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东坡印象——读《康震评说苏东坡》之得

合集下载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原创版)
目录
1.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的感受
2.对苏轼的认识和理解
3.对苏轼作品的欣赏
正文
最近,我观看了《康震讲苏轼》第二集,深感受益匪浅。

节目中,康震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而丰满的苏轼形象,让我对这个中国古代文化巨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哲学家。

他不仅在诗、词、散文方面的成就斐然,而且在书画领域也有极高的造诣。

观看节目后,我对苏轼的才华和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是一个正直、豁达、坚韧的人,他的人生信条是“任天由命,随遇而安”,这使得他在遭受政治打压、生活困苦时,依然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创作出许多传世之作。

在节目中,康震教授对苏轼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这些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描绘了作者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作者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苏轼的散文《前赤壁赋》则通过作者与友人在赤壁的游历,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表现了他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

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让我对苏轼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他的才华、为人以及人生哲学,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第1页共1页。

康震苏轼的观后感

康震苏轼的观后感

康震苏轼的观后感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词、散文等作品一直深受后世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而康震作为苏轼的学生和追随者之一,对苏轼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康震的角度,分享我对苏轼的观后感。

苏轼的才华与思想苏轼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仅在诗词创作上独具匠心,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道德败坏的不满,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在苏轼的诗词中,常常展现出他对人生和宇宙中众多事物的思考。

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情感,读来令人陶醉。

他的诗词多样化,既有咏史抒怀的,也有山水田园的,还有对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怀的描写。

他通过诗词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智慧和深情。

康震对苏轼的理解和欣赏康震作为苏轼的学生和朋友,对苏轼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他认为苏轼的作品融汇了古典与现实、情感与理性,兼具了艺术表达和思想启迪的作用。

康震在《四十二清咏》中对苏轼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他称赞苏轼的作品“风声叶落盘空晓,山色霞明月难围”,赞美苏轼的作品能够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康震还对苏轼的诗词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他认为苏轼的作品分为“正义之诗”、“隐逸之诗”、“宴饮之诗”、“行旅之诗”等不同类型,每一类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色彩。

康震对苏轼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从中发现了苏轼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苏轼的影响苏轼的作品不仅受到当时的读者喜爱,也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他的诗词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道德败坏的不满,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苏轼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上。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是独领风骚的,也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极大的启示和借鉴。

他的独特的表达方式、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读《康震讲苏东坡》有感1

读《康震讲苏东坡》有感1

读《康震讲苏东坡》有感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最难以保持的就是不忘初心,一直乐观的心态。

但是有一个人做到了,他满身铅华洗尽,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仍然有着豁达乐观的心态和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还创造了不朽的神话,这个人就是苏东坡。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一段段传奇佳话。

当我们登高远望,面对滔滔江水,会禁不住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我们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望着皎皎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我们徜徉在庐山风光中,会禁不住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沉醉流连西湖美景,会禁不住抒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遭遇人生的无常,会禁不住发出无奈的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

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康震讲苏东坡》这本书中,对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传奇人生进行了精彩品读。

本书共有十二章,200千字。

下面我从基本简介、坎坷人生、东坡印象、东坡价值、东坡诗词五个方面分享我的读书感悟。

一、基本简介1.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北宋中期(公元1036年)出生于四川眉山,祖籍河北栾城,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2.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

3.苏轼妻子、子女:第一任妻子王弗,十六岁时嫁与年十九岁的苏轼。

康震讲苏东坡传读后感

康震讲苏东坡传读后感

康震讲苏东坡传读后感读了康震讲的苏东坡传,我仿佛跟着苏东坡一起经历了他那波澜壮阔又妙趣横生的一生。

苏东坡,这个名字一入耳,就觉得带着一种豁达和洒脱。

康震老师的讲述,更是让我对这位大文豪有了更深刻、更生动的认识。

在康震的讲述中,苏东坡不再只是课本里那些遥远的诗词作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人物。

他的一生,可谓是起起落落,充满了戏剧性。

但无论遭遇何种困境,苏东坡总是能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的那段经历。

那时候的他,生活可谓是困顿至极。

没有了以往的荣华富贵,没有了官场的前呼后拥,有的只是一间破旧的茅屋和一块贫瘠的土地。

但苏东坡可没被这艰难的生活打倒。

他亲自下地耕种,学着当一个农夫。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曾经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大才子,如今却挽起裤腿,在田间汗流浃背地劳作。

