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成就(图)

合集下载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以及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以及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一、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

“十一五”云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云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2 O年 1 01 0月 , 人 民 政 府 批 复 同 意 建 立 云 南 省 省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实 施 工 作 联 席 会 议 制 度 , 明确 了 联 席 并
会议 的职责 , 席 会议成 员单 位共 3 联 5个 。联 席 会 议 办
公 室 设 在 省 知 识 产 权 局 ,承 担 联 席 会 议 的 日常 工 作 。 2 0年 1 月 , 人 民政 府 办 公 厅 印 发 关 于 贯 彻 国 家 01 2 省
权 制 度 对 科 技 、 济 、 会 发 展 的 促 进 作 用 , 省 知 识 经 社 全 产 权 的数 量 、 量 和 运 用 能 力 稳 步 提 升 , 心 竞 争 力 明 质 核 显 增 强 , 满 完 成 了 “ 一 五 ” 作 的 主 要 任 务 和 目标 , 圆 十 工
为 “ 二 五 ” 识 产 权 事 业 发 展 奠 定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十 知
厅 、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厅 、 质 监 局 、 食 品 药 品 省 省 省 监 管局 、省 文产办 等 1 2个 部 门 牵 头 完 成 的 云 南 省 知 识 产权 战 略 1 3个 专 题 研 究 报 告 及 成 果 通 过 专 家 组
的验 收 。 12省 政 府 出 台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实 施 意 见 .
云 南 省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制 定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会 议 , 云 南 对 省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制 定 工 作 进 行 了 总体 部 署 。 0 8年 7 20
月 , 省知 识产权 局 、 工商 局 、 版权 局 、 法 制办 、 由 省 省 省 省 科 技 厅 、 发 展 改 革 委 、 工 业 信 息 化 委 、 商 务 省 省 省

科学发展铸辉煌——“十一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

科学发展铸辉煌——“十一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

自学有机结合 , 使培训发挥最大效能 。
( ) 强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维 三 加 要 护 和 保 障 农 协 工 合 法 权 益 , 动 他 们 的 调 工 作 积 极 性 , 要 的还 是 要 加 强 体 制 机 重
制建设 。一是政治上一视同仁 。了解他 们 的思 想动态 和要求 , 心 、 护和培 关 爱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 三是工作上一
视 同仁 。从工作上信任他们 , 要健全激
励 机 制 , 拔 和 树 立 优 秀 农 协 工 的先 进 选
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 战 开放 以来 的最 高水平 , 十 一五 ” 比“ 规
胜 “ ・2 地 震 、 曲 特 大 泥 石 流 灾 害 划年均增长 1%的 目标高 11 个 百分 5 1” 舟 0 .8
面 建 设 小 康 社会 有 了一 个 良好 的开
端。
( ) 三 经济增长最快 。“ 十一五 ” 时 “ 十一 五 ” 时期 , 肃各 族 人 民在 期 是 全 省改 革 开 放 以来 经 济 发 展 最 甘 党中央 、 国务 院和省委 、 省政府 的正确 好 、 最快 的时期 。改革 开放 以来 , “ 从 六 领导 下 , 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 展观 , 坚 五 ” 十一五 ” 到“ 时期 , 全省经济年 均增 持“ 四抓 三支 撑 ” 体工 作思 路 , 总 实施 长 速度 分 别为 80 % 、. % 、. %、 .8 95 6 98 2 “ 中心带 动 、 翼齐飞 、 团发展 、 两 组 整体 98 % 、0 4 . 9 1. %和 1.8 , 十 一 五 ” 7 1 % “ 1 期
性 、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二 是 生 活 上 一 视 主
科学发展铸 辉煌

十一五规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规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企 业 国 有 资 本 收 益 收取 比 例 。阴
值 的 1 % 明 O

