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试卷整理
北大哲学考研考题
![北大哲学考研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2142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7.png)
北大哲学考研考题北大哲学考研真题1:1. "认识论"和"本体论"分别是哲学的两大基本领域,请分别论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对待历史的理论观点,请分别论述这两种观点的基本理论内容和其对于历史解释的影响。
3. 现代哲学中,实证主义和批判理论是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请简要介绍这两个流派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对于科学方法、社会批判的贡献。
4. 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的学科,请以教育目的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教育哲学观点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与解释。
5. 伦理学是研究人类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学科,请以伦理学的道德判断为中心,论述伦理学各派的主要观点和区别,并以你个人的观点对某一派别进行评价。
北大哲学考研真题2:1. "理性"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请论述"理性"的含义和作用,以及"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2. "人的存在就是他的行为"是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观点,请结合某一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论述他是如何理解并阐释这一观点的。
3. "人的自由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是一种常见的观点,请分析并论述人的自由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和道德规范下所受到的限制和影响。
4. 法哲学是研究法律和道德关系的学科,请以法律和道德冲突为切入点,探讨法哲学对于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与解释。
5. 现代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道德的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请以此为中心,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角度来评述各派伦理学思想对于道德的解释和认识。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03c27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1.png)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答案:D2. “存在即合理”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黑格尔C. 尼采D. 马克思答案:B3. “我思故我在”是谁的名言?A. 笛卡尔B. 斯宾诺莎C. 莱布尼茨D. 休谟答案:A4.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5.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的世界是?A. 物质世界B. 感官世界C. 理念世界D. 精神世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下列哪些是康德的批判哲学中的核心概念?A. 先验B. 经验C. 现象D. 物自体答案:A, C, D2. 以下哪些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A. 无为B. 自然C. 逍遥D. 仁义答案:A, B, C3.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包括哪些?A. 质料因B. 形式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原则?A. 同一性B. 对立性C. 矛盾性D. 否定性答案:B, C, D5.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哪些因素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意识形态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简述庄子的“齐物论”。
答案: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齐一,认为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是非、大小、美丑之分,一切皆因人的主观偏见而产生差异。
庄子通过“齐物论”表达了对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哲学思考,强调超越世俗的是非对立,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2. 描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答案: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讲述了一群囚徒从小就被锁在洞穴中,只能看到他们背后墙上的影子,而不能直接看到真实世界。
当其中一人被解放并看到外面的世界后,他回到洞穴中试图说服其他人,但遭到了嘲笑和不理解。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a70c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2.png)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
以下是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的一些问题和答案,其中文中没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问题一: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哪些学派?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名家学派、法家学派等。
问题二: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爱、仁义礼智信五常,强调人伦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问题三: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他们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和谐,主张“无为而治”。
问题四:墨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墨家学派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公平正义,主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问题五: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和韩非子。
他们注重政治实践,主张法治、重视统治者的才能和治理的效果。
问题六:法家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法家学派主张法治,注重制度和法律的建设,主张以法律来约束和管理社会,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者的权力强化。
