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经典赏析

合集下载

望庐山瀑布赏析及自然景观描绘

望庐山瀑布赏析及自然景观描绘

望庐山瀑布赏析及自然景观描绘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市,是中国最著名的名山之一。

庐山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庐山瀑布群。

这篇文章将对庐山瀑布进行赏析,并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带领读者一同领略这片神奇的大自然。

庐山以其丰富的瀑布资源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庐山三叠泉,简称庐山瀑布群。

庐山瀑布群由瓢泉、白鹿泉和彩虹泉三个主要瀑布组成,每个瀑布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瓢泉是庐山瀑布群中最高的瀑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瀑布之一。

当人们走近瓢泉时,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仙境。

水从高处奔腾而下,声势浩大,有如倾泻而下的银河。

瀑布的溅水形成了一片迷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美丽的虹霓。

其次,白鹿泉是瀑布群中最壮丽的瀑布之一。

白鹿泉犹如一匹奔腾的白鹿,从山顶峭壁上跃然而下。

水流与瀑布的冲击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震撼和宏伟的感觉。

站在白鹿泉前,可以感受到瀑布带来的清凉和湿润,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彩虹泉是瀑布群中最美丽的瀑布之一。

彩虹泉得名于瀑布倾泻之处形成的彩虹。

当阳光透过水汽,映照在瀑布上时,便会出现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

站在彩虹泉前,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美不胜收。

除了庐山瀑布群,庐山还有其他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庐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特别是在早晨和黄昏时分,山峰被晨曦和晚霞染上了一层金黄,如同一幅巨大的绘画。

庐山还有许多奇石奇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五老峰上的三叠石,形状独特,宛如一座古老的宫殿;还有千丈泉边的一株古银杏树,树龄已经超过千年,树枝挺拔,呈现出一种雄伟与庄严的美。

此外,庐山还有许多溪流和湖泊,如石门溪、润庐湖等,水质清澈见底,让人心旷神怡。

这些溪流和湖泊不仅为庐山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风景,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

总之,庐山以其壮丽的瀑布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庐山瀑布群的瓢泉、白鹿泉和彩虹泉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庐山毛泽东全诗词赏析

庐山毛泽东全诗词赏析

庐山毛泽东全诗词赏析
毛泽东爷爷的《庐山》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

首联“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一“飞”字灵动异常,一“跃”字威风八面。

庐山九十九座山峰蜿蜒连绵,气势雄伟,诗人却能让其“飞峙大江边”,不仅化静为动,而且化山石为生命。

奇瑰的笔墨让原本雄伟的庐山瞬间又拥有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然而正是这奇崛雄伟、郁郁葱葱的高山,诗人却能一“跃”而过“四百旋”的山弯立于高巅,俯视江湖山川、纵览人间风云,大有成竹在胸、跃跃欲试、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颌联“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承接“跃上葱茏”展开,登高望远,似乎世界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

“冷”是指冷静、冷淡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热”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同时也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

颈联“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借想象的翅膀,驰骋于长江上下,西望武汉,九派之上,彩云当空,黄鹤高翔;东眺三吴,波涛滚滚,烟雾缭绕。

尾联以幽默的设问来否定没有阶级斗争的桃花源存在,要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

尾联“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两行使诗歌出现了深刻的寓意。

诗人在这里妙用了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

通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桃花源”已附添了许多象
征意义,但它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指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这种子虚乌有的社会只有告慰心灵,而在人世间却永远无法见到。

