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统一的条件和基本经验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

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

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

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

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

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

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

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

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

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

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一是“大一统”的传统;二是官僚政治的传统;三是文治的传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政治传统。

这些传统,无论是其精华,还是其糟粕,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必须充分重视、认真研究的重大历史课题。

中国近代政治,历时甚短,新传统尚未定型。

而古代政治传统,则相对凝重,影响深远,其中,最值得研究的,主要有三。

一是“大一统”的传统。

“大一统”观念源自先秦,本意是天下诸侯皆统属于天子,“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此后,“大一统”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追求和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

在政治实践中,特别是明清两朝,它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

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下属机构,国家号令统一于中央,重要事务决定于中央。

秦汉以降,尽管知识界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的讨论时有发生,但并未产生重要的实际政治影响,“不过迂儒之常谈”。

“封建” 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

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

明代,“国家罢除丞相,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事权归于朝廷”,皇帝实现了对国家重要政治权力的垄断(傅恒等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0)。

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康熙帝语,《清圣祖实录》卷144)。

乾隆皇帝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

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出现“百家争鸣”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由君主专制到思想专制。

(亚洲文化国)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佛教盛行,建筑、绘画、石窟4、隋唐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兼容并包、全面繁荣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外传6、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世界历史总纲•世界大事和分期,希腊罗马对应记;奴隶民主与法律,思想源于人主义;•宗教神学愚弄时,全部断送中世纪;航路新开近代期,文艺复兴新世纪;•近代科学哥白尼,启蒙思想创新机;立宪共和是政体,英国始建美独立;•三次革命强科技,蒸汽电气与信息;自由垄断两经济,二九全球现危机;•斯福新政挽消极,推波助澜凯恩斯;战后制度展新意,全球区域有良机;•本质揭开马克思,巴黎十月现代史;国际格局有两极,苏东巨变成多极;•和平发展两主题,世界历史最好记。

世界历史具体分期•一、奴隶社会: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律;人文主义起源。

•二、封建社会:(475——1500)宗教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封建割据。

•三、近代社会:•(1500—1900)或(1640—1917),•一是从全球化考虑;二是传统观点,资阶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四、现代社会:•(1900—至今)或(1917—至今)一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二是传统观点,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世界史特点及知识体系•1、上古史——奴隶社会:•小国寡民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法律的不断成熟、思想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主要是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必修三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解释:小国寡民的奴隶民主政治决定希腊出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精神;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反映当时的政治现状。

高三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

高三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

高三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中国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属于地大物博的国家,富饶的大地在古代,避免不了的就是土地归属,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三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三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备考导航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

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统一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都有体现,今后仍然是命题的重点,特别注意与台湾问题联系起来考查的命题潜在空间较大。

复习目标知识目标封建国家的统一趋势能力目标1.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既要进行一般性的掌握,又要结合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加以掌握。

2.认识到分裂时期也蕴含着统一的因素,包括一些局部统一的王朝,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

3.系统归纳历代封建王朝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战争、促进民族融合的民族交流与往来等。

重点、难点、计划课时:一课时复习过程:专题知识归纳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的历史,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秦晋隋元]的局面。

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春秋战国:560余年,秦至东汉末:400多年;东汉至隋:273年,隋唐:300年;五代至元:370年,元至清:560年];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

整个封建社会,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

期间有9个统一王朝: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37年,唐289年,元97年,明276年,清268年。

200年以上的有汉唐明清四朝。

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

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

祖国统一知识点八年级历史

祖国统一知识点八年级历史

祖国统一知识点八年级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国的辽阔领土逐渐统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统一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到自豪的话题。

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无论是王朝还是民族,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祖国的完整和统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概述祖国统一的知识点,希望每个人都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话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前期统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领土被分为七十多个小国,这导致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严重分裂。

