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白杨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白杨白杨阅读提示:阅读下面的文章,说说和课文有什么相同之处?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三人行》词句解析 冀教版
《三人行》词句解析
词语解析:
有气无力:形容没有气力,无精打采的样子。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匍匐:爬行。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
句子解析:
1、然后抓起黄元庆的一只手,背向着他蹲下来,果断地说:“黄元庆同志,我以指导员的身份命令你走!”
解析: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王吉文“果断”的话语中充满威严,充满激励,更充满对战友真挚的关爱,让黄元庆不能违抗。
2、天无边无垠的。
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在那白云下面,一行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
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
解析:“天无边无垠”勾勒出整个画面的背景,自然令人想到“草地”也是“无边无垠”的。
而这“雁”与“人”是多么相似啊!大雁排成“人”字,两个人拖着一个人,不也是个“人”字么!“群雁南飞”象征着革命战士团结友爱、共同前进、永不分离,也点明了课题“三人行”的深刻含义。
1。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预设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教学准备:结合课内外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
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
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
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
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二、感知作者辛弃疾是南宋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三、合作探究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互动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明确:长。
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互动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明确: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互动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
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六年级下册语文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冀教版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文阅读:包括各种文学作品、散文、诗歌等,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2. 词语积累与应用:学习新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语的拼写和运用。
3. 语法知识与应用: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修辞手法等,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写作形式。
5. 古代文化与名著导读: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和经典名著的精彩内容,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六年级下册语文冀教版教材的内容概述,具体内容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
差异。
建议你联系学校或查阅冀教版的官方网站,获取最准确和最详细的教材内容信息。
祝你学习进步!。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22、楼兰的忧郁教案 5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 7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 12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136、早晨教案 157、葵花之最教案 199、寓言两那么教案 21揠苗助长教案 21刻舟求剑教案 23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 2411、我的母亲教案 2612、济南的冬天教案 3013、祥子买车教案 3314、养花教案 3515、母鸡教案 37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3818、秋天的思念教案 4120、勇气教案 4321、再见了 ,亲人教案 4422、桥梁远景图教案 4723、黄河象教案 5025、科学梦想之父教案 5326、蟋蟀的住宅教案 54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5728、风筝教案 59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 ,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根底上 ,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 ,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 ,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 ,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 ,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 ,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翻开书本 ,自由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公布:公布 ,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 ,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 ,伺机出击。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单元一:古代的钱
- 研究了古代的银钱和金钱的单位与换算
- 了解了古代的盐票和粮票及其作用
单元二:寒窑赋
- 研究了《寒窑赋》这篇古文的背景和作者
- 阅读了《寒窑赋》的全文,并理解了其中的意境和感情
- 研究了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单元三:蓝采和飘散
- 了解了《蓝采和飘散》这个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研究了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 阅读了相关的诗词,并理解了诗词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单元四:米脂的金银花
- 阅读了《米脂的金银花》这篇现代散文,并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理解了散文中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赞美
- 研究了写景和描写的基本技巧
单元五:传统文化与创新
- 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 理解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并思考了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
单元六:历史的河流
- 研究了历史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线
- 了解了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重大事件
- 分析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单元七:夏商周的历史追问
- 研究了中国古代三代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 理解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
- 分析了三代历史的联系和历史追问的意义
单元八:古代科技与文明
- 了解了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文明成就
- 研究了古代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
- 探讨了古代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以上是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们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秋天的怀念》|冀教版
看花:
1、母亲要带我去看花 2、我答应母亲去看花 3、母亲不能陪我去看花 4、我和妹妹去看花
母亲对儿 子的关爱以 及“我”对母 亲的怀念。
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 脾气是什么样的?
性情暴躁
脾气很坏
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秋天的怀念》|冀教
版
2020/8/19
史铁生
当代作家,1951年出生。 北京人。1969年到延安插队落 户。1972年因一场大病双腿瘫 痪回到北京,后来在北京新桥 工艺美术加工厂工作,1978年 开始文艺创作。1983年加入中 国作家协会。曾获1983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奖和首届“青年 文学创作奖”,代表作品:《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 弦》《我与地坛》等。
tān huàn shì
瘫痪 侍弄
shàn wān
仿膳 豌豆
xiǔ
整宿
jué
诀别
fù
xù xù dāo
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
qiáo cuì
憔悴
màn
烂漫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是怀念? 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阅读思考:
课文以看花为线索写了 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 么?
当时母亲的情况怎样呢?