全诗写了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庐山的云雾赏析

庐山的云雾赏析

庐山的云雾赏析
人们经常把庐山称为“云海”。

因为庐山林木苍翠,悬崖峻绝,气候温和宜人,遍地秀美的自然景观,配上无边无垠的云雾,令人沉醉其中。

庐山之美,特别是云雾,它独特的迷人,确实让人难以忘怀,成为许多游客心目中最完美的视觉体验。

庐山云雾秀美壮观,如一层披在山上的白色披肩。

散落在山间,仿佛绵绵无绝伦。

每当月初到月中,云会形如威士忌般滚滚而来,仿佛带给游客一种如穿越时空的感觉。

水珠间的妖娆,你可以看到蓝色的云在天空中穿梭,像海浪一样翻滚跳跃,宛如一支宏大的交响乐。

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旷神怡,令人莫名激动。

此外,庐山还有一种独特的云雾,叫做“洒脱云”。

它能把整个庐山笼罩在
一层朦胧的静谧之中,被它覆盖的庐山一览无遗,人们宛如置身一位特殊的梦乡。

“洒脱云”的变化多端,会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未知的美景,有时会从眼前落下一片片清新的云朵,犹如一片片乌云扫过天空,宛如朵朵白花,把天空染白。

总的来说,庐山的云雾可以说是挚爱之美,它让许多游客陶醉在其中,永不忘怀。

在独特的云雾中,人们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放松心灵,远离现实尘嚣,在这份特殊的梦乡里,体验不一样的情感滋润。

庐山经典赏析

庐山经典赏析

二、风景名山 1.花径
• 庐山文人李凤高 (拙翁)所题。
1986年, 中国陶 瓷美术 大师胡 献雅所 题
景白亭: 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 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 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 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 径”,并建造了 “景白亭”。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 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
十字台阶
屋后毛竹
金钱松
宋美龄卧室
老别墅的故事:庐山现保存完好的 近七百栋二十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 老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 大规模的“世界村”。 景点一共有6栋别墅,分别是283号 美国基督教堂、282号传教士别墅、 281号李得立展览馆、307号军官 别墅、310赛珍珠别墅以及老别墅 酒吧。
2.锦绣谷(天桥、狮子口悬崖、好运石,黄云 万里、险峰、可怜松、礼贤门、谈判台(访仙 亭)、梵音泉、观妙亭、仙人洞、劲松、御碑 亭) 天桥
狮子口悬崖
好运石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黄云万里
• 登临庐山高峰, 放眼纵观,只 见长江浩浩荡 荡,直泻东海, 一去不返;万 里黄云飘浮, 天色瞬息变幻; 茫茫九派,白 波汹涌奔流, 浪高如雪山
Ouyangfang105.163@.com
旅游景点鉴赏课程简介
1.性质:非专业选修课 2.课时:36课时/18教学周 3.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著名景点鉴赏》 4.考试形式:教师自主考试 5.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30%平时成绩+70%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构成: ①课堂出勤10分(无故缺席一次扣2分) ②期中考试成绩20分

庐山最有名十首诗

庐山最有名十首诗

庐山最有名十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把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紫烟缭绕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极度的夸张,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仿佛那瀑布是从天上倾泻而下的银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

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从而悟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告诉人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不能局限于局部。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赏析:全诗以豪迈的气势,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诗人将自己的寻仙求道之志与庐山的神奇景观相结合,如“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等句,展现出庐山的秀美和雄伟。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登庐山绝顶所见的景象。

诗中细致地描绘了庐山的险峻山势,如“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写出了登山过程中的惊险与好奇,“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绝”表现出山路的崎岖多变。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古诗庐山东林杂诗翻译赏析

古诗庐山东林杂诗翻译赏析

古诗庐山东林杂诗翻译赏析《庐山东林杂诗》作者为宋朝诗人释慧远。

其古诗全文如下: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赏析】开首四句写东林胜景:奇峰突起,山岚云蒸,恍然仙境。

首句“崇岩”,当指香炉峰。

慧远《庐山记》云:“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游气笼其上,则棼氲若烟。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云云与慧远首句,实同咏一景。

“吐清气”与“生紫烟”俱指山岚袅袅上升之貌,传写出庐山特有胜景,名僧诗仙,虽异代而有同工之妙。

次句“幽岫栖神迹”,绾合庐山掌故。

据慧远自道:“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

[2] 可见山中的紫气祥云在这位高僧看来并非偶然,而是此地神踪仙迹的显现。

由此山间的气象亦不同凡境,“希声”二句极写山中之静,但这种寂静,并不是无声的沉默,而是动之极、响之极。

虽听之无声但此中却有群籁奏鸣,此是天地宇宙间最大最广泛的声响。

正如《老子》说:“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

”在无声之中有万窍号呼,于寂静之中有生命的律动,谙通佛理的慧远懂得动静相生的辩证法,于是他在描写了大音希声的山中寂静后,又平添了几声山流(溜)的涓滴,令读者想起六朝诗人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中的意趣。