公元前400年左右,晋国崛起,通过诸侯请命、兼并燕国等方式逐渐实现了中原地区的部分统一。

此后,周朝东迁到洛阳,结束了东西两个割据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前期统一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秦始皇完成了中央集权式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完成了中央集权式的统一。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律法制度、实行同一度量衡标准、烧坑焚书勾销儒家思想等,巩固了各地间的联络和统治。

同时,秦朝把中原地区北疆、南疆、西南、东北四大殖民地的人民纳入了中央统治范围。

这一时期的统一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拉开了中国历史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的新阶段。

三、唐朝统一为中国的传统统一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这个时期的统一为中国的传统统一奠定了基础。

唐朝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民族融合、领土扩张和经济繁荣的过程。

唐太宗时期,为了维护安定和稳定,推行了集权制度和科举制度。

这两种制度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政治体制和文化传承。

四、建立较长时间的封建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统一时期。

这个时期的统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建立了较长时间的封建王朝。

宋朝成立后,国内人民的生活逐渐改善,技术和文学艺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这个时期还经历了对外战争,比如金朝的战争等。

五、明清时期的结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统一的时期,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高一(上)历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练习

高一(上)历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练习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唐律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指器物不平不直)、短狭(谓绢、布长宽不足)而卖者,各杖六十。

”“市及州县官司知情,各与同罪,不觉者,减二等。

”这说明A.唐代商品的质量已达到较高水平B.唐代依法抑制商品生产和销售C.唐朝政府重视对商业秩序的维护D.官营手工业严格控制商品产销2.“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D.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3.我国的许多建筑创造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表格中所列建筑能够修筑并发挥巨大作用的相同因素在于A.小农经济决定B.科技进步推动C.国家政策推动D.民族危机加深4.安史之乱后藩镇节帅拥有截留赋税之权。

唐宪宗时期藩镇留使钱被局限于治州范围之内,属州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得到加强,而藩镇借助“税外加征”弥补损失又遭朝廷明令禁止。

这表明唐宪宗时期A.藩镇割据的局面得到根本解决B.控制了地方财政收人C.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得以改善D.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5.唐代地方乡族势力较为关注地方官员的去留,有时会“诣阙”请求官员留任,或带领民众遮道拦留官员,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

而中央也重视向以者老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治绩是否属实。

这些举措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B.保障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的弱化6.某历史老师在讲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时,在黑板上手绘了下面的示意图。

其中唐朝中后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因为A.藩镇设置产生弊端B.相权受到较大削弱C.北方经济趋于停滞D.科举制度不够完善7.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高考历史统一与分裂 中国历史的启示课件

高考历史统一与分裂 中国历史的启示课件

中国历史上的分合大势及其特点 夏、商、周三代,虽小邦林立,史称“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 汤而三千余国”[1](《用民》);周初分封,“凡一千八百国, 布列于五千里内”[2](p410),但所有这些小邦或封国都先后 统属或臣服于相继而起的夏、商、周三个中央王朝,显示出中 国最早的大一统初步格局。此后,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前期,中 国又先后经历了三次从大分裂走向大统一的发展历程:第一次 是从春秋战国走向秦汉大统一,第二次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走 向隋唐大统一,第三次是从五代十国、宋、辽、金走向元、明、 清(前期)持续三朝的大统一。总之,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 始终呈现出鲜明而旺盛的统一趋势,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夏、商时的统一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西周则扩展至长江以南。 秦“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 山至辽东” 汉通西域。唐朝周边进一步扩大,“其地东极海, 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陁界,凡东西九千五百一 十里,南北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元代虽享国不足百年,却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统一,其疆域“北逾阴山,西 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 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统治范围北至贝加尔湖;西南地 区的西藏、云南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又在彭湖设巡检司,以 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统辖。明、清两代,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规 模,尤其是清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稳固更是做出 了杰出贡献,其疆域“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 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 ,奠定了今天 中国的版图。
其二,分裂割据有时会为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某种有利契机,但 常常是破坏多于建设,摧残多于繁荣,秦统一后的历史就是如此。
事实上,在烽火遍地、战祸连年的情况下,学者的生存都成问题, 不能谋食焉能谋道!像蒙古、满族等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初期, 攻城掠地犹恐不及,是不可能顾及思想文化的建设与繁荣的。 其三,分裂时期虽然也不排除对峙政权之间和平交流的可能,但 交流是极其有限的,总体而言,分裂则更多的表现为阻隔、对抗 和冲突,阻隔是对天各一方的人们灵魂的煎熬,对抗是对对立双 方财富的无谓耗损,军事冲突则是对对立双方芸芸众生的血腥屠 戮。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统一状态下的各地区、各民族间 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大一统历史名词解释

