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统一的条件和基本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统一的条件和基本经验
《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反映了古代文人罗贯中对分裂和统一关系的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局势,有统一,也有分裂,但若认为分裂久了必定统一,统一久了必定分裂,则未必允当。而且这句话只是从表面现象看问题,没有揭示出国家统一和分裂的实质内涵。
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问题进行研究,发表过一些论文。比较而言,对于元代以前的国家统一,则研究成果较少,有继续深入的必要。
1
回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有过几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在传说中的上古时期,中国存在着许多部落和方国,文献中称“万国”或“万邦”。到了夏商周三代,王朝统治的地域逐渐扩大。特别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各地封邦建国,周王成为诸侯的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国出现了较为松散的统一。
周王室东迁洛邑后,王室衰微,大国争霸。虽然周王在名义上仍是诸侯的共主,但政令难以通行,各诸侯国以霸主的马首是瞻,社会又陷于分裂割据状态。由于大国不断兼并小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和宋、卫、周、中山等几个小国。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强盛,至秦王嬴政时,终于以武力灭亡关中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这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西汉,维持数百年之久。
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皇权削弱,州郡势力渐强。董卓之乱后,州郡牧守和部分朝官拥兵自强,专制一方。后来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却在赤壁之战中战败,其子曹丕建立魏国,与割据长江上、下游的蜀汉和吴国形成鼎足之势。不久曹魏灭蜀,司马氏以晋代魏,继而出兵灭吴,实现了西晋的短期统一。
西晋王朝以宗室诸王出镇地方,领军治政。诸王争权夺利,酿成“八王之乱”,西晋国力削弱。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南下,入主中原,中国北方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割据状态,东晋王朝则偏安江南。其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前秦主苻坚倾全国兵力南下,欲一举吞并江南,实现全国的统一,不意在淝水之战失败而一蹶不振,北方重新陷于四分五裂的境地。继而鲜卑拓跋部建立的魏政权再度统一北方,欲南伐灭齐,奈何力量不济,结果只能是南北两政权对峙。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旋为北齐、北周取代。北周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又为隋朝取代。隋灭亡南方的小朝廷陈,再次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并延续至唐朝,维持了数百年的统一局面。
唐代后期,藩镇尾大不掉,割据一方,皇权削弱。镇将朱温灭亡唐王朝,北方经历了“五代”的更迭,南方则有“十国”的割据。五代后期,后周开始了统一的事业,但其政权却为赵宋取代。北宋继续统一大业,却被南下的金人灭亡。最后蒙古灭金与南宋,实现了有史以来地域最广大的统一。这次统一,延续至明清二代,维持时间最长,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
2
综观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国家统一时期比分裂割据时期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分裂割据意味着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社会生产也遭受严重破坏。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在分裂割据状态下,大型水利工程难以兴建,流域上下诸国各自兴建堤防,“以邻为壑”,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分裂割据的状态下,各国在边界和交通要冲设立关卡,驻军稽查,不利于商旅往来,商业经营也没有安全保障。当然,在分裂割据时期,某一地区的经济也可能有所恢复和发展。如三国时期,曹魏的屯田和兴修水利,使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两岸地区生产有所恢复。但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却出现在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的汉、唐时期。同样,国家统一也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兹不赘述。但是,国家的统一,不能单凭某些政治家的个人意志,而是要具备一些前提和条件。
首先是民族的认同。早在传说时期,中国大地就生活着华夏、东夷、苗蛮等许多部族。这些部族以华夏部族为核心,实现了融合。后来华夏部族建立了夏朝,商部族建立了商朝,周部族建立了周朝。中国古代各部族都承认他们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祖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夏禹为颛顼之孙,殷始祖契、周始祖弃均为帝喾之子。秦的祖先女修,亦为颛顼之苗裔。不仅华夏部族认可同族同源,而且汉朝以降的少数民族也认为自己是黄帝子孙,如“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谆维”。卢水胡和羯人则为匈奴别部羌渠之胄;鲜卑慕容氏,其先有熊氏(即黄帝)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羌人姚戈仲,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建立后魏的鲜卑拓跋部亦为黄帝之后,“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河西鲜卑秃发氏,其先与后魏同出。这些古代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之后,各族同祖同源,有着共同的血缘。这种民族和血缘的认同是统一的前提条件。
其次是文化的认同。中国古代文化,从周公旦的制礼作乐,经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各家著书立说,各种政治主张经受了实践检验,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汉代以降,儒家经学不但吸收了法家思想,“以霸王道杂之”,而且吸收了道家学说,形成玄学,又吸收印度传来的佛学,最终形成宋明理学,构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不但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所保有,而且因其先进性为诸少数民族所仰慕、学习。许多少数民族首领学习《诗》、《书》,实践《礼》、《乐》,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对中国古代统一有直接影响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汉代儒宗董仲舒曾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大一统”思想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思想。孟子答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时说:“定于一。”他认为只有行仁政的君主方能实现统一。历代帝王都以拥有“天下”、“海内”为目标。李斯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羊祜上疏晋武帝:“当今一统,不得与古同谕。”苻坚出兵进攻东晋,也说“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利器, 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理论支柱。
以上,我们宏观阐述了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但是国家每次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着具体的历史条件。以隋朝统一为例,其实现就有经济、政治、民族、军事方面的背景。就经济而言,由于中原汉人的大规模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有明显的发展。但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朝与南朝相比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就政治而言,南朝后期仍然是腐朽的门阀政治,陈后主陈叔宝耽于声色,而北周统治者励精图治,颁行“六条”诏书,进行了一些改革,其政权有一定的活力。就民族而言,到北朝后期,北方各族的融合大体完成,“五胡”等少数民族已基本汉化,其政权推行封建制度,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优点,增强了国力。从军事方面言,北周军队数量较多,有较强的战斗力,而陈朝,“量其甲士,不过十万,西自巫峡,东至沧海,分之则势悬而力弱,聚之则守此而失彼”。因此薛道衡认为隋出兵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