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06PPT课件讲义
其中,总供求是促使这个经济体永续循 环、增长的动力。
总供求即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供给与需求; 亦即GDP的总供求。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6PPT课件讲义
由于总需求就是对于GDP的需求,而GDP 所核算的就是一个社会在一段时间内所创 造的最终消费品、最终资本品和劳务,因 此总需求等于: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 项目预算管理06PPT课
件讲义
2020/12/22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6PPT课件讲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财政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 (1)消费需求函数
消费需求函数指的是消费需求与收入 之间的关系式。
这里的收入实际上是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6PPT课件讲义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22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6PPT课件讲义
1950-1972年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 率比美国快5.59%。其中,源于人均资本占 有量( ∆k/k )的差异的部分是:
a∙(∆k/k)=0.25 ×5.46%=1.37%; 源于日本相对技术进步的部分是: 5.59% - 1.37% = 4.22%。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6PPT课件讲义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6PPT课件讲义
由于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等于其边际 生产力,所以有:
经济增长率 = 技术进步率+
劳动投入增长率*工资在国民收入 中的份额
+资本投入增长率*利润在国民收入 中的份额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01PPT课件讲义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1PPT课件讲义
11、关于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 指导、检查各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 作。 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 (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 根据需要,绩效评价可聘请专家或中 介机构进行。 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对部门(单位)支出 绩效实施评价和再评价。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1PPT课件讲义
③系统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将定量 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 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和可持续影响等。 ④经济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通俗易懂、 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 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1PPT课件讲义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1PPT课件讲义
10、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定量优先、 简便有效的原则。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 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 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1PPT课件讲义
①成本效益分析法 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 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适用于成本、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绩效 评价。 ②比较法 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 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 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③因素分析法 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 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01PPT课件讲义
8、关于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
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的考核工具。
绩效评价指标由财政部门和部门(单位) 分别或共同制定。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02课件讲义
改善政府治理
绩效评价可以促进政府内部 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改进,推 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能力 的提升。
绩效评价的流程与方法
流程
确定评价对象、制定评价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设定评价 指标、进行评价打分、撰写评价报告、反馈评价结果等步骤 。
衡量财政支出项目在提高社会福祉方面的效果,例如教育支出、文化支出等。
环境效益指标
环境保护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 效果,例如环保支出、绿化支出等。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项目在资源利用效率方 面的效果,例如节能减排支出、资源 回收利用等。
可持续性效益指标
长期经济效益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项目在长期内的经济效益,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效益、科技创新的长期效益等。
特点
项目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系统 性、动态性和规范性等特点,旨 在确保项目预算的有效实施和项 目的顺利完成。
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预算管理,可以 合理分配资源,降低成本 ,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预算管理有助于协调 各方面资源,确保项目按 照计划顺利进行。
项目预算管理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影响
项目预算管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
项目预算管理涉及到财政支出的具体安排和使用,是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和前 提。
项目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项目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 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解
(4)合理设臵指标权重
自上而下按指标层次分步确定权重,一级指标的权 重已明确,再明确二级指标的权重,后明确三级指 标的权重。
(5)还需考虑因素
选出的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指标的 修饰,在设计指标时应当多征求多方意见。
二、绩效自评操作流程—方案撰写—评价指标
B、设臵绩效评价指标的过程和方法:
二、绩效自评操作流程—方案撰写—评价指标
(1)符合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要求
根据财政部《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 [2013]53号)的有关内容设计了总体框架。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xls 附件2-市级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xls 指标框架使用的原则: 在对项目具体评价时,在保持总体框架(二级指标)不变 的前提下,对三级共性指标进一步细化(四级指标)或选择; 个性指标设臵应充分体现项目所处行业的特点;两者相结合, 共同构成某一项目的具体指标。
其他情况
0分
主要功能基本不能发挥。
二、绩效自评操作流程—方案撰写—评价标准
