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设计四
人口及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及国情教育教案教案主题:人口及国情教育教案目标:1.了解并掌握人口与国情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了解人口与国情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人口与国情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人口与国情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人口与国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1.掌握如何关注和分析国家的人口与国情;2.了解人口与国情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展示素材:统计数据、报纸杂志、地图等;3.具体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人口及国情相关的话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世界人口大国,老龄化问题,人口迁徙等。
并组织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对人口和国情的认识和理解。
二、知识讲解与探究(15分钟)1.讲解人口与国情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例如:人口数量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源状况、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
2.通过展示素材和具体案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人口与国情的理解。
三、活动设计(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所分配的主题,比如人口问题、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等,自行查找相关数据和资料,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2.小组展示:学生展示各自组的调研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四、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案例,如中国、印度、美国、日本等,进行人口与国情的分析和对比,让学生理解人口与国情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进一步拓宽他们对人口与国情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查找一些国家的人口数据和国情资料,并撰写一篇关于该国家人口与国情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人口与国情的知识。
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国家发展及相关问题的关注意识。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和分布特点。
2. 掌握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内容:1. 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2.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3. 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4.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有什么了解?中国人口有多少?二、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2. 讲解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
3. 提问:为什么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这么快?三、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讲解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东多西少的原因。
3. 提问: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四、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2. 讲解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如汉族、壮族、藏族、回族等。
3.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有什么特点?五、各民族的风俗习惯(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春节、壮族的壮族三月三、藏族的藏历新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3.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对这些风俗习惯有什么感想?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中国人口和民族的特点。
2. 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的重要性。
3.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和民族有什么看法?如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有关中国人口和民族的问题。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教案名称:了解人口国情的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国情的概念、意义和影响;2.掌握人口国情的基本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3.能够运用人口国情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1.人口国情的概念和意义:a.人口国情的定义;b.人口国情的意义:了解国家人口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完善人口政策、资源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2.人口国情的基本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a.人口总量与人口增长率;b.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c.劳动力人口和就业率;d.原因分析和预测方法。
3.人口国情与社会问题分析:a.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b.人口流动与城乡发展不平衡;c.人口结构与教育发展;d.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与社会稳定;e.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三、教学过程:1.概念导入(15分钟):a.列举一些常见的人口问题,引起学生思考;b.介绍人口国情的概念,并解释其意义。
2.基本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30分钟):a.分组讨论,学生查找一个国家的人口统计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b.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3.社会问题分析(45分钟):a.分组讨论,每组学生选择一个与人口国情相关的社会问题,并进行相关调查分析;b.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4.解决方案提出(20分钟):a.学生根据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b.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并评价各组提出的解决方案。
5.总结和归纳(10分钟):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b.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常见的社会问题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示范教学法:教师提供数据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五、教学评价方法:1.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2.学生对社会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能力;3.平时作业和课堂练习成绩。
初中政治人口问题教案教案
初中政治人口问题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包括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 使学生理解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2. 人口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 正确的人口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通过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的基本特点。
(2)人口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口问题如何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性。
(3)正确的人口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课堂: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的人口观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控制人口、提高素质的理念。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人口观。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正确的人口观树立情况。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图表和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介绍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和特点,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初中地理 人口 教案
初中地理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
2.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提高地理数据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
2.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教学难点:1.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2.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
教学准备:1. 人口统计图表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国人口数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 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结合书上11页内容,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课堂预设: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生: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
师:占世界人口的多大比例?生:约占1/5。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
3.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4.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人口统计图表,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等。
5. 教师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及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计划生育政策。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给予评价。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人口统计图表、分析人口增长原因及影响、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掌握了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与民族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与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掌握我国的主要民族风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实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图表、实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吗?人口数量是多少?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020年全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4亿。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6页,阅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
2. 讲解我国的主要民族构成及民族分布特点。
