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时代”的结束》教案

合集下载

票证时代

票证时代


肉票


油票



粮票
布票
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肉类或肉制品的一种 票证。中国对肉类食品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 保证肉类食品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肉 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 流通。肉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80年 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肉类 供应日趋丰富,肉票随之取消。
· 1989年,粮票被取消了。 · 1993年5月10日,北京市政 府正式宣布,从此取消粮 票。
THANKS
制作:翁欣怡 演讲:武佳缘

票证时代
六(11)班 武佳缘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 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 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 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那时, 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山城,粮票、肉票、 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 票……就连买糖果搞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 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
1935年11月,对油料实行了统购统销。1955年国家粮 食部印发了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因全国通用粮票在购 买粮食时自带食油计划,所以,粮食部没有印发全国通 用油票,都是由地方各级粮食部门印发的,在省一级粮 食部门印发的油票中,主要有北京、上海、 天津、山东、浙江、陕西、安 徽、湖北、贵州等11个地方。 如:天津市从1954年开始对食 油实行凭票、凭证定量供应。 浙江省1957年开始印发了“高 级脑力劳动者食油补助供应油 卡票”。
6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十二三岁的王某,拿着家里 的20斤粮票去粮店买米,排队的时候却发觉粮票丢了。 旁边有好心人告诉她,刚才粮票掉地上被某人捡走了。 但王某找那人理论时,他却不认账。这可是全家赖以 生存的粮食啊,家里兄弟姐妹六人,父母都是教师, 粮票根本就不够吃,每次捱不到发粮票,母亲总要去 同事家先借点以渡难关。如今丢了20斤粮票,怎么能 空手回家呢?于是她在粮店里理论争吵,当时粮店应 该是五点半关门,结果闹到七点多,粮店还没下成班, 最后是把该区的一支部队闹过来了,那人不得不拿出 偷的20斤粮票。

第四课身边的变化

第四课身边的变化

物品 鸡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量 (个/月) (斤/月)
(2)你最爱吃什么?吃得最过瘾的一次,吃了多少? 4、试想这样的生活,假如一个月都吃不到几个鸡蛋,每月只吃二两肉 (相当于一顿麦当劳套餐中的肉类食物),一家人合用小半块肥皂(不 是香皂),有的人家一年都吃不上一回白糖,平时烧菜看不到油 花……有什么感受? 出示有关图片:这样的日子,离我们并不很遥远,我们的爷爷奶奶爸
再观察: 票证上的几行小字:“凭票购买,遗失不补”或“节日专供,过期无效”等 字样。如果不细心保管好,不小心弄丢了或过期了,该买的东西买不 到,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四人小组讨论:离不开票证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景。 全班交流。 (三)小采访 1、小记者的采访。 2、播放采访过程。(这部分教学要渗透采访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出示“采访记录”。 4、谈谈感受。
第四课 身 边 的 变 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多角度地了解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经济状况以及人们日常生 活的状况。 2、情感:感受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的窘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情感体验,树立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能力:通过自己对长辈的采访,调查生活小故事,收集有关购物票 证,学会思考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一些购物票证,了解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小故事,为 教学做准备。也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发动学生查找,收 集有关资料,为教学做相应的铺垫。 教学重难点:多角度地了解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经济状况以及人们日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第23课 各种票据的历史(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

