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提交记录的步骤
鸟类群落调查方法
![鸟类群落调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77c9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0.png)
鸟类群落调查方法一、调查目的在指定区域的调查范围里设置一定长度的若干调查样线,收集记录鸟类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等信息。
二、方法要点1.确定拟调查区域,在该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线路布置调查样线;2.确定样线的长度、数量,布设调查样线;3.按照规定表格的具体要求,逐项填写样线调查记录表;4.摄影记录样线生境、调查工作状况和样线中的鸟类;5.对样线记录表的数据进行基础性统计。
三、主要用具1.望远镜一般选用8到10倍的双筒望远镜,是观察记录鸟类的主要用具。
2.照相机一般选用配有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焦距大于200mm),或长焦微单相机。
辅助望远镜,记录鸟类和便于鸟种辨识。
3.录音设备用于记录鸟类鸣叫声,作为鸟类记录和辨识的辅助工具。
4.手机记录经纬度、海拔等信息,记录调查样线、样点位置、长度等内容。
一些观鸟app可以辅助识别鸟类。
5.鸟类图鉴拥有详细的鸟类形态、分布等文字介绍以及较为准确的手画图鉴和鉴别特征,可以对一种鸟有初步了解。
6.记录用具样线记录表、记录夹板、铅笔等。
四、操作步骤1.确定调查样线样线应包含该区域的主要生境类型,样线长度1-2千米,宽度50米,一般沿道路或林间小路设置。
鸟类样线调查一般在日出3小时内调查完成,样线调查速度1-2千米/小时。
不同季节调查、重复调查以保证调查充分。
2.样点调查在生境复杂、地形崎岖的区域,样线多只能设置在已有的林道上进行,无法随机设置样线。
此外很难保证样线行进时间的稳定。
样点法是复杂生境鸟类调查的较好选择。
样点法以样点为中心,调查半径25米范围内的鸟类。
样线法和样点法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一条样线上两样点间隔200米左右。
3.鸟种识别(1)根据剪影快速判断所属类群(2)通过声音判断定位,或直接识别物种(3)拍照记录最容易也最难难在捉拍,易在识别,并且留下记录ps:发表新记录,甚至新种必备!4.户外记录表(1)分组操作2人协作,按照调查表的要求,1人观查鸟类数据,另1人辅助观测并记录数据。
观鸟入门以及望远镜使用与保养
![观鸟入门以及望远镜使用与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0bcf5e3d376baf1ffc4fad0c.png)
• 毫无疑问,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经意识到了鸟类的存在。但倘若请教一位刚刚学会 说话的人类祖先,关于他头脑中的鸟类形象,恐怕最先出现的是一只热气腾腾的烤野 鸭,然后可能就是石壁上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展翅英姿,以及在某些重要时刻用来顶 礼膜拜的鸟类图腾。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对鸟类有太多兴趣。 鸟类对他们而言是腹中美食,是装饰品,也是宗教信仰以及迷信崇拜的对象。他们对 鸟类的观察跟我们今天所说的“观鸟”是两回事儿。 观鸟真正成为一种旨在寻找乐趣的休闲活动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事情。18世纪的英国乡 村郊区诞生了第一位观鸟人:吉尔伯·怀特(Gilbert White)。 怀特生于1720年,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乡下教区牧师虽然并非轻松愉快的工作,但 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而又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年轻人来说, 这份工作让他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而唯一的缺憾就是,他的足迹 只能局限在教区的范围之内。事实上,怀特这辈子几乎从没离开过塞尔(Selborne)。 尽管对一位博物学家来说,更应该走南闯北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研究,但怀特对本地 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成为了自己有别于他人的优势。 但在那个年代,观察野生动物还被看成是古怪的、甚至是吃饱了撑着的癖好,穷人们 从早到晚忙碌着,而有钱有闲的贵族老爷担心城市之外的治安问题,因而不敢同动物 们过分亲近。而乡村牧师却可以抛开所有的限制,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以随意在农村 地区漫游。但这样的生活也带给怀特无尽的孤独和寂寞,如果不是他还有两个好朋友, 或许我们今天不会记得他。怀特最著名的作品《塞尔本博物志》其实是他同两位伦敦 科学家朋友的通信集。这本书1789年出版,4年后怀特去世。
• •
•
•
•
•
中国鸟类新纪录文献撰写规范研究
![中国鸟类新纪录文献撰写规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07f3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4.png)
第49卷第2期 林 业 调 查 规 划Vol.49 No.2 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2.024中国鸟类新纪录文献撰写规范研究杨露1,2,3,姚思倩1,2,3,莫正仙1,2,3,王荣兴1,2,3(1.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3;2.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671003;3.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省创新团队,云南大理671003)摘要: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并分析近10年来国内鸟类物种新纪录文献的主要发表期刊和发表时间,通过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研判文献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建议。
结果发现,鸟类新纪录文献存在查全率偏低(70.47%),地域级别含糊,无关键词,刊发时滞逐年增长等问题。
基于此,提出新纪录文献撰写建议:规范题目,包括明确鸟种名和新纪录行政区域界线,建议为“地域范围+新纪录行政级别+鸟类新纪录———鸟名(拉丁名)”;增加关键词;通过增加专刊、专栏或者网络独立发布以缩短刊发时滞。
关键词:中国鸟类;新纪录文献;撰写规范;物种编目中图分类号:S718.63;G25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24)02-0157-06引文格式:杨露,姚思倩,莫正仙,等.中国鸟类新纪录文献撰写规范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4,49(2):157-162.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2.024YANG Lu,YAO Siqian,MO Zhengxian,et al.Suggestions for Writing Article of New Birds Record in China[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4,49(2):157-162.