这要是换做旁人,估计早就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不公了。

可苏东坡不这样,他还乐呵呵地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东坡居士”。

他种地可不是瞎种,那认真劲儿就跟写诗作画似的。

他仔细观察着土地的墒情,琢磨着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

有时候累得腰酸背痛,他就干脆躺在田埂上,望着蓝天白云,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等到庄稼有了收成,他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就像个孩子得了糖果一样。

而且啊,苏东坡在黄州还发明了不少美食。

比如说那道著名的“东坡肉”。

当时猪肉在当地可不怎么受欢迎,又便宜又没人稀罕。

可苏东坡却独具慧眼,发现了猪肉的美味。

他精心研究做法,把猪肉切成大块,用慢火炖煮,加入酱油、料酒等调料。

煮出来的肉那叫一个香糯可口,肥而不腻。

他还写了一首《猪肉颂》来夸赞自己的这一发明:“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你瞧瞧,这苏东坡不仅会吃,还会写,把个吃猪肉都写得这么有滋有味。

除了种地、发明美食,苏东坡在黄州还交了不少朋友。

读《康震讲苏东坡》有感

读《康震讲苏东坡》有感

读《康震讲苏东坡》有感我们完整走过苏东坡一生待过的12个地点,走进苏东坡的人生十二站。

伴随着苏轼的人生旅途一路走来,经历了光荣与梦想,也经历了苦难与挫折,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渐渐清晰起来。

他置身官场,襟抱苍生,怎奈命运更迭,好梦难圆。

半世漂泊,一片冰心,怎敌世事沧桑,有志难酬。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但他的伟大人格和社会良心,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苏东坡是一个心中有光的人,他把人生的苟且活动成了诗和远方,苏东坡心中的光,不但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后人。

阅读的过程, 也是体验的过程,更是与诗人们面对面举杯小酌、谈心交心的过程,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苏东坡。

林语堂《苏东坡传》这样写道: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一、东坡印象(一)颀然子瞻烨瞳秀眉流传于民间的苏轼:民间流传的东坡画像与千人一面的佛陀像、罗汉像、圣贤像很有几分相似,大都身材魁梧、浓眉朗目、方面大耳、鼻直口方、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部长髯飘洒胸前。

或许,在百姓的心目中,像苏轼这样潇洒快活、风趣诙谐、才气横溢而又人情味儿十足的文人,与佛陀、罗汉、菩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吧。

再说,佛陀、罗汉、菩萨本来不就是有智慧、有道德的圣人吗?苏轼既然拥有智慧与仁爱,善于反省与超脱,更兼有情趣与才华,画成佛陀像、罗汉像又有什么不对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轼的真实相貌究竟如何似乎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苏轼真实的精神气质、人格印象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清代著名学者翁方纲曾邀请友人朱野云临摹过一幅苏轼画像。

从这幅画像的情态来看,的确与黄庭坚的描述非常接近,虽然我们还无法确证这幅画的原作就是李公麟的那幅画,但是仅仅从前面所罗列的苏轼相貌的种种特征而言,这幅画也的确是比较接近苏轼原貌了。

康震讲评苏轼观后感

康震讲评苏轼观后感

康震讲评苏轼观后感看了康震讲评苏轼啊,那可真是一场超级过瘾的文化之旅。

以前就知道苏轼是个大名人,写了好多超厉害的诗词,什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类的,感觉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文化大神。

但是看了康震老师的讲评,哇塞,苏轼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了,就像从书里蹦到我眼前,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友。

康震老师一开口啊,就把我给抓住了。

他讲苏轼的生平,就像在讲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

苏轼小时候就聪明得不像话,就像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二十来岁就考中进士,那简直是年少得志啊。

可是呢,他的仕途那叫一个坎坷。

一会儿被流放这儿,一会儿被贬到那儿,感觉命运就像在故意捉弄他。

但是苏轼牛就牛在这儿,不管到哪儿,他都能活得有滋有味。

而且苏轼这个人啊,性格特别豁达。

他和朋友之间的那些趣事,也被康震老师讲得特别逗。

他一会儿调侃这个朋友,一会儿又和另一个朋友斗嘴,但是朋友之间的感情又特别深厚。

感觉他就是那种不管在什么处境下,都能找到生活乐趣的人。

康震老师讲评的时候,还特别擅长把苏轼的诗词和他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

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苏轼内心世界的门。

以前读苏轼的诗词,只是觉得词句很美,但是现在明白了那些诗词背后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就像“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可不仅仅是几个漂亮的字凑在一起,那是苏轼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的一种洒脱和旷达啊。