大一统历史名词解释

大一统历史名词解释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一种制度和理念。

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通常指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统一了各个地区、民族和政权,实现了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秦
朝的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统一化的措施,
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以实现全国的一体化管理。

之后
的汉、唐、宋等朝代也都追求大一统的理念,努力将全国各地纳入
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

大一统的实现通常伴随着强大的中央集权和官僚体系,以及统
一的法律、行政体系。

这种制度可以带来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促进
文化、科技、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然而,也有人认为大一统制度可
能会削弱地方政权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中央集权的腐败和权
力滥用。

除了中国,大一统的概念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上也有类似体现,比如古代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

这些帝国也通过统一各地区
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体系,实现了大一统的管理。

总的来说,大一
统是一个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
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及历史答题模板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及历史答题模板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及历史答题模板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政治制度(1)禅让制:历史上把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2)王位世袭制①建立:禹死后,其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确立。

②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③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④影响:“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2.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政治制度。

(3)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上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和“家”紧密结合;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小结:1.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敬祖的传统等。

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管理

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管理

浅谈中国古代社会管理一个事物的发展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下形成,中国古代管理也不例外。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上的思想、特征,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的。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大致看来,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其一,农业经济为主导;其二,政治组织发达,较早形成了系统的社会等级秩序;其三,国家政权在强制和主宰社会秩序的同时,非常注重思想改造;其四,强调政教分离,严禁宗教干政。

中国社会是较早地超越了宗教的社会,社会团体不会屈从于神界,世界观也主要不是通过崇拜仪式来维系;其五,以“家长制”为基础的家族管理制度成为了基层社会自治的基础。

此外,从公共道德的层面来考察,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较为缺乏公共精神,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二、管理与社会管理管理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的,它最初只限于生产、军事等方面,后来由于国家的出现,管理才逐渐发展起来。

一般来说,所谓管理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社会关系或创设新的社会关系以实现对人和物加以调控、配置、组织和规范的一种活动。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规范、监督和纠正社会失灵的过程。

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

三、我国古代社会管理思想(一)我国古代各时期的社会管理思想1、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思想在这一时期,社会管理与行政是融为一体的,只有将管理寓于行政之中,才能实现统治者的统治目标。

因此,行政管理是社会管理最主要的实践形式。

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诸子百家的思想就是先秦时期社会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03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03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与此前的草原游牧国家不同,这四个政权是仿照汉 族王朝模式而建立的,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 民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进入 汉族社会。它们与汉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推 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社科版《中国通史》
辽、西夏、金的建立到元的统一——和平交往和民族交融是主流
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创新世界领先;二是重教兴学开 拓发展;三是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四是文学艺术流光溢彩。
两宋文化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反映出理性、创新、互 动、开放、爱国、忧民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北方多个民族政权并存到国 家统一
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北方民族活 动的高峰时期,北方民族先后建立了强大的辽、夏、 金、蒙元政权,与宋朝形成对峙。
(3)意义: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 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 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7
三、两宋思想科技文化
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 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鼎盛期、黄金期,为中华5 000年 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三说明宋代文官政治加强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说明宋代文官政治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 发展。
材料三反映了宋代文官政治的弊端:政出多门, 权力分散,效率低下;“三冗”问题突出,积贫积 弱。
总结 文人治国——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 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 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②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 文治国的方针; 原因 ③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阀士族在科举中 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 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④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 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 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常用的“初中历史万能公式”,不会也能蒙对!

