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名著导读

合集下载

法学名著选读书目

法学名著选读书目

第一节民商法学类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枏:《罗马法原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王利明:《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王利明:《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利明:《民法典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谢怀拭:《外国民商法精要》(增补版)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姚辉:《民商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拿破仑民法典》商务印书馆。

王利明:《物权法论》(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美】科宾:《科宾论合同》(上、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节知识产权法类【美】威廉·兰德斯、理查德·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匈】菲彻尔:《版权法与因特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节刑法类高铭暄:刑法学原理(共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刘明祥:《刑法中的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吴振兴:《罪数形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杨兴培:《犯罪构成原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陈兴良:《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选读著作:刑法总论部分1、刑法专论(上编),高明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刑法哲学,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法益初论,张明楷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刑法适用总论,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5、比较刑法原理,马克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上下),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刑法解释论,李希慧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肖中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刘艳红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单位刑事责任论,黎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姜伟著,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12、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张绍谦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13、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基论),邱兴隆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刑法各论部分1、刑法分则实务问题研究(上下册),王作富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2、刑法专论(下编),高明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新型经济犯罪研究,高明暄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4、金融诈骗罪新论,赵秉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外国刑法部分1、犯罪论的基本问题,(日)大冢仁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刑法学词典,(日)木村龟二主编,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3、德国刑法教科书,(德)耶塞克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4、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5、法国刑法总论精义,(法)卡斯东.斯特法尼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美国刑法(修订版),储槐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经济法类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徐孟洲:《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朱大旗:《金融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徐孟洲:《信托法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徐孟洲:《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吴宏伟:《竞争法有关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赖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欣新:《破产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选读著作:1、吴志攀、白建军:《经济的法制框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王晓晔:《经济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3、陈虹、吕忠梅:《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4、陈婉玲:《经济法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5、魏琼:《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吴弘、胡伟:《市场监管法论——市场监管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黄茂荣:《税法总论——法学方法与现代税法》,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编辑2005年版8、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9、黄勇、岑兆琦:《中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典案例评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10、保罗•戴维斯:《英国公司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1、甘功仁、史树林:《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2、张宗益等:《公司治理:热点透视与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3、朱慈蕴等:《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4、习龙生:《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5、李建伟:《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6、周友苏:《新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7、赵旭东:《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8、丁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外资立法完善》,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9、钱卫清:《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报告(第1卷)》,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宪法和行政法类韩大元:《宪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胡锦光、韩大元:《中国宪法》(第2版)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第2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胡锦光:《行政法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飞宇:《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选读著作:宪法学研究方向1、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等,商务印书馆 1955年版2、论民主,科恩,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3、宪法论,狄骥,商务印书馆 1969年版4、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5、新宪政论,索乌坦著、周叶谦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6、宪法的政治理论,汤普森著、张专铭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7、超验正义,弗里德里希著、周勇等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8、宪政与民主,埃尔斯特著、潘勤等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9、法与宪法,詹宁斯著、龚祥瑞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0、宪政与分权,维尔著、苏力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1、宪政的哲学之维,罗森鲍著、刘茂林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2、宪政民主对个事务,亨金著、邓正来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3、宪政与权利,路易斯.亨金著、郑戈等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4、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S.考文著、张世功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行政法学研究方向1、英国政府机构,孟德思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2、比较政府体制,曹沛霖、徐宗士,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龚祥瑞,北大出版社 1980年版4、法律的正当程序,丹宁著、龚祥瑞译,群众出版社 1983年版5、美国法律概论,彼得.哈伊著、沈守强译,北大出版社 1983年版6、英国法和法国法,勒内.达维德,法大出版社 1984年版7、美国联邦和州法院制度手册,F·J·克莱因著、刘慈宝译,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8、英国史,蒋孟引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9、行政法,钟庚言,朝阳出版社 1924年版10、行政法总论,高鹏飞,商务出版社1927年版11、最新行政法总论,赵琛,商务出版社 1932年版12、行政法总论,范阳,商务出版社 1935年版13、行政法各论,管欧,商务出版社 1936年版诉讼法类【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姜世明:《民事程序法之发展与宪法原则》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肖建国:《民事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卫东:《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德】罗森贝克:《德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七节证据法学类何家弘、张卫平:《简明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家弘:《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家弘:《外国刑事司法制度》(英文中文对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艾伦等:《证据法:文本、案例与材料》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法》【美】理查德•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美】约翰·W·斯特龙编:《麦考密克论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法律出版社【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以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撰写》(第4版)中国第八节法理学类《法理学》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法理学案例教程》朱力宇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法的形成和运作原理》孙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版《西方法律思想史论》吕世伦主编,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社会主义法治论》孙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版《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五卷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007年版【英】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英】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美】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自由的法》]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2年版【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九节法制史类【美】约翰·梅西·赞恩:《法律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6版赵晓耕:《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郑定:《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法律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林榕年、叶秋华:《外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十节国际法类【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9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英】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第5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英】莫里斯:《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德】马丁·沃尔夫:《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赵相林:《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双元:《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奥】博登浩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戴斯勒:《美国贸易政治》(第4版)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美】约翰•杰克逊:《世界贸易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杨良宜:《国际货物买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十一节环境与资源法类李延荣、周珂:《房地产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符启林:《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刘武元:《房地产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珂:《生态环境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连生主编:《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美】贝哈安特:《不动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英】普理希拉、萨尔顿:《产权转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美】罗杰伯,恩哈特,安伯克哈特:《不动产》(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社科类推荐书目《论语》《道德经》《共产党宣言》。

