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突破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5 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5 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5f3b931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d.png)
专题突破五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1化学工艺流程题1.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关注流程图中的出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原料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
2.常考操作术语及目的(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①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或增大转化率。
②灼烧(煅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使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
所需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蒸发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③降温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
操作过程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浓缩:蒸发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洗涤:尽量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或干扰物质。
干燥:除去固体中的水。
3.答题技巧(1)所设问题一般都是孤立的,在解答时不要求流程全看懂后再解答,看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解答后面的问题。
(2)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推断流程图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4)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原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5)循环利用的物质:步骤中某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例1(2020百色中考)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某同学设计流程(如图)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专题四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突破
![专题四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7319f673b0717fd5370cdcbf.png)
选修2 化学与技术(工业流程题突破)一、化学工艺流程题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问题;2.除杂、分离和提纯产品等问题;3、粗产品的生成和产品的进一步提纯问题4.提高产量和效率问题;5.节能减排,“绿色化学”,循环利用等生产问题;【答题方法指导】1、浏览试题看问题,将问题分为两类:与工业流程无关和有关问题,先无关后有关。
2、解决与工业流程有关的问题时,先不要力求把生产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要把握住主要的考查方向,理清每个环节的目的和结果,再根据题中的具体设问,结合题中提取的信息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针对性作答即可,切不可拘泥于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把时间和精力过多用于流程分析,使解题误入歧途。
二、整体的学习程序:具体→抽象→具体1、学习课本上的具体工艺流程(1)侯氏纯碱工艺(2)工业合成硫酸(3)工业合成硝酸2、抽象出工艺流程模板H 2SO 4浸取滤渣A除铁Fe 2(SO 4)3Fe 屑还原滤渣B浓缩结晶FeSO 47H 2O空气FeOOH除重金属物质C 滤渣DZnSO 47H 2O闪锌矿副产品3、分析以下工业流程的主线和核心步骤,在分析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实验的目的 (2) 抓住几条线索 阶段线索 考查侧重 主要目的 1、原料的预处理阶段: 原料、产品 核心化学反应 产物又多又纯 2、杂质的分离与提纯 杂质 分离提纯方法杂质分离彻底 3、粗产品的提取产品产品提取方法及物质循环利用产品的获取【例题】1、(16分)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 ,还含有CdS 、Fe 2O 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ZnSO 4·7H 2O 的工艺流程如下:(己知Cd 的金属活动性介于Zn 和Fe 之间)2、电镀污泥中含有NiO CuO ZnO O Al OH Cr 、、、、323)(等物质,工业上通过“中温焙烧—钠氧化法”回收722O Cr Na 等物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2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突破点2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2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突破点2](https://img.taocdn.com/s3/m/774a45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7.png)
突破点2 流程中分离提纯方法与方程式的书写1. (2022·北京选考)铵浸法由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Mg(CO 3)2,含Fe 2O 3,SiO 2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和氧化镁。
其流程如下:已知: 物质Ca(OH)2 Mg(OH)2 CaCO 3MgCO 3 K sp5.5×10-61.8×10-122.8×10-93.5×10-8(1)(命题角度:方程式书写)煅烧白云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Mg(CO 3)2=====高温CaO +MgO +2CO 2↑ 。
(2)根据下表数据分析:n (NH 4Cl)∶ n (CaO)CaO 浸出率/%MgO 浸出率/%w (CaCO 3)理论值/% w (CaCO 3)实测值/% 2.1∶1 98.4 1.1 99.7 - 2.2∶1 98.8 1.5 99.2 99.5 2.3∶1 98.9 1.8 98.8 99.5 2.4∶199.16.095.697.6已知:ⅰ.MO 浸出率=煅烧得到的MO 质量×100%(M 代表Ca 或Mg);ⅱ.CaCO 3纯度计算值为滤液A 中钙、镁全部以碳酸盐形式沉淀时计算出的产品中CaCO 3纯度。
①(命题角度:方程式书写)“沉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 2+NH 3·H 2O +CO 2===CaCO 3↓+NH 4Cl +H 2O 。