但是,云游此地的慧远,虽寄兴与神仙之庐,其目的并不是寓情山水,留连光景,而是“怀仁山林,隐居求志”。

弘扬佛法大道。

所以,作者的意趣所向,并不是山川风光本身,而是通过身游佳境,抒发从中感悟到的玄理妙道。

因此“有客”以下十句,全是即景述怀,借机谈玄。

诗中之客,当是作者自谓。

这位高僧独行山林,神思冥冥,探幽索隐,在思味人生宇宙妙谛玄机。

当时名士支遁《咏怀诗》云:“道会贵冥想,罔象摄玄珠。

”名僧与高士都讲究内心的参省,通过神游无极而探骊得珠。

庐山最经典的十首诗

庐山最经典的十首诗

庐山最经典的十首诗1.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哇塞,这写得也太绝了吧!就好像那瀑布真的从天上倾泄而下,李白这想象力,绝了!2.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哎呀,说得太对了!我们不常常也是这样,身处其中反而看不清吗?这诗多有哲理呀!3.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咦,山下花都谢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多神奇呀,就像给人一个惊喜!4.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哇,这景色描写得好宏大呀,仿佛能感受到那壮观的景象就在眼前呢!5. 《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嘿,走了那么远才见到,这种期待后的遇见是不是很让人激动呀!6. 《彭蠡湖中望庐山》——“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啊,在船上等待天明出发,看着那茫茫的湖水,感觉好有意境呀!7.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哇,这庐山高得都能遮住日月,还一直有霜雪,太厉害了吧!8.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哎呀呀,因为风雨就发愁上不去庐山,真的好可惜呀,不过那云雾里好像真有六朝的僧人呢!9. 《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哇哦,那泉水直直落下,像打雷一样不停,就像一条白练划破青山,太震撼了!10. 《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哇,那五老峰就像青天削出的金芙蓉,真美呀,好想在那住下呀!我觉得这些诗真的把庐山的美和独特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呀,让人对庐山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呢!。

哲理诗句经典及解释

哲理诗句经典及解释

哲理诗句经典及解释一、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二、衍生注释:“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则是高耸的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能认识庐山真正的全貌。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

三、赏析: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描写从不同角度看庐山会有不同的景象,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后两句则点明主旨,我们常常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受到自身所处位置的局限。

就像我们看一个复杂的人或者事情,身处其中时可能会被各种表象迷惑,难以看到全貌。

四、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但他性格豁达乐观。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的诗词风格豪迈奔放,又不乏细腻的情感表达,其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

五、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讨论一个人。

我觉得那个人很自私,因为他在一次小组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我的朋友却觉得他可能有难言之隐。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对那个人的看法都可能是片面的,就像看庐山一样,只看到了一个角度的他。

也许我们多了解一些他的情况,从不同的方面去看他,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呢。

一、原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衍生注释:“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船旁边有许多船只驶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枯树前面有万千树木在春天里生长。

三、赏析:这两句诗哲理深厚。

沉舟、病树象征着旧事物的衰败,而千帆过、万木春则代表新事物的蓬勃发展。

它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不管旧事物曾经多么强大,都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

这种新陈代谢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就像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被淘汰,新的高效的生产方式不断涌现。

余秋雨《庐山》原文及赏析

余秋雨《庐山》原文及赏析

余秋雨《庐山》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余秋雨《庐山》原文及赏析【导语】:《庐山》是余秋雨写的一篇散文,出自于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关于《庐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关于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文学_描写庐山的古诗词及赏析

文学_描写庐山的古诗词及赏析

描写庐山的古诗词及赏析一、望庐山瀑布朝代:宋朝|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简介《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翻译/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鉴赏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的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庐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的汇聚处,也是百年来名人墨客留连忘返之地。