“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 去地睡不了觉”。
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 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 •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一:第一课《情比金坚》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2. 研究识字、词语的注音和书写;3. 能正确模仿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 研究识字、词语注音和书写;2. 学会正确模仿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 课本《情比金坚》;2. 黑板、粉笔;3. 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引入《情比金坚》这个故事;2. 配发单词卡片,教学生识字和注音;3. 逐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模仿朗读;4. 布置课后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道德意义。
教案二:第二课《与时间赛跑》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2. 研究多音字的注音和运用;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研究多音字的注音和运用;2.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与时间赛跑》;2. 黑板、粉笔;3. 课堂练题。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先读课文,了解大意;2. 分析多音字的注音方法,与学生一起注音;3.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并回答问题;4. 布置课后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讨论一些与时间赛跑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多音字,写一篇关于时间的短文。
教案三:第三课《Mimmi的寿宴》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内容;2. 研究生字词的注音和运用;3. 提高朗读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1. 研究生字词的注音和运用;2. 提高朗读和书写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Mimmi的寿宴》;2. 黑板、粉笔;3.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1. 让学生预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2. 分发生字卡片,教学生识字和注音;3.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4. 布置课后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2. 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家寿宴的短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标题: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材简介《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是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下半册,适用于小学六年级学生使用。
本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内容包括课文理解、语言运用、写作训练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本册课本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2.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第一课】《生动的小水珠》1. 教学目标:a)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珠的特性;b) 学习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c) 表演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利用问题导入讨论,引起学生兴趣;b) 分析课文:辅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c) 协助学生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d) 分角色表演: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e) 总结讨论:学生总结本课期间的所学内容。
【第二课】《美丽的荷花》1. 教学目标:a) 学习课文的整体内容,并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b) 学习演讲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c) 学习写草稿,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2.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图片或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b) 阅读课文:分段阅读,学生理解内容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c) 学习重点句子:老师解析重点句子,并让学生模仿朗读;d) 演讲训练:学生分组进行演讲练习,培养口语表达能力;e)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写作习惯。
【第三课】《雨一直下》1. 教学目标:a)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水的特性和作用;b) 学习正确使用感叹句;c) 进行有关雨水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展示图片或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b) 阅读课文:教师辅导学生阅读并帮助学生理解内容;c) 学习感叹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感叹句;d) 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雨水的作用及对生活的影响。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dǒu péng lóu tīzuǐchún dòu yǐntái xiǎn jiǎng zuòpù bùyù bào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逶.迤(wēi wěi)蒙.古(méng měng)冠.冕(guān guàn)膝.盖(xīqī)放肆.(sìshì)狞.笑(nìng níng)三、辨字组词。
蕾(_________)秧(_________)缝(_________)谚(_________)雷(_________)映(_________)锋(_________)颜(_________)四、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身无(____)文(____)知非福奄奄一(____)(____)合之众无济于(____)(____)空见惯见(____)知著无独有(____)(____)汤蹈火一声不(____)1.“身无()文”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成语属于AABC式成语,请你再写三个同样类型的成语:_______、3.画波浪线的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请用这个成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五、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渲宣1.王丽是我们班的(______)委员,经常在校报上看见她发布的消息。
2.那些小丘就像只用绿色(______),不用魔仙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美丽。
涯崖3.在一个陡峭的(____________)边,五位壮士毫不畏惧的跳了下去。
4.即使你在(______)海角,我也要找到你。