第23课 各种票据的历史(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

在那个年代里,对于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来说,所谓“粮食 关系”是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想到另外一个城市 去找工作,除了需要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 食关系”的转移(见附件),否则,你就无法吃饭。可见, 粮食的短缺和实行粮票制度,对于人才的流动和农民进城务 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那时,农民是没有粮票的。他们按照参加集体劳动的 “工分”,可以分得“口粮”,如果不够吃,只能另想办法。 一些农民用自己家的鸡蛋和蔬菜,与城里人换些粮票,以解 决口粮不足的问题。 还有一些特殊的“粮票”—— 购买短缺工业品(如手表、 自行车)的“工业券”和购买布料、衣服的“布票”。当年, 人们想买这些短缺商品,不仅需要攒钱,而且还需要凑够这 些必需的票证。看到现在商店里的自行车和手表泛滥成灾, 像是卖玩具似的,真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 现在的孩子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粮票,确实是幸福的。不 过,看到机关食堂里被浪费的粮食,以及餐馆里吃不完而倒 掉的山珍海味,又觉得他们幸福得过了头。
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仅需要准备钱,更重要的是准备粮票。 由于全国各省的粮票都不相同,并且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去时,必 须用本地粮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见照片)。这种“全国通用粮 票”,简直就是“硬通货”和“外汇”,仅用本地粗粮票是不能换到 的,需要搭配米票、面票和油票,才能换到,而且还需要单位开证明! 可以这样说,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日子里,最可宝贵的是粮票,第 二才是钱。你可以用粮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 记得一次,母亲发现我生病发高烧,情急之下把刚刚领来的粮票塞进 一本杂志中。等我们从医院回来,她却怎么也想不起粮票的去处了。 这可是全家一个月的粮票啊!没有了粮票,食堂不能去,饭馆里的主 食也不能买。也许您会说,不吃粮食没关系,多吃副食一样能活,还 能减肥呢!可是,那个年代,没有粮食,也就没有多少副食可以买到。 当时的北京还算不错,在西单商场有时还可以买到“高级点心” 和“高级糖”。所谓“高级”,不过是水果糖和核桃酥之类的,而且 一市斤要五元钱;和一般职工每月四、五十元的工资相比,确实太贵 了,所以才称为“高级”。即使是这样,大家也不得不抢着买。 我家一个月没有粮票,除了靠亲戚、朋友接济一些外,就只能吃 “高级点心”了。我和弟弟正在长身体,每天只能吃几块点心,那段 日子怎么过来的,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不过,却记得后来我们找 到了夹在杂志中的粮票,全家人喜出望外,从食堂里买回了许多“久 违”了的米饭和馒头,一直吃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为止。

5.3.1通货膨胀-教学技能大赛教案

5.3.1通货膨胀-教学技能大赛教案

50%以上
②按表现形式可分
公开型通货膨胀——社会物价水平明显
上涨
隐蔽型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计划控制
和行政手段使物价水平上涨的不明
教师活动:探究问题一:如果民国末年和 通过小组
津巴布韦都使用金属货币会发生通货膨 讨论,合作
合作讨论,共 胀吗?前一段时间的猪肉价格和现阶段 学习,增强
同研究
口罩价格飞涨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国发生 团队合作
金属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它能通过贮藏手 可灵活自
段的蓄水池作用自发调节货币。两个事件 由发挥,教
产生的条件是由于纸币的流通,货币供应 师引导学
量过多是产生通货的的直接原因。猪肉价 生回归课
格飞涨和口罩价格上涨但是其他物品未 本,总结讨
上涨,属于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一时上涨, 论结果,引
学生展示,教 不能算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应是一般物价 导学生突
们要采用票证,现在不需要了呢?票证时
代物价通过计划控制和行政手段使物价
上涨不明显,就不是通货膨胀对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合作
学生活动: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通过学生
教师活动:每组都有自己的见解,就问题 展示了解
一的分析总结:在贵金属货币流通条件 小组学习
下,不可能出现通货过多的现象,因为贵 情况,学生
通货膨胀
【教材名称】《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时安排】1 课时
【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共性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
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但另一方面,他们动手能力强,
好奇心比较重,因此在本任务以及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抓住他们的好
奇心,通过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让人难忘的票证时代

让人难忘的票证时代

81Z'Magazine遵义2018◎责编/龚 琴 Email:zunyi2@让人难忘的票证时代小小一方票证,曾是计划经济时代人人定量有份的“书面”保证。

曾经没它买不来一寸布,曾经没有它换不到一两米,没有它买不来半斤肉,没有它买不来半块肥皂......票证数十年间的存废,折射了共和国经济由贫弱匮乏走向富足繁荣的历程,以及这巨变后面,国家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折。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正赶上票证十分盛行的时节。