总的来说,看了康震讲评苏轼,就像跟着苏轼重新活了一遍。

他的才情、他的遭遇、他的乐观豁达,都让我特别佩服。

而且这也让我更加明白,原来那些伟大的古人,并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也是有血有肉、充满烟火气的普通人,只是在困境中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罢了。

我觉得我现在对苏轼那是“路转粉”,而且是超级死忠粉那种呢!。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

康震讲苏东坡的好段简介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文学才华横溢,作品涵盖诗、词、散文、骈文等多个领域,尤以其豪放洒脱的词作和清新自然的散文著称。

康震是中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对苏东坡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本文将从康震的角度,探讨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苏东坡的文学魅力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真情实感苏东坡的作品充满了真情实感,他能够深入人心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不回避人生的苦难和痛苦,也不回避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他在作品中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2. 豪放洒脱的风格苏东坡的作品具有豪放洒脱的风格,他善于用自由奔放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他的词作充满了自然的韵味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他的散文则表现出豪情壮志和宽广胸怀,令人耳目一新。

3. 文学才华的多样性苏东坡既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又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和散文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文学领域,展现出他广博的文学才华。

他的诗作清新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词作婉约动人,表达了深情厚意;他的散文则充满了智慧和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苏东坡的代表作品苏东坡的代表作品包括诗、词、散文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其中几篇著名的作品:1.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描绘了北方草原上的狩猎场景。

词中展现了苏东坡豪放洒脱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宏大壮丽的感觉。

2. 《赤壁赋》这是苏东坡的一篇散文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文章描绘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的场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了苏东坡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赞美。

3.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词作,是在《赤壁赋》的基础上创作的。

词中表达了苏东坡对赤壁之战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历史的思考。

总结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文学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读完康震讲的苏东坡,就像跟着一个超棒的导游,在苏东坡那传奇的一生里畅游了一番,那叫一个过瘾!以前就知道苏东坡是个大文豪,写的诗词那是杠杠的。

但康震老师一讲,才发现苏东坡这人简直就是个宝藏男孩啊。

他的一生就像坐过山车,起起落落,比电影还精彩。

你看他,一开始也是踌躇满志,想要在官场大展一番拳脚。

就像咱们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征服世界呢。

他才华横溢,脑子转得比风车还快,写文章那是信手拈来,而且写得又好又有深度,感觉他的才华都要从纸面上溢出来了。

那时候的他,在仕途上也还算顺利,可是好景不长啊。

这官场就像个大染缸,还到处是暗流涌动。

苏东坡一不小心就被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里。

他被贬了,这一贬可不得了,就像从云端一下子掉进了泥坑。

但是人家苏东坡可没像有些人那样一蹶不振。

他倒好,在被贬的地方,该吃吃该喝喝,还能苦中作乐。

他写的那些诗词,好多都是在这种落魄的时候创作出来的。

比如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你听听,下着雨呢,别人都躲着,他倒好,慢悠悠地走着,还吟诗,这心态简直绝了。

就像我们在生活里遇到困难,有人就哭天抹泪的,他却能把困难当成是一种特殊的经历,还从中找乐子。

而且他这人特接地气。

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大文人,只知道吟诗作对。

他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在当地还做了不少实事呢。

像治水之类的,他可没闲着。

感觉他就像个万能的哆啦A梦,到哪儿都能给当地带来点好处。

他的朋友也特别多。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跟他玩到一块儿。

这说明他这人性格好啊,随和又有趣。

他的朋友在他落魄的时候也帮了他不少忙,不过我想主要还是他的人格魅力在那儿呢。

他就像个小太阳,虽然自己也有倒霉的时候,但还是能散发出温暖和光芒,吸引着周围的人。

康震老师讲的时候,把苏东坡讲活了。

那些故事啊,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我眼前晃悠。

我就感觉苏东坡不再是书本上那个遥远的名字,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

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理想抱负,他的无奈沮丧,都能让人感同身受。

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

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

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篇1近日在温州图书馆网站的网上报告厅里,观看了由康震老师主讲的百家讲坛的《评说苏轼》视频,觉得很有收获和感悟,特记录一些文字,做为纪念。

大家想必都知道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为后世留下三千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重量级人物、是千年一遇的大文人、大才子。

其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其文《前后赤壁赋》等等都脍炙人口,流传了近千年。

康震老师通过《少年成名》、《初出茅庐》、《大难临头》、《潇洒东坡》、《东山再起》、《知难而退》、《天伦之乐》、《手足之情》、《东坡印象》、《苏轼之死》,十个片段论述了苏轼那坎坷的一生。