居 民 可 支 配 收 入 :2 0 —2 0 年 , 中 国 城 镇 居 民 全 年 人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分 别 是 17 9 , 06 09 15元
17 6 ,l 7 l ,1 15 ;全 年 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 分 别是 3 8 元 ,4 4 元 ,4 6 , 38元 58元 77 元 57 10 71
国 家 发 改 委 主 任 张 平 表 示 , 包 括 经 济 增
善 民生 、 环 境 保 护 以及 低 碳 发 展 等方 面 , 都 将 有 具 体 目标 ,而 这 些 都 将 在 《 要》 纲 里 提 出 明确 具 体 的指 标 。 明
11 长 、结 构 调 整 、物价 、人 民生 活水 平 、改 GDP同 比增 长 l .%。
国 家 发 改 委 近 日在 京 召开 新 闻 发 布 会 , 正 式 启 动 “ 二 五 ” 规 划 建 议 建 言 献 策 活 十
业 家 庭 、享 受 城 市 居 民最 低 生 活 保 障 家 庭 劳 动 年 龄 内 的 登 记 失 业 人 员 等 就 业 重 点 群 体 都 可 涵 盖 在 内 。三 是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管理 更 规 范 。 以 Ⅸ 业 失 业 登 记 证 》 作 为 享 受 优 惠 就
政 策 的 主 要 依 据 ,在 享 受 对 象 上 体 现 了 普 惠 性 ,在 管 理 方 式 上 突 出 了 规 范 性 ,并 将 公
共 就 业 服 务 职 能 与 税 收 征 管 紧 密 结 合 。 明
动 ,为 期 两 个月 。国 家 发 改 委 有 关 负责 人 表 示 ,正 组 织 力 量 编 制 “ 二 五 ” (0 1 十 2 1 年 -2 1 年 ) 规 划 纲 要 , 纲 要 将 对 05

“十一五”成就回顾

“十一五”成就回顾

“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06~2010年。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长期规划。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

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

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

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

“十一五”规划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规划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进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成就和经验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成就和经验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成就和经验09园林(1)班吴思玉“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长期规划。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辉煌的成就我们的国家在这五年里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简单地从五个方面讲:第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去年我们完成了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了11.2%,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长速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4000美元。

财政收入达到了8308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了1.6倍。

第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五年来,总理报告里讲了,城镇累计新增就业的人员达到了5771万,转移了农村劳动力4500万人,大家都在研究收入分配,实际上这五年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去年末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比“十五”末增长了1.8倍,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连续七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每年增长了10%。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

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第三,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

“十一五”的时候,我们当时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提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先见的举措。

经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了19.1%。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四,体制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

就是在这五年里,我们实际上取消了农民的农业税,集体林权的改革全面在推进,资源税的改革顺利实施,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包括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整体都在往前推进。

第五,这条是大家都知道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石油石化装备业发展回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七大辉煌成就

“十一五”石油石化装备业发展回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七大辉煌成就
观 察 ・ 点 视
编制按 : “ 十一五 ”期 间 ,中国石 油和化 学工业经 受 了严峻 的 国内外 经济形势的考验 ,最终实现 了跨 越式发展 。这五 年 ,在全球油 气勘探开发投 资持 续增长带动下,我 国石 油石化装备业 实现 了怎样的发展 ? 出现 了哪些新问题 ,发展 中存在哪 些症结 ?石 油石化装备业未来发展趋 势是 什 么?……本刊将作者提 交国家工信部的权威报告—— 《 “ 十一五 ”石 油石化装备
和青海钾肥生产基地 。我 国炼油产 业分布情况见图4 。 推进产业结构向功能化、差异化
引进外资4 7 . 亿元,进 口总额增 218
身心健康,强化化学 品安全为主要 内容 的安全活动,为建 设安全环保 的和谐社会作贡献,以人为本 的发
展 理 念普 遍树 立 , 日益 受 到 了政 府 、社会 、以及国际同行 的认可和
支 持。
国际合作开展广泛 ,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国际合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与4 3
个国家和地区签订 了11 3个油气投资
运 营 ,取 得 了 良好 的经 济 效 益和 社会效益 。2 0 年 ,全行业万 元增 09
产的重要载体。 西部地区抓住发展的机遇,煤炭
资源迅速 崛起 ,实现 了超常规跨越
式发展 。建成 了兰州 、北部湾等多 个石化基地 ,以及 内蒙和宁夏煤化 工基地 ,形成 了云贵鄂磷肥产业区
元,增长了1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 11万亿元 ,增长 了14 ;进出口额 .5 8% 48 .亿美元,增加了13 578 .倍。 有4 多种 大宗产 品的产 量位居 0
油产量首次突破60万吨;油气管道 00
总长约78 .Z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4 万千米,原油管道2 万千米,成品油 管道18 .万千米。 2 1年我国十大油气田产量见表 00

五年规划对我国国名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之“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五年规划对我国国名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之“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开放环境日趋优化,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一、对外贸易实现新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外需的主要途径,也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渠道。

“十一五”期间,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贸,15、(三)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

“十一五”期间,在加大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思想指导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

5年间,一般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20.1%,大幅超过加工贸易10.9%的年均增速。

