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28、《古诗三首》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28、《古诗三首》教案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在我与小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3、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小兄弟的歉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1)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之情;(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兄弟之间的感情,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厉的自责精神。
教学步骤:(一)布置预习1、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①1925年左右中外社会状况②鲁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2、,落实生字词的音和义3、读课文,了解大意(这个环节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目标:能运用和检索多种工具书,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接受和获取信息。
)(二)情景导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风筝》诗,把阳春季节儿童在草地上争相放风筝的情形写得活泼可爱,读来令人欣喜。
可是,看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三)整体感知师生在舒特曼《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朗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读对重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产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合作探究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或个别回答,或集体讨论,或分组辩论。
教师适时点拨,力求掀起探讨的热潮,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1、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
2、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解,步骤如下:①如果你有弟弟会采取这种方法吗?为什么?②如果你是弟弟会采取什么行为?为什么?③为什么哥哥会这么做?④为什么弟弟没有反抗?⑤你认为哥哥爱弟弟吗?3、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4、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五)加深感悟1.学生自选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自由诵读,进一步深切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预设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教学准备:结合课内外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
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
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
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
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二、感知作者辛弃疾是南宋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三、合作探究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互动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明确:长。
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互动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明确: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互动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
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2)2、楼兰的忧郁教案 (5)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 (7)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 (11)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13)6、早晨教案 (15)7、葵花之最教案 (18)9、寓言两则教案 (21)揠苗助长教案 (21)刻舟求剑教案 (22)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 (24)11、我的母亲教案 (26)12、济南的冬天教案 (30)13、祥子买车教案 (32)14、养花教案 (34)15、母鸡教案 (37)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38)18、秋天的怀念教案 (41)20、勇气教案 (43)21、再见了,亲人教案 (44)22、桥梁远景图教案 (47)23、黄河象教案 (49)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 (53)26、蟋蟀的住宅教案 (54)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56)28、风筝教案 (59)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理解“奇光异彩”“眩惑”“赏心悦目”“尘烟障目”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领略维也纳异国风情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理解、感受维也纳人与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能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明白森林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
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重点:1.感受维也纳森林的特点,理解维也纳森林故事的内涵。
2.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维也纳森林的内涵2.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反思:《楼兰的忧郁》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鸟是树的花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本课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领悟“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白腴、优雅”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语言文字理解“鸟是树的花朵”,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想象,朗读中深刻感悟文本,结合语言文字,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体味那平凡的鸟儿为自然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学着拥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
教学重点:体味鸟儿为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教学难点:透过作者诗意的语言感悟自然之中存在着的美。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描写作者和大猩猩进行交流的句段的理解,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与大猩猩之间深厚的真挚情感。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集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和谐:配合的适当均匀。
森森然:树木茂盛繁密惑军队整齐威严。
和谐:配合的适当匀称。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①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②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1)景色美;(2)面积广;(3)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使一朵绿色的浪花。
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
”指导朗读,读出维也纳森林的美。
(2)面积广“维也纳的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教学重、难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作业:A.读通课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B.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人世间的亲情莫过于父爱、母爱,他们都是伟大的爱。
但是,这些爱也许体现在谆谆的教导中,也许体现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
然而,今天我们要来感受这样一对父女,感受父亲那无言的爱。