②(命题角度:分离提纯)CaO 浸出率远高于MgO 浸出率的原因为_Ca(OH)2的溶度积大于Mg(OH)2,溶液中Ca(OH)2能与NH 4Cl 反应,而Mg(OH)2不能__。
③(命题角度:浸出率与投料关系)不宜选用的“n (NH 4)Cl ∶n (CaO)”数值为_2.4∶1__。
④(命题角度:误差原因分析)w (CaCO 3)实测值大于理论值的原因为_反应加入的CaO 也转化为CaCO 3__。
⑤(命题角度:浸出率与H +浓度关系)蒸馏时,随馏出液体积增大,MgO 浸出率可从68.7%增加至98.9%,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MgO 浸出率提高的原因为 Mg(OH)2+(NH 4)2SO 4=====△MgSO 4+2NH 3↑+2H 2O ,蒸馏时,NH 3逸出促进NH +4水解,溶液中H +浓度增大,有利于Mg(OH)2完全转化为MgSO 4 。
2023届高三化学三轮冲刺 工艺流程题
![2023届高三化学三轮冲刺 工艺流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8d446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d.png)
巩固练习
(2)锌粉法制备Na2S2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③步骤Ⅲ中得到的Na2S2O4固体要用乙醇洗涤,其优点是减少Na2S2O4的溶解 损失,易于干燥,“后续处理”最终要加入少量Na2CO3固体,其原因是Na2CO3 为碱性物质,“保险粉”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 解析:③根据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知,步骤Ⅲ中得到的Na2S2O4 固体用乙醇洗涤,可以减少Na2S2O4的溶解损失,且易于干燥。根据Na2S2O4 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可知,“后续处理”最终要加入少量 Na2CO3固体,其原因是Na2CO3为碱性物质,“保险粉”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
巩固练习
练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可以用作染色工艺的还原剂,纸浆、肥皂等的漂白 剂。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回答下列 问题: (3)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甲酸钠法生产连二亚硫酸钠,其原理是先将HCOONa和烧碱加入乙醇 水溶液中,然后通入SO2使之发生反应,有CO2气体放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设计了如图方法同时制备连二亚硫酸钠和过二硫酸钠(Na2S2O8)。电解过程中,阴极室 生成Na2S2O4,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是Na+ ,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由左侧向右侧移动”或“由右侧向左侧移动”) 。
技巧1——物质制备型问题解题方法
解题思路
读题头,明确目的为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 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流程分为原材料,预处理, 反应转化,分离提纯,目标产品5个部分。
最新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突破——工艺流程题(解析版)
![最新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突破——工艺流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a97a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7.png)
最新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突破——工艺流程题(解析版) 1. 氯气和溴化铁反应生成四氯化铁的工艺流程:首先,将溴化铁和氯气分别加入两个干燥的容器中。
然后,通过将两个容器连接起来,使得氯气逐渐进入溴化铁的容器中。
氯气与溴化铁反应生成四氯化铁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Br2 + 2Cl2 -> FeCl4 + 2Br22. 乙烯的制备工艺流程:乙烯可通过石油或天然气中的烷烃类化合物裂解而得。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石油或天然气中的烷烃类化合物加热到裂解温度(一般为500-800°C)。
接着,将加热后的原料送入裂解炉内进行裂解。
在高温下,烷烃分子断裂成较小的烃烷和烯烃分子,其中包括乙烯。
裂解产物通过冷凝后分离和精制得到纯净的乙烯。
3. 硝酸的工业制备:硝酸可通过铵硝酸的催化氧化制备。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铵硝酸溶解于水中,生成硝酸溶液。
然后,将硝酸溶液加入反应釜中。
接着,向反应釜中通入所需的气体(一般为空气或氧气),并加热反应。
在铅催化剂的作用下,铵硝酸被氧化成硝酸。
最后,通过蒸馏和精制得到纯净的硝酸。
4. 工业制备氨气的赛-麦法:氨气可通过赛-麦法进行工业制备。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空气通过空气净化装置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杂质。
接着,将干燥的空气和干燥的氮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压缩机增压。
然后,将增压后的混合气体进入电解槽。
在电解槽中,氧气和氮气被电解成氢气和氨气。
最后,通过蒸馏和净化得到纯净的氨气。
5. 工业制备纯碱的氯烧法:纯碱可通过氯烧法进行工业制备。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氯化钠溶解于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
然后,将氯化钠溶液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成氯气和氢气。
接着,将氯气与氢气通入氧化钠的料舱中进行氯烧反应。
在高温下,氧化钠被氯气氯烧成碳酸钠。
最后,通过蒸馏和结晶得到纯净的碳酸钠,再将其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纯碱。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88614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2.png)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解题策略:
一、针对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以下是解题的策略:
1.仔细观察题目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把问题进行一定分类;
2.重点关注工艺与操作,根据经验分析可能遇到的相应情况;
3.审清语意,确定答案选项,根据说明文段中给出的细节;
4.把握全面,针对习题讨论,根据相关知识应用,比较哪个答案更接近正确答案;
5.最后根据题目的关联性,判断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针对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以下是解题技巧:
1.先理清思路,分析解答语义,根据提出的问题;
