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doc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8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8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理解字里行间的深意。
(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过去苦难的生活下,“我”读书的困难。
(2)人不能忘本,要珍惜今天读书的好条件。
二、教学重点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导入:从自己的书籍导入,联系到课文的主体内容。
点到核心词语:第一把握课文的主要结构。
把握课文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请一学生快速的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人物:我、乔元贞、“弄不成”、我的父亲环境:20~30年代、动荡;贫困落后的乡村情节:分书——深厚的同学情谊补书——对孩子的理解送书——真挚的同学情谊主题: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通过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
1、这篇文章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人物:(父亲)父亲: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乐于负责,同时也乐与助人。
(可以和《羚羊木雕》一文中的父母相对照。
)父亲为什么要修书:(1)对孩子之间情谊的支持。
(2)与乔元贞父亲乔海的友情。
2、我:同学间真挚的情谊。
3、乔元贞是一个很聪明出息的孩子,为什么中途要辍学。
贫困。
4、有人说文章的结尾交代乔元贞的处境是一个败笔,你是怎样看的?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双关的定义及用法,“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段经历,抒发了对人间温情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生起点与人生发展的深刻思考。
文章写的趣味盎然的,内涵丰富,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引导他们关注并思考社会人生。
教学步骤:一、导入复习《华南虎》,引出作者牛汉。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补充:诗坛硬汉,“牛汉就是时代浪涛中的坚强者,是当代不平静诗坛的硬汉。
”2、字词酷似红薯掺和马鬃磨蹭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泪水盈眶脊背哄堂大笑三、整体探究,回答问题1、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人物关系。
2、概括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分析人物形象。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1、人物是“我”、父亲、乔元贞、二黄毛和“弄不成”。
2、人物形象:祖母:风趣诙谐;父亲:温厚善良;乔之贞:好学本份;老师:厚道糊涂;二黄毛:性耿木讷。
3、“我”的第一本国文课本。
四、关键句理解,探究主旨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明确:荒寒:生活艰苦沉重、物质精神贫困快乐和梦幻: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父子之情、同学朋友之情、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明确:这本国语课本是“我”求知的第一本书,也指这一本书中包含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这是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当时的苦难,不能忘记苦难中的快乐和温情。
3、“我的第一本书”中的“本”如何理解?修辞手法:双关概念:课时练P12示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情)我失骄杨君失柳。
儿童英语教案:《我的第一本书》
Introduction:Teaching children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for educators. Children are naturally curious and are quick learners, making it an ideal time to introduce them to a new language. To make teaching children English more effective, teachers need to us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techniques that appeal to children'slearning styles. One such technique is through the use of children's storybooks. These stories provide children with an enjoyable and immersive way to learn English, while also helping them to develop their reading and language skills. One such children's storybookthat is ideal for teaching English is "My First Book."Background:"My First Book" is a children's storybook designed to be used as an English teaching aid. The book features colorful illustrations and an engaging storyline that will capture the attention of young learners.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hapters, eachcontaining short stories that introduce new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concepts. The stories are fun and entertaining, making them an ideal way to keep children engaged while they learn English.Objective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using "My First Book"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their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in a fun and enjoyable way. The book is designed to help children learn the basics of English, including basic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concepts. The book helps to buil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learning and is ideal for children who are just starting to learn English.Teaching Strategies:To use "My First Book" effectively, teachers must adopt a rang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the learning style of young children. One effective strategy is to use the "listen and repeat" method. This method involves the teacher reading out a new word or phrase and then asking the children to repeat it. It helps to reinforce vocabulary and improve pronunciation.Another useful strategy is to engage children in conversation. Teachers can use the stories in "My First Book" to initiate conversations about different topics. The stories are designed to encourage children to ask questions and interact with the teacher and each other.Teachers can also use picture puzzles and other interactiveactivities to support