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样本
十八项核心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治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治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险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治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治理制度。
1 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晰,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专门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
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事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好充分预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1、三级医师查房规定(1)每周查房1-2次,应由二级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2024年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
2024年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医疗安全是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2024 年,医疗行业对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这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详细内容:一、首诊负责制度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在遇到复杂、疑难或特殊病例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或组织会诊,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
二、三级查房制度住院医师每日至少查房 2 次,主治医师每日至少查房 1 次,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 1 2 次。
各级医师在查房过程中,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指导下级医师的医疗工作。
三、会诊制度当患者病情超出本科室诊疗范围或需要其他科室协助诊治时,应及时申请会诊。
会诊医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认真查阅病历,提出会诊意见,并对会诊结果负责。
四、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护理人员应按照相应的护理级别,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包括临床科室值班、医技科室值班、护理值班等。
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交接班时,要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注意事项等。
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于诊断或治疗存在困难的病例,应组织相关科室的医师进行讨论,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疑难病例讨论应定期举行,并做好记录。
七、术前讨论制度在手术前,手术医师团队应针对患者的病情、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手术风险等进行全面讨论,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于死亡病例,应在患者死亡一周内进行讨论。
分析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
九、查对制度在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医嘱开具与执行、药品发放与使用、手术操作等,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医疗操作和用药的准确性。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1. 企业章程制度•企业章程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依据,规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资本构成和运营管理等内容。
企业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应经法定程序,并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2. 股东大会决议制度•股东大会是公司权力的最高机构,负责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
股东大会决议制度规定了召开股东大会的程序、议事规则和决议的生效方式等内容。
3. 董事会决策制度•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的战略和重大决策。
董事会决策制度规定了董事会成员的任免程序、决策的程序和规则,以及董事会的权力和责任等内容。
4. 监事会监督制度•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
监事会监督制度规定了监事会成员的任免程序、监事会的职权和责任,以及监事会与董事会的协调机制等内容。
5.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公司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益和减少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控制规范、流程、制度和控制方法等,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 财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财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规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的要求。
包括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等内容,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7.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基本准则和程序。
包括员工招聘、培训、激励和福利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企业能够拥有合适的人才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8. 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和作为的标准和方法。
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奖惩措施等内容,以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够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并提高企业绩效。
9. 培训发展制度•培训发展制度规定了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
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晋升培训等内容,以确保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10. 效能管理制度•效能管理制度是用于衡量和改进企业管理效能的工具和方法。
包括设置指标、收集数据、分析情况和采取改进措施等内容,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18项核心制度内容
18项核心制度内容【实用版3篇】《18项核心制度内容》篇118 项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这一系列制度。
这18 项核心制度包括:1.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首位接诊医师负责患者的全程诊疗管理,直至其病情稳定或转诊。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
3.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于疑难病例,医疗机构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4. 会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会诊制度,对于需要其他学科协助治疗的患者,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
5.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确保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6. 术前讨论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术前讨论制度,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7.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于死亡病例,医疗机构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分析死亡原因,吸取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8.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疗事故,开展医疗事故调查和处理。
9. 患者安全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制度,加强对患者安全的管理和保护。
10. 信息安全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安全制度,保护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11. 设备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
12. 药品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
13. 输血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14. 信息公开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向患者公开医疗服务信息、费用信息等。
15. 投诉处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患者投诉,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16.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控和改进。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1范本)
(完整版) 18项医院核心制度1. 岗位职责制度1.1 总则岗位职责制度是基于岗位设置和职能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医院内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1.2 内容1.确定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2.明确岗位的责任范围和权限;3.规范岗位职责的执行流程和工作标准;4.定期评估和更新岗位职责。
2. 支出预算管理制度2.1 总则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是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医院的资金使用,确保财务安全和资源有效分配的制度。