讲演生动诙谐,语句清晰流畅,让人形象深刻,获益匪浅。

通过解说我们更深一层地了解到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他的性格是率真的、孤傲的、也是豁达的、超脱的。

无论他的政治主张还是为人处事,处处充满着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等崇高思想。

从用黄州到江宁去拜谒王安石还是做知州时的两处断案就可以明证他襟怀坦荡,体察民情的思想境界。

也了解到一些以前比较模糊的知识和误传。

比如他的三任妻子(王弗、王闰之、朝云)还有和弟弟苏辙的关系、以及当年科举时的一些逸闻趣事、乌台诗案的细枝末节,几次被贬的前因后果、新旧党争等等,总而言之,通过观看使我对苏东坡有了新的了解。

这么好的学习资料,我一定会向更多的文友推荐的。

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篇2寒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我们看《百家讲坛》关于苏轼的内容,并且还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

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一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意深。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办办东坡读后感读完康震讲苏东坡,就像跟着一位超棒的导游在东坡居士的世界里溜达了一圈,那叫一个过瘾!康震老师讲苏东坡,就像是把苏东坡从历史的画卷里拽出来,放在咱面前活生生地展示一样。

以前我就知道苏东坡是个大诗人,写的诗那叫一个牛,什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子美得不像话。

但看了康震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东坡先生的一生比他的诗还精彩呢。

苏东坡这人啊,感觉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

他一生起起落落,一会儿被皇帝重用,在朝廷里风光无限,一会儿又因为得罪人被一贬再贬,贬到那偏远的小地方。

但他不管到哪儿,都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被贬黄州的时候,穷得叮当响,他居然还能研究出东坡肉这么美味的东西,这心态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我就想啊,要是我,被发配到那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估计就整天唉声叹气,哪还有心思琢磨吃的。

这就像他的诗里写的那种豁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管外界环境多恶劣,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乐观。

而且苏东坡的朋友那是遍布天下啊。

他为人豪爽、真诚,走到哪儿都能交到好朋友。

他跟那些朋友之间的故事也特别有趣,今天跟这个喝酒赏月,明天跟那个诗词唱和。

他就像一块磁石,总能吸引周围的人。

我特别羡慕他这种交友能力,我自己有时候还为怎么跟人相处发愁呢,人家东坡先生完全没这烦恼。

从康震老师的讲述里,我还感受到了苏东坡的多才多艺。

他可不只是会写诗作词,书法也是一绝,画画也相当厉害。

感觉他就像一个全才,把那个时代能玩的、能学的都玩到了极致。

他的才华就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地往外冒,怎么都用不完。

总的来说,读完康震讲苏东坡,我就像是认识了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

熟悉是因为他的诗词我们从小就背,陌生是因为以前真不知道他背后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苏东坡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康震老师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我们这些迷迷糊糊的现代人,走近了这颗星星,让我们看到了他真实而迷人的一面。

康震讲苏东坡传读后感

康震讲苏东坡传读后感

康震讲苏东坡传读后感读罢康震先生所讲的苏东坡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苏东坡,这位文学巨擘、生活智者,以其波澜壮阔又充满智慧的一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苏东坡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

他年少成名,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步入仕途。

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在政治上,苏东坡秉持着自己的正义和良知,不随波逐流,不迎合权贵。

他看到了新法施行中的弊端,直言进谏,却因此得罪了不少当道之人,遭遇了多次被贬谪的命运。

但无论身处何地,他都没有放弃对民生的关注,总是尽自己所能为百姓谋福祉。

在杭州,他疏浚西湖,留下了美丽的苏堤;在黄州,他亲自耕种,与民同苦。

他的政治生涯虽然曲折,但他的为官之道和爱民之心令人敬仰。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更是举世瞩目。

他的诗词文章,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之作,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有婉约细腻之篇,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他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行文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思考。

他的书法和绘画也独具一格,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

然而,最让我敬佩的还是苏东坡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被贬黄州时,生活困苦,但他却能在东坡之上,自耕自足,还写下了《定风波》这样充满洒脱的词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把苦难当作生活的磨砺,把挫折当作成长的机遇。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让他在困境中依然能活得精彩,活得有滋有味。

在人际关系上,苏东坡也是真诚待人,广交朋友。

他与佛印和尚的交往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他的朋友遍布各行各业,无论身份高低,他都能以真心相待。

