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简答计算备考复习

合集下载

汽车设计复习简答题集

汽车设计复习简答题集

简答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1.汽车整备质量: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me/m0。

2. 汽车质量系数: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m03. 悬架动挠度: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车身)的垂直位移fd。

4. 侧倾中心: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摆动中心。

5. 转向器传动间隙:是指各种转向器中传动副(如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轮与齿条传动副;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齿扇与齿条传动副)之间的间隙。

该间隙随转向盘转角的大小不同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称为转向器传动副传动间隙特性。

6. 转向系力传动比: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论上的合力2Fw与作用在转向盘手力Fh之比,称为转向系力传动比i。

p7. 制动器效能因数:在制动毂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上所得到的摩擦力(M μ/R)与输入力F0之比。

名词解释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载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汽车前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的直径。

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商用车——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乘用车——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汽车的装载质量——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装载量。

离合器的后备系数β——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

CVT——速比可实现无级变化的变速器,即无级变速器。

准等速万向节——在设计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的万向节。

汽车设计复习提纲.doc

汽车设计复习提纲.doc

《汽车设计》复习提纲题型:概念及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汽车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汽车设计中必须考虑“三化”是什么?1.正确选择性能指标,重量和尺寸参数,提出整车总体设计方案。

2.对各部分惊醒合理布置,并进行运动校核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控制和计算,保证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4.协调各种矛盾“三化”指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2、影响汽车选取轴数的因素有哪些?什么车型选择两轴车?什么车型选择三轴车?影响轴数的因素主要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轴载质量的限制和轮胎的负荷能力以及汽车的结构包括乘用车以及汽车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和轴荷不受道路,桥梁限制的不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矿用自卸车等,均采用两轴;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运输车采用三轴形式3、汽车的驱动形式的表达方式?不同车型选择何种驱动形式。

4×2,4×4,6×2,6×4,6×6,8×4,8×8乘用车和总质量小些的商用车,多采用4×2驱动形式;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用车辆,采用6×2或6×4驱动形式;对于越野汽车,可采用4×4 6×6 8×8的驱动形式4、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是什么?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是什么?平头式货车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什么?1)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的能力高;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汽车的轴距可缩短,提高汽车的机动性;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狗的冷却;有足够大的行李空间;容易改装成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供暖机构简单,且因管路短而供暖效率高。

2)能较好的隔绝发动机的气味和热量;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布合理;可改善车厢后部的乘坐舒适性;当发动机横置时,车厢面积利用较好,并且布置座椅受发动机影响少;降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汽车设计简答计算备考复习

汽车设计简答计算备考复习

汽车设计简答计算备考复习汽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机械工程、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等多个领域。

在这门学科中,设计师需要将美学、功能性和工程可行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秀汽车产品。

下面是一些与汽车设计相关的简答计算问题,供备考复习之用。

1.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对于车辆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至关重要。

请简述有关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空气阻力系数(Cd值)是衡量车辆在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的程度。

它可以通过风洞测试或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确定。

在计算空气阻力系数时,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车辆的表观面积(A)和空气阻力计算公式:阻力=0.5*Cd*A*ρ*V^2其中,Cd为空气阻力系数,A为车辆表观面积,ρ为空气密度,V为车辆速度。

2.燃油消耗率是评估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请简述如何计算汽车的燃油消耗率。

汽车的燃油消耗率通常使用单位面积油耗(L/100km)或单位距离油耗(km/L)来表示。

以单位面积油耗为例,计算公式为:燃油消耗率=(燃料消耗量/行驶里程)*100其中,燃料消耗量可以通过记录行驶过程中车辆加油前后的油量之差来获得,行驶里程为行驶过程中的总里程数。

3.车辆悬挂系统对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述车辆悬挂系统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

