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word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2)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1、萨顿的假说(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a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b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a.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优质教案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联系细胞学和遗传的相关知识的枢纽,在整个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的知识体系中属于一个可以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深刻地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内容的选用和编排也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基础知识。

2、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1、尝试总结归纳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培养比较、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科学的热爱,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在大胆质疑的同时必须小心求证,培养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1、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提出有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此时学生的心中会有一些疑问:遗传因子(基因)是什么?遗传因子(基因)在哪里?接着在第2章的第1节又学习了减数分裂,知道了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对于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所用到的假说—演绎法,此时再次提出起到了有效巩固知识的作用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word教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word教案2

教案 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对话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类比推理”呈现两个类比推理题:1.玫瑰:爱情A.白色:纯洁B.风雪:晴朗C.花朵:蝴蝶D.器官:血液2.努力:成功A.生根:发芽B.耕耘:收获C.城市:乡村D.原告:被告提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呢?做这个选择有没有理论依据?讲解:看第1题,首先分析题目中玫瑰和爱情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玫瑰代表着爱情,再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前后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发现A选项与题目中的这种关系吻合,从而推测出答案是A。

第2题采取的做法也是一样的。

像这样通过分析对比两者之间一些特点或者过程的相似性,从而推测出一些结论的方法,我们称为“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的应用范围很广。

比如古代的鲁班,利用丝茅草叶子边缘有很多小锯齿的特性,制作了我国第一把锯子。

科学上,科学家们利用类比推理发现了很多的自然规律。

如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那么光也应该有波动性质。

二、新课教学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讨论后回答问题。

提示:这个替换似乎可行。

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一)萨顿的假说体验类比推理,提出萨顿假说。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豌豆杂交实验中基因的行为:推论:染色体和基因之间是平行关系,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前预习案)【复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说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预习内容】萨顿的假说:内容:基因是由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上。

依据:基因与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和,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

(2)在体细胞中基因存在,染色体也是的,在配子中的基因只有,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

2.实验材料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其中对是常染色体,对是性染色体,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型的,用表示,雌果蝇一对性染色体是型的,用表示。

3.红眼的雄果蝇基因型是,红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白眼的雄果蝇基因型是,白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

4.美国生物学家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现了说明基因位于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上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上呈排列。

【自我检测】1、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的蝗虫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D.以上叙述都对3、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A.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 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 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4、下列关于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是常染色体B.在雌果蝇中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C.在雄果蝇中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D.在果蝇体细胞中各对染色体都含有各自的等位基因5.下列叙述是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杂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B.杂种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C.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A.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同基因随姐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7、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的体细胞中,A和a称为基因,位于,A和B、b,a和B、b称为基因,位于。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武平二中生物组钟大雄一、教材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②《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沿着遗传学史的发展顺序,在第1章人们是如何发现遗传因子的存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遗传因子,即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

因此,第1章和本章的第1节是本节学习的基础。

该节的内容包括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部分,新教材中的这些生物知识是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服务的,是重新演绎当年科学家探究过程。

本节提出“类比推理”方法,是对“假说演绎法”科学方法的进一步培养,是对提出正确的“假说”的一种具体指导,对培养学生的提出假说很有帮助。

摩尔根实验证据是验证“类比推理”假说,同时摩尔根实验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可利用假说一一演绎法的再现,巩固学生对假说一一演绎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根据学生对前面一章及本章第一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这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很多方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没有很完全,比如假说一一演绎法,因此在本章,可利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假说一一演绎法的再现,再次强调、巩固假说一一演绎法的一般程序。

本节提到类比推理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学生虽然没有成型的理论,但是鉴于生活中常无形之中会应用到,因此课堂上要求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假说,这不是难事,但是在实验证据的收集与分析方面,学生会比较困难,这里,可以由师生一起进行收集,降低难度。

新的课程标准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杜绝填鸭式的学习,因此实际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好知识性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此外,还应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设计如下教学思路。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一、课文内容梳理
1.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讲解了基因如何组成染色体,并形成染色体中的遗传信息。