2.2 内容1.制定年度支出预算计划;2.监控支出预算的执行;3.定期进行支出预算的调整和修订;4.提供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 质量管理制度3.1 总则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制度。
3.2 内容1.确定医院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2.制定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3.提供质量培训和教育;4.实施质量监测和持续改进。
4. 人事管理制度4.1 总则人事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的人事管理活动,确保人员配备和管理的公正、公平、公开。
4.2 内容1.招聘、录用和解聘人员的程序和标准;2.确定薪酬和福利制度;3.制定激励和晋升机制;4.培训和发展人员的计划和制度。
5. 患者权益保护制度5.1 总则患者权益保护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制度。
5.2 内容1.确定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3.提供投诉和申诉渠道;4.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改进活动。
6. 安全管理制度6.1 总则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医院内的人员和设施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和风险的制度。
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实施安全培训和演练;3.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4.提供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7.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7.1 总则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的制度。
7.2 内容1.确定医疗纠纷的处理流程和程序;2.提供医疗纠纷调解和协调的机制;3.提供医疗责任认定和赔偿机制;4.加强医疗差错防范和培训。
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一、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二、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
4、年培训综合服务医院医师以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
5、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2、住院治愈好转率;3、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3、床位使用率;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2、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4、资产负债率;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7、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收入。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5年):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 收录论文数;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数。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1范本)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1. 基本原则1.1. 依法治理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国家的治理工作必须遵循法律的规范,保证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1.2. 人民主体地位我国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优势,尊重人民的主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1.3.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各个方面确保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2. 政治制度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
2.2.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允许多个政党存在并合作,通过政治协商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团结。
2.3. 公务员制度我国建立了公务员制度,通过公务员选拔、培养、考核和管理,确保政府机关的运转有效与高效。
3. 经济制度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保障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3.2. 财政制度我国建立了财政制度,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3. 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建立了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政策和措施,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
4. 法治制度4.1. 宪法与法律制度我国实行宪法与法律制度,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4.2. 司法制度我国建立了独立的司法制度,通过法院和检察院的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
4.3. 军队制度我国建立了人民军队制度,通过军队建设,维护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
5. 文化制度5.1. 教育制度我国实行教育制度,通过教育体系建设,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5.2. 科技制度我国建立了科技制度,通过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
5.3. 文化传承与保护制度我国建立了文化传承与保护制度,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和推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十八项核心制度目录一、首诊负责制度 (3)二、交接班制度 (3)三、查对制度 (5)四、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8)五、病案管理制度 (8)六、危急值报告制度 (9)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1)八、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12)九、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3)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5)十一、会诊制度 (17)十二、分级护理制度 (18)十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20)十四、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 (21)十五、术前讨论制度 (22)十六、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22)十七、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3)十八、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6)一、首诊负责制度门诊、急诊接诊病人第一个医生必须负责到底,检查,用药,住院一条龙服务。
严禁只开检查单不管检查结果和不管开药的现象发生。
(一)门诊首诊负责制对非本科室范畴疾病病员和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均不得拒绝诊治。
对非本科疾病患者,应详尽询问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按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病人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科室。
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
必要时,可请相关科室会诊,严禁相互推诿。
(二)急诊首诊负责制1.一般急诊,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
2.重危病人,如非本科室疾病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患者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达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并协同抢救,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
3.如遇复杂病例,需两科或更多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进行必要的抢救,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相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
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
二、交接班制度(一)医师值班与交接班:1.各科室在非办公时及节假日,必须设有值班医师。
2.值班医师每日在下班前到达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主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交接班后,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人情况。
3.各科室医师(主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人交班本,并作好口头交班。
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1.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
3.司法制度:建立独立、公正、廉洁的司法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4.行政制度:建立高效、规范、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公共管理水平。
5.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基本生活权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7.政策法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机制,提高法规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8.公共文化制度: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0.公共卫生制度: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11.教育制度: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科技创新制度:发展创新型国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3.环境保护制度: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4.城乡发展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15.公平正义制度: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水平。