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2.024Suggestions for Writing Article of New Birds Record in ChinaYANG Lu1,2,3,YAO Siqian1,2,3,MO Zhengxian1,2,3,WANG Rongxing1,2,3(1.Institute of Eastern-Himalaya Biodiversity Research,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3,China;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in the Three Parallel Rivers Region of China,Dali,Yunnan671003,China;3.Provincial Innovation Team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ty ofthe Three Parallel Rivers Region,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journals and publication dates about new records of bird species in China in the past10year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earch,and identified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ccuracy and recall of the searc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all ratio was low (70.47%),the geographical level was ambiguous,there were no keywords,and the publication days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refore,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writing article of new records,such as standardized topics,including clearing bird species name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level of the new record,adding keywords,and shortening the publication days by increasing special jour⁃nal,column or online independent publication.收稿日期:2022-09-14.基金项目: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KYBS201701);云南省科技厅地方高校联合专项青年项目(202001BA070001-123).第一作者:杨露(2003-),女,云南宣威人.主要从事水鸟生态学研究.Email:2834047991@责任作者:王荣兴(1984-),男,云南宣威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鸟类生态学研究.Email:wangrx@Key words:birds in China;new record literature;writing suggestions;species cataloging 生物物种编目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基础,物种新纪录文献在物种编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2021年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19e463180eb6294dc886c6b.png)
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系人:李天芳 ___ ___ :186******** ___ :186********@126. ICS ××××××× B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 DB23/T ××××—××××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发布DB23/T ××××—×××× I 目次前言 ........................................................ ......................... Ⅱ 1 范围 ........................................................ ....................... 1 2 仪器设备 ........................................................ ................... 1 2.1 地图 ............................................................................ 1 2.2 调查设备 ........................................................ ................ 1 2.3 通讯设备 ........................................................ ................ 1 2.4 交通设备 ........................................................ ................ 1 2.5 记录及数据处理设备 ........................................................ ...... 1 3 调查方法 ........................................................ ................... 1 3.1 抽样设计 ........................................................ ................ 1 3.2 样带布设 ........................................................ ................ 2 3.3 调查季节 ........................................................ ................ 2 3.4 调查方法 ........................................................ ................ 2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 3 5 调查注意事项 ....................................................................... 3 5.1 鸟类统计 ........................................................ ................ 3 5.2 鸟鸣 ........................................................ .................... 3 5.3 配偶 ........................................................ .................... 3 5.4 调查精度 ........................................................ ................ 3 5.5 调查日期与时间 ........................................................ .......... 3 5.6 保持安静 ........................................................ ................ 4 5.7 鸟类调查仪器设备 ........................................................ ........ 4 5.8 野外调查服装 ........................................................ ............ 4 附表 1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样线法) (5)附表 2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样方法) (6)附表 3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样点法) (7)附表 4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直接计数法) ............................................... 8 附表5 (规范性附录) ...................................................... ............ 9 5.1 鸟巢野外调查记录表(树巢)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利用观鸟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体验”