车辆悬挂系统的主要参数包括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和悬挂质量等。

弹簧刚度可以通过悬挂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弹簧常数来计算。

刚度越大,车辆的悬挂系统对路面的响应越硬,车辆的稳定性也越好。

减振器阻尼可以通过减振器的设计参数和阻尼常数来计算。

阻尼越大,车辆悬挂系统对于冲击和震动的吸收能力越强,提供给乘坐舒适性越好。

悬挂质量是悬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悬挂零件的质量来确定。

悬挂质量越大,车辆的悬挂系统对于冲击和震动的吸收能力越强,提供给乘坐舒适性越好。

4.车辆制动系统是保证行驶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请简述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

汽车制动距离是指车辆从制动开始到完全停下时所行驶的距离。

汽车设计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任务?1.正确选择性能指标、重量和尺寸参数,提出整车总体设计方案。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并进行运动校核。

3 . 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控制和计算,保证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 协调各种矛盾。

3.简述汽车开发程序。

1汽车新产品开发流程2概念设计3目标成本4试制设计5样车试制和试验6生产准备阶段7销售4.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1可行性分析 2产品型号及其主要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3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结构特性参数4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对比5本车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5.不同形式汽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轴数、驱动形式和布置形式6.按发动机的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1前置前轮驱动: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的能力高,动力总成结构紧凑,提高汽车机动性扫热好,操纵机构简单整备质量轻;缺点万向节结构复杂,前轮命短,上坡能力低易打滑侧滑,发动机横置时总体布置困难2前置后轮驱动优点轮胎使用寿命高,不需等速万向节,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条件好,爬坡能力强,拆装维修方便;缺点地板有突起通道影响舒适性,正面碰撞前排受严重伤害,整车整备质量增加,经济性动力性不佳3后置后轮驱动优点动力总成结构紧凑,汽车前部高度降低增加了视野,改善了后排座椅中间座位成员出入的条件舒适性高,整车整备质量小,爬坡能力高,汽车机动性能好;缺点后桥负荷重操纵性差,操纵结构复杂高速操纵不稳定,发动机冷却玻璃除霜带来不利,汽车追尾后排乘客受严重伤害,行李箱体积不大。

何谓汽车的轴荷分配?汽车轴荷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撑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负荷,而从动轴上的负荷可以适当减小以利减小从动轮滚动阻力和提高在环路面上的通过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又要求转向轴的负荷不应过小。

汽车设计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新产品开发的一般程序?答:汽车新产品开发流程;概念设计;目标成本;试制设计;样车设计和试验;生产准备阶段;销售2.汽车的型式?汽车的布置型式?各举一列你熟悉的轿车、客车、货车的型式和布置型式。

答:乘用车和商用车。

乘用车: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动机前置后驱,发动机后置后驱;商用车布置形式:客车,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货车,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发动机前置中置后置;越野车,按照驱动桥数的不同4*46*68*83.汽车的主要尺寸是指什么?答:外廓尺寸,轴距,前轮距后轮距,前悬和后悬,货车车头长度,货车车厢尺寸4.汽车质量参数有哪些?汽车轴荷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整车整备质量,汽车的载客量和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轴荷分配对轮胎寿命和汽车的使用性能有影响。

从轮胎磨损均匀和寿命相近考虑,各个车轮的载荷应相差不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通过性,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而从动轴载荷可以适当减少;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轴的载荷不应过小。

5.汽车总体设计中汽车性能参数要确定哪些?答:动力性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比转矩),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系数,舒适性。

6.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发动机最大功率和相应转速;发动机最大转矩和相应转速7.汽车整车布置的基准线有哪些?其作用?请用图表示出。

答:车架上平面线,前轮中心线,汽车中心线,地面线,前轮垂直线8.车身设计中的H点和R点是什么?9.总体设计中应进行哪些运动校核?答: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检查,对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检查。

10.掌握如下基本概念:汽车的装载质量、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轴荷分配、商用车、乘用车。

11.我国公路标准规定:单轴最大允许轴载质量为多少?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采用什么汽车?答:10t;双轴。

汽车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基础复习资料学习汽车设计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汽车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复习资料。

1.汽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汽车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汽车的结构、功能、美学和实用性。

