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白在数学学习中,细节决定成败。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的相关知识,但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对于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图像表示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无法熟练地将不等式组应用于问题求解。此外,学生在解决不等式组问题时,可能存在以下困难:
1.对于多个不等式组成的复杂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清思路,容易混淆。
2.学生在运用高斯消元法求解不等式组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影响解题结果。
3.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场景缺乏认识,导致解题时缺乏针对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困难,通过生动的实例、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解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发现不等式组的规律,提高解题技巧。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完成课后作业册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项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家长监督并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要求:
1.认真审题,规范解答,保持卷面整洁。
2.注意解题过程中的符号、计算准确,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第二种调运方案:用A 型货厢29节,B 型货厢21节; 第三种调运方案:用A 型货厢30节,B 型货厢20节。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如何判断? (3)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难点突破: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多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组合,不限定是两个。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多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的公共部分,没有公共部分就无解。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分别解每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然后再求公共部分的解集作为不等式组的解。

(4)用口诀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要充分理解其含意,然后再应用。

(5)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时,小于向左画,大于向右画。

有等号的画实心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圈。

(6)对于连写形式的不等式可以转化为不等式组来求解。

而对于只有中间部分含有未知数的连写不等式也可按照解不等式的步骤求解。

(7)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首先要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借助数轴来求解。

(8)通常可以借助不等式组解的逆用,来求不等式组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9)实际问题中含有两个以上的不等量关系,可以列不等式组来解决。

4.随堂检测
1.不等式组 的解集( )
A. B . C . D .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2.不等式组0
4x x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x 0<x 04-<<x 0>x ⎩⎨⎧-><4
x x。

七年级数学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思想:准确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讲新课之前要复习提问这些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及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及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不等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得出所要的不等式组,进而研究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用数轴的表示,通过练习来巩固如何解不等式组.最后学习的是不等式组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含义,会利用数轴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知识目标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表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意义,初步感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求不等式组的解和解集的方法.二、能力目标体会运用不等式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发展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用数学图形解题的直观性、简捷性的数学美,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及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及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不等式组.解决办法:不等式组的解集通过数轴来表示简单明了,关于不等式组的应用要仔细审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进而列出不等式组.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讨论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或投影仪教学设计过程:(一)复习提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现有两根木条a 和b ,a 长10 c m ,b 长3 c m.如果要再找一根木条c ,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木条c 的长度有什么要求?注:这个问题是本节的引入问题,三角形木框的形状不唯一确定,只要能成为三角形即可.探究:用三根长度分别为14c m ,9c m ,6c m 的木条c 1,c 2,c 3分别试试,其中哪根木条能与木条a 和b 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可以发现,当木条a 和b 的长度确定后,木条c 太长或太短,都不能与a 和b 一起钉成三角形. 由于“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设木条c 长x c m ,则x 必须同时满足不等式x <10+3 ①和x >10-3 ②注:木条c 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c <a +b ,c >a -b .类似于方程组,把这两个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310310x x注:这里并未正式给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下定义,只是说这两个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实际上,两个或更多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起来,都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类比方程组的解,怎样确定不等式组中x 的可取值的范围呢?不等式组中的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中x 可以取值的范围.注:这里还未正式出现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但已点出各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不等式组中未知数的可取值范围.由不等式①解得x <13.由不等式②解得x >7.从图9.3—2容易看出,x 可以取值的范围为7<x <13.注: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公共部分.这个公共部分是两端有界的开区间.这就是说,当木条c 比7cm 长并且比13cm 短时,它能与木条a 和b 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注:这里正式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组的定义.例1 解下列不等式组:解:(1)解不等式①,得x >2.解不等式②,得x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图9.3—3).注: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左端有界的开区间.从图9.3—3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x >3.(2)解不等式①,得x ≥8. 解不等式②,得54<x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图9.3—4),不等式组无解.注:如果不等式组中各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各解集的交集是空集),那么不等式组无解. 当一个未知数量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关系时,可以按这些关系分别列几个不等式,并由此得到不等式组.注:这里给出列不等式组的前提条件,即一个未知数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关系.(四)巩固提高1. 解下列方程:()⎩⎨⎧-<+->;,142121x x x x ()⎩⎨⎧<++>-;,x x x x 4232152 (五)总结扩展对于具有多种不等关系的问题,可通过不等式组解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注:这段归纳是对9.3节的总结,即对列、解不等式组的概括.(六)布置作业教材习题第1,2题.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组的含义,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但是,学生对于不等式组的解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的讲解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概念,知道不等式组中的解集是指同时满足所有不等式的解的集合。