![利用观鸟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体验”](https://img.taocdn.com/s3/m/07863d6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d.png)
S小学科学cience一、引言“核心素养”一词来源于“Key Competen‐cies”,《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解释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在开展日常课堂活动之外的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强调儿童与社会的联系,认为“活动”是两者之间的有效联结。
他倡导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强调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主要途径。
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课程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核心素养。
观鸟课程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鸟类,了解鸟类的分类、解剖结构、生态习性等知识,并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小学科学中,观鸟课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鸟类的分类和特征、了解鸟类的生活以及如何适应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自然环境中观察鸟类,提供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并引导学生记录观察到的鸟类的特征和行为;或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丰富多彩的鸟类形态和习性,帮助学生理解鸟类的分类和特征。
通过观鸟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拓宽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增进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二、观鸟课程利用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在小学部四、五、六年级招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学生,开设观鸟课程。
观鸟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或公园观鸟。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于每周四下午4:00-6:00进行,一周一次。
教学包括对观鸟社团的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如望远镜的使用、北京常见鸟种的介绍及特征,《北京地区常见野鸟图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小程序、中国野鸟图库等资源的学习。
学生也会分享近期观鸟活动总结、心得体会、鸟类识别技巧及方法等。
(二)校园或公园观鸟学校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较好的绿地资源供社团开展户外观鸟活动。
天津市鸟类多样性风险评价与分区管控
![天津市鸟类多样性风险评价与分区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65d3917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4.png)
401生态环境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野生动物栖息地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亟须进行物种多样性生境风险评价。
选取天津市为研究区域,利用MaxEnt 最大熵模型模拟天津市74种受保护鸟类潜在生境分布,叠加得到天津市鸟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采用AHP-熵权组合法确定生境受胁程度评价指标权重,与鸟类物种多样性分布相结合,综合评估其鸟类物种多样性风险等级,得出天津市鸟类生境风险地图,利用ArcGIS 分区统计工具计算各街道风险指数,用自然断点法划分风险等级并提出管控措施及建议。
结果表明:(1)天津市鸟类多样性热点地区主要分布于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地、滨海新区各类水库鱼塘及中心城区等区域;(2)天津市鸟类多样性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围填海地区及鸟类多样性较高湿地周边,占天津市域面积的5.8%;(3)研究识别出鸟类多样性高风险街道56个,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中部,是未来进行规划干预及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
Abstract: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s cost the decrease of wildlife habitat and serious threat to biodiversity, which urgently requires risk assess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 Choosing Tianjin as study area, MaxEnt (maximum entropy)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otential habitat distribution of 74 species of protected birds in Tianjin,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bird diversity in Tianjin was obtained; The AHP entropy weight combination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assessment index of the threat degree of the habitat. The risk level of bird species diversity is comprehensively assess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bird diversity, which results in the risk map of the bird habitat in Tianjin. The ArcGIS zoning statistical too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isk index of each street. The natural breakpoint method is used to classify the risk level and propos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bird diversity hotspots in Tianji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wetland nature reserves, reservoirs and fish ponds in Binhai New Area, and central urban areas; (2) The high-risk areas of bird