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面层施工方案
面层工程专项方案
面层工程专项方案一、项目背景面层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确保面层工程施工质量,降低质量事故风险,提高施工效率,需要制定专项方案进行规范管理和操作指导。
二、项目概况本专项方案适用于各类建筑面层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以保障面层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面层工程包括墙面面层、地面面层、顶面面层等,涵盖了涂料、瓷砖、壁纸等多种方式的装饰材料。
三、质量管理要求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关资质,并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面层工程施工;2.施工单位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施工方案和质量管理手册,并保证面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3.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质量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落实;4.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重要环节,以便发生质量问题时进行追溯和整改;5.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相关证书和技能,并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施工过程控制1.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测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确定施工工艺和材料要求;2.基层处理: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满足面层工程的施工要求;3.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采用正确的工艺和方法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4.质量监控:施工单位应设置质量监控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5.验收阶段:施工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面层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提供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
五、质量控制措施1.材料控制:施工单位应选择正规渠道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装饰材料,并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其质量;2.工艺控制: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采用正确的工艺和方法进行施工,并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要求;3.设备控制: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及时维护,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4.人员控制: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相关证书和技能,并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高速公路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 年月目录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 4 -1、编制依据 (4)2、编制范围 (4)3、编制原则 (4)二、工程概况............................................. - 4 -三、总体工期安排......................................... - 5 -四、施工准备工作......................................... - 5 -1、机械准备 (5)2、材料准备 (6)3、技术准备 (6)4、试验准备 (7)五、质量标准及要求....................................... - 8 -1、施工前的质量要求 (8)2、材料及混合料试验检测标准 (8)六、沥青砼中面层施工工艺................................ - 13 -1、清理下面层 (13)2、测量放样 (13)3、粘层施工 (13)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3)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4)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4)7、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5)8、接缝、修边和清场 (17)9、交通管制 (17)10、检测 (17)七、关键技术控制措施 (19)1、离析的控制 (19)2、平整度控制 (20)3、温度控制 (21)八、质量保障措施 (21)1、工程质量目标 (21)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九、安全保障措施 (23)1、安全管理目标 (23)2、安全管理体系 (23)3、安全保障措施 (25)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7)1、文明施工措施 (27)2、环境保护措施 (28)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有下列文件:1.1、业主《招标文件》及补遗书;1.2、我公司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1.3、黄鄂高速公路团风段路面工程施工设计图纸;1.4、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执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1.5、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1.6、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7、路面沥青砼下面层完成情况;1.8、踏勘现场掌握的情况,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9、试验段的人员、机械、材料及试验技术准备情况;2、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北省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K0+827.850~K13+343.228全线路面工程沥青砼中面层,包括黄州北互通、马曹庙互通、黄冈北互通。
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试验路段背景介绍试验路段位于城市A主干道,总长约500米,路面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年限已满,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为了验证新的沥青路面中面层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特选定该路段作为试验路段。
二、施工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确定根据试验路段的实际情况,经过综合考虑沥青路面中面层的特性和施工条件,确定了适合该路段的面层施工方案。
2. 原路面处理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原路面进行处理,包括路面清扫、修补裂缝、深度修割等工作,以确保原路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符合施工要求。
3.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沥青混合料、石料、植筋等施工材料,保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1. 基层处理在原路面处理完成后,进行基层处理工作,包括底层碾压、底石填充、石灰土封底、级配碎石铺设等工序,确保基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中层施工在基层处理完成后,进行中层施工,包括中层碾压、中石填充、原沥青基质再生料铺设等工序,确保中层的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3. 面层施工最后进行面层施工,包括热拌沥青混合料铺设、密实、定型、抛洒石料、压实等工序,确保面层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 施工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路面干燥,避免雨水和积水影响施工效果。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定期清理施工材料和垃圾,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要穿戴好安全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施工设备。
