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德规范建设40年

合集下载

2023年幼儿园师德师风工作计划

2023年幼儿园师德师风工作计划

2023年幼儿园师德师风工作计划背景2023年是我们幼儿园迎来40周年庆典的重要时刻,也是我们幼儿园师德师风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

现阶段,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之一,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更有利于幼儿教师开展优质教育教学。

工作目标通过本次师德师风工作,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幼儿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具体工作目标如下:•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筑牢师德师风建设基础。

•健全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体系,加强师德师风考评机制。

•丰富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渠道和形式,激发教师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引导教师做砥砺奋进、无愧人民教师的典范。

•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宣传,营造全员参与、全员培养、全员践行的氛围。

工作内容第一阶段:规范教师行为筑牢师德师风建设基础1.制定教师行为规范,建立教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的档案。

2.严格执行教师岗位责任制,固定汇报时间,加强工作细节的检查和追究相应责任。

3.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的教育,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教学。

第二阶段:健全师德师风管理机制1.制定评价体系,考核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业绩,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

2.加强各岗位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配备,合理激励,保障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推进。

第三阶段:丰富师德师风教育1.全员敬业奉献学习班。

2.教育教学践行课程。

3.丰富幼儿园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资源。

4.参访优秀学校及教师进行交流学习。

第四阶段: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宣传1.举办主题师德师风宣传活动。

2.加强组织统筹与协调,全员培训。

3.多形式宣传,如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

工作进度及效果评估本次师德师风工作时间为一年,将于2023年底结束。

在这一年中,幼儿园将不断强化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和教育力度,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培养、全员践行的氛围。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内容是 1 依法执教 2 爱岗敬业 3 热爱学生 4 严谨治学 5 团结协作 6 尊重家长 7 廉洁从教 8 为人师表2、结合自身体味,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1)依法执教,就要要求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依法执教的途径和方法: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相关的法律法规。

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特殊是有关教师执教的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它的强制性。

要认真、塌实地做以依法管教、依法行教、依法保护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2)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

教师爱岗,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工作,积极从事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还是教师道德的灵魂。

它鲜明地表达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服务宗旨,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

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书离不开育人,育人不能没有教书,因此,每位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要求,并且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书育人;其二,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三,要运用第二课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锻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其四,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3)热爱学生,教师热爱学生也称教育爱,普通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清纯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爱。

它是教师的一种高尚和积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对学生的爱既不能溺爱,又不能宠爱,而要掌握以下正确的途径:要加强研究,建立正确的爱生模式;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爱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向学生学习,从中吸取爱生的动力。

深入理解2024年师德师风

深入理解2024年师德师风

深入理解2024年师德师风1. 引言2024年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深入剖析2024年师德师风的核心内涵,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理论支持。

2. 2024年师德师风的核心价值观2024年的师德师风建设,紧紧围绕以下核心价值观展开:- 爱国主义: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 敬业精神: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追求卓越的教学成果。

- 道德品质: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 关爱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成长。

- 严谨治学:教师应追求学术严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团结协作:教师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3. 师德师风的现状与挑战面对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我国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定的现状与挑战:- 部分教师价值观偏差:少数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足,影响到了师德师风的建设。

- 教育教学压力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成绩,忽视了关爱学生和严谨治学的原则。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仍处于传统模式,有待提高。

4. 提升师德师风的策略与措施针对现状与挑战,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与措施,以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 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力度对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

-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关注师德师风。

- 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激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 推动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师德师风的落实。

5. 总结2024年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强大的动力。

权威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权威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权威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者:丰捷文章来源:光明日报经过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历经11年再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教师节前正式公布。

这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师范司负责同志。

为何重新修订《规范》《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四、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五、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规范》《规范》的基本内容是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特定的责任与义务做出的,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

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但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

如新《规范》中写入“保护学生安全”,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2024年师德师风总结(5篇)

2024年师德师风总结(5篇)

2024年师德师风总结一、前言2024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师德师风的建设。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教师的灵魂和催化剂。