learning. These activities help to build vocabulary, improve comprehension, and reinforce grammar concepts. Assessment:Assessing a child's progres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n be achallenging task. Teachers can use a range of assessment techniques, including observation, quizzes, and oral assessments, to evaluate a child's progress. Teachers should also encourage parents to support their child's learning at home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their child's progress.Conclusion:Using "My First Book"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helps to create a fun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young children. The book provides an immersive way to learn English and helps childrendevelop their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skills. Teachers must us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ensure maximum learning outcomes and assess a child's progress regularly. With the right support, "My First Book" can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teaching children English.。
牛汉《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记叙文的写作和写作顺序。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激活生活,感悟课文的父子深情,同学深情。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内心的复杂的,了解那苦难的生活。
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品评重点语句,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方法1.阅读法2.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还记得你看过的第一本书吗?(一般来说不记得了,如果有记得的,就和他一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2.但是我们现当代著名诗人——牛汉(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确深深的记得自己所读的第一本书。
(请同学翻开课本,一起齐读课文上的方框里文字)二.新授:1.为什么作者会对第一本书那么念念不忘呢?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有一个什么样的动人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自己大声的朗读课文三遍,思考课后的)2.给生字词正音。
幽(yōu)默凄(qī )惨(cǎn)奥(ào)秘(mì)翻(fān)来覆(fù)去磨磨蹭(cèng)蹭3.“我的第一本书”是哪一本?(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4.“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我的第一本书”被我拦腰截断,上半部分送给了同学乔元贞,只留下了下半部分,父亲了解详情后,用白纸帮我们补好内容又装订好送给我和乔元贞。
)5.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念念不忘这本书?(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再作总结:里面饱含着父子之情——父亲对我学习的关心,对我朋友的同情,帮我补写课本并装订好送我和我的同学,带我去崔家庄小学念……;也饱含着同学之爱——把自己的书分半本给乔元贞;还有作者难以忘怀的狗——人狗的默契和难得的童趣。
)6.你读了作者的故事觉得辛酸,想笑却笑不出来,很沉重吗?为什么?(生活太苦了,条件太差了,作者那时的生活太可怜了。
第四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引导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中,能够基本掌握内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勾画关键语句的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七年级学生可以根据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但缺乏对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的分析,对人物精神缺乏深刻的感悟。
三、单元内容分析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取《纪念白求恩》《回忆我的母亲》《梅岭三章》《诫子书》四篇课文,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美好人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中所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本单元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继续学习默读;二是在课本中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批注;三是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巧抓教学线索,高效利用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I 【 教 学 设 计 】 l
责任编辑 梅 香
巧抓教学线索 , 高效利用课文
《 我 的 第 一本 书》 教 学设 计
曼 塞
【 教学创意 】
《 我 的第一本书》是著名诗人牛汉 的一篇 回忆 童年 生 活的散文 。作 者结合 童年生活抒 发 了 自己的人生感
明确 : ( 1 ) 第3 节 中, 父亲很 少 回家 , 但一 回家就关
心“ 我” 的成 绩 . 让人很感动 。 ( 2 ) 第 3节 中 , 当得知 “ 我” 考 了第 二 名 时 , 父 亲“ 摸 摸我额 头上的 ‘ 马鬃 ” ’ 并“ 欣慰 地夸奖 ” , 让 人 感 受 到 父 亲对“ 我” 的 疼爱 。 ( 3 ) 第 4节 中 “ 父 亲 深深地 叹 着气 ” 看 出 父 亲 的 善
( 2 ) 分 角 色 展 示 朗 读 。要 求 : 其 他 同学 认 真 听 读 , 进
行点评 。
( 3 ) 同学点评 。 要求 : 联系语境点评父 亲的朗读 。 教
师适 时 引导 对 “ 愁苦 ” “ 深 深 叹气 ” 的 品析 。 如果学生点评不顺的话 , 教 师 可 示 范 用 生 气 的语 气 朗读 来 制造 矛 盾 , 引起学生争论 。
3 . 一起 品读第 3 、 4 、 5 、 8节 , 进行 第二 个 阅读活 动 。
( 投影 ) 阅读 课 文第 3 —8 节, 联 系相 关 语 句 , 体会 父 亲 哪 些 方 面 让人 感 动 。
这种 教学创意 , 既提高 了阅读教学 的效率 , 高 效地
利 用 了课 堂 , 又 教 给 了学 生 阅读 的 方 法 , 培 养 了 良好 的 阅读习惯 。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1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我的第一本书》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都是名人的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了解社会人生。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__似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耐人咀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篇__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可以通过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去感悟那个时代的生活境况。