板书:无言的父爱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自愿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孩子们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在概括方法上予以指导。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文章内容。
1.提出中心议题,学生自读自悟。
中心话题: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父亲“无言的爱”,边读边在文中作出标注,说说自己的理由。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1)引导学生从第一部分内容体会父亲“勤劳实干”的优秀品质。
通过自由读课文,从作者叙述的一个个事例中了解父亲的品质,感受父亲的形象,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为有一个“勤劳实干”的父亲感到自豪的情感。
(2)抓住重点段落中写父亲帮“我”早玩具房子的内容,体会“无言的父爱”,引导孩子自己去读,去讨论,去领悟。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一:第一课《情比金坚》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2. 研究识字、词语的注音和书写;3. 能正确模仿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 研究识字、词语注音和书写;2. 学会正确模仿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 课本《情比金坚》;2. 黑板、粉笔;3. 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引入《情比金坚》这个故事;2. 配发单词卡片,教学生识字和注音;3. 逐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模仿朗读;4. 布置课后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道德意义。
教案二:第二课《与时间赛跑》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2. 研究多音字的注音和运用;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研究多音字的注音和运用;2.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与时间赛跑》;2. 黑板、粉笔;3. 课堂练题。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先读课文,了解大意;2. 分析多音字的注音方法,与学生一起注音;3.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并回答问题;4. 布置课后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讨论一些与时间赛跑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多音字,写一篇关于时间的短文。
教案三:第三课《Mimmi的寿宴》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内容;2. 研究生字词的注音和运用;3. 提高朗读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1. 研究生字词的注音和运用;2. 提高朗读和书写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Mimmi的寿宴》;2. 黑板、粉笔;3.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1. 让学生预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2. 分发生字卡片,教学生识字和注音;3.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4. 布置课后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2. 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家寿宴的短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1我的XX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1、《《我的》》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
3.学习的写作方法,感悟情真意切的语言,体会真挚的感情,在写作时要说真话,表真情。
教学重点:立足文学单园,通过本课的学习,读的形象,体会从身上受到的是生命的教育,进一步感受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词析句,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的伟大形象,感受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体会作者强调给他的“生命教育”提升学生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过程与方法目标: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说到“”这两个字,你们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是啊,我们会想到慈祥、勤劳、无私等等。
正如一首歌曲中所唱的,“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却永远地离去了,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的在去世了,差不多一年后才得到这个不幸的,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来回忆自己的,来抒发自己对的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我的》这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学习生字:阁衍屠樱剃亏筹籍婚倡域拆嘱4、利用形近字来记忆生字,重点是“阁衍筹”三个字,还要注意同音字的区分。
5、解决词语意思:勤俭诚实相依为命有求必应不辞劳苦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交流:(1)笔下的是怎样的一个形象?(2)结合作品谈谈为什么作者说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2、指名交流回答。
五、作业1、完成习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师:同学们,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又步入了一个文学单园——“平民写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标题: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材简介《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是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下半册,适用于小学六年级学生使用。
本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内容包括课文理解、语言运用、写作训练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本册课本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2.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第一课】《生动的小水珠》1. 教学目标:a)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珠的特性;b) 学习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c) 表演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利用问题导入讨论,引起学生兴趣;b) 分析课文:辅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c) 协助学生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d) 分角色表演: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e) 总结讨论:学生总结本课期间的所学内容。
【第二课】《美丽的荷花》1. 教学目标:a) 学习课文的整体内容,并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b) 学习演讲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c) 学习写草稿,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2.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图片或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b) 阅读课文:分段阅读,学生理解内容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c) 学习重点句子:老师解析重点句子,并让学生模仿朗读;d) 演讲训练:学生分组进行演讲练习,培养口语表达能力;e)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写作习惯。