本文将总结2024年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助推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成果回顾2024年,教育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推动师德师风的建设取得了诸多突破和进展。

1.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和途径,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着力弘扬“爱国、敬业、奉献、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正确的师德观念和职业操守。

教师工作室成为教师自我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平台,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2.教师师德建设的督导评估机制逐渐完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落实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和评价,对师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诫勉、警示和惩戒,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同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提高了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3.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师师德建设的支持力度。

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更多的倾斜,鼓励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培训和教育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同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增强了教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问题分析尽管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1.师德观念和师道尊严的缺失。

个别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工作中出现懒散、消极等态度,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师德形象的塑造。

2.教师师德建设的体系不完善。

存在师德标准和师德评价指标不明确,教师奉献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严重制约了师德建设的深入发展。

3.师德培训和教育研究的支持力度不足。

教师面临的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任务繁重,师德师风培训和教育研究活动难以得到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师德师风建设年方案

师德师风建设年方案

师德师风建设年方案师德师风建设年方案(精选1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师风建设年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在学校“共施和谐教育,共筑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指引下,为使我校教师队伍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学校教育的新要求、新发展,努力打造新时代教师队伍,结合上级师德建设要求,结合学校教师情况,制定本计划。

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师德建设目标:坚持把教师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数典型、立标杆,以点带面。

同时抓住活动主线,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使良好的师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建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工程,分管领导牵头,把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在学校常规工作的检查中,把师德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并与年级组的各项评比和教师的晋职评优挂钩。

3、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榜样学习和渗透学习相结合,坚持依法执教和依德执教相结合。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推广和深化激情做教师,和谐师生情活动。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09.02•【文号】教师[2013]10号•【施行日期】2013.09.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3]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长期以来,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是,近年来极少数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解决当前出现的师德突出问题,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不断提升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现就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意见:一、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远大职业理想。

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师范生培养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在职教师培训把师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记入培训学分。

重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创新师德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采取实践反思,师德典型案例评析,情景教学等丰富师德教育形式,把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

结合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教育,切实增强师德教育效果。

二、加强师德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将师德宣传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重点工作。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发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四项制度

发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四项制度

发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四项制度近年来,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力量,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师风。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我们应该着力发展四项制度。

第一项制度是师德标准制度。

制定完善的师德标准是建设教师师德师风的基础。

师德标准应该明确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指导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师德标准应该包括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合理权益、公正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导教师正确履行职责,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第二项制度是师德考核制度。

教师师德考核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的师德考核机制,可以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师德考核应当注重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家长评价等,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第三项制度是师德培训制度。

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师德修养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

为了提升教师师德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大对教师的各类师德培训力度。

这些培训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理论教育,也包括实践教育,还可以通过研讨会、讲座等形式进行,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第四项制度是师德激励制度。

完善的师德激励制度是激发教师师德表现的重要保障。

师德激励制度可以包括奖励、荣誉、晋升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建立严格的违纪处罚机制,对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惩戒,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结起来,发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四项制度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师德标准制度可以明确教师的道德要求;师德考核制度可以准确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师德培训制度可以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师德激励制度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浓厚的师德风尚,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综合,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2.D【解析】题干文言文的意思是: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这体现了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B【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

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4.D【解析】新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部门全面重视教育,师德远远地超出了本部门职业道德的范围,而上升到全社会各行各业职业道德之前,从而具有全局性。

5.B【解析】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教师要以自身优良品德为学生和社会做榜样,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6.C【解析】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超前性。

7.A【解析】这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明显的示范性的特点。

8.A【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确立职业理想、道德榜样和评价等方式,形成教师职业生活的道德背景和舆论,对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产生一定的激发、鼓励和推动作用。

这体现了师德的动力功能。

9.D【解析】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美德,这些美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正派公正、真诚温和、尊重信任、有正义感。

10.C【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11.A【解析】改革开放后最早颁布成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性文件的是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12.A【解析】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因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事业。