这种真诚和友善,使他在困境中总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和支持。

康震先生对苏东坡的讲解,让我对这位古人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读后感

读后感

东坡给我的启示《康震评说苏东坡》是我和孩子共同拜读的一本书。

纵观苏轼一生,康震教授从社会和人性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出发,为我们演绎了一个才华横溢、浩然正气、率性可爱的历史人物。

读起来通俗易懂,让人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我想,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妙的诗词,他真诚、正直、豁达、乐观的人格才是他星耀文坛名照古今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我推荐孩子读这本书的理由。

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严父+慈母教导出来的苏东坡苏轼曾写过一首诗——《夜梦》,诗里说:晚上梦见小时候贪玩,当天本来应该读完《春秋》这本书,结果才读了不到三分之一,担心父亲来检查作业,提心吊胆总是不踏实,好像嘴里挂了鱼钩的小鱼一样焦虑不安。

当年的苏轼已年过60,仍经常梦到小时候父亲管教他学习的事情,可见他父亲是多么严厉的一个人。

但正是父亲的这种严格要求,才使他少年成才。

现如今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处处充满新奇和诱惑,我想,做为父母,应该学一学苏父严格督学的做法,不管工作有多忙,也要抽出时间,多检查孩子的作业,以便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在生活上更应对他们严格管理,使他们不做迷途的羔羊。

近期的“星二代——李天一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当然,一味的严厉也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学一学苏母的慈爱和循循善诱。

苏轼幼时曾因为掏鸟窝而遭到母亲的批评,后来在苏母的教导下,他把掏到的幼鸟放回鸟巢。

有一次,他母亲给他读《后汉书。

范滂传》。

范滂是个铁面无私的人,由于查办贪官污吏而遭人陷害,被处于极刑,临刑前,他与母亲诀别,劝母亲不要伤心,而范滂的母亲却说:“你今天能与忠义之士齐名,死有何恨?既要美名,又想长命,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而舍弃生命。

”听到这里,10岁的苏轼站起来说:“母亲,我也要做一个像范滂一样的人,您同意吗?”“你如果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这就是苏轼母亲的回答。

读到这里,我深受感动,既然苏轼的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苏轼的母亲呢?我记得有一本书叫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朝夕相处,日夜相伴,你的言行对他起着说教作用,不可轻视。

康震讲苏东坡梗概作文

康震讲苏东坡梗概作文

康震讲苏东坡梗概作文您知道苏东坡吗?那可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厉害的人物。

康震老师讲起他来啊,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奇珍异宝的大箱子,让人目不暇接。

苏东坡的一生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就像坐过山车似的。

他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

小时候啊,他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娃娃,读书跟玩儿似的,什么诗词文章,看一眼就懂个大概,背起来也是溜溜的。

这就像是游戏里开了个小外挂一样,天生就自带学霸属性。

后来呢,他就进京赶考啦。

这一考可不得了,就像一颗新星突然在文坛上冒了出来。

他写的文章那叫一个出彩,把当时的考官们都给惊艳到了。

主考官欧阳修还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呢,为了避嫌,还把这篇文章的名次往后放了放,结果最后发现是苏东坡写的,那叫一个惊喜交加啊。

这苏东坡啊,进入官场之后就开始了他的“折腾”之旅。

他这人太正直了,心里有啥就说啥,看到不合理的事儿就想管管。

比如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觉得这变法有些地方有点激进,不太靠谱,就站出来说话了。

这可倒好,得罪了不少人。

他就像个愣头青一样,不管不顾地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走,结果被那些支持变法的人给打压了,一会儿被贬到这儿,一会儿被贬到那儿。

后来他又被贬到岭南,岭南那时候可是个偏远的地方,条件可差了。

但苏东坡看到啥都觉得新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居然因为能吃到荔枝就不想走了,这心态简直绝了。

他就像个好奇宝宝,不管到哪儿都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再说说他的朋友吧,那也是遍布各地。

他跟黄庭坚、佛印和尚这些人的故事可有趣了。

和佛印和尚斗嘴就像两个小孩子在打闹一样。

有一次他问佛印和尚看他像什么,佛印说像一尊佛,他就得意地说佛印像一堆牛粪。

结果苏小妹一点破,他才知道自己输了,因为心里有什么看别人就是什么。

这事儿让他吃瘪了,但也显得他特别可爱。

苏东坡的诗词也是一绝。

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有时候豪迈得像个大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词一读起来就感觉豪情万丈,好像能看到长江上的滚滚波涛和那些英雄人物的身影。