上海市考研法学名著必读推荐

上海市考研法学名著必读推荐

上海市考研法学名著必读推荐法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法律的起源、发展和实施,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对于考研法学的学生而言,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典的法学名著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上海市考研法学名著的一些必读推荐,希望能够为考研法学的学生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法的精神》作者:鲁迅这本名著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法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法的精神》以小说的形式,探讨了法律与人性、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对中国法律制度的研究,鲁迅先生深刻揭示了法律的软弱性和无力感,同时也指出了法律的精神是我们需要追求和坚守的。

2. 《法的支配》作者:哈耶克哈耶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法的支配》是法律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作品,对于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做出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书中讨论了法律支配的重要性,以及法律和经济自由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的考研学生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3. 《法律的精神》作者:罗尔斯罗尔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的《法律的精神》对于法学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书中提出了“公正”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探索了正义与法律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精神和社会正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4. 《法学原理》作者:韦伯《法学原理》是韦伯的代表作之一,在法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韦伯在书中提出了法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并对法律的本质、目的和效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本书对于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法学考研学生必读的经典之作。

5. 《论法的精神》作者:莫齐莫齐是法哲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在《论法的精神》这本书中,他对法律的含义与创造、法学研究的对象以及法律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分析。

通过对法律的精神进行探索,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法学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笔者对上海市考研法学名著必读推荐的一些建议。

当然,除了这些名著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法学著作也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法学名著导读书目(DOC)

法学名著导读书目(DOC)

福州大学法学院“学科名著选读”推荐书目福州大学法学院实践教学中心整理2009年9月说明:1、本书目为法学院老师向法学专业本科生推荐的“学科名著选读”书目,但是学科名著的选择不限于本书目;该书目亦可作为法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目。

2、本书目的信息基本齐全和规范,书写方式与学院对毕业论文要求的参考文献书写方式相同,可供写论文时参考。

3、为避免重复,书目的编排采译著在前,国内学者作品在后的顺序排列,大致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4、编号采自动连续编号,书目可无限添加删改。

如果发现错误或认为需要增删,请致信ling21@,注明编号及错误内容或增删内容。

一、法理学、法史学类1.[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奥]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3.[德]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法]莱昂·狄骥著,郑戈、冷静译:《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法]福柯等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法]勒内·达维著,潘华仿等译:《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美]波斯纳著,苏力译:《正义/司法的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美]波斯纳著,邓海平译:《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波斯纳著,苏力译:《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美]波斯纳著,苏力译:《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美]波斯纳著,苏力译:《超越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波斯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法学名著导读

法学名著导读

法学名著导读第一篇:法学名著导读一、试评柏拉图《法律篇》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P15主要内容:1、立法的最大目的是和平与善意。

2、立法者的首要素质是权力比例意识3、婚姻继承法的原则是国家利益至上4、刑法的基本特征是神的利益优于人的利益地位:二、试评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中的法治理论。

1、法律和国家的关系。

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善德,他们又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正义。

国家是最高的社团,法律是正义的具体表现。

法律的好坏是以正义作为划分标准的,人们服从城邦制定的法律,也就是实现了正义。

2,法律和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中小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既是最好的又是稳定的。

中庸。

划分国家政体有两个标志:一是最高治权的执行者人数是多少,二是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实行统治的目的。