13.B【解析】这体现了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14.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六项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历程与成果总结

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历程与成果总结

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历程与成果总结引言:教师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行为规范和职业责任担当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教师师德师风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成果等几个方面阐述。

一、起源:教师师德师风的基础教师师德师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教育思想的形成。

古代圣贤们倡导的教育理念强调“敬师尊道”,将师道看作社会道德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古代教育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的名教先贤,如孔子、荀子等,他们的师德楷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历程: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1. 传统时期的师德师风在传统时期,师德师风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的和谐、教育理念的传承和个人修养的培养。

师生之间建立了师者尊、生者敬的崇高师生观念,传统的师道伦理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2. 现代时期的师德师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师德师风也不断发生着变革。

现代教师师德师风更加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社会责任担当。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推进,也为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

三、成果:对教育事业的影响1. 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2. 彰显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促使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3. 提升了教育质量教师师德师风的确立和落实,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以敬业精神对待教学工作,积极投入到学生学习的指导与辅助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4.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的崇高师德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结论:教师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方案

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方案

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方案
2024年,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队伍的灵魂所在,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强道德修养。

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只有敬畏职业,恪守师德,才能够对学生成为良好榜样,引领他们成长。

第二,强化职业操守。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时刻保持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严谨求实,言行一致。

要坚守教育规范,不谋私利,不逾职权,做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注重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关键环节之一,应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使教育教学更加顺利。

第四,强化自身学习。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只有永不满足,不断超越,才能够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024年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我们希望所有教育工作者能够牢记教育使命,践行教育初心,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师风建设,关乎根本,关乎未来。

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第 1 页共 1 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1)号:教基[1991]19号发布日期:1991-8-13执行日期:1991-8-13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当前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

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

几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实践证明,《要求》的颁发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试行情况的基础上对《要求》进行了修订,作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予以颁布。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会要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将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规范》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抓好。

在规划今后五年以至年教师队伍建设时,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贯彻《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总体和每个阶段的计划,并提出本地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逐步落实,不断提高,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二、贯彻《规范》,是对全体教师反复深入地进行教育的过程。

通过教育要使教师从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高度,认识制定《规范》的重要意义;明确《规范》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书育人,精心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要提高教师遵守《规范》的自觉性,使教师联系工作、生活的实际,深入了解《规范》所含的具体内容,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源泉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 A2、对教师正直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 C3、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A.提高师德认识B.锻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 D4、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 C5、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

A.教学的延伸B.乐于助人C.专业服务D.社会服务【答案】 C6、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

A.埋头苦干B.为人师表C.公平公正D.开拓创新【答案】 B7、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 A8、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 C9、道德是以()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A.罪与非罪B.理性C.慎独D.善恶【答案】 D10、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 C11、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681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

2024年师德师风新政策

2024年师德师风新政策

2024年师德师风新政策一、规范教师言行为了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2024年新政策特别强调教师必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个人言行。

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新政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引领学生。

三、强化师德教育新政策强调了对教师的师德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养体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四、建立奖惩机制为了激励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新政策建立了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师德规定的教师,应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惩处。

五、加强社会监督新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进行监督。

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反映教师师德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六、完善法律法规为了保障师德师风的健康发展,新政策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将出台更加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教师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七、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对于违反师德规定的教师,新政策将加大惩处力度。

对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例,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八、提升教师待遇与地位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教育事业,新政策强调要提升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政府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2024年师德师风新政策旨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强化社会监督和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并提升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具备高尚品德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第40个教师节(时评文章)-备战2025年中考满分作文热点素材

第40个教师节(时评文章)-备战2025年中考满分作文热点素材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时评文章)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可皓月千里。

2024年9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庆祝第40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2024年教师节宣传庆祝工作。

2024年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40个教师节”相关的时评文章,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5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同学们快来积累背诵吧!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年年育桃李,岁岁吐芬芳。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向人民教师致以诚挚的祝福和问候!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可皓月千里。