问题七: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道德伦理观念、教育体系、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上是对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的一些简单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大哲学考研历年真题
![北大哲学考研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3c0fb2ec3a87c24028c46c.png)
北大哲学系历年考研真题20005年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x4)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8分x5)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35分x2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比较。
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一、关于名解1、老子和庄子每年考1或2个很偏的,在方克立的辞典中老子有70多个名解,庄子也有60多个,考到了不会不要管,猜一个作者。
估计没几个人会,那本书没得卖了。
庄子的注意一个“见独”:是体会到独一无二的道的一种人身修养境界。
是人在修养19天之后达到朝彻境界后的第二阶段。
见独之后才能达到超脱生死、不为外物所累的阶段的境界。
2、每年都会考几个史料学的名解,曾考过《礼记》、《肇论》等。
注意西铭(即订顽)3、只会考名解的哲学部分孔子、孟子、名家、先秦逻辑学、孙武、道教、贾谊、慧远、天台宗、范缜、柳宗元、刘禹锡、李觏、谭嗣同、严复、章炳麟4、2004年的新动向。
考陈来《宋明理学》中的重要论述概念和命题(包括大题)。
列举可能考的孔颜乐处、一故神两故化、太虚即气、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民胞物与、定性说、涵养须用敬、元会应世、心统性情、四句教、知行合一、一物两体、道则自然生万物(程颐)、物极必反(注意程颐的发挥)、百姓日用即道。
5、明清之际部分:反因、四几、能必副其所、习与性成、颜李学派、六府三事、知无体以物为体、气化即道、血气心知。
二、大题可考范围:1、老庄比较道论或论无;荀子、韩非子;2、玄学与早期佛学(3个考察方面:本体论即是有无之辩、方法论即是言意之辩、理论归宿即是名教与自然之争。
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1e4dfa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1.png)
目 录201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8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1.本体论承诺2.范式3.在世之在4.逻各斯中心主义5.公平与正义二、论述题1.尼采的永恒轮回说2.胡塞尔的生活的世界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1.荀子正名学说2.张载太和及诚明学说中国哲学史论述题1.荀子的人性论2.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现代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三个世界3.索绪尔“能指”、“所指”4.《经验论的两个教条》(蒯因)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解释学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2.为何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合理的3.罗素摹状词理论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荀子关于名的理论2.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1.“永恒的回归”(尼采)2.意义与指称3.解释学4.实用主义5.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二、论述题(3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试述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概念的主要意义2.如何理解现象学还原?3.试分析逻辑经验主义的“还原论”。
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中国哲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言立三表2.辩无胜3.静因之道4.人副天数5.物不迁6.言尽意7.神灭论8.一物两体9.理一分殊10.淮南格物二、简答题(共1题,10分)试析韩非子对早期法家思想的综合。
现代西方哲学一、术语或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范畴错误2.生活世界3.语旨力4.范式5.绵延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0a0b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c.png)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真题1.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一线。
时隔17年,84岁的他再次为国家出征。
[单选题] *A、张忠德B、钟南山(正确答案)C、张继先D、李兰娟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单选题] *A、发热B、乏力C、干咳D、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答案)3. 面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我们可以通过()等方法进行应对。
①正规渠道了解有关疫情的信息②科学的进行个人防护③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④必要时向心理方面的专家寻求帮助 [单选题]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4.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基础,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下列属于自己客观条件的是( ) [单选题] *A、兴趣B、家庭(正确答案)C、性格D、能力5. 发展的实质是() [单选题] *A、运动B、旧事物的灭亡C、变化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正确答案)6. ()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点。
[单选题] *A、有思想B、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C、有意识D、能改造世界7. “摸石头过河”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单选题] *A、一切要从经验出发B、一切要从科学出发C、一切要从理论出发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答案)8. 西邻之人有五子焉。
一子朴(老实)、一子敏(聪明)、一子曚(瞎)、一子偻(驼背)、一子跛(瘸)。
乃使朴者农(务农),敏者贾(经商),曚者卜(卜卦算命),偻者绩(搓麻绳),跛者纺(纺线),五子者皆不患于衣食焉。
这个故事说明() [单选题] *A、人生选择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B、人生选择受兴趣等主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C、人生选择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D、人生选择受自身实际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正确答案)9. 上题的西邻之人故事启示我们,成就正确人生的发展() [单选题] *A、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B、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正确答案)C、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D、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10.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北大中国哲学史试题