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使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进而思考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2.能力目标: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2. 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学习方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评课稿精选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评课稿精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感知内容,体会独特的思想情感;2、阅读探究,品味重点语句。
3、增加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重难点:阅读探究,品味重点语句。
【课文感知】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课前二分钟】简介《死魂灵》。
(体会果戈理独特的幽默风格,感受讽刺文学的魅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的.题目)(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设疑:作者为什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识记重点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组织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探讨下面的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情感丰沛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三、揣摩与感悟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为“我”抄写、装订课本的段落(3~8自然段)。
问题探究:1、父亲看见我的课本,为什么会显得那样的愁苦?2、父亲听见“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四、拓展与延伸1、阅读训练:⑴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⑵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⑶文中的“居然”去掉好不好?为什么?⑷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与反思学员:侯广标学号:x00024771 福建省永泰县盘谷中学语文组【教材分析】本文的作者是一位诗人,时代的苦难使他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察和独特的感悟。
作者追忆《我的第一本书》时,却以幽默的笔调把苦难的生活渲染得充满温情,趣味横生。
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
在进行《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渗透,抓住文章中渗透出的“情”来安排教学。
让学生浸入故事里去,才能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体悟到作者童年时期的苦与乐,才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为目的,按整体感知内容──合作探究情感──体验感悟语言含义的步骤进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字词,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散文的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激活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以及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
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处在甜蜜生活里的我们对自己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生难忘。
那他对自己的第一本书有着怎样难忘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难忘回忆。
二、知识储备:学生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请学生介绍诗人牛汉,教师视情况补充。
童趣启蒙:如何编写适合幼儿的《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童趣启蒙:如何编写适合幼儿的《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认知发展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认知上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幼儿在2岁左右开始慢慢有记忆能力和认知能力,3岁时已经能够开始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4岁时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5岁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因此,编写适合幼儿的《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时,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2-3岁幼儿的教学中,要重点培养记忆力和感知能力,给予更多的视觉和听觉启蒙;在3-4岁幼儿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语言游戏和数学游戏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在4-5岁幼儿教学中,则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语言发展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于幼儿的语言启蒙教育来说,《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也应该注重幼儿的语言发展,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编写不同的听说练习活动。
在启蒙教育中,要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2-3岁幼儿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故事、语言模仿、词汇拓展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在3-4岁幼儿教学中,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在4-5岁幼儿教学中,则可以通过讲故事、讨论主题等方式,拓展幼儿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
三、趣味性幼儿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趣味和惊喜,所以在编写教案时,趣味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教材的内容例如图文并茂的、有趣的故事、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教材的设计素材。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贴合幼儿的生活体验和兴趣特点,加入易于理解、有趣的故事、歌曲、颜色和形状等教学元素,创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_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你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随着记忆,与作者一同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理解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书"对我们共同的意义和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
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掌握下面的词语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马鬃(zōng)搀和(chān)调教(tiáo)2、注意下面字词的书写。
幽默梦幻红薯稀奇奥秘苦楚崇敬欣慰3、成语积累翻来覆去磨磨蹭蹭哄堂大笑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我的第一本书",而是通“前几天一位诗人的来访”自然引出本文的话题。
2、"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它还有什么其它含义?"我的第一本书"还表明了这第一本书在作者人生中的分量。
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是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有怎样的理解?"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它也指作者人生的每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4、"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艰辛和沉重。