2.对对比项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实验原理;
3.多练习模拟试题,把握重点难点,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完善;
4.解答时多列出方程式,增加答案的可信度;
5.根据给定的实验材料,进行分析并归纳方程式;
6.判断其它答案的正误,最终找出正确的答案;
7.多吸收成熟的教学案例,分析其中的定理、技巧及经验;
8.挖掘优势,加深对定理及法律的理解,考虑具体实验条件下的不同。
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常考考点及解题策略
![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常考考点及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277720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3.png)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常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信息背景,命题角度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化学实验中的分离和提纯、化学反应原理、化学计算等重要知识,该类题考查知识面广、考查能力多、实用性和综合性强。
所以对这类题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应对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和复习策略非常必要。
一、解题方法及常考考点(1)熟悉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主要包含四个过程:对原料的预处理、发生核心化学反应、粗产品的分离和提纯、最后得到目标产物。
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原料易得、利用率高;所得产品更纯、产率更高;更经济、更环保。
解题时首先要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解答时先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原料及需要生产的产品。
其次最关键的步骤是分析流程图,基本方法如下:①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及操作目的,根据箭头的指入和条件确定发生的核心化学反应。
分析该反应对最终的目标产品的作用和影响。
以及在后续的操作中应该如何处理前面步骤产生的影响?同时注意分析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从以个几个方面考虑: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③了解流程中各步骤的目的和反应后着手答题。
要善于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解答时紧紧围绕总的指导思想去分析和突破。
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需要宏观把握整个流程,可针对每一小问的问题,只分析涉及的步骤或联系该步骤前后操作作出分析即可,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弄清楚。
流程题中的设问一般相对独立,无连带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不会影响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与流程有关的问题,回到流程图中找答案;对于超纲知识,题目中要么有信息提示,要么与解答题目无关。
掌握流程题的解题方法及设问中的答题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得分率。
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 (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 (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8ac2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5.png)
常考题空4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高考必备知识】1.沉淀的洗涤操作(1)答题模板:沿玻璃棒向漏斗(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实验2~3次(2)实例:在测定Na 2SO 4和NaCl 的混合物中Na 2SO 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沉淀SO 2-4,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 4的质量,试问:怎样洗涤沉淀?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实验2~3次2.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1)答题模板: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沉淀剂),若没有××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完全(2)实例:在测定Na 2SO 4和NaCl 的混合物中Na 2SO 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沉淀SO 2-4,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 4的质量,试问:怎样判断SO 2-4是否沉淀完全?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继续加入BaCl 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SO 2-4沉淀完全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1)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试剂(根据沉淀可能吸附的杂质离子,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若没有××(特征现象)出现,则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2)实例:在测定Na 2SO 4和NaCl 的混合物中Na 2SO 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沉淀SO 2-4,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 4的质量,试问: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4.判断滴定终点的答题规范(1)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或溶液×××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2)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当加入最后半滴标准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5.描述离子检验现象的答题规范(1)答题模板:取试样→加水溶解→加……试剂 除干扰 分离加……检验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2)以“SO 2-4的检验”为例: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 2-46.