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共和政体—平民政体。

正宗政体——变态政体。

3、法治和人治。

它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崇尚法治的人物之一,他主张实行法治。

(一)法治的含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二)多数人的考虑要比少数人考虑周到。

正确得多。

其次,法律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

(三)立法。

应注意国境的大小和境内居民两个因素,邻邦关系,财产限额和各个家庭子女人数。

法律必须变革,但变革要慎重。

立法中特别要重视教育。

4、法律定义。

法律具有正义性;法律具有普遍性;法律具有平等性;法律具有稳定性与灵活性;法律具有权威性。

亚里士多德发表了著名的《政治学》,从而把政治学从古代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

古代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创立了第二学园。

政体构成三要素思想,既国家的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

三、试述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中的政治理论。

P30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

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

.国家产生的原因。

法学必读书籍

法学必读书籍

一、西方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1.柏拉图著:《法律篇》2.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3.梅因著:《古代法》4.格罗索著:《罗马法史》5.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6.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7.梅利曼著:《大陆法系》8.霍姆斯著:《普通法》√9.卢埃林著:《普通法传统》10.凯尔森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11.哈特著:《法律的概念》12.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13.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14.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15.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16.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17.诺纳特等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18.麦考密克著:《制度法论》19.萨维尼著:《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20.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121.德沃金著:《认真地对待权利》22.德沃金著:《法律帝国》23.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24.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25.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26.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27.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28.波斯纳著:《超越法律》29.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30.考特、尤伦著:《法和经济学》二、中国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31.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32.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3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34.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35.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36.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37.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38.孔庆明著:《中国民法史》39.艾永明著:《清朝文官制度》40.邱远猷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241.许章润著:《书生事业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42.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43.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44.倪正茂著:《法哲学经纬》45.卓泽渊著:《法的价值论》46.郭道晖著:《法的时代精神》47.王人博、程燎原著:《法治论》√48.程燎原、王人博著:《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49.谢晖著:《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50.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51.朱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52.朱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53.朱苏力著:《也许正在发生》54.高鸿均、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55.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56.何勤华著:《西方法学史》57.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58.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59.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60.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3三、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共15种,精读2种,通读2种)61.孙中山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62.龚祥瑞主编:《比较宪法与行政法》√63.甘雯著:《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研究》64.孙笑侠著:《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65.宋功德著:《行政法哲学》66.关保英著:《行政法的价值定位》67.周佑勇著:《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68.袁曙宏著:《行政法律关系研究》69.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研究》70.龚祥瑞主编:《法治的理想与现实》71.刘善春著:《行政诉讼价值论》72.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73.潘抱存著:《中国国际法理论新探索》74.高健军著:《国际海洋划界论——有关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研究》75.孔庆江著:《法律视角中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刑法学30种(共30种,精读2种,通读2种)76.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477.加罗法洛著:《犯罪学》78.菲利著:《犯罪社会学》79.哈特著:《惩罚与责任》80.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81.陈兴良著:《刑法哲学》☆82.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83.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84.刘树德著:《宪政维度的刑法思考》85.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86.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87.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88.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89.刘艳红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90.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91.苏彩霞著:《累犯制度比较研究》92.翟中东著:《犯罪控制——动态平衡论的见解》93.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94.胡云腾著:《死刑通论》√95.孙力著:《罚金刑研究》96.于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97.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598.赵秉志著:《侵犯财产罪研究》99.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100.卢勤忠著:《中国金融刑法国际化研究》101.杨春洗、向泽选、刘生荣著:《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102.王卫权著:《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103.张明楷著:《外国刑法概论》104.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105.储槐植著:《美国刑法》五、刑事诉讼法(共15种,精读2种,通读2种)106.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107.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108.李文健著:《刑事诉讼效率论》109.卞建林著:《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10.熊秋红著:《刑事辩护论》111.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112.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113.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114.龙宗智著:《理论反对实践》115.龙宗智著:《刑事庭审制度研究》116.左卫民著:《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117.左卫民著:《刑事程序问题研究》6118.黄风著:《中国引渡制度研究》119.贾宇著:《国际刑法学》120.金鉴著:《监狱学总论》√六、民商法学30种(共30种,精读2种,通读2种)121.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122.科宾著:《科宾论合同》123567.史尚宽著:《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法总论》、《债法各论》、《亲属法论》、《继承法论》√124.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25.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126.梁慧星著:《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127.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128.李锡鹤著:《民法哲学》129.梁慧星著:《为中国民法典而斗争》130.王利明著:《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131.赵旭东著:《法人制度论》132.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133.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134.王卫国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135.陈华彬著:《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7136.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137.张新宝著:《名誉权的法律保护》138.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139.张新宝著:《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140.龚赛红著:《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141.郭明瑞、房绍坤著:《继承法研究》142.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143.吴汉东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144.范健、王建文著:《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145.张守文著:《税法原理》146.王文杰著:《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之法律分析》147.梅慎实著:《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148.刘俊海著:《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149.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150.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七、民事诉讼法学(共15种,精读3种,通读2种)151.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152.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153.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154.田平安著:《程序正义初论》155.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8156.张卫平著:《诉讼正义:程式与构造》157.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158.刘荣军著:《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159.江伟著:《民事诉权研究》160.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161.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162.陈桂明著:《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163.江平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164.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165.张艳蕊著:《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民事诉讼机能的扩大》八、法学随笔(共15种,精读3种,通读4种)166.梁治平等著:《新波斯人信札——变化中的法观念》☆167.贺卫方著:《法边余墨》168.朱苏力著:《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69.刘星著:《古律寻义》√170.刘星著:《西窗法雨》171.徐国栋著:《西口闲笔》√172.冯象著:《木腿正义》173.郝铁川著:《法治随想录》174.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175.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9176.陈瑞华著:《看得见的正义》177.龙宗智:《上帝怎样审判》178.宋功德著:《法学的坦白》☆179.张卫平著:《知向谁边》√180.吕忠梅著:《法眼观庭:穿行于教授和法官之间》√九、法律教育、司法制度和审判案例(共20种,精读5种,通读5种)181.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182.梁治平等:《我的大学》☆183.梁慧星著:《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184.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185.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186.范瑜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187.肖扬主编:《当代司法体制》188.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189.贺卫方著:《司法的理念和制度》☆190.朱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191.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192.左卫民、周长军著:《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193.张慜、蒋惠岭著:《法院独立审判问题研究》194.李玉成主编:《司法廉洁教育读本》√10195.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分类汇编本)√196.沈国明主编:《上海十年经典名案》197.徐昕主编:《影像中的司法》198.宋冰编:《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199.邓冰、苏益群著:《大法官的智慧》√200.丹宁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的界碑》、《法律的未来》、《法律的训诫》、《家庭故事》、《最后的篇章》25本打☆的为精读书,25本打√的为通读书,其余50本为选读书。

