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六种方式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
那么,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呢?我觉得应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难易程度、提问的切入点这几个方面入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梳理、筛选,我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提问方式:1.转换角色。
以前我经常这样问——如果是你(如果你是文中的**)会怎么办?现在,我开始把学生直接当成文中的人,这样的角色转换更直接、彻底。
《去年的树》一课就更多地使用了这种方式。
“小树,你想说什么啊?”“小树,你们还想帮人们做些什么啊?”“小鸟们,以后你们打算怎么做啊?”2. 示弱求助。
大家可能有这个体会,如果让学生给老师帮点忙,拿个什么东西,学生都很愿意。
把这种“帮助”引进课堂效果也特别好。
“老师有个不懂的地方……”“老师还有个问题不明白……”“老师又有不明白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文本。
3.激励竞争。
小孩子都好胜,可以抓住他们这个特点展开教学。
“谁还有更好的想法呢?”“我可以做得更棒!”这些具有煽动性的话语常常让学生跃跃欲试,课堂上小手林立,“我”“我”不绝于耳。
4.启发诱导。
学生是需要启发的,没有学生能在一开始就很轻松的抓住问题的本质,往往都需要老师的启发。
《父亲和鸟》一课最后,我问学生“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学生的回答总是不能深入下去,我就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么样?”5.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之首,有的揭示文章中心,有的概括主要内容,有的是全文的线索……读课题后,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就可以引导学生问一问“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不要叶子行不行?”《称赞》一课也可以用课题质疑法:谁称赞谁?为什么称赞他?称赞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也就达到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6. 点睛设问。
根据文中的中心句设置问题。
中心句就是文中的总括,是文章中心的揭示,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一、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提问方式。
通过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开放性问题通常以“为什么”、“如何”等开放性词语开头,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
例如,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一种具体和明确的提问方式。
通过封闭性问题,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封闭性问题通常以“是不是”、“有没有”等封闭性词语开头,要求学生给出明确的答案。
例如,教师可以问:“2+2等于几?”、“中国的首都是哪里?”等。
封闭性问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三、追问技巧追问技巧是一种深入挖掘学生思想和促进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
通过追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追问通常以“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追问词语开头,要求学生给出更加详细和具体的回答。
例如,教师可以问:“为什么你这样认为?”、“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等。
追问技巧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提问方式。
通过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问题通常以“你认为”、“你能想到”等启发性词语开头,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你能想到哪些相关的例子?”等。
如何有效运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如何有效运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引言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堂讨论和巩固知识。
然而,有效运用课堂提问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运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以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思考。
1. 提前准备问题在开展课堂提问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相关问题,确保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问题应该与课堂内容相关,并具有挑战性。
2. 多样化问题类型教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问题类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类型:- 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解释,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 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给定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可以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观点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推动学生思考与讨论通过设置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以下是一些建议:- 引导学生提供具体的例子或案例来支持他们的回答。
-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观点,并保持尊重和包容的氛围。
- 提供相关背景知识或引导性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4. 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了鼓励学生对提问积极回应,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使用点名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以增加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参与度。
- 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回答,无论是否正确,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回答问题。
5. 将问题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将问题与实际应用场景联系起来。
例如,提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讨论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结论有效运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提前准备问题、多样化问题类型、推动学生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以及将问题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等策略都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以及课堂提问的技巧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以及课堂提问的技巧一、引言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个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课堂提问以及一些提问的技巧,希望能对教师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二、如何进行课堂提问1. 提问的目标明确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自己提问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等等。
明确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的回答。
2. 提问的方式多样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反问等等。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封闭性问题可以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引导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反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本质。
灵活运用这些提问方式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 提问的难易适度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适度,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过于简单的问题可能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动力,过于复杂的问题可能使学生无法回答或产生挫败感。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4. 提问的对象多样化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问题,避免只向个别学生提问。
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或者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1. 等待时间在提问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
可以利用等待时间来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思考过程,避免过早地给出答案或者转向其他学生。
等待时间通常需要在5-10秒钟左右。
2. 探究性提问教师可以使用探究性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来找到答案。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
1.明确提问的目的:在提问之前,你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以便让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你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或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提问要符合学生的水平:提问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问要注重多样性:单一类型的提问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例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5.提问要注重启发性和引导性:好的问题应该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同时,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你也需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提问要注重实际应用:将问题与实际生活或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提问要注重循序渐进:问题的难度应该逐渐递增,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8.提问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提问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提出带有歧视或偏见的问题,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
动。
9.提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是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巧:
1.清晰明确的提问:确保问题具体、明确,让学生知道你希望他们做什么。
避免过于宽泛或模糊的问题,这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
2.提问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通常比封闭性问题更有效,因为它们鼓励学生思考并给出个性化的答案。
3.等待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
这可以促进他们的思考过程,并提高答案的质量。
4.鼓励批判性思维: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让他们分析、评估和创造。
5.提问的层次性: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问题。
6.适时追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如发现答案不完整或需要进一步解释,可以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7.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正确答案,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8.考虑学生的水平: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确保问题适合他们的能力范围。
9.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10.使用多种提问方式:除了直接提问外,还可以使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多种提问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不断实践和尝试,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有效提问的六种方式

课堂有效提问的六种方式
1. 开放性问题:这种问题可以由学生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也可以用来激发思考和讨论。
例如:“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案?”