类别 是否类指 标 合规 情 性指 标 况 类 主观 指 判断 标 性指 标 评分标准设定办法 例子 主要为“是”和“否”两 “是否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业 种情况,符合则满分,不 务管理规定” 符合则0分。 满分1分;是1分,否0分 涉及合规性情况的重要程 “四项基本建设制度执行情况” 度,还考虑实际情况判断 满分 4 分;招投标制、法人制、 难易来确定分值。 合同制、监理制做到1项给1分。
上报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撰写后,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 订,并按要求时间连同附件材料报财政部门。 附件6-部门需提供的主要资料.doc.doc 建立评价工作档案: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后,评价组织机构 应妥善保管工作底稿和评价报告等有关资料,按照档案管 理的要求,建立评价工作档案并归档,以备存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课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 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 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 的评价。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是绩效评价的主 体。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 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1、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 2、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
情况 3、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和采取
的措施 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5、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
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是指被评价对象使用财 政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 果,根据不同情况由财政部门和部门(单 位)分别或共同设定。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
1.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部门的指标, 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 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 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衡量绩效目标 完成程度的指标。
2.个性指标是针对部门和行业特点确定 的适用于不同部门的指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准确衡量 绩效的尺度,标准的正确选择对财 政绩效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影响,评 价标准的制订既是财政绩效评价体 系建立的主要环节,也是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具体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 要工作步骤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 3.分级分类原则 4.绩效相关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
政策;
3.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 4.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04课件讲义
我们通常就把一个公共投资项目所增进的社会福 利称为该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
在经济学中,福利是人们关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的主观评价。
既然福利被定义为好处或效用,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如何去度量 它。因为在通常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可准确表达出环境的改 变对他带来的是好处还是坏处,但却没有办法用一种统一的绝 对数量来度量这种好处(或坏处)有多大。
01
01
N.Kaldor(1939) 认为,如果某种社会资 源的再分配能够使得一 部分人得到的好处足以 补偿另一部分人的损失, 那么就整个社会来说, 这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就是好的。这就是所谓 的Kaldor准则。
A.Hicks(1939)认 为,社会状态从A改变 到B,如果这种改变的 受害者不能事先收买得 益者不要做出这种改变, 那么便可以认为这种社 会状态的改变是一种效 率进步。此即所谓的 Hicks准则。
然假 定基 准利 率为 4%, 则该 项目 的最 高投 资预 算为:
三.关于社会成本的扣除
从追求社会效益的角度,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 就是该项目的实施所造成的社会效益的减少,亦 即所带来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损失。相当于负的社 会效益、负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含义。
那么,是否可以用一个项目的正社会效益与负社 会效益简单相加,从而得出该项目的净社会效益 呢?
我们通常就把一个公共投资项目所增进的社会福 利称为该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
在经济学中,福利是人们关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的主观评价。
既然福利被定义为好处或效用,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如何去度量 它。因为在通常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可准确表达出环境的改 变对他带来的是好处还是坏处,但却没有办法用一种统一的绝 对数量来度量这种好处(或坏处)有多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基础知识(课程讲义)
2012年度会计继续教育课程讲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基础知识(中华会计网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基础知识简介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一)概念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1.主体:绩效评价的主体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而不仅仅是财政部门。
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与财政部门的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有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是使用财政资金的主体,因而也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2.客体:是各项财政资金,即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外及其他资金。
(二)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一是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二是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为完成绩效目标安排的预算资金使用情况、支出的合法合规性、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三是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四是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财政支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五是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三)绩效的内涵经济性: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某一公共服务(产品),即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投入产出关系,即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计划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或效果的程度,即是否达到目标。
由三者的关系可见,运用绩效概念衡量财政支出行为,所指的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成本、支出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前景等内涵。