diversity in Tianji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urban zone, the reclamation area of Binhai New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high-biodiversity wetlands, accounting for 5.8% of the area of Tianjin; (3) The study identifies 56 subdistricts with high-risk to bird diversity,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and the middle of Binhai New Area, which are key areas for future planning interven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关键词:鸟类多样性;MaxEnt 模型;风险评价;分区管控;天津市Keywords: bird diversity; maximum entropy model; risk assessment; zoning management; Tianjin张达曾坚*艾合麦提·那麦提ZHANG Da ZENG Jian*AIHEMAITI Namaiti文章编号: 1672-9080(2023)12-0401-08DOI : 10.19974/ 21-1508/TU.2023.12.0401中图分类号:X 835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 2023-02-14 修回日期: 2023-08-26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大气安全阈值约束与控污物理环境调适的京津冀产-城低污布局理论研究”(批准号:520783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应对台风-暴雨耦合灾害的海湾型城市智慧韧性规划理论研究”(批准号:52078330)作者简介张达,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硕士,指导教师:曾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鸟类图鉴微信小程序项目
![中国鸟类图鉴微信小程序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70a751a3d0d233d4b14e695b.png)
中国鸟类图鉴微信小程序项目一、项目概述微信小程序是一类在微信生态之内,无需下载、无需关注的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的扫一扫或搜索功能进行使用。
微信小程序于2017年上线,如今已触达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用户角度来说,小程序触及到了PC网页、公众号、H5、APP无法触及到的地方,降低了低频服务类APP的使用门槛,需要使用时打开小程序,用完即走。
因微信提供较廉价及容易使用的资源,与数以百万计的移动用户接触。
海峡数字教育公司基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鸟类生态数据库系统所沉淀丰富的鸟类声音、视频、图集、知识等资源,结合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打造一个以鸟类爱好者为主的社交平台,为全球鸟类爱好者提供随时随地的互动式交流以及专业知识查询为一体的鸟类知识分享型社交平台。
中国鸟类图鉴微信小程序需要提供微信前端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
小程序的核心功能有:1)识别鸟种功能:用户通过拍照或相册上传鸟类图片,后端调用AI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出图片中的鸟种及识别命中概率,并结合鸟类生态数据库系统,快速查询鸟种详细信息。
用户还可以对识别历史进行查看,对识别结果进行分享,以达到及时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2)查找鸟种功能:用户可通过查找鸟种快速查询鸟友的观鸟笔记及图集,获取某种鸟的分布或某个地点的观鸟记录。
查询维度包含按鸟种和地点进行查询。
3)图鉴功能:内嵌基于中国鸟类大数据系统,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鸟类信息检索工具,帮助用户了解1400多种鸟类的信息,只要指尖轻点即可轻松识别你所见但不认识的鸟种。
二、项目需求一览表三、基本要求:4.1系统功能要求中国鸟类图鉴微信小程序需要提供微信前端应用程序,以及管理员使用的后台管理系统,能对系统、用户、及内容进行统一管理。
4.1.1 小程序功能模块4.1.2 小程序后台管理功能4.1.3:要求与采购人原有平台无缝对接支持传输数据及资源的便捷共享,参与本项目竞价的竞价人要求于竞价截止时间前至采购单位对本项目做初步沟通,并提供无缝对接的可行性方案,由采购人出具方案合格说明函参与本项目报名。
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720372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9.png)
《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制(修)订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等功能。
根据《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规定,湿地水鸟是指在生态上依存于湿地的鸟。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来说,水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监测湿地环境质量重要的生物指标。
通过水鸟同步调查,了解各类群水鸟的基本活动和迁徙规律,有利于保护甘肃省湿地珍稀濒危的水鸟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候鸟的保护做出贡献。
甘肃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在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对甘肃省湿地鸟类的种群、优势种、居留情况、迁徙规律、多样性水平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湿地鸟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与成功经验。
目前,甘肃省在湿地水鸟同步调查技术规范中,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基于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联合甘肃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甘肃省山丹县湿地保护站、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局等湿地保护和管理单位,共同研究制订起草了《湿地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为甘肃省开展湿地水鸟同步调查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以填补我省湿地水鸟同步调查工作地方标准的缺失。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鸟类野外调查的原则、目的、范围、因子、器材及工具、时间频次、方式方法、区域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报告编制、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及依托项目简况2013年8月,甘肃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并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综合实验站1处,在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6县(区)建立动物(鸟类)监测样线24个、样点18个,购置观测设施设备50多台(件),按照《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开展了大量的湿地鸟类野外调查与监测工作,为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鸟类观测方案