《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

《康震讲苏东坡》《康震讲苏东坡》篇1前几年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去年看了纪录片《苏东坡》,今天又拜读了康震教师的这本书,我一步步理解先生,并且更加确定苏子瞻就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文学家,美食家,政治家……从初中的课本上读了那首《水调歌头》初识先生,先生的词可以说是自成一派,让人如痴如醉。

以前只知道东坡先生是个诗人,文学家,偶尔又听说了原来“东坡肘子”等原来都和先生有关系。

后来看了那个有意思的纪录片《历史上的那些事》第一集就是说关于苏东坡,我才发现先生竟然是如此得意之人。

随后看了纪录片《苏东坡》之后更是对先生更加仰慕与喜欢。

我在想世上有谁不愿意和苏东坡做朋友呢?而康震教师的这本书算得上人物传记吧,但是里面更多的是对其评说,很多都是根据史料和真实的记载而来,所以大多客观,但是康教师在后记中也提到了自己写这本书就是因为对苏轼的喜欢才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搜集资料,去探究苏轼的人生和他的经历,并用一种明晰的脉络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

短短三两天时间我就读完了先生的一生,从一步步走向仕途的高位再遭陷害被贬谪再到东山再起再贬谪。

先生一生坎坷人生多变,但是不变的那对待人生的豁达和超然的心态,这也是最值得我敬仰的地方。

我想在人生得意时可以读苏东坡,人生失意时更要读苏东坡。

我仿佛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和作者对话在和人物交流,就像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去看看别人的人生,去体会不同的感受。

今后我会继续拜读关于苏东坡的书,愿意去读他的诗词,在他那里找到一些自己人生走下去的勇气!《康震讲苏东坡》篇2听了《百家讲坛》的康震教师讲苏东坡,我深深地被吸引,迫不及待买了本《康震讲苏东坡》,再次走近苏轼。

看了这本书,我如同穿梭到了北宋,亲眼看到了苏东坡的生活,亲耳听见了宋神宗在上朝时的怒吼……他原是宰相王安石的知己,是皇后的信任者,也是当过间隔宰相一步之遥的官员。

他是谁?他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词人、书法家、画家、散文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

洒面对挫折—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

洒面对挫折—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

洒面对挫折—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总有一本书,会震撼你的心弦;总有一本书,会让你领会到人一辈子的一些意义。

《康震评说苏东坡》是本传记体加评论的书。

全文最吸引我的地址,即是苏东坡的“潇洒”。

“什么叫潇洒?潇洒不是一天到晚昂着脑袋、甩着袖子在大街上走,潇洒很具体,它是你在生活当中,面对一个具体窘境时的表现,你的人一辈子中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在查验你潇洒的底线。

”文中这句话具体说明了潇洒的含义,同时,也间接说明了苏东坡在面对“贬官至黄州”后潇洒的态度:他知道勤勉务实,在来到黄州以后,生活困难,他就慢慢解决家庭的开销问题;他知道苦中作乐,尽管黄州的饮食条困难,但他也学会了去制造食物(东坡肉、东坡羹等);他知道著书交友,在黄州完成了《论语》、《周易》的注释工作,也因为他的天真赤诚、不拘末节的性格,使他在黄州交到了许多新朋友;他还知道躬自检讨,他一直在试探发生“乌台诗案”的缘故,总结出了要去除自己身上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傲气。

正是因为苏东坡知道这些,才能让他在逆境中活得潇洒,才能让他成为一名人芳百世的大文豪!在现实当中,咱们也要像苏东坡一样,活得潇洒,在挫折中要学会调适自己。

在上学期的英语期中考试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

我曾独自趴在座位上不断地检讨自己,我不敢抬起头来,尽管泪珠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但我也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痛楚,也只能自己默默经受算了。

我的头脑里不断地浮现出同窗对我的议论和教师、家长对我的失望。

许久,我终于起身,走出教室,预备去向父亲告知那个消息。

教学楼的走廊很长,显得漆黑,只有几盏灯发挥着自己微弱的光芒,看到这般景象,我更迈不动步伐,全然没有勇气去走向机旁。

周围的同窗正给父母打,个个脸上挂着欣喜的笑容,想必他们是在向父母报喜吧?我的心像长满了荆棘一样,疼痛非常,我终于慢慢地走到机旁,用哆嗦的手拿起了话筒。

“嘟……嘟……”这一声声的铃关于我来讲确实是无穷的煎熬,我不断地思索着我该如何把那个令人难过的消息转达给父亲,但内心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呼喊“不要”,我顺从自己的心情又把机慢慢放下,心中又想到了父亲每日想接我的那份牵挂,于是我又无奈地拿起了机,父亲那头的声音已经向我传来:“是女儿吗?怎么了?”父亲那有力的声音让我感觉既温暖又难过,我只好把我考试失利的事告知了他,我只听到他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对我说:“没事,下次再尽力就好了。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实用版】
目录
1.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的简介
2.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
3.苏轼的诗词欣赏
4.对苏轼的认识和感悟
正文
近日,我观看了《康震讲苏轼》第二集,深感受益匪浅。