法学类100本必读书目

法学类100本必读书目

法学类100本必读书目第一类:外国名著类1.《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2.《政府论》,[英]洛克著,瞿菊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古代法》,[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4.《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

5.《君主论》,[意]马基雅维里著,张志伟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7.《战争论》,[德]克劳塞维茨著,杨南方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8.《法学阶梯》,[古罗马]优士丁尼著,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9.《犯罪学》,[意]加罗法洛著,耿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10.《法律的概念》,[英]哈特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11.《行政法》,[英]韦德著,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2.《万民法》,[美]罗尔斯著,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第二类:部门法(一)民商法类1.《物权法研究》,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物权法原理》,陈华彬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8年。

3.《中国物权法研究》,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

4.《物权变动论》,王轶著,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1年。

5.《法国物权法》,尹田著,法律出版社 1998年。

6.《民法物权》,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

7.《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王利明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

8.《民法解释学》,梁慧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9.《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民商法论丛》,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4年。

11.《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肖建国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海商法比较研究》,沈木珠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8年。

古代法学著作导读

古代法学著作导读

古代法学著作导读
《法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由李悝制定,被认为是古代法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法经》的背景、内容、影响
等方面进行导读。

一、背景
《法经》的产生背景是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制定法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

在这样的背
景下,李悝在魏国主持制定了《法经》,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
法典之一。

二、内容
《法经》的内容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方面。

其中,刑法方面包括对犯罪行为的分类和刑罚的种类;民法方面包括土地
制度、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的规定;行政法方面则包括官员
的职责和行为规范。

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统治者
的需要。

三、影响
《法经》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中国古代成文法典的基础,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同时,它也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结论
总的来说,《法经》作为古代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通过对《法经》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情况,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现代的法律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上就是对《法经》的导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大法学名著

十大法学名著

十大法学名著第一篇:十大法学名著《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关于美国的故事性书籍)《政法笔记》——冯象(案例随笔)《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法理学教材)《正义论》——罗尔斯(思辨难度颇大)《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百科全书)《乡土中国》——费孝通(通俗易懂)《论犯罪与刑法》——贝卡利亚(对犯罪与刑法原则进行系统阐述)《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未来》(论文集)第二篇:法学名著推荐推荐:1.柏拉图:《法律篇》(前360~347)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前325)3.西塞罗:《论法律》(前52)4.奥古斯汀:《上帝之城》(426)5.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1259~1272)6.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25)7.霍布斯:《利维坦》(1651)8.哈林顿:《大洋国》(1656)9.洛克:《政府论》(下篇)(1690)10.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11.卢梭::《社会契约论》(1762)12.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1764)13.杰佛逊:《杰佛逊文选》(1787~1826)14.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1787~1788)15.潘恩:《潘恩选集》(1776-1794)16.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1783~1794)17.边沁:《政府片论》(1776)18.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1797)1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821)20.奥斯丁:《法理学大纲》(1832)21.梅因:《古代法》(1851),商务印书馆1959年2月版22.密尔:《论自由》(1859)23.戴雪:《英宪精义》(1885)24.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1945)25.奥本海等:《奥本海国际法》(1905)26.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1942)27.马利旦:《人和国家》(1951)28.哈特:《法律的概念》(1961)29.博登海等:《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1962)30.富勒:《法律的道德性》(1964)31.罗尔斯:《正义论》(1971)32.茨威格特等:《比较法总论》(1977)33.波斯纳:《法理学问题》(1990)外国法律文库共计25种、32册[英]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法学专业必看100本中外名著

法学专业必看100本中外名著

法学专业必看100本中外名著第一篇:法学专业必看100本中外名著[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日知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法]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赵涵舆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翟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版[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法]狄骥:《宪法学教程》王利文等译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英]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 1959年版[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渲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美] 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英] 哈特:《法律的概念》[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当代法学名著译丛” [英]麦考密克等:《制度法论》[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中国法制出版社“西方法哲学文库”:[德]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英]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美]庞德:《法律史解释》[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英]斯坦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英] 哈特:《法理学与法哲学论文集》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英]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英]拉兹:《法律的权威》朱峰译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美]霍贝尔:《原始人的法》,严存生译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日]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黄冯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德]考夫曼等:《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德]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德]茨威格特等:《比较法总论》,潘汉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法律出版社[英]丹宁:《法律的训诫》、《法律的未来》、《法律的正当程序》、《最后的篇章》、《法律的界碑》、《家庭故事》第二篇:中外名著中外名著”阅读一、[考点梳理]1、要求学生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对文学名著要适当加以了解,记住作品的作者、人物、情节等有关内容,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法学新生必读的10本法学经典书籍知乎