【第三课】《雨一直下》1. 教学目标:a)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水的特性和作用;b) 学习正确使用感叹句;c) 进行有关雨水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展示图片或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b) 阅读课文:教师辅导学生阅读并帮助学生理解内容;c) 学习感叹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感叹句;d) 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雨水的作用及对生活的影响。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目录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72、楼兰的忧郁教案 11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15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20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226、早晨教案247、葵花之最教案279、寓言两则教案31揠苗助长教案31刻舟求剑教案33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3611、我的母亲教案3912、济南的冬天教案4413、祥子买车教案4814、养花教案5215、母鸡教案56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5918、秋天的怀念教案6420、勇气教案6621、再见了,亲人教案6822、桥梁远景图教案7123、黄河象教案73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7926、蟋蟀的住宅教案81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8528、风筝教案88xxx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两全一主动”的教育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
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即六个专题,依次为:人生感悟,民族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书后还附有10首古诗词、9篇供选读的课文。
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
2、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2、《济南的冬天》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2、《济南的冬天》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摘要:发髻镶嵌3.指名课随即指导,)冬天,).抓住温晴这特描绘济南冬天景色【教学目标】.正确认三生掌握五要会写生理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思.有感情地朗课感知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冬美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作用.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感受以及对其寄予深情【教学重】把握济南冬天特理清层次结构和主要容【教学难】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方法【教学程】课、导入新课提到冬季会马上想到怎样画面呢?也许马上会想到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佳句是严寒几乎成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师老舍先生笔到济南城走遭看看它冬天是怎样二、作者简介老舍(899966)现代说戏剧原名舒庆春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老舍集》里老舍先生9年赴英国讲学930年回国想作职业作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了取得可靠收入友们劝告930夏天到济南齐鲁学任教这约写93093年也就是济南齐鲁学任教写三、初课整体感知.桌轮课要准音顺句子把容易错写到纠错上.交流纠错上教师预设易错词语有济南澄清贮蓄水藻发髻镶嵌3.指名课随即指导.学生听老师课并思考问题济南冬天总特是什么?课写了济南冬天那些景物?明确济南冬天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山、水这天气、山、水三者关系是怎样?(根据课容教师稍作拨引导)结因有山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天气;又因有温晴天气才会有雪覆盖山景河水才会冒热气所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特描绘济南山水都是围绕这特写五、齐诵全再次品味(设计图发挥多维动学习优势促进促进交流促进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物能力)二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起探究了这课朗诵方法了了致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起品位、体悟济南冬天二、赏析课济南冬天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画面?结合课谈谈己理学生思考体味、朗四人组讨论交流预设.阳光下山景图(二然段)济南阳光下山有什么特?老城有山有水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带有生命感觉与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特这圈山冬天特别可爱像是把济南放摇篮里把济南比作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可爱.雪初晴图(三然段)那薄雪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情感露出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热3.城外水墨画(四然段)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理想境界?(这是张水墨画、妙是下雪呀!则创造了优美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真情山坡上卧着些村庄村庄房顶上卧着雪卧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空灵水晶图(五然段)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垂柳还要水里照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绿绿精神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况且表达进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理由还表示围扩况且还相配合进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原因(设计图这环节以学生主体采用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对课感悟理)三、方法借鉴学会发现把冬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呈现了充满活力与温晴冬天济南写作成功要素有哪些?组讨论交流归纳、融情景 B、展开想、巧用修辞(设计图这环节学习让学生了景物描写方法)四、拓展延伸老舍先生住惯了多风北京并刚由多雾伦敦归因而对济南冬天温晴感受特别深切你到某新地方是否有些特别感受?请你谈谈你感受并写下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课老舍给我们描绘了阳光下山、雪山、城外远山、冒着热气绿水四幅济南冬景图请学根据作者所描绘每人选段绘幅画(课下完成)五、朗全再次体味今天我们随我国现代著名作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冬天无限魅力给我们以美享受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景物美关键是要善从美事物发现美并用美语言表现美今学习和写作我们要努力做这方面提高我们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课练习、基础知识.给下列黑体音济南()绿萍()水藻()贮蓄()着落()澄清()镶上()发髻().填空()作者描写雪景色描写顺序依次是( )()()()()老舍笔下冬天是()冬天;()冬天;()冬天;()冬天(3)济南冬水特()3.选择题()下面对写作判断有误项是().抓住温晴这特描绘济南冬天景色B.侧重写人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特.重写了阳光、山、白雪、绿水等景物.描写济南冬景处处流露出作者赞美情做到情景交融()对济南人们冬天是面上含笑理正确项是().表现济南人冬日逗人喜欢容颜B.说明济南人冬日和善面貌.表现济南人冬日安适舒畅情态。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优秀范文五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6、早晨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3.反复朗读,品味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文字之美。
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美点,品味语言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语言的艺术美,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每天早晨我们都要走出家门来上学,你留心观察过早晨的景色吗?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早晨》,看看高尔基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晨景。
揭示课题并板书:早晨(设计意图:教师导语染渲情境,调动学生的情趣,)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 2.小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将易读错的字记录到纠错本上,并注上拼音,多读几遍。
全班交流易读错的字音,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
指名检查。
3.指名朗读,全班纠错。
(设计意图:扎扎实实扫除字词障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正确朗读课文,准确掌握字音。
)4.理解词语:宫嫔和煦惺忪惬意一帧醇厚蚊蚋得天独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范读课文。
.2.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美好的景物?请你将它们圈画出来。
(太阳、海浪、蜥蜴、花儿、蜜蜂、知更鸟、人们、蔷薇)(设计意图: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
”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与气势。