2010年,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4887亿美元,比“十五”末增长1.5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1.8%提高到50.1%;加工贸易进出口为11578亿美元,比“十五”末增长67.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8.6%下降到38.9%。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出口方面看,201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93.6%提高到94.8%;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末的56.0%和28.6%提高到59.2%和31.2%;“两高”产品出口得到有效控制,汽车、船舶、飞机、铁路装备、通讯产品等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均有新的突破。

从进口方面看,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达到6603亿和4127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9倍和2.1倍;非食用原料与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大类商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20.3%提高到28.7%。

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摘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攻坚克难,经过了诸多严峻考验的五年。

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下:第一,“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

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

第三,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中国落实施十一五的辉煌成就(图文)

中国落实施十一五的辉煌成就(图文)

中国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取得的主要成就国内生产总值: (1)资源利用效率: (2)居民可支配收入: (2)高等教育: (3)调结构: (3)产业升级: (3)汽车产业: (3)能源: (3)图表:“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新华社发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朱绍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将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2011年至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下基调。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落实情况如下:国内生产总值:提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06-2009年GDP增速分别为11.6%,13%,9.6%,9.1%。

2010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1%。

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

官方数据显示,“十一五”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

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

居民可支配收入:2006-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587元,4140元,4761,5153元。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图表:“十一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令人欣喜新华社发高等教育:2006年,全年在学研究生110万人,在校本专科生1739万人;2009年,全年在学研究生140.5万人,在校本专科生2144.7万人。

2010年同时也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谋划之年,专家认为调结构、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将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调结构:中国政府“十一五”规划期间设定了7.5%的GDP增长目标,出于重视调整结构的信号,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目标将下调。

“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
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三、各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投入明显增加,有力推动了教育发展
1.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已基本确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初步形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1.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2000年的96.9%、87.1%、68.4%和59%提高到2004年的98.3%、93.8%、79.6%和71%,普通高校教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校内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工作法制化建设明显加强。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教师队伍的活力逐步增强,教师待遇得到改善。
2.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权利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流入地政府要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要求各地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将涉及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有关费用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4.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和查处招生违纪行为,维护教育公平
200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普遍实行了“一费制”,规范了教育收费,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继续实施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规范高校收费行为。2005年实施了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十一五”时期我省劳动关系工作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省劳动关系工作主要成就

“ 十一五 ” 1 我省高度重视做好协 调劳动关 系基础性工 室联手 、 门联合 、 期 可, 部 上下联动有效工作机制 , 营造了企业与劳动
作, 先后出台了《 吉林 省劳动合 同条例 》《 、吉林 省劳动用工备案 者相互依存 、 共同发展 、 互利双赢 、 全社会共 同发展大和谐劳动 管理 办法( 行 ) 、吉林省集体合 同暂行办 法》 试 》《 等一系列法律 关 系的新局面。 此项工作获得省政府 2 0 年度工作创新奖 , 09 并
伤残津贴或供 伤保险条例》 《 、吉林省实施 ( 工伤保险条例 ) 若干规定》 规定, 伤残 工资标准 。适当倾 斜工伤或 因工死亡时间较早 ,
07 津贴、 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支付标准每三年调整一次的 养亲属抚恤 金相对偏低的人 员。伤残津贴于 20 年没有得到
此次仍不能正常调整的 , 当给予适 当调整 。 ( )9 6 应 四 19 规定, 经省政府同意 , 2 1 年 7月 1 于 00 3日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 调整 , 关于调整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 吉人社联字【005 号 ) 2 1】2 。 年 9月 3 0日前发生工伤被鉴定为 1 0 伤残 ,已按 月领取 —1 级 继续 由原渠道支付伤残补 助金 , 准调整为 : 标 1 调整范 围 :0 9年底前 受到事故 伤害并 按 月领 取伤残 津 伤残补助金的 , 20 1 2级伤 残 10元 , ( ) 3级伤 残 9 0元 , 4级伤 残 8 0 贴、 生活护理费 、 供养亲属抚恤金 的工伤人 员和工亡 人员供 养 级伤残 I0元 ,
工作保险津贴随月平均工资20 - 20 07 0 9年市 ( ) 州 社会 平均工 资增 长幅 发布会上 , 有记者问 : 我省调整工伤保险待遇范围 、 办法及时 的伤残津贴 , 度, 由用人单位调整 。( ) 三 工伤职工实际领取 伤残津贴 ( 扣除 的数额 , 不得低于 2 1 00年公 布的市 ( ) 州 最低 崔立夫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 , 调整工伤保险待遇是根据《 工 社 会保险缴 费 )