(四)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质就是政府资金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它包括以下要素:该不该办这事?(目标)花多少钱办?(预算)是否值得?(评价)(五)绩效评价必要性及作用1.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财政框架:以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以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以绩效评价为龙头的预算监督体系。
按照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建设的要求,财政改革由以收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支出管理为重点。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PPT44页)
三、确定评价机构
评价机构三种形式:
1.内部评价组:由项目单位或主管部门内部相关专业
人员组成的评价组;
2.评价专家组: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组
织的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可在当地的绩效评价专家库中选
作规范,针对评价目标,拟定评价工作的具体评价方案,
主要内容有: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选取评价方法、工作时间安排、准备评价资料
及有关工作要求等。方案设计后,要经评价组织机构的所
有成员讨论或选择合适的咨询专家,组织专家研究、论证,
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评价方案。
设计评价方案主要内容:
评价指标与绩效目标的相关性 选用评价指标要能体现和反映绩效目标的实
现程度,要能量化和用数据反映 评价指标选用:至少要有一到两个能直接反
映目标实现程度的个性指标 专业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
绩效目标设定要求
如果跨年度项目是否提供了以前年度该项目 或同类项目绩效评价情况,一次性安排资金 的项目不用填写
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 (二)跨年度实施完毕的或者项目为滚动
预算安排资金的,有总目标的同时应该有 阶段性(当年)目标; (三)目标实现程度是否能用数据反映, 可用具体数据来衡量(量化指标);
绩效目标设定要求
(四)如果是基建类:应该有前期工作、质量、 工期、成本等目标;
(五)如果是专项补助或装备条件改善,应该 有补助(改善)前的状况和数量,补助(改善) 后达到的效果或标准;
预期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直接经济 效益,或项目以最低成本达到目标(项目成 本节约程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第一节概述一、财务支出绩效评判的全然概念(一)财务支出的概念财务支出是财务支出绩效评判的对象,是以,明白得和操纵财务支出的全然概念和内涵,是进行财务支出绩效评判的差不多。
财务支出是指市场经济前提下当局为完成其本能机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务资金付出活动,是当局作为社会经济治理者为补偿市场掉灵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行动。
财务支出的范畴一样是市场机制造用掉效的范畴,如一样公共办事、教科文事务与办事等。
是以,财务支出的数额与范畴往往反应着市场经济国度当局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范畴与深度,也反应着国度财务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感化。
(二)绩效评判的概念所谓绩效是效益、效力和后果的统称,包含行动过程和行动成果两个方面。
从经济学和行动学角度看,只有效益、效力和后果有机结合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成长的决定性身分,是以,绩效应当是衡量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客不雅标准。
所谓评判,是指为了达到必定目标,应用特定的指标、设定的标准和规定的方法,对事物成长成果所处的状况或程度进行分析确信的计量或表达的过程。
评判必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评判的依照具有合理性;二是评判的标准具有客不雅公平性;三是评判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四是评判的成果具有可比性。
(三)财务支出绩效评判的概念在财务支出范畴中,效益、后果和效力以及其他术语经常在不合的场合应用,但其本质内涵并无本质性差别,它们都从资本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本设备所处的特定状况。
但关于衡量财务支出成果,效益、效力和后果差不多上个中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名词都不克不及精确、周全反应公共资本的设备状况。
“绩效”的内涵加倍广泛,绩效包含了效力、产品与办事质量及数量、机构所做的供献与质量,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力。
应用“绩效”概念衡量财务支出行动,所指的不纯真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重要包含财务支出成本、支出效力、政治稳固、社会进步和成长前景等内涵。
关于财务支出绩效可从不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第一节概述一、财政支出绩效评判的差不多概念(一)财政支出的概念财政支出是财政支出绩效评判的对象,因此,了解和把握财政支出的差不多概念和内涵,是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判的基础。
财政支出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完成其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治理者为补偿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行为。
财政支出的范畴一样是市场机制作用失效的领域,如一样公共服务、教科文事务与服务等。
因此,财政支出的数额与范畴往往反映着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规模与深度,也反映着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绩效评判的概念所谓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成效的统称,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
从经济学和行为学角度看,只有效益、效率和成效有机结合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进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绩效应当是衡量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客观标准。
所谓评判,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设定的标准和规定的方法,对事物进展结果所处的状态或水平进行分析判定的计量或表达的过程。
评判必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评判的依据具有合理性;二是评判的标准具有客观公平性;三是评判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四是评判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判的概念在财政支出领域中,效益、成效和效率以及其他术语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但其本质内涵并无实质性差别,它们都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置所处的特定状态。
但关于衡量财政支出结果,效益、效率和成效差不多上其中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名词都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
“绩效”的内涵更加广泛,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做的奉献与质量,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率。
运用“绩效”概念衡量财政支出行为,所指的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要紧包括财政支出成本、支出效率、政治稳固、社会进步和进展前景等内涵。
关于财政支出绩效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稿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稿2013年5月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基本知识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1.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其要素《财政部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管理办法》(财预[2011]285号)中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理解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以财政支出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活动。