六、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目录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72、楼兰的忧郁教案 11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15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20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226、早晨教案247、葵花之最教案279、寓言两则教案31揠苗助长教案31刻舟求剑教案33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3611、我的母亲教案3912、济南的冬天教案4413、祥子买车教案4814、养花教案5215、母鸡教案56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5918、秋天的怀念教案6420、勇气教案6621、再见了,亲人教案6822、桥梁远景图教案7123、黄河象教案73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7926、蟋蟀的住宅教案81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8528、风筝教案88xxx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两全一主动”的教育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
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即六个专题,依次为:人生感悟,民族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书后还附有10首古诗词、9篇供选读的课文。
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
2、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文赏析三篇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文赏析三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文赏析三篇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
《济南的冬天》的,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像,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老舍先生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济南的冬天》具有绘画艺术的特色呢?老舍先生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引发读者的想像,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朔风怒号、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用这幅画面中的“寒”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又以“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调动读者的想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图画,用这幅画面中的“暗”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
这还不够,还让我们看了一幅热带地区毒辣辣的烈日高照的可怕画面,再用这幅画的“热”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
正是用了色调和对照,用了绘画艺术的“以色赋形”的衬托方法,将济南冬天阳光温暖、天朗地秀的总体画面勾勒了出来。
这是山水画法。
描绘济南的大地,老舍先生所用的正是“以大观小”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
展开想像的翅膀飞上济南的云天俯瞰大地,然后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
画城,不画它的东西南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闲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济南城中的山)。
一些琐碎的细部都被略去了,画的只是冬天济南城秀美的睡态,留下充分的余地让读者去联想、想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画山,不画它的上下左右,“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一起笔就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紧接着就引导读者展开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好似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知识点
1.诗歌鉴赏:学生要学会欣赏各种形式的诗歌,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体诗等。
同时,要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感情以及艺术特点,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散文鉴赏:学生要学会读懂各种形式的散文,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等。
通过阅读,理解散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并能正确解读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感情色彩等。
3.古诗文背诵:学生要学会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如《登鹳雀楼》、《饮酒·其三》、《滕王阁序》等。
通过背诵,锻炼记忆力,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4.词语积累:学生要积累常用词语的拼音、词义、用法等知识,并学会通过词语的联想和辨析来理解和记忆词语。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语法知识: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如动词的用法、名词的变化、句子成分的分析等。
通过学习语法,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6.修辞手法:学生要学会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学习修辞手法,提高语言的表达力和形象感染力。
8.作文写作: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表达。
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9.阅读策略:学生学会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通过对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把握,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总结起来,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主要包括诗歌鉴赏、散文鉴赏、古诗文背诵、词语积累、语法知识、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作文写作和阅读策略等方面的知识点。
