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2015苏教版七下第三单元建筑艺术--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指导+讲评】
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5a107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d.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略。
主要是宣布课题,使用“小麻雀”的幻灯片,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导入新课。
)二、观察画面,组织讨论师:下面我们分组活动,每个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
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
你希望本小组在哪个问题上重点讨论,提出来供大家选择。
生1:画上的鸟为什么一个变大,一个变小?生2:为什么一只飞向山林,一只飞向鸟笼?生3:两只鸟是怎么相遇的,见面时都说了什么?生4:两只鸟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生5:我觉得飞向笼中的鸟应该大一些,为什么图上飞向林中的鸟反而大呢?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从某个角度看也有道理。
可能它在笼中吃得好,运动少,得了肥胖病吧!(生笑)生6:两只鸟见面后的心情是怎样的?生7:还可以讨论一下两只鸟见面后,会不会羡慕另一只鸟的生活方式。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我来总结一下:一是两只小鸟当初作出不同的选择之前,可能会有一番争论,它们怎样试图说服对方呢?第二个问题,两只小鸟分手后,一只飞向山林,一只飞向鸟笼,它们分别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才变得一大一小,一强一弱?第三个问题,亲人见面了,肯定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讨论时,既要分工,又要合作。
你用大鸟的口吻说,我用小鸟的口吻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讨论五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刚才编的故事。
笼中鸟从右边上台,林中鸟从左边上台。
再给大家两分钟,作好准备。
三、表演并深入研讨师: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故事,其他同学作好评论的准备。
生(解说员):有一对双胞胎小鸟,同时从窝中飞出,各自经历了很长一段生活。
有一天,它俩相遇了。
林中鸟:大哥!笼中鸟:小弟!好久不见了。
(两位同学热情握手,众笑。
)笼中鸟:哎呀!小弟,你怎么这么瘦哇?你看我,多么丰满!林中鸟:我每天在树林里,吃不饱,睡不香的,还经常被野兽追着。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讲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e0a13b165ce05087632137c.png)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重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重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体会本文准确而富于变 学习目标:1重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2体会本文准确而富于变 化的语言。 化的语言。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第一块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作者活动路线、观察顺序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作者活动路线、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词句。 词句。 2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对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教学挂图,根据课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对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教学挂图, 布置任务 文的描述, 文的描述,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作者的写作顺序。
即 建 筑 是 人 类 为 自 己 创 造 的 物 质 生 活 环 境 ,
单元内容简介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我国自居 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文章既 介绍纪念碑的所在位置以及它在 结构、造型等方面的特点,又介 绍它兴建经过以及作者在瞻仰过 程中获得的认识和感受;既说明 这座建筑物的总体特征,又介绍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特征。 在表达上作者以说明为主,有机 插入记叙、议论、描写,语言富 于变化。
第三块 探究活动 1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 碑文中“三年以来” 碑文中 三十年以来” 一千八百四十年” 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 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 2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 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并请 你描述一下浮雕的内容。 你描述一下浮雕的内容。
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文体已被淡化。本单元虽说都是说明文, 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文体已被淡化。本单元虽说都是说明文, 但我们大可不必从说明方法、说明对象、 但我们大可不必从说明方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方面做大量烦琐的 分析。而是要抓住每课语言的特点,进行学习。当然,淡化文体, 分析。而是要抓住每课语言的特点,进行学习。当然,淡化文体,并 不是说我们不再需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是说我们不再需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PPT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PPT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70974acaaedd3382c4d31b.png)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后 把故事完整的写出 来,字数500个左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 苏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 苏教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7a6f8f0e9b89680202d825e5.png)
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下册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下册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下册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一、学情分析:相对于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学生写作难度较大。
教情分析: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
