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剖析与“超我”的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剖析与“超我”的实现

——《认识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近日,读了长尾刚先生编著的《认识未知的自己》,感触颇多,一直以来,心理学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学科,也做过一些粗浅的研究,今日读到这本书不免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平日所感一一印证,比较之下,总有一种有所得又无法言表的感觉,反而各种思路在闹钟激荡。哪怕写完这篇笔记,也没有一种倾诉的快感,这是我自身对心理分析这门学科认知不成体系的体现。

现在让我们共同了解下这本书和荣格此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之上,虽然后期两位现代心理学奠基人分道扬镳,但双方在心理学上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理论的应用是互通的,其差别只是在于“原形”的选择上,弗洛伊德侧重于对人类“自然性”的认知,而荣格选择了人类的“文明和传承性”。

最终荣格以“集体无意识”理论宣告了自身学术的大成,而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由于自身学说的直接性与残酷性,争议巨大,同时由于二战时期的政治原因,纳粹为了打击犹太学术界,将其解读为“唯性论”,扭曲了其学术价值。

随着现代心里学的发展,单纯争论两人孰是孰非已经毫

无意义,就如两位先哲后期都将研究重点转向精神、心里层面的分析学,这些研究对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荣氏与弗洛伊德决裂后,为了与后者划清界限,突出自己在心理分析上的研究,在科研上着重选择与弗洛伊德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专门发表了《我与弗洛伊德之异同》的文章进行声明,强调了个人研究的“超客观”性,在弗洛伊德的研究理论上加入了主观因素,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但也正是由于其“超客观”性,其对与错难于被广泛的认同,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心理分析中,新弗洛伊德主义成为最重要的范本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荣格的心理分析学在处理个人的独特心理问题,处理个案上,存在许多其独特的亮点。

《认识未知的自己》一书,深入浅出的对荣格心理分析学的内容进行了阐述,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荣格的心里层次理论和身心关系理论,是一本适合心理学初学者的读本,有利于帮助读者认识自身。

荣格的身心思想非常丰富,同时也是极其复杂的,他肯定了精神或心里的存在,并发现了潜意识才是人类心理世界的主导,同时也强调了人自身的能动性,强调了对“情结”的控制。

在他看来,个体的意识成长伴随着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并由此形成了

个人潜意识,而个人潜意识的决定则是由“集体潜意识”决定的,这是其与弗洛伊德理论的本质差异,不是真本书讨论的主要问题。在这本书中,其重点在于“认识”,在于对精神与心理的剖析与分析。

该书主要论述了荣格的“8种人格特点”和“原形与阴影”之间的关系,展示了荣格心理学的身心观——身心相互作用论。

根据荣格归纳的人类心理机能的4种形式:思维、情感、感觉、直觉,阐述了八种人格特点,即“外请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请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这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通过自身的认知和决定中起主导机能的判断,了解自身擅长的领域和不足,并有意识的弥补存在的差距,有意识训练自己较弱机能的作用,使其与潜意识达到合理的平衡,即,实现“自我、本我”与“超我”的平衡。

而其核心,是竖立一个完善的、博爱的、值得自身信仰的“超我”,即在心灵中的完美形象,并保持自己不断向其靠近,个体的无的状态与个体的源源不断的对象相矛盾,个体要超越无,走向超我。个体通过超越自身不断走向心中完美的形象,就是个人进步与进化的体现,个体获得了超我,超越了普遍,才能走向崇高。

其关键在于“超我”形象的建立,依赖于个人跳出潜意

识的陷阱,建立一个真正崇高的价值体系,就好像XX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慈爱〃诚”和由此产生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共同追求、共同理念,这是建立在超出“小我”,超出“个人”的概念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企业,能将此作为资深核心企业价值,这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心里认知高度上,跳出自身,真正在心灵上实现升华。当一个企业不再以效益、利润作为终极追求,而将企业价值与世界和全人类的幸福挂钩时,我们可以说,这个企业是已经向引领世界的方向走出了最重要的一部。这也正如“荣格心理学”体系的“超客观”思想中所阐述的,主观的能动性“超我”的实现。

而对于一名XX,如何跳出狭隘的自我,将自己与企业文化真正融合,真正理解我们的企业文化,不再把追求个人的荣耀富贵作为实现自我的目标,这需要真正的大智慧才能实现。

在“原形与阴影”的部分,该书给我们展现了性格的形成过程与如何应对中间产生问题的梗概,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可以看做一种情商的提高途径。

不同的性格在不同是人生时间段里起着不同的作用,也决定了个体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所能取得的成绩,通过个人的心理调适能力,以“面具”的形态平衡“原形”中与个人角色不符的部分,消除负面影响,是每个人心里成熟的一种体现(心理学中往往不同意所谓“心理成熟”的说法,在这里

我将其理解为一种对普世价值观和社会氛围的融合能力)。

一个成功的人,或者有着无以伦比的才能,或者有良好的用面具平衡原形的能力。能够不因为面具缺失而无助,也能够不因为面具过度认同而混乱,在任何时候,以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应对生活,是个人发展的不二法门。

同时,联系日常的管理工作,我们能够发现,心理学是一名管理者的必修课。一方面用其不断要求和升华自身,一方面利用它管理和激励自己的员工。利用心理分析法将员工归类,对后进者对症下药,对先进者予以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人力利用方面,如果只从薪酬的体系去对员工进行考核管理,往往不会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薪酬是对每个企业员工自身工作的认可和补偿,员工也会对未来的工作的薪酬产生预期,不只是劳动所得,也能体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企业的认同,因此在其设计上不仅要有市场的竞争力,还要使不同的岗位价值的相对公平,既要同工作绩效挂钩,还要在职位等级设计相配套多设计一些层次,使得每名员工能够在努力工作中获得报酬层次的提升,感受到报酬增加所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被企业的尊重和认可,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企业可以每年依据工作绩效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给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加薪,同时给工作不够好的员工给予减薪、换岗甚至辞退。但加薪也应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