![北大中国哲学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d39d3bee06eff9aef80727.png)
北京大学 201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考试科目: 849 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 01.中国哲学史 02.中国现代哲学
考试时间:2014 年 01 月
说明: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此上无效。注;本真题由网友回忆2014 年北大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30 分) 1、良知 2、物化 3、小故 4、无待 5、本无 6、重玄 二、简答题(60 分) 1、化性起伪 2、得意忘象 3、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4、理一分殊 三、论述题(60 分) 1、试分析比较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政治观念 2、试分析比较程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的知行关系
欢迎加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交流 QQ 群:11217371
北大2022哲学考研真题
![北大2022哲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b38b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7.png)
北大2022哲学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一:伦理学与价值观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行为、价值观和原则的学科。
在伦理学中,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人们行为和决策的基础。
价值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好或有价值的事物的信念和评价。
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群体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定价值观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伦理学中,有两种主要的价值观理论: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
相对主义认为每个人或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是普遍适用的。
相对主义强调文化多元性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普遍主义则认为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独立于文化和个人的差异。
普遍主义强调共同的人类尊严和普遍的人权。
伦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道德决策。
道德决策是指人们在面临道德困境时做出的决策。
在现代社会中,伦理决策越来越多地受到个人、组织和政府的关注。
伦理决策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之间找到平衡。
伦理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和生物伦理学领域,人们就经常面临生命和死亡的伦理决策。
在商业伦理学领域,人们关注企业的道德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在政治伦理学领域,人们思考政府的道德行为和权力运行。
总之,伦理学与价值观密不可分。
它研究人们的道德行为和决
策背后的原则和价值观。
通过研究伦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的运行。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doc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e38475192e45361166f519.png)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1、《礼记》2、谶纬3、崇本举末4、习与性成5、体用一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以心原物3、圣人体无4、一故神两故化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XXXX北大中国哲学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XXXX北大中国哲学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70dfc0a98271fe900ef926.png)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1、《礼记》2、谶纬3、崇本举末4、习与性成5、体用一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以心原物3、圣人体无4、一故神两故化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2005北大中国哲学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2005北大中国哲学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2023年北京大学哲学综合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北京大学哲学综合考研初试试题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6e133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e.png)
2023年北京大学哲学综合初试试题
业务课名称:哲学综合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中国哲学部分
一、简答
1. 离坚白
2.性三品
3.贵无
二、论述
1. 论述程朱理学的“理一分殊”理论。
现西部分
一、简答
1.弗雷格和罗素的存在理论。
2.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是不是笛卡尔主义。
3.萨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
4.赖尔的范畴错误。
二、论述
1.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不是胡塞尔的现象学?
2.后期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说哲学研究就是语法研究和概念研究?。
[北大中国哲学试卷--集合]
![[北大中国哲学试卷--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68bab31dc281e53a5802ffe9.png)