2.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能够正确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不等式组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以及如何求解不等式组的解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法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组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不等式组的定义和解法,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跟随讲解的过程,理解不等式组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不等式组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不等式组的解法。

5.拓展(5分钟):讲解一些不等式组的特殊性质,如解集的边界情况等,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七年级下册第九章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这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

,教材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引导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让学生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的过程,进而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的概念。

学习不等式组时能够类比方程组,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利用数轴很直观快捷,注重数形结合。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起相关概念。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二)水平目标:1、通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运算水平。

2、经历由实际问题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三)情感目标: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不等式的解集已经在前一节中学习并使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若有多个不等式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如何确定呢?不等式的解集可类比方程的解实行求解,是否不等式组的解集与方程组的解也类似呢?所以学生就会实行类比,进而可得出其解集的公共部分。

四、教学重点:理解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确定其解集。

五、教学难点: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

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动者、合作者。

本节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结论。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不等式性质2或3) 去括号(乘法分配律) 移项 (不等式的性质1) 合并同类项(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系数化为1 (不等式的性质2或3)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画数轴——找点——画点——画线 (有“等于”画实心圆点,无“等于”画空心圆圈 “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 板书: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讲授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它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非常重要,能帮助我们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购物预算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通过求解得到合理的购买方案。
6.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不等式组求解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及组成,明确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
-学会使用图解法、列表法、代数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正确表示解集。
-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不等式组的理解和求解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首先,他们在定义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尤其是对于“一元”和“一次”的概念。在讲解过程中,我意识到需要通过更多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明确这一点。
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使用了图解法、列表法和代数法来求解不等式组,学生们对图解法比较感兴趣,能够直观地理解解集的表示。但在代数法的步骤上,我发现学生们容易在符号变换时出错。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代数法时,需要更详细地分解每一步,让学生逐步跟随,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每个细节。
此外,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模型方面存在困难。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提供更多的实际情境例子,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我还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解法不够自信。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入一些更具趣味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9.3.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9.3.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知识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解(结果)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个未知数
找不等关系
一个范围
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两个未知数
找等量关系
一对数
四练习
1一堆苹果共38个,分给若干个同学,每人7个有剩余,每人8个又不够,则有多少名同学?
2一次智力测验,有20道选择题.评分标准为:对1题给5分,错1题扣2分,不答题不给分也不扣分.小明有两道题未答.至少答对几道题,总分才不会低于60分?
解 设有x 个学生,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
5<x≤6.5
由于x取整数,所以x=6 3x+8=26
答:这些书有26本,共有6个学生.
三 小结
你觉得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吗?
归纳:
步法一致(设、列、解、答);本质有区别.(见下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解题步骤异同表
辫析.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
小结




本节课对不等式的解集的求法做概括小结,着重引导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进行探究.求解集的归纳不放在前一课时,而放在本课时的开头,其思路是让学生对不等式组及解集概念的形成和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有一个过程性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及时地加快解题速度.这里占用的时间少,学生理解容易.对于应用题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在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类比中,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侧重于列式及平时练习中的错误暴露.这样既突出设与列,又防患于未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设计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课的教案本节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第三课时的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课型是单一的讲解新知识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和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再教设计等方面介绍本节课的整体思路。

一、教材分析:(一)、确定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整式的定义与性质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简单的数量之间的不等量关系,学生能进一步去探索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等量关系的问题。

它为以后函数等更复杂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其解法。

b:能够利用数轴找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C: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

(2)数学思考:学生的学习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类推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学生学习到数学中类比的思想;并且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必须用到数轴,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3)问题解决:学生在解决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的实际的数学问题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模式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熟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中,培养了勇敢探索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其解法。

突破重点的关键在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类型例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训练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合作与探究从而突破重点和易错点。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画数轴的方式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解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所以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其解法的学习已不陌生,但要能又快又好地解决相关的不等式组与应用题还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优秀教案xxxx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掌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常规方法;2.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感受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必要性;3.逐步熟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类比与化归的思想。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