四、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1.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验收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对试验路段进行质量验收,包括路面平整度、泛油、路肩等方面的验收指标。
五、施工后维护措施施工完成后,要加强对试验路段的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清理和检查路面、定期维护修复裂缝和坑洞、定期检测路面功能性等工作,确保试验路段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结语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从试验路段背景介绍、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施工后维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希望该施工方案能够为相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设计方案复核与审查:需对试验段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方案进行复核与审查,确保方案符合相关工程标准和技术要求。
2.现场勘测与标定:对试验段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试验段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以及气象因素,并在试验段两端设置里程标识,以便进行后续工作的记录与检查。
3.原料采购与检验:采购沥青、石料、沙子等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设备、机械的准备:准备配合试验段施工所需的设备、机械,包括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振动平板等。
二、施工工艺流程:1.底层处理:清理试验段表面的积水、泥沙等杂物,并进行必要的补填和压实,以保证试验段底层的平整度和承载力。
2.施工前基层平整度检查:在底层处理完成后,对试验段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查,以确保基层符合施工要求。
3.沥青混凝土均匀摊铺: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将预热的沥青混凝土均匀地摊铺在试验段上,并控制好厚度。
4.摊铺后砂面处理:在沥青混凝土表面迅速抛撒一层细尖状沙子,再进行修平与压实,以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和抗滑性。
5.横向均匀压实:将摊铺的沥青混凝土用振动平板进行横向均匀压实,以提高密实度和强度。
6.竖向压实:使用压路机进行竖向压实,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7.表面处理与修整:对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边角整理等处理,以改善道路外观和行驶的舒适性。
8.异常处理: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洞坑、凹陷等),需要及时进行修补或重新施工,以保证试验段的整体质量。
9.完工验收与记录:对试验段进行完工验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控制点,并进行参考和总结,为后续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提供参考。
三、施工质量控制:1.设备、机械的检验与调试:在施工前对使用的设备和机械进行必要的检验与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2.原材料质量控制: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按比例进行配合,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强度。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
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AP4合同段里程桩号:K86+800~K103+694.302AC-20C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1.1.编制说明11.2.编制依据11.3.编制原则1二工程概况2三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23.1工期紧,交通转换次数多,生产要素投入集中,进度控制压力较大23.2 24小时不中断交通施工、车辆通行压力较大,施组及安全管理难度较大23.3 施工技术难点多,新老路拼接困难3四施工准备34.1 人员投入34.2 主要施工机械及试验设备44.3 材料要求及配比52.集料5表8 AC-20C沥青砼中面层料的颗粒组成范围74.4 技术准备7五施工技术方案及处理措施85.1 施工顺序85.2 工艺流程85.2.1 下承层准备85.2.2 测量放样85.2.3 混合料拌和85.2.4 沥青混合料的装料与运输115.2.5 混合料的摊铺125.2.6 摊铺的一般要求145.2.7 摊铺过程中注意事项155.2.8 混合料的压实155.2.9 接缝处理185.2.10 交通管制及其他19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96.1 沥青路面离析196.2 摊铺问题及处理方式22七质量保证措施237.1 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237.2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237.3 材料、购配件检验制度247.4 工程验收制度247.5 分项工程的检测、试验计划247.6 AC-20C中面层质量检查项目及标准25八安全生产保障措施258.1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68.2 现场施工安全组织实施方案268.3 安全管理注意事项29九文明施工309.1文明施工目标309.2 文明施工工地达标措施30十附表31AC-20C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说明本方案编制的范围为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AP4合同段(K86+800~K103+694.302)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混合料为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若经过项目办、驻地办批准,则适用于本合同段所有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
高性能沥青路面(SBS改性沥青Superpave-20)中面层施工指导
高性能沥青路面(SBS改性沥青Superpave-20)中面层施工指导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依据沥青混合料初始、设计和最大旋转压实次数时的密实度以及在设计压实次数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填隙率、填料与有效沥青之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它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首先依据石料的性质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油石比的选择。
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制定了《高性能沥青路面(SBS 改性沥青Superpave20)中面层施工指导》,以指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施工。
沥青路面中面层采用Superpave20结构时其厚度不小于6cm。
其沥青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表一和表二,技术指标应满足表三和表四。
Superpave20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表一Superpave20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表二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五。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按xx高技(XX)2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的通知》规定对到场沥青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Superpave20技术指标表表三*注:当级配在禁区下方通过时,粉胶比可取值0.8~1.6。
Superpave20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表四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中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按xx高技(XX)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六。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AC-20I中面层施工方案.