北京大学1996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标点(略)北京大学2000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名词解释1、《礼记》2、谶纬3、崇本举末4、习与性成5、体用一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北京大学200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1、三理2、三张伪法3、三世说4、圆成实性5、质测即藏通几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 分)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2、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3、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4、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三、论述题(20 分)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及其对朱熹、王阳明知行观的批评北京大学200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伦理学专业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2 淮南格物3 万理具于一心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北京大学2005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 5 分x4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 8 分x5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 35 分x2 国内考生前3 题选2,外国考生4 选2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2 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 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标点并翻译古文 20 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北大哲学史复习题
![北大哲学史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fe82d026fff705cc170ad8.png)
习题思考:第一讲:1.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2.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3.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1. 孔子的仁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实现仁?2.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3.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第三讲:1. 列出几家《道德经》的注本,比较至少两个以上注本之间的不同。
2. 老子与庄子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3. 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文本本身的争议。
第四讲:1. 墨子的兼爱学说有什么特点?2. 墨子的非命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3. 墨子的三表法包括那些内容?第五讲:1. 什么是“四端”?2. 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3. 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第六讲:1.庄子与隐士有什么关系?2.庄子对道与物的看法。
4.谈谈齐物论的主要思想。
第七讲:1. 惠施“历物十事”具体包括那些方面?2. 谈谈公孙龙的白马论?3. 惠施与公孙龙思想有什么不同?第八讲:1. 谈谈《易经》与《易传》的关系。
2. 《易传》的“三才之道”包括那些内容?3.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第九讲:1.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不同?2. 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3. 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第十讲:1.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2.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3.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第十一讲:1. 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2. 谈谈董仲舒的刑德理论?3. 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4. 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第十二讲:1.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2. 谈谈谶与纬的区别?第十三讲:1. 谈谈王充的元气论。
2. 王充的效验思想。
3. 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十四讲:1. 玄学是如何产生的?2. 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3. 如何理解“得意忘言”?第十五讲:1. 谈谈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2. 论述嵇康的“声无哀乐”思想?第十六讲:1. 比较贵无与崇有思想?2. 谈谈欧阳建的“言尽意”思想。
第十七讲:1. 谈谈郭象的独化论思想?2.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3. 性与命在郭象哲学中有什么不同?第十八讲:1. 谈谈慧远的因果学说。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938e1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b.png)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下列哪项不是庄子对“道”的描述?A. 无形无象B. 无为而治C. 无始无终D. 有形有象答案:D2. 亚里士多德认为,以下哪项是“四因说”中的形式因?A. 物质B. 动力C. 目的D. 形式答案:D3.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他的道德律?A. 普遍性原则B. 人是目的原则C. 快乐原则D. 自由意志原则答案:C4. 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哪一项不是其核心环节?A. 否定B. 否定之否定C. 肯定D. 静态平衡5.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以下哪项不是理念的特点?A. 永恒不变B. 完美无缺C. 可感知D. 独立存在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笛卡尔怀疑论的起点?A. 梦境的怀疑B. 恶魔的假设C. 感官的不可靠D. 知识的确定性答案:D7. 尼采的“超人”概念中,以下哪项不是其特征?A. 权力意志B. 道德的超越者C. 传统道德的维护者D. 创造新价值的人答案:C8. 斯宾诺莎的哲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其对神的定义?A. 自因B. 无限属性C. 有限属性D. 单一实体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中的关键概念?B. 时间C. 意识D. 此在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罗尔斯正义论的两个原则?A. 最大平等自由原则B. 差异原则C. 平等原则D. 功利原则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简述庄子的“齐物论”。
答案: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齐一,认为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是非、美丑、大小、长短之分,一切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
