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1所示。
2.3 P平面的位置规定如下:
2.3.1 如果乘坐位置是由座椅形状确定的,P平面即为座椅的中心平面;
2.3.2 在不能确定乘坐位置的情况下:
2.3.2.1 对于驾驶员座椅,P平面为通过的方向盘中心且平行于汽车纵向中心面的 铅垂平面(可调式方向盘应位于正中位置)。
Fra Baidu bibliotek图1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非带扣侧) 1.2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带扣侧,带扣固定于座椅上)
图2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带扣侧)
2.3 后排中间座椅安全带两固定点距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不得小于120mm且分列于 车辆纵向对称平面两侧,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50mm,如图3。
图3 后排中央座椅位置校核 1.4 前排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位置
图1 安全带有效固定点范围(侧视图)
图2 安全带有效固定点范围(俯视图) 3.2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位置 3.2.1 如果因采用织带导向件或类似装置而影响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位置 时,应根据织带纵向中心线通过J1点时固定点的位置的情况来确定有效固定点位 置。从R点开始,用下述三条线段确定J1点: RZ: 从R点向上沿躯干线截取长530mm的线段; ZX: 从Z点沿垂直于汽车纵向中心面的直线,向固定点方向截取长120mm的线 段; X J1:从X点沿垂直于RZ和ZX确定的平面的直线,向前截取长60mm的线段。 J2点与J1点相对于过人体模型躯干线的纵向铅垂平面对称,当用双开门为前后座 椅提供通道,且上固定点在B柱上时,固定点系统应不妨碍乘员上下车。
图3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范围(俯视图) 4. 校核步骤 4.1前排座椅下固定点校核:按照3.1.1和3.1.3条中的要求作出法规允许的安全带 固定点区域,检查安全带实际固定点是否在允许的区域内以判断安全带固定点是 否满足要求。 4.2后排座椅下固定点校核:按照3.1.2和3.1.4条中的要求作出法规允许的安全带 固定点区域,检查安全带实际固定点是否在允许的区域内以判断安全带固定点是 否满足要求。 4.3后排中央座椅的下固定点校核:按照3.1.5条中的要求进行校核,判断是否满 足法规要求。
R-II长轴距安全带位置校核 1. R-II安全带固定点位置校核 1.1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非带扣侧)
R-II安全带下侧固定点(非带扣侧)均在车身上,且前排和中排座椅可调、第 三排座椅固定,因此对R-II而言,前排及中排座椅在所有正常移动位置时及第三 排座椅,α1应在30°-80°范围内,法规允许的安全带下侧固定点区域(非带扣侧) 如图1所示:
2.3.2.2 对于前排外侧乘员座椅,P平面应为与驾驶员座椅的P平面相对称平面。
2.3.2.3 对于后排外侧乘员位置的P平面,应为车辆纵向平面的距离为A的平面, 由制造商按下述条件确定: 若长条座椅仅用于乘坐两人时,A>200mm; 若长条座椅乘坐超过两人时,A>300mm。 2.4 S为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至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基准平面P的距 离,单位为mm。
图4 前排安全带上固定点
图6 后排安全带上固定点 2.结论 由于CAS数据中缺少安全带固定点的具体位置,本文档给出了其布置的大致范围。
2.5 C点位于R点铅垂上方450mm处,如果按2.4条定义的距离S不小于280mm, 且制造商选用3.2.3 条规定的换算公式BR=260mm+0.8S,则C和R之间的铅垂距离应 为500mm。
3. 安全带布置设计要求
3.1 安全带下有效固定点位置
3.1.1 M1类车辆的前排座椅
M1类车辆的α1(非带扣侧)应在30°-80°范围内,α2(带扣侧)应在45°-80 范围内。前排座椅所有可正常移动的位置,角度要求同上。在所有正常乘坐位 置,α1和α2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在座椅上),其值应为60±10° 。对于带有调节机构的可调座椅,当靠背角小于20°时,α1可以低于以上规定 的最小值(30°),但在任何正常使用位置均不得小于20°,参见图1、2。
其中前排安全带上固定点与前排座椅(单侧)中心线的Y向距离按原Refine 安全带的位置选取,S=267mm,大于标准要求的140mm。按照3.2.2、3.2.3、3.2.5 及3.2.6条的规定作出相应的四个平面,如图6中红色阴影区域所示。由于R-II前 排座椅安全带配备有高度调节器,属于附加固定点,因此按照3.2.7条的要求作出 附加固定点法规要求区域,如图4中蓝色阴影区域所示。
4.4 按照3.2.2、3.2.3、3.2.5以及3.2.6条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四个平面,检查安 全带实际的上有效固定点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以判断安全带固定点是否满足法规 要求。若安全带有附加固定点,则按照3.2.1和3.2.7条中的要求进行校核并判断 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5. 结论
针对4.1至4.4项的校核结果,判断车辆安全带的上下实际固定点是否满足法 规要求。 附件1:安全带固定位置校核实例
3.2.2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位于垂直于座椅纵向中心面并与躯干线成65°角 的FN平面下方。对于后排座椅,此夹角可减小至60°。FN平面与躯干线相交于D 点,此时须保证DR=315mm+1.8S,但当S≤200mm时,DR=675mm。 3.2.3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在垂直于座椅纵向中心面并与躯干线成120°角 且相交于B点的FK平面后方,此时须保证BR=260mm+S。但当S≥280mm时,制造商可 选用BR=260mm+0.8S。 3.2.4 S值不得小于140mm。 3.2.5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位于通过R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铅垂 平面之后,如图1所示。 3.2.6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在通过2.5条规定的C点的水平面上方。 3.2.7 除3.2.1条规定的上有效固定点外,若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可以装备另 外的附加上有效固定点: 3.2.7.1 附加固定点应符合3.2.1至3.2.6的要求。 3.2.7.2 无需借助工具应能使用附加固定点。该固定点应符合3.2.5和3.2.6的 要求,并处于图1所示沿铅垂方向上下各80mm所确定的区域内。 3.2.7.3 符合3.2.6规定要求的全背带式安全带的固定点应位于通过躯干线的横 向平面之后,并处于下述位置: 3.2.7.3.1 对于单固定点,位于通过3.2.1规定的J1和J2点的两个铅垂面夹角内, 其水平截面见图3。 3.2.7.3.2 对于两个固定点, 固定点可位于上述二点之一的夹角内,同时其中一 固定点是另一个固定点相对于2.3中规定的座椅的P平面的对称点,且二者间的距 离不大于50mm。
安全带位置校核设计指南
一、 目的
为统一各车型安全带布置校核程序及输出结果,特制定本规范。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乘用车研究院内各车型安全带位置的校核。
三、 规范内容
1. 规范引用标准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报批稿
2. 相关定义
2.1 L1和L2点:同一安全带的两个下部有效固定点位置。
2.2
1和 2:分别为通过R点、L1点和R点、L2点,且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
3.1.2 M1类车辆后排座椅
对M1类车辆,所有后排座椅的α1和α2应在30°-80°范围内;如果后排座椅是可调 的,则在所有正常移动位置,上述要求均有效。
3.1.3 M1类以外车辆的前排座椅
对M1类以外车辆的前排座椅的所有正常移动位置,α1和α2应在30°-80°之 间;对于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车辆的前排座椅的所有正常使用位置,α1和α 2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在座椅上),其值应为60±10°。 3.1.4 M1类以外车辆后排座椅和特殊前排或后排座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