背诵课文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
3.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了解比喻、排比及反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走进安塞腰鼓1.60周年国庆大典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喝彩,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
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它的风采和魅力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一定有许多的猜想和疑问,说说看!二、自主学习,感知安塞腰鼓1.这篇课文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些内容?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民间艺术?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读课文了?打开课文,根据学案“自主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具体内容见学案“自主预习”部分)2.学生自学预习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交流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师相机板书: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
★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加点字的读音:高粱.、骤.雨、枣.树、战栗.、陌.生、蓦.然;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恬静、威逼、渺远、奇伟磅礴、元气淋漓) ★再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句子出现几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安塞腰鼓的?★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和谐:配合的适当均匀。
森森然:树木茂盛繁密惑军队整齐威严。
和谐:配合的适当匀称。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①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②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1)景色美;(2)面积广;(3)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使一朵绿色的浪花。
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
”指导朗读,读出维也纳森林的美。
(2)面积广“维也纳的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22、楼兰的忧郁教案5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7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2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36、早晨教案57、葵花之最教案99、寓言两则教案21揠苗助长教案21刻舟求剑教案23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241、我的母亲教案262、济南的冬天教案303、祥子买车教案334、养花教案355、母鸡教案37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388、秋天的怀念教案4120、勇气教案4321、再见了,亲人教案4422、桥梁远景图教案4723、黄河象教案50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5326、蟋蟀的住宅教案54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5728、风筝教案59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 2、《楼兰的忧郁》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 2、《楼兰的忧郁》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吞噬”、“湮没”、“踩覆”、“暴戾”、“回眸”、“悲怆”、“晓谕臣民”、“络绎不绝”、“面目全非”、“追古抚今”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楼兰、丝绸之路、甘草、青海湖等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1.王昌龄曾在诗中写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提到的楼兰古国,曾一度十分繁华,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门户,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这里时,曾被这里的富饶和美丽惊呆了。
刚才我们所看的是楼兰的复原图画,(出示现在楼兰废墟图片)而现在的楼兰竟然是这个样子。
2.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导学生设计思考问题,如:是什么使得楼兰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楼兰还能恢复原有的美景吗?从图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楼兰在哭泣,楼兰在忧郁。
(揭示课题)二、自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通过独立阅读解决自己的问题。
2.默读课文,把课文中你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并做简要批注。
(1)第3自然段中“在宁夏,山里的农民世代靠挖甘草维持生计。
”“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挖着,却不知道已经把宁夏的生存环境‘挖’地面目全非。
”人们不会科学地利用资源,这是造成楼兰现状的主要原因。
(2)文章第4、5自然段将楼兰今昔对比描写,抓住“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对比;“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与“万丈厚土,寸草不生”对比,思考:楼兰的忧郁是什么?怎么造成?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这种现状转变?(3)文章第7、8自然段讲述了人们植林固沙的艰难,想一想,这三十年人们经历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这么坚定?(4)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常来看看这座人类对命运抗争的丰碑?”这丰碑告诉人们什么?文章结尾的省略号起到什么作用?(5)结合课文理解“楼兰的忧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让楼兰不再忧郁?三、交流合作1.小组合作,挖掘楼兰忧郁的深层次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2)2、楼兰的忧郁教案 (5)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 (7)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 (12)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13)6、早晨教案 (15)7、葵花之最教案 (19)9、寓言两则教案 (21)揠苗助长教案 (21)刻舟求剑教案 (23)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 (24)11、我的母亲教案 (26)12、济南的冬天教案 (30)13、祥子买车教案 (33)14、养花教案 (35)15、母鸡教案 (37)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38)18、秋天的怀念教案 (41)20、勇气教案 (43)21、再见了,亲人教案 (44)22、桥梁远景图教案 (47)23、黄河象教案 (50)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 (53)26、蟋蟀的住宅教案 (54)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57)28、风筝教案 (59)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xKb 1.Co m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和谐:配合的适当均匀。
森森然:树木茂盛繁密惑军队整齐威严。
和谐:配合的适当匀称。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①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②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1)景色美;(2)面积广;(3)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使一朵绿色的浪花。
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
”指导朗读,读出维也纳森林的美。
(2)面积广“维也纳的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
”“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这是一个反问句,把它变成陈述句该怎么说?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试着读一读。
(3)作用大森林具有降温的作用。
“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的调节着气温。
”“在维也纳,无论太阳怎样灼热,只要站在树阴里,便立刻清爽宜人。
”……“我在游览维也纳郊外一座皇家猎宫时……林间更是烟雾飞扬,真是壮观!”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一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打铁时,夏季下雷阵雨时,壶里的水溢到炉子上时……(水遇热形成的水蒸气即烟雾)4、质疑:皇家猎宫为何建在此处?说明维也纳空气清新。