正如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民谣所言:出生就挨饿,一上学就遇到罢课。

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从粮票想到了布票、油票、肉票,想到了整个票证时代。

那时候,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发放粮票、布票、油票等。

因此,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护照”,就是“命根子”,压根儿一点也不夸张,而且恰如其分。

吃饭需要用粮票,吃油需要用油票,穿衣买布需要用布票,割肉也更需要用肉票,这是人人都极其需要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

我家大大小小六口人,父母之外,有我姐姐、两个妹妹和我,都正是吃长饭之际。

我父亲从事搬运工作,每月口粮是三十三斤,我母亲是二十四斤, 姐姐也是二十四斤,只有我和两个妹妹都是学生,因而每月也只有十八斤。

所以购粮本上的粮食,我们上半个月就用完了,下半个月得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粮,才能勉强度过这缺粮的日子。

我父亲还想方设法悄悄跑去街上买回议价馒头或面条,让我们几姊妹好好饱餐一顿。

一说起肉票,我心里就是久久难以平静:我们家共六口人,每人的肉票每月只有半斤,不论成人还是小孩都是如此。

要是一周能吃上一顿肉,就算是极为奢侈的事情了。

想吃肉,光有肉票还不成,还得赶大早到食品站排队才能买肉。

去晚了,即使有肉票,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为食品站杀猪也有计划,不敢多杀。

姐姐和我常常在冬天被母亲叫醒,极不情愿地从暖烘烘的被窝里钻出来,草草洗把脸,就早早赶到食品站去排队。

为了让妹妹们能吃上难得的那顿肉,我和姐姐只能半梦半醒地拎上菜篮子,跌跌撞撞的去郑场食品站排队买肉。

票证经济

票证经济

票证功绩不可磨灭(引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在超市中,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挑自己喜欢的,早已不像建国初期那样,糖都吃不上。

现如今商品供应已经过剩,但我们仍不能忘了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与启示。

今天在这里,我将要与大家聊一聊我对于票证经济的看法。

首先,让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票证经济产生的原因:在建国初,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极为匮乏,供需矛盾突出,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个时代,票比钱管用,没票寸步难行”。

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

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

使用票证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年代也被我们称为“票证时代”。

记得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那是她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宿舍,都是借住在亲戚家的,每周上学的时候我外公都会给她一周吃饭用的粮票,那时候上学,每学期开学的时候都得自己拿着粮食去学校换成粮票,然后吃饭的时候用粮票就行了。

粮食是有级别之分的,有白面馍,黄面馍还有窝窝头,但是就是这些看起来不怎么好的食物,他们都吃不饱,可见那时候的粮食有多么匮乏。

票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具代表性的产物。

我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反映了我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我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建国以后,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迅速恢复经济,并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丰富的资金和物资,从此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人们开始向工业集中地汇聚,城市人口数量一下子也变得多了起来,使得城市粮食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

各种各样的票社会教案

各种各样的票社会教案

各种各样的票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票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票证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票证,如电影票、火车票、门票等。

让学生掌握票证的基本使用方法。

1.2 教学内容票证的定义和作用:介绍票证作为一种凭证,可以证明身份、购买商品或服务、参加活动等。

不同类型的票证:介绍电影票、火车票、门票等常见票证的样式和用途。

票证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票证,如兑换商品、入场等。

1.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票证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识别。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票证,分享使用经验和注意事项。

角色扮演: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售票员、乘客等,进行票证的使用演练。

第二章:票证的分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票证的分类及各类票证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各种票证的识别方法。

2.2 教学内容票证的分类:介绍按照发行主体、使用范围、功能等不同方式分类的票证。

各类票证的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票证的外观、材质、防伪等特点。

票证的识别方法:介绍如何辨别真伪票证,以及识别各种票证的技巧。

2.3 教学活动票证展览:展示各种票证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提高对票证的感性认识。

小组竞赛:设置一个竞赛环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识别出给定的票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享识别票证的心得,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票证。

第三章:票证的购买与兑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购买和兑换票证。

让学生掌握购买和兑换票证的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购买票证的途径:介绍线上购票、线下购票、自动售票机购票等多种方式。