一代代师者以智慧启迪思想,以辛勤耕耘希望,照亮教育之路。

今年教师节前夕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树立了航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要不断锻造师者之光。

师者之光,在于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到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再到全力托举山区女孩读书梦、“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的张桂梅……他们接力宣示着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至诚报国、甘于奉献、因材施教、求是创新。

师者之光,在于教育水平的苟日新日日新。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当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越来越高,考验着教师的育人理念和施教能力。

潜心治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用方法,才能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战略需要,培养出更多时代新人。

师者之光,在于为教师拓展更大的舞台。

要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支持教师和校长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浅谈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作用

浅谈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作用

浅谈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作用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育和实践过程。

在中国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尊师重教阶段、教育大众化阶段和素质教育阶段。

尊师重教阶段(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封建社会中师道尊严的缺失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国家开始推行尊师重教的方针。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职业地位被正式确立,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和支持。

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改善教育环境和提高教师待遇,同时加强了教师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

这一阶段的师德建设主要目的是恢复和保护教师的尊严,提高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教育大众化阶段(1979年-1999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师德建设将教育大众化作为核心,追求普及教育。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贫困地区支教,同时推行义务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

而师德建设的目标则是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使他们能够适应大众教育的需求。

这一阶段的师德建设强调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素质教育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师德建设进入了素质教育的阶段。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师德建设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要求。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教育理念。

师德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理念,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表率。

师德建设对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师德建设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态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师德建设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优秀的教师具备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师德建设是提高教育部门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的基础。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师德建设的国家政策演进:1984-2012

师德建设的国家政策演进:1984-2012
1 9 8 4年 ,教育部 、全 国教育工会颁布了改革
开放 以来师德 建设 的首项政策——《 中、 小学教师
1 9 9 1 年《 规范》 列 出下面 6项条 目:
i .热 爱 社 会 主 义祖 国 .拥 护 中国共 产 党 的 领 导, 学 习和 宣传 马 列 主 义 、 毛 泽 东思 想 , 热 爱教 育
尊重学生” “ 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的表述 。 教师 自我
修养方面 , 基本 内容 改动不大 , 只 是在表述方式上 更为 明确和 具体 。除上述 条 目外 , 1 9 9 1 年《 规 范》
还附有如何贯彻落实《 规范》 的 7条说 明。 例如 , 把 1 9 9 1 年《 规范 》 的要求列 入教师考核评 价 , 严肃 处
义, 热 爱人 民教 育 事 业 。
2 .执 行教 育 方针 . 遵循 教 育规 律 . 面 向全 体 学
业务 , 精 益求精 , 实事求是 , 勇 于探 索 。
4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 热爱、 尊重、 了 解 和 严 格 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 教 书 育人 , 培 养 学 生德 、 智、 体 全 面发 展 。 3 .认 真 学 习马 列 主 义 、 毛 泽 东思想 , 学 习 科 学文化 知识和教 育理论 , 钻 研 业务 , 精 益求精 , 勇
理严重违反《 规范》 的教师 的措施 。 1 9 9 3年 , 中共中央 、 国务 院正 式颁布 《 中国教 育改革 和发展 纲要》 ( 简称 1 9 9 3年《 纲要 》 ) , 为教
业道德 。 可见 , 《 要求》 是从师生关系和教师 自我修 养两个 维度提 出师德 的基本要求 的。
年颁布 的《 要求》 逐渐滞 后于教 育改革 对师德 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本上就是青年教师刚刚入职的时候,差不多两三年,三四年
这个阶段的教师对即将要从事的职业,对于即将要恪守的一些专业道德,一般都持着非常积极的态度,新教师可能会从自己的期待、父母的期待,甚至他周围的师长的期待中间获得特别多的机率,但是这个时候,大多数教师,他的一种规范的学习状态都是依从性的。