2. 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需要学生给出明确的答案。
通常被用来测试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力。
例如:“你知道电子邮件的英文缩写是什么吗?”
3. 探究性问题:这种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和发现信息,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问题。
例如:“你可以调查一下这个课题的历史背景吗?”
4. 想象性问题:这种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你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减少废物的数量,这对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5. 反思性问题:这种问题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动或学习进行审查,并从中获得经验教训。
例如:“你可以回顾一下上次提交作业的经验,看看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可以改进?”
6. 对比性问题:这种问题要求学生对不同事物或观点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例如:“你可以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课堂提问的三种方法

课堂提问的三种方法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促进课堂的互动和交流。
但是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课堂提问的三种方法。
一、直接提问法直接提问法是指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有效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直接提问法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需要学生自行思考和拟定答案。
这种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2.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指问题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通常只需要学生给出答案即可。
这种问题能够检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适合用于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3.追问式问题:追问式问题是指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再进一步追问,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巩固学习成果。
直接提问法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直接提问法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容易造成课堂氛围的紧张,可能使得学生害怕回答问题,导致课堂的交流不畅。
教师在使用直接提问法时需要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类型。
二、间接提问法间接提问法是指教师通过其他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通过故事、情景描述等方式引出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间接提问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情景式提问:通过给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情景,让学生在想象中回答问题。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和理解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故事式提问: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者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回答问题。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强问题的含义和深度。
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课堂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不但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大有益处。
因此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下面介绍几种提问的方法。
一、次序法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语文课一般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顺序,论点论据提出的先后提问。
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李时珍》这一课,根据课文中人物思想发展的过程可以设计以下提问:①李时珍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称他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具体事例?②那个时候,行医既然是受人鄙视的行业,为什么李时珍要立志行医?“立志”表现在哪里?③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④《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书?李时珍是怎么编出来的?⑤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流传世界?⑥全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这种类型的提问表现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一般地先根据题中的某两个条件,或结合可求得的一个或两个中间问题,启发学生根据题意提出恰当的问题,构成一个简单应用题,然后再逐步达到解题的目的,或由问题逆推所需条件,一步一步推到已知为止。
这是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途径常采用的综合法,及分析法。
二、铺垫法在讲新课之前设计一些准备性题目,铺路搭桥,利于掌握系统知识,减少难度。
例如学习异分母加减,先出示准备题,通分:、、,学生将121315三个分数通分以后,教师提问:①通分以后这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变化?②要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怎么办?这样一提问,就为学生主动寻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交给了具体的思考方法,作好思维方面的铺垫,从而降低了难度。
三、核心法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内容中心,明确学习重点。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冕宁县城厢镇中心校方启美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精心设计,紧抓提问点(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容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例如:金老师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她首先把问题呈现给大家:“妈妈给一家三口每人烙一张饼,家里的一只平底锅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三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生:烙饼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师:要使烙的时间尽可能短,要注意什么问题?生:要充分利用“每次最多能烙两张饼”这一条件。
尽可能不要让锅空出来。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你看,每个同学都忙着拿出事先准备的圆形纸片开始烙饼了。
又如:王老师在上“比较分数大小”时,刚上课他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下,他们口渴难耐,孙悟空去找来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自告奋勇来分西瓜,他说:“我少吃点分二分之一,悟空多吃点分三分之一,师傅吃得最多分四分之一。
”王老师提问了,“究竟谁吃得多?”我们等一下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拥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探索新知。
(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疑问。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着他们的错误认真分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周老师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对于同一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情况进行分类时,有的学生只看表象,把没有延长,看似不相交的也分在不相交一类,这时老师请学生回忆什么是直线?(可以无限延长)那你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吗?学生立即把两条直线都延长后再重新分类,得到准确的分类结果。
课堂教育的有效提问方法