庄子通过“梦蝶”的寓言,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主体与客体界限的模糊,进而引申出对世界多样性和相对性的深刻认识。
2. 描述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
答案: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是指那些既非纯粹分析的(即不增加新知识的),也非完全经验的(即不依赖于特定经验的)判断。
这类判断在经验之前就为真,并且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
北大2022哲学考研真题
![北大2022哲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128e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4.png)
北大2022哲学考研真题尊敬的考生:欢迎参加北大2022年哲学考研,请仔细阅读本试卷的全部内容,并按照要求完成答题。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哲学的核心问题是:A.道德问题B.存在问题C.意义问题D.自由意志问题2.以下哪位哲学家被誉为“现象学之父”:A.孔子B.亚里士多德C.康德D.胡塞尔3.《葵花宝典》是哪位哲学家的著作:A.尼采B.黑格尔C.齐泽克D.杜维特4.认识论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错误的是:A.主观主义B.客观主义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5.“我思故我在”是谁的名言:A.黑格尔B.尼采C.笛卡尔D.马克思......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
2.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哲学的发展有何影响?3.请解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4.心灵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请简要介绍心灵哲学的研究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就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发展进行论述,包括起源、核心理论和主要代表人物。
2.对于休谟的“因果关系”的质疑,请论述您的观点并提供理由。
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并将答题卡上的个人信息填写完整。
2.写作时请清晰书写,确保答案准确清晰。
3.作答时间为120分钟,请合理安排时间,并注意答题顺序。
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请交给监考老师。
祝您考试顺利!以上为北大2022哲学考研真题的文字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7a469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4.png)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认为“仁”的内涵是什么?A. 礼B. 义C. 智D. 信答案:A2. 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的哲学思想是?A. 无为而治B. 有为而治C. 以德治国D. 以法治国答案:A3.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理论依据是?A. 性恶论B. 性善论C. 性空论D. 性无善无恶论答案:B4. 庄子主张的“逍遥游”是指?A. 游历四方B. 逍遥自在C. 无为而治D. 以德治国5.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是指?A. 知识和行动是分离的B. 知识和行动是统一的C. 知识是行动的基础D. 行动是知识的来源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ABCDE2. 道家思想中,以下哪些是老子的主张?A. 无为而治B. 以德治国C. 道法自然D. 以法治国E. 知足常乐答案:ACE3. 墨家思想中,以下哪些是墨子的主张?A. 兼爱B. 非攻C. 尚贤D. 尚同答案:ABCDE4. 法家思想中,以下哪些是韩非子的主张?A. 以法治国B. 以德治国C. 以力服人D. 以智服人E. 以礼治国答案:AC5. 佛教思想中,以下哪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A. 四圣谛B. 八正道C. 六度D. 五戒E. 十善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寻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过于保守,而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一个适中的点。
2. 老子的“道”是什么含义?答案:老子的“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是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3. 孟子的“性善论”是如何论证的?答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他通过观察婴儿的行为和情感,认为人们天生具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这些都是善的表现。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试卷整理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试卷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ab489c4b35eefdc9d33331.png)
3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3 程颢和程颐人性论比较 4 孙中山知行观 三,标点并翻译( 06)
故万物虽众, 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 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 共,至於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 谓之鸟兽。 鸟兽也者, 大别名也。 推而别之, 别则有别,至於无别然后止。名无固宜,约 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於约则谓之不 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 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 可别 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 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 谓之化。 有化而无 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 制名之枢要也。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
命题( 01) 1、自我设定非我 2、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 3、物质或有形实体是矛盾概念(贝壳来) 4、理念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黑格 尔) 5、实践理性有三条公设(康德) 论述( 01)
简答( 00) 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 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 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 00) 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二、翻译(略) (01) 三、简答( 01) 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 法界缘起的? 3、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论述 ( 01) 中国哲学中, “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 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
