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三段对话,体会人物说话语气,体会人物心理。

3.结合时代背景,揣摩语言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研读人物对话,体会其口吻与层次,揣摩语言的艺术。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秦君退师和晋君不乘机攻击秦军的原因。

2.准确分析和表述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

主要人物:烛之武

主要事件:退秦师

2.简述故事概貌

二、新课学习

(一)探究文意

1.研读第一段,体味烛之武的隆重出场

请学生朗读对话,教师加以指导,本段对话诵读的关键字是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虚词(1)佚之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准确把握“矣”“必”的语气:对国家的担忧,对烛之武的信任。

侧面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也可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2)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也”“犹”“矣”“也已”:满腹的牢骚与委屈。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

(3)郑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先自责,情真意切;接着指明利害,晓之以理。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2.研读第三段

(1)分析层次

第一层: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的事实,放低姿态,摆正位置。

第二层: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点明秦晋之间的利害关系。

第三层: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诱之以利。

第四层:说明晋国忘恩负义,挑拨秦晋关系,彻底瓦解秦晋联盟。

(2)诵读练习,揣摩人物说话的口吻与语气

第一层第二层,陈述事实,平稳,不卑不亢

第三层,诱之以利,入情入理,高亢,诚恳

第四层,指责,挑拨,应该读得慷慨激昂一些。

(3)问题研讨:烛之武这段说辞的顺序可以调整吗?

第一步,承认现实,放低姿态——正确的态度赢得秦君的好感,为下面的游说赢得机会。

第二步,说明秦晋亡郑的利益分配,进而诱之以利——直击统治者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引起秦君的强烈兴趣,同时也为下面挑拨秦晋关系做了铺垫。

第三步,从历史到现实,直言不讳地指责晋国——在赢得好感、讲清利害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彻底瓦解“秦晋之好”。

3.研读第四段

思考: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

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这一段以整句为主,句句在理,思维严密,头脑冷静,应该读得沉稳从容。

(二)研讨人物形象

1.讨论和概括烛之武的形象特点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强了邻国(晋国)的实力。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思考烛之武能够成功解围的外部因素

(1)佚之狐慧眼识英雄。——伯乐

(2)郑伯大胆启用。——明君

(3)晋侯果断退军。——霸主

(三)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其它枝节更是只字未提。详略得当。

2.伏笔与照应

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3.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三、课堂小结

在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身上体现的不仅是口才的艺术,更是头脑、思想和智慧的胜利。今

天的我们,学习品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不只是能读懂读通文字文章,更应该能够体会理解到字里行间深蕴的文化和智慧。

四、拓展延伸(见课件)

1.古代姓名的由来。

2.了解二十四史。

五、课后作业

1.整理文本中呈现的文言知识(重点文言词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和词类活用)。

2.背诵课文。

3.课外阅读《重耳出亡》。

●资源采撷

1.文章赏析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②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2)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①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3)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①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