就是绝对地服从一些社会的道德规范。

就是一种他律的状态。

第二个阶段一般是五到十六年,这里面的年限指的都是入职年限,就是从教的教龄。

差不多30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教师对于师德的认同,逐渐地随着自己的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专业道德的认同也逐渐向认同性的状态过渡。

第三阶段,就是从教17年到21年的阶段。

17年到21年这个时候,大多数教师都已经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
这个时候教师的认同性的道德学习,就在完成一个内部的整合,正在积攒力量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一种质变。

到了第三个阶段,这种中年教师,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十不惑,这个时候对于整个的人生,整个的社会有了更深的思考,所以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质变。

教师对自己的这种专业道德开始有了自己的认同和理解。

第四个阶段,也就是从教达到22年一直到27年这段时间,基本上是处在一个稳定的阶段,我们把它叫做稳定期,
不仅是教师水平、教师职业道德也会处在这样的水平上。

这个时候专业道德的学习状态逐渐向信奉性的道德学习状态转化,对道德的认同,对道德规范的认同逐渐提升为一种价值的内化,这个是第四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道德标杆到治理手段:我国师德规范建设40年自1979年起,在党和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开启了长达40年的师德规范建设,这一建设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继承为人师表传统,树立道德标杆;突出师德管理功能,融入法治精神;回归师德规范本位,加强师德治理。

这40年的师德规范建设历程呈现出三个特点:师德规范的主要功能从道德教育转向伦理治理;师德规范的主要准则从一般要求转向职业道德;师德规范的主要条规从追求崇高到偏向底线。

我国师德规范建设应该在提炼师德核心价值观、构建师德规范体系、健全师德惩处机制等方面继续加强研究,实践尝试,不断推陈出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师德规范新样态。

我国师德传统重视教师言行对学生的表率作用,将为人师表作为教师的首要职业素养,全社会对教师的师德水平寄予了希望,然而,在较长的时间里却没有成文的全国师德规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继承优秀师德传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制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不断调整和优化规范内容,加强规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师德规范从早期的道德标杆发展为对教师队伍进行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师德规范建设的基本历程1979年党和国家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倡议下,教育部开启了师德规范建设。

(一)初创阶段:继承为人师表传统,树立道德标杆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随后,全社会掀起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热潮。

在这个活动中,广大教师争做师德楷模蔚然成风。

1981年12月28日,出席全国中小学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全体代表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的倡议书,提出教师“要在文化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各方面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表率。

”[1]358教育部随后发出了《关于支持开展“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的倡议书的通知》。

1982年5月和7月全国教育工会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召开经验交流会,为人师表活动由此发展成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各地教育工会纷纷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举办讲座、报告、编印学习资料,特别是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进行师德教育。

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各地自觉制定各种师德规范、爱生公约、教师守则等,并进行定期检查、评比。

[1]353-355 1984年10月,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开展“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中国首部全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2]这部规范共计六项条目。

第一、三条体现了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要求;第二条表述了当时的教育方针政策;第四、五、六条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具体要求,即第四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教师职业行为,第五条主要涉及对教育职业负责的教师职业行为,第六条则着重于教师自身修养的行为要求。

总体而言,这部规范主要是开展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并要求师范院校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83198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时期。

1991年原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版规范的条目数量不变,体例与表达方式不变,仅三处有所变更,一是整合归并对教师的政治要求,置于第一条目;二是调整教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义务的表达方式,即将之前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转变为从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的角度表述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要求;三是删除了“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要求”等内容。

这些内容似乎属于教育方针政策或学校教育手段范围的要求,除去这些内容凸显师德规范的道德属性。

除此之外,新版规范附有贯彻落实规范的七点说明,强化规范的具体使用。

新版师德规范的公布通知强调,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应将规范与学校的培养、培训目标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校党组织要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

[3] 自此,我国师德规范正式定名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1年版规范”),并沿用至今。