新农村 喜盈门——“十一五”我国“三农”成就综述

新农村 喜盈门——“十一五”我国“三农”成就综述

国的广袤 乡村发生着真实的改变 。
农 民收入持续 增长 。 “ 一 五 ” 十 时
保 持 国 民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奠 定 了 物 增 长 97 。特 别 是 2 0 . % 0 7年 以 来 连 续 3
了重 要作 用 。
强农 惠 农 政 策 不 断 强化
质 基 础 , 维 护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大 局 发 挥 年 稳 定 在 1 亿 斤 以 上 , 志着 我 国 粮 期 ,我 国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先 后 跨 越 为 万 标 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 了万亿斤新 台阶。 40 0 0元 、0 0 元 大 关 ,0 9 年 达 到 50 20
入社农户 20 万。 10多
新 农 村 建 设 如 火如 荼 亿 万 农 民享 更 多温 暖
持把 “ 三农” 工作放在重 中之重 的位置 ,
统筹城 乡发展 , 不断完善 强农 惠农政策 在最 困难的时候 , 业农村经济顶住 重 农 框架体 系 , 大“ 加 三农 ” 投入 力度 , 在各 重 困难 ,成 为 国 民 经 济 运 行 的最 大 亮 级各部 门和亿 万农 民的共同努力下 , 我 点 。
国 农 业 克 服 严 重 自然 灾 害 影 响 和 国 际
现 代 农 业 建 设步 伐 坚 实
20 0 6年 , 是 “ 一 五 ” 第 一 个 年 既 十 的
头 ,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开局之 也 年。围绕着“ 生产发展 、 生活宽裕 、 乡风 文明 、 村容 整洁 、 管理 民主” 目标 , 的 我
本建 立起新 型合作 医疗制 度和 医疗救 亿 元 ,完 成 抗 旱 浇 灌 面 积 1 7亿 亩 , . 3 为 新 改 建 农 村 公 路 16万 公 里 , 比 “ 5 十 助制度 ;0 9年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20 险试点正 式启动 , 民看 病贵 、 老难 农 养

“十一五”规划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规划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全国人民的翘首盼望与热切注视下,“嫦娥二号”冲破夜空成功发射,从而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拉开了序幕。那一瞬间,对于钱卫平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心中奔涌的不仅仅是欣慰与自豪,更多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2007年“嫦娥一号”、2008年载人飞船以及如今“嫦娥二号”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飞速发展。而这不过是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引领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收获这些成就的同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的对比——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此刻,回望“十一五”,虽然2010年尚未落幕,但前四年我国GDP已实现年均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快了1.6个百分点,更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又取得了11.1%的增长。专家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应不低于9.5%,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速超过10%,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将超额实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一度跌至6.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十一五”的五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进入2010年,这一格局再次被重写: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从而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提升的五年:节能减排力度前所未有,四大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部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对此,杨宜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一五’各项任务中,节能减排应该是最难的。但是通过加强约束,这个目标也实现了,非常值得欣喜。”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惠民的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发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还需奋力前行。

国际地位稳步提高 国际影响持续扩大

国际地位稳步提高  国际影响持续扩大

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

5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5位跃居世界第2位;货物出口额从世界第3位跃居第1位;外商直接投资从世界第4位跃居第2位,其他许多经济指标在国际上的排位也有显著进步。

在这不平凡的5年里,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

“十一五”前两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12.7%和14.2%,增长势头强劲;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深度衰退,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较大冲击,但仍然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率,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0.3%。

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力地带动了世界经济复苏。

表1:2006-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2010年统计公报》,其它国家2010年数据为IMF估计值。

(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

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的位次从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2006的第4位、2007年的第3位,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

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

统计公报》计算得到,其它国家数据为IMF估计值。

二、人均国民总收入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大幅提高。

据世界银行计算,2009年我国人均GNI达到3650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1倍,居世界第125位,比2005年前进了3位。

十一五以来的成就

十一五以来的成就

一“十一五”以来的成就自“十五”中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强市”战略以来,全市上下团结一致,深化工业体制改革,把工业经济的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加快企业的改组、改制、兼并、重组,大力引进、建设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使我市的整体工业实力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进入“十一五”后,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振兴工程”,以推进项目为抓手,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第一号工程,大力支持安钢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鑫盛机床、锻压设备制造、轻工业装备制造等已初具规模,重点发展了钢铁、装备制造、食品、煤化工等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了食品、煤化工、汽车零部件、机床、大豆纤维等一大批优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如数码光盘、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等不断发展,使我市的工业经济从总体实力上保持了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2008年我市有15家企业进入全省工业百强行列,企业数居全省第一位。