AC-20I型沥青砼中、下面层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遂宁至重庆高速公路遂宁至双龙庙段公路路面工程起于遂回高速公路的罗家湾,止于磨溪双龙庙附近的川渝交界处,全长约36.64公里。
途经上宁乡、凉风垭、西宁乡、花拱桥、红花湾、陈家沟、复兴乡西侧、于新堰口上跨现遂宁至重庆公路、经西眉镇东侧黄大田、莲花寺、于白龙寺跨涪江支流,再经磨溪乡西侧,到达本项目的止点即川渝界的双龙庙。
LM合同段全长36.643公里,计算行车速度80Km/h,主线路基宽度24.5m,行车道宽4*3.75m,路面结构类型为沥青砼,结构总厚度66cm,其结构层分别为:主线-4cm抗滑表层AK-13A+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匝道-4cm抗滑表层AK-13A+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I+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砼路面结构-25cm 普通砼面板+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1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桥面铺装-4cm抗滑表层AK-13A+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8cm水泥砼铺装层,本段工程总造价162212278元,合同工期15个月。
二、主要工程数量本项目主要工程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封层、透层、粘层、桥面防水层、排水及防护工程,其中6cm AC-20I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801020m2,6cm AC-20I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808605m2,4 cm AK-13A细粒式沥青砼抗滑表层849941m2。
三、试验目的通过沥青砼路面下面层AC-20I试验路段的铺筑,应达到以下目的:1、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2、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考察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程度。
3、通过试铺确定沥青砼下面层摊铺、压实工艺、松铺系数。
4、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沥青砼是一种由矿渣、石子、沥青和水泥等材料混合而成,能够耐高温、抗老化的材料。
在道路、机场、停车场等地方广泛使用。
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施工前准备:1.开展现场调研,了解施工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2.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包括摊铺机、振动器、装载机,沥青、石子、水泥等。
3.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清洁,清除地面上的杂物和积水。
二、分层施工:1.首先,在基层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作为底层。
底层的厚度根据工程需要而定,一般为5-10厘米。
2. 待水泥底层凝固后,开始铺设沥青砼中层。
中层的厚度一般为3-5厘米,使用10mm左右的石子作为骨料,采用表面级配法调整石子的粗细比。
3.中层铺设完成后,使用振动器将沥青砼进行压实,确保其牢固、平整。
同时,还需抹上一层薄薄的石子进行光面压实。
4. 中层沥青砼压实完成后,开始铺设最上层的沥青砼面层。
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3厘米,使用5mm左右的石子作为骨料,采用表面级配法调整石子的粗细比。
5.面层铺设完成后,同样使用振动器将沥青砼进行压实,确保其牢固、平整。
三、养护:1.铺设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浇水养护,避免沥青砼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和风化。
浇水养护的周期一般为7-14天,每天浇水1-2次,保持沥青砼的湿润状态。
2.在养护期间,应禁止车辆通行,避免对沥青砼造成压力和损害。
3.养护期满后,可以逐渐恢复车辆通行,但还需注意避免过重的车辆和急刹车等行为,以免对沥青砼产生破坏。
四、质量控制:1.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沥青砼的配合比例,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比例的准确性。
2.温度控制是沥青砼施工的关键,应根据气温和施工地点的海拔高度,合理调整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确保其具备适宜的粘附性和流动性。
总结: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的关键是分层施工和养护,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沥青砼的质量和性能,从而达到预期的道路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一、前言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承受车辆荷载的主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进行探讨,并给出具体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时间和地点,并进行避免降水的措施。
2.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摊铺机、压路机等。
3.检查施工材料,确保沥青、矿料等材料符合要求。
4.安排好施工人员,包括操作工、监理等。
三、施工步骤1. 基础处理1.清扫基础表面,确保清洁无杂物。
2.喷洒底漆,提高基层与面层的附着力。
3.修补基础裂缝和坑洞,确保基础平整。
2. 沥青混凝土摊铺1.根据设计要求调配好沥青混凝土料。
2.采用摊铺机进行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浇铺。
3.控制摊铺厚度和坡度,确保面层平整。
3. 压实1.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初次压实,保证面层密实。
2.进行多次辊压,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
3.特别注意拐角和边角处的压实,避免出现气孔和坑洞。
4. 道路标线1.待沥青混凝土完全硬化后,进行道路标线施画。
2.根据标准规范施画道路中心线、车道线等标线。
四、施工注意事项1.避免在高温或潮湿天气施工,以免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3.注意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施工过程中严禁乱倒杂物,保持施工环境整洁。