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1)从跷跷板的状况你可以概括出怎样的不等关系?(2)你认为怎样求x的范围,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小宝的体重?在讨论或议论中,列出不等式:2x十x&lt;722x十x+6>72其中x同时满足以上两个不等式.在议论的基础上,老师揭示:一个量需要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式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比探索引出新知问题2(教科书第137页)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

,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等式的性质1。

如果设木条长xcm,那么x仅有小于两边之和还不够,仅有大于两边之差也不行,必须同时满足x&lt;10+3和x>10-3.类似于方程组,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记法.(教科书137页)类比方程组的解,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教科书127页)利用数轴,师生一起将问题1、问题2的解集求出来.解法探讨出示教科书例1,解下列不等式组:(1)(2)小组讨论: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你觉得解决例1需要哪些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哪个是我们原有的知识,哪个是我们今天获得的新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找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师生一起完成例1.巩固练习:学生练习:教科书第140页练习1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评讲小结与作业1.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2.教师归纳: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数学知识拓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学习不等式组时,我们可以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利用数轴很直观,也很快捷,这是一种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仅现在有用,今后我们还会有更深的体验.作业:课本第130页习题9.3第1、2、3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能熟练求解。
-学生能够识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理解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图像法、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法。
2.口头作业:
-与家长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向同学介绍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探究作业:
-小组合作,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商品打折、成绩排名等。
-每个小组整理一份探究报告,包括问题背景、不等式组的建立、解法及结论。
4.预习作业: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学中的其他应用,如函数的图像、线性规划等。
-准备预习笔记,记录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原则:
-注重基础,强化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基本概念和解法的掌握。
-关注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向学生介绍问题背景,让学生关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元素。
-提问:“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尝试用不等式组来表示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及解法。
-结合图像法、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求解过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及其解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情境的引入,引导学生感受不等式组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地展示不等式组的解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解集的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究并掌握解不等式组的方法。
4.创设有趣2.结合实例,讲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及其性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解集的意义。
3.教授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如“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等,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4.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1.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问题情境,如分配问题、利润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了解哪些数学知识?引出不等式组的概念。
3.简要介绍不等式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讲授新知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和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给予积极的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不等式组与方程组有何联系与区别?如何快速解不等式组?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3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组的解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解不等式组的能力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义,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2.能够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2.难点: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等式组的解法。

2.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步骤。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解法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教学设计
-对于难点内容,通过分解步骤、提供脚手架、逐步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攻克。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前,我将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课。例如,提出以下问题:“小明和小华计划去书店购买书籍。书店正在举行促销活动,购买满100元可享受9折优惠。如果小明和小华分别带了一定金额的钱,他们想要购买书籍后还能有剩余的钱,那么他们各自需要带多少钱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自然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给予鼓励性评语,关注学生的进步。
-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
-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不等式的基础上,引入不等式组的解法,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不等式组的解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等式组的解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图示法等方法,分析和解不等式组。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组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不等式组的解法,尤其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解法。

2.运用直观的图示法和列表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3.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不等式组的问题。

2.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解法。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商品原价为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在80元到90元之间。

让学生列出不等式组,并求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不等式组的概念,讲解不等式组的解法。

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图示法等方法,分析和解不等式组。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教案设计
(一)复习提问: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问题: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要再找一根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注:这个问题是本节的引入问题,三角形木框的形状不唯一确定,只要能成为三角形即可.
探究:用三根长度分别为14cm,9cm,6cm的木条c1,c2,c3分别试试,其中哪根木条能与木条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
可以发现,当木条a和b的长度确定后,木条c太长或太短,都不能与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
由于“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设木条c长xcm,则x必须同时满足不等式x10+3①和x10-3②
注:木条c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ca+b,ca-b.
类似于方程组,把这两个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注:这里并未正式给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下定义,只是说这两个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实际上,两个或更多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起来,都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类比方程组的解,怎样确定不等式组中x的可取值的范围呢?
不等式组中的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中x 可以取值的范围.
注:这里还未正式出现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但已点出各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不等式组中未知数的可取值范围.
由不等式①解得x13.
由不等式②解得x7.
从图9.3—2容易看出,x可以取值的范围为713.
注: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公共部分.这个公共部分是两端有界的开区间.
这就是说,当木条c比7cm长并且比13cm短时,它能与木条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
注:这里正式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组的定义13.注: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公共部分.这个公共部分是两端有界的开区间.这就是说,当木条c比7cm长并且比13cm 短时,它能与木条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注:这里正式给出不等式
组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组的定义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
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