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90.8亿元,增长18%,总体实力在全省排第5位。

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51%上升的2008年的57%,三年年均每年上升2个百分点。

2009年,安阳工业在困难中前行。

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3.4%,在2、3、4月连续下滑后,从5月份开始止跌回升,11月份当月工业增长30%。

遇见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70亿元,比2008年增长1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0亿元增长15.7%。

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占到60.1%左右。

回顾几年来的工业发展,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就喜人。

注意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

2005年全市的工业增加值在全市GDP的份额依次为51.9%、54.6%、57%,预计到今年年底,工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60.1%,四年提升了9.1歌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这对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市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专题一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专题一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这次玉树地震里氏7.1级,较之2008年的 汶川大地震,无论是地震震级、受灾程度、 受灾范围,还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要 小,但是党中央、国务院却在第一时间启 动一级应急响应,动员全国力量抗震救灾。 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 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对 玉树各族人民的特殊关 怀,尤其是对藏族同胞 的特殊厚爱,对灾区抗 震救灾和今后发展的特 殊支持,体现了中华民 族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和感天动地的无疆大爱。
(二)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九届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 8日20时开幕,2008年8月24日闭 幕。本届奥运会口号为“同一个 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主办城市是中国北 京。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 ,参 赛运动员 11,438人 ,设302项(28 种运动)比赛项目。
4、舟曲泥石流
•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 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 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中 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 8” 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 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 2010年8月14日10:00,中国国务院对外宣布8 月15日为全国哀悼日。
• 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451.4亿元,其中四川的损失 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 5.8%,陕西占2.9%,其他各 省的损失之和不到20亿元。文 物损失、档案损 失和生态环境破 坏等间接损失未 入统计。
温 总 理 在 汶 川 灾 区
• 震后,在党中央的组织下,迅速展开了各省对 口的援建工作。 • 2010年9月25日下午,山东省援建北川的所有 项目全部竣工,并将新县城整体移交给北川县。 此前,北京对口援建什邡的108个项目、河北 对口援建平武的108个项目也都全部竣工并交 付使用。至此,四川省“5· 12”汶川特大地震灾 区城乡住房重建已基本完工,其中农房重建全 部完工,城镇住房重建完成90.55%。

“十一五”山西省水利建设十大成就

“十一五”山西省水利建设十大成就
4 大 中型病 险水 库除 险加 固任务全面 完成
按照 “ 除险加 固一批 、 降等 一批 、 废一批 ” 报 的思路 ,十一五 ” 间 , 列入 中央病 险水库 除险加 固专项 规 “ 期 对 划 的 11 大 中型病 险水 库 , 面实施 了除 险加 固工程 ,00年 年底 已全部竣 工验 收 。 0座 全 21 对未 列入 中央专项 规 划 的 3 7座 小水库 , 8 按照病 险程 度 , 山西省 自行 筹资对 要害部 位进行 了应 急处理 ; 对存 在病 险情况 的 6 座 淤 7
放心水 。
“ 十一 五 ” 间 , 期 山西省 委 、 省政 府将 解决 吃水 问题作 为 政府 的一 件大 事来 抓 , 特别 是 20 0 9年 , 0 0年 6月 和 8月 , 1 位 山西省 委 常委 和省 级领导 带 队 , 由 1 两 次分赴 全省 1 个 市就农 村饮 水安 全工 程进行 全 面检查 和督 导 。随 即 , 1 山西 省委 、 省政 府召 集各市 书记 、 市长 专题安排 部署 农村 饮水 工作 , 会议 由省 委书记 亲 自主 持 , 长做 动员 报告 。 省
[ 收稿 日期 ] 0 1O — 4 2 1- 10
[ 者 简 介 ] 军 峰 , ,97年 生 , 士 , 作 潘 男 15 博 山西 省 水 利厅 党组 书记 、 长 。 厅
第 2 1 篙 月 8 0
好水 平
潘峰十 ' 省利设大就 军. 山 水建十成 “ 西
N(.o ) oTl .o01 2tN8 M2. a 10 y1 a
“ 一五" 十 山西省 水 利 建 设 十大 成 就
潘 军峰
( 山西 省 水 利 厅 太 原 0 0 0 ) 3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