五、总结沥青中面层的施工是道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道路使用的安全和舒适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为道路建设贡献力量。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secret
AC-16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起点位于王家焉村K12+150处,途经知周墕、梁家洼、后张山、腰岩峁、王家焉、兴庄村,终点止于井焉K25+600,与清裴路K24+760相接,全长12.45公里。
二、材料准备选用合格的沥青、集料、细集料,各种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
进场材料必须满足施工用量,分类堆放,在相邻材料间设隔断,严禁材料混合。
三、沥青砼面层(AC-16)目标配合比1、碎石:(1)10-20mm:40%(2)5-10mm:20%(3)3-5mm:12%(4)机制砂:矿粉=40:20:12:23:5沥青用量为:4.8%。
四、机械配备及人员组织1、机械配备:SAP2400C-6自动找平摊铺机:1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30t胶轮压路机:1台20t 自卸车:15辆(5辆调配) 水车:1辆。
2、人员组织:项目经理:姬开鹏 技术负责人:梁雄 施工负责人:郭伟 测量放线:测工4名 施工队长:技工25人。
五、施工工艺及组织 (一)、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1、下层交验,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进行封层施工,洒布机进行喷洒,要求喷洒均匀,无空白现象发生。
用压路机压实。
3、施工放样工作已完成。
(2)、配合比根据目标配合比对拌合站的热料仓的材料进行筛分,确定各材料的比例,并取样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拌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采用意大利产M-260间歇式拌和机拌制,沥青加热温度为150-170℃,矿料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20℃。
确定混合料拌合时间,以混合料拌合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秒。
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每锅拌合时间宜控制在40-50秒。
(4)、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采用10辆20t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温度降低,运料车全部用篷布覆盖;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现场安排专人清扫车厢,并在车厢内侧板和底板均匀涂一层油水(柴油与水1:3)混合液。
AC-20C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
AC-20C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项目AC-20C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乌鲁木齐绕城高速(东线)项目WRDX-3标段项目经理部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三、适用范围 (3)四、资源配置 (3)1、机械设备配置 (3)2、人员配置 (5)五、施工准备 (7)六、施工技术方案 (10)1、粘层施工 (10)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0)3、沥青混合料运输 (11)4、沥青混合料摊铺 (12)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4)6、施工接缝处理 (16)7、交通管制及开放 (16)8、质量检验 (17)七、质量通病预防 (23)1、表面波浪的防治措施 (23)2、接缝不良的防治措施 (23)3、混合料推移的防治措施 (23)4、路面发裂防治措施 (23)八、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24)九、安全、环保生产规程 (24)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24)2、安全管理措施 (24)3、环保管理措施 (25)十、附件 (26)AC-20C沥青中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乌鲁木齐高速公路(东线)第三合同段改建段和新建段起讫里程为:K1+278.863+000~K18+799.841(18.62Km),K52+745.662~K64+420(11.67Km)。
全幅段路基宽33.5米,单幅路基宽16.75米。
主线断面形式为全幅断面形式,采用(0.75米土路肩+3.00米硬路肩+3*3.75米行车道+0.75米路缘带)*2+2.0米中央分隔带(路面宽度为33.5m)。
2015年沥青中面层剩余工程量为1049148㎡。
二、编制依据《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交通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WRDX-3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公司的施工能力、机械设备、技术实力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新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手册》《新疆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控制手册》《2014年沥青中面层施工情况和现场施工记录》三、适用范围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WRDX-3标AC-20C沥青中面层施工。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是针对地区道路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铺设工作。
道路总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其中包括主干道和支路。
材料准备充足,施工条件良好。
二、施工步骤及方案1.施工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组织一支专业的道路施工团队,包括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员、机械操作工、铺装工等,并确保相关人员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2)机械设备和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包括沥青混合料搅拌机、铺面机、打包机、压路机、挖掘机等。