庐山有“奇峰秀水、云雾半城”的美誉,而庐山的云雾片断更是其一大特色。

庐山的云雾片断,在如诗如画的庐山风光中,尤其惹人注目。

在诗人良渚所作的《登高》诗中,便有“云起嶂头雨落花前”的抒怀,描绘了云雾片断与庐山山峰秀美相映成趣的景象。

庐山的云雾片断,既犹如白色的面纱轻轻覆盖在山头间,又犹如羽毛般轻盈自如地飘舞于天空之间,变幻无穷,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几分豪放不羁的气息。

庐山的云雾片断往往在早晨与傍晚之间,依据庐山的气候、地形和季节不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

在晴朗的天气里,庐山的云雾片断如同是对天空的珍奇注脚,山与云相互交融,云朵被山峰挡住的部分透露出开放式的云雾片断,如同伸手可及的云海,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云中。

在雨雾天气里,庐山的云雾片断则更为神秘,云雾与人相互纠缠,如巨大的画幅般,让人物深沉地陷入其中。

在庐山的云雾片断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庐山云海”。

这是庐山云雾的又一种形式,云雾与山峰相得益彰,而在相对低的海拔,更容易呈现出这种宏大而壮丽的景象。

当游客们来到庐山上的望海峰或五指峰时,只需望向远处,便可以看到庐山云海的美景。

除了山峰与云雾的交相辉映,庐山云海还带着浓郁的诗意,将人们的心情和情感撩拨得浑然忘我。

如此壮美的庐山云雾片断,让人们忘却了肉身和俗世,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

或许正是因为庐山的云雾片断,使得本就名满天下的庐山更加地有魅力。

或许正是庐山云雾片断的美丽,才让游客们不断地前来游览,欣赏这座美丽的名山。

总之,庐山的云雾片断是庐山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们应该去体会它的美,去领略它的妙处。

让我们在韵味无穷的庐山云雾片断中,寻找到生命的灵感和无穷的乐趣,与大自然合拍,与庐山山峰一同倾听自然世界里的声音。

余秋雨《庐山》赏析

余秋雨《庐山》赏析

余秋雨《庐山》赏析赏析,苦旅着的中文化~何去何原文,国你从提起赏山~赏使人不由得想起一首赏,“看成赏赏成峰~赏近高低各不同。

不赏赏山面目~只会横真赏身在此山中。

”;赏赏《赏西林壁》,美赏的赏山赏湖~南南昌王赏~西赏京九大通~北枕偎鄱阳靠滕脉滔滔赏江。

大江、大湖、大山赏然一~雄奇赏秀~赏柔赏~形成了世所罕赏的赏景赏。

“春如、夏体并壮梦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成一幅充赏魅力的立天然山水。

构体画赏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赏此山~世人赏美此山。

中赏民族源赏流赏的赏史和千年数博大精深的文化赏予了赏山无比厚的涵~使不赏赏光秀赏~更集育名山、文化名山、宗名丰内她教教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司赏“南登赏山”~到陶明、李白、白居易、赏赏、王安石、庭赏、赏游、朱从迁渊黄熹、康有赏、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赏巨匠登赏赏山~留下4000余首赏赏歌赏~赏山立了世界文确她化名山的地位。

在古代~赏山道路赏阻、外界赏系甚少~再加上景色赏美~自然是吸引了多文人雅士慕名而与很来个独它。

可以赏~赏山在古代是一培赏孤~或者赏培赏文人的理想地点,因赏赏世俗的超拔~也就是孤赏世俗的超拔~文人赏世俗的超拔。

独中的名山大川不赏是大自然的奇迹~而且是赏史文化的厚重赏淀。

赏朝赏代的文人都希望通赏赏国他赏的摸到一赏赏赏史赏空的穿越~感受一赏久赏而深的息。

作赏一赏代文人~余秋雨的“文触达沉气个化苦旅”是一赏心之旅~是一赏赏赏去的追溯之旅~也是一赏赏未的探索之旅。

我人赏赏~《赏灵既来个山》是《文化苦旅》一赏中非常出彩的一篇文章。

那一行行文字巧妙地赏赏了赏赏赏的赏赏和空赏的穿梭~而那字里行赏流露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赏幻化成一赏重而赏赏的旋律。