增大原料浸出率的措施搅拌、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气液或固液接触面积7.蒸发结晶的操作(1)从NaCl 溶液中获取NaCl 固体①方法:蒸发结晶②具体操作:加热蒸发,当析出大量NaCl 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2)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KNO 3溶液①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②具体操作:若将混合溶液加热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 3和少量NaCl ,这样就可以分离出大部分NaCl8.冷却结晶的操作:KNO 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 溶液①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②具体操作:若将混合溶液加热蒸发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 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 3,这样就可以分离出大部分KNO 39.“目的或原因”类目的或原因思考方向沉淀(晶体)洗涤的目的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1.电镀污泥中常含大量的铬(Cr),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铬的方法很多。
高考化学:高考中化工流程题难点突破
![高考化学:高考中化工流程题难点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f6b195e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9.png)
(主要考虑溶解度) 降低因溶质的溶解而引起的损耗; 乙醇易挥发,有利于干燥,同时可防 止溶质与水反应生成结晶水合物。
➢结晶: 蒸发结晶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重结晶(提纯方法) 醇析 盐析
生产实际
速率快、产率高、 产品纯度高 成本低、无污染 循环利用
高考中化工流程题难点突破
工业流程专题
1.以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 制备、分离和提纯为中心,
2.以流程图为信息背景,
3.以物质的性质、转化、分离等为考查点, 将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原理、 化学实验等内容有机融合。
试题特点:陌生度高、阅读量大、综合性强、区分度高
[例1] 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 工艺如下:
循环利用:箭头指回为循环
(实质就是降低成本)
NaCl
食盐水
氯化氢 电解槽
H2
补充Cl2
氯化氢 合成塔
二氧化氯 发生器
Cl2
ClO2
食盐水 CO2
CO2
合成氨厂
NH3
循环II 沉淀池
煅烧炉
NH3 母液
NaCl
(提取副产品)
Na2CO3
﹡﹡﹡﹡﹡建 模 ﹡﹡﹡﹡﹡
整体与局部意识 有高度 有深度
生产实际意识 有方向 答题要点意识 有模式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CaCO3 稀盐酸、②煮沸、过滤滤液 氨水冰和浴双③氧水 过滤 白色晶体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 固体,此时溶液呈_酸___性(填“酸”“碱”“中”)。将溶液煮 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除__去__溶__液_中__溶__解__的__C_O_2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三工艺流程图题
![2024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三工艺流程图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9680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5.png)
(3)“过程Ⅲ”分离Au的操作是_过__滤__,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将__氧__化__ _铜__完__全__转__化__为__硫__酸__铜__。
“过程Ⅲ”分离Au的操作实现了固液分离,所以为过滤;氧化铜与硫 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将氧化铜完全转化 为硫酸铜。
50.6
7.0 较黑 86.2
7.5 很黑 93.0
8.0 很黑 92.3
9.0 灰黑色
91.6
6.(2021·深圳)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废渣(主要为CaCO3,还含有C、Fe2O3、 MgO等少量杂质)制备CaCl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Ⅰ过程中加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使__废__渣__中__的__C_a_C__O_3_、__F_e_2O__3、__M__g_O__完__ _全__反__应__。 (2)Ⅰ过程中Mg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M__g_O_+__2_H__C_l=_=__=_M_g_C__l2_+__H_2_O__, 此反应为_复__分__解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2020·深圳)如图所示流程可用于制备硫酸铵。 Ⅰ.制硫酸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S_+__O_2_=_点=_=_燃=_=_S__O_2_。 (2)反应②为SO3+H2O===H2SO4,该反应属于_化__合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Ⅱ.合成氨
(3)“原料气”中N2的制备:N2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_四___,可通过分离 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 (4)“原料气”中H2的制备: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 得到H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_H_4_+__2_H_2_O__(g_)_催=_高=_化=_温=_剂_=_C_O__2+__4_H__2_。 (5)NH3溶于水时形成氨水。室温下,氨水的pH_>__(填“>”或“<”)7。
工艺流程题突破-2021-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必杀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工艺流程题突破-2021-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必杀题(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94f52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0.png)