常用的“初中历史万能公式”,不会也能蒙对!

常用的“初中历史万能公式”,不会也能蒙对!公式1: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原因:(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公式2: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胜)首事也。
405多年万民工——临秦洮朝民谣
——《史记·陈涉世家》
课后合作探究(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 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
政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民族:民族融合,多民族国家巩固 经文: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促进文化繁荣 对外:抵抗侵略,维护主权 后世: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②巩固统一、促进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③初成祖国疆域、中华民族(华夏族为主体),利于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2)消极:
严刑峻法,容易形成暴政、腐败,导致秦亡
伟大建筑 民族象征 劳民伤财 暴政见证 秦皇陵兵马俑
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长城,阿全房长宫1、万骊多山华墓里
140多万人/年
辽东
陈胜虽死,其所置遣
侯王秦将相皇竟陵亡地秦下,宫由殿涉
一、背景: (一)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分裂——统一
(二)秦统一(前221 嬴政)
1、条件:经济:封建经济发展 政治:商鞅变法确立建制
阶级:地主阶级壮大 军事;实力强大,局部统一实现
民族:融合
民心:渴望
秦国:实力最强,秦王雄才,策略得当 思想:法家主张
2、经过:前230——前221 韩、赵、魏、楚、燕、
监察

县令(最高长官) 县丞(行政、刑狱) 县尉(军事、治安)
监察(御)史

监察
三老(教化)
1)内容
啬夫/有秩 (听讼、赋税)
游徼(贼盗)
• 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2)郡县制特点:
①郡县长官由皇帝
直接任免; ②中央
对地方垂直管理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国古代史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史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史对外交往.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阶段特征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

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①史实:A.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B.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

C.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

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

D.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

②特点:a.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b.从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c.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两条途径,其中官方是主要参与者;d.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

(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①史实:a.朝鲜: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b.日本:遣唐使,留学生,人物。

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c.印度: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d.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

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②特点:A.全面开放,影响深远。

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

B.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

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

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北据河为塞
拓 疆 域
击匈奴
击退匈奴,修筑了西 起临洮、东至辽东的 万里长城。
征南越 控西南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 (开灵渠、设南海、 象郡)
加强了对云、贵一带 西南夷的控制(设夜 郎、桂林郡)

西



临洮、疆 动域 的的 基扩 本展 地: 理奠 空定 间了 ,中 形国 成民 了暨朝鲜族 中活 华
羌中民 明族 的发 发展 展的 繁共 荣同 有地 着域 非, 凡对 的华区华 意南在、秦夏 义西朝文 。南已地正
户籍制度(史记记载) 秦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就建立起以一夫 一妇小家庭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也叫编户 齐民。除了商人、赘婿等之外,凡拥有土 地或是官府授田的人,都必须在官府的户 口册上登记户籍;居民要迁徙户口,也必须 向官府办理“更籍”手续。通过这样的制 度,千千万万的编户小农被纳入国家的控 制,保证了国家财政赋役的实施。
中央集权: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 是一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特点是 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皇帝制度 ——中央决策系统
统一天下、德盖三 皇、功过五帝
三公九卿制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中央官僚系统(政府)
全国推行郡县制 ——地方行政系统
郡、县、乡、里、亭
皇帝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称号的由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王贲率兵灭齐
BC230年—BC221年,先后灭掉韩、赵、 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前222
王翦率年兵灭

时空观念
前225 年
王翦率兵灭赵
前230年
嬴政掌权朝 政
前247年
前221年
王贲兵灭燕

高考重点祖国统一大业

高考重点祖国统一大业

⾼考重点祖国统⼀⼤业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对于同学们来说,简直⽆从下⼿,感到头痛。

但是有⼀些事我们是必须记住的。

⼩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考重点祖国统⼀⼤业 ⼀、祖国统⼀的历史渊源----港、澳、台问题由来 1.⾹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割⾹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割九龙司⼀区给英国;1898年《展拓⾹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给英国,⾄此英国占领了整个⾹港地区。