泰勒斯( 13) 永恒的活火( 13) 洞穴假相( 13) 人是机器( 13) 公意( 13) 实体和样态(斯宾诺莎) ( 13) 唯名论( 13) 预定和谐( 13) 《精神现象学》 ( 13) 自然状态(霍布斯) ( 13)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精选 (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精选 (名词解释)【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2a34dcc960590c69fc37605.png)
一、名词解释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
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
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
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武汉大学2015研]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
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
《中国哲学史》考研北京大学哲学系讲义和考研真题解
![《中国哲学史》考研北京大学哲学系讲义和考研真题解](https://img.taocdn.com/s3/m/d9b50ee3ad02de80d5d840b6.png)
《中国哲学史》考研北京大学哲学系讲义和考研真题解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1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绪论一、原始社会产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萌芽1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
2唯心主义萌芽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3唯物主义萌芽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这可以说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社会分工导致阶级分化1奴隶制社会的建立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开始出现分化。
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则遭到破坏,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形成了阶级的对立。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
我国奴隶制经过夏、商,到西周时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2奴隶制社会阶级矛盾我国奴隶制的经济特点是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和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建立许多大小不等的诸侯国,以保卫整个奴隶制的经济制度。
到了周代,在政治上则是采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的等级制。
各级奴隶主享有种种经济、政治、法律上的特权。
奴隶社会中阶级矛盾激烈和尖锐。
3哲学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往往被打上阶级的烙印。
夏代的奴隶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声称自己的政权是得之于“天命”的。
到商代更抬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叫作“帝”或“上帝”,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中国哲学考研试题总汇(整理)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绝四、三表、四德、四几、玄同、奇正相生、人副天数、形神相即、凡象皆气、宙轮于宇(94)六府三事(96)天爵(96)四法界(96)德性之知(96)俱分进化(96)《礼记》(00)谶纬(00)崇本举末(00)习与性成(00)体用一(00)三理(01)三张伪法(01)三世说(01)圆成实性(01)质测即藏通几(01)1.以说出故(04)2.六派七宗(04)3.守真存一(04)4.命不在天而在其人(04)5.知行常相须(04)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05)十翼春秋大一统、崇本息末、童心说、贞元六书(07)八卦、忠恕、有待、征知(08)先知先觉(09)心斋(09)二柄(09)越名教而任自然(09)太虚即气(09)致良知(09)玄德、守母存子、一物两体、淮南格物、质测与通几(11)1、虚壹而静(12)2、崇本息末,(2007,2010)(12)3、人副天数,(1994,2001)(12)4、理一分殊,(2002,2005罗、朱的对比)5、淮南格物,(2006,2010,2011)(12)1.静因之道(13)2.制民之产(13)3.坐忘(13)4.狂举(13)5.罔直蒙酋冥(13)6.见分相分(13)7.人极(13)8.德性所知(13)9.淮南格物说(13)10.四几(13)中西方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1、巴门尼德的存在(98)2、原子和虚空(98)3、四因说(98)4、流溢说(98)5、唯实论(98)6、我思故我在(98)7、物是观念的集合(98)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98)1、四根说(99)2、波菲利问题(99)3、单子(99)4、先验幻想(99)1、助产术(00)2、四线段比喻(00)3、太一(00)4、前定和谐(00)5、绝对同一性(00)6、真理是过程(00)1、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01)2、单子(01)3、四根(01)4、三权分立(01)5、四假象(01)赫拉克利特(09)逻各斯(09)四因(09)流溢说(09)唯名论与唯实论(09)我思,故我在(09)存在即被感知(09)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南(09)自我和非我(09)《精神现象学》(09)1.正名(10)2.玄览(10)3.三表(10)4.静因之道(10)5.四短说(10)6.坐忘(10)7.大故、小故(10)8.十翼(10)9.三统、三正(10)10.崇本息末(10)11.四法界(10)12.四句教(10)13.淮南格物说(10)14.通几、质测(10)15.能必副其所(10)1.智者(11)2.我思故我在(笛卡尔)(11)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11)4.习惯是生活的伟大指南(休谟)(11)5.不控制情感的人没有自由(斯宾诺莎)(11)1、爱利亚派(12)2、精神助产术(2000)(12)3、托马斯。
阿奎那(2010)(12)4、洞穴假象(2003种族假象,2001四假象,1998四假象)(12)5、实体(笛卡尔)(12)6、复杂观念(2007)(12)7、公意(2003)(12)8、爱尔维修(12)9、自我设定自我(2011,2005自我设定非我,2001)(12)10、《现象精神学》(2009)(12)泰勒斯(13)永恒的活火(13)洞穴假相(13)人是机器(13)公意(13)实体和样态(斯宾诺莎)(13)唯名论(13)预定和谐(13)《精神现象学》(13)自然状态(霍布斯)(13)西国哲学史试题(解答论述题)问答(94)1、比较王弼、郭象、森肇(看不清楚了)2、比较罗钦顺、王挺相、王夫之、颜元的人性论问答(五选三)(96)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简答(00)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00)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二、翻译(略)(01)三、简答(01)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3、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论述(01)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