16.民族宗教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
17.基层组织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组织力量,推动党的工作落到实处。
18.廉政制度:建立健全的反腐败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纯洁性和高度的政治纪律性。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范本(三篇)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范本1. 公务车使用与管理制度:规定医院内部公务车的使用范围、原则和管理要求,包括周转车辆的申请、使用证明、油费管理等。
2. 动态考评制度:制定医院员工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考核频次,明确考核结果对员工的奖惩办法。
3. 纪委监察制度:明确医院纪委的职责与权限,监察和处置违纪行为,维护医院纪律和规范。
4. 人员录用与晋升制度:确立医院的招聘与晋升程序和标准,保证人事决策的公正和合理。
5. 培训管理制度:规定医院员工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资源,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6. 经费管理制度:明确医院经费使用的程序和限制,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7.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制定医院内临床路径的管理规定,提升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8. 转诊与会诊制度:规定医院内部转诊和会诊的程序和要求,提高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病情转诊过程的顺畅性。
9. 医疗事故处理制度:明确医院内部医疗事故的申报、调查和处理程序,保护患者权益并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0.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提高医院医疗安全水平。
11. 护理管理制度:规定医院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护患沟通效果。
12.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医院医疗器械采购的程序和要求,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13. 医疗信息化管理制度:规定医院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要求,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
14. 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医院对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和管理规定,维护离退休人员的权益。
15.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规定医院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管理程序,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效果。
16. 药品管理制度:明确医院内药品采购、配送、储存和使用的规定,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17. 医患沟通与投诉处理制度:规定医院医患沟通的方式和要求,明确医院对患者投诉的处理程序。
18. 急救管理制度:明确医院急救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样本(二篇)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样本目录1、首诊医师、首诊科室责任制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危急重病人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查对制度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1、值班交接班制度12、分级护理制度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4、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首诊医师、首诊科室责任制一、医师在接待患者就诊时应态度和蔼,认真检查,规范、妥善处置,认真准确、客观书写病历。
对患者诊断处置措施以及患者提出的问题,应作必要可信的告知和解释,不得推诿拖延。
二、门诊首诊医师在接待急危患者而病情又不允许转送急诊科时,应立即就地____抢救,同时向上级医师、相关科室部门报告,协助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转运至急诊科或收入病房治疗。
三、对病情复杂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应请上级医师或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共同协商,妥善处置。
经会诊确属其他科室的患者,首诊科室应作必要的处置后,转科检查治疗。
四、对经检查确属错挂号的不属本科诊治范围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向患者作必要的处置和解释后,转相应科室。
五、对错收科室的住院患者,首诊科室应在细致检查及必要的处置后,邀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经会诊确属错收的,会诊科室同意转科后,首诊科室应及时转诊并护送病员至相关科室。
首诊科室在会诊和转诊期间,应保证有效治疗措施,不得延误、拖延治疗。
六、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在对急危重症病员进行必须的辅助检查、会诊、转诊期间,就给予积极必要治疗措施,不得延误治疗抢救,检查,转诊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至相关科室,转诊病人应当面交接,经接诊后方可离去。
七、急诊科医师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应突出“急”字,首诊医师查体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尽快给予必须的、有效可行的救治措施,并迅速向上级医师、医院有关部门汇报。
涉及多科疾病的应迅速邀请相关科室会诊,经会诊后以某科疾病为主,由某科主持救治,其他科室协助。
18项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
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事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18项医疗核心制度-18项医疗制度【范本模板】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查对制度(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12)分级护理制度(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4)危急值报告制度(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
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事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1、三级医师查房规定(1)每周查房1—2次,应由二级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案及参加全科会诊.(3)抽查医嘱、病历(特别检查是哪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的质量)、护理质量、发现缺陷、纠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十八项核心制度【范本模板】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十八项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查对制度;(1 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12)分级护理制度;(1 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4)危急值报告制度;(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急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核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次接诊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检查、诊断、治疗、急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辅助检查和解决,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解决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患者应在对症治疗同步,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关于科室医师会诊;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送接班医师,把患者病情及需注意事项交待清晰,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用积极办法负责实行急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有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伴或安排医务人员陪伴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5、首诊医师在解决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有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回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
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病例,事前应查阅关于文献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1、三级医师查房规定(1)每周查房1-2次,应由二级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和关于人员参加。
(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诊断筹划,决定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治疗方案及参加全科会诊。
(3)抽查医嘱、病历(特别检查是哪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质量)、护理质量、发现缺陷、纠正错误、指引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4)运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以提高教学水平。
(5)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意见,提出解决问题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管理水平。