![鸟类观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2e6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a.png)
2.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3.建立鸟类观测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流。
六、人员培训与分工
1.对观测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包括鸟类知识、观测方法等。
2.明确分工,设立观测组、数据分析组、报告编写组等。
3.加强团队协作,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任务:
1.设立鸟类观测站点,开展定期观测。
2.建立鸟类观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3.组织专业培训,提高观测团队的业务能力。
三、观测方法
1.线路调查法:
-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设置观测线路。
-确定线路长度、方向及观测时间,充分考虑地形、植被等因素。
-按季度进行定期观测。
2.定点观测法:
-在鸟类栖息地、觅食地等关键区域设立观测点。
2.分工明确,设立观测组、数据整理组、分析组等,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观测期间注意事项
1.尊重鸟类生活习性,避免干扰鸟类正常活动。
2.保护生态环境,不破坏鸟类栖息地。
3.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观测活动合法合规。
八、项目预算
根据观测方法、观测内容、人员培训等因素,合理制定项目预算。
九、项目总结与成果
-观测点数量:根据观测区域大小和鸟类分布特点,设置若干观测点。
-观测时间: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观测。
3.卫星遥感与无人机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观测鸟类栖息地、迁徙路线等。
-数据获取:定期获取遥感影像,分析鸟类栖息地变化。
-无人机应用:在鸟类迁徙季节,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观测。
四、观测内容
1.鸟类种类、数量、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3.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观测方法
鸟类调查服务方案
![鸟类调查服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c935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3.png)
鸟类调查服务方案一、背景介绍鸟类调查服务是指通过对特定地区的鸟类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鸟类的数量、种类、分布等信息,为保护和管理鸟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鸟类调查服务不仅可以提供鸟类资源的基本信息,还可以对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监测提供重要数据。
二、服务内容1.鸟类样点调查根据客户要求和调查需求,我们可以在特定地点设立样点,并对该样点区域内的鸟类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记录鸟类种类、数量、行为特征等信息。
样点调查可以定期进行,以监测鸟类的季节性变化和迁徙情况。
2.栖息地评估我们将根据客户提供的地理信息和调查要求,进行栖息地评估。
通过调查和记录鸟类在不同栖息地的分布和数量,评估栖息地对鸟类的适宜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3.鸟类迁徙监测我们可以进行鸟类迁徙监测服务。
通过设立观测点、使用望远镜等设备,对鸟类的迁徙路线、数量和迁徙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鸟类迁徙监测可以帮助了解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规律,为保护鸟类资源提供参考。
4.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提供客户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
报告包括对鸟类资源的分布、数量、种类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对栖息地评估结果进行解读,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建议。
三、服务流程1.需求确认: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调查需求和目标。
2.样点设立:根据客户提供的地理信息和调查要求,确定样点位置和数量。
3.调查实施:进行对应的鸟类样点调查和迁徙监测,记录相关数据。
4.数据整理与分析:整理调查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5.撰写调查报告:根据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包括数据分析和相关建议。
6.报告交付:将调查报告交付给客户,并进行必要的解读和讨论。
四、服务优势1.专业团队: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鸟类调查团队,能够熟练使用鸟类观察和记录技术。
2.科学方法:我们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设备进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调查目标,我们提供灵活的调查方案和个性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5.0(2017)发布
![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5.0(2017)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ed3df59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5.png)
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5.0(2017)发布自2010年发布第一版以来,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不少专业书籍、论文、观鸟图鉴开始使用本名录作为基础,不少保护区、保护公园同仁也使用这个名录来协助完成本区的鸟类本底拼图,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使用名录3.0版作为蓝本,更多观鸟人也逐步开始接受并使用这份名录。
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5.0”继续以世界鸟类学家联盟(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的“世界鸟类名录”为依据。
这份名录是在2006年第24届世界鸟类学大会之后,IOC的分类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出版和更新世界鸟类种数统计,并在网络上及时发布最版“名录”(),这份名录反映了鸟类分类学、系统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 5.0的编辑团队集合了从事鸟类分类和系统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或作为常在中国野外一线进行鸟类观察的资深观鸟者,或作为从事保护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的人员。
我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份名录,帮助大家能相对及时地了解世界对于鸟类分类学上的新变化、中国鸟类分布的新记录等信息。
