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从哲学上看,世上的万事万物分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分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科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源的问题。

二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事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应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S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性质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

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5.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7.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前提和条件,①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③HR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8.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

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能够把意识活动部分的从人脑中分离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从而延伸意识器官功能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论述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论述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论述题31、简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原理:辩证统一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质变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现实意义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于求成。

3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等类似,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产生的)①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②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要提高与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率。

④最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大发展的原因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

②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或不愿投资。

③大型、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

④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⑤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越来越重要。

量变与质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量变与质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质变与量变
021103班 马克思主义第二学习小组
精品ppt课件
1
“早知道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百喻经》中讲了一个寓言:有一个人饿了,狼吞 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 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饱 了,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 明地说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吃 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 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精品ppt课件
6
2.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量同事物不可分离。事 物总是具有一定量的事物,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但一定范围内的量变不会改变事物的质。
年龄、身高、体重、 肺活量、胸围、智 力高低、能力强弱-- ---
流域、流速、流量、
长度、宽度、水深-
-- ---
精品ppt课件
7
3.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 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或幅度、范围)。
军队之所以不同于 其他社会组织,就 在于军队是执行特 殊政治任务的武装 集团。
自来水污染
水有三态,但它们都是水的表 现或现象,其本质仍然是:
精品ppt课件
H2O 5
事物的质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个人,既有健康
状况方面的质,也有 思想方面的质,还有 能力和科学文化方面 的质。
一支枪,既有材料
方面的质,也有功能 方面的质,还有工艺 方面的质。
1、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精品ppt课件
17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15年
20年
精品ppt课件
40年
1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践之中。
第一章
第一节
一、物质
1、恩格斯对物质的初步概括: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事物辩证关系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三节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3)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目光和战略定力。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1)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2)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3)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四、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之风。
科学文化实践
2、人类实践新形式:虚拟实践
四、实践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
2、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五、认识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含了众多重要的知识,以下将为您进行重点概括。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

4、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与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理及方法论汇总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原因和结果原理:(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4)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5)原因与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方法论: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本质和现象原理:(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有区别的: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结性考试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结性考试一

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开卷)论述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质量互变及其方法论意义的认识。

答:质量互变规律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的三大规律之一,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首先,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遵循着质量互变规律。

其次,质变、量变的多样性。

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事物构成因素的数量增减,到了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第二,结构的变更,即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不同,也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爆发式飞跃:指质变具有激烈的外部冲突形式,新旧力量互不相让,只有用激烈的冲突、你死我活的方式解决矛盾。

第二,非爆发式飞跃:是非对抗性矛盾的解决方式。

由于对立双方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可能通过和平方式使矛盾得到解决。

量变质变的互相渗透:第一,量变部分包含着质变。

事物在未发生质变前总的说处于量变过程,但由于事物矛盾发展不平衡,有些部分和局部已经发生了质变。

另一种是阶段性部分质变。

一事物总体上处于量变过程,其不同阶段有一定的质的区别。

第二,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质变是渐进性中断,但也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超出一定的数量界限,就引起质变。

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

这样,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相互交替,就构成了事物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过程。

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原来量变的结果,而且它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自考马原14年-17年论述题整理

自考马原14年-17年论述题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10---2017.04一、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因为:首先,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

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变的彼此较量。

两种相反力量的此消彼长,不仅是质变的基础,而且决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

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二、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意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常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常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常考点)◆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0-7单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0-7单元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简答题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或静止等,都是处在量变过程中的状态,它们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

二者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量变开辟了新的道路;二者互相渗透。

2.简述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内容。

国家的政治职能是统治阶级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国家的社会职能是社会公共管理,即:国家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公共事物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和理论意义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这一特点所决定的。

具体地说:1.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惟一标准。

2.这个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这个问题也是人们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4.简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及其表现。

马原概论简答题

马原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1.认识事物的度有何意义?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定义:度是保持事物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意义: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