课堂教育的有效提问方法一、前言在课堂教育中,提问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却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课堂教育的有效提问方法。
二、提问的目的1.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有深度、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深入地探究问题。
2.检测学生掌握情况通过提问,老师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是否掌握了解。
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回答问题,则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回答问题,则说明老师需要再次讲解这个知识点。
3.激励学生参与通过提问,老师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当老师不断地向全班提问时,学生会感到自己随时可能被点名回答问题,因此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听讲和思考。
三、提问的原则1.清晰明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清晰明了,不能含糊不清。
如果学生无法理解问题的意思,就无法回答问题。
2.针对性强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针对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情境。
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或者泛泛而谈,学生就会感到困惑。
3.启发性强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问一些表面性质上的问题,那么学生就无法得到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4.适当难度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适当地有难度。
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问一些基础知识点上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无聊;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问一些高深知识点上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困惑。
四、提问技巧1.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结合使用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探究,而封闭性问题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因此,在提问时,老师可以结合使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2.适当使用反问法反问法是指老师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例如,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可以用反问的方式来引导他们重新思考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 开放性提问:鼓励学生思考,自主探究。
例如:“你认为这
段文字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2. 封闭性提问:考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回答是“对”或“错”。
例如:“这个字是什么字?”“什么是形容词?”
3. 层次性提问:分层次地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这个事件为
什么会发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个事件的发生?”
4. 课外引申提问: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可以拓宽学生
的视野和思路。
例如:“你们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跟这段文字中描写
的相似?”
5. 应用性提问:即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你怎么样运用这个生词描述你的家人?”
6. 对比性提问:对比不同的情况或现象,帮助学生思考。
例如:“这篇文章头尾的结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7. 推理性提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演绎。
例如:“根据文章
的先后顺序,你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分析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然而,很多时候课堂提问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下是一些策略和建议:1. 设计问题有针对性:提问前,老师应该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在问题设计上要有针对性。
问题应该能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激发他们的思维。
此外,问题的难度要适度,既不能太简单以至于没有挑战性,也不能太难以至于让学生望而生畏。
2. 多样化提问方式: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比如开放性问题、选择题、场景分析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鼓励学生参与: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正面的反馈。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回答问题,而不是仅仅由少数几个学生回答。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可以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4. 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课堂提问应该是一个积极和尊重的环境。
老师需要创造一个鼓励学生思考和分享观点的氛围,避免批评和贬低学生的言论。
学生应该感到安全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整合技术资源:现代技术可以为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供很多支持。
老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或教育应用程序,通过在线投票、讨论论坛等方式进行互动提问。
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合理设计问题、多样化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创造良好氛围,以及整合技术资源等策略。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高效的课堂问答技巧

高效的课堂问答技巧在课堂上,问答环节是进行互动和巩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来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然而,有效的问答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采用一些高效的问答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课堂问答效果的技巧。
一、积极思考和准备问题在课堂问答环节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具有一定难度,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选择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适当的问题类型,如选择题、解答题等。
在准备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课本、教学大纲和学生的习题,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二、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问答环节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提示或者引导性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小组讨论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答案。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三、倾听与引导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还要善于引导与纠正。
当学生回答得正确时,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当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不完整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表达和思维方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合理控制问答时间在课堂问答环节中,教师需要合理控制问题的提问时间和学生回答的时间。
问题的提问时间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考时间,避免给学生过长的思考时间,从而保证课堂问答的紧凑和高效。
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也要合理安排,不应过长或过短,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五、给予及时反馈与总结在课堂问答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回答的反馈和总结。