3. 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四、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7页的“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8页的“我国民族构成图”,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共有几个民族?(2)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最少的是哪个?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六、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2.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阅读、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人口政策时,部分学生对计划生育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四
2013至2014学年度洋内小学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二0一三年九月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1)农村人口多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
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
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
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
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
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
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
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
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
人教版八上地理1.2人口 教学设计
1.2人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作用。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1.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以及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2.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分布。
三、教材设计思路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它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体。
认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认识人口。
所以,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设计了“人口”。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我国“旅游黄金周”人山人海的图片。
问题引领:看了这组图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小结:大家看了图片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
【讲授新课】图片展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数。
问题引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是多少。
学生回答:14.12亿问题引领:那你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几吗?学生回答:世界第一图片展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一: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和原因。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和课本11页文字。
问题引领:1.1949年以前的人口增长特征。
2.1949年以后的人口增长特征,及其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1949年之前人口增长较慢,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我国人口快速增长。
议一议:人口众多会对我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人口众多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但1982年开始人口增速明显放缓,试分析原因。
小学五年级社会教案学习我国的地理和人口
小学五年级社会教案学习我国的地理和人口我这样给你写如何?【小学五年级社会教案】学习我国的地理和人口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地理和人口的概念;2. 了解我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主要山脉和水系等;3. 了解我国的人口情况,包括总人口、人口分布、人口组成等;4. 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和人口的兴趣,激发学习社会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理特点;2. 我国的人口情况。
三、教学内容1. 地理是什么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可以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和分布,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等。
2. 了解我国的地理特点我国位于东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它东临太平洋,邻近日本、韩国等国家;南濒南海,与东南亚国家相邻;西北与中亚、南亚接壤,西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交壤。
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角洲、黄河流域等。
我国的大江大河众多,如长江、黄河、珠江等。
3. 了解我国的人口情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总人口超过14亿。
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的组成也有所变化,年轻人比例逐渐下降,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
四、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播放中国地理和人口介绍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演示: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我国的地理特点和人口情况的图片和图表。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我国地理和人口的认识和想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和人口特点。
5. 播放资源:教师可使用合适的视频资源,让学生观看并记录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地理和人口问题的理解情况。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和小组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我国人口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我国人口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人口问题,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2. 利用图表,归纳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3. 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对策。
2. 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
2. 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漫画,让学生观察漫画,思考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人口特点(1) 人口数量多【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思考:我国的人口概况?【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10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3.7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人口数量大。
(2) 人口增长迅速【教师活动】多媒体上给出1691—2010年的我国人口数据表,让学生绘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教师指导绘图注意事项,学生绘图结束后进行展示,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分小组讨论:【问题】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绘制折线图,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教生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2. 人口分布【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3. 人口问题【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和数据,小组讨论。
小学四年级三班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三班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小学四年级国情教育主题,选取教材《小学德育》第三章《我爱我的祖国》进行深入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我国行政区划,增强国家意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 使学生掌握我国行政区划,增强国家意识。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提高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提高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掌握我国行政区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PPT、视频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教材第三章《我爱我的祖国》的相关内容,包括:(1)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2)我国的行政区划;(3)我国的基本国情。
(1)你最喜欢的祖国景点是哪里?为什么?(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行政区划吗?(3)请举例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
5.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教师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2. 我国的行政区划3. 我国的基本国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谈谈你最喜欢的祖国景点。
(2)列举出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3)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我国的基本国情。
2. 答案:(1)略(2)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市辖区、旗(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口众多、疆域辽阔、民族多样、发展迅速的国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国情国策人口理论教育班会教案
人口国策知识教育班会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人口情况和基本国策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人口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人口国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准备1.教师的准备:讲学稿,相关背景资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讨论,小组自主学习后的质疑问题和部分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古老历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三十载改革开放带来的荣光,屹立在地球的东方。
同学们对可爱的祖国了解有多少呢?下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学生关注我国现实国情1.播放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3.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4.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6.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树立法律意识;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7.知道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树立国家安全识,维护国家安全与荣誉。