专题04 工艺流程题突破一、选择题1.(四川雅安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仪器相同C.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2Fe2++Cl2=2Cl-+2Fe3+D.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还有Fe2+【解析】选C。
试剂a是铁,加入过量的铁,可把铜全部置换出来,并把FeCl3还原为FeCl2,则通过过滤操作Ⅰ得到的滤液X为FeCl2溶液,滤渣Y为铜和过量的铁;由于最终得到的产品是FeCl3,故试剂b是稀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通过过滤操作Ⅱ可得到铜单质,滤液Z为FeCl2溶液,在两次过滤得到的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2Fe2++Cl2=2Cl-+2Fe3+,把FeCl2转化为FeCl3,然后通过操作Ⅲ(蒸发结晶,并过滤)便可得到氯化铁晶体,蒸发结晶与过滤所使用的仪器不可能相同,故A、B错误,C正确;溶液W中有Cl-,酸性KMnO4溶液既可氧化Fe2+,又可氧化Cl-,故用酸性KMnO4溶液不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还有Fe2+,D错误。
2.(甘肃会宁2020~2021第一学期高一期中)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K2FeO4作水处理剂时,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化水B.反应I中尾气可用FeCl2溶液吸收再利用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该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Na2FeO4<K2FeO4【解析】选D。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还原产物为Fe3+,Fe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铁胶体,可达到净水的目的,A叙述正确;反应I中尾气Cl2为,可与FeCl2继续反应生成FeCl3,B叙述正确;反应II中的反应方程式为3NaClO+10NaOH+2FeCl3=2Na2FeO4+9NaCl+5H2O,氧化剂是NaClO,还原剂是2FeCl3,所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叙述正确;向饱和的KOH溶液中加入Na2FeO4,K2FeO4晶体析出,说明该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Na2FeO4>K2FeO4,D叙述错误。
第13讲 化工流程题的得分突破(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13讲 化工流程题的得分突破(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c4ffc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8.png)
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单质硫,写出反应②中CuS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O2
(1)“酸溶”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5 ℃时,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3,
Fe(OH)3
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 〉 a 则
HB + A2- == B- + HAHB + HA- == B- + H2A
2HB + A2- == 2B- + H2A
③若 a 〉
a 〉 a 则
B- + H2A== HB + HAB- + HA- == HB + A22B- + H2A == 2HB + A2例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NaA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部分反应物
2HCO
3 +AlO 2 +H 2O=Al(OH)3 ↓+CO 3
。
(2)电解2生成NaHCO3和NaOH用于循环使用,写出电解2阴极的电极反应
式:
。
2H2O+2e-=H2↑+2OH-
前后看找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Na2CO3溶液,生成物NaHCO3和NaOH
A2- ( 不能 )
+ A2- ( 不能
)
Ka2=5.35×10-5
Ka=6.31×10-4
2020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目重点突破解答模型
![2020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目重点突破解答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2d09cba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9.png)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目重点突破解答模型第一部分1考点分析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2工^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原材料:矿样(明矶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铉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灼烧(燃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3.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一)原料的预处理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
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a7bb7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2.png)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1. 哎呀呀,一定要仔细审题呀!比如说在一个化学工艺流程题里,题目说要得到某种纯净的物质,那你就得清楚整个流程的目的是什么呀,不然怎么找解题方向呢?就像你去一个陌生地方,不先搞清楚要去哪,那不就瞎转悠啦?
2. 注意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呀!比如有个反应步骤产生了大量气体或者沉淀,那这很可能就是重要突破口呀!这就好像游戏里突然出现的关键线索,抓住了就能顺藤摸瓜啦!你想想,要是错过了多可惜呀!
3. 分析物质的转化呀!元素在各个环节怎么变的要搞清楚呀!这就如同看着一个人在经历各种事情后的成长变化一样,有意思吧?像铁从单质变成化合物,再变回来,这里面的门道可得搞明白呀!
4. 别忽略那些条件信息呀!温度、压强、催化剂啥的,可都是很关键的啊!好比做菜时盐放多放少味道完全不同,这些条件能决定反应能不能顺利进行呢,能不重视吗?
5. 随时想着守恒定律呀!质量守恒、元素守恒,这可是解题的好帮手呢!就像不管怎么变,你的钱总数不会变一样,这里面的元素也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呀!为啥不多利用呢?
6. 大胆假设和推理呀!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或者反应,就大胆猜一下呀!这就和侦探破案一样刺激呢!说不定你的猜测就是正确答案的钥匙呀,为啥不试试呢?
7. 多做练习题呀!只有做得多了,才能更熟练呀!就像运动员,不天天训练怎么能出好成绩呢?解题技巧也是这样练出来的呀!