2.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1557年,葡萄⽛⼈以“借地晾晒⽔浸货物”为借⼝,通过向明朝官员⾏贿的⽅式强占澳门;1622年1887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同意葡国“永驻管理澳门”; 3.台湾问题的由来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造成台湾第⼀次分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归祖国;1683年:康熙统⼀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省 1895年甲午中⽇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给⽇本,1945年抗⽇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民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退盘距台湾,使台湾与祖国⼤陆第三次分离,成为中央⼈民政府下⾯的地⽅割据势⼒。

前两次分离是民族⽭盾造成的,第三次分离是阶级⽭盾造成的。

重点强调: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港澳问题属于国际关系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统⼀之道:和平统⼀,⼀国两制⒈⼀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①中共恢复与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的成就,综合国⼒逐步增强,国际地位⽇益提升; ③中美、中⽇关系正常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④港、澳、台⾃古以来就是中国领⼟,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 ⑤中华民族具有强⼤的凝聚⼒,运⽤和平⽅式实现国家统⼀,符合⼴⼤⼈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与愿望。

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及思想观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及思想观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及思想观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发布时间:2022-12-09T01:12:34.2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8月15期作者:艾斯玛尔古丽•艾则孜[导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艾斯玛尔古丽·艾则孜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宁夏银川 750000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王朝统治者认识到妥善解决和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智慧经验及思想观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对解决和处理好民族关系具有指向性。

古代王朝有关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及思想观点,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实践路径提供可靠依据,因此研究古代民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古代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不论是因为自身需要还是外界因素发生了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关系,从古代帝王时期,统治者就意识到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边疆稳定和中央政权的稳固。

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等辉煌时期的民族关系尤为和谐且显著,值得去研究和探索。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通过学习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主要分为两种,战争与和平。

两者相互交叉进行,形成了古代民族关系的大致规律。

在和平的阶段双方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双方关系想更好地方向发展,比如会盟、和亲、互市等,使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交流,这正使民族关系沿着符合历史潮流的方向和各民族的不同意愿发展着。

当然,古代民族关系也出现了互相征服的战争阶段,这一阶段出现过“汉化”和“胡化”(和平阶段也出现,战争阶段更为明显),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自然发生的。

历史上有记载的一下民族到某个时期消失,主要是在迁徙过程中融入到当地民族中,比如宋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在元朝统一中原时被认定为汉族,当然也有汉族进入蒙古高原是后,大部分同化于蒙古族,即使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也会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来改变当时的情形,例如北宋与辽双方签订的“澶渊之盟”,使两方进入了一个较为和谐的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战中有和。

2024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97

2024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97

2024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9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美元应大量发行以满足国际结算和储备需要,美元应减少发行以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而美元发行在“信心”和“偿付力”之间不可兼得。

因此,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后,经常交叉出现“美元荒”和“美元过剩”现象。

这说明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内在缺陷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难解现实问题C.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已经陷入破产D. 应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A. 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B. 各国的货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C. 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D. 美元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3、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

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A. 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B. 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C. 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D. 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A. 等级意识主导史书编写B. 平民阶层生活水平低下C. 礼乐制度引发社会矛盾D. 政治文化影响社会生活这一制度的演变()A. 体现分权制衡的政治特点B. 是政治和管理分离的开始C. 可以勉励公务员的进取心D. 进一步增强了总统的权力A. 民间礼仪规范趋于完备B. 理学思想的世俗化趋势C. 士族家风学风的严明化D. 士人效功百姓的责任感——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整理A. 始终保持与世界各国密切的双边关系B. 出访次数的变化与外交政策调整相关C. 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国际格局演变D. 以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为外交主轴8、史学家剪伯赞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统一的条件和基本经验《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文人罗贯中对分裂和统一关系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局势,有统一,也有分裂,但若认为分裂久了必定统一,统一久了必定分裂,则未必允当。