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
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来写。
指导学生揣摩语言,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说明.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描写事物。
三、训练重点(难点):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四、训练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鲁迅问许广平:我们所住的玻璃窗的房子屋顶是什么样的?三天后,许广平复信中说:“那房子的屋顶,大体是平的,暗黑色的.这是保存国粹一样,带有旧式的建筑物。
它的内部,则也可以说是神秘的苦闷的象征.靠南有门,但因隔了一间过道的房子,所以显得很暗,左右也不十分光亮。
独在前面——北——有一大片玻璃,就好像号筒口。
”许广平也出一题问鲁迅:“我的寝室的天花板中央有什么?"鲁迅也很快做出了回答。
上面的事例说明:对事物的描绘,要注意观察.(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学生阅读短文,学习理论知识。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5e653dbb4cf7ec4bfed062.png)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研讨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二、观察画面,组织讨论。
1、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
根据画面内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
大家先细致地观察画面,你希望本小组重点讨论哪些问题呢?每人提出一个供大家选择的问题。
2、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做好表演准备,每个小组推选二名代表表演共同编写的故事。
三、深入研讨,动态修改。
1、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
观众作好评论准备。
2、请同学们评论演出情况。
3、教师评论,拓深拓宽同学们的思维,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练习写片段,师生合作评改。
或者写,“大鸟的健美”,或者写“小鸟的弱小可怜”,或者写“山林生活之自由快乐”,或者写“笼中生活之痛苦乏味”,要求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察。
用五分钟写一百来字即可。
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下一节作文课上把故事完整地写出来。
附:板书设计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说课稿一、对教材和编者意图的分析《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内容。
课本上有关“观察和描写”的作文一共安排了四次。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下册要学习“人物特点”“事物特点”和“动物特点”。
这四次作文训练一脉贯之,相互呼应,组成了一个严密的写作训练体系。
因此,教会学生“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该“写作”部分的第二题是一道“看图编故事”的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图画寓意的基础上,想象并描写两只鸟飞出鸟窝后的变化和见面时的差异”。
这道题目符合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作文课上的实践证明它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作文题目。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观看和描述事物特点500字600字700字800字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观看和描述事物特点500字600字700字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3b97c4e960590c69fc3768d.png)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观看和描述事物特点500字600字700字800字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观看和描述事物特点500字600字700字800字我的生命里——有叶华罗庚实验学校七(8)袁园请原谅我的轻狂,因为我常常搬出“生命”那个千钧重的话题,可是,我似乎的确是懂了点生命,因此我拾起了几片落叶,诉尽心中的感喟。
——题记一、不知名的叶,我的童年幼时,我老是和一帮拖着鼻涕的小孩在一路,印象最深的是年年的六月初六,这是一年中包手指的一天。
不管天是如何的热,咱们都会出去采一些叶子,此刻我都叫不上那叶子的名字了。
叶面专门柔和,摸上去像是棉花,固然,这都是女小孩的任务,男小孩在柳树荫下吹着柳哨,我一样也和男小孩一路吹柳哨。
不管嘴唇会如何的发麻,都要吹。
外公种了好些风仙花,这恰好是包指甲的原料。
可是外公专门小气,不让咱们采花。
咱们只能到别家院后或是门前去“窃”了。
原料预备好了。
咱们就互包手指,先是把辗烂了的花瓣放在指甲上,然后用叶子包好,最后用线扎紧。
过一晚上,把壳子脱掉,手指就会变成橘黄色了。
因此,每一年夏天,尽管都是黑黝黝的,可小孩们的手指都专门好看。
不明白什么缘故,此刻小孩不玩那个,更不明白这叶是干什么的了。
童年的玩伴,此刻仿佛都天各一方了。
若是暑假有幸能再遇见这叶,我必然摘下一片,因为它满含着我童年的欢乐。
二、梧桐叶,我的想念自从上了小学,我就专门自卑。
因为那所学校对我来讲太奢侈了,我心中便有了一种孤独感。
直到有一天,她和我做了朋友,从此,我便感觉我有了一个顽强的后盾,因为她很有领导能力,也算是班上的佼佼者,我有了她以后,一切都变得多彩了,我不那么孤独了。
小学五年,我和她风雨兼程。
可是,最后一年,咱们离开了,我被分到了七班。
六年级,是一个痛楚的年级。
咱们却也都能笑对。
学期末,她给我写了离别赠言,她是如此写:旧日的挚友/当你走在小路上/若是有一枚梧桐叶落在你的头上/那是我对你深深的想念。
现在,时过境迁,咱们还在一个学校,但她早已改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材解析与导学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材解析与导学](https://img.taocdn.com/s3/m/c38959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6.png)
1.词语解释1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镏金:把金子溶解在水银里后用刷子涂饰器物,可以经久不褪色。
重幔:皱褶的帐幕。
瞻仰:恭敬地看。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用来形容它险要。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奋昂扬;大方,不吝惜。
上溯:从当前往上推算。
挺拔:立而高耸。
【体会】“20个左右〞虽是约数,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难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庞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1心得课标新理念
语言知识积存
【音形积存】
镏金〔liú〕 上溯〔sù〕重幔〔chóng màn〕庑殿〔wǔ〕
挑衅〔tiǎo xìn〕逾越〔yú〕天堑〔qiàn〕巍峨〔wēié〕
矗立〔chù〕 发髻〔jì〕镶嵌〔xiāng qiàn〕旌旗〔jīng〕
五卅〔sà〕周定舫〔fǎng〕
【音形辨识】
⒈多音字
shuài率领xiān新鲜xiàng相貌
七下第三单元教材解析与导学