另外,这一节还介绍了基因扩增及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2.本节第一段讲述了基因是怎样在染色体上组成的。

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复制中可以看出,每条染色体都由基因的“赫夫曼”字符(通常称为碱基对)构成。

此外,染色体还由许多蛋白质分子构成,蛋白质将DNA拉成线,使整个染色体得以形成。

3.第二段讲述了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基因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系统性基因,表达性基因,同源重复基因,不稳定结构基因及未知基因。

其中系统性基因为物种的基础基因,表达性基因负责调节基因的表达,同源重复基因可以抵抗生物的遗传变化,不稳定结构基因直接参与基因组的结构变化,未知基因有可能控制物种的进化。

4.第三段讲述了基因扩增。

基因扩增是指一个单细胞组中某一特定基因的数量比另一个组的增加。

它可能是由于多拷贝基因的扩增,也可能是基因的重组,例如基因重排。

二、重要知识点总结
1.染色体由基因片段的“赫夫曼”字符(通常称为碱基对)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2.基因组结构可以分为系统性基因、表达性基因、同源重复基因、不稳定结构基因和未知基因。

3.基因扩增是指一个单细胞组中某一特定基因的数量比另一个组的增加。

三、指导思想
1.学习本节课文,要理解基因如何在染色体上组成,并了解染色体中的遗传信息的构成;
2.要熟练掌握基因组结构,以及每种基因组结构的功能;
3.学会解释基因扩增的概念,以及多拷贝基因和基因重排所引起的基因扩增。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导学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

在雌果蝇中,
探究四: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写出遗传图解: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知识小结】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2、下列生理活动,能使基因A和基因a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的是()
A.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细胞分化
D.受精作用
3、下列各项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C.精子和男性口腔上皮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男性小肠上皮细胞
4、豌豆的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的
B.F1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课后练习】
对演绎推理的验证——测交实验,写出遗传图解
X W Y红眼(雄)×X w X w白眼(雌)
X W X w红眼(雌)×X w Y白眼(雄)。

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五篇]

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五篇]

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五篇]第一篇: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从容说课本节内容包括了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3个教学知识点。

在人类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探索过程中,萨顿和摩尔根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领悟科学家独到的研究方法、缜密的思考、严谨的推理,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由于本节从上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引过来,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思路如下:(1)通过回忆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观察哺乳动物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引导学生联想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生的这种疑惑源于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由认知冲突产生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接着引导学生把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重读分离定律,画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有一对等位基因)和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让学生强烈意识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落实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观点的认同程度。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介绍萨顿的假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教师采取问题串的形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

通过介绍多种生物的染色体和基因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到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另外,还简要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定位上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代感,体现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4)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染色体和基因水平上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1)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其根本是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紧密相连,减数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学好本节课是(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会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说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情感目标:认同基因是物质的实体;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习科学家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三)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依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教学难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依据二.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猜想、实验并得出结论。

比如问题探讨中“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答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甚至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探究式学习法: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及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是不够的,教学任务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及群体协商与对话等教学情境来实现。

所以本节课除了传统的传授法之外,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潜在作用。

三.教学设计思路1、以“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为一条主线2、以“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为课堂的第二条线索萨顿假说的证据——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体现了“假说——演绎”的方法。

五.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问题探讨: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这是教材上设计的问题,非常地好,好在很容易使学生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联系起来,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出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哪怕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那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目标知识方面: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能力方面:1.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难点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方法解释基因在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和实验证据。

课前准备•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制定目标,做好落实方案•制作导学案,多媒体课件•布置任务:学生完成预习案,教师批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活动:这是我们学习过的孟德尔分离定律内容,现在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替换:将其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念一遍。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可能有对应关系吗?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只需简单回答从课本问题探讨入手,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由认知冲突产生问题,引起兴趣,调动学习热情,引发新一轮的思考。

结合题图,引导学生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不同。

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以后,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解读学习目标教师运用PPT展示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展示【探究一】对果蝇杂交实验现象的解释前黑板(靠左)【探究二】请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摩尔根的假设(写出遗传图解)前黑板(靠右)【探究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位置上控制着性状的一对基因。