其次,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①量变。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规模、程度在增减,双方的内部结构和整个事物的内部结构在变化,这就是量变。

②质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主次两方面地位的转化所导致的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在质变时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特点是统一体的分解、静止、平衡、相持的破坏。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不同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两种形式,但二者又是统一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引起、相互渗透等方面。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2.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试根据二者的辩证关系说明客观真理的实现一个动态过程。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①绝对真理: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

B.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

②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

A.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

关于变化的马克思原理

关于变化的马克思原理

关于变化的马克思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变化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解决,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即量变引起质变;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即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4.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和变化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关于变化的原理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
动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这些原理对于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认识的进步以及实践活动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指的是,量变是一切质变的
必要条件,而质变也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观点,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有着重要意义。

形而上学认为,只要思想
和行动都是有目的的,就能存在和发展;根据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自然世界及其关系过程就可以确立有效的规律,把它们提高到客
观规律的高度来处理。

量变和质变之间有着内在的对立关系,这种内
在的对立关系它支配着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它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遍性,不仅涉及一个单独的事物,也涉及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也涉及它的衍生的质变。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是“自发转变”。

这是指,量变可以促使质变的发生,即有量变就可以有质变;质变也
可以促成量变,即有质变就可以有量变。

两者互为因果,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依赖,能影响彼此变化,形成自然界空前统一的规律,实现
物质运动的有机统一。

这就是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的核
心内容。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的实践方法是根据客观的实际
情况,以量变为出发点,进行质变的探究;从质变出发,进行量变的
研究。

这是一种由量变“引发”质变,再由质变“引发”量变的持续
迭代过程。

它可以确定把量变与质变从客观规律上统一起来的“理论网”,即以量变为前提,以质变为结果,来建立一个深入的辩证体系,从而反映客观规律的物质状态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题(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题(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不仅仅是因为其创建者兼具学者和革命者的特性而而偶然将两者结合起来,而是把两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的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3、社会的组织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是组织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联系具有的特点有三个方面: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6、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及其有机统一。

P2答: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P4答:(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⑵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总结和深化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⑶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P8/9 答: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的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许多构想,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马原实践课题报告量变质变规律

马原实践课题报告量变质变规律

马原实践课题报告量变质变规律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研究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实践中的量变质变规律进行探讨。

量变和质变的概念量变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变化,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质变则是指事物性质上的变化,是由于一定条件下的突变过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量变和质变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基础地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落脚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和质变规律贯穿于实践的各个阶段和方面。

1. 量变为质变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基础。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数量上的逐步积累,事物可以逐渐发生质变。

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逐步增加生产力和改革开放等量变过程,中国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质变。

2. 实践中的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作用在实践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作用的。

量的积累和变化可以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突变也可以引起数量上的变化。

例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率发生量变,从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质变。

3.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和质变是辩证发展的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条件,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在实践中,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推动事物朝着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中的量变质变规律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中的量变质变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量变质变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跨越。

第二,量变质变规律是指导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简述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1)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答:(1)内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吸收国外资金,发展我国经济。

(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努力避免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就是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队之所以不同 于其他社会组织, 就在于军队是执行 特殊政治任务的武 装集团。
自来水污染
水有三态,但它们都是水的表 现或现象,其本质仍然是:
H2O
5
事物的质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个人,既有健 康状况方面的质,也 有思想方面的质,还 有能力和科学文化方 面的质。
一支枪,既有材 料方面的质,也有功 能方面的质,还有工 艺方面的质。
有些年轻人只看到成功人士“台上一分钟”的一面,看不到“台下十年功” 的一面,即只看到光彩夺目的新质状态的闪亮登场,看不到量变的艰难困苦和默 默无闻。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根据有两点:(1)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当矛盾非主要方面的 量增长到能够转化到主要矛盾地位去的时候,事物的质变就会发生,因为事物的 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2)度的原理认为,量和质是相互统一,相互规 定的,因而当保持旧质的量不存在时,旧质也就保不住了,就要被新质事物所代 替,即发生质变。
D 田忌 OH
H C H
齐威王中等 H
上等
O
H
H C O C
上等 中等 H 下等
上等
H
中等 乙醇 GOD 下等
中等 DOG H 甲醚 下等
下等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性的、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性的、显 著的突变,是飞跃。 著的突变,是飞跃。
3.事物的度 3.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或幅度、范围)。 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或幅度、范围)。
100° 100°C
1、为什么我们一般只看到“水滴”却不见“石穿”? 为什么我们一般只看到“水滴”却不见“石穿”