兑换票证的方法:讲解如何根据购票凭证兑换实体票证或电子票。

购买和兑换票证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票证的有效期、使用条件、退改签规定等。

3.3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设置一个购票和兑换票证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操作过程。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购买和兑换票证过程中的经验,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票证时代”的结束》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PPT精选教学课件

《“票证时代”的结束》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PPT精选教学课件
在北方,如果你想吃上一次鱼,或者嗑上一把瓜子儿、花生,只能 等到春节来临的时候。即使是“人人有份”,也要排起长龙,耐心等待, 凭本供应。对于买到手的几条冷冻带鱼和抄得发黑的花生、瓜子,人们 绝对没有挑毛病的闲心,只会当作宝贝似的收藏起来,准备用来款待前 来拜年的客人。
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仅需要准备钱,更重要的是准备粮票。
故事
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肉类或肉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
对肉肉食品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肉食品按计划供应所 采取的一项措施。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 肉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肉票 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 工业的发展,肉类供应日趋丰富,肉票随之取消。
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
上网查找资料,我了解了… … 我是从某某某那里知道的
插入北京市粮票,全国粮票。其他外省粮票删除,肉票等保 留
介绍步骤:
1、国家政策(片3内容,片删掉,叙述出来) 2、出示以北京、全国统一票证的片让大家浏览,并加以简 单说明
3、说说从家长口中听说的故事
•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家由于粮 食产量很低,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远远 不够全国的广大农民、工人们食用, 为了调节和控制国家的粮食需求以及 市场供应状况,国家实行对粮食以及 油料计划供应和分配。所以那时候内 部曾经历过的粮食的粮票和粮券
粮票的故事
粮票——这个伴随了我们三十年的东西,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它已 经成为了一种收藏品,被放进了纪念册里。
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天灾人祸,出现了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 下都为吃饭发愁,一些地区甚至饿死了人。
记的1960年,当我走进中学时,老师让我们登记粮食定量。按照年龄、 性别和身体状况,确定每人每月的粮食分配数量。当时十三、四岁的男 孩子,一般的定量是每月不到二十市斤(十公斤)。其中有三分之二是 粗粮(即玉米面),三分之一是细粮(即大米、白面),因此就需要用 “粗粮票”、“面票”和“米票”来区分(见附件照片)。另外,对食 用油、白糖、肉、鸡蛋、牛奶、肥皂等副食和日用品,也要定量供应。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邮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邮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邮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符号》,详细内容为“邮票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认识邮票的用途和意义,培养幼儿对集邮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邮票的基本结构和用途,了解邮票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学会正确使用邮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提高幼儿对集邮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邮票的结构和用途,以及邮票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重点: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邮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邮票实物、邮票图卡、放大镜、邮票收藏册、视频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邮票收藏册,引导幼儿观察邮票,激发幼儿对邮票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1)介绍邮票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讲解邮票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枚邮票,引导幼儿观察邮票的图案、面值、国名等,并讲解其含义。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邮票,发现邮票的特点。

(2)分组讨论:邮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5. 课堂互动(1)教师发放邮票图卡,让幼儿粘贴在画纸上,制作邮票画。

(2)幼儿相互展示作品,分享邮票的寓意和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邮票的基本结构:图案、面值、国名等。

2. 邮票的用途:寄信、收藏、研究等。

3. 邮票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枚邮票。

(1)要求:以自己喜欢的动物为主题,设计一枚邮票,邮票上需包含图案、面值、国名等元素。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邮局,了解邮票的发行和使用过程。

(2)开展集邮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邮票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张瑞江:票证收藏的是“时代记忆”

张瑞江:票证收藏的是“时代记忆”

张瑞江:票证收藏的是“时代记忆”作者:王开峰来源:《中国民商》2019年第05期张瑞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铁路”。

参加工作就在北京铁路系统,历任北京铁路局副局长、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指挥长、天津指挥部(京德段)指挥长(正局级)。

几十年铁路建设的经历,使得他对运作大项目、大资金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作为一名注意力专注的“老钓友”,钓鱼曾占用了张瑞江的大部分工余时间,直到他兴趣“转移”到集邮,并偶然发现了国家发行的建设债券。