在设计汽车时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致性:车身各部分应达到协调一致,车辆的整体感应当有一个和谐的视觉效果。

•比例:车体各部分的尺寸、长度、宽度、高度的比例应该合理,不应显得突兀或不协调。

•平衡:车身前后、左右应均衡,既能满足美学需求,又能保证车体稳定性。

•舒适性:车内空间布局合理,舒适性好,驾驶员的视角宽广,角度适合。

•安全性:车身结构强度要足够强,以确保在碰撞时尽量减弱颠簸的力道。

安全带、气囊、抗侧倾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2.汽车设计中的主要元素在汽车设计中,影响美感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我们列出的一些关键元素:•车灯:车灯是整个车身较为显著的部分,起到了很重要的美化作用。

车前大灯、日间行车灯、动态车尾灯,每个部分注重在构造中掌握设计感。

•车轮:车轮是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造型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视觉效果和稳定性。

合理设置轮缘和轮胎,本体和轮边应有着良好的比例。

•车漆:汽车的色彩外观对品牌媒介、美感塑造影响巨大。

由于色彩对驾驶员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需要好的设计色彩。

•车身线条:车身线条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同的车身线条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3.汽车设计的艺术模式汽车设计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工程。

与其他艺术品一样,汽车设计需要独具特色的风格和技巧。

以下是几种主流的汽车设计模式:•流线型: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使车辆变得更加光滑、空气阻力更小,这是为了提高汽车速度和燃油效率的一种模式。

•方盒型:方盒模式适用于今日的城市远距离行驶。

它强调可扩展性和功能性。

为了满足乘客的日常需求,内部空间通常是平面化的,有一个方便的进出口。

•包容性:消费者倾向于更符合自己的情感模式,包容性模式是一种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的方法。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绝杀版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绝杀版

1概念设计:是指从产品创意开始到构思草图,出模型和试制出概念车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2 乘用车: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

3 商用车: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的汽车,并且可牵引挂车。

4货车车头长度:从汽车的前保险杠到驾驶室后围的距离。

5汽车布置形式指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而言。

汽车的使用性能除取决于整车和各总成的有关参数以外,汽车的布置形式对使用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6整车整备质量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7汽车总质量a m 是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8汽车质量系数0m η指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0m η=0e m /m9汽车载质量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装载量。

10汽车的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载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11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

12车架上平面线: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13 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14 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15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16、前轮垂直线:通过坐、右车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垂直线。

17、汽车一次碰撞: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

18、汽车二次碰撞:一次碰撞后汽车速度迅速下降,车内驾驶员和乘员受惯性力作用继续以原有速度向前运动,并与车内物体碰撞,称为二次碰撞。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一、什么叫设计,汽车设计的内容一般分为哪几项,各项设计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什么叫设计:人们为了达到某种既定目标,按一定规律、程序、方法、经验并综合现有技术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的全过程。

汽车设计的内容一般分为哪几项,各项设计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1)、整车设计(总布置设计)使设计产品达到设计认为书规定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并将这些参数和性能指标分解为有关总成的参数和功能。

2)、汽车各总成的设计(部件设计)满足整车设计对总成的功能和布置要求,同时保证整车易于维修、保养。

3)、零件设计满足总成的设计需要并解决强度、寿命和生产技术(工艺)问题。

二、指出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1)考虑社会功能性:要创造符合社会要求,有别于其他汽车的新型汽车。

(2)逆向思维性:汽车设计者站在设计工作的终端(用户立场)思考设计、生产过程(3)产品三化:零件标准化:向各种标准看齐,采用标准件,利于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部件通用化:在同一系列,甚至不同系列的车型上采用通用的总成、部件,简化生产。

产品系列化:以较少的基本型衍生较多的系列产品,即能形成规模生产,又能兼顾不同的市场需求(4)汽车使用条件、环境复杂多变。

(5)讲究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6):考虑与社会相容性:能很好容入社会,追求人性化。

(7)追求自身轻量化。

(8)依据法律,法规而设计三、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哪几种?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