学生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古诗三首》牧童诗歌解析 冀教版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词语解释】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弄:逗弄,玩弄。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全诗大意】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词句解析】(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当然,通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7、《葵花之最》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7、《葵花之最》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摘要:教学目标、理课容学习边防战士艰苦恶劣环境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顽强、勇敢、乐观向上精神,)三、学习课二部分、渡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没有遏止住边防战士对美生活追和向往,、借葵花讴歌了守卫昆仑山边防战士们祖国、人民极端恶劣然环境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精神面貌、教学容这是令人肃然起敬和平年代今天我们和许多人样生活安宁、舒适环境地学习、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守护着这和平、安宁生活使者边防战士他们长年累月守卫祖国边陲默默地奉献着己青春、鲜血乃至生命记叙是守卫昆仑山放军女战士极端恶劣然环境亲手种活了棵向日葵虽然它是那样而且终被昆仑山冰雪凝固了但是战士们心它是高二、教学目标、理课容学习边防战士艰苦恶劣环境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顽强、勇敢、乐观向上精神、抓住重词句深入理、体会所表达思3、有感情地朗课、学会课生新词三、教学重难弄明白什么棵友爱有效地向日葵却牵动着边防战士心四、课前准备集关放军战士守卫昆仑山边防些故事或者有关昆仑山然环境使学生课前就了相关知识五、教学两课六、教学程课、引入课题巍巍昆仑青藏高原西北部主体山脊平海拔六千米这里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多变这里不仅地形险恶气候也十分恶劣每年五月到九月西南季风送暖湿气候化雨而降是地区雨季;九月旬以到二年四月旬强劲西风凛冽而至带严酷寒冬峰顶低气温可达零下五十摄氏风速可达每秒五米以上念有八十到天风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长迄今止昆仑山还人迹罕至但是兵战士却长年驻守这里这课作者毕淑敏就曾这里当兵十年我们起跟随作者到她生活地方看看吧二、学习生词、由课准音画出不理新词、教学生茸盎萌蕾兆凄3、利用形近记住生、认识二类烙骤飓5、交流不理新词萌发毛茸茸迢迢凄清花蕾先兆生机盎然沁出飓风三、初学课、指名课思考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守卫昆仑山放军女战士极端恶劣然环境亲手种活了棵向日葵虽然它是那样而且终被昆仑山冰雪凝固了但是战士们心它是高)、根据课容可以把课分成几部分?(部分交代了昆仑山然环境;二部分写葵花子她们精心呵护下终冲破生命极限成长起了;三部分写葵花终被昆仑山冰雪凝固了)四、作业、熟课、完成习册二课、复习引入听写生腰肢萌发毛茸茸山路迢迢往情深凄清花蕾先兆关山重重生机盎然二、学习课部分、请你用己喜欢方式课出描写昆仑山然环境恶劣词句、交流抓住昆仑山其实只有季节冬天而春节那段漫长而寒冷日子被人地称春天直到五那里冰封道路才渐渐开通我们眼前俨然看到了冰雪漫天、人迹罕至苍凉景象3、出描写驻军战士生活艰苦词句整整冬天除了脱水菜和军用罐头没有见绿色、面对着孩子们寄精心挑选葵花种子她们已给孩子们写信说葵花无法这里存活什么却迟迟没有发出呢?(暗含着这些女兵非常希望葵花子能这里安就像她们样)三、学习课二部分、渡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没有遏止住边防战士对美生活追和向往她们明知道昆仑山常年积雪、寸草不生不能长葵花却还是怀着对绿色渴望种下了葵花子、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看松土施肥那么葵花子是否真如人们所说那样没有成活呢?葵花子出人居然发芽了先探出两片黄叶子像试探风向手掌肥厚而天真然舒展腰肢前仰合生机盎然地长起葵花幼苗她们眼里就像娇弱白嫩、活泼顽皮婴儿那样天真可爱它们给边防战士带了无限希望给昆仑山带了勃勃生机3、接着写了昆仑山并没有像认可我们那样认可葵花股冷风冻死了绝部分葵花只奇迹般地保存下颗这唯葵花更成了她们珍爱、她们宝贝她们每天都趴着石头围墙看葵花虽然葵花地只是种极普通植物但守卫着昆仑山高原边防战士看却似活蹦乱跳生灵那样惹人牵挂和怜爱、而那棵葵花这雪域高原没有向严寒屈也没有向狂风低头更没有忘记其对太阳挚爱性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叶子它不正是敬爱边防战士象征吗?了祖国和平了人民安宁他们抛开人安逸生活远离乡远离亲人到这荒芜人烟高原深山守卫着祖国千里防线他们默默承受着恶劣环境对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5、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也不畏缩、不动摇永远勇往直前、乐观向上他们心祖国安宁、人民利益永远高切他们心永远向着祖国四、学习三部分、葵花是不是这样长了呢?我们继续往下学习、那年没有秋天寒凝切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这句话寒凝切出了昆仑山风雪严酷毫无先兆和骤然降临写这风雪势迅猛战士们跌跌撞撞地扑向魂系梦牵葵花因葵花已成她们伙伴她们战友虽然石围墙已被飓风吹得四散飘但向日葵却毅然不动地立那里它生命已精神不毁刻还向人们献出了己美丽居然绽开朵明艳花虽然花盘很却具有那样稀世美葵花像丝丝柳絮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紫色黄色花瓣箭头般怒放着像棵永不泯灭星边防战士心它是朵永不凋零花渐渐地葵花被凝固成了方柱形冰晶它成了昆仑山上座冰雕、座玉碑3、这棵葵花虽但它所处海拔是高它那不屈不挠、热爱生活精神永远鼓舞着战士们它是边防战士勇敢顽强、心系祖国、乐观向上精神化身五、总结、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高葵花这句话是什么思?、借葵花讴歌了守卫昆仑山边防战士们祖国、人民极端恶劣然环境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精神面貌六、作业、完成步、了边防战士们动人事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与气势。
背诵课文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
3.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了解比喻、排比及反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走进安塞腰鼓1.60周年国庆大典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喝彩,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
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它的风采和魅力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一定有许多的猜想和疑问,说说看!二、自主学习,感知安塞腰鼓1.这篇课文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些内容?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民间艺术?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读课文了?打开课文,根据学案“自主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具体内容见学案“自主预习”部分)2.学生自学预习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交流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师相机板书: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
★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加点字的读音:高粱.、骤.雨、枣.树、战栗.、陌.生、蓦.然;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恬静、威逼、渺远、奇伟磅礴、元气淋漓) ★再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句子出现几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安塞腰鼓的?★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表达作者对楼兰被湮没的痛惜之情。
而今,当你走进中国的西部,看到一 些地区仍被沙海和秃岭包围时,你会发现 楼兰的悲剧并没有结束。
这一段在课文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过渡段,承接上文,引起下文对当时 中国西部一些地方环境急剧恶化的叙述。
在宁夏,山里的农民世代靠挖甘草维持生计。 老师赞扬哪个小孩儿是个好学生,是因为这个孩子 既刻苦读书还能起早贪黑地挖甘草;赞扬哪家父母 勤劳能干,总要领着人们参观他家满屋子的甘草。
追古抚今,不禁让人战栗:沙漠竟从 来没有停下它那要踩覆人类繁华的脚步! 这又怎能不让人生出楼兰的忧郁?
这里的“楼兰的忧郁”不仅是对楼兰 的忧郁,也是所有后来者的忧郁,是人类 的忧郁,唤起人类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的意 识。
第二部分(第7—8段)写沙坡 头的黄沙在人们努力下被绿色覆盖。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告诫人 们要教育好后代,不要让悲剧重演。
这一段话说明了什么?