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沥青、骨料等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施工现场布置根据道路的线路图,进行地面清理和平整工作,清除杂物和覆盖物。
标明施工区域,设置施工标志和警示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基层处理(1)清理基层使用挖掘机清除基层上的杂物和积水,确保基层干净、平整。
(2)基层修复对于坑洼、起伏较大的基层,进行修补和调整,使用石子、砂土等材料填充坑洼,并使用压路机进行夯实,使基层平整。
(3)基层处理不同于沥青基层的水泥混凝土,需要在基层上涂布面层砂浆,提供更好的粘接性能。
3.面层施工(1)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将规定比例的骨料、沥青和矿粉混合均匀,可采用中央搅拌或移动搅拌设备进行混合。
(2)铺面使用铺面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均匀的铺设,控制厚度和宽度的一致性。
对于拐弯、边角等部位较复杂的区域,可以使用手工铺面。
(3)压实使用振动式压路机对铺设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牢固性。
压实时的双向作业,避免太常冷轧。
4.马克标志线在道路铺设完成后,根据道路标准和规定,对道路进行标线工作,包括车道标线、导向标线和停车位标线等。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划定禁止区域和安全通道,并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和警示牌,提醒工作人员和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2.施工进度把控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快施工速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目标本试验待施工的是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的目标是验证面层的施工方案和材料配比的可行性、确定施工方法,并评估面层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性能,以指导实际工程的施工。
二、试验材料2.1沥青:采用路用沥青,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2.2骨料:采用级配合理、质量合格的石子、砂石等骨料,同时请确保其干燥、清洁。
2.3初期养护剂: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初期养护剂,以提高面层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2.4混凝土加气剂: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混凝土加气剂,以提高面层的工作性能。
三、试验设备3.1道路面层试验段:选择一段路面作为试验段进行施工和评估。
3.2沥青铺设设备:包括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
3.3实验室设备:包括骨料筛分机、沥青黏度计、压实度计等。
四、试验方案4.1准备工作4.1.1现场勘察:对试验段进行详细勘察,包括路基情况、现有路面结构、交通情况等。
4.1.2材料准备:根据试验要求,采购符合标准要求的沥青、骨料等材料。
4.1.3设备准备:保证施工所需的设备完好,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保养。
4.2施工工艺4.2.1路面清洁:对试验段进行彻底清扫,清除杂质和灰尘。
4.2.2基层处理:对试验段的基层进行压实处理,以提供稳定的施工基础。
4.2.3沥青铺设:根据试验要求,采用摊铺机进行沥青铺设,保证铺设的均匀性和厚度的一致性。
4.2.4进行初期养护:在沥青铺设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养护,保证沥青的早期强度和稳定性。
4.2.5交通恢复:经过充分养护后,恢复原有的交通,观察面层的使用情况。
4.3实验与评估4.3.1采集样品:在施工过程中、交通恢复后分别采集面层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
4.3.2实验室测试:对采集的面层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强度、密实度、抗水性等。
4.3.3分析评估: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面层的物理性能和结构可靠性,并评估其使用性能。
五、安全措施5.1周边交通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管理,设立警示标志和隔离设备,确保人员和车辆安全。
C25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C25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C25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的方案和步骤。
通过遵循本方案,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结果的质量。
2. 材料准备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C25级水泥混凝土- 水- 石子和砂子- 钢筋网或钢筋纤维增强材料- 混凝土施工工具(如浇注机、搅拌机、平板振动器等)3. 施工步骤步骤1:表面准备在进行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之前,需要确保基础表面完全平整、坚实、干燥和清洁。
可以采用清理、打磨和修复等方式处理基础表面。
步骤2:浇筑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和现场具体情况,划定施工区域和面层厚度,并进行固定。
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C25级水泥混凝土倒入施工区域。
步骤3:平整和压实使用平板振动器在浇筑的混凝土上进行均匀的振动,以排除气泡和提高表面平整度。
确保混凝土表面均匀平整。
步骤4:表面处理在混凝土还未干燥的情况下,使用专业工具对表面进行光滑处理。
可以采用刷涂、飞刀和砂光等方式,使得表面更加光滑。
步骤5:养护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或出现龟裂。
可以采用覆盖保湿、喷水保湿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湿度直到混凝土完全固化。
4. 安全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施工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 遵循混凝土供应商的安全操作指南。