这种评价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要素,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原则,评价周期、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指标。
·评价主体。
所谓评价主体是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由谁来承担。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活动有一列的参与者,包括评价的组织者、管理者,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等。
财预[2011]285号文件中指出“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是绩效评价的主体”,这是对主价主体的广义理解,因为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即是评价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也可以是评价者。
狭义的评价主体指进行绩效评价的具体评价组织和人员。
·评价客体。
评价客体是指对评价对象的界定,也称为评价对象,即具体的财政支出资金内容。
·评价周期。
评价周期是指财政支出的执行时间,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跨年度的项目可根据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
绩效评价中对评价周期要有明确具体表述,以预算年度为周期要明确为XX年度,阶段性评价要用起讫年月表示。
·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指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具体为绩效评价活动所履行的系统性工作步骤。
·评价原则。
评价原则是绩效评价活动行为技术规范和工作的准则,主要有:科学规范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分级分类原则及绩效相关原则。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考量财政支出绩效的价值尺度,财预[2011]285号文件中制定的标准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三项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第一节概述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一)财政支出的概念财政支出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因此,了解和掌握财政支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
财政支出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完成其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行为。
财政支出的范围一般是市场机制作用失效的领域,如一般公共服务、教科文事务与服务等。
因此,财政支出的数额与范围往往反映着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规模与深度,也反映着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绩效评价的概念所谓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效果的统称,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
从经济学和行为学角度看,只有效益、效率和效果有机结合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绩效应当是衡量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客观标准。
所谓评价,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设定的标准和规定的方法,对事物发展结果所处的状态或水平进行分析判断的计量或表达的过程。
评价必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评价的依据具有合理性;二是评价的标准具有客观公正性;三是评价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四是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概念在财政支出领域中,效益、效果和效率以及其他术语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但其本质内涵并无实质性差别,它们都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置所处的特定状态。
但对于衡量财政支出结果,效益、效率和效果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名词都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
“绩效”的内涵更加广泛,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做的贡献与质量,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率。
运用“绩效”概念衡量财政支出行为,所指的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成本、支出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发展前景等内涵。
对于财政支出绩效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衡量尺度上,可从实物和价值两个方面去分析。
从实物形态分析看,支出的实物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投入的对比关系,反映了技术的有效性。
在既定投入水平下,产出规模的大小,代表技术效率的高低;在产出规模既定的条件下,投入规模的大小,也代表技术效率的高低。
从价值形态分析看,“绩效”意味着通过各种资源投入的合理组合,实现既定产出的成本最小化或既定成本的产出最大化。
从结果体现上,可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去分析。
讲求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是财政活动与企业活动的根本区别。
政府理财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绩效的表层上,还注重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的提高。
经济绩效表现在经济持续发展上,不仅仅在经济总量上扩张,而且经济结构和生产效率有质的提升;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进步,包括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社会公共产品供应质量与水平的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就业水平稳定增长,公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等;政治绩效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改进,通过制度创新改进决策机制和决策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原则。
在政府绩效体系中,经济绩效是政府绩效的根本内涵和外在表现。
根据以上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分别定义,不难给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一)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是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政府分配行为,其分配具有公共性和非市场盈利性两个基本特征,其收支活动主要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来体现。
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财政支出管理所寻求的目标就是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效率和公平等等。
为了履行好财政职能,在经济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以高效的方式对采集的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和运用。
从社会资源的角度看,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公共财政研究的理论基点。
既然社会存在着资源稀缺问题,就有一个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
