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宋江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小说人物论

——刘备与宋江形象的对比分析众所周知,刘备和宋江分别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中十分关键的人物。所以,对刘备和宋江的评价当然也是如洪水般倾泻,当然也是“源远流长”。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给予地非常立体,生动可触。他们共有的特点是性格上的复杂性,有内在外在的因素,这些因素把他们层层包裹,勾勒出表面看似简单却又最难以捉摸的人物特征。这两个人物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小说里面,但是他们的许多特点确实值得让人去对比分析的。本文分为几个大点来一一评述。

一、仁义

细看刘宋二人,在“仁义”方面可谓是各自小说里面最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做得最好的两人了。在古时可谓怀“仁义”之心的人,便是拥有最大人心的人。《三国演义》中,“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刘备和他的兄弟关张结义时定下的目标。这也成了后来刘备所一直奉行的道德依据,是他事业做好做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水浒传》中,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举动非常之多,无论是对待不相识的路人还是对待结石的好汉,能够帮上忙的一定会伸出援手。小说中多次可以看到宋江给予别人的“十两银子”,救他人于困苦之中。同样宋江这般的“仁义”也是他后来得以笼络人心的法宝。刘备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宋江“及时雨”的称号,便是两人在“仁义”上面的默契使然。但是从社会地位来看,刘备的举动涉及的范围要比宋江的广,时代的不同造就的英雄也会

有差异,刘备的“仁义”大体是面向他的百姓的,或者说是面向他所管辖的地域的,不论是新野还是蜀川,刘备的仁义施加的对象宽而广。而宋江的“仁义”从刚开始的在其乡里乡间的施行到后来的梁山,所以施行的范围相对来说小了很多。施行的对象也与刘备有较大的差异(因为宋江没有自己真正的百姓)。总得说来,他们两位因为“仁义”得人心,因而得各自自己的事业。

二、忠君

刘备所奉行的是“兴复汉室”,就是忠君的体现。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外人对他的尊称乃是“刘皇叔”,从这看来他的忠君也是有历史的原因。但是古时宣扬的便是忠君思想,故而即使不是皇室后代,我想刘亦能如他后面所行。从他的仕途“剿灭黄巾”、“征讨董卓”、“对峙曹操”便可以看出他忠君的坚持和决心。宋江,出身押司,在衙门中管理文书案牍。可以说宋也是当时社会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他所接受的思想也便是“忠君”了。在行事上以“忠”、“孝”为先,时时想着要忠于君主。他的上梁山之路是经过内心强烈的挣扎的,他不敢也不愿意对抗正统的朝廷,宁愿忍辱受苦也不干“灭九族的勾当”。在“无奈”地选择上水泊梁山后,他虽然表面与朝廷为敌,但是内心还是非常期盼招安的,这也是后来他为什么不顾梁山这么多兄弟好汉的反对,接受朝廷招安的原因。刘宋两人以不同的方式选择了“忠君”的道路,他们内心所经受的欣喜、挣扎、彷徨从某种意思上来说是一样的,虽然方式不同,却是天下知音。

三、“虚伪”

在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时,很多时候会对刘备和宋江的重情重义大为赞赏;会为他们的犹豫而“恨铁不成钢”;会对他们两人的“虚伪重名”而唏嘘。

刘备、宋江和一般的英雄人物性改革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一般的英雄豪杰生性刚猛,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却是常常可以看到他们两位“痛哭流涕”。有人说这是真性情的表现,但是有人认为有时候他们真性情的表现未免太“煽情”,动不动就哭鼻子,这不是男儿本色,所以就觉得有作秀之嫌,不免扣上“虚伪”的帽子。其实不能单单从这个方面来讲“虚伪”,一个词语——性格使然,就也挑不了多大的刺。那么真正被认为是“虚伪”的是什么事情呢?

先说刘备,《三国演义》中,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刘备丢下妻子南奔,赵云于百万人中求得幼主刘禅,刘备感慨万千,说道,为了这个不成器的小阿斗,差点损失了我的一员大将,然后要把阿斗摔了,众将领劝之方罢。好歹是亲生儿子,好不容易失而复得难道会自己亲手摔死?那么可以看出刘备在这里肯定有作秀的嫌疑了,简而言之就是收买人心。再看一个也是经典的故事,就是刘备在白帝托孤于时孔明,那么刘备快不行了,叫左右的人扶起,一手掩盖眼泪,一手握住诸葛亮的手说:我现在快要死了,有心腹的话要说。诸葛亮问:有甚么事吩咐?刘备说:阁下才干高于曹丕十倍,一定能办成大事,如果刘禅可以帮助就帮助,实在不行,你就作两川之主。(历史上没有一个君王肯将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来当,哪怕他的儿子是个弱智,或者残疾,他都不会这样干。如果诸葛亮真的要夺权,又有

这句话,蜀汉就要灭亡在他的手里)诸葛亮听到这话,立即哭拜在地说: 臣一定尽力辅助太子,一直到死了为止。从这当中也可以看出,刘备确实有“虚伪”之嫌,他明明担心孔明会夺权,却这般说了,目的是为了让其在他面前许下诺言,永不存异心。

再说宋江,宋公明生平仗义疏财,因而结交了许多英雄好汉,这样就为自己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在断配江州途径梁山泊时,他完全能上山如伙。表面上宋江害怕落得不忠不义之名,实际上他仍嫌此时上山实力不足,因为威望还不如晁盖,故而继续为自己造势。当上了梁山之后,收服吴用,亲征战场,从而达到架空晁盖的目的。最后晁盖为了巩固自己的威信,冒失攻打曾头市,断送了性命。可以说此刻宋江是最大的受益人。刘宋二人由此看来也有“虚伪”的时候,但是英雄,尤其是站在顶峰的英雄,在其上位的途中难免会使用计量,来增加自己的收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总结

上面简单地介绍了刘宋二人在人物形象上特别是性格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同中也有异,因为时代背景的因素,从而两人选择的道路是不一样的,然后他们的行事做法当然也不尽相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对刘备和宋江的刻画,可以说相当的相像。为人处事,沙场决断,兄弟情义,家国百姓,无一不是有着相似的意味。细细地品味这其中的意味,便觉着这般英雄人物的道路真是沉浮跌宕,无论是内心和外在表现,复杂又不乏依据,让人深陷其中,想必这也是小说特有的让人沉迷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