总之,化学工艺流程题并不可怕,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多练习,你肯定能搞定它们!。
【高中化学】巧用四线法突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
![【高中化学】巧用四线法突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9c4e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f.png)
【高中化学】巧用四线法突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一、“四线法”介绍“四线法”顾名思义,通过分析四条主线,突破工艺流程题的整体把握,四条主线分别为试剂线,杂质线,操作线,产品线。
根据工艺流程题的类型的不同,四条主线的呈现的具体内容不同。
利用“试剂—杂质—操作—产品”四线法解工艺流程题的模型认知,见图1。
四线法,符合真实化工流程的目的,更快更好的得到更纯的产品,有利于提炼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
2018年全国I卷工艺流程题的四线呈现情况、信息呈现形式,见表3。
粗看工艺流程框图,迅速把握“四线”,能够整体把控整个化工流程的框架,除了储备一些常见教材工艺流程,比如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工业:①候氏制碱法;②氯碱工业;③硅酸盐工业;④工业制硫酸;⑤合成氨工业;⑥工业制硝酸;⑦金属Na、Mg、Al、Fe、Cu等的冶炼;⑧海水中提取物质;更需要各主线有关化工流程的专业知识。
1、试剂线需要掌握常见试剂的类型及作用和相关反应,也可称为反应线。
常见试剂及其作用,见表4。
2、杂质线于矿物质而言,测定元素组成后,即可确定杂质,需要积累常见试剂的处理方法,常见杂质及其除杂方式,见表5。
流程分析过程中,需要抓住杂质的去向分析,切勿因为思维的不严谨,某杂质还未除去还茫然不知。
违背了化工生产的目的。
同时杂质的除去离不开试剂线的分析。
3、操作线主要指的是分离提纯操作,每加一次试剂,便需要思考是否需要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蒸馏、萃取等分离提纯操作,见表6。
4、产品线试剂线、杂质线、操作线展开是为了获取产品,产品的获取主要通过除去杂质,发生核心反应而获取产品。
通过总结近几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工艺题产品的获取方式,见表7,不难发现产品的获取具有以下特点:①主要围绕金属元素的相关工艺品产开考查,②工艺可能产品具有多样性,体现了经济需要实效性,③产品的获取可能在流程的前半部分,更多是后期才得到产品,④产品的获取,需要试剂参与反应转化,可能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⑤产品的获取,所涉及的分离提纯操作及方法,离不开产品自身的性质,由于大部分产品是固体,故基本上离不开结晶的相关操作。
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三:工艺流程题
![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三:工艺流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755cd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4.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三工艺流程题【专题解读】1.化工流程题的结构: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2.解题思路:3.解题方法:(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2)关注方框所指(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4)一般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箭头为循环【专题分类突破】1. (2016•兰州) 粗盐中MgCl2、CaCl2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完全除去氯化钙;(3)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4)步骤④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解答】(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钙离子可用碳酸根离子来除去,氯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完全除去氯化钙。
(3)操作a是将白色沉淀与滤液分离,故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4)步骤④,是将食盐水变为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操作,步骤④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2.(2016•甘南)利用井盐和合成氨生成的氨气及二氧化碳生成的纯碱的方法叫“侯氏制碱法”。
其原理流程如图所示:(1)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可得到饱和食盐水和氨水的混合盐水(称为氨盐水)。
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氨盐水显碱性。
(2)写出氯化铵溶液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H2O+2NH3↑【解析】(1)氨极易溶于水,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可得到饱和食盐水和氨水的混合盐水(称为氨盐水),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氨盐水显碱性。
高中化学专题08 工艺流程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原卷版)
![高中化学专题08 工艺流程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3e054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b.png)
08 工艺流程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1. 基于化核心素养的化学工艺流程化学工艺流程核心素养体现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核心素养生成——通过对化学工艺的分析,认识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工艺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全面认识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培养具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树立理解和赞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一代。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高考比较成熟和固定的题型。
预测2020年高考题型中,化学工艺流程题仍会以流程图的形式,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围绕原料的预处理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围绕经济原则考查循环利用和绿色化学。
围绕产品纯度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调pH、结晶、过滤、洗涤)和化工计算等;围绕核心反应或副反应考查物质成分的判定;以及围绕物质间的转化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与等。
本专题包括五个高频微考点和四个微考向2. 化学工艺流程题高频考点“微”解读☆化学工艺流程——化工术语☆化学工艺流程——分离提纯于析出,减少损耗等④混合洗涤剂洗涤:如酒精和水混合洗涤液⑤洗涤沉淀的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干燥干燥:包括风干、晾干、吹干、滤纸吸干等萃取与分液分离混不相溶的液体。