我们不仅仅是把“世界鸟类名录”里面涉及的中国鸟类物种进行整理,还查阅大量涉及中国鸟类分类的中英文献,在整理、归纳、讨论、斟酌、考量、采纳、编排等基础上,才形成了目前大家所读到和使用的这份名录。
须苇莺(Acrocephalus melanopogon)徐康平拍摄于乌鲁木齐南郊目前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已更新至5.0版本。
相比较4.0版本,有如下变化:(一)版式变化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使用本名录,增加了“科”的序号,同时,在“科”名后增加了该科各属的数目及鸟种的数目。
(二)名录变动1.须苇莺Acrocephalus melanopogon作为新分布记录加入主名录,并从附录三中删去此种;2.栗尾姬鹟Ficedula ruficauda作为新分布记录加入主名录;3.灰头钩嘴鹛Pomatorhinus schisticeps作为新分布记录加入主名录,并从附录一中删去此种;4.兀鹫Gyps fulvus作为新分布记录加入主名录并从附录四中删掉此种;5.烟黑叉尾海燕Oceanites oceanicus作为新分布记录加入主名录并从附录四中删去此种;6.灰伯劳拆分为灰伯劳Lanius borealis(国内分布有sibiricus、mollis、funereus三个亚种)和西方灰伯劳L.excubitor(国内分布有homeyeri亚种);灰伯劳(Lanius borealis)雷进宇摄于阿勒泰7.光背地鸫拆分成光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a、四川光背地鸫Zoothera griseiceps和喜山光背地鸫Zoothera salimalii;喜山光背地鸫(Zoothera salimalii)雷进宇摄于百花岭8.棕头雀鹛拆分成棕头雀鹛Alcippe ruficapilla和印支雀鹛A.danisi;上图:印支雀鹛的分布引自《中国鸟类志》(下卷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棕头歌鸲位置调整到红尾歌鸲后;10.黑胸歌鸲tschebaiewi亚种提升为种——白须黑胸歌鸲Chinese Rubythroat;10.大短趾百灵拆分为蒙古短趾百灵Calandrella dukhunensis和大短趾百灵Calandrella brachydactyla上图:两种短趾百灵的形态区别及分布引自《中国鸟类志》(下卷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从名录中删除南灰伯劳Lanius meridionalis;13.隼形目位置从鹰形目后鸨形目前,移动到鴷形目前;14.鹦形目位置从鸽形目后鹃形目前,移动到隼形目后;15.花脸鸭移动位置到棉凫之后;16.白眉鸭移动位置到花脸鸭之后,琵嘴鸭之前;17.琵嘴鸭移动位置到白眉鸭之后,赤膀鸭之前;18.流苏鹬移动位置到红腹滨鹬之后;19.阔嘴鹬移动位置到流苏鹬之后;20.尖尾滨鹬移动位置到阔嘴鹬之后;21.高跷鹬移动位置到尖尾滨鹬之后;22.弯嘴滨鹬移动位置到高跷鹬之后;23.勺嘴鹬移动位置到长趾滨鹬之后;24.红颈滨鹬移动位置到勺嘴鹬之后;25.三趾滨鹬移动位置到红颈滨鹬之后;26.黑腹滨鹬移动位置到三趾滨鹬之后;27.岩滨鹬移动位置到黑腹滨鹬之后;28.黑腰滨鹬移动位置到岩滨鹬之后;29.小滨鹬移动位置到黑腰滨鹬之后;30.饰胸鹬移动位置到白腰滨鹬之后,斑胸滨鹬之前;31.杓鹬属移动位置到鹬科最前面;32.塍鹬属移动位置到杓鹬属之后;33.翻石鹬移动位置到塍鹬属之后;34.半蹼鹬属移动位置到滨鹬属之后;35.丘鹬移动位置到半蹼鹬属之后;36.姬鹬移动位置到丘鹬属之后;37.沙锥属移动位置到姬鹬之后;38.翘嘴鹬移动位置到沙锥属之后,瓣蹼鹬属之前;39.矶鹬移动位置到瓣蹼鹬属之后,鹬属之前;40.漂鹬移动位置到灰尾漂鹬之前;41.小黄脚鹬移动位置到灰尾漂鹬之后;42.红脚鹬移动位置到小黄脚鹬之后;43.泽鹬移动位置到红脚鹬之后、林鹬之前;44.林鹬移动位置到泽鹬之后;45.鹤鹬移动位置到林鹬之后;46.青脚鹬、小青脚鹬移动位置到鹤鹬之后;(三)对4.0版本的勘误和补充1. 所有“新纪录”改为“新记录”;2. 修改IUCN等级,更新至2016年年底;3. 补充麦氏贼鸥备注编号;4. 修正崖海鸦备注编号;5.修正叉尾鸥野外手册编号;6.修正马来鸻野外手册编号;7.补充白冠带鹀IUCN等级;8.修正白尾海雕英文名;9.修正小美洲黑雁参考文献;10.补齐欧金鸻引用文献;11.补充白嘴端凤头燕鸥备注中漏掉的“年”字;12.补充崖海鸦备注中漏掉的“年”字;13.补充蓝腰短尾鹦鹉备注中漏掉的“年”字;14.补充亚历山大鹦鹉备注中漏掉的“年”字;15.补充青头鹦鹉备注中漏掉的“年”字;16.补充领角鸮备注“学名改为Otus lettia”;17.补充紫针尾雨燕引用文献;18.调整三种短趾百灵顺序;19.补充亚洲短趾百灵引用文献;20.补充北短翅莺备注序号;21.修正斑嘴鸭标注位置;22.补充中华仙鹟引用文献;23.修正崖海鸽标注号;24.修正Elachuridae丽星鹩鹛科位置;25.补充修正印缅寿带引用文献;(四)中文名变动1.Locustellidae科名(短翅莺、蝗莺)由短翅莺科改为蝗莺科;2.麦氏贼鸥中文名改为南极贼鸥;3.短翅莺科中文名改为蝗莺科,和学名对应;(五)英文名变动1.中贼鸥英文名由Pomarine Skua改为Pomarine Jaeger;2.光背地鸫英文名由Plain-backed Thrush改为Alpine Thrush;3.丽星鹩鹛英文名由Spotted Wren-Babbler改为Spotted Elachura;4.棕腹隼雕英文名由Rufous-bellied Hawk-Eagle改为Rufous-bellied Eagle;5.中南寿带英文名由Oriental Paradise Flycatcher改为Blyth's Paradise Flycatcher;6.藏雪雀英文名由Henri's Snowfinch改为Tibetan Snowfinch;7.褐翅雪雀英文名由Tibetan Snowfinch改为Black-winged Snowfinch;8.红翅沙雀英文名由Eurasian Crimson-winged Finch改为Asian Crimson-winged Finch;(六)拉丁名变动1.因属名变更,亚洲短趾百灵拉丁名由Calandrella cheleensis 改为Alaudala cheleensis;2.因属名变更,雪雁拉丁名由Chen caerulescens改为Anser caerulescens;3.因属名变更,中白鹭拉丁名由Egretta intermedia改为Ardea intermedia;4.因属名变更,楔尾鹱拉丁名由Puffinus pacificus改为Ardenna pacifica;5.因属名变更,灰鹱拉丁名由Puffinus griseus改为Ardenna grisea;6.因属名变更,短尾鹱拉丁名由Puffinus tenuirostris改为Ardenna tenuirostris;7.因属名变更,淡足鹱拉丁名由Puffinus carneipes改为Ardenna carneipes;8.因属名变更,三趾鸦雀拉丁名由Cholornis paradoxa改为Cholornis paradoxus;9.斑翅椋鸟拉丁名由Saroglossa spiloptera改为Saroglossa spilopterus;10.白腹短翅鸲拉丁名由Luscinia phoenicuroides改为Luscinia phaenicuroides;11.由于分类变动,仓鸮拉丁名由Tyto alba改为Tyto javanica;12.小白腰雨燕拉丁名由Apus affinis改为Apus nipalensis;13.黑眉拟啄木鸟补充一条备注“学名由Megalaima oorti改为Megalaima faber”;14.大金背啄木鸟补充一条备注“学名由Chrysocolaptes lucidus改为Chrysocolaptes guttacristatus”;15.红翅鵙鹛补充一条备注“学名由Pteruthius flaviscapis改为Pteruthius aeralatus”;16.栗额鵙鹛补充一条备注“学名由Pteruthius aenobarbus改为Pteruthius intermedius”17.黑冠黄鹎补充一条备注“学名改为Pycnonotus flaviventris”;18.褐喉沙燕补充一条备注“学名改为Riparia chinensis”;19.中华鹪鹛备注改为“基于分布在华中、西南等地的鳞胸鹪鹛Pnoepyga albiventer种群描述的新种(Päckert et al 2012)”;20.华西柳莺备注改为“基于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和中国西部(青海、甘肃等地)的黄腹柳莺种群描述的新种”;21.长尾鹩鹛补充一条备注“学名改为Spelaeornis reptatus”;22.大草莺补充一条备注“学名改为Graminicola striatus”;23.白脸䴓补充一条备注“学名改为Sitta przewalskii”;24.黑嘴松鸡拉丁名由Tetrao parvirostris改为Tetrao urogalloides,并补充参考文献;25.山麻雀拉丁名由Passer rutilans改为Passer cinnamomeus;26.大朱雀补充一条备注“学名改为Carpodacus severtzovi”;27.沙色朱雀补充一条备注“学名改为Carpodacus stoliczkae”;28.绿脚山鹧鸪,中文名改为绿脚树鹧鸪,学名由Arborophila chloropus改为Tropicoperdix chloropus,位置移到灰孔雀雉之前;29.花脸鸭属名由Anas改为Sibirionetta;30.白眉鸭属名由Anas改为Spatula;31.琵嘴鸭属名由Anas改为Spatula;32.赤膀鸭属名由Anas改为Mareca;33.罗纹鸭属名由Anas改为Mareca;34.赤颈鸭属名由Anas改为Mareca;35.绿眉鸭属名由Anas改为Mareca;36.白鹤属名由Grus为Leucogeranus;37.沙丘鹤属名由Grus改为Antigone;38.白枕鹤属名由Grus改为Antigone;39.赤颈鹤属名由Grus改为Antigone;40.流苏鹬属名由Philomachus改为Calidris;41.阔嘴鹬属名由Limicola改为Calidris;42.勺嘴鹬属名由Eurynorhynchus改为Calidris;43.饰胸鹬属名由Tryngites改为Calidris。