这一阶段的师德规范建设突出师德的育人功能,强调用师德规范加强师德教育。

这与我国师德传统有着密切联系。

在古人看来,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传道,且以身传道。

不同时期所传递的道德内容有所不同,但教师以身传道的思维方式基本不变。

因此,这份师德规范的订立,其重要意义不只是开创性地制定了第一份官方师德规范文件,更是强化育人是教师第一职责,用师德规范指导师德教育活动,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师德规范的体系框架。

(二)转型阶段:突出师德管理功能,融入法治精神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及不良社会风气的袭扰,一些教师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

教师以职务谋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人民教师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

加强教师的师德管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出台,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教师法》将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等内容纳入法律条文,为理解与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此基础上,1997年原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根据《教师法》再次修订师德规范(以下简称“1997年版规范”)。

该版师德规范“是通过对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经常涉及的及防止出现的道德行为作出的规范,确定了每个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应该做到的道德行为”[4],其中许多内容是《教师法》条文的具体化。

修订师德规范的目的是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此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1997年版规范融入了法治精神,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执教”的条目,要求“教师要根据法治原则研究依照法律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该版规范在内容上与《教师法》相互融合,趋于用法律语言表述师德规范。

具体来说,就是较多采用“不”“不得”等字词描述禁止性的教师行为。

此外,该版规范突出“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对教师应具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行为要求”,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作为师德规范的核心,同时增加“廉洁从教”的条文,以此应对新时期的师德问题。

在表述上,该版规范设置了诸如“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等禁令式条文,对防止出现的道德行为做出规范,使得师德规范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明确,更便于操作。

除此之外,新版师德规范从八个方面对条文进行了梳理归并,在每一个方面提炼了一个四字词语作为统领,起到提纲挈领、醒目易记的作用。

其后,教育部于2000年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师德建设必须以《教师法》为依据,并补充一批禁令式的师德规则。

[5](三)深化阶段:回归师德规范本位,加强师德治理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备受重视。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发布,不仅明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使命,而且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五个主要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其中,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6] 在2007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7] 爱岗敬业成为这一时期师德建设的主旋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区绝大多数教师临危不惧,全力以赴抢救学生,用爱与责任表现了新时期教师的高尚职业操守,涌现出一批英雄教师。

与此同时,少数教师的不当言行,也影响了教师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为此,2008年9月1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工会全国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2008年版规范”)。

这次修订强调师德规范的道德属性和功能,促进师德规范回归本位。

一是特别强调师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准则,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爱与责任,二者统领师德规范条目的设置。

二是特别强调师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关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这次师德规范修订也进一步促进了师德长效治理体系的建立。

首先,从师德文件来看,出现了由单一文件向组合文件的拓展。

具体而言,就是以往中小学师德规范仅由一份文件构成,目前已拓展为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配套《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3年9月)、《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4年1月)等师德实施机制文件,补充《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2015年6月)等某类教师失德行为惩处文件而构成了师德规范体系。

这一体系强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有关师德的统一的、总体性的最基本要求,突出了师德规范的指导功能,起到了规范全体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的目的。

同时通过补充文件,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出现的师德新问题、新的处理办法,增强了师德规范的针对性、具体性和适应性。

其次,从师德规范的类型来看。

出现了由单一规范向两类规范的拓展。

具体而言,就是突破一味强调师德规范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过度重视设置师德底线的认识局限,强调师德规范不是强制性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要求,提出师德规范应结合倡导性师德要求与禁行性师德规定。

最后,从师德规范的实施看,出现了由单一机制向双重机制的拓展。

具体而言,就是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在继续加强师德宣传、师德教育,以期增进教师师德自律意识的同时,拓展延伸师德他律机制,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为师德惩戒主体的违反师德的处置机制。

二、我国师德规范建设的主要特点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师德规范建设呈现出加强伦理治理、突出职业特点、强化行为底线的特征。

师德规范建设在总体上由倡导理想师德、引导师德教育的道德标尺,转变为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治理手段。

(一)师德规范的主要功能从道德教育转向伦理治理制定师德规范的最初目的是提高教师政治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端正教育思想,从而以教师自身的模范行为去教育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