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它是无声的诗歌,它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来当导游,让我们一起去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到钟山南麓巍巍中山陵瞻仰伟人风范,再到气势宏伟、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体验异国风情,最后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和于园再来鉴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巧夺天工。走进第三单元,你就看到了历史。当我们对着这些别有特色的建筑,我们的心情是否平静?在雄伟、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下,面对着曾经的历史,凝视着这凝结历史的浮雕,你在想什么?在巍巍中山陵上,缅怀伟人,你又作如何感怀?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还有那让无数墨客骚人驻足慨叹的黄鹤楼,不起眼也并非等闲的于园。无可争议的一点是,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人类创造力的无限。
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3e5e90f02d276a201292e61.png)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第三单元建筑艺术检测题(90分钟10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段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6分)在hào 荡的大江之滨,zuò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在中国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十个朝代和政权先后在此建都。
许多chìzhà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líng 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lù。
(刘叙杰《巍巍中山陵》)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上溯天堑眩耀异曲同工B.马厩挑衅摒弃心旷神怡C.碧窈加冕轶事草莽棉连D.逾越静谧浮雕风起云捅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师提议寒假期间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笑容满面。
B.繁华的王府井商业大街上,旅游购物的人济济一堂....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富丽堂皇的卢浮宫、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
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他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作者是周定舫,新华社记者,文中提到了10幅浮雕、8个历史事件。
B.《巍巍中山陵》采用了由南至北的空间顺序。
C.《凡尔赛宫》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了关于路易十四的历史事件。
D.《短文两篇》所选的两篇文章的作者阎伯理和张岱都是明末清初人。
5.下面这则寻物启事有四处毛病,请找出并分析。
(4分)寻物启事本人乘2路公共汽车时,不慎将一个从上海买回的黑色提包遗失在车上,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
有拾到者请与××学校七年级(3)班×××联系。
启事人:×××联系电话:××××年×月×日(1);(2);(3);(4)。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三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三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087c6f0722192e4536f66d.png)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三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题解1.请选择某一建筑物,仔细观察,自拟题目,写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也可以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画,编一个故事,说明寓意。
2.要仔细观察,对建筑物的特征,进行具体说明。
说明要有条理,最好能运用方位词按照空间顺序有条理的说明建筑物及其各部分。
范文静怡阁魏静静怡阁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名胜古迹,倒是我家两室中地位最卑微的一间小房。
面积只有15平方米左右,并且位居与阳光无缘的暗面。
可是自从我成了这间小房的统治者后,它便一举成了我静心读书、快乐生活的雅室了。
于是乎,我戏之曰“静怡阁”。
父亲说这间屋是“闺房兼书房”。
其实,闺房的特征并不明显,因为没有几件像样的摆设和化妆品。
说它是书房,还比较符合实际。
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站在墙角,映入眼帘的是背靠东墙迎面而立的大书柜,整齐地摆放着5层书,基本上都权属我父亲。
最上层是《辞源》《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工具书。
第二、三层是古典文学作品,最显眼的是《古文观止》《古代散文选》《魏晋南北朝诗述》《唐诗选》《宋词选》《宋诗选集》以及李白、李贺、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诗词选集。
第四层是现代文学名著。
如鲁迅作品,钱钟书的《谈艺录》等。
最底层便归小说占领,除《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外,父亲收藏的小说并不多。
紧靠大书柜的是一个小书橱,这上面的书才属于我。
原来上面摆着都是各科课本,各种参考资料和习题集。
近两年,《朦胧诗选》《现代生活艺术》《趣味逻辑学》和三毛的作品等。
不知不觉地挤了上去。
书橱上面放着一台收录机,这是我学习英语的老师,娱乐时的伙伴。
小书橱的旁边是一个写字台,紧靠窗户,光线最好,上面摆放着台灯、台笔、地球仪和竹笔筒。
写字台上方的墙上贴着两个隶书大字——“勤奋”,它时时激励我奋发学习。
大书橱、小书橱、写字台依次而立,又都是粉绿色的,俨然是一套组合家具。
对面是一张单人床,枕边经常放着几本书。
在床头南边靠门处,是一个废弃不同的低音箱,上面被我装饰成一个动物世界:小黑人和圣诞老人交头接耳,小白兔和小黄狗说悄悄话,丑娃和白雪公主手拉手地静视着一切。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de4042eff9aef8951e0628.png)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一、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请同学们总结一下:1、什么叫说明文呢?2、读这类文章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把握呢?(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说明建筑物。
(提问导入、引导归纳(二)揭示训练目标1、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2、学会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三)知识链接(阅读课本112页写作知识短文)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概括并表现出事物的主要特点呢(阅读短文、提炼要点)1、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
(讲解引导)你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努力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
所谓“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就是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全貌、全过程,既要进行纵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昨天、今天、来龙去脉,又要进行横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本身,了解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既要观察事物的外部,又要观察事物的内部;既要有宏观观察,又要有微观观察。