8. 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了解共同富裕的途径,体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9.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结:了解祖国,荣担使命谈收获,谈感想。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1. 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中国的疆域》内容,让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人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如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
2. 教师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表讲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等。
3.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省份,调查该省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统计图展示给大家。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并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
2. 收集有关计划生育的标语,分析标语中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023年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2023年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2023年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建议关于“中国的人口”的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段中,运用“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示意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一读”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的这个特点。
3.人口分布的知识是从“做一做”引入的。
这部分内容即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4.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华侨和侨乡的知识不是本节的重点。
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材通过“我国人口的增长”图、“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图、“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小学四年级地理人口分布教案
小学四年级地理人口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分析和描述人口分布情况。
二、教学内容1. 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a. 引入:通过讲故事或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人口的思考,进一步引出人口的概念。
b.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整个国家的居民数量,人口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2. 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a. 人口分布不均衡:全球人口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人口稠密,部分地区人口稀疏。
b.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分布与气候、水资源、土地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c.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
d. 人口分布与交通网络的关系: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吸引更多的人口。
3.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a. 自然因素:气候、水资源、土地条件等。
b. 经济因素:工业、农业、交通等经济活动。
c. 社会因素:城市化进程、政治因素等。
4. 运用地图分析人口分布情况a.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张地图,要求学生观察地图上的人口分布情况。
b.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描述和总结。
c.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人口密集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口分布的思考。
2. 概念讲解:教师简单明了地介绍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人口是一个地区最宝贵的资源。
3. 主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案例、图片等方式讲解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4. 影响因素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5. 地图分析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上的人口分布情况,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6. 分析结果展示和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7. 总结和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掌握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3. 理解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3. 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分析人口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图表和数据;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思考人数的多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等;2. 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3. 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4. 分析人口政策的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读图分析(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2. 分析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的人口特点;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和影响;2. 强调人口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人口增长对家乡的影响;2.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和影响,掌握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关于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7篇关于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7篇教师要有效调动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积极性,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二、教材分析: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教学设想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具体措施: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写好教案。
3、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4、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5、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7、注意教学方法得当。
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8、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9、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10、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三班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三班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依据《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第三章“可爱的祖国”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地理优势、历史文化及发展成就;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家认同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旗、国徽、国歌等基本知识,培养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地理优势、历史文化及发展成就。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爱国情感内化为自身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国旗、国徽、国歌播放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歌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出本节课主题。
(1)请学生谈谈歌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2)引出本节课主题:可爱的祖国。
2. 新课内容学习(1)我国的基本国情a. 地理位置b. 人口与民族c. 自然资源(2)我国的地理优势a. 领土辽阔b. 地形多样c. 气候丰富(3)我国的历史文化a. 传统文化b. 名胜古迹(4)我国的发展成就a. 经济发展b. 科技创新c. 社会进步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眼中的祖国。
4. 例题讲解:讲解国旗、国徽、国歌的来历及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绘制国旗、国徽,学唱国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祖国2. 板书内容:a. 我国的基本国情b. 地理优势c. 历史文化d. 发展成就e. 国旗、国徽、国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我国的基本国情。
(2)谈谈你眼中的祖国。
2. 答案:(1)我国的基本国情:地理位置、人口与民族、自然资源。
(2)你眼中的祖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描述祖国的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祖国的资料,进行分享交流,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一、教案目的与要求1.目的:通过人口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人口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增强对人口问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要求:(1)了解国家人口总体情况;(2)掌握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3)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国家人口总体情况介绍(1)总人口数量;(2)人口性别比例;(3)人口年龄结构。
2.人口分布与人口城乡差别(1)人口分布的空间特点;(2)城乡人口差距的原因及影响。
3.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的原因;(2)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危害;(3)如何应对人口问题。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初始化(5分钟)引出人口国情主题,通过展示国家人口总体情况的数据,激发学生探究人口问题的兴趣。
2.探究与合作(30分钟)(1)小组合作讨论国家人口总体情况,每个小组介绍一个数据。
学生通过合作与讨论,了解国家人口情况的多样性。
(2)小组合作分析人口分布与人口城乡差别,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提供相关案例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3.情感与认知(15分钟)(1)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讨论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通过多媒体展示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危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对人口问题的认知。
4.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就人口问题的观点和对策,并进行班级讨论与辩论。
(2)教师针对性地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更加全面的人口问题解决方案。
5.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手段:(1)小组讨论与合作;(2)案例分析与讲解;(3)多媒体展示;(4)班级讨论与辩论。