《我要一本书》(精选6篇)
《我要一本书》〔精选6篇〕篇1:《我要一本书》之二一、教学目的:1、能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并能将生字新词输入电脑。
2、能联络上下文理解“不顾一切、爬上、扎紧”等词语的意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词的语气。
4、学习罗蒙假设索夫从小热爱读书,求知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大意,弄懂罗蒙诺索夫为什么不要鹿皮上衣而要书本。
2、难点:理解文章为什么夸奖有“长进”。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能根据拼音读通课文,学习新词。
2、知道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3、能说清罗蒙诺索夫为什么不要皮上衣而要一本书。
二、教学过程:1、揭题2、读课文,初步感知,考虑记忆。
〔1〕读题中的“我”指谁?他要的是一本怎样的书?〔2〕父亲为什么要奖赏罗蒙诺索夫皮上衣?他为什么不要而要一本书?3、二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学新词。
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4、反应,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释疑讨论。
△认读词语。
5、三读课文,边读边考虑:你觉得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6、集体讨论,释疑。
7、作业:完成《生字抄写本》〔2〕。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分析^p 课文,重点理解第2段。
2、训练第三段的人物角色朗读。
3、能答复为什么说罗蒙诺索夫是个有长进的孩子,教育学生学习罗蒙诺索夫英勇、热爱读书的好品质。
二、教学过程:1、复习,接上节课的问题: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2、切入重点段,引导学习第2段。
〔1〕哪一段着重反映了罗蒙诺索夫的英勇?〔2〕齐读,自读,划出最能反映英勇的一个词。
〔3〕理解“不顾一切”,说说“这一切”包括了哪些内容。
〔4〕第几句话写出了当时的危险?划出来读读。
〔5〕有感情地读读。
〔6〕讨论:“不顾一切、爬上”等词可以看出他的英勇,那么在这篇课文中还写了他身上的什么品质?3、学习第三段。
〔1〕你从哪里看出?〔讨论〕理解“一件皮上衣值钱,还是一本书值钱?”明白“罗蒙诺索夫为什么要一本书,而不要皮上衣”的原因。
2024年初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表(3篇)
2024年初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表一、学情分析通过对上学期期末检测结果的分析,本班学生在其他平行班级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仍然较大,优秀率尚未达到预期水平,及格率约为____%,平均分为____分。
在思想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为一般,学习态度尚处于朦胧状态。
许多学生尚未形成预习习惯,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弱,发言不够积极活跃。
在学习心理方面,部分学生已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认真勤奋,情绪稳定。
尽管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但他们依然保持坚持,能够有序安排自己的学习,并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调整学习方法。
大部分学生属于需要鞭策进步型,学习自觉性和稳定性不足,上课时精神不振,课后很少复习,需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有所作为。
二、教材简析本学期所使用的八年级下册教材包括四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
课文选编主要考虑了文章的难易程度和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课文均出自名家之手。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
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五篇课文均为科学文艺作品,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思考。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
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均为文言文单元,每单元包含五篇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关注以下两点:(一)强化诵读教学,确保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培养自觉诵读的习惯。
文言文单元的背诵量较大,要求全文背诵。
(二)倡导探究式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领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各单元的“单元说明”均基于这三个方面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 深入理解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的感人形象、情景和语言有独到的心得和评价;努力提高默读质量和速度。
2. 熟读课文,掌握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领会记叙文语言特点,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3. 提高默读速度,并能够按要求筛选信息。
幼儿教育老师必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分享
幼儿教育老师必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分享。
1.《我的第一本书》概述《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面幼儿的绘本,书中的情节非常简单、生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作者在书中融入了很多的互动元素,使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操作、沉浸式的方式来体会绘本的内容,并且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来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引导,例如”翻开下一页”、”跟我一起读”等语言提示。
在整本书的设计中,作者还通过加粗、放大、着色等手段进行了文字和图像的强调,使其更加突出。
整本书以孩子探索的视角展开,以小考题的形式展现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引导孩子逐步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事物,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主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2.《我的第一本书》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启发式的教育环境,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特质。
而《我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为教师打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工具,并且在教师的教学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借助的地方。
a.增强阅读习惯《我的第一本书》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这本书,引导孩子们了解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并且借助故事中的场景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于图像与语言的相互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利用书中的小测试题进行测试,让孩子们对阅读有更深入的体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b.促进良好的情感社交能力《我的第一本书》具有非常良好的教育性质,让孩子们在阅读其中的故事和情节之余,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会理解他人,使孩子们的情感、认知、社交和语言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整个阅读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从书中的场景中体验到人际交往的魅力,并且从中学会如何去感受、理解、倾听和沟通。