法学新生必读的10本法学经典书籍知乎

法学新生必读的10本法学经典书籍知乎法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经典著作。

下面列举了10本法学经典书籍,供法学新生参考。

1.《罗马法简明教程》《罗马法简明教程》是法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是法学家塞奇。

该书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罗马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是学习法学入门的重要读物。

2.《刑法总论》《刑法总论》是刑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蔡健勇。

该书详细介绍了刑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刑法学习的重要参考书。

3.《民法总论》《民法总论》是民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马克思。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学习民法的重要读物。

4.《宪法学概论》《宪法学概论》是宪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李泽厚。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学习宪法学的重要参考书。

5.《国际法概论》《国际法概论》是国际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程砚秋。

该书详细介绍了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学习国际法的重要读物。

6.《行政法总论》《行政法总论》是行政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王道乾。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学习行政法的重要参考书。

7.《劳动法总论》《劳动法总论》是劳动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刘宝力。

该书详细介绍了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学习劳动法的重要读物。

8.《公司法总论》《公司法总论》是公司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张旭。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公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学习公司法的重要参考书。

9.《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法总论》是知识产权法学中的经典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曹晖。

该书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是学习知识产权法的重要读物。

10.《法学导论》《法学导论》是法学入门教材,作者是著名法学家李鸿。

该书介绍了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法学新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书。

法学名著推荐

法学名著推荐

太原师范学院法律系推荐阅读法学名著大一应读的法学名著:1. 柏拉图《法律篇》(前360~347)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前325)3. 西塞罗《论法律》(前52)4. 奥古斯汀《上帝之城》(426)5. 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1259~1272)6. 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25)7. 霍布斯《利维坦》(1651)8. 哈林顿《大洋国》(1656)9. 洛克《政府论》(下篇)(1690)10.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11.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1762)12.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1764)13. 杰佛逊《杰佛逊文选》(1787~1826)14.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1787~1788)15. 潘恩《潘恩选集》(1776-1794)16. 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1783~1794)17. 边沁《政府片论》(1776)18. 梅因《古代法》(1851)商务印书馆1959年2月版19. 密尔《论自由》(1859)20. 戴雪《英宪精义》(1885)21.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1945)22.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1964)23. 罗尔斯《正义论》(1971)24 [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25. [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26. 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27. 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大二应读的法学名著1. 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1797)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821)3. 奥斯丁《法理学大纲》(1832)4. 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1905)5.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1942)6. 马利旦《人和国家》(1951)7. 哈特《法律的概念》(1961)8. 博登海等《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1962)9. 茨威格特等《比较法总论》(1977)10. 波斯纳《法理学问题》(1990)11.丹宁(英国)著作: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法律下的自由》(2)《变化中的法律》(3)《通向公正之路》(4)《法律的训诫》(5)《法律的正当程序》(6)《法律的未来》(7)《最后的篇章》(8)《法律的界碑》12.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13.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14.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西方法学名著导读论文

西方法学名著导读论文

认真对待权力——读《认真对待权利》有感《认真对待权利》一书写作于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在此期间,种族歧视、越南战争、公民不服从等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的核心。

围绕着什么是法律,法律的目的是什么,谁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遵守法律,在没有成文法依据、也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法官如何审判案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德沃金发表了自己的主张。

德沃金尖锐地批判了美国法律传统中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提出:政府必须平等地尊重和关心个人权利,不得为了社会福利或者社会利益牺牲人权。

他在《认真对待权利》中论述的关于个人权利的法律与道德理论使他成为本领域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他认为美国的法律制度具有自我矫正的机制,可以做到法律和政治、法律和道德的一致,不必经过其他剧烈形式的社会变革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他认为权利是法律的道德权威所在,是人们对法律有信心的理由。

权利“可以防止政府和政治官员将制定、实施和运用法律用于自私或者不正当的目的”,或者在这样的情况不幸出现时,能够阻止法律对权利侵害的仍然是权利。

本书中文版出版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的权利理论和权利保护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十年,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对话是如此必要,没有这种对话和交流,我们就无法理解他人的思维,也无法从“他山之石”得到启发。

德沃金写道:“西方的很多人能够理解并且学习孔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学习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的观点。

许多中国人也从西方人如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弗拉基米尔•列宁的思想和观点中获得重要启示,想一想友谊和婚姻中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的作用,它跨越了多少文化差异。

”本书的观点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讨论和接受也说明了这一点。

德沃金就曾在《认真对待权利》中要求政府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的权利,简单地说是因为道德,但这主要不是对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而是对政府提出的道德要求,政府应当合乎道德,亦即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在此,权利的提出主要不是为了限制个人行为的,而是为了约束政府行为的。