- 严禁在施工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等易燃物品。
5. 结论本方案提供了C25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的详细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应遵循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如有变更或特殊要求,应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并获得确认。
如有任何问题或进一步需要,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了解设计要求和图纸,确定施工方法和工期安排。
2.准备材料和设备,包括水泥、骨料、砂浆、水、混凝土搅拌机、平顶机等。
3.做好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固,清理尘土和杂物,修复裂缝和坑洞。
必要时可以进行打磨、抛光或喷涂底漆等处理。
二、施工工序1.喷涂底漆a.将底漆按照说明书和比例充分搅拌均匀。
b.采用喷涂的方式将底漆均匀地涂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c.等待底漆干燥,通常需要24小时。
2.混凝土浇筑a.调配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和配比比例,将水泥、骨料和砂浆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成浆状。
b.浇筑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施工区域,用平顶机进行压实和摊平。
c.进行初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水养护,使用喷水装置进行均匀喷水,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3.平整与养护a.用平顶机对混凝土进行初期平整,保证表面光滑。
b.进行二次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水,保持湿润,并覆盖防护层材料,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c.进行三次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并加盖保温材料,保持湿润和温度稳定。
4.后期处理a.进行细节修复:如有表面缺损或破损的地方,使用混凝土修补剂进行修复。
b.进行打磨与抛光:使用打磨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更加光滑。
c.施工完毕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三、质量控制1.注重材料的选用:选择质量好、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骨料和砂浆,以保证混凝土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2.控制浇筑深度和压实程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浇筑深度,并使用平顶机对混凝土进行压实,保证表面平整度和密实性。
3.注意养护:按照设计要求和养护标准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表面质量。
四、安全措施1.工人必须配备劳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手套、口罩等。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使用设备的安全性。
3.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标识,设置隔离带和警示牌。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5i)施工方案_secret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5I)施工方案通过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AC-25I)试验段,验证了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AC-25I)生产配合比,机械、设备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拌和、摊铺、压实的要求,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等,我们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对沥青砼路面的施工要求,结合在试验段摊铺中总结的经验,于年5月18日进行某三号桥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面层(AC-25I)的全面施工。
编制施工方案如下: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一)、原材料1、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矿料主要指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三大材料。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5I)花岗岩由博罗永平鸿发石料场供应。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已取样进行自检和送外检验,检测结果已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1)、粗集料根据规范要求沥青面层用粗集料宜选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集料,粗集料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下表。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沥青混凝土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 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 T0317视密度不小于(t/m3) 2.50 T0304吸水率不大于(%) 2.0 T0304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T0616坚固性不大于(%)12 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T0312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 1 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 5 T0320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42 T0321石料冲击值不大于(%)28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具有一个破碎面的颗粒不小于(%)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的颗粒不小于(%)- T0327破碎砾的破碎面积拌和的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不小于(%)90我项目部对粗集料取样试验结果详见生产配比报告。