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也让他们变得更加善于交际和合作,从而使得孩子们的成长更加全面。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及赏析《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我六岁离家到镇江去念小学的时候,背走的是一包衣服,还有母亲特意为我买的一双新鞋。
母亲深知我对这双鞋的喜爱,她深知此时的我不再喜欢穿她做的布鞋。
我们学校是一所半寄宿制的小学,学生们来自四面八方,各个村镇。
每当周末的时候,学生们就会陆续回家,而我只能孤单地留在学校。
我非常羡慕那些回家的同学,因为他们可以回到温暖的家,与亲人团聚。
而我只能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忍受着孤独和寂寞。
一天,班上一个同学拿出一本新书来,在我面前炫耀。
我眼前一亮,这本书正是我渴望已久的《格林童话》。
我非常想拥有这本书,因为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
但是,我知道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了供我上学已经付出了很多。
所以,我并没有向父母开口要求买这本书。
然而,我的渴望并没有消失。
每当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就会默默地坐在角落,想象着书中的故事。
这种渴望在我心中愈演愈烈,让我无法自拔。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向母亲提起了这件事。
母亲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孩子,我们家现在确实没有多余的钱买这本书。
但是,你可以想办法自己赚钱买啊。
”于是,我开始努力寻找赚钱的机会。
我帮老师整理办公室,帮同学打扫卫生,甚至去捡废品卖钱。
最终,我攒够了买这本书的钱。
当我手捧着这本新书的时候,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我知道这本书来之不易,我会倍加珍惜。
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许多宝贵的道理。
我明白了幸福需要自己去争取,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这本书不仅仅是我的第一本书,更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赏析:《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作者对自己第一本书的追叙,展现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同时,这篇文章也启示我们珍惜当下,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交互式教学教案:《我的第一本书》
交互式教学教案:“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的交互式教学,学生们将会:1.学会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故事;2.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在写作中发掘自己的潜能;3.带领学生了解编辑书籍的基本流程,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创作的成果被整理、展示的过程。
教学准备:1.计算机及相应软件2.准备好一些例子,以及书籍编辑的样品等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首先介绍今天的主题:“我的第一本书”,让学生们了解今天课程的大致方向,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籍,之后与全班分享。
第二步:讲解教材在这个环节,老师会讲解一份叫做“我的第一本书”的教材,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材的用途与目的:介绍一些基础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写作、创作能力,以及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
2.书籍编辑的一般流程:包括开篇、主题、章节安排、写作、编辑、排版等。
3.编辑样本:老师会带领学生们浏览不同种类书籍的样本,让他们了解书籍的基本版式、排版规范等,举例说明其中的优缺点,以及展示不同书籍的细节。
在讲解完教材之后,老师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具体地理解。
在这个例子中,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以“我在公园看见了什么”为主题,用简单有力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看见的场景,并运用一些特殊的语言技巧,比如比喻、悬念、伏笔等,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步:实践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将要动手创作自己的第一本书。
老师会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并且根据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流程,将自己的故事或者想法写出来。
之后,学生们会进行初步的编辑,比如编排章节、调整顺序、防止语言不通顺等。
在编辑完成后,老师会带领学生们进入电脑学习阶段,依照讲解的软件进行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会学会基础的排版,插入图片,调整字体等等,以更有技巧地编辑自己的作品。
第四步:展示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们的努力,在最后展示的环节中,全体同学将会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书籍创作、排版过程,让他们了解同学的方法、故事或想法等。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5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5篇)《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2、复述课文,培养表达、概括能力。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同学的友情,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
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父子之间、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品味文章的语言的深刻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
在难以得到精神食粮的本书时候,书的珍贵我们可以想象得到。
“第一本书”在作者的记忆里是非常珍贵的。
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进牛汉牛汉,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2、积累字词注意下列字词的音义酷似掺和脊背枉读知书识礼翻来覆去奥秘凄惨3、整体感知(1)五分钟内默读课文,准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①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②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③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2)读过文本,深深打动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各种情感,请举例说明文章中表现了哪些情感。
讨论、点拨:①父子情。
如父亲关心“我”的学习;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新的学期开始,父亲便带“我”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
②同学、朋友情。
如:“我”把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半给了家庭困难的乔元贞等。
③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这一点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单独来一段补叙。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是指什么?不仅仅指那半本书,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的一次珍贵经历。