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案

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案

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学习目标:知识: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能力: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质疑及勤奋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学习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我的课堂:一.情境导入:二.课前预学:知识准备1、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

2、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课堂导学一、萨顿的假说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完成任务任务1:分析孟德尔的假说中(等位)基因(遗传因子)的动态变化(P5页)任务2: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和数目)变化(以精子的形成为例,P17~P18页)(提示:体细胞及配子中存在形式,来源,形成配子方式等)(类比推理----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的现象,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

小故事:加拿大外交官朗宁曾在竞选省议员时,由于他幼儿时期吃过奶妈的奶水一事,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血统。

朗宁反驳说:“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

”)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相似性,大胆推论:基因是由携带着从传给的,也就是说,基因在上。

练一练: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材料:果蝇观察图2-9,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注: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

2.摩尔根的实验:(1)摩尔实验过程及现象:讨论与推测:如果按照萨顿的理论:基因在染色体上,那么,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呢?如果在性染色体上,那又有哪些可能呢?提出假设假设一: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Y染色体上,而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假设二: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假设三: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

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b.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a.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提供实验证据。

3.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要点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三、教学难点a.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答案 C5.讲述:指出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回顾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法,引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做了果蝇红白眼遗传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1.简介摩尔根一开始对待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抱不相信、怀疑的态度,认为以上两个学说是主观的臆测。

但他没有批评、挖苦,而是认真钻研,设计实验,寻找证据解决疑点,最终果蝇红白眼遗传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事迹。

2.引导学生回顾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优点,简介摩尔根实验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果蝇: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目少。

3.介绍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Word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Word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基础知识。

2、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教学重点1、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三、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五、教学方法1.学情分析:已学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减数分裂,知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顺理成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法:引导学生对萨顿、摩尔根等人的研究进行探究,设计合适的问题,以提问式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对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再现摩尔根使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探究的历程。

从萨顿假说,到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引导学生在再现的科学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3.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锻炼通过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提示:摩尔根等人又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假说。

6.摩尔根研究方法【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引导回顾摩尔根实验过程,归纳研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发现问题:白眼性状的表现为什么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作出假说:控制白眼基因(w )在X 染色体上,而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

实验验证:测交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教师活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提问: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够自由组合吗? 【学生思考】: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进一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巩固课堂知识,引申知识板书设计:&2.1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假说 1、依据2、方法:类比推理3、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二、实验证据(摩尔根)——假说演绎 1、材料:果蝇 2、现象 常染色体3、染色体 ♀:XX性染色体♂:XY4、解释:5、验证: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三、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是联系细胞学和遗传的相关知识的枢纽,在整个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的知识体系中属于一个可以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深刻地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内容的选用和编排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知道有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并理解了遗传因子怎样传给后代并决定后代的性状。

此时学生的心中会有一些疑问:遗传因子(基因)是什么?遗传因子(基因)在哪里?接着在第2章的第1节又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道了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染色体怎样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本节内容可以说是学生将前面这两部分内容充分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学观念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并为后面学习基因的本质,从分子水平理解遗传的本质打下基础。

承前:将前面学习的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比较、联系。

启后:基因的本质、复制传递,生物的变异,特别是染色体变异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问题引导、探究发现和讲授法。

六、设计思路以科学探究方法为主线,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物理建模、教师精讲点拨,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思维、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在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之后,自然承接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同时这一节内容的复习也为伴性遗传的复习打下了基础,从内容上讲具有呈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节内容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素养,还能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科学的发现过程:敏锐的观察能力、大胆提出假说及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及科学思维方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同并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能够说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能力目标: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类比推理”,实验证明方法“假说演绎”;通过对重难点探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团体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四、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学情分析:本堂课的主体是高三学生,这是一堂复习课,与新课会有很大的差别。

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教材的忽视,对基础的不够重视,有些好高骛远。

解决方法:回归教材,背诵基础知识,探究重难点问题,使学生透彻地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复习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环节1 双基梳理思维激活。

1.组织学生完成对导学案的填写,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夯实基础(1)萨顿的假说:基因是由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即基因在上。