四、什么叫轴荷分配,设计轴荷分配时,应如何考虑其对轮胎,动力性和通过性,操作稳定性的影响?答: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的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撑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比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1.轮胎磨损、寿命。

一般考虑满载时各个轮胎的载荷尽量一致,空载时能一致则更好。

2.动力性和通过性:驱动轮有足够载荷,保证驱动轮有足够附着力,保证动力性和通过性(不滑转)3.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轴载荷不得过小,爬坡时,转向轮有足够的附着力(前伦转向)转向轴载荷不得过大,避免转向过度偏大(转向不足利于汽车操纵)五、为什么轴距过短会使汽车制动时轴荷分配变化很大,而轴荷分配变化过大,是否利于汽车行驶,为什么?答:L hgFjbGZ ⨯+⨯=1L hgFjaGZ ⨯-⨯=2Z1、Z2,即可以理解为轴荷分配上式中,只有参数F j在行驶中变化,如果Fj变化,相对于较小的L ,则会使得Z1、Z2变化大,导致轴荷分配偏离原设计值较大。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1.整车设计时需进行的计算内容。

1)汽车的各项性能、成本等,要求达到企业在商品计划中所确定的指标。

2)严格遵守和贯彻有关法规、标准中的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

3)尽最大可能地去贯彻三化,即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4)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

5)拆装与维修方便。

2.整车设计时需确定的质量参数和尺寸参数。

1)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0、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ηm0、汽车总质量ma、轴荷分配等。

2)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有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等。

3.设计任务书应包含的内容。

1)可行性分析,其内容包括市场预测,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分析,产品开发的目的,新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预计的生产纲领和产品的目标成本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

2)产品型号及其主要使用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3)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性参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

4)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和对比。

5)本车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4.汽车的外廓尺寸限界。

规定如下:货车,整车式客车总长不应超过12m,单铰接式客车不超过18m,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m;不包括后视镜,汽车宽不超过2.5m;空载,顶窗关闭状态下,汽车高不超过4m;后视镜等单侧外伸量不得超过最大宽度处250mm;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5.应计算的汽车主要性能参数。

1)动力性参数。

2)燃油经济性参数。

3)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min 。

4)通过性几何参数。

5)操纵稳定性参数。

6)制动性参数。

7)制动性参数。

6.总布置草图基准线,画法。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标注垂直尺寸基准线----z/0)是指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整理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整理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期末复习整理汽车设计复习资料期末复习整理填空: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有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等汽车宽不超过2.5m;空载、顶窗关闭状态下,汽车高不超过4m;后视镜等单侧外伸量不得超过最大宽度处250mm;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整车整备质量:指车辆上所有设备(包括车载工具、备胎等)装满燃油和水,但不载客的整车质量。

概念设计:是指从产品创意开始,到构思草图,出模型和试制出概念样车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车辆比功率:Pb是安装在车辆上的发动机额定最大功率PEmax与车辆最大总质量ma的比值汽车的总质量:汽车的总质量ma是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装满货时的整车质量。

汽车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荷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最小转弯半径:指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汽车前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撑面上的轨迹圆的半径。

离合器备用系数:备用系数β是离合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扭矩的可靠性。

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指离合器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

角传动比:转向盘角速度ωw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ωk之比,称为角传动比iω0。

汽车的质量系数:ηm0是指汽车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ηm0=me/m0车辆的总体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汽车的各项性能,成本等,要求达到企业在商品计划中所确定的指标;严格遵守和贯彻有关法规,标准中的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尽最大可能的去贯彻三化,即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拆装与维修方便。