如何在课堂上提问问题

如何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技巧,有助于深化理解和增强参与感。
然而,有效地提问并获取有价值的回答并不容易。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提问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和增强学习效果。
一、问题的准备与策略提问前的准备是确保问题质量的关键。
在课前预习并理解相关概念后,可以列出一些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技巧,可以在提问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1. 开放性问题:提出具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探索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知识。
2. 概念理解问题: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某个概念的定义或解释,可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
3. 故事情境问题:通过给出一个情境或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问技巧:使用适当的提问技巧,如追问法、比较法、引导法等,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分析和讨论问题。
同时,要避免使用武断或带有答案暗示的提问方式,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二、创造积极的提问环境除了问题本身,提问的环境和氛围也对学生的参与度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创造积极的提问环境。
1. 尊重和鼓励:给予学生尊重和鼓励是建立信任和积极氛围的关键。
尽量避免嘲笑、批评或急躁等不利于学生自信和参与的行为。
2. 平等对待: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可以采用随机回答的方式,通过抽签或随机点名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提问和讨论中来。
3. 充分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
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组织思维和表达观点,所以要保持耐心,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
4. 鼓励互动:通过提供多样的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配对活动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教案中的课堂问答技巧

教学教案中的课堂问答技巧教学中,课堂问答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环节。
掌握一些有效的课堂问答技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学教案中常用的课堂问答技巧,以期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问方式在课堂问答中,教师应注意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方式:1.直接提问法: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快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若使用频率过高,可能使学生厌烦。
2.间接提问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请其他学生回答。
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增加互动性。
3.开放性提问法:教师提出宽泛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4.闭合性提问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或“否”。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递进性提问法:教师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逻辑。
二、问答环节的设计在课堂问答环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问题的数量、难度和合理搭配。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设计要点:1.问题的数量:要根据课堂的长度和内容来决定问答的问题数量。
过多的问题可能导致时间分配不均,而过少的问题则可能限制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问题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要求,设计合适难度的问题。
要尽量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问题,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3.问题的搭配:问题应综合运用各种类型,如事实性问题、概念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
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引导学生回答在课堂问答环节,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
以下是一些引导学生回答的技巧:1.鼓励表达:对于学生给出的回答,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鼓励学生勇于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参与价值。
2.纠正错误:若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并解释正确答案。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1、让学生自己解答:询问学生解答问题,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以及帮助他们开放思考,思路的清晰,可以起到一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效果。
2、采用二元思考提问: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把问题提出来,一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维护学习的热情;另一种帮助检查观念是否理解起来,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识。
3、对学生进行强调性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仔细思考,把课堂学习内容细化,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例时增强信心,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重点强调,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需要重视哪些知识点。
4、让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联系起来,在提问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从而引导他们去证明这个问题的真理性,可以让学生联系到实践,增强学习意识。
5、提出明确的问题:这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交流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提出问题前要想清楚,确保问题明确,可以增加学生对思考的兴趣,减少障碍,防止语言模糊。
6、提问的先后顺序要有章法: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重点,针对不同知识,调整顺序,先提一轮之后,再跳着提另一轮,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增强课堂的热情。
7、提问时充分利用教具:可以有趣地用到多媒体,图片,模型,地图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紧扣讲解难点,加深印象,形成框架。
8、使用自然语言:展开课堂提问,尽量选用自然语言,如果遇到太长的句子,可以分解弄短,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获得更加清楚的认知。
9、让学生对话讨论:让学生们分组对话,回答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能够实现听者主动和多种思路的运用,让每一件学习的事情都更加系统合理。
10、用比喻或故事来解释难点: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很生动的事例引出课堂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加深印象,更有一种更快更直观的理解过程。
11、启发式提问:使用启发式提问,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课堂说话的信心,让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每一知识点,能够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内容。
12、反问技巧:反问是一项经常用的讲授技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课堂中如何有效提问