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
![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7569402de80d4d8d15a4f03.png)
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Methods for Bird Surveys – a practical handbook编者: 马嘉慧、刘阳、雷进宇出版: 香港观鸟会有限公司香港邮政总局信箱12460号电话: (852) 2377 4387传真: (852) 2314 3687电邮: hkbws@.hk(一般)info@(中国项目)网站: .hk赞助: Darwin Initiative(达尔文基金)支持机构: 国际鸟盟/香港观鸟会中国项目、北京观鸟会(筹)资料及图片提供: 国际鸟盟、香港观鸟会、北京观鸟会、厦门观鸟会、陈承彦、张洁、张浩辉、周家礼、何万邦、吕德恒、李海涛、苏毅雄、黄伦昌、余日东、GeoffCarey、Mike Crosby、John Holmes、Richard Lewthwaite、W.J.Sutherland、印刷: 4M Studio2006年3月出版国际参考书号(ISBN):962-7508-07-1本手册所载的所有文字及照片,一律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复印、储存于可存取系统或传送。
根据香港现行“版权条例”允许之私人研究、研习、评赏或评鉴等合法用途,则属例外。
书中照片及文字的知识产权均属于提供照片的摄影师和文字作者所有。
封面和封底图片: 张浩辉、江明亮、方健华、何文辉、洪家耀、马嘉慧鸟类调查方法实用手册 Methods for Bird Surveys – a practical handbook赞助出版支持机构引言生物研究工作依赖于高质量的野外工作,以及对种类的准确鉴别技术,而鸟类由于大多具有艳丽的色彩、容易被观察到、并具有高声鸣叫的特点,成为了最容易调查的动物类群之一;因此鸟类研究也是众多野生生物研究中,被较多人所认识的。
自鸟类学发展至今,因为研究的广泛参与性,鸟类无疑成为了被调查最频繁的生物。
许多研究计划广泛吸收了许多的观鸟者参与其中的鸟类调查和监测工作,使得鸟类调查在所有环境监测中是最经济有效的。
观鸟记录中心
![观鸟记录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06364a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4.png)
观鸟记录中心在大兴安岭森林公园的观鸟记录中心,有一片神奇的草原——卧龙草原。
我们乘坐景区内小火车来到观鸟中心。
第一眼看见的是红河谷观光车站。
车站就建在山谷之上,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俯瞰到很多著名的景点:七星湖、红叶谷和飞来石……站在高处,一条条溪流蜿蜒着流向远方,一座座美丽的小山静静地躺在绿色的海洋中,阳光照耀下,映衬着蓝天白云,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沿着木质栈道走进密林深处,树丛中间隐藏着一个小湖泊。
人们说,那儿是观察水鸟的好地方,可惜季节不对。
这里是观察红腹锦鸡、松鸡和其他各种鸟类的最佳地点,也是小火车的终点站。
停好车后,导游姐姐热情地迎接我们,引领我们穿过山谷,走过木栈道,来到卧龙草原。
草原上,一簇簇野花竞相开放,五彩缤纷,像一块块绣满了各色鲜花的彩布,像天边飘动的朵朵白云,又像是哪位画家在天空中泼洒的调色板。
金黄的大兴安岭杜鹃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这时,一群“黄衣使者”向我们飞来。
这些“黄衣使者”就是美丽的丹顶鹤。
它们或展翅翱翔,或低头觅食,或翩翩起舞,尽显仙子风范。
这里还是每年大兴安岭百灵鸟比赛和其它观鸟活动的举办场所。
每年6月中旬,这里会举行规模盛大的百灵鸟文化节,国内外许多知名人士和观鸟爱好者都会到这里来观鸟。
一声声悠扬婉转的歌声,一次次曼妙的舞姿,把人们带入了神奇而美丽的鸟世界。
美丽的鸟儿除了能让人们欣赏它们独特的美外,还能吸引各种病毒传染给人类,因此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健康卫士”。
从观鸟中心出来,我们回到景区门口。
这时已是夕阳西下,漫天的晚霞把整个卧龙草原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到处都是欢乐的人们和美丽的鸟儿。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就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世界!来大兴安岭森林公园旅游,我不仅看到了壮丽秀美的红叶谷,更看到了令人赞叹的观鸟记录中心。
这里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是人们放飞心情,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爱护每一株小草,每一棵大树,每一只鸟儿,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美丽!。
沪版新教材项目教学案例——探秘鸟类研究
![沪版新教材项目教学案例——探秘鸟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07602202d276a200292ed2.png)
和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 6.问题清单计 ①不同朝代和时期,人们用什
么“媒介”记录信息?在远距离通信 中,人们如何开展沟通?如何确保 信息的安全性,即存储信息的媒介 不被破坏,信息不被他人得知?
● 活动内容安排 第1课时 活动1——鸟类 活 动 数 据 的 采集。 要求: (1)两人一组,确定研究题目, 如“某 观 测 点候 鸟居留时 段 的 研 究”“某林地鸟类种类分布”等。 (2)查找一些观鸟网站和鸟类 APP,填入表1。(若表格行数不够, 可自行添加) (3)在表1中选择一个网站或 APP,了解它向鸟类爱好者采集哪 些鸟类活动的数据,填入表2。 (4)学习教材第9页知识链接, 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的基本特征, 包括鸟类的品种、数量,栖息的时间 等,作出初步判断,为进一步研究做 好准备。 第2课时 活动2——鸟类活动数据分析 处理。 要求: (1)利用活动1中的观鸟网站 或鸟类APP的查询统计功能,进一 步获取相关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和 信息的价值、时效性,填入表3。 (2)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数据,
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利用自身 经验应用这些信息的?存储、处理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 与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影响?
③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 用你作品中的例子说明。
④在你完成“主题学习”任务 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或困惑是什么? 是否已经解决?如何解决的?你的 最大收获是什么?