(2)、矿粉及消石灰根据规范要求沥青面层用填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中不应含有泥土等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张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YZTJ-3标改性沥青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YZTJ-3标段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时间...................................................三、混合料配合比..............................................四、虚铺系数确定..............................................五、工艺流程...................................................六、施工人员安排..............................................七、机械设备安排..............................................八、施工准备...................................................九、施工程序...................................................十、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机械的协调配合........................十一、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北连宜昌,南通张家界,是沟通鄂西、湘西地区的省际快速通道。
宜昌至张家界公路湖北段是《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规划的“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纵六—郧县至宜昌(鄂湘界)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该高速公路通道由陨十、十房、保宜、宜张等高速公路项目构成。
根据项目划分,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湖北段划分为当阳至枝江段、白洋长江大桥段、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五峰(渔洋关)至鄂湘界段。
本项目实施后,将与其它相关路段一起,打通宜昌南向快递出口通道,其建设对于优化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充分发挥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宜昌三峡枢纽和三峡物流中心地位,加强鄂湘两省经济和交通联系,推进“一江两山”与湖南张家界等世界知名景区的整合联动,促进湖北武陵山腹地的资源开发,加快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带动宜都、五峰等沿线地区尤其是少数名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二期路面工程划分为1个施工标段:K55+596.5~K91+996.324,全长36.27公里。
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整体式路基宽24.5m;另设王家畈连接线3.995km,按二级公路标准沿老路陆渔线进行改建,设计速度60km/h,路宽10m;新建渔洋关连接线长约2.765km,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20m。
建设单位:湖北交投宜张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监理单位:湖北省公路水运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1、《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招标文件、补遗书及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2、湖北省交投[2014]28号《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面层标准化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3、合同规定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JTJ003-8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20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F30-200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E E30-200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TD32-20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0-200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等九项》 JT/T513~52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76-9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T006-984、业主及监理办公室的相关规定。
5、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三、施工时间沥青中面层(AC-20C)施工时间计划于2013年8月20日进行铺筑。
四、混合料配合比沥青中面层配合比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外委试验,得出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为五、虚铺系数确定在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认真进行了混合料铺筑前、铺筑后、碾压后的跟踪测量,每断面定点测2处,结合取芯厚度,摊铺机和压路机的工作性能,施工中取松铺系数1.2。