从业余爱好集邮开始,到收藏第一张国家建设债券,再到退休后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掌门人”,从自娱自乐到带领票证收藏同道一起努力,张瑞江的收藏“大跨越”用了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

“我开始收藏纯粹是业余爱好,到天津铁路分局后才开始,最早是从收藏邮票。

在集邮市场发现国家的建设债券,我感觉其意义比集邮更突出,因为邮票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纪念意义。

而建设债是从1950年,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开始,收拢百姓手里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搞国家建设,作为铁路职工来讲,这是我真正感兴趣的。

”张瑞江语速虽快但逻辑清晰,“国家建设债券的收藏给我带来很多乐趣。

一直发展到现在,国家建设债券、各个行业的股票收藏整理,效果非常好。

”票证收藏的意义何在?对新中国成立乃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都与一纸票证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枚枚票证记录了那一时期的生产生活,印刻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轨迹,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

张瑞江介绍,在我国曾经的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背景下,票证被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被留存下来的一张张票证作为珍贵的历史见证物,因之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粮票、布票、侨汇券、金融票券、门券是中票委的五大板块。

尤其是前两者,计划经济时代与每个老百姓都息息相关,是我们国家解决‘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最有效的途径。

”张瑞江坦言,票据收藏开始是想留住那段“令人难忘的记忆”,但随着对票证收藏知识的了解深入,个人对票证的兴趣越来越浓——干脆退休以后就加入了票证收藏的群体。

票证时代是怎样谢幕的

票证时代是怎样谢幕的

龙源期刊网 票证时代是怎样谢幕的作者:耿彩霞来源:《百姓生活》2018年第04期粮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共和国成立之初。

当时,新中國百业待举,供需矛盾激化。

为了用为数不多的粮食养活全中国的老百姓,不得不求助于凭票限量供应的办法。

1955年9月,全国通用粮票正式发行使用,油票、布票、肉票随之出现。

到1961年,我国凭票供应的商品一度达到156种,工业品的68%、副食品的90%都凭票供应。

1982年4月,一家名叫泮溪酒家的国营餐馆,在离深圳火车站不远的黄金地段上开张迎客。

那个时候,深圳成为经济特区还不到两年,所以泮溪酒家一开业便红火异常。

但开业不久,泮溪酒家总经理就愁眉苦脸地找到市政府反映问题。

原来,有些没粮票的客人来了,点不了饭,饭店也没法通融,客人只好离开。

泮溪总经理反映的粮票问题,点出了特区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

1982年前后,深圳人口已经达到五六十万人,就此引发了一个吃饭问题。

时任深圳市主管财贸的副市长周溪舞,听完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财贸办主任李定的汇报,以及他提出的泮溪酒家不收粮票作为试验的建议,当即拍板:“不要大开口子,先试一下吧。

”得到了市里的许可,泮溪酒家开始从农贸市场购买高价米做饭。

主食、点心卖给没有粮票的客人时,价格要比交粮票的客人高一些。

政策放行没几天,泮溪酒家总经理就满心欢喜地跑来向李定汇报:“没粮票也能吃饭,好多人都说好!”泮溪酒家的口子一开,其他饭店也纷纷效仿。

不久以后,就连企业单位的职工食堂也可以“通融”了。

不用粮票就卖饭的地方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引发了粮源问题。

国家调拨的粮食就是原来登记在户籍册的几万人的口粮,自由市场上流通的高价粮数量也实在有限。

周溪舞只好带着李定四处找粮。

随着市面上的物资大大丰富,由此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直接触碰到了改革的攻坚点。