发动机前轮驱动的优缺点:(2.5l以下乘用车)与后轮驱动的乘用车比较,前轮驱动乘用车的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转向不足性能;因前轮是驱动轮,所以越过障碍的能力高;主减速器与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内,因而动力总成结构紧凑,且不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之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以降低,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汽车的轴距可以缩短,因而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的冷却;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部,所以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容易改装成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供暖结构简单;发动机横置时能缩短汽车的总长,加上取消了传动轴等因素的影响,汽车消耗的材料明显减少,使整备质量减轻;发动机横置时,原主减速器的锥齿轮需用圆柱齿轮取代,这又降低了制造难度,同时在装配和使用时也不必进行齿轮调整工作,此时,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可以使用同一种润滑油;主要缺点是:前置驱动并转向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其结构和制造工艺均复杂;前轴载荷比后轴重,并且前轮又是转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上坡时因驱动轮上的附着力减小,汽车爬坡能力降低,特别是在爬越泥泞的坡道时,驱动轮容易打滑并使汽车丧失操纵稳定性;由于后轴负荷小而且制动时轴荷要前移,后轮容易抱死并引起汽车侧滑;当发动机横置时受空间限制,总体布置工作困难,维修与保养时的接近性变差;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汽车设计复习题

汽车设计复习题

汽车设计复习题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任务?1.汽车总体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简述汽车开发程序。

3.设计规范包括哪些内容?4.不同形式汽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根据发动机的位置,汽车的布局类型是什么,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6.汽车的布局类型是什么?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7.公交车的布局类型是什么,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8.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9.整辆车的整备重量是多少?如何定义各种车辆的车辆装载质量(称为装载能力)?10.车辆的轴重分布是什么?汽车轴重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1.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12.汽车的动力性参数包括哪些?13.汽车总图草图三维坐标系基准线?14.总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运动校核,运动校核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第二章离合器设计1.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

已知:从动盘外径D、从动盘内径D、摩擦系数μ、摩擦表面的单位压力P0用于计算车辆离合器可传递的最大摩擦扭矩。

2.离合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设计离合器和离合器操纵机构时,各自应当满足哪些基本要求?4.按从动盘数目不同,离合器分为哪几种类型?5.按弹簧布置形式的不同,离合器分为哪几种类型?6.按压紧弹簧形式的不同,离合器分为哪几种类型?7.根据离合器分离时力的不同方向,有哪些类型的离合器?8.离合器的主要参数是什么?9.离合器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10.何为离合器的后备系数?影响其取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1.简述膜片弹簧特性及工作点选取原则。

12.在机械传动系统中,根据传动扭矩模式和操作模式,离合器可分为哪些类型?13.离合器的压紧弹簧有哪几种型式,有几种布置型式。

哪种型式的压紧弹簧比较适用于轿汽车14.简述扭转减振器的作用。

第三章机械传动设计1.根据轴的不同型式,变速器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2.汽车变速器有哪几种换档形式?3.简述汽车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考试要点)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考试要点)

《汽车设计》一、填空(30’)1、汽车设计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整车总体设计、总成设计和零部件设计。

2、坚持“三化”原则即产品系列化、部件通用化、零件标准化。

3、汽车产品开发是一个多部门联合协作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试制试验阶段和生产阶段。

4、汽车的形式体现在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和车身形式。

5、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等。

6、汽车的动力性参数主要有: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汽车的比功率和比转矩等(最大爬坡度)。

7、摩擦离合器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

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电磁式和液力式三种类型。

8、从动片常有三种典型形式:整体式弹性从动片、分开式弹性从动片和组合式弹性从动片。

9、离合器操纵机构主要有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自动操纵机构等四种形式。

变速器换挡结构形式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三种。

10、同步器分为惯性式、常压式和增力式三种。

11、十字轴万向节的损坏程度以十字轴的轴颈和滚针轴承的磨损为标准。

12、十字轴万向轴的损坏形式主要是十字轴轴颈和滚针轴承的磨损以及十字轴轴颈和滚针轴承碗工作表面的压痕和剥落。

13、主减速器的齿轮有弧齿锥齿轮、双曲面齿轮、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等形式。

14、制动系统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

15、两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上,中间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

16、万向传动轴计算载荷计算方法: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一档传动比来确定;2)、按驱动轮打滑来确定;3)、按日常平均使用转矩来确定;17、双曲面齿轮偏移:怎么确定上、下偏移?(P135图7-9,图标注)二、名词解释(3个,10’)1、质量系数——定义为汽车装载质量Me与整车整备质量Mo之比。