一句话,观察应做到全面细致,只有真正观察透彻了,才能够下笔。
只有这样,才会发现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说明事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征。
《巍巍中山陵》把中山陵的特征落在“巍巍”两字上,无论是介绍建筑群体规模,还是详细介绍陵园的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都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因而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
《凡尔赛宫》无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还是对其内部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的大花园,作者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
与艺术价值无关的内容一律略去。
这样对凡尔赛宫的说明从总体上突出了重点。
从局部来说也同样注意了这一点。
例如,在介绍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艺术时重点介绍了镜廊,让读者以斑窥豹,因为它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两位建造者赫赫有名,镜廊本身的构成有特色,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气势横溢,最富有艺术价值。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3ecd34ec3a87c24028c4e0.png)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建筑艺术_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
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本单元,我们将一起瞻仰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欣赏金壁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游览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黄鹤楼和于园。
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审美特点;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记和社会发展的足迹;从这些建筑中,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一、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点,体会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2、体会课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一步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
3、能理清课文.写作的线索,体会说明中融入记叙的.写作方法。
4、能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作准确的描述。
5、通过搜索资料、上网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了解国内外或本地有名的建筑,感悟建筑艺术的魅力。
二、学习资源:1.图书资源:《当代国外著名建筑师作品精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城市环境雕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景观大全》台湾建筑报导杂志社《世界建筑史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推荐网站:/destinations/sight.html?resource=1655:8090/xuezhu/his_data/content.jsp?n_id= 7066/paris/balifengguang8.htm/GB/shenghuo/80/106/20010914/560 950.html/travel/china/hubei/ 3.影视资源:《天安门》《埃及金字塔探秘》《惊异澳洲》《故宫》《秦陵地宫探密》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课时《巍巍中山陵》2课时《凡尔赛宫》1课时《短文两篇》2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单元综合活动1课时四、学习过程:第1课时“走进建筑之林感悟艺术之美”——第三单元整体学习一、激情导入(见开头语)二、学生活动整体浏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了解建筑物及其特点。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建筑艺术3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建筑艺术3](https://img.taocdn.com/s3/m/3431831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47.png)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文讯教育教课方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课方案建筑艺术3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取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第 5 课时《巍巍中山陵》(二)学习目标:1、领会正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2、踊跃参加“我心目中的校园”设计竞赛,表现个人风格和特点。
讲堂学习: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领会正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详细表现:语言的正确简洁:1、确实的数字2、限制词、修饰语3、归纳语语言的生动形象:1、描绘 2 、比喻、拟人等办理方法:1、学生疏别找例子加以剖析、领会;2、小组内沟通自己找寻的句子,说出自己的领会;3、议论:语言的正确简洁与生动形象能否“水火不相容”?三、语文活动活动主题:“我心目中的校园”活动方式:小组设计竞赛活动要求:1、勾勒校园轮廓图;2、用简短、生动的语言描述;3、设计要新奇,有特点;4、小构成员精心合作。
活动过程:1、小组画轮廓图,并配以文字说明;2、小组选派代表登台展现;3、师生评论、小结。
第 6 课时《凡尔赛宫》学习目标:1、认识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行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点、突出要点进行说明的方法,领会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3、熟读课文,领会正确而富裕文学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采集凡尔赛宫的相关部门资料,认识其绚烂历史和艺术价值。
讲堂学习:一、导入新课从法国名胜罗浮宫、埃菲尔铁塔等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课文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各段落的中心或中心句;2、组织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介绍凡尔赛宫;3、请两位同学作班级沟通;4、评论后,再请一位同学沟通。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写作《有序地说明事物》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写作《有序地说明事物》教学设计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8c3a213b3567ec112d8a41.png)