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例析1】Ⅰ.[高考卷改编]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3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 Ag(NH3) 2++ Cl− +2H2O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4Ag(NH3) 2++N2H4·H2O4Ag↓+N2↑+4NH4++4NH3↑+H2O(1)“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b96fe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5.png)
第47讲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课程标准] 1.培养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培养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题空突破一流程中原料的预处理方法目的研磨、雾化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碱浸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铝及其氧化物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1.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试回答在“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两条即可)。
解析:采取措施其目的是让更多的镁的化合物能与硫酸反应。
答案:增大硫酸浓度、加热升高温度、边加硫酸边搅拌2.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
一种从废弃阴极射线管(CRT)荧光粉中提取稀土元素钇(Y)的工艺流程如下:学生用书第220页已知:废弃CRT荧光粉的化学组成(某些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未列出)成分含量/% Y2O3ZnO Al2O3PbO2MgO预处理前24.28 41.82 7.81 1.67 0.19预处理后68.51 5.42 4.33 5.43 0.50 试回答步骤Ⅰ中进行原料预处理的目的为。
解析:由已知中预处理前和预处理后的成分含量变化可得,预处理的目的为除去ZnO 和Al2O3。
答案:除去ZnO和Al2O3题空突破二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1.控制溶液的pH(1)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突破一、化学工艺流程题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问题;2.除杂、分离和提纯产品等问题;3.提高产量和效率问题;4.节能减排,“绿色化学”,循环利用等生产问题;5.生产设备、流程和生产成本等工艺问题。
化工流程题一般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设问求解,我们需要运用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一些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实验技能,关键是还要具有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的方法和能力。
这类试题起点高、落点低,试题多以化工生产、能源、材料、环境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常见化学事物为背景,要求明确,设问层次清晰,以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变化等内容为载体,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原理和技能从化学视角看待、分析或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解答所需知识、方法都是化学的核心内容。
因此,答题时,不要力求把生产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要把握住主要的考查方向,理清每个环节的目的和结果,再根据题中的具体设问,结合题中提取的信息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针对性作答即可,切不可拘泥于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把时间和精力过多用于流程分析,使解题误入歧途。
二、整体的学习程序:具体→抽象→具体1、抽象出工艺流程模板2、学习课本上的具体工艺流程(1)侯氏纯碱工艺(2)工业合成硫酸 (3)工业合成硝酸3、具体试题中的几个过程的划分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给出各种不同核心反应原理的工艺流程的流程图,指导学生分析工业流程的主线和核心步骤。
在分析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实验的目的(2) 抓住几条线索三、核心知识点突破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工艺流程题时遇到的难点是不同的,通过学生易错题的分析,针对性的做了一下的核心知识点的突破教学。
Ⅰ、盐溶液的分离提纯方法:结晶法结晶法有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两种方法,大多数同学通过一轮的复习已经明白纯物质溶液要得到晶体的方法,难点在于混合溶液得到晶体的操作。
(1) 纯物质溶液得到晶体:蒸发结晶(NaCl型: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物质)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为止),冷却结晶(KNO3型: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和含有结晶水的晶体)(2)混合溶液(分离A和B):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的溶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和含有结晶水的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Ⅱ、预处理的各种方法工艺流程中的预处理分析进行分类,并形成一定的答题模板。
(1) 粉碎或研磨:增大固液(或固气或固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
(2) 煅烧或灼烧: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其他矿转化为氧化物;除去有机物;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3) 酸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4) 碱溶: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Ⅲ、平衡原理的应用在工艺流程中经常会涉及化学反应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离子的水解平衡练习2.工业上以锂辉石(Li2O·A1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
向滤液1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模版四句话:①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生成Mg(OH)2沉淀,Ca2+与SO42-结合生成CaSO4沉淀(外因的改变),②使Mg2+浓度减小(对该平衡内在某因素的影响);③使杂卤石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平衡移动方向)④K+变多(与问题衔接)。