2、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撑平面是的垂直载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掌握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可以加深对汽车设计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汽车造型基础汽车造型是指汽车外形线条的安排和组合。

其核心是“线条感”和“比例感”,即外观线条的流畅度和尺寸的协调。

在汽车造型的设计中,除了注重美感和创新,还要充分考虑功能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汽车结构基础汽车结构是指汽车车身各部分的构造布置及连接方式。

其分为三个部分:底盘框架结构、车身板材和车身隔音。

底盘框架结构是汽车的骨架,承载底盘和车身的重量,同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车身板材则包括外部的车身板和内部的车门板、顶棚板、地板等,它们既要保证车身的基础强度,同时也可以起到某些辅助功能。

车身隔音则涉及到汽车内部噪声的控制,例如车门,车顶等的防水、防尘、隔音设计。

3. 汽车外部构造汽车外部构造包括车头、车尾、车侧的造型设计。

其中,车头是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条决定了整车的气质和品牌特征,如宝马、奔驰等车厂的车头设计吸引了大量车迷和消费者的青睐。

除此之外,车头还可以起到保护前部安全气囊等要素的作用。

车尾和车侧造型设计更注重线条的韵律感和比例,要对称、简练且富有美感。

4. 汽车内部构造汽车内部构造包括前排和后排的座椅、中央控制台和仪表板等部分。

其中,仪表板是汽车内部划时代的变革,现代的仪表板不仅需要契合国家对于汽车安全的要求(如安全气囊、座椅安全带等的信号控制),还需要简洁明了、功能合理,同时要以中央控制台为主体,让驾驶员在不渝驶驶的同时获取到舒适和安全感。

5. 汽车色彩和材质汽车的色彩和材质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当重要,它们呈现车辆的质感和气质,影响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喜爱程度。

现在的汽车色彩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黑色、白色、银色等,还有新兴的粉色、紫色、青色等等。

车内的材质也越来越多样化,如革质、布质、金属材质等等都带来了不一样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离合器设计1.某厂新设计一载重量为 4t 的在乡间道路行驶的货用汽车,其发动机为 6100Q 水冷柴油机,发动机最大扭矩T emax =340N ·m/1700~1800 转 / 分,最高转速为3500转 / 分。

试初步确定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寸。

(取 μ = )解:①该汽车为载重车,使用条件可能比较恶劣,又是柴油机,起动时工作比较粗暴,转矩不平稳,因此选后备系数β=;②采用单片离合器,摩擦片材料用粉末冶金铜基材料,摩擦因数f=,摩擦片上单位工作压力p 0=;③发动机最大转矩T emax =340 N ·m ,取直径系数K D =16,按经验公式计算摩擦片外径D : 05.29534016max ===T K e D D mm ,取D=300mm ;摩擦片内径d==180mm ;最大转矩时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s m s mm Dn v /65/235560/350015014.360/max <=⨯⨯==π,符合圆周速度要求。

④摩擦片厚度取b=;⑤压紧弹簧采用推式膜片弹簧,静摩擦力矩m N T T e c •=⨯==5443406.1max β, ⑥按加载点半径要求:(D+d)/4<R 1<D/2,故取R 1=135mm ;⑦取大端半径:1<R-R 1<7,R= R 1+5=140mm取小端半径:<R/r<,r=R/=,故取r=108mm ;2. 何为离合器的的后备系数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与哪些因素有关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c T 与发动机最大转矩m ax e T 之比,即max /e c T T =β。

T R T e e c NZ max βμ==,式中:μ—摩擦系数;N —对压盘的压紧力;Z —离合器摩擦工作面数;R e —有效作用半径R 。

3.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点影响弹性特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工作点最佳位置应如何确定v1.0 可编辑可修改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拐点H对应着膜片弹簧压平的位置;M、N两点分别对应压紧力最大和最小的位置;A、C点分别对应离合器完全结合和完全分离的状态。