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 ___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叫。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 会随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自由组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基因概念;
2. 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3. 掌握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

二、学习内容
1. 基因概念
基因是生命遗传的基本单位,是以DNA 分子为载体,在生物体细胞中能够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并参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基础。

它把生物体内容不同性状的基本模式形成,把父母遗传给子代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进化上起着重要作用。

2. 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
染色体是染色质重新组装而成的结构,在其中分布着大量的基因,组成基因组。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大量的基因,其中有些基因发挥的功能同时也受到其他基因的调节。

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特点是局部稠密,片段稀疏,也就是说,某一段染色体上基因稠密分布,而另一段染色体上则稀疏分布。

3. 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
基因的表达是指DNA上的基因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发挥功能,通过基因的表达,它能在生物体内容该基因的特性及管理步骤。

基因的调节机制是指基因在蛋白质的合成中所受到的其它基因调节的过程。

这种调节方式是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合成
及激活,使基因更好的表达,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运行。

三、学习方法
1. 阅读有关资料,熟悉基因概念及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2. 通过实验了解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
3. 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四、学习小结
本章学习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以及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及实验,深入理解了所学内容,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生物学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4)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4)

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 2 章的第 2 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之前,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 2 个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但此时学生对孟德尔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是相互孤立的,不能把减数分裂和生物的遗传现象整合起来,这就很难理解基因别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而本节课正是二者之间的桥梁,学生能够通过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把抽象的遗传因子具体化,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理解基因的别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本节课中萨顿的假说、摩尔根的果蝇遗传实验恰好从逻辑思维和实验证据 2 个方面为二者找到了结合点,即遗传因子〔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课还是后续内容如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等内容的根底。

教材按照科学发现史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展示了科学结论的开展性和可修正性,对于学生质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说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1) 尝试总结归纳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培养比拟、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2) 尝试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解释基因在染色体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努力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培养求是、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等五、教具:多媒体、黑板。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基因型AaBb和,请学生上黑板来演示,分别能产生几种配子?配子中的基因、染色体组合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word
学案
寿光中学高二生物组王华荣时刻周五1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知识方面)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能力方面)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能力方面)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习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说明。

自主学习1
一、萨顿的假说(阅读P27—28)
类比推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的现象,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

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发觉基因和染色体的相似性,大胆推论:基因是由携带着从传给的,也确实是说,基因在上。

练一练: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说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例1 】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高茎和矮茎杂交实验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②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③在杂种一代形成配子时,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④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差不多上随染色体向子代传递的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变式训练1】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③D.②③④
小组合作探究: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假说—演绎法)
(一)观看现象,提出问题:
1、实验过程及现象:
摸索:(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提出问题:
补充: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解
P 红眼(雌)×白眼(雄)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1
红眼(雌、雄)白眼(雄)
F2
3/4 1/4
3对常染色体+ XX 3对常染色体+ XY (二)依照问题提出假说
摸索:(1)在果蝇杂交实验中雄性果蝇的X染色体是如何遗传的?
(2)白眼的遗传与X染色体遗传相似吗?
(3)假如你是摩尔根的话,你将说出如何样的设想?这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1、假说
写出果蝇可能的基因型:红眼雌蝇、白眼雌蝇
红眼雄蝇、红眼雄蝇
2、对实验现象的说明
(三)依照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四)实验验证:(测交实验)
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红眼雌果蝇白眼
雌果蝇
红眼
雄果蝇
白眼
雄果蝇
126 120 132 115
与理论估量一致,完全符合假说,假说完全正确!
得出结论:证明了基因在上。

【例2 】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眼蝇占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变式训练2】果蝇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截了当判定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自主学习2
众多的基因与数量有限的染色体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
摸索: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3、5万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如何
样的对应关系呢?一条染色体上有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自主学习3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说明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具有一定的性;在减数分裂形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分离
或组合是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彼此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当堂检测:
1.第一个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科学家是()
A.孟德尔
B.摩尔根
C.萨顿
D.克里克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
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4、在探究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觉与研究方法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分离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