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新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完整word版)新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林爱明第一课茶香四溢一、教学目标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

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

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

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

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

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难点:巧妙地设计茶文化卡片。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第一课茶香四溢一、教学目标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

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

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

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

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

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推荐】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推荐】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中心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总体思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9课,分为10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

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编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例如在上第9课《奇妙的点彩》时,先让学生先欣赏点彩名家作品。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点彩作品的观察、理解、感悟,而应当让学生对艺术家如何通过奇妙的点彩方法描绘景物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引导他们感受艺术表现的美,了解点彩画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美感,并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审美情趣。

新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总体思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9课,分为10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全册的单元、内容、学习领域及课时安排情况如下表: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

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编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例如在上第9课《奇妙的点彩》时,先让学生先欣赏点彩名家作品。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点彩作品的观察、理解、感悟,而应当让学生对艺术家如何通过奇妙的点彩方法描绘景物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引导他们感受艺术表现的美,了解点彩画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美感,并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审美情趣。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茶香四溢一、教学目标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

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

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

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

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

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难点:巧妙地设计茶文化卡片。

学四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全册教案新

学四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全册教案新

学四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全册教案新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科:美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科:
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四年级

科: 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红峰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
科:美术。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四年级美术教案一、总体思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9课,分为10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

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编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例如在上第9课《奇妙的点彩》时,先让学生先欣赏点彩名家作品。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点彩作品的观察、理解、感悟,而应当让学生对艺术家如何通过奇妙的点彩方法描绘景物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引导他们感受艺术表现的美,了解点彩画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美感,并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审美情趣。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第一课茶香四溢一、教学目标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教科书。

(教师)课件、茶具、茶叶包装盒等。

教学过程1.情境导人。

(1)教师拿出有包装盒的茶叶,问: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茶”字,并在玻璃茶杯里泡上一杯热茶,让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欣赏茶水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

课件完整呈现课题:茶香四溢。

(2)请几位学生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初步交流。

(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看、闻、尝,对茶有了初步的感受,请问:你喝过茶吗?是什么茶?你家里有什么茶?你对茶的知识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发言。

(2)教师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对茶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丰富的,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有关茶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3.深入探究。

(1)分组讨论。

①茶的历史有多久?②什么是中国茶文化?③茶叶有哪些品种?④茶叶的制作过程大概是怎样的?⑤你了解的茶具有哪些?⑥你了解的茶叶包装有哪些?⑦你见过的茶馆的环境设计是怎样的?⑧饮茶有哪些好处?(2)分组逐一交流汇报,教师逐一归纳小结。

小结:(1)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

我们为祖先的勤劳、智慧而骄傲。

(2)人们饮茶,不仅仅把它当作解渴的饮料,还把它看作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和养生保健的途径。

从而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3)从各种茶具、各类茶叶包装及茶馆的形态中感受茶文化的信息。

5.拓展延伸。

了解本地的茶叶产品及本地的饮茶文化。

搜集本地茶叶的图片、文字及纸质包装袋。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有关茶的图片、文字及纸质包装袋,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2015年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5年月日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3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3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3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3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小学2014学年备课教案纸
教具学具(学生)毛笔、墨、水、长条宣纸。

(教师)课件、长卷复制品、画卷局部打印稿、作业纸。

教学过程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城市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学生自由猜想)
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一幅传世名画去了解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出示课题:清明上河图。

2.看一看,感知体验。

让我们展开画卷,跟随画面的场景,体验视觉欣赏之旅吧。

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动态展示图。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讲解画作相关信息。

(作者、年代、题目含义等)
(3)了解长卷的表现形式和欣赏方式。

长卷因是横幅且画面窄长,不能悬挂,只能用手展阅,故又名“手卷”、“图卷”。

这幅五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是汴京郊野的风光,中段描绘了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展示了热闹的城区街道。

欣赏长卷,一般是放在书案上手握长卷两头从右至左的顺序展开欣赏,画作距离眼睛40厘米左右。

(教师实时演示) 3.探一探,细品互说。

分发长卷各段落的打印稿,四人小组仔细观察画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人物、动物、建筑、船舶等)仔细观察、研究讨论,完成作业纸。

各小组代表结合画作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教师补充总结。

4.学一学,尝试实践。

教师示范国画白描法,学生在长条宣纸上自由临摹长卷中的人或物。

5.评一评,展示评价。

将学生作业组合成长卷形式,并添加背景,进行展示评价。

6.拓展。

《清明上河图》摹本很多,最为著名的有明代画家仇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