而且这句话只是从表面现象看问题,没有揭示出国家统一和分裂的实质内涵。

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问题进行研究,发表过一些论文。

比较而言,对于元代以前的国家统一,则研究成果较少,有继续深入的必要。

1回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有过几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在传说中的上古时期,中国存在着许多部落和方国,文献中称“万国”或“万邦”。

到了夏商周三代,王朝统治的地域逐渐扩大。

特别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各地封邦建国,周王成为诸侯的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国出现了较为松散的统一。

周王室东迁洛邑后,王室衰微,大国争霸。

虽然周王在名义上仍是诸侯的共主,但政令难以通行,各诸侯国以霸主的马首是瞻,社会又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由于大国不断兼并小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和宋、卫、周、中山等几个小国。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强盛,至秦王嬴政时,终于以武力灭亡关中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这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西汉,维持数百年之久。

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皇权削弱,州郡势力渐强。

董卓之乱后,州郡牧守和部分朝官拥兵自强,专制一方。

后来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却在赤壁之战中战败,其子曹丕建立魏国,与割据长江上、下游的蜀汉和吴国形成鼎足之势。

不久曹魏灭蜀,司马氏以晋代魏,继而出兵灭吴,实现了西晋的短期统一。

西晋王朝以宗室诸王出镇地方,领军治政。

诸王争权夺利,酿成“八王之乱”,西晋国力削弱。

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南下,入主中原,中国北方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割据状态,东晋王朝则偏安江南。

其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前秦主苻坚倾全国兵力南下,欲一举吞并江南,实现全国的统一,不意在淝水之战失败而一蹶不振,北方重新陷于四分五裂的境地。

继而鲜卑拓跋部建立的魏政权再度统一北方,欲南伐灭齐,奈何力量不济,结果只能是南北两政权对峙。

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旋为北齐、北周取代。

北周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又为隋朝取代。

隋灭亡南方的小朝廷陈,再次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并延续至唐朝,维持了数百年的统一局面。

唐代后期,藩镇尾大不掉,割据一方,皇权削弱。

镇将朱温灭亡唐王朝,北方经历了“五代”的更迭,南方则有“十国”的割据。

五代后期,后周开始了统一的事业,但其政权却为赵宋取代。

北宋继续统一大业,却被南下的金人灭亡。

最后蒙古灭金与南宋,实现了有史以来地域最广大的统一。

这次统一,延续至明清二代,维持时间最长,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

2综观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国家统一时期比分裂割据时期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分裂割据意味着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社会生产也遭受严重破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但在分裂割据状态下,大型水利工程难以兴建,流域上下诸国各自兴建堤防,“以邻为壑”,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分裂割据的状态下,各国在边界和交通要冲设立关卡,驻军稽查,不利于商旅往来,商业经营也没有安全保障。

当然,在分裂割据时期,某一地区的经济也可能有所恢复和发展。

如三国时期,曹魏的屯田和兴修水利,使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两岸地区生产有所恢复。

但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却出现在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的汉、唐时期。

同样,国家统一也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兹不赘述。

但是,国家的统一,不能单凭某些政治家的个人意志,而是要具备一些前提和条件。

首先是民族的认同。

早在传说时期,中国大地就生活着华夏、东夷、苗蛮等许多部族。

这些部族以华夏部族为核心,实现了融合。

后来华夏部族建立了夏朝,商部族建立了商朝,周部族建立了周朝。

中国古代各部族都承认他们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祖先。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夏禹为颛顼之孙,殷始祖契、周始祖弃均为帝喾之子。

秦的祖先女修,亦为颛顼之苗裔。

不仅华夏部族认可同族同源,而且汉朝以降的少数民族也认为自己是黄帝子孙,如“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谆维”。

卢水胡和羯人则为匈奴别部羌渠之胄;鲜卑慕容氏,其先有熊氏(即黄帝)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