在“数据与信息”单元中还包 括“数 据 编 码”部 分,关于 这部 分 内容的处理,有两个建议:一是在 “站在历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对社 会生活与经济生产方式产生的影 响”主 题 学习下,再用1到2 课 时的 时间继续研究从计算机问世以来, 信息存储与处 理方式的转变,进 一步探究在计算机内各类数据存 储的形式,掌握二进制编码及其转 换。二是 将 数 据 编码与 模 块2“信 息系统与社会”中“计算机系统的 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从硬件到 软件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的组 成和处理方式。
观鸟记录中心范文
![观鸟记录中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cf14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6.png)
观鸟记录中心范文观鸟记录中心通常由一群热爱鸟类的志愿者组成,他们经常外出观鸟,记录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迁徙路线等信息。
志愿者可以通过望远镜、相机和录音设备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他们还可以利用地图、鸟类图鉴和研究文献等资料,对观测到的鸟类进行识别和分类。
1.鸟类种类:记录每种鸟类的学名、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鸟类的外貌特征和习性描述。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鸟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更好地了解不同鸟类的分类和生态习性。
2.鸟类数量:记录每种鸟类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的数量。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鸟类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规律。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监测鸟类的数量变化和种群状况,为鸟类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重要依据。
3.鸟类分布:记录每种鸟类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的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鸟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活动模式和迁徙路线。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鸟类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和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
4.鸟类迁徙:记录每种鸟类的迁徙时间、迁徙距离和迁徙路线。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鸟类学家和生态学家了解鸟类的迁徙规律和迁徙途中的关键生态环境。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规划和保护鸟类迁徙通道和重要栖息地。
观鸟记录中心不仅收集数据,还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
它可以通过统计和建模等方法,对鸟类的数量、分布和迁徙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它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工具,对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进行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
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对于鸟类保护和生态教育都具有重要价值。
它可以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鸟类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
同时,它还可以为公众提供有关鸟类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总之,观鸟记录中心的建立和运作,对于鸟类保护和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为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做出贡献。
同时,它还可以带动公众参与观鸟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观鸟记录中心
![观鸟记录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75ec209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1.png)
观鸟记录中心
观鸟记录中心是一个重要的观鸟组织,它致力于收集和发布各种鸟类的信息,以便于研究人员更好了解这些可爱的动物。
这家植物记录中心有一个活跃的公众号,它会定期发布鸟类的新闻,以及关于研究鸟类的一些实用信息,而且这个公众号也术语“观鸟记录”,许多
人会把它视为类似于一个博物馆一样的文物馆。
观鸟记录中心还提供了各种网上资源,为研究鸟类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它把各种鸟类记录在一起,把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类照片放到网站上,还把鸟类图片上传到了社交媒体网站,供大家共享。
观鸟记录中心还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讲座,分享鸟类的知识,向公众传播有关鸟类的学术研究的收集数据和信息,教育公众有关环境保护和勤劳市民开展观鸟活动,最重要的是,观鸟记录中心是鸟类研究者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收集中心,应该受到重视。
在这家观鸟记录中心,提供的技术、服务、信息及其他资源,使观鸟活动更加便捷和实用,开展鸟类研究更有效,鸟类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也得到支持。
每个对鸟类研究有兴趣的人都
可以到观鸟记录中心扩大见识,以更完整的的视角来看待鸟类,从而有效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提交记录的步骤
![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提交记录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30dd666561252d380eb6ef5.png)
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提交记录步骤
1、通过百度搜索“鸟语者”或者“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到达鸟语者首页或者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
鸟语者首页(可以进入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首页(已注册的)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首页(未注册)
2、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进行注册后,就可以上传观鸟记录,点击“会员”后下面会出现一些选项,然后再点击“新建记录”;(如下图)
3、会弹出一个页面(如下图),把页面内的东西都填写完成后,点击下面的“新建记录”;
4、然后还会弹出一个新的页面(如下图);
5、在填写记录的时候,在“鸟名”的后面有一框,在那里填写你观察到的鸟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编号,比如:白颊噪鹛的编号是1037,填写完成后点击后面的“添加”,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鸟种的输入,进行重复操作直到把所有鸟种都输入完;
6、把所有鸟种都输入完成后,点击下面的“修改完毕”,就会生成如下页面,那么你的观鸟记录就上传完成了。
线上观鸟活动方案策划
![线上观鸟活动方案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f79c50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7.png)
线上观鸟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观鸟活动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户外活动,通过观察和记录各种鸟类的飞行、栖息、觅食等行为,以增加对鸟类生态环境和保护意识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由于线下观鸟活动因为天气限制、地理位置限制等困难,因此设计一种线上观鸟活动方案,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带领观众远程观鸟,实现在线观鸟,增加参与度和趣味性。
二、活动目标1. 增加观众对于鸟类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2.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 增加观鸟爱好者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三、活动策划1. 活动主题线上观鸟大赛:探寻神秘的羽翼世界2. 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一周时间,每天定时推送鸟类的观察任务和指导。
3. 活动内容(1) 观察任务发布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平台发布每日的观察任务,包括观察指定鸟类的飞行轨迹、栖息地、觅食行为等。
每天发布一个任务,让参与者在当天完成观察并进行记录。
(2) 观察记录提交参与者可以通过拍照、摄影、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鸟类行为并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提交。
活动组织方将设立专门的观察记录提交平台,接收参与者的观察记录。
(3) 观察报告评选根据参与者提交的观察记录,活动组织方将评选出优秀的观察报告。
评选标准包括观察的准确性、详细程度、记录方式以及创意等。
评选出的优秀观察报告将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展示和奖励。
(4) 专家解读和讲座活动组织方将邀请专家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鸟类解读和讲座,让参与者对鸟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观察技巧有更深入的了解。
(5) 赛事总结和奖项颁发活动结束后,将进行赛事总结和奖项颁发。
组织方可将更优秀的参与者邀请参观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鸟活动,同时发放奖品奖励。
4. 参与方式和推广途径(1) 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观鸟活动的申请和报名,如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2) 活动推广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力量,如微博、知乎、QQ群等;(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提交记录步骤
1、通过百度搜索“鸟语者”或者“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到达鸟语者首页或者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
鸟语者首页(可以进入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首页(已注册的)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首页(未注册)
2、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进行注册后,就可以上传观鸟记录,点击“会员”后下面会出现一些选项,然后再点击“新建记录”;(如下图)
3、会弹出一个页面(如下图),把页面内的东西都填写完成后,点击下面的“新建记录”;
4、然后还会弹出一个新的页面(如下图);
5、在填写记录的时候,在“鸟名”的后面有一框,在那里填写你观察到的鸟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编号,比如:白颊噪鹛的编号是1037,填写完成后点击后面的“添加”,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鸟种的输入,进行重复操作直到把所有鸟种都输入完;
6、把所有鸟种都输入完成后,点击下面的“修改完毕”,就会生成如下页面,那么你的观鸟记录就上传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