沉在《赏山》的赏篇~作者先我赏赏了赏子,“……那里好像有赏赏文人大。

原因赏起太与个从来没会来赏赏~……”到底是赏“赏赏”的原因赏致有在赏山赏赏文人大,作者不想挑明~看只有赏下怎没会呢来去才能出答案。

找然而~作者接下的述却是赏赏一来叙从来句赏赏始的,“回赏去看~赏山本倒是文人的天地。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赏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赏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译文】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

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

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星旁,九叠云屏就像是锦幕张,山影在鄱阳湖上映出青黛光。

石门在山前开,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入云真雄壮。

三叠泉水飞泻而下,像银河倒挂一样。

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曲折回旋的山崖、层层叠起的峰峦直插穹苍。

山色苍翠,红霞映朝阳,鸟迹看不见,只有吴天寥廓苍茫茫。

登上高山,满怀豪情让目光驰骋在天地间,大江悠悠东去不回还。

黄云涌出,万里天色变,九条支流,白波滚滚有如流动的雪山。

心情真好啊,写出这首《庐山谣》,面对庐山,更使我诗兴发。

悠闲中,我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谢公的行迹早就被苍苔填没。

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没有尘世情,三丹和积,可说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捧着莲花去朝拜玉帝。

早已约好天神会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简析】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

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

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

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

“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

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七律登庐山赏析

七律登庐山赏析

七律登庐山赏析
一山独耸万山从,
云海茫茫入望中。

绿树红岩争春色,
飞泉漱石响晴空。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无限风光在高处,
欲穷千里更登台。

我登上庐山,沿着蜿蜒的山路,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听着潺潺的溪流声,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

山峰苍翠欲滴,云雾缭绕其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我来到一处古老的庙宇前,看到门前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白鹿洞书院”几
个大字。

原来这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曾经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

我走进庙内,看到院落幽静,古树参天,心中不禁感叹不已。

在庙宇的旁边,我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庐山真面目”几个大字。

我好奇地走近一看,发现石碑后面还有一段文字,写着:“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境内,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秀美的山川、神奇的传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登临庐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中华民
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站在庐山之巅,俯瞰着群山环绕的美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这里不仅有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更有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瑰宝。

最后,我来到了一处溪流潺潺的地方,看到一群游客正在烧烤、聊天、嬉戏。

我也加入了他们中间,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在这个欢声笑语的时刻,我感到自己仿佛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李白的七绝诗《登庐山五老峰》 赏析

李白的七绝诗《登庐山五老峰》 赏析

李白的七绝诗《登庐山五老峰》赏析《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赏析】这首诗是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五老峰是庐山东南部由五座雄奇的峰岭相连组成的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

“庐山东南五老峰”句平缓而起,开门见山,点出五老峰在庐山所处的位置。

紧接着“青天削出金芙蓉”一句,便如异军突起,以奇崛之语写五老峰嶙峋峭拔之势。

这句从视觉角度来看,是由下而上仰视所见。

诗人仰观五老峰,见其突兀而立,气势磅礴,像削出的金芙蓉一般,矗立在青天之上。

“金芙蓉”又名金莲花,其色橘黄,花瓣均匀,多生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

作者以金芙蓉喻指五老峰,想象奇特,不但写出了五老峰的秀丽形状和金黄颜色,也道出了诗人写作此诗的时间是在秋冬之际。

这金色的高山直冲“青天”,雄奇挺拔,令人叹为观止。

一个“削”字,力重千钧,它化静为动,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五老峰的嶙峋之态,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功力的赞颂。

此外,从色彩搭配上来看,山呈金黄色,而天呈青蓝色,暖色和冷色相协,使得画面更加和谐绚烂。

第三句转换视角,写诗人登临五老峰,由上而下观看九江一带所见景色。

九江在庐山下,景色秀美,诗人俯视九江,便可饱览九江盛景。

“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

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

卜筑五老峰下。

”晚年李白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已心力交瘁,因而,隐居修道,便为晚年李白的主导思想。