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背后的灾难。
历史上的宁夏,自古就有“天 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沃野 千里”之说。古时的六盘山一带长 满了棕木。棕木本是亚热带植物, 能大量生长在六盘山地区,足见当 时这里的气候多么温暖湿润。
然而,今天的宁夏已是“一年一 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的风可以 将禾苗吹死,掩埋;夏天的风可以将 庄稼“青干”在地里;秋天的风常使 成熟的农作物纷纷落粒。曾经青山葱 茏的六盘山,如今已是万山秃尽。
课文讲解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 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个反问句是在 指那只与乐队齐奏齐唱的孔雀,也在指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总结
同学们,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 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跟自然的关 系也是这样,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与 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样可以拥有像维 也纳一样美好的生存空间!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人行》课件【三篇】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人行》课件【三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及过草地的艰难困苦。
过程与方法:1.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情节,体会人物形象与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2.体会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严酷的环境考验下,英雄的儿女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创造了人间奇迹。
2.教育学生学习红军战士为了救助战友、为了革命的胜利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l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l通过品析结尾处的“群燕南归”图,体会“三人行”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课前查找资料了解红军长征。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营造氛围。
(一)了解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
1.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代背景,尤其是红军过草地的情景。
2.教师出示一组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图片,以此加深学生的了解。
(二)回顾旧知,引出故事。
1.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哪些有关红军长征的课文,说一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2.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一个长征故事中,认识更多令我们感动的人物。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文,感知文本。
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阅读提示在反馈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力求用概括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述。
(二)浏览读文,理清线索。
学生浏览读课文,思考:1.本文是围绕什么来展开描写的?用一个字来概括。
2.文中几次写到了“行”?围绕“行”,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写出小标题。
(注:两个问题不要同时出示。
出示第一个问题后,在引导学生说出“行”后,再出示第二个问题。
)分别出示两个问题3.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出示“三人行”的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用同音字组词.(6分)
jiāo ( )往( )傲( )花( )气shì ( )迹( )样( )言( )验
yù荣( ) ( )险( )防培(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欢( )鼓舞喜出( )外( )直气壮
高( )远瞩死得( )所( )铢必较
千头万( ) 口若( )河
三.选词填空.
战斗战役战争天气气候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要么…要么…虽然…但是…
1.世界人名取得了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2.在夺取391高地的()中,邱少云牺牲了。
3.六月的()一天比一天热。
4.蜜蜂()能远游,()远游的能力比不上鸟。
5.他()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刻苦学习。
6.星期天,我()看书,()听广播。
四.根据要求写出古诗句.
1.两个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上青天。
2.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3.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不认真学习,不知道珍惜时间。
老师语重
心长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春天的一个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
月光不禁想起了家乡,于是吟起诗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修改语段中的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六月五日下午,气候十分热。
我校六年级的全体师生们走向街头,宣传“环境保护法”。
他们非常幸苦。
送去了许多矿泉水表示慰问。
六.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语义通顺的话.
()然后递给我。
()身边就嗡嗡地围上许多蜜蜂,好像都要伺机“咬”我们似的。
()我带上蜂帽,其他部位用衣服包了个严严实实。
()我刚把蜂坯接到手。
()舅舅打开蜂箱,拿出蜂坯,用特制的扫帚把那蜜蜂从奉陪上少下来。
七.口语交际.
1.学校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
你能在不改变原意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你就要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了,借答卷的机会最想对母校或老师说的话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八.阅读理解.
(一)_____________
①小猴放离水源很远,用水比较困难,于是它准备挖一口井。
②第一天开始挖,挖了几尺深,没有水;第二天他挖了几尺深,还是不见水;第三天又接着挖了几尺,可还是看不见水。
③小猴累的气喘吁吁,它索性摞下铁锹不干
了:“原来此地没有水。
”
④猴妈妈知道了,接过小猴手里的铁锹,在他
挖过的洞里只挖了几下,一股清凉的水就涌了出来。
⑤再努力一下就能成功的事,如果缺乏恒心,
就前功尽弃,是实在太可惜了。
1.用“”给短文分段。
2.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叙述的。
3.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
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是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
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妈妈。
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子使紧急车辆停放的。
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
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厅,做杂物。
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我:“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
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的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
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
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他走开。
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
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
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
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和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
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
”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
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本文叙述父亲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对“我”的态
度时,总是提及妈妈的做法,从表现手法看,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手法。
如对待“我”偷糖果的错误时,以妈妈对子女错误___________的态度来衬托父亲对子女的_______________,突出了父亲“爱子有方”的美好形象。
2.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的神态描写“叫嚷”一词不能删
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第六段中写“他只是微笑”,联系上下文,你知道
当时父亲想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文中父亲表达“父爱”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写道:“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
能察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