六、工艺流程沥青中面层施工工序图七、施工人员安排为做到施工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施工盲目性,杜绝质量隐患和工程损失,使沥青中面层施工有组织、有计划,各部门明确责权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形成有效的自查自纠体系,从而确保中面层圆满完成,我部对施工质量、现场管理作了精心的布置和准备。
现场准备两组民工队伍,分别负责沥青施工前后场的人工辅助工作,施工员、测量员以及各类机械操作手都已经全部到位,项目部定期有针对性的对管理人员、各类施工人员、现场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技术培训,所有进场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管理人员安排施工、检测人员统计八、机械设备1、碾压设备2、拌和设备3、其他设备九、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本项目物资机电部门已按生产需求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了备料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沥青、粗细集料、矿粉,并按批进行了试验检测,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相关供应商要求提供合格证及质保证书,对粗集料分开堆放,对细集料进行了防雨保护措施。
2.1、沥青本项目沥青路面中面层沥青混凝土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做为基质,通过改性成为SBS改性沥青,其相应技术指标见下表,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中面层骨料采用石灰岩碎石。
粗集料石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近正方体、有棱角优质石料颗粒,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耐磨耗性和抗冲击性。
沥青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2.3、细集料沥青中面层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适当级配的机制砂,机制砂必须采用专用的机制砂生产。
中面层细集料采用石灰岩石料加工而成的机制砂。
路面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中面层细集料级配应符合S15要求。
3、配合比级配确定3.1、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依据相关要求,已取样对目标配合比送天律市政工程检测中心外委试验,并在其指导下调试拌合楼,确定热料仓比例,确定了生产配合比。
通过试拌,取样验证,结果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相关报告见后附件。
沥青混合料骨料材料级配组成:3.2、沥青用量的确定沥青中面层送天律市政工程检测中心委托试验,采用GTM试验方法确定沥青用量(油石比),建议油石比控制范围为3.9%-4.3%,最佳油石比4.1%,相关报告。
3.3、生产配合比确定生产配合比也同样由天律市政工程检测中心委托试验确定,工地试验室使用马歇尔试验验证,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马歇尔试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施工配合比确定分为目标、生产、验证三个阶段:a 、根据设计要求,对沥青中面层混凝土进行目标配合比外委试验。
b、在目标配合比确定之后,在天律市政工程检测中心的指导下调试沥青拌合楼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并由其出具正式的生产配合比报告。
c 、验证阶段。
1)矿料比例调试不加沥青和矿粉,也不加热,由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决定各分料仓的配料比例和进料速度运转。
间歇式拌和机从筛分后的各热料仓(矿料不加热)料斗内取样进行筛分,根据各料斗筛分结果和要求的混合料级配范围,计算各料斗的配合比例,用此比例和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的±0.5%进行马歇尔试验,决定各热仓料斗矿料比例,并适当调整最佳沥青用量,此时各料斗的配合比例及沥青用量即为施工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根据各料斗的用量比例对冷料仓(进料仓)各种规格矿料比例进行反复调整以达到供料均衡、减少溢料、提高效率。
2)中面层采用施工配合比及最佳用油量的±0.3%进行正常生产下的铺筑,确定各种参数,包括松铺系数、碾压程序、碾压方式、机械人员组合等。
通过取沥青混合料做马歇尔试验检验,钻取的芯样确定现场压实度,并由此确定用于正常生产的施工配合比。
以上指标均已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进场材料的变化取样检验结果,对配合比值作及时调整。
4、施工参数的确定路面沥青砼正式铺筑前作试验段摊铺施工试验。
试铺段将按实际情况调配施工机械,按实操作。
每层混合料摊铺、压实12h后,对其厚度、密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及其它项目进行抽样试验,写出书面报告,报告沥青混合料的铺筑工艺和松铺系数的核定;纵横缝、接缝的最佳处理方式;混合料的适宜压实温度范围、压实机械的最佳组合碾压方式、碾压速度和遍数的确定;拌和速度、运输车、摊铺机、压路机各自适宜配量,人员组织安排的合理性。
通过试验段铺筑确定以下施工参数1)、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标准配合比;2)、确定摊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合理的机械配置,包括数量、组合方式及性能(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以及安全、环保等要求);4)、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a、混合料配比的控制b、拌合楼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
c、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d、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遍数、碾压组合方式。
e、接缝方法及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的作业长度。
十、施工程序1、拌和及运输1.1、拌和采用中联重科4000型沥青拌和楼集中拌合。
集料和沥青材料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用量进行生产,送入拌和设备里的集料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在拌合设备内及出厂的混合料的温度,应不超过规范要求温度。
1.2、拌和楼进料仓的数量必须满足集料种类的要求,冷料仓的数量为6个。
进料仓必须互相隔开,严禁矿料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