末句“吾将此地巢云松”,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扩展阅读:李白的诗词风格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

七律·登庐山赏析

七律·登庐山赏析

七律·登庐山赏析
《七律·登庐山》是毛泽东的诗作。

庐山之美天下闻名。

歌咏庐山的名篇佳作随流泻不止的瀑布世代传扬,淳厚的文化氛围为庐山的自然美增添了异彩。

开篇横空一个“飞”字,气势磅礴,让人体味到那由运动造成的动态美--劲力妩媚,神采飞扬。

下句写登山。

“葱茏”代指庐山,同时又顺手补描了山色的郁郁葱葱。

颔联上句入眼一个“冷”字,既有冷静之形,又有冷淡之态。

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诗人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任,此时此刻,他屹立在时空交织的“制高点”上,冷静地审时度势,同时又冷淡地看待反华势力的叫嚣。

【描写庐山古诗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描写庐山古诗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描写庐山古诗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2.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

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

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

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

——《锦绣谷》3.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5.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6.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7.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8.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10.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白居易《庐山桂》11.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12.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14.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贾岛《寄白阁默公》15.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游含鄱口》16.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17.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白居易《庐山桂》18.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19.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韦应物《郡内闲居》20.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21.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古代文学名篇赏析望庐山瀑布

古代文学名篇赏析望庐山瀑布

古代文学名篇赏析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远近闻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精心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的赞美和感叹。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符合古代文学的要求和特点。

文章开始,作者首先引人入胜地描述了庐山瀑布的自然景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精妙的描写字画般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而美丽的世界。

通过运用意象和修辞,作者使读者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犹如一座座巨大挂在前川之上的瀑布。

接下来,文章通过反复描写庐山瀑布的景色,营造出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将瀑布如细细的银河从九重天齐齐悬挂下来,使人感觉到壮观和巨大的力量。

同时,作者还运用美学手法描写瀑布的水雾和水花,如"冰雪为霜","水飞风短"等,使瀑布的景色更加丰富和立体。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突出了庐山瀑布的神奇之处。

"云锦屏风裹四海,凭栏却笑向人间",这句抒发作者自己情感的诗句,通过对庐山瀑布的神秘和超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它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庐山瀑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景观,而是一个巧妙穿越天地间的神奇存在。

整篇文章流畅自然,语言通顺。

作者用辞简洁明了,既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又表达了自己对它的赞美之情。

写景灵动自然,循序渐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乐园。

"望庐山瀑布"这篇文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庐山瀑布的景色的赞美和感叹。

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还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它是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中,体会到祖先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赞美。

望庐山瀑布,作为其中的佳作,不仅可以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庐山落霞赏析

庐山落霞赏析

庐山落霞赏析
①傍晚,雨后初霁。

我们走上庐山山梁,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幅从未见过的瑰丽图画出现在眼前。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长江上展开一个像天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展开一幅同样宽广的巨型地毯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③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

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④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

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两天净土……
⑤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⑥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⑦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