它蕴含着生活的艰辛,父子的深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儿童启蒙教育教案:《我的第一本书》
儿童启蒙教育教案:《我的第一本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幼儿教育则更是被重视。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宝宝们从小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智力与身体的全面发展。
教材的选择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很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好书,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我的第一本书》出版社简介《我的第一本书》是由上海交通出版社所出版的一本儿童图画书,该书是一本专为幼儿量身打造的交互式学习功能图书。
全书总共10个主题,内容包括:家庭日常、动物、交通工具、界域、大自然、数字表达、颜色形状、游戏、身体器官、生活常识等。
它非常适合3-6岁的儿童阅读,让宝宝们在阅读中学习,建立自信,增强记忆。
二、教育意义1.掌握基础常识《我的第一本书》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了家庭日常、大自然、生活常识、数字表达、颜色形状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让宝宝们轻松掌握基础常识。
例如,书中有一张关于全球各大洲的地图,宝宝可以看到地球是个圆形的,各个洲之间是独立的,这样的地图有助于宝宝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2.建立自信心阅读《我的第一本书》可以让宝宝们在认识新事物的同时,逐渐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宝宝透过书中的图画认识世界,知道世界上有那些事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逐渐建立自己的信心,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是很有益处的。
3.提高记忆力《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有图画,还有翻页拉环和贴纸等多种交互元素。
通过这些交互,宝宝可以更好地体验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这样的体验更加深入心灵,更容易让宝宝记忆。
而这样的体验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的记忆力,还有利于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建议在引导宝宝们阅读《我的第一本书》时,除了让孩子们自己翻阅外,还可以把教学分为以下步骤:1.初步引导(3-4岁)在幼儿初步阶段,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如何翻页,让他们感受到翻过去后的惊喜和快乐,然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翻页,鼓励他们动手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1.诵读法。
作者永志不忘的第一本书承载着感人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感悟读书的意义。
2.拓展延伸。
课文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作者深情追忆的第一本书所展现的是在窘迫的时代情势下,对生活与人生的严肃思考,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为丰富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感悟,运用同类题材的阅读材料进行对比引申,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联系语文积累,顺势导人新课学习。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层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品评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
对比延伸。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
(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板书文题、作者)
二、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
教师明确:
(投影)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中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爰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标示段序并积累下列词语。
(投影)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
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教师提示住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
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
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四、研读探究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感情阅读全文,思考:
(1)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出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
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
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
作者的第,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十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文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2.教师导学: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具体探人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结:
第一组同学认为文中展现的父子深情打动人。
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得知我考了第二名后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
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问清原委后,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
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第二组同学深入体味了文中的同学、朋友之情。
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
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
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
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
这句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邻,村的友好淳厚的情义。
尽管家家都非常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第三组同学关注文中补叙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的语段。
人狗合演双簧戏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禁,深深感动于儿童时代的那份稚真的童趣,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恶劣、生活窘迫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研讨: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
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
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而乔元贞这样十分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
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实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