法学名著导读:浅议《为权利而斗争》

法学名著导读:浅议《为权利而斗争》

浅议《为权利而斗争》1872年3月11日,五十四岁的鲁道夫冯耶林博士在维也纳的一个律师协会做了一个激情澎湃的告别演讲,题为“Der Kampf ums Recht”,即“为权利而斗争”。

随后,耶林对之做了详细修改和较大扩充,于7月出版发行,《为权利而斗争》一经出版,翻译就接踵而至,迄今已有五十个多个译本,可见,这篇文章影响之深远,获得的国际影响非同一般。

这个为权利而斗争的主张,成为了自19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最具感召力的法学学说。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这部作品都介于《罗马法精神》和此后的《法律目的论》之间,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之路上,《为权利而斗争》在耶林法律理论发展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

在中西文化的暗合中,为权利而斗争是各民族共同的法感情。

而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让我们对耶林此篇的理解如雾里看花,虽百般咀嚼犹未能理解其深意。

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耶林博士的经历。

耶林,名鲁道夫,曾先后求学于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最后在柏林大学师从萨维尼的学生霍迈尔攻博并获法学博士学位,时年仅24岁,从此踏上了学术的终身之旅。

三年后年仅27岁的他被瑞士巴塞尔大学聘用为正教授,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变换任教之地于南北之间,基尔大学,吉森大学,维也纳大学,最终他回到自己的母校哥廷根大学任教,并在那里度过了晚年。

耶林毕生以法学为志业,尽管他颇有音乐天分,且曾领导过吉森音乐协会,但他还是将他的一生给了法学这门神圣的学科,成为了德国社会法学的开创者,其目的利益生活条件等理论也是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思想来源之一。

耶林此书的标题和内容均为为Recht而斗争,而对Recht一词素来不易移译。

Recht有“法权” 、“法” 、“法律” 、“公正” 、“合法”及“权利”等多种意思,而对于其标题的翻译大多数译本将其译为“权利”,对于正文中出现的Recht也都视情况而定。

《为权利而斗争》一文一共分为六章,以论述法的起源开篇,开门见山,提出“法的目标是和平,而实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的论点,然后从法的历史发展过程、萨维尼派及普夫达派对于法的错误认识等方面阐述了世界上的一切法都是经过斗争得来的这一观点。

法学必读书目(按门类分类)

法学必读书目(按门类分类)

法学必读书目(按门类分类)法学必读书目(按门类分类)李信宇编一、《法学概论》必读书目1、《法学概论》(第10版,2007年9月),吴祖谋,李双元,法律出版社。

2、《法学概论》,张建飞,北大出版社,2004年3月。

3、《法学概论案例分析教程》,刘佳,中国编译出版社,2004年10月。

4、《法学基础概论》(修订版),张恒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月。

5、《法学概论教学案例解析》,徐磊,上海交大出版社,2006年9月。

二、《中国法制史》必读书目(一)法学论著:1.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或中国监察出版社,2003年版2.倪正茂.《批判与重建:中国法制史研究反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3.[台湾]陈顾远.《中国法制史》,商务出版社,1959年版《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台湾三民书局,1969年版4. [台湾]李钟声.《中华法系》(上下二册志),台北华欣事业文化中心1985年版5.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海书店,1990年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7.张仲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8.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法典史料:1.《历代刑法志》:集体作品. 群众出版社,1962年初版,1988年再版.2.《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著. 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或商务出版社,1929年版.3.《六法全书》民国(1912-1949) 法政学社编无论出版社或出版时间4.《宋刑统》法律出版社 1990年版5.《大明律》《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三、《经济法学》必读书目1.[美]保罗.A.萨繆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 1999年2.[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四、《刑法学》必读书目1 高明暄 .刑罚学原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1991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3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 贝卡利亚. 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 刘家琛.新刑法新问题新罪名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五、《刑事诉讼法》必读书目1.陈光中主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商务印书馆2005版2.宋英辉、吴宏耀著《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3.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4.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版5.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版6.米尔建?R?达马斯卡著《漂移的证据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版7.冈田朝太郎等著《检察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版六、《法理学》必读书目大学生法律评论社学术部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法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专家推荐

法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专家推荐

参考文献目录叩问法律的真谛1、《我有一个梦想》林达著三联出版社2、《西窗法雨》一正著花城出版社3、《法律的故事》(美)John.Maxy.Zane 约翰.麦.赞思,刘昕、胡凝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4、《现代西方法理学》沈宗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5、《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张晋藩著,法律出版社6、《西方法哲学史纲》张乃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英)亨利.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朋友借阅未还,译者日期待查)8、(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9、《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

10、《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2年2月版。

11、《法律的概念》哈特,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2、《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次影印本13、《法理学一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4、《论法的精神》(上、下)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1967年11月版15、《政府论》(上、下)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16、《社会契约论》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7、《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8、《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梁治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1、(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2、(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3、(英)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4、(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5、(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法学名著导读