教学课堂中如何有效提问在课堂上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提问方法和专业角度的回答:1开放性问题:提出问题时,尽量避免只能回答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解释..•的结果?回答:对于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这样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并以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供背景信息:在提问之前,先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上下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答问题,也能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
回答:当老师提供背景信息时,应注意信息的简洁明了,并与问题紧密相关。
做到清晰明了,以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背景。
3 .引导问题:有时候,学生可能感到困惑或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思考问题的答案。
例如,提供一些线索、提示或进一步的指导。
回答: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应尽量提示一些关键信息或思考路径,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样化提问形式:使用不同的提问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问题可以包括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的互动。
回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以确保问题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5,鼓励深入回答:当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他们给出详细和全面的回答。
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提供具体的例子或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回答:在鼓励学生时,要注重表扬和肯定学生合理的回答和思考过程,同时积极地提供反馈,以进一步引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有效的提问方法,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教师的回答应以专业的角度为基准,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和有逻辑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经常感到比较匆忙——拿到题目立即开讲评析,一道题讲完,立即开始下一道题。
数学课难道仅仅就是讲几道题目吗?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数学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其实,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 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还有一个有效的功能 ,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课上,不妨放慢节奏,多提问以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也许少安排几道题反而更能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那么,怎样提问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有效提问的要素作出一定的思考。
?
我们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问题未经设计,不假思索, 简单问答。
教师过多地提出一些诸如对不对尿、是不是尿、行不行? 等问题。
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或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一条条地进行描述, 以一系列练习的方式机械地回忆简单事实,问题的思维含量不高, 低水平的认知问题较多,无法激起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2 )所提的问题没有掌握好度,要么太难,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作答;要么太易,学生不用思考直接就可以做得出来。
(3)提出问题后,没有等待时间或等待时间短 ,尤其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连题意都没有理解,就进行讲解,学生的思维还在理解题意,无心听老师的讲解。
(4 )提出问题后,只关心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不注重数学思想与多种方法,实现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 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为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问之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只要简单地回答“是”与“否”,还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比如,这篇课文是关于谁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你从文章里读到了哪些信息,等等。
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在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实际上教师通过问题牵引让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既定的轨道。
? 在获取学生的回答方面,开放式的、以思考为中心的问题比封闭式的、缺乏空间的问题更有效。
开放式的问题,既要能够囊括教学内容,又要能够明确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思维。
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对问题的导向作用,以便能够在提问过程中收放自如。
开放式问
题的措辞和语调要表明问题的意向,如问题主干的设置上可以运用“什么”、“为什么”、“怎么”和“以什么方式”这样的词,取代“能不能”、“会不会”这类的限定词语,为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创造机会。
?
二、问之有度,增强学生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一是必须做到“适度”,我发现课堂提问中,学生的不作答与教师问的问题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问题太难,学生用已知的知识解决不了,望而生畏,问题太易,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关。
二是必须做到“广度”,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差生。
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
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
三、问之有等,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个班集中,几十名学生是有差异的,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当部分学生审题尚未完成,教师就匆匆忙忙进入下一环节,这部分学生咋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所以,出示问题后,教师不妨放慢教学进程,经常性地问学生:“题意明白了吗?”、“你有哪些想法呢?”、“你是怎么想到的?”、“还有其他想法吗?”。
这种问题在课堂上往往造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达到三种状态:“想猜”、“敢猜”、“能猜”。
由于要猜测,学生感兴趣,情绪兴奋——想猜;由于是猜测,学生能放开胆量,要冒险——敢猜;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是信口开河——能猜。
而在猜测以后的思维和情感状态处于急切盼望证实,将使得证实猜测的过程变得极为重要。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都大大增强。
学生在教师的提问激励下,依据直觉,以猜激疑,以疑促试,从试中发现科学规律。
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的知识,当然理解得深,记忆得牢。
而且,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猜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 教育学生不应当以儿童的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教学中,如果提问只是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的水平,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有充分的了解,提问内容应该稍微超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展开分析或批判性思考。
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
?
总之,正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言,课堂提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要注重提问的实效,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提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也更有利于促进我们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