2.资源:(1)电子白板;(2)多媒体设备;(3)学生课堂反馈纸。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1)以学生合作讨论和小组展示的情况为主;(2)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至2014学年度洋小学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二0一三年九月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1)农村人口多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
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
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
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
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
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
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
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
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
如果以这一调查结果推断全国,则结果是我国总人口中有8亿(包括少年儿童),还没胆达到脱盲。
也许这一推断过高,但如果把上述抽样调查的脱盲人口再扩大一倍,全国仍有4亿人没有脱盲,这表明我国的扫盲任务还十分艰巨。
以上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征。
总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不令影响着我国的宏伟目标的实现,也是整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二、人口迅速增长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板书)议论:你如何认识“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人一来到世上首先是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然后才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到了晚年,丧失了生产能力之后,则双成为一个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
有些人终生是消费者而永远不能成为生产者(如严重身体残疾者。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是人口本身并不是人力资源,而只是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
只有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适度人口及其增长才能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产生社会财富。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就会为成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并导致一系列恶果。
从上面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总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
但是,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盾,人口越多的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少。
由此可见,人口增长过快,就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造成粮食供给不足,妨碍人力资源开发,使就业问题严重等等。
由于上述问题日趋尖锐,使人口问题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议论: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的过快增长,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人口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三、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板书)在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和增长过快的现状,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书)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一定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越慢。
材料一;建国40多年来,差不多每年净增1000万人口,至使每年新增加提国民收入1/4以上要被新增国的人口消费掉,这就不能减少资金的积累,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
由于第年积累的资金有限,往往是顾得了工业而顾不了农业。
据统计,1981—198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1976—1980年增长了50%,而同时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却减少了1/3,只占投资总额的5.1%。
我国由于新增人口过多,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压力,1987年有48.5%的增产粮食和45.6%的增产肉类用于新增人口,35%的新设医院病床以及37.7%的城镇竣工住宅用于城镇地区的新境人口。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速度受到很大限制,住房紧,就医困难,交通拥挤的状况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得到改善。
材料二:教材131页第8行至第11行材料。
进一步认识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关系。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板书)从类要生存,就要从自然界取得生产和生活资料,还要身材自然界排放废弃物。
由于我国的人口多,增长快,一方面加大对自然界的索取量,就造成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同时,向自然界排入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生存的空间。
通过上述材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提压力。
想一想,说一说:要缓解我国人口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根本办法是什么?3)在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的同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速度也在加快(板书)数字表明在今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老龄人口在不断增多。
思考: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在我国会产生什么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在今后的同十年的不断增多,使我国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至少在两个方面的表现已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方面是随着个人逐衰老所带来的老年人的某些特殊需要,如胆老年人的保健、营养、住房、环境、退休金、医疗、家庭关系、社会教育、社会福利等等;一方面是以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为特征的人口老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对社会的生产、消费、物质分配、投资、服务设施、城乡规化等的影响等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将给我国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4)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板书)提问1)上述材料中的数字反映了什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当然,人口多并不一定意味着落后,但人口众多和增长过快,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影响到每个人所得到的用于提高文化素质的条件。
同时也会影响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人口质量。
这样数量过多而又质量较差的人口,就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说一说: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将如何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形势严峻。
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发展珉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完成。
讲座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明确了两点容:人口众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二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部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
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
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来挽救你的池塘呢?提问:这则谜语的答案时什么?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上则谜语的答案是,人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池塘。
说明了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的发展,否则就要起到反作用,甚至危害人类自身。
人虽然只有一天时间来挽救池塘,但是,必竟灾难到来之前,人们已认识到这个问题,若及时采取行动,还是可以补救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
大自然是人类递补的母亲,她那博大胸怀蕴藏着无穷的宝藏,似乎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乳汁”。
于是,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随着人口的增长近代大工业的崛起,人类愈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以至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了。
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的付出的急剧增长,她突然变得不那么慷慨了……。
资源、环境,作为两个重要的现代概念,终于被人类所认识,被人类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提出来了。
1)自然资源的短缺与合理利用(板书)2)重要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按其性质,又要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3)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不同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无疑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
2)对于自然资源应合理利用。
无疑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是有限的,不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一二十年以来,由于人口的膨胀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国际纠纷。
资源短缺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我国的资源现状面临严峻形势(板书)议一议:为什么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所谓大国,是从我国资源总量上讲的,所谓小国,是指我国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少。
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很多种类资源储备量居世界前列,这是中国资源的优势。
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这就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压力,这又是我们的资源劣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程中,我国将长期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
我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1)我国难以利用土地面积比例高,土地得用率低,尤其是耕地资源紧缺,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板书)材料:我国可耕地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左右,人均大约1.4亩,而世界人均5.5亩,我国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5%。
与我国相比较,印度也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的1/3,但可耕地占57%,约25.43%亿亩,高于中国的耕地总面积,每人平均大跃进地是中国的2.5倍。
我国耕地面积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