈采撰篇〉云:「夫郡國之記,謙牒之書,務欲矜其州里,誇其氏族。

讀之者安可不練其得失,明其真偽者乎?至如江東「五俊」(薛兼、紀瞻、閔鴻、顧榮、賀循等五人)始自《會稽典錄》、穎川「八龍」(東漢穎川荀淑八子),出於《荀子家傳》,而修晉、漢史者,皆徵彼虛譽,定為實錄。

苟不別加研覈,何以詳是非?」21又在〈雜述〉篇云:「高門華冑,奕世載德,才子承家,恩顯父子。

由是紀其先烈,貽厥後來,若揚雄《家諜》、殷敬《世傳》、《孫氏譜記》、《陸宗系歷》。

此之謂之家史者也。

……家史者,事惟三族,言止一門,正可行於室家,難以播於邦國。

且箕裘不墮,則其錄猶存;苟薪構己亡,則斯文亦喪者矣。

」22在劉氏史觀中,《都邑》不僅可以留下歷代建築史料,可且可以藉由宮室建築的奢儉來檢視政權的興替,以為歷史的殷鑑作用。

〈方物〉這是要把各地物產、內外貿易及貢賦等都記載在〈方物〉志。

從方志氏記載貢獻之多寡、物品之輕重,可以看出一個朝代政權的興衰、版圖之大小。

〈氏族〉可以「品藻土庶」、「甄別華夷」,反映社會地位升降黜陟、氏(士)族的興衰。

劉氏生於士族盛行的唐代,本身也出身士族,個人也編著《姓族系錄》、《劉氏家乘》、《劉氏譜考》等書,足以顯示他提倡〈氏族〉志的社會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