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险峰,海拔1025M,地势险要,站在此处可感受“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险峰也是目睹锦绣谷全景及 庐山下的九江县最佳处(九江县古时称柴桑,陶渊明诗 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便是此处)。1961 年,毛主席游此,题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 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可怜松
谈判台
• 梵音泉
观妙亭
《庐山诗》朱 元璋
• 竹林寺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观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十二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 “竹林寺” ,海拔约1000米,其实并无寺庙,只有一块刻在石 壁上的摩崖石刻和一段口口相传的传说见证它的存在和神奇。 • 元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连年混战。公元1360年,陈友 谅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攻 灭朱元璋。朱元璋一度战败逃入庐山躲避,当逃至锦绣谷时, 眼看就要被陈友谅部队所追上,此时周颠出现,将朱元璋带入 一片竹林中的寺庙躲避,使朱元璋得以脱身,这座使朱元璋化 险为夷的寺庙就名为“竹林寺”。而这个周颠既是“颠子”, 又是和尚,还是道士,又被皇帝认定为‘仙家’。此后,周颠 追随朱元璋,他每次总是道破天机,千钧一发的时候总是给朱 元璋莫大的帮助,最终使朱元璋成功一统江山,建立了明朝。 • 朱元璋对对周颠极度痴迷和推崇,念周颠辅佐有功,委以高官 厚禄,谁知周颠原是个率性之士,不愿居功,宁愿云游四海。 朱元璋在京城几次患病,都收到周颠遣人送药至京城,服药后 立即痊愈。为了报答周颠仙人,朱元璋派出各路高手,遍访海 内,却始终没有找到周颠的踪影。后来,朱元璋听说周颠又回 到庐山竹林寺,修行、隐居,急忙派遣心腹前往庐山寻找。待 到庐山锦绣谷,却始终无法探得寺庙究竟何在,只留下刻在石 壁上的“竹林寺”三个字。
• 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女作家赛珍 珠一家居住过的310号老别墅。这位英文全 名为珀尔· 赛登斯特里克的杰出女作家出生 在美国,她的童年却是随着其传教士父亲 在中国长江边的镇江度过并在那里长大。 是她名叫赛兆样的父亲从李德立手上购买 了庐山一片清凉之地,建造了如今还残存 的这幢并不十分起眼的别墅。从此,她的 一家“每年六月,当秧苗从旱地秧田移插 到水田的时候,也就是去牯岭的时候了。” 若干年后,赛珍珠就是“带着庐山午间的 凉风走上了写作道路”,创作了她的处女 作《也说中国》。