节目中详细介绍了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让我对这个历史名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曾多次因言论失宠,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然而,这并没有击垮他的信念,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苏轼的诗词作品,无论是豪放派的诗歌,还是婉约派的词,都表现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的诗词中,既有咏史抒怀的长篇史诗,又有描绘田园风光的小令,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在节目中,康震教授详细解读了苏轼的一些经典诗词,如《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理解,还流露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让我对苏轼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无疑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诗词作品,既传承了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1页共1页。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小练笔

4、观看《康震讲苏轼》第二集,写300字的
小练笔
《康震讲苏轼》第二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轼,作为我
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他的才华与个性都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一集中,康震详细讲述了苏轼的人生与文学成就,让我对他的了解更加全面。

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

他早年的诗文即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痴迷以及对人生的思索。

康震告诉
我们,苏轼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百态,他的诗作中常常充满
了真实而深刻的感悟。

苏轼的《赤壁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
之作,他通过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深刻地抒发了
对人生的感慨。

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价值,更是对后人
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康震还讲述了苏轼的丰富才华,除了文学之外,他还精通书法、
绘画等艺术形式。

他的书法作品雄浑有力,笔力遒劲,给人一种强烈
的冲击力。

而他的绘画作品则以山水画最为出色,他以笔墨勾勒出奇
妙的山水风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苏轼的多重才华让我深感敬佩,
他以他的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艺
术的高峰。

总的来说,《康震讲苏轼》第二集让我对苏轼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苏轼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不仅令人赞叹,更在文学与艺术领域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他的才华与坚持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身为现代人,我们可以从苏轼身上汲取智慧与力量,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1500字

《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1500字

《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1500字《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1500字:这周我读完了《康震讲苏东坡》一书,便想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在这本书里看到的苏东坡。

从公元1101年到公元2019年,这九百一十八年的时间里,有太多的人在用文字怀念着那位千古文豪苏东坡,目前最为知名的当属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了。

《苏东坡传》一书我几年前读过,现在对书里的细节已记不太清,但书的整体感觉还是和《康震讲苏东坡》一书有着明显的差异。

康震的书风,更偏向学院派;林语堂的书风,则偏向散文化。

同样是写苏东坡,康震笔下的苏东坡,从生到死,像“编年体”的史书一般,脉络清晰。

读《康震讲苏东坡》,如同在听讲座一般,轻松明白、简单明了的了解苏东坡的一生,并偶尔伴有笔者的感悟。

康书中没有太多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故事细节描写,它更全方位的从一个大的轮廓上,讲述了苏东坡的一生。

读完之后,会很客观的了解一个多方面的苏东坡,但并不能深入。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更为浪漫化,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在里面,且故事性强,文字更细腻,情感更丰富,更有代入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以一个看客的身份,伴随着苏东坡走完他的一生。

就拿章淳来举例,康书中只提到他和苏轼的政治矛盾和政治斗争,并没有去细致的讲述章淳和苏轼的年轻时代。

而林书中,则详细记述了章淳和苏轼两人年轻时关系的要好,当然这样写也与后文中章淳作为当权者残害苏轼的不择手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以矛盾的冲突性来刻画故事,具有很好的阅读体验。

不过两书中,都记录了在乌台诗案中,章淳站出来为苏轼说话的事,其中也能看出章淳这个人的复杂性。

事实上,历史上的章淳在政治上还是有所建树的,不过人品上确实很差。

因为时间久远,林语堂《苏东坡传》的细节我实在回忆不起来,因此这篇札记主要还是以读《康震讲苏东坡》为主。

康震是一个学术型学者,所以在书中,对苏轼的诗词作品有所谈及,在讲述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故事时,也是引用颇多,可以很负责任的讲,读后感读完该书,不仅仅是了解苏东坡的一生,更能收获苏东坡的诗词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之东坡印象——读《康震评说苏东坡》之得提起苏东坡大名,在中国恐怕无人不晓,就算不识字,闻着“东坡肉”的美味也知道了这个大文豪!然而,真要说知道苏东坡阅历的人就不多了,我也是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康震在《百家讲坛》开坛讲苏东坡并整理成书——《康震评说苏东坡》后,才对苏东坡的印象清晰了起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苏东坡本来就天资聪颖,能够成为世人仰慕的文坛巨匠,完全取决于他的两种功夫:“笨功夫、巧功夫”,笨功夫垒基础,巧功夫升境界,当然更离不开他的挫折人生。