财政支出的效率性体现在政府对公共商品的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化,公共商品的提供成本是否最低,提供的水平和结构是否合理,从而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这是公共财政研究所追求的永恒主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公共财政分配的重要原则,财政支出的配置模式及最终支出必然要体现这一原则。
资源稀缺反映到政府收支上来,就是财政不能满足支出需要,必然存在一个节约资源和讲求效益的问题。
这就要求对财政支出的资金去向合理性及资金使用效果两个问题做出解释,进行科学的描述。
这也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前提。
(二)受托责任理论受托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所拥有的财产规模不断膨胀,致使财产所有者无法直接经营和管理所掌握的财富和资源,由此必然导致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又客观上导致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
因此,受托责任就是财产受托者在经济上受托或受命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并向委托者负有定期报告履行职责状况和结果的责任,受托责任关系也就成为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在此关系中,委托人将其财产托付给受托人并赋予其相应的行为要求、报酬和权力;受托人接受委托并对其承担特定经济责任。
在受托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希望受托人能诚实、公允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求实现其财产的保全,还要实现财产的高效、安全运行。
而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代或说明其在诚实、公允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义务。
基于委托人的愿望和确保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真实公允性或可信性,产生了对绩效评价的要求,即委托人借助于绩效评价来控制受托人对于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过程和状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委托人和受托人在财产经营管理上存在着法律、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诸方面的分离性,使得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质量,因此,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
因此说,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是绩效评价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而绩效评价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绩效评价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
在实践中,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委托人了解责任履行状况的最基本依据。
政府作为纳税人的代言人,代表纳税人筹集财政资金,并分配使用财政资金,有责任对其支出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以评判其支出管理过程是否符合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原则,是否达到最大的财政支出效益。
这种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构成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三分离是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以“零基预算”为具体编制方法的部门预算,其特点是:“人员经费按编制、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可能”的预算编制方法,打破了长期以来沿用的“基数加增长”办法;以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主要形式的预算执行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原来由各单位承担的出纳职能,变由财政部门设立的国库集中支付机构统一办理,并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形式,将所需支付的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供应者和劳务提供者;以绩效评价为重要手段的预算监督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它将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三驾马车”之一,共同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绩效。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体系,通过“跟踪问效”的方式,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财政资金是政府性资金,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钱,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财政的职能、结构由政府职能来决定,必须依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的安排必须符合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
今后财政支出重点要放在公共事业领域,如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对市场能配置资源的领域要坚决退出。
因此,通过绩效评价,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用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管理需要,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在客观上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也不断扩大,财政在确保解决“吃饭”问题的前提下,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建设”。
“建设”与“吃饭”不同,必须更讲求效益。
花钱就要花个明白,要搞清楚资金的投向及效益,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
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专项建设,这些资金使用情况到底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一)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二)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四)部门(单位)职能、职责及绩效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五)部门(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和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地方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六)部门(单位)项目预算申报论证材料和项目验收报告;(七)部门(单位)年度决算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即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是指直接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共性指标是适用所有部门的概括性指标。
个性指标是根据评价对象不同特点设定的特定指标。
定性指标是指无法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需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一、定量指标(一)共性指标1.目标设定情况。
是指评价对象对预定目标的设定、规划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
可细化为以下指标:(1)依据的充分性:项目资金设立依据是否充分,有无经科学论证。
(2)目标的合理性:项目资金使用预定目标是否明确,目标设置是否客观、科学。
2.目标完成程度。
是指评价对象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
可细化为以下指标:实际达到效果是指评价对象实际达到的效益,当效益可以量化时,则采用相应的数额;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可以采用专家评议、调查问卷等方法,得出结论。
(3)完成的及时性: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如期完成,未完成的理由是否充分。
(4)验收的有效性:项目验收方式的合理性、验收机构的权威性和验收结果的公正性等。
3.资金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