膜片弹簧工作点B一般取在M点和H点之间,且靠近或在H点处。

当分离时,工作点从B变到C。

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踏板力,C点应尽量靠近N点。

4.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

已知:从动片外径 D,从动片内径d,摩擦系数μ ,摩擦面单位压力 p0。

求该车离合器可以传递的最大摩擦力矩。

第三章机械式变速器设计1.为什么中间轴式变速器中间轴上的齿轮螺旋方向一律要求为右选,而第一轴、第二轴上的齿轮为左旋答:(1)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在设计时,力求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中间轴上齿轮的螺旋方向取为右旋,而第一轴、第二轴上的斜齿轮螺旋方向取为左旋后,轴向力Fa1和Fa2可相互平衡,第一轴、第二轴上斜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由箱体承担。

2.对于中间轴式变速器,变速器的中心距对其外形尺寸和质量有何影响如何确定变速器中心距是一个基本参数,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轮齿的接触强度有直接影响。

①中心距越小,轮齿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

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

初选中心距A 时,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3. 变速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挡数、传动比范围、中心距A 、外形尺寸、齿轮参数、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4. 在变速器的使用当中,常常会出现自动脱档现象,除从工艺上解决此问题外,在结构上可采取哪些比较有效的措施1、将两接合齿的啮合位置错开2、将啮合套齿座上前齿圈的齿厚切薄3、将接合齿的工作面设计并加工成斜面,形成倒锥角 第四章 万向传动轴设计1. 解释什么是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1)不等速万向节是指万向节连接的两轴夹角大于零时,输出轴和输入轴之间以变化的瞬时角速度比传递运动,但平均角速度相等的万向节。

(2)准等速万向节是指在设计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的万向节。

(3)等速万向节是输出轴和输入轴以始终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的万向节。

2.试简要叙述普通十字轴式单万向节的主要特性。

传动的不等速性,即当主动轴以等角速度转动时,从动轴时快时慢。

3.何为传动轴的临界转速影响传动轴临界转速的因素有哪些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当传动轴的工作转速接近于其弯曲固有振动频率时,即出现共振现象,以致振幅急剧增加而引起传动轴折断时的转速。

影响因素,传动轴的尺寸,结构及其支撑情况31max ge A i T K A η=第五章驱动桥设计1. 已知 EQ245 越野车采用全浮式半轴,其中,后桥质量为 G2= , 加速时质量移系数m´=, 滚动半径r r=325mm,附着系数=,试求:半轴传递的扭矩M;2.简述驱动桥的作用和组成。

驱动桥功用:增大由传动轴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合理的传给车轮。

组成: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桥壳3. 为什么会在驱动桥的左右车轮之间都装有差速器(轮间差速器)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的角速度转动,满足汽车行驶运动学的要求。

4. 何谓“差速器锁紧系数K”它与两半轴转矩比K b有何关系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与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之比。

Kb=(1+K)/(1-K)第六章悬架设计1.悬架有哪些作用○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运行驶能力。

2. 独立悬架的评价指标侧倾中心高度;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悬架侧倾角刚度;横向刚度3. 解释为什么设计麦弗逊式悬架时,它的主销轴线、滑柱轴线和弹簧轴线三条线不在一条线上○主销轴线与滑柱轴线不在一条线上的原因:可以达到缩短尺寸a的目的,又可获得较小的甚至是负的主销偏移距,提高制动稳定性○弹簧轴线与减振器轴线在一条线上的原因:为了发挥弹簧反力减小横向力F3的作用,有时还将弹簧下端布置得尽量靠近车轮,从而造成弹簧轴线成一角度。

4. 分析影响选取钢板弹簧的长度、片厚、片宽以及片数的因素。

弹簧长度:乘用车L=﹙~﹚轴距,货车前悬架L=(~)轴距,后悬架L=(~)轴距;宽度b,片厚h:由总惯性矩J得出总截面系数W0,再得出平均厚度h p,然后选择钢板片宽b,片厚h;片数n:多片钢板弹簧一般片数在6~14之间选取,总质量超过14t的货车可达20片。