1983年,深圳销售粮食总量为1亿多斤,其中从外省调入的平价粮占六成,剩下四成是高价粮,高价粮价格比平价粮高出40%以上。

“票证”时代的结束PPt

“票证”时代的结束PPt

尺寸之间穿衣难
斤斤两两饿肚肠
票类繁多说不完
票票限制购车难
1、从上面的展示可以看到,票证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出现在人们生 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票证有何用途?票证的出现能说明什么问题:人们的购买力强? 物资供应充足?鼓励人们消费?当时的经济发展如何?人们生活水平怎样?
票证是人们购买物品的凭证。当时经济发展缓慢,生产
4、人们的生活为啥会有这些变化?
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打破了 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迅速发展,物 资极大丰富,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改善民生,鼓励人 们消费。由此也可以看到,国家的经济政策பைடு நூலகம்经济发展与
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五、课堂练习:
1、下列票证中,性质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 ( ) A、飞机票 B、电影票 C、船票 D、粮票 2、票证的出现与哪种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 ) A、市场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体制 C、封建自然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票证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B、票证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高,丰富多彩; C、票证是购买商品、物品的凭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说明了经济发展迅速,生产能力提高。
D B B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票证逐渐退出了人们生活。人们 生活有了巨大变化,解决了温饱,不仅吃饱,还开始追求 吃的科学,吃得健康;穿的方面,一改过去的蓝灰单调面 貌,色彩、款式鲜艳斑斓、丰富多样,穿出了个性、精神、 气质;人们住的有了洋房,出行有更多的交通工具选择, 私家车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地改善。
能力低,物资严重短缺,限制人们的购买,限制人们的消费。
其实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物资十分匮乏。可以用“食不果 腹、衣不蔽体”来形容人们的生活状况。

留在记忆中的票证年代

留在记忆中的票证年代

留在记忆中的票证年代曾经延续了近40年的票证制度,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里摘选的有关内容,从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我们祖国今天的巨大进步。

我国的粮票历史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苏区的“饭票”、“米票”;抗战期间,解放区官兵实行供给制,粮票的发行与管理逐步细化,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票证发行提供了经验。

1953年,中央作出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954年9月,各省市发放“布票”,之后全国又正式使用粮票、油票和肉票等。

作家何满子的回忆作家何满子回忆说:建国的头几年,倒没有这票那票的,市场上也没有排长龙的现象。

大概在1955年,上海开始发粮票和布票了。

开头觉得很麻烦,上个馆子、买包点心,钞票之外还要加粮票,很不习惯。

谁知麻烦的事情还在后头,一到“大跃进”时期,什么票证都出来了,粮油、布票之外,陆续添上了香烟票、糖票、火柴票、日用品票、副食品票、绒线票和现在已忘了名目的花样百出的票证。

许多票证以编号表示。

普通分为几十个“号”,“文革”十年期间,多达上百个“号”。

每月发下来一大叠票证,还要分上、中、下旬。

有些还规定着商品等级,如“烟票”,一般按季度发给;城镇居民平时只能得到低档次的“乙级”、“丙级”香烟若干包,节日才供应“甲级”香烟。

烟票上印制“几等烟几包”,等等。

家庭主妇为掌管这些票证大伤脑筋,搞得晨昏颠倒,而这些玩意又是命根子,稍一不慎丢了或弄错了都是性命攸关的。

其中粮票更是可以致人死命,是一点也含糊不得的。

何满子就自己家里说,大女儿不小心,姐妹俩一个月的粮票被人扒窃了。

老伴只得用家里的衣物以不等价的交换方式换成粮票替补。

由异想天开的瞎胡闹带来的物资极度匮乏,逼迫人们为了活命而卑微委琐。

何满子举一小例:1961年他回上海医病,住在一个老朋友家里。

朋友们的孩子只要一放学,就到街上去看商店里有没有不要票证的什么商品在排队出售。

何满子寄居在朋友家里,心想也该为他们尽点力。

一天经过一家大商场,从里到外,人们排着一条长龙,问是卖什么?排队的人也都不知道。

票证的讲述

票证的讲述

油票1953年10月,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11月又对油料实行了统购统销。

1955年,国家粮食部印发了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因全国通用粮票在购买粮食时自带食油计划,所以,粮食部没有印发全国通用油票,都是由地方各级粮食部门自行印发的。

浙江省1957年开始印发了“高级脑力劳动者食油补助供应油卡票”,以后又陆续印发了“流动人口随证购油票”、“长期流动人口随证购油票”、“流动油票”、“流动人口食油票”。