为明确文章中心句作铺垫。
五、情感升华1、整体回顾,深入体会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2、指导朗读。
3、完成练习:维也纳森林,你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迷人的魅力: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业阅读冯骥才的相关作品或了解中国环境问题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2、在保护自然方面,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①颁布了《森林法》②视草地如居室内的地毯③不肯使用汽车内的空调④与动物的和谐相处3、这种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文章中有关键句提示吗?“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是缘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的倍加珍爱。
”师:是大自然与人类的友好、亲密、融合的关系,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珍爱,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依赖着大自然。
4、师:维也纳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珍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看到了这一幕幕美景,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可联系生活的情景。
提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相处方面。
6、小结:同学们,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
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样可以拥有像维也纳一样美好的生存空间!二、读读背背①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或者句群。
说说喜欢的理由,大声朗读,争取背过。
②同桌互背,速记练习。
三、拓展练习①仿写句子▲放眼远望,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仰望夜空,世人只知道……哪里知道……②学了本文之后,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动手写一写。
四、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的感想整理好写在“小本本”上。
2、楼兰的忧郁课程内容《楼兰的忧郁》课程类型阅读课文教材来源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课程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吞噬”、“湮没”、“踩覆”、“暴戾”、“回眸”、“悲怆”、“晓谕臣民”、“络绎不绝”、“面目全非”、“追古抚今”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1.听着《楼兰姑娘》这首歌,看到眼前的图片,你眼前呈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生自由发挥)2.王昌龄曾在诗中写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提到的楼兰古国,曾一度十分繁华,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门户,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这里时,曾被这里的富饶和美丽惊呆了。
刚才我们所看的是楼兰的复原图画,(出示现在楼兰废墟图片)而现在的楼兰竟然是这个样子。
3.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导学生设计思考问题,如:是什么使得楼兰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楼兰还能恢复原有的美景吗?从图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楼兰在哭泣,楼兰在忧郁。
(揭示课题)二、自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通过独立阅读解决自己的问题。
2.默读课文,把课文中你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并做简要批注。
(1)第3自然段中“在宁夏,山里的农民世代靠挖甘草维持生计。
”“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挖着,却不知道已经把宁夏的生存环境‘挖’地面目全非。
”人们不会科学地利用资源,这是造成楼兰现状的主要原因。
(2)文章第4、5自然段将楼兰今昔对比描写,抓住“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对比;“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与“万丈厚土,寸草不生”对比,思考:楼兰的忧郁是什么?怎么造成?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这种现状转变?(3)文章第7、8自然段讲述了人们植林固沙的艰难,想一想,这三十年人们经历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这么坚定?从歌曲和楼兰的复原图画中,初步感受楼兰原来的景象,再出示现在楼兰的景象,让学生从视觉上通过楼兰的今昔对比,感受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画边写批注。
这个独立思考过程,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体会文字中叙述的楼兰的忧郁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结合课文前面讲到的环境恶劣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谈谈,体会治沙工作刻不容缓)(4)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常来看看这座人类对命运抗争的丰碑?”这丰碑告诉人们什么?文章结尾的省略号起到什么作用?(5)结合课文理解“楼兰的忧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让楼兰不再忧郁?三、交流合作1.小组合作,挖掘楼兰忧郁的深层次原因。
2.各组选择一个要点进行整理,汇总发言材料。
注意结合课文中的原句,抓住关键词,特别是楼兰的今昔对比,发表自己对楼兰忧郁的原因的见解。
也可以结合自己收集的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资料,谈环境保护的重要。
3.所有的理论终究是为实践做指导的,所以还要想一想,怎样才能改变现状?我们当前的任务是什么?四、研讨朗读1.分组讲述本组整理的学习要点。
(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2.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今日西部是怎样一个地方?(2)过去西部是怎样一个地方?(3)楼兰古国为什么消亡?(4)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3.思考: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再读课文体会)五、拓展延伸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2.假如你生活在当年的楼兰,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当年的楼兰国王,你又会怎样做?3.楼兰现在的景象让你震撼,现在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六、课外活动亲自参加一次环境保护的活动,并将感受记录下来,和身边的人交流,唤起更多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结合课文中的内容,体会丰碑“告诉他们我们生存环境的危机与艰难,不能再砍树、铲草皮、挖树根了!告诉他们沙暴曾经湮没了一个楼兰……”而如果不及时治理,沙暴湮没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楼兰了。
小组进行整理要点,体现小组合作的重要,汇总材料时不仅要结合课文中相关语句,还应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更深入谈谈环境保护的重要。
分组叙述要点,同时还要提倡各抒己见。
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和关键词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避免漫无边际的空泛议论。
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作者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多次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做具体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与交流,已经感受到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拓展延伸,唤起学生科学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最后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学生真正感受环境保护不是在喊口号,而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
3、鸟是树的花朵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本课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领悟“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白腴、优雅”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语言文字理解“鸟是树的花朵”,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朗读中体会文本,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