二、翻译(02)三、简答(02)1、怎样分与评价王弼的一段话:“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2、怎样评价王夫之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批评?四、论述(02)论先秦时期人性论的历史的与逻辑的演变二原典解读(略)(03)三、论述(二选一)(03)版本一:1、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2、分析、评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
版本二:一、分析并比较《老子》与《庄子》对道、有、无的论述(25分)二、解释分析《坛经》中的三科法门(25分)三、论述并比较《大乘起信论》和《成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概念(25分)四、论述分析《传习录》中的四句教说(25分)二.问答(共3小题,1、2小题各20分,3小题15分)(04)1.述华严宗之“理事无碍”思想2.比较朱熹、王守仁、颜元之“格物”说3.韩愈关于仁、义、道、德的论述(注:此题系01年中国哲学史考题重复)二简答8分x5(05)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35分x2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05)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05)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二,论述(06)1后期墨家“辩”的目的和逻辑原则2华严宗四法界学说中3程颢和程颐人性论比较4孙中山知行观三,标点并翻译(06)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
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於无共然后止。
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
鸟兽也者,大别名也。
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於无别然后止。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於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
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
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
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
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制名之枢要也。
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07)孔子的忠恕之道庄子的齐物思想王弼的圣人体无观华严宗的四法界说朱陆之争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07)玄学的有无学说张载的气论梁漱溟的文化观四、标点及翻译(20分)(07)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二、简答(共40分)(08)1、一阴一阳之谓道2、春秋大一统3、崇本举末4、太虚无形,气之本体5、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三、论述(3选2,每题35,共70)(08)1、写出惠子十命题并简单解释2、荀子的认识论观点3、黄宗羲关于气、理、心论述四、标点及翻译(20分)(08)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二简答:(09)1.试述荀子批判孟子性善说的主要内容。
2.韩非子论法与术之区别。
3.慧能“无念为宗”的主要内容。
4.戴震论理欲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论述:(09)1.以王弼.裴頠和郭象为例,说明魏晋玄学的有无问题。
2.试论朱熹与陆九渊主要思想区别。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0)1.简述韩非子法家思想2.试述郭象的“独化”论3.试述僧肇的“物不迁”论4.试述张载的“太虚即气”的气本论思想5.试述程颐对“格物”的理解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10)1.详论朱陆之争的思想内涵2.试论明代的气论思想论述(11)后墨的辩论理论僧肇对般若空宗三家的批评以及不真空义朱熹对太极和四德关系的论述黄宗羲的理气观以及盈天地皆心二、简答(15*4)(12)1、老子的无为思想2、韩非子的法家思想(2009韩非论法术的区别,2010原题)3、郭象的独化论(2001名词解释,2010原题)4、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2002简答王夫之对知行合一的批判,2003论述,2005阳明、船山知行观对比)三、论述(30*2)(12)1、张载的气本论思想(2010简述张载的太虚即气)2、朱熹的理气论二.简答题(13)1.郭象的“独化论”2.僧肇的“物不迁论”3.张载的“太虚即气”的气本论思想4.朱陆之辩的核心思想三.论述题(13)试比较罗钦顺、王廷相、方以智、王夫之的气论思想方哲学史试题(解答论述题)分析题4选3×15分(98)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简答8分(99)1、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2、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神学真理(托马斯)3、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砂)4、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论述24分1、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指出下列各段话出自何人,并解释其含义(00)1、这个世界,……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2、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3、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乎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论述20分(00)1、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如何发展了笛卡儿的实体学说2、你如何理解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命题(01)1、自我设定非我2、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3、物质或有形实体是矛盾概念(贝壳来)4、理念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黑格尔)5、实践理性有三条公设(康德)论述(01)1、你怎么看待哲学2、详述并分析柏拉图通种论的基本内容简述题(5*5,共25分)(11)1.罗吉尔•培根的把握真理的四大障碍2.亚里斯多德为什么认为中产阶级统治国家最好3.爱尔维修认为什么是国家不幸的根源4.托马斯把世界分成几类学问5.卢梭认为不平等的发展有几个阶段论述题(4*25,共100分)(11)1.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不在于实用;哲学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如何?2.康德为什么说应把人当作目的来看,而绝不是当作手段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