用变截面少片簧时,片数在1~4之间5.简述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过程。

(1)先将各片厚度hi的立方值hi3按同一比例尺沿纵坐标绘制在图上;(2)再沿横坐标量出主片长度的一半L/2和U形螺栓中心距的一半s/2,得到A、B两点;(3)连接A、B即得到三角形的钢板弹簧展开图,AB线与各叶片的上侧边交点即为各片长度。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1、转向器的角传动比,传动装置的角传动比和转向系的角传动比指的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转向器角传动比如何选择转向器角传动比:转向盘角速度与摇臂轴角速度之比传动装置的角传动比:摇臂轴角速度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之比转向系角传动比:转向盘角速度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之比;转向系的角传动比由转向器角传动比和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组成。

2、转向系的力传动比指的是什么力传动比和角传动比有何关系转向系的力传动比p i :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2w F 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h F 之比,称为力传动比,即h w p F F i /23、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特性是什么在不装动力转向的车上采用什么措施来解决轻和灵的矛盾增大角传动比可以增大力传动比,增大转向系的力传动比能减小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使操纵轻便,但车轮的反映变得迟钝,所以“轻”和“灵”构成一对矛盾。

为解决这对矛盾,可采用变速比转向器4. 转向系传动副中的间隙随转向盘转角应如何变化为什么图中曲线1表明转向器在磨损前的间隙变化特性;曲线2表明使用并磨损后的间隙变化特性,并且在中间位置处已出现较大间隙;曲线3表明调整后并消除中间位置处间隙的转向器传动间隙变化特性。

第八章 制动器设计1.若轻型汽车的有关参数如下:总重G a =26000N ,轴距L=2700mm ,重心高h g =905mm ,重心到前轴的距离L 1=1428mm ,车轮的有效半径r e =350mm ,若该车在φ=的道路上行驶,试计算:1)若采用后轮制动器作为应急制动,试确定应急制动所需的制动力矩。

2)求该车可能停驻的极限上坡路倾角α1和极限下坡路倾角α2。

3)求驻车的上极限制动力矩。

4)若设计行车制动系统时取同步附着系数φ0=,试确定单个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

解:1) 应急制动时,后桥制动力矩为将m a g = G a =26000N 、L =2.7m 、h g =0.905m 、L 1=1.428m 、r e =0.350m 、φ=代入计算式,得应急制动力矩为 N·m。

单个后轮制动器的应急制动力矩为2= N·m。

2) 该车可能停驻的极限上坡路倾角为gh L L ϕϕα-=11arctan该车可能停驻的极限下坡路倾角为 12arctan gL L h ϕαϕ=+ 将L 、h g 、L 1和φ值代入计算式,得α1=°;α2=°。

3) 根据后桥上的附着力与制动力相等的条件,驻车的上极限制动力矩为21sin e a e F r m gr a ϕ=将m a g 、r e 和α1值代入计算式,得驻车的上极限制动力矩为 N·m。

单个后轮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为2= N·m。

4)前、后轮制动力矩的比值:7678.1905.05.0428.1905.05.0428.17.2010221=⨯-⨯+-=-+=g g h L h L M M ϕϕμμ 根据汽车满载在柏油、混凝土路面上紧急制动到前轮抱死拖滑,计算出前轮制动器的最大制动力矩M 1max设此时路面附着系数φ=,φ0=后轮先抱死,当前轮抱死拖滑时,后轮早已抱死,整车制动力为G φ,根据受力分析,重量向前轴转移后的前轴负荷为:N L h L G F g 192217.2)905.08.0428.17.2(26000)(21=⨯+-=+=ϕ e ga e B r h L gL m r F ϕϕ+=12单个前轮制动力矩:m N r F M e .26912/35.08.0192212/11=⨯⨯==ϕμ根据前面已确定的前、后轮制动力矩的比值计算单个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 m N M M .15227678.1/26917678.1/12===μ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