法学名著导读

法学名著导读《法学名著导读》是一本介绍法学经典著作的导读书籍,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理解法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本文将结合《法学名著导读》的内容,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为读者提供一份丰富多样的法学名著导读。

第一章《刑法学导论》《刑法学导论》是法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它详细介绍了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

刑法是一门研究犯罪与刑罚的学科,它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章《民法学导论》《民法学导论》是研究民法基本理论和制度的重要著作。

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婚姻家庭关系等。

民法学导论详细阐述了民法的基本原理和规范体系,为读者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章《宪法学导论》《宪法学导论》是研究宪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的重要著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学导论介绍了宪法的起源、发展和作用,深入解析了宪法的核心原则和价值观。

第四章《经济法学导论》《经济法学导论》是研究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的重要著作。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市场经济秩序、财税制度、金融法等。

经济法学导论详细介绍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为读者理解和应用经济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五章《国际法学导论》《国际法学导论》是研究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的重要著作。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国际关系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经济法等。

国际法学导论详细介绍了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为读者理解和适用国际法提供了重要指导。

第六章《法理学导论》《法理学导论》是研究法律理论的重要著作。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法律的本质、法律的目的、法律的效力等。

法理学导论详细介绍了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读者深入理解法律提供了重要工具。

第七章《司法解释学导论》《司法解释学导论》是研究司法解释学的基本理论和制度的重要著作。

司法解释学是研究法律解释和适用的学科,包括法律解释的原则、方法和效力等。

《法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法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法、学名著导读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00104Z10课程名称:法学名著导读/Introduction Masterpiece Course of Law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法理学适用专业:法学教材:1.李龙:《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曾尔恕:《20世纪法学名著导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版3.池海平、巢容华:《西方法学名著导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参考书:1.[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3.[古罗马] 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5.[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7.[英] 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9.[美] 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版10.[奥]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版11.[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2.[美] 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13.[美]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 年版14.[美]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5.[美] 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夏登峻译,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16.《论语》、《老子》、《商君书》、《韩非子》、《黄帝四经》、《大学》、《中庸》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法学名著选读是法学体系中了解和研究各派法学思想和理论精髓的重要阵地,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有目的地研读、精读、泛读西方与中国经典法学名著乃是提高自身法学素养必不可少的功课之一。

法学专业必读法律名著

法学专业必读法律名著

法学专业必读法律名著法学专业必读法律名著学法律的人应该博学广记,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泛。

以下是法学专业必读法律名著,欢迎阅读。

法学专业必读法律名著篇1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简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

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简介] 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

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简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

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简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

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

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简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试评柏拉图《法律篇》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P15主要内容:1、立法的最大目的是和平与善意。

2、立法者的首要素质是权力比例意识3、婚姻继承法的原则是国家利益至上4、刑法的基本特征是神的利益优于人的利益地位:二、试评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中的法治理论。

1、法律和国家的关系。

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善德,他们又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正义。

国家是最高的社团,法律是正义的具体表现。

法律的好坏是以正义作为划分标准的,人们服从城邦制定的法律,也就是实现了正义。

2,法律和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中小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既是最好的又是稳定的。

中庸。

划分国家政体有两个标志:一是最高治权的执行者人数是多少,二是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实行统治的目的。

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共和政体—平民政体。

正宗政体——变态政体。

3、法治和人治。

它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崇尚法治的人物之一,他主张实行法治。

(一)法治的含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二)多数人的考虑要比少数人考虑周到。

正确得多。

其次,法律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

(三)立法。

应注意国境的大小和境内居民两个因素,邻邦关系,财产限额和各个家庭子女人数。

法律必须变革,但变革要慎重。

立法中特别要重视教育。

4、法律定义。

法律具有正义性;法律具有普遍性;法律具有平等性;法律具有稳定性与灵活性;法律具有权威性。

亚里士多德发表了著名的《政治学》,从而把政治学从古代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

古代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创立了第二学园。

政体构成三要素思想,既国家的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

三、试述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中的政治理论。

P30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

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

1 .国家产生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2 .国家产生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

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

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

3 .城邦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广涵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向职业、家庭等参加而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4 .城邦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

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

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

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1.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

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

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

2 .划分政体的标准。

第一是宗旨,看政体是照顾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还是只照顾一个人、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

前者为正宗政体,后者为变态政体。

第二是人数,看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样共划出二类六种政体。

即正宗政体三种,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

又有变态政体三种,它们是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政体。

3 .政体三要素。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

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

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

4 .理想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

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

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

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分。

中产阶级占居城邦公民大多数,可以调和贫富两极的对方,稳定战邦的政治。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实质是想建立以中等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以挽救城邦制度的危机。