(①选对平衡体系,是难溶性杂卤矿的沉淀溶解平衡;②按照四句话的模版回答)(该问被《广东高考年报2012》视为2012高考题中一大亮点和创新之处,即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本质的理解)很多时候题目中已经将外因的改变和最终结果都已经给出,学生需要找到中间的外因改变带来的内因的变化,注意抓住最主要的矛盾。
Ⅳ、原电池和电解工业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电极方程书写的难点:环境中用于平衡电荷的离子的选择;不同环境下产物的存在形式的差异练习3、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试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正极:O2+4e-=2O2- 负极: C 4H10-26e-+13O2-=4CO2+5H2OⅤ、循环利用的物质:同学理解物质循环利用的目的:节能减排,“绿色化学”,降低成本等生产问题,提炼出: 一定不会用于循环的物质:目标产物,杂质可以用于循环的物质:辅助试剂、母液练习4、某小组以难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l2O3、K2CO3等物质,工艺流程如下:(4) 上述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是、和水。
答案:Na2CO3 、CO2Ⅵ、控制温度的目的1、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溶解速率;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除杂,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如NaHCO3 、Ca(HCO3)2、KMnO4、I2、N H4Cl等物质; 使沸点相对较低的原料气化2、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放热方向);使某个沸点较高的产物液化,使其与其他物质分离; 降低晶体的溶解度,减少损失3、控温:(用水浴或油浴控温)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为了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 防止副反应的发生;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
5、实验室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5)在⑥中,将溶液Z控制到70~8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升高温度促进Fe3的水解 (2分),过高温度不利于聚铁的形成(或者完全水解了) (1分) +Ⅶ、注重文字叙述的规范性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逐滴滴加XX 试剂,振荡,若没有??现象,则沉淀洗涤干净5、检验是否沉淀完全:表达一:静置,往上层清夜中继续滴加XX试剂或者表达二:过滤,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XX试剂Ⅷ、高频问题:注意答题技巧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答: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加入过量硫酸,边加硫酸边搅拌2、如何提高吸收液和SO2反应速率:答: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吸收液或NaClO3的浓度、增大SO2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或搅拌3、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答: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答: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6、沉淀洗涤操作:答:往漏斗中(工业上改为往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7、检验沉淀Fe(OH)3是否洗涤干净(含SO42-):答: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洗涤干净8、如何从MgCl2·6H2O中得到无水MgCl2:答: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10、CuCl2中混有Fe3+加何种试剂调pH值:答:CuO、Cu(OH)2、CuCO3、Cu2(OH)2CO3。
原因:加CuO消耗溶液中的H+的,促进Fe3+的水解,生成Fe(OH)3沉淀析出11、调pH值使得Cu2+(4.7-6.2)中的Fe3+(2.1~3.2)沉淀,pH值范围是:答:3.2~4.7。
原因:调节溶液的pH值至3.2~4.7,使Fe3+全部以F e(OH)3沉淀的形式析出而Cu2+不沉淀,且不会引入新杂质12、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操作: 答:重结晶13、趁热过滤的原因及操作:答: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杂质析出或防止降温过程中××析出而损耗;操作: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14、水浴加热的好处: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15、减压蒸发(小心烘干):答:常压蒸发温度过高,××易分解;或者减压蒸发降低了蒸发温度,可以防止××分解16、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答: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水洗涤17、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酒精灯等答:蒸发皿、玻璃棒。
还有取蒸发皿用坩埚钳18、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答: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19、检验NH4的方法是:答:取××少许,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0、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答:过滤,洗涤,干燥,(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21、“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答: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22、苯甲酸的重结晶中粗苯甲酸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的目的:答: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一般再加入少量蒸馏水23、加NaCl固体减低了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原因:答:Na+浓度显著增加抑止了过碳酸钠的溶解24、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答: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3沉淀完全。
25、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答:滴入少量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Fe3+(或加NaOH,根据情况而定)26、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当溶液同时存在Fe3+)的方法是:答:滴加几滴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证明有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