• 仙人洞
仙人洞高7米,深14米,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他就是在此 修道成仙的,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内仙气飘飘,令人神往。清朝时这里被改 称为仙人洞
• 殿内立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 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 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 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 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 上清泉万古常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水中含有 多种矿物质,比重大,凸出碗口不溢,漂硬币平置不沉。
• 这个小房间就是赛珍珠的书房,赛珍珠的很多作品 都是在这个屋子里完成的。这个时候端坐在打字机 前的赛珍珠已经进入中年阶段。在1922年的夏天, 她如同往年一样来到庐山避暑,她这个时候内心冲 动不已,就随手打出了一篇随笔,叫《也说中国》, 这是赛珍珠的处女作,刊登在美国大西洋的月刊上, 从此,赛珍珠就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在1931年,成 名之作《大地》问世,她还完成了《大地》三部曲 的后两部作品——《儿子们》和《分家》。在1938 年11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赛珍珠的大半辈子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庐山310 号别墅就是她在中国温暖的家,这里不仅留下了赛 珍珠天真烂漫的童年、情窦初开的青年、知晓天命 的中年,也留下了许多不为你我知晓的喜怒哀乐和 怀念。
十字台阶
屋后毛竹
金钱松
宋美龄卧室
老别墅的故事:庐山现保存完好的 近七百栋二十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 老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 大规模的“世界村”。 景点一共有6栋别墅,分别是283号 美国基督教堂、282号传教士别墅、 281号李得立展览馆、307号军官 别墅、310赛珍珠别墅以及老别墅 酒吧。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毛泽东1961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劲松
劲松 • 石刻为谁题一直 是个谜,有人猜 测是陈三立或李 烈钧,2000年考 证“豁然贯通” 及“纵览云飞” 为曾任国民政府 委员、安徽省主 席马福德及其子 马鸿炳所题
二、风景名山 1.花径
• 庐山文人李凤高 (拙翁)所题。
1986年, 中国陶 瓷美术 大师胡 献雅所 题
景白亭: 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 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 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 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 径”,并建造了 “景白亭”。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 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
• 赛珍珠于1934年离开庐山,后来又完成及出版了她的几 部新作,并在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在瑞典的获 奖演说中曾深情表白:“我自己的祖国和我第二个祖 国—中国在心灵上有许多地方相似,但最重要的,是我 们对自由、美满、幸福的共同热爱和强烈追求。”这些 过去只是留在陈旧书籍里的史实,从这幢具有珍贵意义 的老别墅中飘洒出串串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教士 的后代挚爱中国,钟情庐山的动人心结。
御碑亭
庐山御碑亭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 年)所建。朱元璋建御碑亭,既是为了感谢、纪念对明朝建立有功的周颠; 更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他当皇帝是“天意”,以此蛊惑人心,愚弄 民众。 御碑亭建在庐山仙人洞附近的白鹿升仙台上,传说周颠在此乘白鹿升仙而 去。选在此处建御碑亭,主要因为这里据说是周颠乘白鹿升仙的地方;再 者这里的“风水”极好,背靠滚滚东去的大江,及扼大江咽喉的重镇九江 (当时称德化);右(西)面山下是古老的东林寺,及远处层峦起伏的群 山;左面、南面是远远近近,云遮雾绕的秀丽山峰。 御碑亭高6米,四面无柱,全是条形巨石砌成。亭子正门外有两幅对联, 外联的上联是:“姑从此处寻踪迹。”下联是:“更有何人告太平。”内 联的上联是:“四壁云山九江棹。”下联是:“一亭烟雨万壑松。”亭内 “御碑”高4米,宽1点5米,厚0点25米。碑正面是朱元璋亲自撰写 的碑文《周颠仙人传》,背面是朱元璋的《赠四仙》诗:“匡庐之颠有深 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这里所说的 四仙,是指周颠仙人、天眼尊者、徐道人和赤脚僧。
景点一:庐山
• 一庐山概述: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属地垒式 断块山。为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首批5A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同时也是中国第四世纪冰川最典型、最集中的山 体。 。
北山公路:1952.12-1953.8北山的特点是弯道多,弯度大, 其长度为24公里弯道为396个,如果身体不适的朋友建议先 吃晕车药!
•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 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 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 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 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 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 卢敖游太清。
Ouyangfang105.163@.com
旅游景点鉴赏课程简介
1.性质:非专业选修课 2.课时:36课时/18教学周 3.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著名景点鉴赏》 4.考试形式:教师自主考试 5.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30%平时成绩+70%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构成: ①课堂出勤10分(无故缺席一次扣2分) ②期中考试成绩20分
• 杜鹃花
三、建筑名山
• 美庐
美庐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 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人感情颇 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将此幢别墅让给蒋介石夫妇居 住,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 龄。从此,宋美龄成为了这栋别墅唯一的主人。
蒋介石夫妇1933年8月搬进美庐别墅,夏季上山避 暑办公,均下榻在此处,除了八年抗战未上山,一直住 到1948年。 1937年6月、7月,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多次走进这 栋别墅,与蒋介石商谈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商抗日大计。 解放后,1959年、1961年、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 三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基本都住在美庐。
3.三宝树
黄龙寺
相传早在晋代,释昙诜在此修持,并栽下2株婆娑宝树、1株银杏, 明代僧人释彻空于万历年间(1573—1620)肇建。立寺之初,寺亦 名曰“鹿野禅林后释彻空法承临济宗黄龙派,且寺靠黄龙潭而建, 故又名之曰“黄龙寺”。释彻空通过好友释达观的引荐,得到当 朝慈圣皇太后所赐旧刻《大藏经》637函和续刻《大藏经》41函。 每函包以锦袱,四角皆缘黄绫,极为珍贵。而后不久,慈圣皇太 后又将渗金精铸佛像、西洋水墨罗汉18轴、大型金铜铸香炉、花 瓶、万岁牌、毗卢佛像、圆球大镜等宝物颁赐黄龙寺。在此先后, 明神宗朱翊钧对黄龙寺也是恩宠有加,亲自诏召释彻空人内宫应 答,赏赐紫衣袈裟等。万历十四年(1586),神宗下诏颁“护藏敕” 和御撰《新刊续入藏经序》赐黄龙寺,以旌表其母功德。 1926年,康有为第三次上庐山,曾到黄龙寺游访,并题写“黄龙寺”
2.锦绣谷(天桥、狮子口悬崖、好运石,黄云 万里、险峰、可怜松、礼贤门、谈判台(访仙 亭)、梵音泉、观妙亭、仙人洞、劲松、御碑 亭) 天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