2、为什么石“穿”、躯“丧”、堤“溃”? 为什么石“ 答:量变只有达到(一定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的。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的。
12
量变的基本形式
①单纯数量的增减
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 1 1265825048 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 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 十年共增加
数量的增减, 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19
田忌赛马
田忌
田忌 齐威王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上等 中等 下等
结 果 : 3败
上等 中等 下等
3胜
上等 中等 下等
1败 2胜
上等 中等 下等
2败 1胜
结构和排列次序发生变化,引起质变 结构和排列次序发生变化,
20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总是在原有性质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 的基础上进行着数量的变化, 的基础上进行着数量的变化,当量变达到并且超 过原有性质的限度即突破一定界限 一定界限时 过原有性质的限度即突破一定界限时,必定会引 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6
2.事物的量 2.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量同事物不可分离。 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量同事物不可分离。事 物总是具有一定量的事物,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物总是具有一定量的事物,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但一定范围内的量变不会改变事物的质。 但一定范围内的量变不会改变事物的质。
年龄、身高、体重、 肺活量、胸围、智 力高低、能力强弱-- --流域、流速、流量、 长度、宽度、水深-- --7
50° 50°C

0°C

8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 财富 荣誉、权力、 财富、 财富、荣誉、权力、甚 至快乐痛苦等 皆有其一 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 定的尺度, 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 招致沉沦和毁灭。 招致沉沦和毁灭。 黑格尔 黑格尔
乐极生悲
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 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 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 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 公里/ 围绕地球运转, 围绕地球运转,但不能超过 第二宇宙速度—— 11.2公里/秒 11.2公里 公里/ 否则将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
②构成成份在空间排列次序和结构上的变化
量变的基本形式
★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石墨) 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石墨) 同分异构体(甲醚与乙醇) ★同分异构体(甲醚与乙醇) ★田忌赛马(以下驷对上驷) 田忌赛马(以下驷对上驷) 个音符、 个字母 个字母、 个数字的不同排列 ★7个音符、26个字母、10个数字的不同排列 个音符
不懂得由饥到饱是一个由量 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2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
1.事物的质 1.事物的质
??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4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 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 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
质变与量变
021103班 马克思主义第二学习小组
1
“早知道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早知道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百喻经》中讲了一个寓言:有一个人饿了,狼吞 百喻经》中讲了一个寓言:有一个人饿了, 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 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 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 六个 , 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 ,吃到一半 ,饱 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 了,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 明地说 “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 前面吃 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是这样, 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 ,我应该只 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这个人的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人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定界限”——指“一定的范围或限度”。 一定界限”——指 一定的范围或限度” 量变”到什么程度才发生“质变” 即“量变”到什么程度才发生“质变”。
21
善不积 不足以 成名, 成名, 恶不积 不足以 灭身。 灭身。 勿以善 小而不 为,勿 以恶小 而为之。 而为之。
22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23
Thank you !
组 长:哥哥 副 组 长:格格 总制作人:柳祥 素材来源:刘海 后期制作:高石 参与讨论:李智
24
7.9公里 ——11.2公里 7.9公里/秒——11.2公里/秒 公里/ 公里/
程度
10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1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 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15
非爆发式飞跃 爆发式飞跃
16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7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15年 年
20年 年
40年 年
1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荀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 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