2、二级医师查房规定(1)普通患者每周查房3次,普通患者入院后,二级医师初次查房不得超过48小时。
应有本病房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参加。
(2)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拟定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检查办法,理解病情变化以及疗效鉴定。
(3)对危重病人应每日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解决办法,必要时进行晚查房。
(4)对新入院病人,如一周后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病例,应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因素。
(5)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并安排上级医师查房。
(6)对常用病、多发病和其她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解说,不断提高下级医师业务水平。
(7)负责修改和指引一级医师书写各种医疗记录,以提高书写水平。
检查病历、各项医疗记录、诊断进度及医嘱执行状况、治疗效果,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8)检查指引住院医师工作,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签发会诊,特殊检查申请单,审查特殊药物处方及病历首页并签字。
(9)协助科主任决定病人入院、转科、转院问题。
(10)注意倾听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医院管理各方面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3、一级医师查房规定(1)对所管病人每日至少查房2次,早晚查房一次,上午、下午下班前各巡视一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长巡视次数,发现新病情变化及时解决。
(2)对危急、疑难新入院病例和特殊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
(3)及时修改被带教医师书写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医疗文献等。
(4)向实习医师讲授诊断要点、体检办法、治疗原则、疗效鉴定、诊断操作要点、手术环节及分析检查成果临床意义。
(5)检查当天医嘱执行状况,病人饮食及生活状况,并积极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意见。
(6)作好上级医师查房各项准备工作,简介病情或报告病历。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入院二周诊断不明确;住院期间实验室或其她辅助检查有重要发现,将导致诊断、治疗变更;治疗效果不佳;院内感染者;疑难重大手术。
重危病例:病情危重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者。
1、科室进行讨论,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病区医师均参加。
2、讨论前,主管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负责收集病例资料,住院医师报告病史,简介病情和诊断过程;主治医师应补充报告病史、分析病情、提出讨论目及观点;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结合诊断规范、国内外资料分析制定诊治办法。
3、如科室讨论后诊断仍不明确,需将患者病情报告医务科,由医务科依照详细状况组织全院进行讨论。
4、全院讨论时,患者所在科室将患者病情摘要送至拟参加讨论有关科室专家和医务科,医务科负责告知并组织讨论。
5、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修订治疗方案。
讨论通过由经治医师记录整顿,经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审查后,分别记入病程记录和疑难危重讨论记录本。
四、会诊制度会诊制度,是为了加强各科室间医疗协作,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在临床工作中,凡遇疑难、危重病例或诊断不明确、疑与其他学科关于病例,须及时申请会诊。
1、会诊医师须做到:(1)详细阅读病历,理解患者病情,亲自诊察患者,补充、完善必要检查;(2)会诊医师须详细记录会诊意见,提出详细诊断意见并开出本科医嘱,会诊记录涉及会诊意见和建议、会诊医师科室、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3)必要充分尊重病人知情权,对患者需要自费或某些自费药物或医用材料以及特殊用法须在会诊意见记录中注明,并告知患者和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签字手续;(4)对疑难病例、诊断不明确或解决有困难时,须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助会诊;(5)会诊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诊断规范;(6)禁止会诊医师不亲自查看病人电话会诊。
2、院内会诊:分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涉及门诊会诊与病房会诊(普通))、急诊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远程会诊。
(1)科内会诊:对本科内较疑难或对科研、教学故意义所有病例,都可由主治医师积极提出,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召集本科关于医务及技术人员参加,进行会诊讨论,以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诊断意见。
会诊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例并分析诊断状况,同步精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
(2)科间会诊:门诊会诊:依照病情,若需要她科会诊或转专科门诊者,经治医师必要在门诊病历上记录患者病史及体征,初步诊断,会诊目等。
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同步订立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解决,不属于本科病人可回转给邀请科室或再请其她关于科室会诊。
病房会诊(普通):邀请会诊科室必要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申请科室必要提供简要病史、体查、必要辅助检查成果,以明确会诊目及规定,在会诊时必要由经治医师陪伴进行,以便随时简介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同步表达对被邀请医师尊敬。
被邀请会诊科室按申请科规定,指定有一定临床经验,对科专业理论及技术操作有一定能力,工作责任心强,态度认真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总住院医师)依照病情在48小时内完毕会诊,为保证会诊质量,以达预期会诊目及医疗安全,科室不得派住院医师承担会诊任务(急会诊例外)。
会诊医师应本着对病人完全负责精神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进行随访,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病例,及时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提出详细意见,并写会诊记录。
对待病人不得敷衍了事,更不容许推诿扯皮延误治疗。
(3)急诊会诊:对本科难以解决急需其她科室协助诊治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急会诊申请,并同步上报本科室上级医师,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
在特殊状况下,可电话邀请。
会诊医师应迅速(10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
申请会诊和到达会诊时间均应记录到分钟。
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病例,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以及时做出诊治意见。
申请医师必要在场,配合会诊及急救工作。
(4)院内大会诊:对危、重症及疑难病例、特殊病例需院内大会诊,科室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医务科负责告知专家和主持讨论,科室负责将病历摘要送达参加会诊讨论专家;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副主任须参加会诊讨论。
五、急危重患者急救制度1、急危重患者急救工作,普通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急救工作。
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医师主持急救工作,但必要及时告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特殊病人或需多学科协同急救病人,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和主管院长,以便组织关于科室共同进行急救工作。
2、对急危重患者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急救,必要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各种记录及时全面,对有她科病情由主诊科负责邀请关于科室参加急救。
3、参加危重患者急救医护人员必要明确分工,紧密合伙,各司其职,坚守岗位,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急救人员指挥及医嘱,但对急救病人有益建议,可提请主持急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急救病人。
4、参加急救工作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急救人员医嘱,并严密观测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状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急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颂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物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各班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急救通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班,所用药物空安培经二人核对方可离开,各种急救药物,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清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6、需多学科协作急救危重患者,原则上由医务科或医疗副院长等组织急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急救人员、参加多学科急救病人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专业特长,团结协作致力于病人急救工作。
7、病危、病重病人要填写病危告知单,一式两份,一份放入病历中,一份交病人家属。
要及时、认真向病人家属讲明病情及预后,填写病情告知书,以期获得家属配合。
8、因纠纷、殴斗、交通或生产事故、自杀、她杀等因素致伤病员及形迹可疑伤病员,除应积极进行急救工作外,同步执行特殊状况报告制度,在正常工作日应向医务科和保卫科报告,非工作日向医院总值班报告,必要时报告公安部门。
9、不参加急救工作医护人员普通不进入急救现场,但须做好急救后勤工作。
10、急救工作中,药房、检查、放射或其她辅科室及后勤部门,应满足临床急救工作需要,要予以充分支持和保证。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依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规定,依照医院功能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