5 .政体变革思想。

亚里士多德还对政体的变革做了分析。

他认为变革有两种;一是以较好的新法代替旧法。

他认为,成文法不应一成不变,但变革要慎重,如轻率的变革必然消灭民众守法的习性。

二是政体的变革,即由于治理不当引起政体的变革,由内讧诉之武力,演化为革命,革命使现行政体变革或是政权由另一个党派控制。

(三)亚里士多德的治国原则思想1 .必须实行法治。

2 .主张公民轮番为政。

3 .城邦的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

4 .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应。

四、简述西塞罗《论法律》中关于自然法特性的论述。

P47自然法的本质就是理性,将自然法置于“最高的法”的地位。

西塞罗所说的理性是神与人共享的财产,因为人的理性渊源于神的理性。

而他所说的神、上帝、和自然都是同义词,故理性法就是自然法。

他将自然法与理性法联系起来,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人是由神创造的,神明赋予人以理性。

正义以自然为依据,没有自然,便不可能有任何正义。

“我们出生是为了正义,法不是以人们的意见为基础而是以自然为基础。

”“自然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享受法”自然是区分人的德性好坏、美丑的标准和依据。

五、简述托马斯阿奎那对法的分类。

P80阿奎那继承并发挥了奥古斯丁的法的分类理论,将法分为四种类型:(1)永恒法:上帝对宇宙秩序的合理安排,指导整个宇宙的规范,是上帝对创造物的合理领导;(2)自然法:是永恒法对人类的关系,是永恒法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是人类社会的法;(3)神法:基督教圣经,包括新旧约全书,是自然法和人法的补充,禁止各项罪恶的安排,是用来指导人类精神生活的;(4)人法:人定法,国家制定的法令,人法从属于自然法。

六、试比较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P94、P112洛克是议会主权论的代表,在自然法和契约论中寻求灵感,认为国家从契约中产生,契约的订立者构成社会任然拥有对国家主权的最后决定权。

这是因为契约订立者交出去的权利不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为了有效的保护这三种权利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并提出了政府解体和革命是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主张分权制衡的君主立宪,国王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七、简述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篇章结构。

P110全书中译本共分上下两册,六卷,三十一章。

主要内容可概括为:①法律的定义、法律和政体的关系,政体的种类和它们各自的原则(1至10章)。

②政治自由和分权学说,英国范例(11至13章)。

③地理与政治关系的学说及各种推论(14至19章)。

④工业、商业人口、宗教等问题(20至25章)。

⑤罗马和法国法律的变革、关于封建法律学说(27至28章,30至31章)。

⑥一般性结论(26和29章)。

八、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P128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他指出,政府应该排除多数人(指统治阶级)意愿的影响,捍卫自由、平等和公正。

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

当一个国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发挥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对个人的权威。

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

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由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再由社会革命而道德革命,规模和程度远超英美的一个渊源九、写一篇关于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读后感。

见附录、P140十、试述《联邦党人文集》中关于司法权的论述。

P174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第78和79篇里,对司法独立作过精彩的论述,他区分了司法独立的两个运行目标,并解释了忠于职守条款和酬金条款怎样实现这些目标。

首先,他将司法独立视为一种组织上的独立,能抵御国会和总统的侵犯,从而保有对两政治部门的制约作用,他在为法官终身任职辩护时指出:“如从法院应被视为限权宪法限制立法机关越权保障出发,司法人员职位固定的理由即甚充足,因除此而外,并无任何其他规定更能使法官得以保持其独立性,而法官的独立实为其执行上述艰巨任务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捍卫酬金条款时,他又指出:“最有助于维护法官独立者,除使法官职务固定外,莫过于使其薪俸固定。

……对某人的生活有控制权,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

在任何置司法人员的财源于立法机关的不时施舍之下的制度中,司法权与立法权的分立将永远无从实现”。

其次,汉密尔顿又称司法独立为法官裁决个案时抵御多数人及其他外部干预的缓冲器,这时,司法独立更多的是充任了维护司法公正的作用,“坚定、一贯尊重宪法所授之权与人权乃司法所必具的品质,绝非临时任命的司法人员所能具备。

短期任职的法官,不论如何任命或由谁任命,均将在一些方面使其独立精神受到影响。

十一、试述梅因对自然法理论的批判。

P254他并不否认历史上存在过自然法,但他认为古代人并不具备令人生存的环境。

可是自然法却把过去和现在混淆起来了,自然法理论是今人强加在古人身上的一种偏见,它具有先验性和反历史倾向。

他深入研究了“自然状态”、“自然法”等说法,断定这些说法都是“教条”和“幻想”。

他清算了自然法理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他指出,这些理论不但使注意力离开了可以发现真理的唯一出发处,并且当他们一度接受和相信了以后,就有可能使法律学以后各个阶段都受到其最真实和最大的影响,因而也就模糊了真理。

假设和传播这种自然法理论都是极其有害的,他在法国已造成了“无政府混论状态”。

十二、试评述梅因关于进步社会法律演进的公式。

P258从身份到契约这一公式虽然有种种不足,但它准确地把握了19世纪以前人类社会演进的本质规律和特点,阐明了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家族、集体或等级束缚下解放出来,过度到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意义。

因此在指出梅因学说的历史局限性的同时,也应当肯定其学说对法律发展及法学史的巨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