羌人姚戈仲,其先有虞氏之苗裔。

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建立后魏的鲜卑拓跋部亦为黄帝之后,“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黄帝以土德王。

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河西鲜卑秃发氏,其先与后魏同出。

这些古代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之后,各族同祖同源,有着共同的血缘。

这种民族和血缘的认同是统一的前提条件。

其次是文化的认同。

中国古代文化,从周公旦的制礼作乐,经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各家著书立说,各种政治主张经受了实践检验,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汉代以降,儒家经学不但吸收了法家思想,“以霸王道杂之”,而且吸收了道家学说,形成玄学,又吸收印度传来的佛学,最终形成宋明理学,构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不但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所保有,而且因其先进性为诸少数民族所仰慕、学习。

许多少数民族首领学习《诗》、《书》,实践《礼》、《乐》,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对中国古代统一有直接影响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

汉代儒宗董仲舒曾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大一统”思想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思想。

孟子答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时说:“定于一。

”他认为只有行仁政的君主方能实现统一。

历代帝王都以拥有“天下”、“海内”为目标。

李斯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羊祜上疏晋武帝:“当今一统,不得与古同谕。

”苻坚出兵进攻东晋,也说“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利器, 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理论支柱。

以上,我们宏观阐述了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但是国家每次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着具体的历史条件。

以隋朝统一为例,其实现就有经济、政治、民族、军事方面的背景。

就经济而言,由于中原汉人的大规模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有明显的发展。

但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朝与南朝相比有较强的经济优势。

就政治而言,南朝后期仍然是腐朽的门阀政治,陈后主陈叔宝耽于声色,而北周统治者励精图治,颁行“六条”诏书,进行了一些改革,其政权有一定的活力。

就民族而言,到北朝后期,北方各族的融合大体完成,“五胡”等少数民族已基本汉化,其政权推行封建制度,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优点,增强了国力。

从军事方面言,北周军队数量较多,有较强的战斗力,而陈朝,“量其甲士,不过十万,西自巫峡,东至沧海,分之则势悬而力弱,聚之则守此而失彼”。

因此薛道衡认为隋出兵伐陈有“四必克”。

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使隋朝灭陈实现统一成为可能。

3在分裂割据的状态中,如果诸国势均力敌或相差无几,则统一难以实现。

只有在割据诸国中有一国较强大,打破均势局面,统一才有可能。

因为统一大业的完成往往是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的结果。

古今中外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途径有二:一是和平谈判;二是武力兼并。

我国上世纪50年代西藏的解放,就是采用和谈的方式。

但是在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几乎全是靠战争来实现,靠和谈实现统一十分罕见。

虽然中国古代政治家有“先礼而后兵”的传统做法,在出兵之前遣使送书,劝对方主动归降,但是收效甚微。

因为割据者既为一国之君,往往不愿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既得的权力、利益,不愿退出历史舞台。

劝降无效,仍然要诉诸武力。

秦朝的统一,是秦国通过旷日持久的战争,一一灭亡关东六国而实现的;西晋灭吴、隋灭陈则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来实现的。

只有在大兵压境、兵临城下之时,小国君主为保全身家性命,方肯出城投降,使统一得以实现。

历史经验还表明,在统一条件基本成熟之时,统治者还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既不能在条件不具备时贸然行动,也不能因优柔寡断而坐失良机。

其次,战争的统帅必须知己知彼,实施正确的指挥,以保证战争的必定胜利。

否则,统一将难以实现。

在中国,每次由分裂走向统一,都会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乐。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秦亡后出现了强大的汉王朝,形成了汉民族;“结束数百年来大分裂局面的隋朝,年代虽短,而中国封建社会却从此向前迈进一大步,封建经济和文化也从此更加发达起来”,从而奠定了唐朝强盛的基础;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严重分裂割据与宋、辽、金、西夏等国对峙的政治局面,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扩大了文化交流的范围。

总之,国家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既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相信,中国实现完全统一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

摘自:《新华文摘》2004年24期作者:程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