《有序地说明事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解】说明文的结构说明的顺序【思维导航】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呈现出来。
这里的某种方式大致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时间的规定性,其二是空间的规定性,其三是逻辑的规定性。
【情思发微】文章不是无情物,说明文同样需要感情。
介绍一件产品,讲述一种道理时,多投入一些感情,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情感应服从理智的需要。
【方法指津】一、基本原则条理清楚是说明文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条理清楚,必须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和顺序。
开头总说,中间分步解说,结尾再加以归结,是说明文结构的基本模式,简称“总——分——总”式。
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
主体部分的结构,根据说明的先后顺序,大体可分为纵式、横式两种。
有序说明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和被说明事物的特点安排说明文内容的顺序。
一般说来,说明的顺序有以下几种类型:1.时间顺序。
客观事物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是有先有后的。
例如动植物的生长、产品的生产过程,历史事件的变化等,大都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说明。
例如《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是一篇介绍我国书籍演变发展历史和情况的文章,而演变发展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的。
因此,作者紧紧抓住了时间这条线索组织全文,用了“早在三千多年前”、“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东汉”、“近代”、“近年来”、“现在”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样文章显得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2.空间顺序。
任何具体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处在某个方位之中,因而在说明事物的外形或特征时,往往考虑远近、内外、上下、高低、前后、左右、整体和局部的空间关系来安排说明的顺序。
采用这样的顺序,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各个局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得到完整的印象。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先由远及近,后由低到高。
瞻仰的顺序又是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碑座。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题字,而后是背面的碑文,接着是东西两侧的花纹及碑顶的建筑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第1、2课时习作指导总第9、10课时【学情分析】相对于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学生写作难度较大。
【学习目标】1、学会仔细观察,写出事物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说明 .】2、运用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突出事物的特点。
3、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描写事物。
【学习重点】多角度观察描写。
【学习难点】说明方法的运用。
【习作指导】一、自主学习书本112页习作导引《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1、选好观察点:(1)定点观察法。
指观察者在固定的位置上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
(2)定点变换观察法。
观察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不时变换观察的方位。
(3)移步换景法。
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或说明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2.注意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为了仔细观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作者又从东到北地进行观察描写。
这样观察点转移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纪念碑,突出了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下,注意事物的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等。
二、出示要求,小组讨论:1.写一篇介绍一座建筑物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该建筑物的特点。
要求题目自拟,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和顺序,紧扣事物特征。
2.小组讨论: (1)写什么建筑物?该建筑物的特点是什么?(2)主要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写?3.交流明确。
写作本题,应注意建筑物的特点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形态;二是内部的布局。
所以写作之前,一定要对该建筑物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三、范文导航:《我的另一个“家”》上地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角,它内部建筑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
【开篇点题,简洁明了,抓住了学校特征。
】上地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35144平方米,约有203名教职员工。
4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000人。
步入学校大门,左边就是初一年级所在的二号教学楼,共4层。
它的外形美观、大方。
内部是初一年级十六个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体讲台,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和二台制冷空调。
特别在二至四层厕所设有二次利用水处理器,用上层洗手水冲下层厕所。
将现代化设施与环保相融合。
校门的右手边则是充满神秘感的实验楼,它占地约2184平方米,配备有2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及2间生物教室。
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
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它呈圆形,直径10米,深0.6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喷水。
喷泉被四块草坪环拱着,草坪里有嫩绿的小草,有墨绿的松柏,有娇滴滴的小花,也有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卫士般的地灯,傍晚时分,五颜六色的地灯便像彩带一般围绕着草坪。
由喷泉再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
它共五层,其中第五层是2间音乐教室,在一层有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各一间,顺着宽大的台阶来到第二层,通道东面有一条空中走廊。
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它占地面积约2181平方米,设有德育处。