同时,还于1962年印发了“军用流动油票”等。

南京市粮食局1988印发的“特级菜油票”,是以食油加工精度命名的油票,票面上同时印有菜油的价格为1.38元(面额500克)。

1989年又印发了面额为250克的节日用油券,该券是春节、国庆两个节日增加发行的特级菜油票。

由于特级菜油在当时是新品种,市民还不太了解,因此,南京市粮食局就把特级菜油的性能、特点等印在油票上进行宣传:“菜油为原料,深度精加工。

去杂脱酸溴,色泽清而亮。

烹烟,常食保健康”。

在油票上作广告,不仅反映了南京市粮食局在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方面所做的积极工作,而且表现出了粮食部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意识。

在今天看来,也确实值得称赞。

以“人”为单位的油票,如:四川高县等地的“壹人定量”食油票和乐山市各区县1979年的“壹人”油票;江苏省靖江县靖城1982年的“叁人”、“陆人”居民购油券,泗阳县青阳镇粮管所的“壹人”、“贰人”、“拾人”油券;黑龙江阿城县1961年“只限五人”的职工油票等。

以“份”为单位的油票,如:沈阳市1995年的“壹人份”居民定量油票等。

以“天”、“月”为单位的油票,如:江苏吴兴县的一枚7两3钱(7.3两)的"12天”定量油票,太原市1979年城镇居民食油供应证(月份票),山西长治市1969年的职工油证“月份票”。

此外,以“天”为单位的油票,还有“5天”、“10天”、“半月”等多种,其中还有"300天10人”等字样的油票,极其罕见。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6.19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一练达标闯关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6.19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一练达标闯关新人教版

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一练·达标闯关1.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目有限,色彩和款式也很单一。

大家都衣着一模一样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 灰) 色的大海。

这类现象广泛存在于我国()A. 解放战争期间B. 改革开放前C.20 世纪末D.21 世纪初【分析】选 B。

此题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到改革开放前,因为经济水平较低,商品供给严重贫乏,所以衣服色彩和款式很单一,所以选B。

2. 粮票、布票等是尊长们曾使用过的购物票证,当时刊行这些票证最主要的原由是()A. 当时商品严重贫乏B. 当时享受高福利C. 票证取代人民币D.使用起来很方便【分析】选 A。

此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布票是供城村夫口购置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早期对布匹购销推行一致管理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给所采纳的一项举措;布票和粮票同样,是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产物和历史目睹;是改革开放前物质紧缺的一种表现;自1978 年以来,因为改革开放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知足人民的需要,粮票、布票等品种众多的购物票证接踵被撤消。

应选 A。

3. “票证”时代的结束,说了然()①我国的经济实力加强了②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④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A. ①②B. 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选B。

此题考察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加强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文化生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清除④。

应选B。

4. 人们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

如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此刻()A.三大改造期间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改革开放新期间D.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分析】选 C。

此题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跟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观点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色线。

票证年代的记忆

票证年代的记忆

历史的选择
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再加上粮食连年 丰收,全国其他地方也逐步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 在粮票谢幕之前,更早开始销声匿迹的是各类商 品票证。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类商品 开始供应充足,市民手中的票证已经名存实亡, 越来越多的票证退出历史舞台。在全国来看, 1993年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 日起,按照国务院《 通体制改革的通知》 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 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 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 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谢幕演出, 转而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到了1994年,全国各 转而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到了1994年,全国各 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
粮票的出现, “统购统销”制度 统购统销” 的出台在那个年代 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最初的粮票采用16 最初的粮票采用16 两制计量,1959年 两制计量,1959年 改为10两制计量, 改为10两制计量, 从1985年起改为公 1985年起改为公 斤制,公斤和市斤 并存、混用。面额 有半两,很少, 有半两,很少,、壹两、 贰两、伍两、壹斤、 贰斤、拾斤,甚至 百斤、千斤。
新时代,新角色
粮票推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并没有淹没在尘 埃,而是转而进入了收藏业,成为了收藏者的新 宠。粮票虽然失去了使用价值,却被一些人用于 收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粮票市场。辽宁省 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粮票,2004年市价超过1500 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粮票,2004年市价超过1500 元。全国各地都成立了集粮票协会,民间还不定 期出版《中华粮刊》 期出版《中华粮刊》、《粮票》等集藏刊物。由 粮票》 于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 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 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 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 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票据时代”的结束》教案