所谓笨功夫之一是将七十五万字的《汉书》抄了三遍,第一遍对每一章节由三个字提炼概括成标题,第二遍成二字,第三遍为一字,而且做到从汉书中任选一字就可以从这个字一直背下去,倒背如流。

想一想在没有现代书写工具的条件下,下这种功夫,其坚韧的毅力略见一斑。

而巧功夫是“八面受敌法”,就是读书时,要分不同的角度去读一本书,比如读《西游记》要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专读,彻底通透所读之书。

可见应该谈不上是“巧”功夫,所以我认为还是要“下足十年功”就一定能不断“精彩一分钟”。

正是一生在仕途中大起大落,造就了苏东坡百折不挠的人生品格,也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诗词巅峰。

苏东坡步入仕途时一帆风顺,得到宋仁宗的高度赞赏,主考官文坛宗主欧阳修也非常赏识,正在春风得意实现远大抱负之时,卷入新旧两党之争,与推行变法的王安石冲
突严重,当朝皇帝宋神宗决心变革,使年轻气胜的苏东坡遭贬,一来要挫挫他的锐气,二来不得意而为之,将他贬至黄州,苏子儋东坡之名正是在黄州置了几亩薄田而自名。

从此率一家老小修房耕地,深刻体验了百姓之苦也感受了苦日子中一家人的天伦之乐。

在黄州他深刻思考和反省自己,为自己波澜不惊的人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被贬黄州做了一回没有太大自由的山野村夫,因为黄帝诏日,是为“黄州团练副史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作为一县武装部副部长,没有签字权和行政权,比咱今天的副县调研员尤过之。

但苏东坡是一个达观向上之人,精神上没有半点气馁。

在开荒种地、修房等衣食无着苦苦奔波时,可以说他依然在享受生活。

发明了“富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的“东坡肉”以及“东坡羹”等美味佳肴。

也正是作了副调研且不得签书公事,反而使年富力强46岁的苏东坡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他一生的最爱文学创作当中,其中包括三咏赤壁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只可惜弄错地方,造成今天一文一武两赤壁,武赤壁在上游蒲圻,文赤壁在黄州。

其实,人生中的悲苦磨难真的是一笔珍贵财富,但是就看你是否有一双慧眼能够识得,更多的芸芸众生则被磨难击垮了,使磨难的真谛暗然失色。

由于风云突变的政治需要,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苏东坡连升六级成为显赫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三品大员。

但在这十七个月之后,他不断在政治漩涡中扑腾,折腾得精疲力竭还枉费了年华岁月,惹来更大的灾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接下来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贬
再贬,一直贬到天涯海角海南岛,又成了副县调研员仍“不得签书公事”。

在官位升迁的这段时间他基本上没有创作出留存千古的文学作品,反而在被贬海南后完成了他自认为“此生不虚过”的《易传》、《书传》、《论语说》三本著作。

同时还创作了散文、赋、颂、铭一百五十六篇。

作为文坛巨匠,他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还与宋代几方面的“顶尖”人物并称,与宋代诗风形成的奠基者、推动者之一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杰出词作家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散文大家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大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在并称当中,他一般都排第一,可见他在这些领域取得成就的高度。

当然,苏东坡也不是只会写写画画的“书呆子”,除了满腹经纶外,在地方任职时应该说还是政绩卓著的。

我们看一看如今仍璀夺目的明珠杭州西湖吧,当时的西湖淤泥严重堵塞湖底,水草遮蔽大半湖面,拯救西湖困难重重,除泥铲草需二十万工,技术上需科学合理处理清理出的堆集如山的淤泥,还要设法持续清理水草,保障湖水澄澈。

他请专家定方案,与百姓在工地同工食,建石塔、修苏堤,才有今天人间天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和“苏堤春晓”之美景。

苏东坡的一生虽然十分坎坷,但他在许多领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其中揭示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和借鉴。

一是下真功夫努力学习,才能有真品实学。

二是正确看待人生大小挫折,挫折是人奋发有为的砥励之石。

三是保持豁达乐观的精神,这是人生意义的精神支
柱。

我们应该借助这三点并通过苏东坡的人生不断审视和激励自己,长期坚持就会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健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