会议室、广播室等,并有两套可独立工作的广播系统。
从办公楼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操场的南门,走过那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离我们最近的是四条暗红色的跑道,跑道总长400米,周围设有下水孔。
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因为这是塑胶多功能操场。
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
沿着操场向北走,出了操场北门,右边就是宿舍楼,共六层,每层15个房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设制冷双向空调。
顺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边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向地下室,那儿就是书的海洋--图书馆。
里边有各类书籍:故事、科幻、诗歌应有尽有。
从图书馆继续向西走,便是建筑面积3290.66平方米的体育馆,它造型新颖、充满活力,极富现代艺术魅力,是学校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800万。
它还与食堂连为一体。
地下一层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个班800名学生同时就餐。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
【结尾扣题,首尾呼应,抒发了热爱之情。
】【名师评析】第2段到第11段,这10个小段是文章的主体段落,它落实了这次作文的主要意图,这次作文主要训练两点:针对某一介绍对象(例如校园),如何安排说明的顺序,如何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
本文的主要优点:①顺序安排较合理。
先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进入学校大门,就把门口作为一个观察点,左边,右边,分别介绍了二号教学楼和实验楼,然后采用了动点观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由喷泉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凡此种种,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均用了较为准确的文字。
按参观顺序,以动点观察的方法一一介绍了学校的各种布局设施。
以上两点是介绍建筑时常用的方法,我们所学的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全文采用了动点观察法,而在介绍碑身时即站在第二层平台,采用了定点观察法。
课文是我们的范例,一定要注意吸收对于写作有用的东西。
②适当运用说明方法。
由于是初步接触说明文,同学们了解掌握的说明方法还不多,但应有意识地将学过的方法运用于说明文中以增强说明效果。
本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许多处,举个明显的例子:在介绍二号教学楼时:班级、多媒体讲台、空调等一一列数字介绍清楚,这就很好地让人了解到这个新教学楼那种先进的设施及人文的设计。
③结构清楚。
几乎是一个小自然段介绍一个学校的局部,要切记避免三大段的文章。
这篇文章在这一点上做得也是不错的。
④适当的叙述和描写。
在说明文中也应当适当地进行叙述描写,这一点小作者也体现了。
表现突出的是第5段,因为喷泉周围的确是校园美丽的一景,也正因为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才会对小草、小花、地灯做了描绘,让人体会到那儿的美丽可爱。
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帮助说明,不必太多太细。
其他优点:题目:此文题目就很用心思,用“家”来代学校,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带着这样一种亲近感、自豪感,我想,即使是说明文,没有一种投入,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也是无法写成功的。
开头:第一段为开头,无论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一定应做到扣住题目,简洁明了,此文即是简单而明了地交代了以下内容:学校的位置,学校的特征:“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说明某一个事物,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它的特征,然后才能围绕这个特征加以说明,可见开头抓住学校的特征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我们要注意学习吸收课文的写法,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就是很好的范例,它的开头就准确而简明地点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学以致用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结尾部分:本文结构清楚体现在首尾呼应上,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
一个“这”字收束了上文,干净利落地、又充满感情地结束了全文。
四、尝试写作:【美丽的初中校园是我们梦想起飞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度过了自己难忘的花季年华,我们留恋它的一草一木,我们牵挂它的一砖一瓦。
请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说明文,介绍自己的校园。
要求:1. 采用空间顺序;2. 运用至少四种说明方法;3. 说明与描写、议论相结合。
】【温馨提示】1.我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结构合理等特点。
2.要仔细观察,对建筑物的特征,进行具体说明。
3.说明要有条理,最好能运用方位词按照空间顺序有条理地说明建筑物及其各部分。
五、构思拟稿,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六、改稿誊抄。
第三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第3、4课时作文讲评总第11、1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和描写事物的几种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准确地描述建筑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方法:启发回顾、归纳总结以及讨论的方法。
教学准备:优秀习作两篇及相关材料若干。
教学过程:一、启发回顾作前指导要求-----引导学生回忆,教师简要概括。
二、归纳、总结、报告本次习作的优缺点,好的予以表扬,差的予以鼓励指导。
(一)优点:1.大多数同学所写事物顺序合理,文章结构精巧;2.大多数同学善用修辞,描绘生动、形象、具体,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3.大多数同学所写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二)缺点:1.个别同学所写文章顺序不够合理,条理不够清晰;2.个别同学语言不够准确、生动;3.个别同学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多角度、全方位地说明或描绘事物的特点。
三、典型讲评:1.全文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2.恰当地采用了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鲜明突出地交代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四、互赏习作:同学间互相交流欣赏自己的习作并指出优缺点及修改建议。
教师巡视,有选择的让学生发言,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五、完善习作:对自己的习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六、师生总结:结合指导要点、评讲要点,更深入、更具体的总结出同类文章在写作中的方法技巧和注意点。
教师主要指出共性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个性化的归纳,写出作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