《“票据时代”的结束》教案

第二十三课《“票据时代〞的结束》教案【活动目标】1、收集各类票证,了解20 世纪50 年代至90 年代物资供给的变状况,以及我国从方案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

2、比照票证朝代与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和认识乡情、国情,感悟经济政策、经济开展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关心群众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寻访、收集、编排、交流和研究票证的过程,锻炼和培养采编、鉴赏、分析、美工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活动形式】集品展示交流“小小票证话沧桑〞【活动资源】1、课本内的图文资料。

2、各类物品供给票证的实物或图片。

3、有关介绍票证的书刊、图文和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1〕分工:全班同学分成4 个大组,按衣、食、用、行4 个类别,负责定向采访,收集资料。

为了方便,每个大组又可分成假设干小组,分头进行活动。

〔3〕编排:把采访收集来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加工整理,编制成类似集邮册页面的图版,上有标题、表格、图片、文字说明等,每个小组负责1 — 2 版,图版尺寸可事先规定。

2、实施阶段〔2〕介绍:在活动课上,各图版制作小组派代表 1 — 2 人,介绍图版式内容、采访经过、资料背景、活动感受等,并准备答复同学的提问。

还可引导同学将以前限制消费的票证与当今鼓励消费的广告联系起来,加以比拟,深入思考。

〔3〕评比:衣、食、用、行4 大类各评选1 个优秀奖,4 个优秀奖中再产生 1 个大奖。

评选方式由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对本组的评选回避〕。

评选标准可按资料数量、案例典型、文字说明、图文编辑等方面考虑。

3、后续阶段每一位同学可结合作文课,写一篇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题目可自定。

如:《从票看我国经济开展的轨迹》、《粮票“自述〞》、《粮票家族面面观》、《听父母说票证》、《收集票话当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票证时代”的结束》教案
卧龙中学:陈春莉
建议方案
活动目标:
•收集各类票证,了解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物资供应的变状况,以及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

•对比票证朝代与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和认识乡情、国情,感悟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关心群众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寻访、收集、编排、交流和研究票证的过程,锻炼和培养采编、鉴赏、分析、美工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活动形式:集品展示交流“小小票证话沧桑”
活动资源:
•课本内的图文资料。

•各类物品供应票证的实物或图片。

•有关介绍票证的书刊、图文和网络资料。

活动建议:
•准备阶段
•分工:全班同学分成 4 个大组,按衣、食、用、行 4 个类别,负责定向采访,收集资料。

为了方便,每个大组又可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进行活动。

•采访:各小组从家庭或其他渠道,收集各种票证的实物或图片,或者是家庭长辈当年记载日常收支的家庭账本。

还可以访问亲友长辈、中老年教师、原票证发行部门的工作人员等票证时代的亲历者。

•编排:把采访收集来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加工整理,编制成类似集邮册页面的图版,上有标题、表格、图片、文字说明等,每个小组负责 1 — 2 版,图版尺寸可事先规定。

•实施阶段
•展示:把编排完成的各类票图版陈列在教室内或学校的展览橱窗等公共场所(如需评比,展示进暂不署名,只列编号),供同学和教师参观、评论。

•介绍:在活动课上,各图版制作小组派代表 1 — 2 人,介绍图版式内容、采访经过、资料背景、活动感受等,并准备回答同学的提问。

还可引导同学将以前限制消费的票证与当今鼓励消费的广告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深入思考。

•评比:衣、食、用、行 4 大类各评选 1 个优秀奖, 4 个优秀奖中再产生 1 个大奖。

评选方式由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对本组的评选回避)。

评选标准可按资料数量、案例典型、文字说明、图文编辑等方面考虑。

•后续阶段
每一位同学可结合作文课,写一篇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题目可自定。

如:《从票看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粮票“自述”》、《粮票家族面面观》、《听父母说票证》、《收集票话当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